【化学】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集宁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化学】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集宁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集宁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Mg 24 Al 27 S 32 Cl 35.5 K 39 Ca 40 Cu 64 Fe 56 Ba 137‎ 第Ⅰ卷(选择题 共38分)‎ ‎1.下列关于古籍中的记载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天工开物》中“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涉及的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B. “朝坛雾卷,曙岭烟沉”中的雾是一种气溶胶,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C. “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D. “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描述的是升华和凝华过程 ‎【答案】D ‎【解析】‎ ‎【详解】A.石灰石加热后能制得生石灰,同时生成二氧化碳,该反应为分解反应,A正确;‎ B.气溶胶属于胶体,具有胶体性质,可发生丁达尔效应,B正确;‎ C.“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发生铁与铜离子的置换反应,该过程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C正确;‎ D.升华属于物理变化,丹砂(HgS)烧之成水银,即HgS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水银,此过程为化学变化,不属于升华,D错误;‎ 答案选D。‎ ‎2.每年10月23日上午6∶02到晚上6∶02被誉为“摩尔日"(Mole Day),这个时间的美式写法为6∶0210/23,外观与阿伏加德罗常数近似值6.02×1023相似。用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常温常压下,‎11.2L二氧化硫气体中含有0.5NA个SO2分子 B. 标准状况下,22.4LCCl4中含有NA个分子 C. 1molNa与足量的O2反应生成钠的氧化物,转移的电子数为NA个 D. 将NA个HCl气体分子溶于‎1L水中得到1mol·L-1的盐酸 ‎【答案】C ‎【解析】‎ ‎【详解】A. 常温常压下,‎11.2L二氧化硫气体的物质的量不为0.5mol,故A错误;‎ B. 标准状况下,CCl4为液体,不能使用标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进行计算,故B错误;‎ C. 一个钠原子变为钠离子转移1个电子,1molNa与足量的O2反应生成钠的氧化物转移1mol电子,转移的电子数为NA个,故C正确;‎ D. ‎1L水为溶剂的体积不是溶液的体积,不能用于计算物质的量浓度,故D错误;‎ 答案选C。‎ ‎3.设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常温常压下,‎14g有N2与CO组成的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A个 B. 0.5molO3与11.2LO2所含的分子数一定相等 C. 10gCaCO3和KHCO3的固体混合物含有0.1NA个阳离子 D. 用16.25gFeCl3制备Fe(OH)3胶体,Fe(OH)3胶体粒子数小于0.1NA个 ‎【答案】B ‎【解析】‎ ‎【详解】A. N2与CO的摩尔质量相同都为‎28g/mol,二者都为双原子分子,‎14g有N2与CO组成的混合气体物质的量为=0.5mol,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A个,故A正确;‎ B. 11.2LO2的状态条件未知,无法计算物质的量,与0.5molO3所含的分子数不一定相等,故B错误;‎ C. CaCO3和KHCO3的摩尔质量相同都为‎100g/mol,分别含有钙离子和钾离子,10gCaCO3和KHCO3的固体混合物物质的量为=0.1mol,含有0.1NA个阳离子,故C正确;‎ D. 用16.25gFeCl3为=0.1mol,制备Fe(OH)3胶体0.1mol,Fe(OH)3胶体胶粒是由许多Fe(OH)3等小分子聚集一起形成的,微粒数小于0.1NA个,故D正确;‎ 答案选B。‎ ‎4.下列实验误差分析错误的是( )‎ A. 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 B. 排水量气,左右液面相平后,未冷却到室温立即读数,所得气体的体积偏大 C. 称取2.3gNaCl固体,砝码放在托盘天平的左边,所称量固体药品质量偏小 D. 用量筒量取5.0mL浓硫酸,仰视读数,所得到浓硫酸的体积偏大 ‎【答案】A ‎【解析】‎ ‎【详解】A. 