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福建省南安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福建省南安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

福建省南安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 ‎ 本试卷考试内容为:化学反应原理。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3.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英语科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4.保持答题纸纸面清洁,不破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自行保存,答题纸交回。‎ ‎5.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C-12 O-16 Ag-108 Pb-207 S-32 N-14 Cu-64 Zn-65‎ 第I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1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食品添加剂中,其使用目的与反应速率有关的是( )‎ A. 调味剂 B. 抗氧化剂 C. 着色剂 D. 增稠剂 ‎【答案】B ‎【解析】A.调味剂是为了增加食品的味道,与速率无关,故A错误;B.抗氧化剂减少食品与氧气的接触,延缓氧化的反应速率,故B正确;C.着色剂是为了给食品添加某种颜色,与速率无关,故C错误;D.增稠剂是改变物质的浓度,与速率无关,故D错误;故选B。‎ 点睛:一般来说,食品中常加入抗氧剂、调味剂、着色剂以及增稠剂等,其中加入抗氧化剂可减缓食品的腐蚀,延长保质期,而调味剂、着色剂以及增稠剂与食品的色、态、味有关。‎ ‎2. 在一定条件下,2L密闭容器中装入2 molN2和足量的氢气反应,2 min末时,测得N2为1 mol,该反应的速率表示中,不正确的是( )‎ A. υ(N2)=0.25 mol·L-1·min-1 B. υ(H2)=0.75 mol·L-1·min-1‎ C. υ(NH3)=0.5 mol·L-1·min-1 D. υ(N2)=0.5 mol·L-1·min-1‎ ‎【答案】D ‎【解析】在一定条件下,向1L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 N2和足量的H2,发生反应N2+3H2‎ ‎2NH3,2分钟末时,测得剩余氮气为1mol,故2min内,以 N2表示的反应速率v(N2)==0.25 mol/(L•min),根据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v(H2)=3v(N2) =3×0.25 mol/(L•min) =0.75 mol/(L•min),v(NH3)=2v(N2)=2×0.25 mol/(L•min)=0.5mol/(L•min),故选D。‎ ‎3. 下列关于原电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正极和负极必须是金属 B. 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 C. 原电池工作时,正极和负极上发生的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D. 锌、铜和盐酸构成的原电池工作时,锌片上有6.5 g锌溶解,正极上就有0.1 g氢气生成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A.一般普通原电池中负极必须是金属,正极可以是金属或非金属导体,故A错误;B.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故B正确;C.原电池工作时,正极发生还原反应、负极上发生的氧化反应,故C错误;D.锌、铜和盐酸构成的原电池工作时,锌片上有6.5 g锌溶解,正极上就有0.2 g氢气生成,故D错误。故选B。‎ 考点:考查原电池工作原理及有关计算 ‎4. 向四个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一定量的SO2和O2,开始反应时,按反应速率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在500 ℃,10 mol SO2与5 mol O2反应 ‎②在500 ℃,用V2O5作催化剂,10 mol SO2和5 mol O2反应 ‎③在450 ℃,8 mol SO2与5 mol O2反应 ‎④在500 ℃,8 mol SO2与5 mol O2反应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②①④③ D. ④③②①‎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①与②相比,②中使用催化剂,其它条件相同,则反应速率:②>①;①与④相比,①中SO2的物质的量比④中大,即SO2的浓度比④中大,其它条件相同,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则反应速率:①>④;③与④相比,其它条件相同,④中温度高,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则反应速率:④>③;所以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②①④③。