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07 发布 |
- 37.5 KB |
- 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氮及其重要化合物作业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 1、已知氮氧化物(可用NOx表示)能与NH3发生反应NOx+NH3→N2+H2O(方程式为配平)。现有NO、NO2的混合气体3L,用同温同压下3.6LNH3使其恰好完全转化为N2,则混合气体中NO、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1B.2:1C.1:3D.1:4 【答案】D 【解析】解:NO、NO2的混合气体3L,用同温同压下3.5LNH3使其恰好完全转化为N2,体积比等于物质的量比,可设混合气体3mol,氨气3.6mol,NO、NO2分别为xmol、ymol, 则:x+y=3、2x+4y=3.6×3,解得:x=0.6、y=2.4mol,则混合气体中NO、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6mol:2.4mol=1:4故答案为D。 2、现有以下几种措施:①对燃烧煤时产生的尾气进行脱硫处理②少用原煤做燃料③燃煤时鼓入足量空气④开发清洁能源。其中能减少酸雨产生的措施是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答案】C 【解析】①对燃烧煤时产生的尾气进行除硫处理可以防止二氧化硫进入空气中,从而减少酸雨的产生;②少用原煤做燃料可以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从而减少酸雨的产生;③燃煤时鼓入足量空气可以促进硫的燃烧,能够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硫,不能减少酸雨的产生;④开发清洁能源能够防止二氧化硫的产生,从而减少酸雨的产生;故选C。 3、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溶液X 有白烟产生 溶液X是浓盐酸 B 用玻璃棒蘸取溶液Y进行焰色反应实验 火焰呈黄色 溶液Y中含Na+ C 用煮沸过的蒸馏水将Na2SO3固体样品溶解,加稀盐酸酸化,再加入氯化钡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 Na2SO3样品已变质 D 向Fe(NO3)2溶液中滴加硫酸酸化的H2O2溶液 溶液变黄 氧化性: H2O2>Fe3+ 【答案】C 【解析】解:A.能和氨气反应生成白烟的酸必须具有挥发性,如硝酸和盐酸,将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溶液X产生白烟,溶液X可能是浓盐酸也可能是浓硝酸,A错误;B.不能用玻璃棒进行焰色反应实验,B错误;C.Na2SO3能被氧化生成Na2SO4,Na2SO4和氯化钡反应生成BaSO4沉淀,因此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C正确;D.由于在酸性溶液中硝酸根也能氧化亚铁离子,所以实验结论不正确,D错误,答案选C。 4、某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Cl2、O2、SO2、NO、NO2中的两种或多种气体。现将此无色透明的混合气体通过品红溶液后,品红溶液褪色,把剩余气体排入空气中,很快变为红棕色。对于原混合气体成分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肯定只有SO2B.肯定没有Cl2、O2和NO2 C.可能有Cl2和O2D.肯定只有NO 【答案】B 【解析】 二氧化氮为红棕色气体,氯气为黄绿色,故该无色气体中不含二氧化氮和氯气,气体通过品红后,品红褪色,说明含有二氧化硫气体,剩余气体排入空气中,很快变为红棕色,说明含有一氧化氮气体,一氧化氮能和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二氧化氮,所以原气体不含氧气。则肯定含有二氧化硫和一氧化氮,不含氯气、二氧化氮、氧气。故选B。 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称取2.0gNaOH固体 先在托盘上各放一张滤纸,然后在右盘上添加2g砝码,左盘上添加NaOH固体 B 在MgCl2、AlCl3溶液中分别通入氨气 比较镁、铝的金属性强弱 C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NH4+ 取少量试液于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 D 向NaBr溶液中滴入少量的氯水和CCl4,振荡、静置,溶液下层呈橙红色 Cl-的还原性强于Br- 【答案】C 【解析】解: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的相关知识。 6、“绿色化学”实验已走进课堂,下列做法符合“绿色化学”的是() ①实验室收集氨气采用图甲所示装置 ②实验室中做氯气与钠的反应实验时采用图乙所示装置 ③实验室中用玻璃棒分别蘸取浓盐酸和浓氨水做氨气与酸生成铵盐的实验 ④实验室中采用图丙所示装置进行铜与稀硝酸的反应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答案】C 【解析】解:本题考查氯气的化学性质;氨的化学性质;硝酸的化学性质;尾气处理装置的相关知识。