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入学摸底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
屯溪一中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开学考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 16 N:14 Na:23 S: 32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计48分)
1、《本草纲目》中有“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的记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薪柴之灰”可与铵态氮肥混合施用 B.“以灰淋汁”的操作是过滤
C.“取碱”得到的是一种盐溶液 D.“浣衣”过程有化学变化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的活化能,也可以改变反应的焓变。
B.金属腐蚀分为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
C.电解饱和食盐水,阳极产物一定是氯气
D.同种弱电解质溶液,增大物质的量浓度导电能力不一定增强
3、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用来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A.铅蓄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式为PbO2+4H++SO+2e-===PbSO4+2H2O
B.粗铜精炼时,与电源负极相连的是纯铜,阴极反应式为Cu2++2e-=== Cu
C.生铁中含碳,抗腐蚀能力比纯铁强
D.铁制品上镀锌,锌做阴极,铁制品做阳极,电解质溶液中含Zn2+
4、下列溶液一定呈酸性的是:
A.含有H+的溶液 B.pH=6.5的溶液
C.c(OH-)
Ksp(AgI)
C
室温下,取相同大小、形状和质量的Zn粒分别投入0.1mol/L的盐酸和1.0mol/L的盐酸中
Zn粒与1.0mol/L的反应更剧烈
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D
用石墨做电极电解Mg(NO3)2、Cu(NO3)2的混合溶液
阴极上先析出铜
金属活动性:Cu > Mg
13、常温下,浓度均为0.1mol/L 的四种溶液pH如下表,依据已有的知识和信息进行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溶质
Na2CO3
NaClO
NaHCO3
NaHSO3
pH
11.6
10.3
9.7
4.0
A.常温下,HSO3-的水解能力强于其电离能力
B.向氯水中加入少量NaHCO3固体,不能增大HClO的浓度
C.Na2CO3 溶液中存在以下关系:c(Na+)+c(H+)=c(CO32-)+c(HCO3-)+c(OH-)
D.常温下,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H2SO3、H2CO3、HClO,pH依次升高
14、一定温度下,在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HI(g)H2(g)+I2(s)ΔH >0,若0~15 s内c(HI)由0.1 mol·L-1降到0.07 mol·L-1,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0~15 s内用I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I2)=0.001 mol·L-1·s-1
B. c(HI)由0.07 mol·L-1降到0.05 mol·L-1所需的反应时间小于10 s
C. 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也加快
D. 减小反应体系的体积,正逆反应速率增大程度相等
15、图1
图2
常温下,向20mL0.2mol·L-1H2B溶液中滴加0.2mol·L-1NaOH溶液。有关微粒的物质的量变化如下图(其中Ⅰ表示H2B,Ⅱ代表HB-、Ⅲ代表B2-),根据图示判断,当V(NaOH)=20mL时,溶液中各粒子浓度的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A.c(Na+)>c(HB-)>c(H+)>c(B2-)>c(H2B)
B.c(Na+)>c(HB-)>c(OH-)>c(H2B)>c(H+)>c(B2-)
C.c(Na+)>c(H+)>c(HB-)>c(B2-)>c(OH-)>c(H2B)
D.c(Na+)>c(OH-)>c(HB-)>c(H2B)>c(H+)>c(B2-)
16、某温度下,Fe(OH)3(s)、Cu(OH)2(s)分别在溶液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后,改变溶液pH,金属阳离子浓度的变化如右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Ksp[Fe(OH)3]< Ksp [Cu(OH)2]
B.Fe(OH)3、Cu(OH)2分别在b、c两点代表的溶液中达到饱和
C.加适量NH4Cl固体可使溶液由a点变到b点
D.c、d两点代表的溶液中c(H+)与c(OH-)乘积相等
二、填空题(本大题4小题,共计52分)
17、( 10分)室温下,把下列各题的结果填在横线上
(1) c(OH-)=1×10-3mol/L的溶液的pH=
(2)0.01mol/L HNO3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的物质的量的浓度c(H+)=
(3)某溶液由水电离出H+的物质的量的浓度c(H+)= 1×10-5mol/L,则该溶液可以是______(填“硫酸”或“氯化铵”或 “氢氧化钠” 或“氯化钠”)溶液
(4)将0.39g过氧化钠溶于足量水中并配成100 ml溶液,则溶液的pH=
(5) 0.12mol/L HCl溶液与0.1mol/L 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液的pH=
18、( 14分)利用所学化学反应原理,解决以下问题:
(1)KAl (SO4)2·12H2O可做净水剂,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 碳酸氢钠溶液蒸干并灼烧得到的固体物质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3) 向FeCl3溶液中滴加NaHCO3溶液,有沉淀和气体生成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
(4)将AgCl分别放入①5 mL H2O ②10 mL 0.2 mol·L-1 MgCl2溶液 ③20 mL 0.5 mol·L-1 NaCl溶液 ④40 mL 0.1 mol·L-1 HCl溶液中溶解至饱和,各溶液中Ag+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序号填空)
(5)常温下a mol/L CH3COOH稀溶液和b mol/L KOH稀溶液等体积混合:
若c(K+)<c (CH3COO-),则a_____________b(填>、<、=)
(6) 室温下,1 mol/L相同体积的下列四种溶液:①KCl ②FeCl3 ③HF ④Na2CO3中,所含阳离子数由少到多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序号填空)
19、(14分)研究氮的氧化物、碳的氧化物等大气污染物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I. 已知:①N2(g)+O2(g)=2NO(g) ΔH=+180.5 kJ·mol-1 ②CO的燃烧热△H=-283 kJ·mol-1
(1)汽车排气管内安装的催化转化器,可使尾气中主要污染物(NO和CO)转化为无毒的大气循环物质,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NO和2 molCO进行该反应,下列不能判断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用序号填空))
①单位时间内消耗a mo1 CO的同时生成2a mol NO
②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③混合气体中NO和CO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不变
④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II. 臭氧是理想的烟气脱硝试剂,其脱硝反应为2NO2(g)+O3(g) N2O5(g)+O2(g),向甲、乙两个体积都为1.0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2.0 mol NO2和1.0 mol O3,分别在T1、T2温度下,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n(O2)随时间(t)变化情况见下表:
t/s
0
3
6
12
24
36
甲容器(T1)n(O2)/mol
0
0.36
0.60
0.80
0.80
0.80
乙容器(T2)n(O2)/mol
0
0.30
0.50
0.70
0.85
0.85
(3)T1 T2(填>、<或=,下同),该反应ΔH 0
(4)甲容器中,0~3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NO2)=
(5)甲容器中NO2平衡转化率为 ,T1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III. 将NO2(g)转化为N2O4(g),再以N2O4、O2、熔融NaNO3组成的燃料电池装置如下图所示,在使用过程中石墨I电极反应生成一种氧化物Y
(6)石墨I为 极(选填正、负),Y化学式为
(7)II电极反应式为
20、(14分)某学生用0.2000mol·L-1的标准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其操作如下:
①用蒸馏水洗涤碱式滴定管,注入0.2000mol·L-1的标准NaOH溶液至“0”刻度线以上;
②固定好滴定管并使滴定管尖嘴充满液体;
③调节液面至“ 0”或“0”刻度线稍下,并记下读数;
④量取20.00mL待测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中,并加入3滴酚酞溶液;
⑤用标准液滴定至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读数;
⑥重复以上滴定操作2-3次;
请回答下列问题:(1)以上步骤有错误的是(填编号)_____________,该错误操作会导致测定结果_________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2)步骤④中,量取20.00mL待测液应使用________________ (填仪器名称),在锥形瓶装液前,留有少量蒸馏水,测定结果____________(填“大”、“偏小”或“无影响”)。
(3)步骤⑤滴定时眼睛应注视_______;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
(4)以下是实验数据记录表
滴定次数
盐酸体积(mL)[
NaOH溶液体积读数(mL)
滴定前
滴定后
1
20.00
0.00
18.10
2
20.00
0.00
16.30
3
20.00
0.00
16.22
从上表可以看出,第1次滴定记录的NaOH溶液体积明显多于后两次的体积,其可能的原因是( )
A.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结束无气泡 B.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
C.NaOH标准液保存时间过长,有部分变质 D.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
(5)根据上表记录数据,通过计算可得,该盐酸浓度为____________mol·L-1
(6)室温下,用0.100mol/L 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mL0.100mol/L的盐酸和醋酸,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Ⅱ表示的是滴定醋酸的曲线 B.pH=7时,滴定醋酸消耗V(NaOH)小于20mL
C.V(NaOH) =20mL时,c( Cl- )=c(CH3COO- )
D.V(NaOH) =10mL时,醋酸溶液中:c( Na+ )> c(CH3COO-)> c ( H+ )> c(OH-)
高二化学试题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A
D
B
C
D
C
D
D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B
D
B
C
D
C
A
C
17. (10分,每空2分)
(1) 11 (2) 1×10-12mol/L (3) 氯化铵 (4)13 (5)2
18.(14分)
(1) Al3++3H2OAl(OH)3(胶体)+3H+(2分)
(2) Na2CO3(2分)
(3) Fe 3++3HCO=== Fe (OH)3↓+3CO2↑(2分)
(4)①>④>②>③(3分)
(5) >(2分)
(6)③<①<②<④(3分)
19.(14分)
(1)2NO(g)+2CO(g) ===N2(g) +2CO2(g) △H=-746.5kJ/mol (2分)
(2) ①④(2分)
(3) >(1分),<(1分)
(4) 0.24mol·L-1·s-1 (1分)
(5) 80%(1分) 20(1分)
(6) 负(1分) N2O5 (2分)
(7) O2 +4e- +2N2O5 =4NO3- (2分)
20. (14分)
(1) ① (1分) 偏大(2分) (2) 酸式滴定管(1分) 无影响(2分) (3)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1分) 锥形瓶中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1分)
(4)AB (2分) (5) 0.1626(2分) (6)B(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