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V偏小,由c=可知所配溶液浓度偏大,故A错误;‎ B. 排水量气,应冷却到室温,防止气体受热膨胀,则未冷却到室温立即读数,所得气体的体积偏大,故B正确;‎ C. 称量时左物右码,物体质量等于砝码+游码,则称取2.3gNaCl固体,砝码放在托盘天平的左边,所称量固体药品质量为‎2.0g−‎0.3g=‎1.7g,故C正确;‎ D. 用量筒量取5.0mL浓硫酸,仰视读数,导致观察到凹液面的最低处高于5.0mL刻度线,所得到浓硫酸的体积偏大,故D正确;‎ 答案选A。‎ ‎5.下列除杂试剂或操作方法正确的一组是( )‎ 序号 物质 杂质 除杂试剂或操作方法 ‎①‎ NaCl BaCl2‎ 加入过量的K2CO3溶液,过滤,再加适量的盐酸并加热 ‎②‎ FeSO4(aq)‎ CuSO4‎ 加入过量Fe粉,过滤,洗涤 ‎③‎ H2‎ HCl 通过盛NaHCO3溶液洗气瓶,再通过盛H2SO4洗气瓶 ‎④‎ 自来水 植物油 蒸馏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②④ D. ②‎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碳酸钾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KCl,引入新杂质KCl,应选碳酸钠,故①错误;‎ ‎②Fe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Cu,则反应后过滤可除杂,故②正确;‎ ‎③HCl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引入新杂质二氧化碳,应选饱和食盐水,故③错误;‎ ‎④自来水与植物油混合分层,可分液分离,不能利用蒸馏,故④错误;‎ 答案选D。‎ ‎6.下列指定实验的装置图完全正确的是( )‎ A. 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B. 分离水和乙醇 C. 配制100mL0.10mol/L盐酸 D. 尾气处理吸收HCl气体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氢氧化钠易潮解,称量时应放在小烧杯或称量瓶中进行,且为左物右码,故A错误;‎ B.冷凝水下进上出时冷凝效果最好,故B错误;‎ C.移液时,应用玻璃棒引流,故C错误;‎ D.吸收装置中的导管伸入到液体中,但该装置采用肚容式装置,易吸收易溶性气体,且能防止倒吸,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7.下列溶液中的c(Cl−)与150mL1mol/LAlCl3溶液中的c(Cl−)相等的是( )‎ A. 150mL1mol/LNaCl溶液 B. 25mL3mol/LNH4Cl溶液 C. 75mL2mol/LMgCl2溶液 D. 7mL2mol/LFeCl3溶液 ‎【答案】B ‎【解析】‎ ‎【分析】溶液中离子的浓度与溶液的体积无关。‎ ‎【详解】150mL1mol/LAlCl3溶液中,c(Cl−)=1mol/L×3=3mol/L;‎ A. 150mL1mol/LNaCl溶液中,c(Cl−)=1mol/L×1=1mol/L;‎ B. 25mL3mol/LNH4Cl溶液中,c(Cl−)=3mol/L×1=3mol/L;‎ C. 75mL2mol/LMgCl2溶液中,c(Cl−)=2mol/L×2=4mol/L;‎ D. 7mL2mol/LFeCl3溶液中,c(Cl−)=2mol/L×3=6mol/L;‎ 答案选B。‎ ‎8.如果a g某气体中含有该气体的分子数为b,则c 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各选项中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 )‎ A. L B. L C. L D. L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n=m/M、N=n×NA、V=n×Vm来计算。‎ ‎【详解】由n=m/M可知,同种的气体的质量与分子数成正比,ag某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b,则cg该气体的分子数为bc/a,由N=n×NA可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bc/aNA,则在标准状况下占有的体积应为22.4bc/aNA L,答案选B。‎ ‎9.同温同压下,甲容器中的NH3和乙容器中的CH4所含的原子总数相同,则甲容器与乙容器的体积之比为( )‎ A. 1∶1 B. 5∶‎4 ‎C. 3∶4 D. 2∶1‎ ‎【答案】B ‎【解析】‎ ‎【详解】设氨气和甲烷的物质的量分别是xmol、ymol,由同温同压下,体积比等于气体的物质的量比可得4x=5y,解得x︰y=5︰4,故选B。‎ ‎10.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Na2O、MgO、CO2均属于碱性氧化物 B. 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可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三元酸等 C. 生铁、石灰水、墨水均为混合物 D. 