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3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二轮复习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作业(全国通用)
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平衡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18届湖南怀化期末)用O2将HCl转化为Cl2,反应方程式为4HCl(g)+O2(g)2H2O(g)+2Cl2(g) ΔH>0,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测得反应过程中n(Cl2)的实验数据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t/min 0 2 4 6 n(Cl2)/10-3 mol 0 1.8 3.7 5.4 A.0~2 min的反应速率小于4~6 min的反应速率 B.2~6 min用Cl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9 mol·L-1·min-1 C.降低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平衡常数:K(200 ℃)<K(400 ℃) 2.(2018届湖南郴州质检)已知H2O2在催化剂作用下分解速率加快,进程的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入催化剂,可提高H2O2的平衡转化率 B.a表示的催化剂效率高于b表示的催化剂效率 C.改变催化剂,既能改变反应热,也能改变活化能 D.该反应可自发进行 3.一定温度下,在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A(g)+B(g)2C(g) ΔH<0,A、C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时间/min n(A)/mol n(C)/mol 0 0.3 0 1 0.15 0.15 2 0.1 0.2 3 0.1 0.2 A.x=1 B.反应开始2 min内,用B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5 mol·L-l · min-1 C.反应进行到1 min时,反应体系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D.A的正反应速率等于C的逆反应速率时,反应体系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4.已知:X(g)+3Y(g)2Z(g),一定条件下,0.3 mol X(g)与0.3 mol Y(g)在体积为 1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下列图示合理的是( )。 A B C D 5.(2018届北京昌平期末)在1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X(g)和Y(g),发生反应X(g)+Y(g)M(g)+N(s),所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编号 温度/℃ 起始时物质的量/mol 平衡时物质的量/mol n(X) n(Y) n(M) n(N) ① 800 0.10 0.40 0.080 0.080 ② 800 0.20 0.80 a a ③ 900 0.10 0.15 0.06 0.0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①中,5 min达平衡,用X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X)=0.016 mol·L-1·min-1 B.实验②中,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12.5 C.实验②中,达到平衡时,a大于0.16 D.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6.(2018届浙江名校协作体质检)二氧化钛在一定波长光的照射下,可有效降解甲醛、苯等有机物,效果持久,且自身对人体无害。某课题组研究了溶液的酸碱性对TiO2光催化染料R降解反应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在0~50 min之间,R的降解百分率pH=2大于pH=7 B.溶液酸性越强,R的降解速率越大 C.R的起始浓度不同,无法判断溶液的酸碱性对R的降解速率的影响 D.在20~25 min之间,pH=10时R的降解速率为0.04 mol·L-1·min-1 7.(2018届江苏六校联考)一定温度下,在三个体积均为0.5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CO(g)+Cl2(g)COCl2(g) 其中容器Ⅰ中5 min时到达平衡。 容器编号 温度/℃ 起始物质的量/mol 平衡物质的量/mol CO Cl2 COCl2 COCl2 Ⅰ 500 1.0 1.0 0 0.8 Ⅱ 500 1.0 a 0 0.5 Ⅲ 600 0.5 0.5 0.5 0.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容器Ⅰ中前5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CO)=0.16 mol·L-1·min-1 B.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C.容器Ⅱ中起始时Cl2的物质的量为0.55 mol D.若起始时向容器Ⅰ中加入CO 0.8 mol、Cl2 0.8 mol,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大于80%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8分。按题目要求作答。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8.(13分)(2018届河北衡水中学检测)利用合成氨生产尿素[CO(NH2)2]是重要的化学工艺。