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07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https://data.61taotao.com/file-convert/2020/10/19/15/57/9212ddeafb83467023086e1727a93554/img/1.jpg)
![](https://data.61taotao.com/file-convert/2020/10/19/15/57/9212ddeafb83467023086e1727a93554/img/2.jpg)
![](https://data.61taotao.com/file-convert/2020/10/19/15/57/9212ddeafb83467023086e1727a93554/img/3.jpg)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江西省南昌市三校高二10月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化学10月份联考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0分) 1. 下列有关能量转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煤燃烧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B. 化石燃料和植物燃料燃烧时放出的能量均来源于太阳能 C. 动物体内葡萄糖被氧化成CO2是热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过程 D.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CO2转化为葡萄糖是太阳能转变成热能的过程 2. 已知下列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1 mol 与完全反应生成,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 kJ B. 在相同条件下, 比 稳定 C. 与反应生成的热化学方程式 D. 一定条件下1 mol 和 mol 反应,生成1 mol 放出热量大于 kJ 3. 在25℃、101kPa条件下,C(s)、H2(g)、CH3COOH(l)的燃烧热分别为393.5kJ/mol、285.8kJ/mol、870.3kJ/mol,则2C(s)+2H2(g)+O2(g)=CH3COOH(l)的反应热为( ) A. B. C. D. 1. 通过以下反应可获得新型能源二甲醚(CH3OCH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C(s)+H2O(g)=CO(g)+H2(g) ΔH1=akJ·mol-1 ②CO(g)+H2O(g)=CO2(g)+H2(g) ΔH2=bkJ·mol-1 ③CO2(g)+3H2(g)=CH3OH(g)+H2O(g) ΔH3=ckJ·mol-1 ④2CH3OH(g)=CH3OCH3(g)+H2O(g) ΔH4=dkJ·mol-1 A. 反应、为反应提供原料气 B. 反应③也是资源化利用的方法之一 C. 反应的 D. 反应的 2. 根据如下能量关系示意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mol 与1mol 的能量之和为 kJ B. 反应 中,反应物的总键能小于生成物的总键能 C. 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D. 热值是指一定条件下单位质量的物质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则CO的热值 1. 依据如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氢气的燃烧热 B. 2 mol 与1 mol 所具有的总能量比 2 mol 所具有的总能量低 C. 液态水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D. 生成时,断键吸收的能量小于成键放出的能量 2. 最近意大利罗马大学的Fulvio Cacace等人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4分子。 N4分子结构如图,已知断裂1mol N-N吸收167kJ热量,生成1molN≡N键放出942kJ热量。根据以上信息和数据,则由N2气体生成1mol气态N4的△H为( ) A. B. C. D. 3. 一定温度下,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反应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6s时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对该反应的推断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 反应进行到1s时, C. 反应进行到6s时,B和D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 D. 反应进行到6s时,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4. 将A与B的混合物15mol放入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里,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A(g)+3B(g)⇌C(g)+2D(g),经过15min达到平衡,达平衡时容器内的压强是反应前的4/5。则以B气体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是( ) A. B. C. D. 1. 将等质量的两份锌粉分别加入盛有过量稀硫酸的m、n两烧杯中,同时向烧杯m中加入少量CuSO4固体,下图中产生H2的体积V(L)与时间t(min)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2. 关于如图所示转化关系(X代表卤素),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B. 反应热与反应的途径无关,所以 C. 键、键、键键能依次减小,所以途径Ⅱ吸收的热量依次增多 D. 途径Ⅰ生成HCl放出的热量比生成HBr的多,说明HCl比HBr稳定 3. 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已知 ,则氢气的燃烧热 B. 已知;,则 C. 含 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的热量,则稀醋酸和稀NaOH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D. 的燃烧热是 ,则 1. 已知:2CO(g)+O2(g)=2CO2(g)△H=-566kJ•mol-1 Na2O2(s)+CO2(g)=Na2CO3(s)+O2(g)△H=-266kJ•mol-1 根据以上热化学方程式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CO的燃烧热为283 kJ B. 如图可表示由CO生成的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 C. D. 与反应放出549 kJ热量时,电子转移数为 2. 最新报道:科学家首次用X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CO与O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化学键的过程。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CO和O生成是吸热反应 B. 在该过程中,CO断键形成C和O C. 同物质的量的CO和O反应比CO与反应放出更多热量 D. 状态Ⅰ状态Ⅲ表示CO与反应的过程 3.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此背景下,“新能源”、“低碳”、“节能减排”、“吃干榨尽”等概念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 ) A. 