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3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江苏省常州“教学研究合作联盟”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化学试题(选修)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Fe 56 C1 35.5 第Ⅰ卷(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2H2(g)+O2(g)===2H2O(l) ΔH=-571.6kJ·mol-1,则下列关于方程式2H2O(l)===2H2(g)+O2(g)的ΔH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表示分子数 B. 该反应ΔH大于零 C. 该反应ΔH=-571.6kJ·mol-1 D. 该反应可表示36g水分解时的热效应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不表示分子数,错误;B、互为可逆的两个反应的废液是相反数的关系,所以水分解的反应热是大于0的,正确;C、该反应ΔH=+571.6 kJ/mol,错误;D、该反应可表示36 g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时的热效应,错误,答案选B。 考点:考查对热化学方程式的理解 2.25 ℃时,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 0.1 mol·L-1Ca(NO3)2溶液中:Na+、NH4+、CO32-、CH3COO- B. 能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K+、Na+、NO3-、Cl- C. 3%H2O2溶液中:Fe2+、H+、SO42-、Cl- D. 0.1 mol·L-1KSCN溶液中:Fe3+、NH4+、Br-、SO42- 【答案】B 【解析】 A、钙离子与碳酸离子结合形成难溶的碳酸钙,所以碳酸根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为酸性溶液,K+、Na+、NO3-、Cl- 离子之间不发生反应,也不氢离子反应,故B正确;C、亚铁离子具有还原性,而过氧化氢具有氧化性,两者要发生氧化还原,所以亚铁离子不能共存,故C错误;D、KSCN溶液与铁离子形成络合物,所以铁离子不能存在体系中,故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离子共存的正误判断。注意明确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况: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之间; 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之间等;解决离子共存问题时还应该注意题目所隐含的条件,如:加入铝粉产生氢气等。 3.X、Y、Z、W四块金属板分别用导线两两相连浸入稀硫酸中构成原电池。X、Y相连时,X为负极;Z、W相连时,电流方向是W→Z;X、Z相连时,Z极上产生大量气泡;W、Y相连时,W极发生氧化反应。据此判断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A. X>Z>W>Y B. Z>X>Y>W C. X>Y>Z>W D. Y>W>Z>X 【答案】A 【解析】 在原电池中,活泼金属作为电池的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不活泼的金属作为电池的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子由负极经导线流向正极,与电流的方向相反(物理学中规定正电荷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因此,X、Y相连时,X为负极,则活泼性X>Y;Z、W相连时,电流方向是W→Z,则活泼性Z>W;X、Z相连时,Z极上产生大量气泡,则活泼性X>Z,W、Y相连时,W极发生氧化反应,则W>Y。综上,可以得出金属的活泼性顺序是X>Z>W>Y。 4.如下图所示装置中,属于电解池的是 (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电解池是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A没有电源,属于原电池,故A错误;B.B装置也没有电源,故B错误;C.C为电解氯化铜溶液的装置图,故C正确;D.没有形成闭合回路,不能构成电池,故D错误;答案:C。 5.用石墨作电极电解CuCl2和KCl的混合溶液,电解初期阴极和阳极分别析出的物质是( ) A. H2、Cl2 B. Cu、Cl2 C. H2、O2 D. Cu、O2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电解初期,Cu2+放电,阴极析出Cu,阳极生成Cl2,后期由于Cu2+消耗完全,溶液仍有Cl-。继而 阴极生成H2,故B正确,此题选B。 考点:考查电解池相关知识 6.在N2+3H22NH3的反应中,经过一段时间后,NH3的浓度增加了0.6mol·L-1,在此段时间内用H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45mol·L-1·s-1,则此段时间是 ( ) A. 1s B. 2s C. 44s D. 1.33s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NH3的浓度增加了0.6mol·L-1,则H2的浓度变化了0.9mol·L-1 ,此段时间内用H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45mol·L-1·s-1,则t=0.9 mol·L-1÷0.45 mol·L-1·s-1=2s。答案:B。 7.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0.1 mol·L-1MgCl2溶液中含有的Mg2+数目一定小于0.1NA B. 