纯碱、熟石灰、醋酸、食盐水均为电解质 ‎【答案】C ‎【解析】‎ ‎【详解】A. CO2均属于酸性氧化物,故A错误;‎ B. 根据酸分子中电离出的氢离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和多元酸,例如醋酸是一元酸,但含有4个氢原子,故B错误;‎ C. 生铁是碳铁合金,属于混合物,石灰水是氢氧化钙溶液属于混合物,墨水是一种分散系,属于混合物,故C正确;‎ D. 纯碱、熟石灰、醋酸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导电,属于电解质,但是食盐水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故D错误。‎ 答案选C。‎ ‎11.下列关于胶体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许多胶体能进行电泳是因为这些胶体带电 B. 布朗运动是胶体粒子特有的运动方式,可以据此把胶体与溶液、悬浊液区分 C. 光线通过时,胶体产生丁达尔效应,溶液则无丁达尔效应 D. 将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稀氢氧化钠溶液中加热,可得氢氧化铁胶体 ‎【答案】C ‎【解析】‎ ‎【详解】A、胶体本身不带电,胶粒带电,错误;‎ B.物质在永不停息地作无规则的运动,胶体粒子一直在作无规则的运动,也能发生布朗运动,错误;‎ C.光线透过胶体时,胶体发生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特性,正确;‎ D.饱和氯化铁溶液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不是胶体,错误。‎ ‎12.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Ba(OH)2 = Ba2++(OH)2- B. K2CO3 = K2++ CO32-‎ C. KAl(SO4)2 = K++Al3++2SO42- D. NaHCO3 = Na++H++CO32-‎ ‎【答案】C ‎【解析】‎ ‎【分析】A. 氢氧化钡是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生成1个钡离子和2个氢氧根离子,氢氧根离子不能合写; B. 碳酸钾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出2个钾离子和1个碳酸根离子,钾离子不能合写; C. KAl(SO4)2为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出1个钾离子、1个铝离子和2个硫酸根离子; D. NaHCO3为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可完全电离出1个钠离子与1个碳酸氢根离子,其中碳酸氢根离子不可拆分。‎ ‎【详解】A. 氢氧化钡为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其电离方程式为:Ba(OH)2═Ba2++2OH−,故A项错误;‎ B. 碳酸钾为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出2个钾离子和1个碳酸根离子,其电离方程式:K2CO3═2K++ CO32−,故B项错误;‎ C. KAl(SO4)2为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出钾离子、铝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其电离方程式:KAl(SO4)2═K++Al3++2SO42−,故C项正确;‎ D. NaHCO3为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可完全电离出1个钠离子与1个碳酸氢根离子,其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 HCO3−,故D项错误;‎ 答案选C。‎ ‎13.在一定条件下,RO3n-和氟气可发生反应:RO3n- + F2+2OH-=RO4-+‎2F-+H2O,从而可知在RO3n-中,元素R的化合价是(  )‎ A. +4 B. +‎7 ‎C. +6 D. +5‎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电荷守恒,得n=1,根据离子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等于离子的所带电荷计算RO3-中R元素的化合价。‎ ‎【详解】根据电荷守恒可知,-n-2=-1-2,解得n=1,‎ 令RO3n-中R元素的化合价为a,离子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等于离子的所带电荷,则:‎ a+(-2)×3=-1‎ 解得:a=+5,‎ 答案选D。‎ ‎14.下列各组离子在选项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无色溶液:Na+、Cu2+、Cl−、NO3-‎ B. 酸性溶液:NH4+、Fe3+、HCO3−、SO42-‎ C. 遇酚酞变红的溶液:Na+、K+、SO42-、NO3-‎ D. 碱性溶液:K+、Al3+、SO42-、NO3-‎ ‎【答案】C ‎【解析】‎ ‎【详解】A. 