在3个2 L的密闭容器中,使用相同的催化剂,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分别进行反应:3H2(g)+N2(g)2NH3(g)。保持恒温、恒容,测得反应达到平衡时有关数据如下: 容器 甲 乙 丙 反应物投入量 3 mol H2、 2 mol N2 6 mol H2、 4 mol N2 2 mol NH3 达到平衡的时间/min 5 8 平衡时N2的浓度/(mol·L-1) c1 1.5 NH3的体积分数 ω1 ω3 混合气体密度/(g·L-1) ρ1 ρ2 平衡常数/(L2·mol-2) K甲 K乙 K丙 (1)下列各项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填写序号字母)。 a.容器内N2、H2、NH3的浓度之比为1∶3∶2 b.v(N2)正=3v(H2)逆 c.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2)容器乙中反应从开始到达平衡的反应速率为v(H2)=________。 (3)在该温度下甲容器中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用含c1的代数式表示)。 (4)分析上表数据,下列关系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2c1>1.5 mol·L-1 b.2ρ1=ρ2 c.ω3=ω1 d.K甲=K乙=K丙 (5)氨和尿素溶液都可以吸收硝酸工业尾气中的NO、NO2,将其转化为N2。写出尿素与NO、NO2三者等物质的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氨氮废水(含NH3、NaOH和Na2SO4)超标排放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如图通过直接电化学法能有效除去废水中的氨。其中阴离子的流动方向为__________(填“向a极”或“向b极”)移动,电解过程中,b极区的pH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阳极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15分)研究和深度开发CO、CO2的应用对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1)CO可用于炼铁,已知:Fe2O3(s)+3C(s)===2Fe(s)+3CO(g) ΔH1=+489.0 kJ·mol-1,C(s)+CO2(g)===2CO(g) ΔH2=+172.5 kJ·mol-1。 则CO还原Fe2O3(s)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离高炉煤气得到的CO与空气可设计成燃料电池(以KOH溶液为电解液)。写出该电池的负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O2和H2充入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在两种温度下发生反应:CO2(g)+3H2(g) CH3OH(g)+H2O(g)。测得CH3OH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 ①曲线Ⅰ、Ⅱ对应的平衡常数大小关系为KⅠ____KⅡ(填“>”“<”或“=”)。 ②一定温度下,在容积相同且固定的两个密闭容器中,按如下方式加入反应物,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 容器 甲 乙 反应物 投入量 1 mol CO2、 3 mol H2 a mol CO2、b mol H2、c mol CH3OH(g)、c mol H2O(g) 若甲中平衡后气体的压强为开始的0.8倍,要使平衡后乙与甲中相同组分的体积分数相等,且起始时维持化学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则c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 ③一定温度下,此反应在恒压容器中进行,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H2的体积分数不变 c.c(H2)=3c(CH3OH) d.容器中密度不变 e.2个C==O断裂的同时有6个H—H断裂 (4)将燃煤废气中的CO2转化为二甲醚的反应原理为2CO2(g)+6H2(g) CH3OCH3(g)+3H2O(g)。已知一定条件下,该反应中CO2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投料比[n(H2)/n(CO2)]的变化曲线如下左图。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请在右下图中画出平衡时CH3OCH3的体积分数随投料比[n(H2)/n(CO2)]变化的曲线图。 10.(15分)(2018届天津红桥期末)N2(g)+3H2(g)2NH3(g) ΔH=-92.4 kJ·mol-1。在500 ℃、20 MPa时,将N2和H2通入到体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过程中各种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 (1)10 min内用NH3表示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NH3)=______________。 (2)在10~20 min内NH3浓度变化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填字母)。 a.加了催化剂 b.降低温度 c.增加NH3的物质的量 (3)该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________(填字母)。 a.3v(H2)正=2v(NH3)逆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随时间变化 c.容器内的总压强不再随时间而变化 d.N2、H2、NH3的分子数之比为1∶3∶2 e.单位时间生成m mol N2的同时消耗3m mol H2 f.a mol N≡N键断裂的同时,有6a mol N—H键合成 (4)第一次平衡时,平衡常数K1=________(用数学表达式表示)。