①实验室收集氨气采用图1所示装置,在制备的过程中用带有酚酞的水吸收溢出的氨气防止污染环境,故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②实验室中做氯气与钠的反应实验时采用图2所示装置,用沾有碱液的棉团可以吸收多余的氯气,防止污染环境,因此也符合绿色化学的范畴.③实验室中用玻璃棒分别蘸取浓盐酸和浓氨水做氨气与酸生成铵盐的实验,挥发的氯化氢和氨气会污染大气,因此不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④实验室中采用图3所示装置进行铜与稀硝酸的反应,生成的氮的氧化物及时收集在气球里面,也可以做到防止污染环境,也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综上所述①②④符合要求,故选C。 7、某无色溶液可能含有Na+、K+、NH4+、Mg2+、Cu2+、SO42-、Cl-、Br-、CO32-中的若干种,离子浓度均为0.1mol/L,往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Cl2和盐酸的混合溶液,无白色沉淀生成。某同学另取少量原溶液,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 则关于原溶液的判断正确的是() A.无法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存在Cl- B.肯定存在的离子是SO32-、Br-,是否存在Na+、K+需要通过焰色反应来确定 C.若把Ba(NO3)2和HNO3溶液改用BaCl2和盐酸的混合溶液,则对溶液中离子的判断无影响 D.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Mg2+、Cu2+、SO42-、CO32-,是否含NH4+另需实验验证 【答案】C 【解析】解:无色溶液中一定不含Cu2+,往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Cl2和盐酸的混合溶液,无白色沉淀生成,无SO42-,加足量氯水,无气体,则无CO32-,溶液加四氯化碳分液,下层橙色,则有Br-,上层加硝酸钡和稀硝酸有白色沉淀,有SO32-,无Mg2+,溶液中一定含阳离子,且离子浓度都为0.1mol·L-1,根据电荷守恒,一定含有NH4+、Na+、K+,一定不存在Cl-;A.根据电荷守恒,一定含有NH4+、Na+、K+,一定不存在Cl-.故A错误;B.肯定存在的离子为:SO32-、Br-,根据溶液电中性可知原溶液中Na+、K+离子至少有一种存在,故B错误;C.加入Ba(NO3)2和HNO3溶液目的是检验硫酸根离子,若改用BaCl2和盐酸的混合溶液,对溶液中离子的判断无影响,故C正确;D.分析可知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Mg2+、Cu2+、SO42-、CO32-,一定含NH4+,故D错误;故答案为C。 8、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空气中的臭氧含量高于10-4%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 B.二氧化硫可用于制作葡萄酒的食品添加剂 C.液氨罐泄漏时,可将其移入水塘中并加入生石灰 D.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既能杀菌消毒又能净水 【答案】C 【解析】解:A .臭氧有强氧化性,低空的臭氧是污染气体,空气中的臭氧含量高于10-4%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故A正确;B.二氧化硫有还原性,可与氧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阻止或延缓食品氧化变质、提高食品稳定性和延长贮存期,故B正确;C.液氨的水溶液显碱性,不能被CaO的水溶液吸收,可选择喷洒稀的醋酸溶液,故C错误;D.高铁酸钾(K2FeO4)有强氧化性,且其还原产物Fe3+可与水作用生成氢氧化铁胶体,吸附悬浮物,是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既能杀菌消毒又能净水,故D正确;答案为C。 9、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将①中溶液滴入②中,预测的现象与实际相符的是() 选项 ①中物质 ②中物质 预测②中的现象 A 草酸溶液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溶液逐渐褪色 B 稀盐酸 碳酸钠与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 立即产生气泡 C 浓硝酸 用砂纸打磨过的铝条 产生红棕色气体 D 氯化铝溶液 浓氢氧化钠溶液 立即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答案】A 【解析】解:A、草酸具有还原性,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溶液逐渐褪色,选项A正确;B、盐酸首先中和氢氧化钠,不会立即产生气泡,选项B错误;C、常温下铝在浓硝酸中钝化,得不到气体,选项C错误;D、氢氧化钠溶液开始是过量的,生成偏铝酸钠,不可能产生大量白色沉淀氢氧化铝,选项D错误。