无色溶液中,Cu2+为蓝色,故A错误;-‎ B. 酸性溶液中HCO3−与氢离子不能共存,故B错误;‎ C. 遇酚酞变红的溶液显碱性, Na+、K+、SO42-、NO3-之间不发生反应,与氢氧根离子也不反应,可以共存,故C正确;‎ D. 碱性溶液中OH-与Al3+不能共存,故D错误;‎ 答案选C。‎ ‎15.下列反应中,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 CuO与稀硫酸反应:CuO+2H+=Cu2++H2O B. 大理石与醋酸反应:CaCO3+2CH3COOH=Ca2++2CH3COO-+H2O+CO2↑‎ C. 稀HNO3与Ba(OH)2溶液反应:H++OH-=H2O D. Ba(OH)2溶液与稀硫酸反应:Ba2++OH-+ H++SO42-=BaSO4↓+H2O ‎【答案】D ‎【解析】‎ ‎【详解】A. CuO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CuO+2H+=Cu2++H2O,A正确;‎ B. 大理石与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钙、水和二氧化碳:CaCO3+2CH3COOH=Ca2++2CH3COO-+H2O+CO2↑,B正确;‎ C. 稀HNO3与Ba(OH)2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钡和水:H++OH-=H2O,C正确;‎ D. Ba(OH)2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硫酸钡和水,离子方程式应该是:Ba2++2OH-+2H++SO42-=BaSO4↓+2H2O,D错误。‎ 答案选D。‎ ‎16.某白色粉末由两种物质组成,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水仍有部分固体未溶解,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固体全部溶解②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振荡后仍有固体存在。该白色粉末可能为( )‎ A. NaHCO3、Al(OH)3 B. AgCl、NaHCO3‎ C. Na2CO3、BaCO3 D. Na2CO3、CuCO3‎ ‎【答案】C ‎【解析】‎ ‎【详解】A. Na2CO3、Al(OH)3都与硫酸反应,硫酸足量时没有固体剩余,故A错误;‎ B. 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AgCl不溶于盐酸,故B错误;‎ C. BaCO3不溶于水,二者都与盐酸反应,且生成气体,若加入足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且BaCO3能和H2SO4反应生成BaSO4沉淀,故C正确;‎ D. Na2CO3、CuCO3都与硫酸反应,硫酸足量时没有固体剩余,故D错误。‎ 答案选C。‎ ‎17.下列变化中,需加入氧化剂的是( )‎ A. 2Cl-→Cl2 B. Fe3+ →Fe2+‎ C. Cu2+ →Cu D. MnO4-→MnO2‎ ‎【答案】A ‎【解析】‎ ‎【分析】需要加入氧化剂,则选项中为还原剂的氧化反应,还原剂中某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以此来解答。‎ ‎【详解】A.Cl元素的化合价升高,需要加氧化剂,故A正确;‎ B.Fe元素的化合价降低,需要加还原剂,故B错误;‎ C.Cu元素的化合价降低,需要加还原剂,故C错误;‎ D.M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需要加还原剂,故D错误;‎ 故选A。‎ ‎18.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均正确的是( )‎ A. B. ‎ C. D. ‎ ‎【答案】B ‎【解析】‎ ‎【详解】A. 2KClO32KCl+3O2↑中Cl元素化合价降低得电子,氧元素升高失电子,转移电子数为,则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为,A项错误; B. Mg与氧气反应,Mg失电子,氧气得电子,转移电子数为4,则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为,B项正确; C. CuO与C反应,铜得电子,C失电子,则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为,C项错误; D. 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数应该相等,则碳与氧气反应时,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为,D项错误; 答案选B。‎ ‎19.已知常温下,在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 ‎①16H++10Z-+2XO4-=2X2++5Z2+8H2O ‎②‎2A2++B2=‎2A3++2B-‎ ‎③2B-+Z2=B2+2Z-‎ 由此推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反应Z2+‎2A2+=‎2A3++2Z−可以进行 B. Z元素在反应③中被还原,在反应①中被氧化 C. 