答案选B。‎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5. 通过以下反应均可获取H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太阳光催化分解水制氢:2H2O(l)===2H2(g)+O2(g)ΔH1=+571.6 kJ·mol-1‎ ‎②焦炭与水反应制氢:C(s)+H2O(g)===CO(g)+H2(g)ΔH2=+131.3 kJ·mol-1‎ ‎③甲烷与水反应制氢:CH4(g)+H2O(g)===CO(g)+3H2(g)ΔH3=+206.1 kJ·mol-1‎ A. 反应①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 反应②为放热反应 C. 反应③使用催化剂,ΔH3减小 D. 反应CH4(g)===C(s)+2H2(g)的ΔH=+74.8 kJ·mol-1‎ ‎【答案】D ‎【解析】①太阳光催化分解水制氢,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故A错误;②焦炭与水反应制氢 ΔH2>0,反应吸热,故B错误;使用催化剂,ΔH3不变,故C错误;根据盖斯定律,③-②得CH4(g)=== C(s)+2H2(g)的ΔH3= +74.8 kJ·mol–1,故D正确。‎ ‎6. 下列有关电化学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d中若M是NaOH溶液,接通电源后可以观察到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红变红褐色 B. 图b电解一段时间,铜电极溶解,石墨电极上有亮红色物质析出 C. 图c中的X极若为负极,则该装置可实现粗铜的精炼 D. 利用图a装置处理银器表面的黑斑Ag2S,银器表面发生的反应为Ag2S+2e-===2Ag+S2-‎ ‎【答案】D ‎【解析】A.该装置有外接电源,铁为阴极,铁不溶解,故A错误;B.铜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不能溶解,石墨电极上生成氧气,故B错误;C.图c中的X极若为负极,粗铜为阴极,不能进行粗铜的精炼,而电解精炼时,粗铜作阳极,纯铜作阴极,故C错误;D.形成原电池反应,Al为负极,被氧化,Ag2S为正极被还原,正极方程式为Ag2S+2e-=2Ag+S2-,故D确;故选D。‎ ‎7. 反应3Fe(s)+4H2O(g)===Fe3O4(s)+4H2‎ ‎(g)在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  )‎ A. 保持容积不变,增加H2O(g)的物质的量 B. 将容器的容积缩小一半 C. 保持容积不变,充入Ar使压强增大 D. 保持压强不变,充入Ar使容积增大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因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所以增加H2O(g)的量,反应速率加快,故A错误;B、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反应体系中物质的浓度增大,则化学反应速率增大,故B错误;C、保持体积不变,充入Ar,Ar不参与反应,反应体系中的各物质的浓度不变,则反应速率不变,故C正确;D、保持压强不变,充入Ar,使容器的体积变大,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减小,则反应速率减小,故D错误;故选C。‎ ‎【考点定位】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名师点晴】影响化学速率的因素有: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固体表面积,需要注意的是改变纯固体或液体的量,对反应速率无影响,压强改变必须引起浓度的改变才能引起化学反应速率的改变。‎ ‎8. 某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以Li2CO3、K2CO3为电解质、以CH4为燃料时,该电池工作原理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为O2,b为CH4‎ B. CO向正极移动 C. 此电池在常温时也能工作 D. 正极电极反应式为2CO2+O2+4e-===2CO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燃料电池中通入燃料的电极是负极、通入氧化剂的电极是正极,根据电子流向知,a电极是负极、b电极是正极,所以a是CH4,b为O2‎ ‎,故A错误;B.原电池放电时,阴离子向负极移动,则碳酸根离子向负极移动,故B错误;C.电解质为熔融碳酸盐,需要高温条件,故C错误;D.正极上氧气得电子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根离子,电极反应式为O2+2CO2+4e-═2CO32-,故D正确。故选D。‎ 考点:考查原电池工作原理 ‎9. 2SO2(g)+O2(g) 2SO3(g)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图中E1表示正反应的活化能,E2表示逆反应的活化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B. 升高温度,不影响活化分子百分数 C. 