答案选A。 10、在100mLHNO3和H2SO4的混合溶液中,两种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为0.6mol/L.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粉,加热,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Cu2+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大值为(反应前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A.0.225mol/LB.0.30mol/L C.0.36mol/LD.0.45mol/L 【答案】C 【解析】解:反应离子方程式为:3Cu+2NO3-+8H+=3Cu2++2NO(g)+4H2O,铜足量,由上述反应方程式可知,NO3-和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氢离子与硝酸根恰好反应,生成的铜离子物质的量最大,设HNO3、H2SO4各为x、ymol,则n(NO3-):n(H+)=x:(x+2y)=1:4,x+y=0.6×0.1,联立解得x=0.024mol、y=0.036mol,由方程式可知,生成铜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024mol×=0.036mol,故铜离子的最大浓度为=0.36mol/L,故选C。 11、下列关于实验室制取NH3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N2和H2作反应物B.用无水氯化钙进行干燥 C.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D.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验满 【答案】D 【解析】A、实验室制取氨气是用NH4Cl和Ca(OH)2共热制备,故A错误;B、无水氯化钙与NH3反应,因此用碱石灰干燥氨气,故B错误;C、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因此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C错误;D、发生NH3+HCl=NH4Cl,有白烟产生,说明NH3收集满,故D正确。 12、向盐酸中加入浓硫酸时,会有白雾生成。下列叙述中不属于导致产生该现象的原因的是()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B.盐酸具有挥发性 C.气态溶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D.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答案】D 【解析】A.浓硫酸的吸水性是指吸收现成的水分子,包括水蒸汽、湿存水和结晶水.吸收过程中放出热量,是水合的过程,属于导致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故A不选;B.白雾生成是溶液温度升高,氯化氢变为气体挥发出去,和水蒸气形成盐酸小液滴,证明盐酸具有挥发性,属于导致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故B不选;C.从氯化氢气体的挥发可以说明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故C不选;D.浓硫酸的脱水性是指浓硫酸把有机物的H、O两元素按原子个数比2:1的比例脱出来,形成水分子.不属于导致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故D选;故选D。 13、某化学学习小组发现在碱性溶液中,NO2会发生如下反应: 2NO2+2NaOH═NaNO2+NaNO3+H2O 2NO2+Na2CO3═NaNO2+NaNO3+CO2 于是提出猜想,NO2和碱性的NaHCO3溶液也能发生类似反应.该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使NO2和NaHCO3溶液充分反应并获得反应液X. (1)①NaHCO3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 . ②Cu与浓硝酸反应的现象是 . ③欲从反应后的溶液中得到硝酸铜晶体,操作步骤是:蒸发浓缩、 、过滤. (2)该小组同学为了对猜想进行探究,进行如下讨论和实验. ④甲同学认为,可通过检验X中是否存在NO3﹣的方法验证猜想.但经讨论后认为不可行,你认为其原因是 . ⑤乙同学在X中加入少量K2Cr2O7溶液,结果溶液褪色,则产物中含有NaNO2.根据以上信息,写出NO2与NaHC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⑥已知在酸性条件下NO2﹣能将I﹣氧化为I2.