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入学测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入学测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测试化学试题 ‎1. 下列关于化石燃料的加工说法正确的是( )‎ A. 石油裂化主要得到乙烯 B. 石油分馏是化学变化,可得到汽油、煤油 C. 煤干馏主要得到焦炭、煤焦油、粗氨水和焦炉气 D. 煤制煤气是物理变化,是高效、清洁地利用煤的重要途径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石油裂化的目的是获得更多的液态轻质汽油,A项错误;石油分馏属于物理变化,B项错误;煤制煤气是化学变化,D项错误。‎ 考点:考查化石燃料的加工 ‎ ‎ ‎2. 对于工业合成氨反应,达到平衡后,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升高温度,对正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 B. 增大压强,对正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 C. 减小反应物浓度,对逆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 D. 加入催化剂,对逆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 ‎【答案】B ‎【解析】‎ ‎【分析】‎ 合成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该正反应是正向压强减小的放热反应。‎ ‎【详解】A、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逆向移动,逆反应速率增加量大于正反应速率的增加量,对逆反应速率影响更大,故A错误;B、增大压强,各物质压强增大,反应速率增大,平衡正向移动,正反应速率增加量大于逆反应速率的增加量,则对正反应速率的影响更大,故B正确;C、减小反应物的浓度,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逆向移动,则正反应速率的减小量大于逆反应速率的减小量,对正反应速率影响更大,故C错误;D、催化剂同时改变正逆反应速率,但平衡不发生移动,则对正、逆反应速率影响一样,故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重点考查化学平衡移动。由可以知道,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且放热的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减小反应物浓度平衡逆向移动,结合升高温度、增大压强、增大浓度、使用催化剂均加快反应速率来解答。‎ ‎3. 某反应由两步反应A→B→C构成,它的反应能量曲线如图所示(E1、E2、E3、E4表示活化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两步反应均为吸热反应 B. 加入催化剂会改变反应的焓变 C. 三种化合物中C最稳定 D. A→C反应中ΔH=E1 - E2‎ ‎【答案】C ‎【解析】‎ A、由题干图像中物质A、B、C的能量相对大小可知,A→B是吸热反应,B→C是放热反应,选项A错误;B、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途径和活化能大小,但不能改变焓变,选项B错误;C、三种物质中C的能量最低,故化合物C最稳定,选项C正确; D、整个反应的ΔH=E1+E3-E2- E4,选项D错误。答案选C。‎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注意把握物质的总能量与反应热的关系,注意把握反应热的计算,A→B的反应,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反应吸热,B→C的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反应为放热反应,结合能量的高低解答该题。‎ ‎4. 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可以作为2NO2(g) = 2NO(g)+O2(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2;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 molNO;③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④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⑤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⑥混合气体中NO与O2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恒定;⑦混合气体中NO与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恒定( )‎ A. ①③⑤⑦ B. ②④⑤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⑤‎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2,能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的相等关系,①正确;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NO只能说明单方向关系,不能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的关系,②错误;③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变化,说明二氧化氮的浓度不变化,达到平衡状态,③正确;④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的质量不会改变的化学反应,混合气体的质量是守恒的,容器的体积不变,导致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所以该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④错误;⑤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平均摩尔质量= 混合气体的总质量 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质量是守恒的,物质的量只有达到平衡时才不变,当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变化,证明达到了平衡状态,⑤正确;⑥混合气体中NO与O2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恒定是反应过程中任何时候都有的,该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⑥错误;⑦混合气体中NO与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恒定,说明它们的物质的量就不变,浓度不变,该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⑦正确;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有①③⑤⑦,故选A。‎ 考点:考查了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的相关知识。‎ ‎5. 阿斯巴甜具有清爽的甜味,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阿斯巴甜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酯化反应和加成反应 B. 一定条件下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 C. 阿斯巴甜属于糖类化合物 D. 