NH3的体积分数是________(保留2位小数)。 (5)在反应进行到25 min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已知:N2(g)+3H22NH3(g) ΔH=-92.4 kJ·mol-1 2H2(g)+O2(g)===2H2O(g) ΔH=-483.6 kJ·mol-1 氨气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氨氧燃料电池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氨氧燃料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①b电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一段时间后,需向装置中补充KOH,请依据反应原理解释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15分)(2018届福建泉州四校联考)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是NO、NO2和CO。为减轻大气污染,人们提出通过以下反应来处理汽车尾气: [研究一]用NaOH溶液吸收NO、NO2 (1)当n(NO)∶n(NO2)=1时只生成一种盐,这种盐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2)当只有NO2时,生成两种盐:2NO2+2NaOH===NaNO2+NaNO3+H2O。若NaOH溶液恰好完全吸收NO2后溶液显碱性,该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研究二]一定条件将CO和NO转化为无污染产物:2NO(g)+2CO(g)2CO2(g)+N2(g) ΔH (3)已知:2C(s)+O2(g)===2CO(g) ΔH1=-221.0 kJ·mol-1 C(s)+O2(g)===CO2(g) ΔH2=-393.5 kJ·mol-1 N2(g)+O2(g)===2NO(g) ΔH3=+180.5 kJ·mol-1。 则ΔH=____________。 (4)T ℃下,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NO和CO,用气体传感器测得不同时间NO和CO的浓度如下表: 时间/s 0 1 2 3 4 5 c(NO)/ (10-4 mol·L-1) 10.0 4.50 2.00 1.50 1.00 1.00 c(CO)/ (10-3 mol·L-1) 3.60 3.05 2.80 2.75 2.70 2.70 ①该条件下,2 s内N2的平均反应速率v(N2)=______________。 ②若往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生石灰,CO平衡转化率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③其他条件不变,只适当升高温度,则4 s时,c(NO)=c1 mol·L-1,则c1可能是________。 a.1.10×10-3 b.1.25×10-4 c.1.00×10-4 d.9.00×10-5 [研究三]测定汽车尾气中CO的含量 (5)用CO分析仪测定:该分析仪的工作原理类似于燃料电池,其中电解质是能传导O2-的Y2O3和ZrO2晶体,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五氧化二碘(I2O5)固体氧化定量检测:I2O5+5CO===I2+5CO2。抽取10 L汽车尾气,用足量I2O5吸收,然后配成100 mL溶液,量取其中的20.00 mL溶液,用0.0050 mol·L-1 Na2S2O3溶液滴定,三次平行实验平均消耗Na2S2O3溶液的体积为20.00 mL,已知:2Na2S2O3+I2===Na2S4O6+2NaI,则尾气中c(CO)=__________。 答案及解析 1.D 解析:A项,0~2 min生成Cl2 1.8×10-3 mol,而4~6 min生成Cl2 1.7×10-3 mol,故A错误;B项,题目中没有说明容器的体积,无法计算,故B错误;C项,降低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故C错误;D项,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故正确。 2.D 解析:A项,加入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率,但平衡不移动,不能提高H2O2的平衡转化率,故A错误;B项,催化剂能够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根据图象,b表示的催化剂效率高于a表示的催化剂效率,故B错误;C项,催化剂不能改变反应热,故C错误;D项,该反应是放热反应,且属于熵增加的反应,ΔG=ΔH-TΔS<0,该反应可自发进行,故D正确。 3.D 解析:根据物质的量的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0~1 min,Δn(A)=0.15 mol,Δn(C)=0.15 mol,可知x=2,故A错误;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0~2 min,v(B)=v(C)=×=×=0.025 mol·L-1·min-1,故B错误;由表格可知反应进行到2 min时,反应体系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故C错误;A的正反应速率等于C的逆反应速率时,反应体系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故D正确。 4.A 解析: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随反应进行X的体积分数不变化,恒为50%,随反应进行,Z的体积分数不断增大,然后体积分数不变化,与图象符合,故A正确;X减少0.1 mol,消耗Y 0.3 mol,生成Z 0.2 mol,当达到平衡时可以X、Z的物质的量相同,但反应是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彻底,图象不符合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B错误;若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c(Z)=0.1 mol·L-1,则Δn(Z)=0.1 mol,Δn(Y)=0.15 mol,c(Y)=0.15 mol·L-1,与图象平衡时c(Y)=0.2 mol·L-1不相符,故C错误;由于X、Z两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不相等,则v正(X)=v逆(Z)时,反应并未达到平衡状态,故D错误。 