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3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江西省上饶市横峰中学、弋阳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
2018-2019学年江西省上饶市横峰中学、弋阳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命题人:池和发 审题人:陈波 时间:90分钟 分数: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Cl 35.5 一、单选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列有关能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光电转换的基本装置就是太阳能电池,应用相当广泛 B. 利用蓝绿藻等低等植物和微生物在阳光作用下可使水分解产生氢气 C. 贮氢合金的发现和应用,开辟了解决氢气贮存、运输难题的新途径 D. 煤、石油、天然气、氢能中,天然气、氢能是可再生能源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增大压强,单位体积内气体的活化分子数增多,有效碰撞次数增多 B. 增大反应物浓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有效碰撞次数增多 C. 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分子运动速度加快,有效碰撞次数增多 D. 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有效碰撞次数增多 3.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A(g)+2B(g)C(s)+3D(g) ΔH<0,达到平衡时采取下列措施,可以使正反应速率v正增大、D的物质的量浓度c(D)增大的是( ) A. 移走少量C B. 扩大容积,减小压强 C. 缩小容积,增大压强 D. 容积不变,充入“惰”气 4.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ΔH数值代表燃烧热的是( ) A. CH4(g)+2O2(g)===2H2O(1)+CO2(g) ΔH1 B. S(s)+3/2O2(g)===SO3(g) ΔH2 C. C6H12O6(s)+6O2(g)===6CO2(g)+6H2O(g) ΔH3 D. 2CO(g)+O2(g)===2CO2(g) ΔH4 5.在四个不同容器中,不同条件下进行合成氨反应。根据在相同时间内测定的结果判断生成氨的速率最快的是( ) A. v(N2)=0.1mol·L-1·s-1 B. v(H2)=0.1mol·L-1·min-1 C. v(NH3)=0.15mol·L-1·min-1 D. v(H2)=0.3mol·L-1·min-1 6.已知:2H2(g)+O2(g)===2H2O(l) ΔH=−571.6 kJ·mol−1;CO(g)+O2(g)===CO2(g) ΔH=−282.8 kJ·mol−1。现有CO、H2、CO2组成的混合气体67.2 L (标状),经完全燃烧后放出的总热量为710.0 kJ,并生成18 g液态水,则燃烧前混合气体中CO的体积分数为( ) A. 80% B. 50% C. 60% D. 20% 7.少量铁粉与100mL 0.01mol•L﹣1的稀盐酸反应,反应速率太慢。为了加快此反应速率而不改变H2的产量,可以使用如下方法中的( ) ①加H2O ②加NaOH固体 ③滴入几滴浓盐酸 ④加CuO固体 ⑤加NaCl溶液 ⑥滴加几滴硫酸铜溶液 ⑦升高温度(不考虑盐酸挥发 ⑧改用10mL 0.1mol•L﹣1的盐酸 A. ①⑤⑦ B. ③⑦⑧ C. ②④⑥ D. ③⑥⑦⑧ 8.下列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与图示一致的是( ) A. 盐酸和NaOH溶液混合 B. CH4在空气中燃烧 C. Al与Fe2O3反应 D. 电解水得到H2和O2 9.已知反应FeO(s)+C(s)=CO(g)+ Fe(s) 的△H>0,△S >0(假定△H、△S不随温度而变化),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低温下为自发过程,高温下为非自发过程 B. 高温下为自发过程,低温下为非自发过程 C. 任何温度下均为非自发过程 D. 任何温度下均为自发过程 10.下列四个坐标图分别表示四个实验过程中某些量的变化,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碳酸钠 B.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 C. 双氧水分解 D. 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 11.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放入3L气体R和5L气体Q,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R(g)+5Q(g)⇌4X(g)+nY(g).反应完全后,容器温度不变,混合气体的压强是原来的87.5%,则化学方程式中的n值是( ) A. 2 B. 3 C. 4 D. 5 12.一定条件下,对于可逆反应X(g)+3Y(g)2Z(g),若X、Y、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0(X)、c0(Y)、c0(Z)(均不为零),达到平衡时,X、Y、Z的浓度分别为0.1 mol·L-1、0.3 mol·L-1、0.08 mol·L-1,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c0(X)∶c0(Y)=3∶1 B. 平衡时,Y和Z的生成速率之比为2∶3 C. X、Y的转化率不相等 D. c0(X)的取值范围为0 mol·L-1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