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均属于“新能源” B. “低碳”是指采用含碳量低的烃类作为燃料 C. 如图甲烷经一氯甲烷生成低碳烯烃的途径体现了“节能减排”思想 D. 让煤变成合成气,把煤“吃干榨尽”,实现了煤的清洁、高效利用 1. NaHSO3溶液在不同温度下均可被过量KIO3氧化,当NaHSO3完全消耗即有I2析出,依据I2析出所需时间可以求得NaHSO3的反应速率。将浓度均为0.020mol•L-1NaHSO3溶液(含少量淀粉)10.0mL、KIO3(过量)酸性溶液40.0mL混合,记录10~55℃间溶液变蓝时间, 55℃时未观察到溶液变蓝,实验结果如图。据图分析,下列判断 不正确的是( ) A. 之前与之后溶液变蓝的时间随温度的变化趋势相反 B. 图中b、c两点对应的反应速率相等 C. 图中a点对应的反应速率为 D. 温度高于时,淀粉不宜用作该实验的指示剂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6.0分) 2. (10分)(1)室温下,2g 苯(C6H6)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CO2,放出83.6kJ的热量,写出 1mol C6H6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Fe2O3(s)+C(s)=CO2(g)+2Fe(s)△H=+a kJ•mol-1 C(s)+O2(g)=CO2(g)△H=-b kJ•mol-1 则2Fe(s)+O2(g)=Fe2O3(s)的△H=________________。 (3)已知几种化学键的键能如表所示: 化学键 Cl—Cl F—F Cl—F 键能/ kJ·mol—1 242 159 172 则反应Cl2(g)+ 3F2(g)2ClF3(g) 的△H=_____________ kJ·mol—1。 (4)如图是乙烷、二甲醚燃烧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乙烷的燃烧热ΔH=_______kJ·mol-1。 ②根据题图写出二甲醚完全燃烧时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4分)Ⅰ、工业上制硫酸的主要反应之一为2SO2(g)+O2(g)2SO3(g),反应过程中能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1)由图可知该反应的正反应为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向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后,图中E1_____(填“增大”“减小”或 “不变”,下同),E3______。 II、如图所示,把试管放入盛有 25℃时饱和石灰水的烧杯中,试管中 开始放入几小块镁片,再用滴管滴入 5mL 盐酸于试管中,试回答下列 问题: (3)写出试管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中观察到石灰水中的现象:Ⅰ镁片溶解、Ⅱ镁片上产生大量气泡、 Ⅲ_________________,产生上述现象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由实验推知,MgCl2溶液和H2的总能量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镁片和盐酸的总能量。 1. (12分)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Ⅰ.某同学做如下实验(如图),以检验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实验中发现反应后(a)中温度升高,由此可以判断(a)中反应是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b)中温度降低,下列各图(如图)所表示的反应是(b)中反应的是________。 A. B. C. D. Ⅱ.一定温度下,在2 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3)从反应开始到10 s时,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Y的转化率为________。 (4)若上述反应在1 0 s后的t1~t6内反应速率与反应时间的图像如图,在每一时刻均改变一个影响反应速率的出素,则t1时改变的因素为 ,t3时改变的因素为 。 1. (10分)某实验小组设计实验,利用酸性KMnO4溶液与H2C2O4溶液反应,测定溶液紫色消失所需时间的方法,研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供选择的实验药品有:0.01mol·L-1酸性KMnO4溶液、0.1mol·L-1酸性KMnO4溶液、0.1mol·L-1H2C2O4溶液、0.2mol·L-1H2 C2O4溶液。 (1)H2C2O4溶液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 实验 酸性KMnO4溶液 H2C2O4溶液 褪色 时间/s c/(mol·L-1) V/mL c/(mol·L-1) V/mL 甲 0.01 4 0.1 2 t1 乙 a 4 b 2 t2 ①表中a=________、b=________; ②甲组实验KMnO4的平均反应速率是:____________(用含t1的式子表示)。 (3)测得某次实验(恒温)时,溶液中Mn2+物质的量与时间关系如图。 请解释n(Mn2+)在反应起始时变化不大、一段时间后快速增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写出计算过程)(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1. 将等物质的量的A、B混合于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3A(g)+B(g)=xC(g)+2D(g)。经2min后测知D的浓度为0.5mol•L-1,A与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5,C的平均反应速率是0.125mol•L-1•min-1, 求(1)x值; (2 )2min后A的物质的量浓度; (3)B的转化率。 高二化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48分) 1 2 3 4 5 6 7 8 B D A C B C A D 9 10 11 12 13 14 15 16 A A C D C C B B 二、 填空题(每空2分,共46分) 17.(1)C6H6(l)+O2(g)=6CO2(g)+6H2O(l)△H=-3260.4 kJ/mol; (2)(-b-a )kJ•mol-1或-(b+a)kJ•mol-1; (3)-313; (4)①-1560; ②CH3OCH3(g)+3O2(g)=2CO2(g)+3H2O(l) ΔH= -1455 kJ/mol 18.(14分)Ⅰ.(1)放热(2)减小 不变 II. (3) (4)烧杯中析出晶体;镁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故析出晶体; (5)小于 19.(12分) 放热; 增大了生成物或的浓度;加入催化剂或增大压强 20.(10分)(1) (2) ①; ;② (2) 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 21.(6分)解:(1)设A、B初始物质的量为nmol;C的平均反应速率是0.125mol/(L•min),则生成C的物质的量=0.125mol/(L•min)×2L×2min=0.5mol;D的浓度为0.5mol/L,所以D的物质的量为:0.5mol/L×2L=1mol, 3A(g)+B(g)=xC(g)+2D(g), 开始(mol) n n 0 0 反应(mol) 1.5 0.5 0.5x 1 5min(mol)(n-1.5)( n-0.5)0.5x 1 c(A):c(B)=(n-1.5)mol:(n-0.5)mol=3:5、0.5x=0.5, 解得:n=3、x=1,答:x的值为1; (2)2min后A的物质的量为:n-1.5mol=3mol-1.5mol=1.5mol,其物质的量浓度为:=0.75mol/L, 答:2min后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75mol/L; (3)B的转化率为:×100%≈16.7%, 答:B的转化率为16.7%.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