5.D 解析:A项,v(X)=v(M)===0.016 mol·L-1·min-1,故A正确; B项,实验①中 X(g)+Y(g) M(g)+N(s) 0.1 0.4 0 0.08 0.08 0.08 0.02 0.32 0.08 实验②中,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12.5,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实验②中,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12.5,故B正确;C项,实验②中起始时物质的量是实验①的2倍,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因此a>2×0.08=0.16,故C正确; D项,900 ℃时,X(g)+Y(g)M(g)+N(s) 0.1 0.15 0 0.06 0.06 0.06 0.04 0.09 0.06 K===>12.5,升高温度至900 ℃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即平衡正向移动,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故D错误。 6.B 解析:A项,在0~50 min之间,pH=2和pH=7时反应物R都能完全反应,降解率都是100%,A错误;B项,由斜率可知pH越小降解速率越大,即溶液的酸性越强,R的降解速率越大,B正确;C项,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大,所以起始浓度越小降解速率越小,C错误;D项,20~25 min之间,pH=10时R的平均降解速率为=4×10-6 mol·L-1·min-1,D错误。 7.C 解析:A项,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数学表达式,v(COCl2)= mol· L-1·min-1=0.32 mol·L-1·min-1,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因此v(CO)=v(COCl2)=0.32 mol·L-1·min-1,故A错误;B项,根据计算,容器Ⅰ中的平衡常数K=10,而容器Ⅲ中的平衡常数K≈4,化学平衡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常数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即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故B错误;C项, CO(g)+Cl2(g)COCl2(g) 起始/mol: 1 a 0 变化/mol: 0.5 0.5 0.5 平衡/mol: 0.5 a-0.5 0.5 化学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即有K==10,解得a=0.55 mol,故C正确;D项,相当于在Ⅰ基础上去掉0.2 mol CO、0.2 mol Cl2,相当于降低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O的转化率小于80%,故D错误。 8.(1)c (2)0.3 mol·L-1·min-1 (3) (4)abd (5)CO(NH2)2+NO+NO2===CO2+2N2+2H2O (6)向a极 增大 2NH3-6e-+6OH-===N2+6H2O 解析:(2)v(N2)==0.1 mol·L-1·min-1,同一可逆反应同一时间段内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所以v(H2)=0.3 mol·L-1·min-1。(3)甲容器中,反应前c(H2)= mol·L-1=1.5 mol·L-1,c(N2)= mol·L-1=1 mol·L-1,达到平衡时Δc(N2)=(1-c1) mol·L-1,由化学平衡的三段式可得: 3H2(g)+N2(g)2NH3(g) 1.5 1 0 3(1-c1) (1-c1) 2(1-c1) 1.5-3(1-c1) c1 2(1-c1) 化学平衡常数K===。(4)恒温、恒容条件下:a.假设乙容器的容积为4 L,则达到平衡时甲乙为等效平衡,各组分的含量、浓度相等,此时氮气的浓度为c1,然后将容器的容积缩小到2 L,若平衡不移动,2c1=1.5 mol·L-1,由于压强增大,平衡正向移动,氨气的浓度增大,所以2c1>1.5 mol·L-1,故a正确;b.反应前后都是气体,容器的容积都是2 L,乙中混合气体的质量为甲的2倍,根据ρ=可知:2ρ1=ρ2,故b正确;c.丙中2 mol氨气相当于加入了1 mol氮气、3 mol氢气,而甲中为3 mol H2、2 mol N2,由于丙反应物氮气的物质的量减小,生成的氨气的物质的量减小,所以w3<w1,故c错误;d.K甲=K乙=K丙,温度相同,K相同,故d正确。(6)电解时,阴离子向阳极a极移动,b电极上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同时溶液中生成氢氧根离子,导致溶液的pH增大;阳极上氨气失电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氮气和水,电极反应式为2NH3-6e-+6OH-===N2+6H2O。 9.(1)Fe2O3(s)+3CO(g)===2Fe(s)+3CO2(g) ΔH=-28.5 kJ·mol-1 (2)CO+4OH--2e-===CO+2H2O (3)①> ②0.4<c≤1 ③bd (4) 解析:(1)根据盖斯定律可知①-②×3即得到CO还原Fe2O3(s)的热化学方程式为Fe2O3(s)+3CO(s)===2Fe(s)+3CO2(g) ΔH=-28.5 kJ·mol-1。(2)原电池中负极失去电子,则CO在负极通入,电解质显碱性,则该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CO+4OH--2e-===CO+ 2H2O。