标准状况下,11.2 L CCl4中含有的分子数目为0.5NA C. 28 g聚乙烯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2NA D. 1 mol CH5+中含有的电子数目为11NA 【答案】C 【解析】 【详解】A. 0.1 mol·L-1MgCl2溶液没有体积,无法计算含有的Mg2+数目,故A错误;B. 标准状况下, CCl4为液体,故B错误;C. 聚乙烯的最简式CH2,所以28 g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2NA,故C正确;D. 1 mol CH5+中含有的电子数目为10NA,故D错误;答案:C。 8.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不正确的是( ) A. 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B. 乙醇分子式:C2H6O C. 乙烯的结构式:CH2=CH2 D. 苯分子的比例模型: 【答案】C 【解析】 【详解】A. 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故A正确;B. 乙醇分子式:C2H6O,故B正确;C. 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结构式应该是,故C错误; D. 苯分子的比例模型:,故D正确;答案;C。 9.在不同条件下,分别测得反应2SO2+O22SO3的化学反应速率,其中表示该反应进行得最快的是 ( ) A. v(SO2)=4mol·L-1·min-1 B. v(O2)=3mol·L-1·min-1 C. v(SO3)=0.1mol·L-1·s-1 D. v(O2)=0.1mol·L-1·s-1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同一个化学反应,用不同的物质表示其反应速率时,速率数值可能不同,但表示的意义是相同的,所以比较反应速率快慢时,应该根据速率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先换算成用同一种物质表示,然后才能直接比较速率数值,所以如果都要氧气表示反应速率,则分别是[mol/(L·min)]0.033、0.05、3、6,因此答案选D。 考点:考查反应速率大小比较 点评:在比较反应速率大小时,除了需要换算成用同一种物质表示外,还特别需要注意单位的统一,否则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10.有机物丁香油酚的结构简式为:。按官能团分类,它不属于( ) A. 烯类 B. 酚类 C. 醚类 D. 醇类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有机物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种类分析判断。 【详解】由结构简式可知:含有碳碳双键,属于烯烃类;含有醚键,属于醚类;含有酚羟基属于酚类;没有醇羟基,不属于醇类。根据上述分析知答案:D。 11.已知反应X+Y=M+N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X的能量一定高于M B. Y的能量一定高于N C. 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 D. 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 【答案】C 【解析】 从宏观的角度分析,当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反应就是放热反应,反之是吸热反应。不论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均与反应条件无关,所以正确的答案是C。 12.下列反应中,即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同时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 A. Ba(OH)2.8H2O与NH4Cl反应 B. 铝与稀盐酸 C. 灼热的炭与CO2反应 D. 甲烷与O2的燃烧反应 【答案】C 【解析】 【详解】A.Ba(OH)2·8H2O与NH4Cl反应为吸热反应,但该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不选; B.铝与稀盐酸反应为放热反应,且该反应中Al元素的化合价升高,H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不选; C.灼热的炭与CO2反应为吸热反应,且该反应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选; D.反应中C和O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物质的燃烧属于放热反应,故D不选; 答案选C。 【点睛】熟悉常见的吸热反应是解题的关键。常见的吸热反应包括:大部分分解反应,铵盐与碱的反应,以炭、氢气、CO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不包括燃烧),水解反应等。 13.人造地球卫星用到的一种高能电池——银锌蓄电池,其电池的电极反应式为Zn+2OH--2e=ZnO+H2↑,Ag2O+H2O+2e==2Ag+2OH-。据此判断氧化银是 ( ) A. 负极,并被氧化 B. 正极,并被还原 C. 负极,并被还原 D. 正极,并被氧化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Zn + 2OH- - 2e-=" ZnO" + H2↑,锌是活泼金属,失电子作原电池的负极,而Ag2O + H2O + 2e-=" 2Ag+" 2OH-,由化合价可知,电极反应中银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该电极作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所以氧化银为正极,得电子被还原,答案选B。 【考点定位】考查新型电池的工作原理。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新型电池的工作原理。题目难度中等,注意原电池两极上的变化以及原电池原理的应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即根据化合价变化可知Zn被氧化,应为原电池的负极,则正极为Ag2O,正极上得电子被还原。 