使用催化剂使该反应的反应热发生改变 D. E1-E2=ΔH ‎【答案】D 点睛:本题考查了化学变化过程中能量变化的分析,主要是活化能概念的理解应用。本题的易错点为C,要注意催化剂对反应的焓变无影响。‎ ‎10. 一定温度下,向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反应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对该反应的推断合理的是(  )‎ A.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B+2D 6A+4C B. 反应进行到1 s时,v(A)=3v(D)‎ C. 反应进行到6 s时,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 mol·L-1·s-1‎ D. 反应进行到6 s时,各物质的反应速率相等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A.由图可知,反应达到平衡时A物质增加了1.2mol、D物质增加了0.4mol、B物质减少了0.6mol、C物质减小了0.8mol,所以A、D为生成物,物质的量之比为3:1,B、C为反应物,物质的量之比为3:4,反应方程式为:3B+4C6A+2D,A错误;B.反应速率之比是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v(A)=3v(D),B正确;C.反应进行到6s时,v(B)=△c÷△t=0.6mol÷(2L×6s)=0.05mol/(L•s),C错误;D.反应进行到6s时,v(A)=△c÷△t=1.2mol÷(2L×6s)=0.1mol/(L•s),v(B)=△c÷△t=0.6mol÷(2L×6s)=0.05mol/(L•s),v(C)=△c÷△t=0.8mol÷(2L×6s)=0.067mol/(L•s),v(D)=△c÷△t=0.4mol÷(2L×6s)=0.033mol/(L•s)所以反应进行到6s时,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不相等,D错误。答案选B。‎ 考点:考查可逆反应的书写、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及有关化学反应的计算的知识。‎ ‎11. 已知:2H2(g)+O2(g)===2H2O(l)ΔH=-571.6 kJ·mol-1‎ ‎2CH3OH(l)+3O2(g)===2CO2(g)+4H2O(l)ΔH=-1 452 kJ·mol-1‎ H+(aq)+OH-(aq)===H2O(l)ΔH=-57.3 kJ·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H2(g)的燃烧热为-142.9 kJ·mol-1‎ B. 同质量的H2(g)和CH3OH(l)完全燃烧,H2(g)放出的热量多 C. H2SO4(aq)+Ba(OH)2(aq)=== BaSO4(s)+H2O(l) ΔH=-57.3 kJ·mol-1‎ D. 3H2(g)+CO2(g)===CH3OH(l)+H2O(l)ΔH=+131.4 kJ·mol-1‎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A.燃烧热是1mol物质完全燃烧产生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方程式中给出的是2mol的氢气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为571.6 kJ,A错误。B.由方程式可知1gH2燃烧放出热量142.9kJ,1gCH3OH(l)完全燃烧放出热量1452 kJ÷32=45.375kJ,则同质量的H2(g)和CH3OH(l)完全燃烧,H2(g)放出的热量多,B正确;C.在反应1/2H2SO4(aq)+1/2Ba(OH)2(aq)=1/2BaSO4(s)+H2O(l)中除了H+、OH-反应生成水外,还有沉淀产生,放出热量比57.3 kJ多,C错误;D.根据盖斯定律,将(①×3-②)÷2 整理可得3H2(g)+CO2(g)= CH3OH(l)+H2O(l) ΔH=-131.4kJ·mol-1,D错误;答案选B。‎ 考点:考查燃烧热、盖斯定律及应用等知识。‎ ‎12. 高铁酸盐在能源环保领域有广泛用途。用镍(Ni)、铁作电极电解浓NaOH溶液制备高铁酸钠(Na2FeO4)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铁是阳极,电极反应为Fe-2e-+2OH-===Fe(OH)2‎ B. 电解一段时间后,镍电极附近溶液的c(OH-)减小 C. 若离子交换膜为阴离子交换膜,则电解结束后左侧溶液中含有FeO D. 每制得1 mol Na2FeO4,理论上可以产生67.2 L气体 ‎【答案】C ‎【解析】A.用镍(Ni)、铁作电极电解浓NaOH溶液制备高铁酸钠(Na2FeO4),铁失电子生成高铁酸钠,则铁作阳极,镍作阴极,电极反应式为Fe+8OH--6e-=FeO42-+4H2O,故A错误;B.镍电极上水放电,生成氢气和氢氧根离子,c(OH-)增大,故B错误;C.若离子交换膜为阴离子交换膜,则电解结束后由于浓度差,左侧溶液中会含有FeO42-,故C正确;D.温度和压强未知,所以无法计算生成气体体积,故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电解原理,正确判断阴阳极及发生的反应是解本题关键。易错选项是AD,A中需要根据题意目的“电解浓NaOH溶液制备高铁酸钠”判断产物;D中注意气体摩尔体积的适用范围和条件。‎ ‎13. 某蓄电池反应式为Fe+Ni2O3+3H2O Fe(OH)2+2Ni(OH)2。