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XO4-、Z2、B2、A3+‎ D. Z2可以置换出X2+溶液中的X ‎【答案】D ‎【解析】‎ ‎【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则16H++10Z-+2XO4-═2X2++5Z2↑+8H2O中氧化性为XO4->Z2,‎2A2++B2═‎2A3++2B-‎ 中氧化性为B2>A3+,2B-+Z2═B2+2Z-中氧化性为Z2>B2,则氧化性强弱为:XO4->Z2>B2>A3+,以此来解答。‎ ‎【详解】A. 由上述分析可知,氧化性Z2>A3+,则反应Z2+‎2A2+=‎2A3++2Z−能发生,故A正确;‎ B. Z元素在①中化合价升高,被氧化,而在③中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故B正确;‎ C. 由上述分析可知,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XO4-、Z2、B2、A3+,故C正确;‎ D. 由①的方程式16H++10Z−+2XO4−═2X2++5Z2+8H2O,X2+和Z2共存于同一体系,所以Z2不可以置换出X2+溶液中的X,故D错误;‎ 答案选D。‎ 第Ⅱ卷 (填空题 共62分)‎ ‎20.碘是人体不可缺乏的元素,为了防止碘缺乏,现在市场上流行一种加碘盐,就是在精盐中添加一定量的KIO3进去。某研究小组为了检测某加碘盐中是否含有碘,查阅了有关的资料,发现其检测原理是:KIO3+5KI+3H2SO4=3I2+3H2O+3K2SO4‎ ‎(1)该反应的氧化剂是___(填化学式);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比是___;如果反应生成0.3mol的单质碘,则转移的电子数目是___。‎ ‎(2)先取少量的加碘盐加蒸馏水溶解,然后加入稀硫酸和KI溶液,最后加入一定量的CCl4,振荡,静置,这时候,观察到的现象是___;‎ ‎(3)若采用如图实验装置将四氯化碳和I2的混合溶液分离。‎ 写出图中仪器的名称:①___;该装置还缺少的仪器是___;‎ ‎(4)上面实验中用到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在配制稀硫酸溶液的过程中,下面操作造成所配稀硫酸溶液浓度偏高的是___。‎ A.溶解的时候溶液没有冷却到室温就转移 B.转移时没有洗涤烧杯、玻璃棒 C.用量筒量取浓硫酸后洗涤量筒并把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 D.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答案】(1). KIO3 (2). 5:1 (3). 0.5NA或3.01×1023 (4). 溶液分成两层,上层无色,下层呈紫(红)色 (5). 蒸馏烧瓶 (6). 温度计 (7). AC ‎【解析】‎ ‎【详解】(1)氧化还原反应KIO3+5KI+3H2SO4=3I2+3H2O+3K2SO, KIO3中I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降低为0,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做氧化剂; KI 中I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为0,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做还原剂;化合价升高值=化合价降低值=转移电子数=5,电子转移情况如下:,KI为还原剂,+5价的I元素被还原,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均为碘,由原子守恒及反应可知,物质的量之比为1:5;由反应可得转移5mol电子生成3mol单质碘,如果反应生成0.3mol的单质碘,则转移电子为0.5mol,数目为0.5NA或3.01×1023 故答案为:KIO3;5:1;0.5NA或3.01×1023‎ ‎(2)碘易溶于有机溶剂,在四氯化碳在的溶解度远大于在水中,加入四氯化碳萃取水中的碘,四氯化碳与水不互溶,溶液分成两层,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有机层在下层,碘溶于四氯化碳呈紫红色,上层几乎无色,故答案为:溶液分成两层,上层无色,下层呈紫(红)色;‎ ‎(3)该图为蒸馏装置,图中①为蒸馏烧瓶,蒸馏操作适用于分离沸点差别较大的液体混合物,在操作中需要用温度计来测量蒸汽的温度,以确定将沸点较低的物质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故图中还缺少温度计,答案为:蒸馏烧瓶;温度计;‎ ‎(4)A.未冷却到室温就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并定容,溶液冷却后体积偏小,配制的溶液浓度偏高,故A正确;‎ B.转移时没有洗涤烧杯、玻璃棒,导致配制的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故B错误;‎ C.