14.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将铜丝插入稀硝酸中:Cu+4H++2NO3-=Cu2++2NO2↑+H2O B. 向Fe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Fe3++Fe=2Fe2+ C. 向Al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3NH3·H2O=Al(OH)3↓+3NH4+ D. 向Na2SiO3溶液中滴加稀盐酸:Na2SiO3+2H+ =H2SiO3↓+2Na+ 【答案】C 【解析】 【详解】A. 将铜丝插入稀硝酸中:3Cu+8H++2NO3-=3Cu2++2NO↑+4H2O,故A错误;B. 向Fe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2Fe3++Fe=3Fe2+,故B错误;C. Al(OH)3不溶于弱碱。向Al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3NH3·H2O=Al(OH)3↓+3NH4+,故C正确;D. Na2SiO3可溶,向Na2SiO3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SiO32-+2H+ =H2SiO3↓,故D错误;答案:C。 15.下列过程与蛋白质变性无关的是( ) A. 用煮沸的方法可使医疗器械消毒 B. 用福尔马林保存生物标本 C. 鸡蛋白溶液里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可以观察到有沉淀析出 D. 鸡蛋白溶液里加入少量乙酸铅溶液,可以观察到有沉淀生成 【答案】C 【解析】 【详解】A. 加热可使蛋白质变性,故用煮沸的方法可使医疗器械消毒,A正确;B. 福尔马林是甲醛溶液,能使蛋白质变性,故可保存生物标本,故B正确;C. 鸡蛋白溶液里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属于盐析,故C错误; D. 重金属盐可使蛋白质变性,故D正确;答案:C。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选一个且正确的给2分,选两个且正确的给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为0分) 16.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的单质,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金刚石。已知12g石墨完全转化为金刚石时,要吸收EkJ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金刚石与石墨互为同位素 B. 石墨不如金刚石稳定 C. 金刚石不如石墨稳定 D. 等质量的石墨与金刚石完全燃烧,金刚石放出的能量多 【答案】CD 【解析】 【详解】A. 金刚石与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A错误;B. 因为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金刚石,属于吸热反应,所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故B错误;C. 能量越低越稳定,故金刚石不如石墨稳定,故C正确;D. 金刚石能量比石墨高,所以等质量的石墨与金刚石完全燃烧,金刚石放出的能量多,故D正确;答案:CD。 17.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 A. 不用稀硫酸,改用98%浓硫酸 B. 加蒸馏水 C. 滴加少量CuSO4溶液 D. 不用铁片,改用铁粉 【答案】AB 【解析】 【详解】A.98%浓硫酸与铁片发生钝化,故A错误; B. 加蒸馏水使硫酸浓度变稀,速率减慢,故B错误;C. 滴加少量CuSO4溶液会形成原电池,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故C正确;D. 改用铁粉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故D正确;答案:AB。 18.如图是电解CuCl2溶液的装置,其中c、d为石墨电极。则下列有关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a为正极、b为负极 B. a为阳极、b为阴极 C. 电解过程中,d电极质量增加 D. 电解过程中,氯离子浓度不变 【答案】AC 【解析】 【详解】A. 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所以 a为正极、b为负极,故A正确;B.a、b为电源的正负极, a为正极、b为负极,故B错误;C. d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电解过程中,d电极铜离子得电子生成金属铜附着在d电极上,所以质量增加,故C正确;D. 电解过程中,氯离子放电发生氧化反应,即2Cl—-2e-=Cl2,浓度减小,故D错误。答案:AC。 【点睛】突破口是电流流向。根据电流流向判断电池的正负极,电解池的阴阳极即可。 19.L—多巴是一种有机物,可用于帕金森综合症的治疗,其结构简式如下: 下列关于L—多巴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易变质 B. 既有酸性,又有碱性 C. 一定条件下能发生聚合反应 D. 分子中只有6个碳原子共平面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L—多巴的结构简式中含有的官能团进行性质推断。根据结构简式进行原子共面判断。 【详解】A. 酚羟基在空气中易被氧化,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易变质,故A正确;B. 因为含有-COOH和-NH2,所以既有酸性,又有碱性,故B正确;C. 含有-COOH和-OH,一定条件下能发生聚合反应,故C正确;D. 分子中一定有7个碳原子共平面,故D错误;答案:D。 【点睛】根据原子团的性质分析此题。因为含有-COOH和酚羟基,所以此物质有酸性;含有-NH2说明又有碱性;含有-COOH和-OH,一定条件下能发生聚合反应。苯环上所有的原子一定共面。以此分析本题。 20.