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 ‎①放电时,Fe为正极,Ni2O3为负极 ‎②充电时,阴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Fe(OH)2+2e-===Fe+2OH-‎ ‎③充电时,Ni(OH)2为阳极 ‎④蓄电池的电极必须是浸在某碱性溶液中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D 考点:本题考查原电池、电解池。‎ ‎14. 在水中加等物质的量的Ag+、Pb2 +、Na +、 SO42-、 NO3- 、 Cl-,该溶液放在用惰性电极做电极的电解槽中,通电片刻,则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质量比为( )‎ A. 35.5:108 B. 16:207 C. 8:1 D. 108:35.5‎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混合以后生成AgCl、PbSO4沉淀,溶液中只有NaNO3,因此电解硝酸钠溶液实际上电解水,2H2O2H2↑+O2↑,还原产物是氢气,氧化产物是氧气,质量比为2×2:32=1:8,故选项C正确。‎ 考点:考查电解原理应用等知识。‎ ‎15.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盐桥中的Cl-移向ZnSO4溶液 a极附近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粗铜的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 正极反应式为 O2+4e-+2H2O==4OH-‎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锌为负极,铜为正极,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故说法正确;B、根据电解原理,a为阳极,其电极反应式2Cl--2e-=Cl2↑,b为阴极,Cu2++2e-=Cu,因此a极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故说法正确;C、粗铜作阳极,Cu-2e-=Cu2+‎ ‎,故说法错误;D、发生吸氧腐蚀,正极得电子,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故说法正确。‎ 考点:考查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电解原理、金属腐蚀等知识。‎ ‎16. 用CH4催化还原NOx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已知:‎ ‎①CH4(g)+4NO2(g)===4NO(g)+CO2(g)+2H2O(g)ΔH=-574 kJ·mol-1‎ ‎②CH4(g)+4NO(g)===2N2(g)+CO2(g)+2H2O(g)ΔH=-1 160 kJ·mol-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反应①②均为放热反应 B. 等物质的量的甲烷分别发生反应①②,转移电子数相同 C. 由反应①可推知:CH4(g)+4NO2(g)===4NO(g)+CO2(g)+2H2O(l) ΔH=-a kJ·mol-1,a<574‎ D. 若用标准状况下4.48 L CH4还原NO2至N2,放出的热量为173.4 kJ ‎【答案】C ‎【解析】A.反应①②中的△H<0,都是放热反应,故A正确;B.反应①②中,都是只有1mol甲烷做还原剂,且都是生成二氧化碳,所以转移电子数相同,故B正确;C.生成液态水比生成水蒸气放热多,a>574,故C错误;D. 由反应①②,利用盖斯定律,(①+②)得到反应CH4(g)+2NO2(g)═N2(g)+CO2(g)+2H2O(g)△H=-867kJ•mol-1,即4.48L(0.2mol)CH4 还原NO2至N2,放出的热量为173.4kJ,故D正确;故选C。‎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17. 按要求填空。‎ ‎(1)氢能是发展中的新能源,它的利用包括氢的制备、储存和应用三个环节。回答下列问题:‎ ‎①与汽油相比,氢气作为燃料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 ‎②利用太阳能直接分解水制氢,是最具吸引力的制氢途径,其能量转化形式为____________。‎ ‎(2)有机物M经过太阳光光照可转化成N,转化过程如下:‎ ‎ ΔH=+88.6 kJ·mol-1。则M、N相比,较稳定的是____________。‎ ‎(3)火箭和导弹表面的薄层是耐高温物质。将石墨、铝粉和二氧化钛一定比例混合高温下煅烧,产物可作耐高温材料,4Al(s)+3TiO2(s)+3C(s)===2Al2O3(s)+3TiC(s)ΔH=-1 176 kJ·mol-1,则反应过程中,每转移1 mol电子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_____。‎ ‎(4)在一定温度下,4‎ ‎ L密闭容器内某一反应中气体M、气体N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t2=2 min,计算反应开始至t2时刻用M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 ‎③t2时刻,反应物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污染小;可再生;来源广;资源丰富;燃烧热值高(任写其中2个) (2). 