洗涤量筒,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大,配制的溶液浓度偏高,故C正确;‎ D.又加蒸馏水至刻度线,配制的溶液体积偏大,溶液浓度偏小,故D错误;‎ 答案选AC。‎ ‎21.有下列物质:①氢氧化钡固体②KHSO4③HNO3④稀硫酸⑤二氧化碳气体⑥铜⑦碳酸钠粉末⑧蔗糖晶体⑨熔融氯化钠⑩CuSO4·5H2O晶体。‎ 请用序号填空:‎ ‎(1)上述状态下可导电的是___。‎ ‎(2)属于电解质的是___。‎ ‎(3)属于非电解质是___。‎ ‎(4)②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___,①与②以物质的量之比为1:2在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5)③与⑥可以发生如下反应:Cu+4HNO3(浓)=Cu(NO3)2+2NO2↑+2H2O,还原产物是___(填名称)。‎ ‎【答案】(1). ④⑥⑨ (2). ①②③⑦⑨⑩ (3). ⑤⑧ (4). (5). (6). 二氧化氮 ‎【解析】‎ ‎【详解】含有自由移动的电子或自由移动的离子可以导电,溶于水或在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溶于水和在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 ‎①氢氧化钡固体中不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不导电,可以在水中电离,属于电解质;‎ ‎②KHSO4中不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不导电,可以在水中电离,属于电解质;‎ ‎③HNO3中不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不导电,可以在水中电离,属于电解质;‎ ‎④稀硫酸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电子,导电,属于混合物,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 ‎⑤二氧化碳气体中不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不导电,不能电离,属于非电解质;‎ ‎⑥铜是金属单质,可以导电,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 ‎⑦碳酸钠粉末中不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不导电,可以在水中电离,属于电解质;‎ ‎⑧蔗糖晶体中不存在自由移动离子,不导电,不能电离,属于非电解质;‎ ‎⑨熔融氯化钠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电子,导电,可以在水中电离,属于电解质;‎ ‎⑩CuSO4·5H2O晶体中不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不导电,可以电离,属于电解质;‎ ‎(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上述状态下可导电的是④⑥⑨,故答案为:④⑥⑨;‎ ‎(2)属于电解质的是①②③⑦⑨⑩,故答案为:①②③⑦⑨⑩;‎ ‎(3)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⑤⑧,故答案为:⑤⑧。‎ ‎(4)硫酸氢钾是强酸的酸式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①与②在溶液中反应使溶液呈中性时生成硫酸钡、硫酸钾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5)③与⑥可以发生如下反应:Cu+4HNO3(浓)=Cu(NO3)2+2NO2↑+2H2O氮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还原产物为NO2,名称为二氧化氮,‎ 故答案为:二氧化氮。‎ ‎22.已知:Fe3+溶液颜色为黄色,Fe2+溶液颜色为浅绿色,Fe(OH)3为红褐色。‎ ‎(1)现将少量Fe2O3粉末加入适量稀盐酸,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所得溶液进行以下实验:‎ ‎(2)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入NaOH溶液,观察到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3)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还原铁粉,振荡,铁粉逐渐溶解,溶液由黄色变为浅绿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烧杯中加入25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滴加几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直到溶液呈红褐色,即得到Fe(OH)3胶体。