你认为能否用KI淀粉溶液检验X中是否存在NaNO2: (填“能”或“不能”),原因是 . ⑦已知5NO2﹣+2MnO4﹣+6H+═5NO3﹣+2Mn2++3H2O.称取agKMnO4固体,加蒸馏水和少量稀硫酸溶解,配成250mL溶液.移取20.00mLX于锥形瓶,用所配的酸性KMnO4溶液进行滴定,消耗bmLKMnO4溶液.滴点终点的现象是 ,则X中NaNO2的浓度是 (用含a、b的式子表示). 【答案】(1)①碳酸氢根离子水解沉淀大于电离程度,溶液显碱性,HCO3﹣+H2OH2CO3+OH﹣; ②Cu逐渐减少(溶解)溶液变为蓝色,产生红棕色气体; ③冷却结晶; (2)④二氧化氮与水反应也能生成硝酸根; ⑤2NO2+2HCO3﹣═NO2﹣+NO3﹣+2CO2↑+H2O; ⑥不能;NaNO2和NaNO3在酸性条件下都能氧化碘离子生成碘单质; ⑦滴入最后一滴KMnO4溶液时,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保持30s不褪色;mol/L. 【解析】解:本题考查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 (1)①碳酸氢钠溶液中碳酸氢根离子水解沉淀大于电离程度,溶液显碱性,HCO3﹣+H2OH2CO3+OH﹣, 故答案为:碳酸氢根离子水解沉淀大于电离程度,溶液显碱性,HCO3﹣+H2OH2CO3+OH﹣; ②Cu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和水,溶液娥呈蓝色,反应的方程式为;Cu+4HNO3=Cu(NO3)2+2NO2↑+2H2O 故答案为:Cu逐渐减少(溶解)溶液变为蓝色,产生红棕色气体; ③欲从反应后的溶液中得到硝酸铜晶体,操作步骤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得到,故答案为:冷却结晶; (2)④二氧化氮与水反应也能生成硝酸根,所以检验X中存在NO3﹣不能说明是NO2和NaHCO3溶液反应生成了硝酸根, 故答案为:二氧化氮与水反应也能生成硝酸根; ⑤NO2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NaNO2,此时氮的化合价降低,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可知,还应有硝酸根生成,所以NO2与NaHCO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O2+2NaHCO3═NaNO2+NaNO3+2CO2↑+H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O2+2HCO3﹣═NO2﹣+NO3﹣+2CO2↑+H2O, 故答案为:2NO2+2HCO3﹣═NO2﹣+NO3﹣+2CO2↑+H2O; ⑥X中既有NaNO2又有NaNO3,NaNO2和NaNO3在酸性条件下都能氧化碘离子生成碘单质,所以不能用KI淀粉溶液检验X中存在NaNO2, 故答案为:不能;NaNO2和NaNO3在酸性条件下都能氧化碘离子生成碘单质; ⑦称取agKMnO4固体,加蒸馏水和少量稀硫酸溶解,配成250mL 溶液.移取20.00mLX于锥形瓶,用所配的酸性KMnO4溶液进行滴定NaNO2溶液,原来NaNO2溶液无色,滴点终点时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所以滴点终点的现象是滴入最后一滴KMnO4溶液时,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保持30s不褪色,消耗bmLKMnO4溶液,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为×, 根据反应5NO2﹣+2MnO4﹣+6H+═5NO3﹣+2Mn2++3H2O, 可知20.00mLX溶液中所含有的NaNO2的物质的量为=mol, 所以NaNO2的浓度为==mol/L, 故答案为:滴入最后一滴KMnO4溶液时,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保持30s不褪色;mol/L. 14、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重要的工业盐,也常用于鱼类、肉类等食品的染色和防腐,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某化学兴趣小组对亚硝酸钠与硫酸反应的气体产物成分及NaNO2性质进行如下探究: 已知:①NO+NO2+2OH-=2NO2-+H2O; ②气体液化的温度:NO2:21℃,NO:152℃。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要验证A中反应生成的气体产物成分且又不能污染环境,仪器的连接顺序为(用字母序号从左→右表示):A、C、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前打开弹簧夹,通入一段时间氮气,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闭弹簧夹,打开分液漏斗活寒,滴入70%硫酸后,A中产生红棕色气体。 (5)①确认A反应产生的气体中含有NO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A中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利用所提供的试剂(NaNO2溶液、KMnO4溶液、KI溶液、稀硫酸、淀粉溶液)设计实验,证明酸性条件下NaNO2具有氧化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分液漏斗 (2)E、D、B (3)吸收NO、NO2等尾气,防止其污染空气 (4)排尽空气(氧气)防止对产物成分NO的验证 (5)①D中通入氧气后,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 ②2NaNO2+H2SO4=Na2SO4+NO2↑+NO↑+H2O (6)取少量碘化钾溶液并滴加稀硫酸酸化,滴加淀粉溶液,无明显现象,滴加适量NaNO2溶液,溶液变蓝,证明NaNO2具有氧化性 【解析】解:(1)根据仪器构造可知仪器a的名称是分液漏斗。 (2)C吸收水蒸气,B尾气处理,防止污染空气,D检验NO,E冷却二氧化氮,利用D检验NO,所以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C→E→D→B; (3)氮氧化合物有毒,因此B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NO、NO2等尾气,防止其污染空气。 (4)NO很容易被氧气氧化,装置中有空气,无法检验有NO生成,所以通氮气的目的是排尽整个装置中的空气,防止产生的NO被氧化生成NO2; (5)①D中无色气体变成红色,说明含有NO气体,因此确认A反应产生的气体中含有NO的现象是D中通入氧气后,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 ②通过以上分析知,该反应中生成二氧化氮、一氧化氮,同时还有硫酸钠、水生成,所以反应方程式为2NaNO2+H2SO4=Na2SO4+NO2↑+NO↑+H2O。 (6)亚硝酸钠能把碘化钾氧化为单质碘,碘遇淀粉显蓝色,则证明酸性条件下NaNO2具有氧化性的实验操作是取少量碘化钾溶液并滴加稀硫酸酸化,滴加淀粉溶液,无明显现象,滴加适量NaNO2溶液,溶液变蓝,证明NaNO2具有氧化性。 15、氮的氧化物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工业上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用将还原生成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对与反应进行了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氨气的制备 氨气的发生装置可以选择上图中的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欲收集一瓶干燥的氨气,选择上图中的装置,其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______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 (2)氨气与二氧化氮的反应 将上述收集到的充入注射器X中,硬质玻璃管Y中加入少量催化剂,充入两端用夹子、夹好在一定温度下按图示装置进行实验.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原因 打开,推动注射器活塞,使X中的气体缓慢充入Y管中 管中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将注射器活塞退回原处并固定,待装置恢复到室温 Y管中有少量水珠 生成的气态水凝聚 打开 ______ ______ 【答案】(1).A(2).(3).(4).红棕色气体慢慢变浅(5).(6).Z中NaOH溶液产生倒吸现象 (7).反应后气体分子数减少,Y管压强小于外压 【解析】(1)①实验室用加热固体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方法制备氨气,反应物状态为固体与固体,反应条件为加热,所以选择A为发生装置,反应方程式:Ca(OH)2+2NH4ClCaCl2+2NH3↑+2H2O;故答案为:A;Ca(OH)2+2NH4ClCaCl2+2NH3↑+2H2O; ②实验室用加热固体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方法制备氨气,制备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氨气为碱性气体,应选择盛有碱石灰干燥管干燥气体,氨气极易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密度所以应选择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氨气极易溶于水,尾气可以用水吸收,注意防止倒吸的发生,所以正确的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d→c→f→e→i;故答案为:d→c→f→e→i; (2)打开K1,推动注射器活塞,使X中的气体缓慢充入Y管中,则氨气与二氧化氮发生归中反应生成无色氮气,所以看到现象为:红棕色气体慢慢变浅;根据反应8NH3+6NO27N2+12H2O以及装置恢复至室温后气态水凝聚可判断反应后气体分子数减少,装置内压强降低,所以打开K2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发生倒吸; 16、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氨的催化氧化”实验(固定装置略去)。 (1)A处是气体发生装置,A中所用的试剂只能从下列物质中选取:①碳酸钠,②碳酸氢钠,③碳酸氢铵,④氯化铵,⑤熟石灰,⑥氢氧化钠。 若A中制取气体时只用了一种药品,则该药品是________(填物质序号),并在图中空白处将实验装置图补充完整(使用下列简易装置图,固定装置省略;使用尺、规作图)。 (2 )该装置补充完整后,仍然存在一定缺陷,试从安全与环保的角度来考虑,对该装置进行改进: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照改进后的装置进行实验,请完成以下问题: ①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③; (2)①在装置C与D之间增加一个防倒吸(或安全瓶)装置 ②在D装置后面增加一个尾气吸收装置 (3)①吸收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发生反应生成氧气 ②4NH3+5O24NO+6H2O 【解析】解:(1)铵盐受热分解产生氨气,过氧化钠在此装置中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制取氨气的药品可以用NH4HCO3,药品均为固体,选择的装置符合加热固体制气体,故答案为:③;; (2)氨气极易溶于水,实验会倒吸,在装置C与D之间增加一个防倒吸装置,氨气有毒,需要尾气处理,要在D后增加一个尾气吸收装置,故答案为:①在装置C与D之间增加一个防倒吸装置;②在D后增加一个尾气吸收装置; (3)①过氧化钠的作用是用来吸收铵盐分解产生的CO2和水蒸气并发生反应,生成氨的催化氧化所需要的O2,故答案为:吸收CO2和水蒸气,并生成O2; ②氨气的催化氧化方程式为:4NH3+5O24NO+6H2O,故答案为:4NH3+5O24NO+6H2O。 17、将广泛应用于航空工业的某合金(两种金属组成)投入过量浓硝酸中,合金与硝酸剧烈反应,放出红棕色气体X和蓝绿色溶液Y.若将少量Y滴入NaCl溶液中,只产生白色沉淀. (1)氯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 (2)组成合金的金属是 (填选项字母). A.Cu,MgB.Cu,AlC.Cu,FeD.Cu,Ag (3)X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利用氨水可以将SO2和X同时吸收处理,原理如图所示: NO2被吸收的离子方程式是 . 【答案】(1)第三周期ⅦA族; (2)D; (3)2NO2+4HSO3﹣=N2+4SO42﹣+4H+. 【解析】解:本题考查无机物的推断.合金与硝酸剧烈反应,放出红棕色气体X就为NO2,和蓝绿色溶液Y,溶液中应含有铜离子,若将少量Y滴入NaCl溶液中,只产生白色沉淀,则Y中应含有有银离子,氯元素是17号元素,有三个电子层,最外层有7个电子,亚硫酸氢根与二氧化氮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1)氯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ⅦA族,故答案为:第三周期ⅦA族; (2)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组成合金的金属是Cu、Ag,故选D; (3)氨水可以将SO2和NO2同时吸收处理,二氧化硫与氨水反应生成亚硫酸氢根离子,NO2被吸收的离子方程式是2NO2+4HSO3﹣=N2+4SO42﹣+4H+, 故答案为:2NO2+4HSO3﹣=N2+4SO42﹣+4H+. 18、研究NO、NO2、SO2、CO等大气污染气体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1)与氮氧化物有关的全球或区域性大气环境问题有_______(填字母序号)。 a.酸雨b.沙尘暴c.光化学烟雾d.白色污染 (2)NO2可与水发生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若该反应有0.6NA个电子转移,则参加反应的NO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 (3)NH3也是重要的含氮化合物,请写出实验室中由固体物质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工业上可利用NH3经过一系列反应制取硝酸,请写出NH3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硝酸可与不活泼金属铜发生反应。将过量的铜置入一定量的浓硝酸中,微热,充分反应后,放出1.12L气体(标准状况下), ①写出反应过程其中1个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整个反应过程中,被还原的HNO3总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mol。 【答案】(1).ac(2).3NO2+H2O==2HNO3+NO(3).0.9mol(4).2NH4Cl+Ca(OH)2CaCl2+2NH3↑+2H2O(5).4NH3+5O24NO+6H2O(6).Cu+4HNO3(浓)=Cu(NO3)2+2NO2↑+2H2O或Cu+8HNO3(稀)=3Cu(NO3)2+2NO↑+4H2O(7).0.05 【解析】分析:(1)a.