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3). M (4). 98 kJ (5). 2N M (6). 0.25 mol·L-1·min-1 (7). 75%‎ ‎【解析】(1)①与汽油相比,氢气作为燃料的优点有污染小、可再生、来源广、资源丰富、燃烧热值高等,故答案为:污染小、可再生、来源广、资源丰富、燃烧热值高等;‎ ‎②利用太阳能直接分解水制氢,是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故答案为: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2)有机物M经过太阳光光照可转化成N的△H=+88.6kJ•mol-1,过程是吸热反应,N暗处转化为M,是放热反应,能量越低越稳定,说明M稳定,故答案为:M;‎ ‎(3)由反应可知,转移12mol电子放出1176kJ热量,则每转移1mol电子放出的热量为=98kJ,故答案为:98kJ;‎ ‎(4)①由图象可以看出,反应中N的物质的量减小,M的物质的量增多,则N为反应物,M为生成物,且△n(N):△n(M)=6mol:3mol=2:1,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M,故答案为:2NM;‎ ‎②根据v=计算得M的平均化学反应速率为=0.25mol/(L•min),故答案为:0.25mol/(L•min); ‎ ‎③根据图像可知,从反应开始N的物质的量在减小,所以N为反应物,N的转化率为×100%=75%,故答案为:75%。‎ ‎18. 按照下列图表和有关要求回答问题:‎ ‎(1)图Ⅰ是1 mol NO2(g)和1 mol CO(g)反应生成CO2和NO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若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E1的变化是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ΔH的变化是_________。请写出NO2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甲醇既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又可作为燃料。‎ Ⅰ.利用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CO2和H2)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甲醇。发生的主要反应如下:‎ ‎①CO(g)+2H2(g)=CH3OH(g) ΔH1‎ ‎②CO2(g)+3H2(g)=CH3OH(g)+H2O(g) ΔH2‎ ‎③CO2(g)+H2(g)=CO(g)+H2O(g) ΔH3‎ 已知反应①中相关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 化学键 H-H C-O H-O C-H E/(kJ·mol-1)‎ ‎436‎ ‎343‎ ‎1 076‎ ‎465‎ ‎413‎ 由此计算ΔH1=_________kJ·mol-1;已知ΔH2=-58 kJ·mol-1,则ΔH3=______kJ·mol-1。‎ Ⅱ.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上图所示,写出X电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 ‎(3)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碳 氮 Y X 硫 Z X与Z两元素的单质反应生成1molX的最高价化合物,恢复至室温,放热687kJ,已知该化合物的熔、沸点分别为-69℃和58℃,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减小 (2). 不变 (3). NO2(g)+CO(g)===CO2(g)+NO(g) ΔH=-234 kJ·mol-1 (4). -99 (5). +41 (6). CH3OH-6e-+H2O ===CO2+6H+ (7). Si(s)+2Cl2(g)=SiCl4(l)△H=-687kJ/mol ‎【解析】(1)加入催化剂能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则E1和E2都减小,催化剂不能改变反应物的总能量和生成物的总能量之差,即反应热不改变,所以催化剂对反应热无影响,由图可知,1mol NO2和1mol CO反应生成CO2和NO放出热量368-134=234kJ,反应热化学方程式为NO2(g)+CO(g)=NO(g)+CO2(g)△H=-234 kJ•mol-1,故答案为:减小;不变;NO2(g)+CO(g)=NO(g)+CO2(g)△H=-234 kJ•mol-1;‎ ‎(2)Ⅰ.反应热=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故△H1=1076kJ•mol-1+2×436kJ•mol-1 -(3×413+343+465)kJ•mol-1 =-99kJ•mol-1,根据盖斯定律:反应②-反应①=反应③,故△H3 =△H2-△H1 =-58kJ•mol-1-(-99kJ•mol-1)=+41kJ•mol-1,故答案为:-99;+41;‎ Ⅱ.