已知CH4(g)+2O2(g)=2CO2(g)+2H2O(l);△H=-Q1,2H2(g)+O2(g)=2H2O(g) ;△H=-Q2,2H2(g)+O2(g)=2H2O(l) ;△H=-Q3,常温下取体积比为4:1的CH4和H2的混合气11.2L(标况)经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常温,放出的热量是 ( ) A. 0.4Q1+0.05Q3 B. 0.4Q1+0.05Q2 C. 0.4Q1+0.1Q3 D. 0.4Q1+0.2Q2 【答案】A 【解析】 混合气体为0.5mol,其中甲烷和氢气分别为0.4mol与0.1mol,而在题目所给条件下,水为液态,故放出的热量为0.4Q1+=0.4Q1+0.05Q3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5分) 21.火箭推进器中盛有强还原剂液态肼(N2H4)和强氧化剂液态双氧水。当它们混合反应时,即产生大量氮气和水蒸气,并放出大量的热。已知0.4mol液态肼与足量的液态双氧水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256.652kJ的热量。 (1)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又已知H2O(l)=H2O(g)ΔH=+44kJ·mol-1。则16g液态肼与液态双氧水反应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kJ (3)此反应用于火箭推进,除释放大量热和快速产生大量气体外,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是_____ 【答案】 (1). N2H4(l)+2H2O2(l)=N2(g)+4H2O(g) △H=-641.63kJ·mol-1 (2). 408.815 (3). 产物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等. 【解析】 【详解】(1)根据0.4mol液态肼与足量的液态双氧水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256.652kJ的热量。可知1mol N2H4完全反应放出热量为256.652kJ×1/0.4=641.63kJ。所以N2H4完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H4(l) +2H2O2(l)=N2(g)+4H2O(g) △H=-641.63kJ·mol-1。答案:N2H4(l) +2H2O2(l)=N2(g)+4H2O(g) △H=-641.63kJ·mol-1。 (2)因为H2O(l)=H2O(g);ΔH=+44kJ·mol-1。16g液态肼为0.5mol,与液态双氧水反应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为(641.63+444)kJ0.5=408.815 kJ;答案:408.815。 (3 )因为该反应生成物为氮气和水蒸气,所以产物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答案:产物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等。 22.用纯净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请回答: (1)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分析判断:________段化学反应速率最快,_______段收集的二氧化碳气体最多。 (2)为了减缓上述反应速率,欲向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你认为可行的是( ) A.蒸馏水 B.氯化钠固体 C.氯化钠溶液 D.浓盐酸 (3)除了上述方法外,你认为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减缓化学反应速率?(至少回答两种)_______________ 【答案】(1)EF、EF;(2)AC;(3)改用较大块的碳酸钙固体,或用与盐酸不反应的东西将碳酸钙部分包住,或加入醋酸钠溶液等。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图像可知,曲线的斜率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所以EF段反应速率最快;根据纵坐标可知,EF段生成的气体最多。 (2)稀释降低盐酸的浓度,反应速率降低,A正确;氯化钠固体不能改变盐酸的浓度,反应速率不变;氯化钠溶液也是相当于稀释,反应速率降低,C正确;D是增大盐酸的浓度,反应速率增大,答案选AC。 (3)根据影响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可知,改用较大块的碳酸钙固体,或用与盐酸不反应的东西将碳酸钙部分包住,或加入醋酸钠溶液等。 考点:考查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图像识别等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试题难易适中,难度不大。该题的关键是明确图像表示的含义,然后灵活运用加快。本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灵活应变能力,学生不难得分。 23.近年来,由于石油价格不断上涨,以煤为原料制备一些化工产品的前景又被看好。下图是以煤为原料生产聚氯乙烯(PVC)和人造羊毛的合成路线。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反应类型:反应①_____________ 反应②_______________。 (2)写出结构简式:PVC 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AD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与D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可发生碱性水解的物质有_______种(不包括环状化合物),写出其中一种的结构简式_______。 【答案】(1)加成反应;加聚反应; (2);H2C=HC-CN;(3) (3)HC≡CH+CH3COOHH2C=CH-OOCCH3;(4)4;CH2=CHCOOCH3。 