(3)①曲线Ⅱ首先达到平衡状态,说明温度高,但温度高甲醇的含量低,这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则曲线Ⅰ、Ⅱ对应的平衡常数大小关系为KⅠ>KⅡ。 ② CO2(g)+3H2(g)CH3OH(g)+H2O(g) 起始量/mol 1 3 0 0 转化量/mol x 3x x x 平衡量/mol 1-x 3-3x x x 则=0.8,解得x=0.4,要使平衡后乙与甲中相同组分的体积分数相等,且起始时维持化学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则c>0.4;由于起始时CO2是1 mol,所以甲醇的物质的量不能超过1 mol。③由于保持恒压,因此容器中压强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a错误;H2的体积分数不变可以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正确;c(H2)=3c(CH3OH)不能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所以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错误;密度是混合气的质量和容器容积的比值,在反应过程中质量不变,压强不变,则容器容积减小,所以当密度不变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正确;2个C==O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H—H键断裂均表示正反应速率,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e错误。(4)根据图象可知随着投料比[n(H2)/n(CO2)]的增大,二甲醚的含量逐渐增大。又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投料比[n(H2)/n(CO2)]=3时,二甲醚的含量最高。 10.(1)v(NH3)=0.005 mol·L-1·min-1 (2)a (3)ce (4)K1= 42.86% (5)移走了生成的氨气(或减小了氨气的浓度) (6)4NH3(g)+3O2(g)===2N2(g)+6H2O(g) ΔH=-1266.0 kJ·mol-1 (7)①O2+4e-+2H2O===4OH- ②由于发生4NH3+3O2===2N2+6H2O反应,有水生成,使得溶液逐渐变稀,所以要补充KOH 解析:(2)由图象可知,在10 min时变化是连续的,20 min达到平衡时,N2的物质的量变化量为0.1 mol,氢气的物质的量变化量为0.3 mol,NH3物质的量变化量为0.2 mol,物质的量变化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时之比,三种气体物质的速率增加倍数相同且较0~10 min各物质的变化量大,说明使用了催化剂,故选项a正确。(4)根据平衡常数的定义,表达式为K1=,在20 min时第一次达到平衡,n(N2)=0.25 mol,n(H2)=0.15 mol,n(NH3)=0.3 mol,因此有K=或者,NH3的体积分数为 ×100%=42.86%。(5)根据图象,第25 min时,氨气的量突然减小,而其他物质的量不变,说明此时刻移出NH3或分离出NH3。(6)①N2(g)+3H2(g)2NH3(g),②2H2(g)+O2(g)===2H2O(g),②×3-2×①得出:4NH3(g)+3O2(g)===2N2(g)+6H2O(g) ΔH=-1266.0 kJ·mol-1。(7)①根据燃料电池工作原理,b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②总电极反应是4NH3+3O2===2N2+6H2O,KOH的浓度降低,因此需要补充KOH。 11.(1)NaNO2 (2)c(Na+)>c(NO)>c(NO)>c(OH-)>c(H+) (3)-746.5 kJ·mol-1 (4)①2.00×10-4 mol·L-1·s-1 ②增大 ③b (5)CO+2O2--2e-===CO 或 CO+O2--2e-===CO2 (6)1.25×10-4 mol·L-1 解析:(1)当n(NO)∶n(NO2)=1时只生成一种盐,说明NO中N元素化合价升高,NO2中N元素化合价降低,产物的化合价为+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O+NO2+2NaOH===2NaNO2+H2O,则这种盐的化学式为NaNO2。(2)若NaOH溶液恰好完全吸收NO2后溶液显碱性,说明NO水解,该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Na+)>c(NO)>c(NO)>c(OH-)>c(H+)。(3)已知①2C(s)+O2(g)===2CO(g) ΔH1=-221.0 kJ·mol-1、②C(s)+O2(g)===CO2(g) ΔH2=-393.5 kJ·mol-1、③N2(g)+O2(g)===2NO(g) ΔH3=+180.5 kJ· mol-1;根据盖斯定律可知②×2-①-③可得2NO(g)+2CO(g)2CO2(g)+N2(g),则ΔH=-746.5 kJ·mol-1。(4)②若往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生石灰,CaO能和CO2反应生成CaCO3,降低CO2的浓度,促进平衡正向移动,CO平衡转化率增大;③已知2NO(g)+2CO(g)2CO2(g)+N2(g)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其他条件不变,只适当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c(NO)增大,c1可能是1.25×10-4mol·L-1。(5)CO在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和O2-结合生成CO2或CO,电极反应式为CO+2O2--2e-===CO 或 CO+O2--2e-===CO2 。(6)已知5CO~I2~2Na2S2O3,滴定是消耗Na2S2O3的物质的量为0.0050 mol·L-1×0.02 L=0.1× 10-3mol,则尾气中CO的物质的量为0.1×10-3mol××=1.25×10-3 mol,尾气中c(CO)=1.25×10-3 mol÷10 L=1.25×10-4 mol·L-1。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