根据氢离子移动方向知,X是负极、Y是正极,该原电池是燃料电池,则X电极上甲醇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Y电极上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X电极上甲醇失电子生成二氧化碳和氢离子,电极反应式为CH3OH-6e-+H2O =CO2+6H+,故答案为:CH3OH-6e-+H2O =CO2+6H+;‎ ‎(3)X与Z两元素的单质分别为Si、氯气,二者反应生成的最高价化合物为四氯化硅,已知该化合物的熔、沸点分别为-69℃和58℃,则室温下四氯化硅为液态,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Si(s)+2Cl2(g)=SiCl4(l)△H=-687kJ/mol,故答案为:Si(s)+2Cl2(g)=SiCl4(l)△H=-687kJ/mol。‎ ‎19. 钢铁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材料,了解钢铁腐蚀的原因与防护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对钢铁制品进行抗腐蚀处理,可适当延长其使用寿命。‎ ‎(1)抗腐蚀处理前,生产中常用盐酸来除铁锈。现将一表面生锈的铁件放入盐酸中,当铁锈除尽后,溶液中发生的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如图装置,可以模拟铁的电化学防护。‎ ‎①若X为碳棒,为减缓铁件的腐蚀,开关K应置于________________处。‎ ‎②若X为锌,开关K置于M处,该电化学防护法称为__________。‎ ‎(3)图中若X为粗铜,容器中海水替换为硫酸铜溶液,开关K置于N处,一段时间后,当铁件质量增加3.2 g时,X电极溶解的铜的质量____3.2 g(填“<”“>”或“=”)。‎ ‎(4)图中若X为铜,容器中海水替换为FeCl3溶液,开关K置于M处,铜电极发生的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将开关K置于N处,发生的总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Fe+2FeCl3===3FeCl2 (2). N (3). 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4). < (5). 2Fe3++2e-===2Fe2+ (6). Cu+2Fe2+===2Fe3++Cu2+‎ ‎【解析】试题分析:(1)铁锈的成分为Fe2O3,能和盐酸反应生成FeCl3和水,当铁锈除尽后,溶液中发生的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FeCl3=3FeCl2。‎ 故答案为:Fe+2FeCl3=3FeCl2;‎ ‎(2)①若X为碳棒,由于Fe比较活泼,为减缓铁的腐蚀,应使Fe为电解池的阴极即连接电源的负极,故K连接N处。‎ 故答案为:N;‎ ‎②若X为锌,开关K置于M处,Zn为阳极被腐蚀,Fe为阴极被保护,该防护法称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故答案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3)上图中若X为粗铜,容器中海水替换为硫酸铜溶液,开关K置于N处,一段时间后,当铁件质量增加3.2 g时,由于粗铜中有杂质参加反应,所以X电极溶解的铜的质量<3.2 g。‎ 故答案为:<;‎ ‎(4)上图中若X为铜,容器中海水替换为FeCl3溶液,开关K置于M处,此时构成原电池装置,铜电极为正极,发生的反应是2Fe3++2e-=2Fe2+;若将开关K置于N处,此时构成电解池装置,铜为阳极,铜本身被氧化而溶解,阴极铁离子被还原,发生的总反应是:Cu+2Fe2+=2Fe3++Cu2+。‎ 故答案为:2Fe3++2e-=2Fe2+;Cu+2Fe2+=2Fe3++Cu2+。‎ 考点:考查原电池和电解池工作原理;金属的腐蚀和防护 ‎20. 利用电化学原理,将NO2、O2和熔融KNO3制成燃料电池,模拟工业电解法来处理含Cr2O废水,如下图所示;电解过程中溶液发生反应:Cr2O+6Fe2++14H+===2Cr3++6Fe3++7H2O。‎ ‎(1)甲池工作时,NO2转变成绿色硝化剂Y,Y是N2O5‎ ‎,可循环使用。则石墨Ⅰ是电池的________极;石墨Ⅰ附近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工作时,甲池内的NO向___________极移动(填“石墨Ⅰ”或“石墨Ⅱ”);在相同条件下,消耗的O2和NO2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__。‎ ‎(3)乙池中Fe(Ⅰ)棒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溶液中减少了0.01 mol Cr2O,则电路中至少转移了___________mol电子。‎ ‎【答案】 (1). 负 (2). NO2+NO-e-===N2O5 (3). 石墨Ⅰ (4). 1∶4 (5). Fe-2e-===Fe2+ (6). 