酸雨:主要是工业排放的废气中含有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二氧化硫在灰尘催化下与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与水生成硫酸;氮氧化合物与水生成硝酸,使雨水pH<5.6;b.因为现在人类大力砍伐树木,减少了对土壤的固定,沙尘比较多,大量燃烧化石燃料也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颗粒,也能造成沙尘暴天气;c.光化学烟雾:主要是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合物与碳氢化合物在紫外线作用下发生一系列反应生成类似蓝色的烟雾,危害健康;d.白色污染是人们对难降解的塑料垃圾(多指塑料袋)污染环境现象的一种形象称谓。 (2)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硝酸,该反应中N元素的化合价由+4价变为+5价和+2价,结合化合价的变化计算。 (3)实验室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在加热条件下制备氨气;氨气在催化剂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NO和水。 (4)①铜和浓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二氧化氮和水;稀硝酸和铜反应生成硝酸铜、一氧化氮和水;②根据氮元素守恒分析计算,化合价降低的被还原。 详解:(1)a.氮氧化合物与水生成硝酸,使雨水pH<5.6,a正确;b.沙尘暴与固体悬浮颗粒物有关,与氮氧化物无关,b错误;c.光化学烟雾与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合物有关,c正确;d.白色污染与塑料有关,d错误;正确答案:ac。 (2)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NO和硝酸,方程式为3NO2+H2O==2HNO3+NO,该反应中N元素的化合价由+4价变为+5价和+2价,若该反应有0.6NA个电子转移,即0.6mol电子,则生成0.3molNO,可以知道参加反应的NO2的物质的量为0.9mol;正确答案:3NO2+H2O==2HNO3+NO;0.9mol。 (3)实验室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在加热条件下制备氨气,方程式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氨气在催化剂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NO和水,反应的方程式为4NH3+5O24NO+6H2O;正确答案: 2NH4Cl+Ca(OH)2CaCl2+2NH3↑+2H2O;4NH3+5O24NO+6H2O。 (4)①铜和稀硝酸、浓硝酸反应生成溶液中溶质为硝酸铜溶液;铜和浓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二氧化氮和水;稀硝酸和铜反应生成硝酸铜、一氧化氮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4HNO3(浓)=Cu(NO3)2+2NO2↑+2H2O或Cu+8HNO3(稀)=3Cu(NO3)2+2NO↑+4H2O;正确答案:Cu+4HNO3(浓)=Cu(NO3)2+2NO2↑+2H2O或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②将过量的铜置入一定量的浓硝酸中,微热,充分反应后,放出1.12L气体(标准状况下),被还原硝酸生成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氮元素物质的量相同,所以被还原的硝酸物质的量等于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混合气体物质的量1.12/22.4=0.05mol;正确答案:0.05。 19、汽车尾气中含有CO、NO等有害气体。 (1)汽车尾气中NO生成过程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 该条件下,1molN2和1molO2完全反应生成NO,会_______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________kJ能量。 (2)通过NO传感器可监测汽车尾气中NO的含量,其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①NiO电极上发生的是_______________反应(填“氧化”或“还原”)。 ②外电路中,电子的流动方向是从_______电极流向______电极(填“NiO”或“Pt”);Pt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 (3)一种新型催化剂能使NO和CO发生反应:2NO+2CO2CO2+N2。