取少量Fe(OH)3胶体,逐滴加入盐酸至过量,可观察到的现象是:先_______,然后______,对后一现象的解释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Fe2O3+6H+=2Fe3++3H2O (2). Fe3++3OH-=Fe(OH)3↓ (3). 2Fe3++ Fe =3Fe2+ (4). 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5). 沉淀又溶解,溶液变为黄色 (6). Fe(OH)3+3H+= Fe3++3H2O ‎【解析】‎ ‎【详解】(1)现将少量Fe2O3粉末加入适量稀盐酸生成氯化铁和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O3+6H+=2Fe3++3H2O;‎ ‎(2)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入NaOH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铁,因此观察到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3OH-=Fe(OH)3↓。‎ ‎(3)铁离子能溶解金属铁生成亚铁离子,所以溶液由黄色变为浅绿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Fe=3Fe2+;‎ ‎(4)胶体遇到电解质易发生聚沉,所以取少量Fe(OH)3胶体,逐滴加入盐酸至过量,可观察到的现象是:先有红褐色沉淀生成,盐酸过量后氢氧化铁溶解,溶液变为黄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OH)3+3H+=Fe3++3H2O。‎ ‎23.Ⅰ.实验室里需要氯化钠溶液,但实验室只有混有硫酸钠、碳酸氢铵的氯化钠固体。某学生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提纯:‎ 已知:碳酸氢铵受热容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氨气和水。‎ ‎(1)操作②能否改为加硝酸钡溶液,___(填“能”或“否”),理由___。‎ ‎(2)进行操作②后,如何判断SO42-已除尽,方法是___。‎ Ⅱ.硫酸亚铁铵(NH4)2SO4·FeSO4·6H2O为浅绿色晶体,实验室中常以废铁屑为原料来制备,其步骤如下:‎ 步骤1:将废铁屑放入碳酸钠溶液中煮沸除油污,分离出液体,用水洗净铁屑。‎ 步骤2:向处理过的铁屑中加入过量的3mol/L H2SO4溶液,在‎60℃‎左右使其反应到不再产生气体,趁热过滤,得FeSO4溶液。‎ 步骤3:向所得FeSO4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经过“一系列操作”后得到硫酸亚铁铵晶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步骤1中,分离操作,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填仪器编号)‎ ‎①漏斗 ②分液漏斗 ③烧杯 ④广口瓶 ⑤铁架台 ⑥玻璃棒 ‎(2)在步骤3中,“一系列操作”依次为__、___和过滤、洗涤、干燥。‎ ‎【答案】(1). 不能 (2). 改为加硝酸钡溶液会使溶液中引入新的杂质离子硝酸根离子,在以后的操作中无法除去 (3). 取上层清液加入氯化钡溶液,若无沉淀说明硫酸根离子已除尽 (4). ①③⑥ (5). 蒸发浓缩 (6). 冷却结晶 ‎【解析】‎ ‎【分析】Ⅰ. 混有硫酸钠、碳酸氢铵的氯化钠固体在加热的条件下,硫酸钠和氯化钠不反应,碳酸氢铵受热容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氨气和水。剩余的硫酸钠和氯化钠混合物加水溶解,加入过量氯化钡,将溶液中硫酸根离子除尽,再加入过量碳酸钠将过量的钡离子除尽,最后加入盐酸将过量的碳酸根离子除尽,加入煮沸氯化氢受热挥发,最后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溶液。‎ Ⅱ.本题是利用废铁屑制备硫酸来铁铵的实验设计题,涉及利用纯碱洗涤再过滤洗涤的方法除去铁锈表面油污、滴加过量稀硫酸防二价铁水解,以及利用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等操作从溶液里得到晶体的方法,据此可作答。‎ ‎【详解】Ⅰ.(1)操作②若改为加硝酸钡溶液会使溶液中引入新的杂质离子硝酸根离子,在以后的操作中无法除去,答案为:不能; 改为加硝酸钡溶液会使溶液中引入新的杂质离子硝酸根离子,在以后的操作中无法除去;‎ ‎(2)判断SO42-已除尽方法是:取上层清液加入氯化钡溶液,若无沉淀说明硫酸根离子已除尽,答案为:取上层清液加入氯化钡溶液,若无沉淀说明硫酸根离子已除尽;‎ Ⅱ.(1)步骤1是先将废铁屑研碎,再放在纯碱溶液里洗涤,可用玻璃棒搅拌并加热,然后过滤,需要的仪器有:研钵、铁架台、漏斗、石棉网、烧杯、玻璃棒、酒精灯,分离操作,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①③⑥,答案为:①③⑥,‎ ‎(2)步骤3是由溶液中获得晶体,亚铁离子在加热过程中会发生水解,应在抑制亚铁离子的水解情况下,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等。故答案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