0.12‎ ‎【解析】(1)甲池工作时,NO2转变成N2O5,说明氮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石墨Ⅰ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NO2+NO3--e-=N2O5,石墨Ⅱ为正极,故答案为:负;NO2+NO3--e-=N2O5;‎ ‎(2)由于石墨Ⅰ为负极,原电池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根据得失电子守恒计算1molO2反应中转移4mol电子,4molNO2转变成N2O5,转移4mol电子,相同状况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故O2和NO2的体积比为1:4,故答案为:石墨Ⅰ;1:4;‎ ‎(3)由于石墨Ⅰ为负极,故Fe(Ⅰ)为阳极,铁失去电子生成亚铁离子,电极反应为Fe-2e-=Fe2+,故答案为:Fe-2e-=Fe2+;‎ ‎(4) 根据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0.01mol Cr2O72-能够氧化0.06mol Fe2+,即电解过程中需要生成0.06mol Fe2+,Fe(I)为阳极,电极反应式为Fe-2e-= Fe2+,故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06mol×2= 0.12mol,故答案为:0.12。‎ 点睛:本题考查原电池与电解原理,明确各个电极上发生的反应、物质之间的转化是解本题关键。本题的难点是(4)的计算,需要根据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计算出电解过程中生成的Fe2+,再根据电极反应式进行计算,注意电路中转移的电子与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中转移的电子是不一样的。‎ ‎21. 为探究H2O2制备氧气,生成氧气速率的影响因素,某同学设计了如下一系列实验。‎ 实验编号 反应物 催化剂 甲 试管中加入3 mL 2% H2O2溶液和3滴蒸馏水 无 乙 试管中加入3 mL 5% H2O2溶液和3滴蒸馏水 无 丙 试管中加入3 mL 5% H2O2‎ ‎1 mL 0.1 mol·L-1 FeCl3‎ 溶液和3滴蒸馏水 溶液 丁 试管中加入3 mL 5% H2O2溶液和3滴稀盐酸溶液 ‎1 mL 0.1 mol·L-1 FeCl3溶液 戊 试管中加入3 mL 5% H2O2溶液和3滴NaOH溶液 ‎1 mL 0.1 mol·L-1 FeCl3溶液 ‎[查阅资料] 过氧化氢(H2O2),其水溶液俗称双氧水,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液体,性质比较稳定。在加热的条件下,它能分解生成氧气。研究表明,将新制的5%的H2O2溶液加热到65 ℃时就有氧气放出,加热到80 ℃时就有较多氧气产生。‎ ‎(1)实验丙、实验丁和实验戊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根据该同学查阅的资料分析H2O2的性质,解释实验甲和实验乙能否达到实验目的?______‎ ‎(3)实验过程中该同学对实验丙、丁、戊中产生的气体进行收集,并在2分钟内6个时间点对注射器内气体进行读数,记录数据如下表。‎ 时间/s ‎20‎ ‎40‎ ‎60‎ ‎80‎ ‎100‎ ‎120‎ 气体体积/mL 实验丙 ‎9.5‎ ‎19.5‎ ‎29.0‎ ‎36.5‎ ‎46.0‎ ‎54.5‎ 实验丁 ‎8.0‎ ‎16.0‎ ‎23.5‎ ‎31.5‎ ‎39.0‎ ‎46.5‎ 实验戊 ‎15.5‎ ‎30.0‎ ‎44.5‎ ‎58.5‎ ‎71.5‎ ‎83.0‎ ‎①对实验丁,20~40 s的反应速率v1=_____mL·s-1,100~120 s的反应速率v2=_____mL·s-1。不考虑实验测量误差,二者速率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图是根据实验收集到最大体积的气体时所用时间绘制的图像。曲线c表示的是实验 ______(填“丙”“丁”或“戊”)。‎ ‎【答案】 (1). 探究在不同酸碱性条件下,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 实验甲和实验乙不能达到实验目的,因为H2O2在常温且无催化剂作用的条件下较稳定 (3). 0.4 (4). 0.375 (5). 随反应的不断进行,H2O2溶液的浓度逐渐降低,反应速率减小 (6). 丁 ‎【解析】(1)甲和乙实验中除双氧水的浓度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可知实验探究反应物的不同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丙、实验丁和实验戊中溶液的酸碱性不同,且比实验乙多了使用催化剂,可知这三个实验是探究在不同酸碱性条件下,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故答案为:探究在不同酸碱性条件下,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根据资料可知H2O2在常温且无催化剂作用的条件下比较稳定,则实验甲和实验乙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答案为:实验甲和实验乙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3)①根据表中数据和题中反应速率的单位可知v1==mL/s=0.4mL/s,v2==mL/s=0.375mL/s,速率减小的原因是随反应的不断进行,H2O2溶液的浓度逐渐降低,反应速率减小,故答案为:0.4;0.375;随反应的不断进行,H2O2溶液的浓度逐渐降低,反应速率减小;‎ ‎②由图可知曲线c反应速率最小,在三个实验中,实验丁每次记录的气体体积都是最少的,说明丁的速率最小,曲线c代表实验丁,故答案为:丁。‎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