已知增大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可提高该反应速率。为了验证温度、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某同学设计了三组实验,部分实验条件已经填在下表中。 实验 编号 t(℃) NO初始浓度 (mol/L) CO初始浓度 (mol/L) 催化剂的比表面积(m2/g) Ⅰ 280 1.20×10-3 5.80×10-3 82 Ⅱ 280 1.20×10-3 B 124 Ⅲ 350 A 5.80×10-3 82 ①请把表中数据补充完整:A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 ②能验证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规律的是实验_______________(填实验序号)。 ③实验Ⅰ和实验Ⅱ中,NO的物质的量浓度c(NO)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其中表示实验Ⅱ的是曲线_________(填“甲”或“乙”)。 【答案】(1).吸收(2).183(3).氧化(4).NiO(5).Pt(6).O2+4e-=2O2-(7).1.20×10-3(8).5.80×10-3(9).实验Ⅰ和实验Ⅲ(10).乙 【解析】(1)根据图中信息可得热化学方程式N2(g)+O2(g)=2NO(g)H=(+945+498-2×630)kJ/mol=+183kJ/mol,故该条件下,1molN2和1molO2完全反应生成NO,会吸收183kJ能量;(2)由题给装置图知,该装置为原电池,O2-由Pt电极移向NiO电极,则Pt电极为原电池的正极,NiO为负极。①NiO为负极,电极上NO失电子和氧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氮,发生氧化反应;②外电路中,电子的流动方向是从负极NiO电极流向正极Pt电极;Pt为正极,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O2+4e-=2O2-;(3)①因Ⅰ、Ⅱ比表面积不同,则应控制温度相同,所有浓度应控制相同来验证催化剂比表面积对速率的影响;Ⅰ、Ⅲ比表面积相同,温度不同,则所有浓度应控制相同来验证反应温度对速率的影响,故答案为:A1.20×10-3;B5.80×10-3;②能验证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规律的是实验实验Ⅰ和实验Ⅲ;③因Ⅰ、Ⅱ温度相同,催化剂对平衡移动无影响,则平衡不移动,但Ⅱ的速率大,则Ⅱ 先达到化学平衡,其中表示实验Ⅱ的是曲线乙。 20、已知:(1)A为正盐。(2)常温常压下,B、C、D、E、G、H、I均为气体,其中D、G、H为单质,H为黄绿色气体,I通常为红棕色气体。(3)F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液体。(4)C、J的水溶液是一种酸。图中部分反应条件及产物已略去。 (1)写出A的化学式:A .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B+D→E+F: ; ②J+Cu→E: ; ③H和石灰乳的反应: . (3)在I和F的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质量比为: . 【答案】(1)NH4Cl; (2)4NH3+5O24NO+6H2O;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3)1:2. 【解析】解:本题考查无机物的推断.常温、常压下,B、C、D、E、G、H、I均为气体,其中D、G、H为单质,H为黄绿色气体,所以H为Cl2,I通常为红棕色气体判断为NO2;J的水溶液是一种酸,F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液体;推断为H2O;J为HNO3;依据转化关系可知E为NO,D为O2,B为NH3;因为H为Cl2;C的水溶液是一种酸,G为单质,G和H反应生成C,则C为HCl,G为H2,A为正盐,综合分析推断A为NH4Cl, (1)根据上面的可知,A为NH4Cl,故答案为:NH4Cl; (2)①B+D→E+F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4NO+6H2O;②J+Cu→E的化学方程式为: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③H和石灰乳的反应为: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故答案为:4NH3+5O24NO+6H2O;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3)I和F的反应为3NO2+H2O=NO+3HNO3,根据方程式可知二氧化氮既是氧化剂又还原剂,根据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可知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进而可以确定质量比为1:2, 故答案为:1:2.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