【解析】 试题分析:(1)煤干馏的产物和氧化钙在电炉的作用下,生成CaC2,CaC2和水反应生成乙炔,反应①乙炔和HCl发生加成反应,根据人造羊毛的结构简式,此反应是加聚反应;(2)PVC是聚氯乙烯,则结构简式为:,A和HCN发生加成反应,则C的结构简式为:H2C=HC-CN;(3)根据人造羊毛的结构简式,推出单体是CH2=CHCN、CH2=CHOOCCH3,乙炔和E反应生成CH2=CHOOCCH3,发生加成反应,根据原子守恒,则E为乙酸,其反应方程式为HC≡CH+CH3COOHH2C=CH-OOCCH3;(4)能在碱性条件下水解,说明是酯,其结构简式为CH2=CH-CH2OOCH、CH2=CHCOOCH3、CH3CH=CHOOCH、CH2=C(CH3)OOCH,共有4种。 考点:考查有机物的推断、同分异构体的书写。乙炔的性质等知识。 24.1mol气态钠离子和1mol气态氯离子结合生成1mol 氯化钠晶体所释放出的热能为氯化钠晶体的晶格能。 (1)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能直接表示出氯化钠晶体晶格能的是________ A.Na+(g) + Cl-(g) = NaCl(s) ΔH B.Na(s) +1/2Cl2(g)=NaCl(s) ΔH1 C.Na(s)= Na(g) ΔH2 D.Na(g) —e-= Na+(g) ΔH3 E.1/2Cl2(g) =Cl(g) ΔH4 F.Cl(g)+ e-= Cl-(g) ΔH5 (2)写出ΔH1与ΔH、ΔH2、ΔH3、ΔH4、ΔH5之间的关系式________ 【答案】 (1). A (2). △H1 = △H+△H2+△H3+△H4+△H5 【解析】 【分析】 (1)离子晶体的晶格能指气态离子形成1mol离子晶体释放的能量;(2)根据盖斯定律分析即可。 【详解】(1)结合分析可知氯化钠晶体的晶格能是Na+(g) + Cl-(g) = NaCl(s) 所放出的热能。所以Na+(g) + Cl-(g) = NaCl(s) ΔH能直接表示出氯化钠晶体晶格能。故A正确;答案:A。 (2)根据盖斯定律A+C+D+E+F为: Na(s)+1/2Cl2(g)=NaCl(s) ΔH1,所以△H1 = △H+△H2+△H3+△H4+△H5。答案:△H1 = △H+△H2+△H3+△H4+△H5。 【点睛】根据盖斯定律:化学反应的焓变只与物质的始态和终态有关,与化学反应的途经无关来解答。 25.如图所示,把试管放入盛有25℃饱和石灰水的烧杯中,试管开始放入几小块镁片,再用滴管滴入5mL盐酸于试管中。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有关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4)由实验推知,MgCl2溶液和H2的总能量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镁片和盐酸的总能量。 【答案】(1)①镁片上有大量气泡产生②镁片逐渐溶解③烧杯中溶液变混浊 (2)镁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该反应为放热反应,Ca(OH)2在水中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故析出Ca(OH)2晶体。 (3)Mg+2H+==Mg2++H2↑ (4)小于 【解析】 分析: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放出的热量使烧杯中饱和石灰水温度升高,氢氧化钙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的反应为放热反应,据此解答。 详解:(1)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放出的热量使烧杯中饱和石灰水温度升高,氢氧化钙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饱和石灰水中会有氢氧化钙沉淀析出,所以看到的现象为:镁片上有大量气泡产生;镁片逐渐溶解;烧杯中析出晶体; (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产生该现象原因是镁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该反应为放热反应,Ca(OH)2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故析出Ca(OH)2晶体; (3)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离子方程式Mg+2H+=Mg2++H2↑; (4)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的反应为放热反应,镁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MgCl2溶液和H2的总能量小于镁片和盐酸的总能量。 点睛:本题通过镁与盐酸的反应,考查了放热反应、氢氧化钙溶解度特点,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对基础知识的积累。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是易错点。 26.由碳棒、铁片和200mL稀H2SO4组成的原电池中,当在碳棒上共放出3.36L(标准状况)气体时,求消耗铁多少克?有多少个电子通过了电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8.4g (2). 1.806×1023 【解析】 【详解】由碳棒、铁片和稀H2SO4组成的原电池中,碳棒做正极,氢离子放电产生氢气,放出标准状况下3.36L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15mol,转移电子为0.15mol×2=0.3mol,个数为1.806×1023个,根据电子守恒原理消耗铁片为:0.3mol/2×56g/mol=8.4g。答案:8.4g;1.806×1023。 【点睛】根据原电池的形成和工作原理进行解答。构成原电池时活泼金属做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碳棒做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整个过程中得失电子守恒。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