在酸性条件下可以水解生成两种氨基酸 ‎【答案】C ‎【解析】‎ ‎【详解】A、分子中含有羧基,可发生酯化反应,含有苯环,可发生加成反应,故A正确;B、分子中含氨基可以与酸反应,羧基可与碱反应,故B正确;C、阿斯巴甜含有氨基、羧基、肽键等,不具有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的结构,不属于糖类物质,故C错误;D、分子中含有肽键和酯基,可在酸性条件下水解,水解生成两种氨基酸,故D正确;故选C。‎ ‎【点睛】有机物中含有肽键,可发生水解或取代反应;含有酯基,可发生水解或取代反应;含有羧基,具有酸性,可发生中和、酯化反应,以此解答。‎ ‎6. 已知:C(s)+O2(g)===CO2(g) ΔH1‎ CO2(g)+C(s)===2CO(g) ΔH2‎ ‎2CO(g)+O2(g)===2CO2(g) ΔH3‎ ‎2Cu(s)+O2(g)===2CuO(s) ΔH4‎ CO(g)+CuO(s)===CO2(g)+Cu(s) ΔH5‎ 下列关于上述反应焓变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ΔH1>0,ΔH3<0 B. ΔH2<0,ΔH4>0‎ C. ΔH2=ΔH1-ΔH3 D. ΔH3=ΔH4+ΔH1‎ ‎【答案】C ‎【解析】‎ ‎【详解】A、燃烧反应都是放热反应,ΔH1<0,ΔH3<0,ΔH4<0,反应CO2(g)+C(s)===2CO(g) 为放热反应,ΔH2>0,故A错误;B、燃烧反应都是放热反应,ΔH1<0,ΔH3<0,ΔH4<0,反应CO2(g)+C(s)===2CO(g) 为放热反应,ΔH2>0,故B错误;C、①C(s)+O2(g)===CO2(g) ΔH1;②CO2(g)+C(s)===2CO(g) ΔH2;③2CO(g)+O2(g)===2CO2(g) ΔH3;④2Cu(s)+O2(g)===2CuO(s) ΔH4;⑤CO(g)+CuO(s)===CO2(g)+Cu(s) ΔH5;由反应可知②=①-③,由盖斯定律得ΔH2=ΔH1-ΔH3,故C正确;D、由反应可知 ,由盖斯定律得,故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重点考查热化学反应方程式和盖斯定律。盖斯定律:若一反应为二个反应式的代数和时,其反应热为此二反应热的代数和。也可表达为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只与起始和终了状态有关,与变化途径无关。‎ ‎7. 下列与金属腐蚀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a中,插入海水中的铁棒,越靠近底端腐蚀越严重 B. 图b中,开关由M改置于N时,Cu-Zn合金的腐蚀速率减小 C. 图c中,接通开关时Zn腐蚀速率增大,Zn上放出气体的速率也增大 D. 图d中,钢铁轮船外壳连接一块金属A(铜块)可以减缓船体外壳腐蚀速度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图a中,铁棒发生化学腐蚀,靠近底端的部分与氧气接触少,腐蚀程度较轻,故A错误;B、图b中开关由M置于N,Cu-Zn作正极,腐蚀速率减小,故B正确;C、图c中接通开关时Zn作负极,腐蚀速率增大,但氢气在Pt上放出,故C错误;D、图d中,钢铁轮船外壳连接一块金属A(铜块),铜做正极,钢铁轮船外壳做负极,腐蚀速率加快,故D错误;故选B。‎ 考点:考查了金属的腐蚀及防护的相关知识。‎ ‎8. 某课外兴趣小组欲在实验室里制备少量乙酸乙酯,该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以下四个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其中正确的是( )‎ A. B. ‎ C. D. ‎ ‎【答案】A ‎【解析】‎ ‎【详解】A、制备出的乙酸乙酯中混有乙醇和乙酸,使用碳酸钠溶液可溶解乙醇,反应乙酸,减小乙酸乙酯的溶解度,故A正确;B、导管插入到液面以会引起倒吸,故B错误;C、b试管中使用氢氧化钠溶液会与生成的乙酸乙酯发生反应,故C错误;D ‎、导管插入到液面以会引起倒吸,b试管中使用氢氧化钠溶液会与生成的乙酸乙酯发生反应,故D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重点考查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要熟知制备反应的原理,反应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产物的除杂及收集。实验室中用乙醇、乙酸在浓硫酸、加热的条件下制备乙酸乙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 ,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主要有3个①使混入乙酸乙酯中的乙酸与Na2CO3反应而除去;②使混入的乙醇溶解;③使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减小,减少其损耗及有利于它的分层和提纯。‎ ‎9. 下图Ⅰ、Ⅱ分别是甲、乙两组同学将反应“=”设计成的原电池装置,其中C1、C2均为碳棒。甲组向图Ⅰ烧杯中逐滴加入适量浓盐酸;乙组向图ⅡB烧杯中逐滴加入适量40% NaOH溶液。‎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甲组操作时,电流表(A)指针发生偏转 B. 甲组操作时,溶液颜色变浅 C. 乙组操作时,C2作正极 D. 乙组操作时,C1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I2+2e-===2I-‎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甲组操作时,两个电极均为碳棒,不发生原电池反应,则电流表(G)指针不发生偏转,故A错误;B、加入浓盐酸:⇌向右移动,发生反应生成碘单质,则溶液颜色加深,故B错误;C、乙组操作时,烧杯中逐滴加入适量40% NaOH溶液,⇌向左移动,AsO33-被氧化,C2作负极,故C错误;D、乙组操作时,C1上得到电子,为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I2+2e-===2I-,故D正确;故选D。‎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葡萄糖的燃烧热是2800 kJ/mol,则 B. 已知2C(s)+O2(g)===2CO(g)ΔH=-221 kJ/mol,则该反应的反应热为221 kJ·mol-1‎ C. 已知稀溶液中,H+ (aq)+OH- (aq)===H2O(l)ΔH=-57.3 kJ·mol-1 ,则稀醋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时放出57.3 kJ的热量 D. 已知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ΔH=-57.3 kJ·mol-1,则98%的浓硫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的中和热为-57.3 kJ·mol-1‎ ‎【答案】A ‎【解析】‎ ‎【详解】A.燃烧热是指完全反应生成稳定的氧化物,生成的水为液态,所以葡萄糖的燃烧热是 2800 kJ/mol,则═ kJ/mol,故A正确;B、应指明反应为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故B错误;C、醋酸为弱酸,电离吸热,则稀醋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时放出的热量小于57.3 kJ,故C错误;D、浓硫酸溶于水放热,则98%的浓硫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的中和热小于 -57.3 kJ·mol-1,故D错误.;故选A。‎ ‎11. 下列有关电化学的图示,完全正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导电的非金属作正极,所以铜-锌-稀硫酸原电池中,锌作负极,铜作正极,故A错误; B、粗铜的精炼中,粗铜作阳极,纯铜作阴极,电解质溶液为含有铜离子的盐,故B错误; C、该装置是电镀,在铁片上镀锌,应该把镀件Fe片作阴极,把Zn片作阳极,含有Zn2+的溶液作电镀溶液,金属片与电源的连接,故C错误; D、电解时,电流流入的电极为阳极,另一电极为阴极,所以电解氯化钠溶液时,根据图片知,碳棒为阳极,铁棒为阴极,阳极上氯离子失电子生成氯气,氯气能置换碘化钾中的碘,碘遇淀粉变蓝色,所以阳极上用淀粉碘化钾溶液可检验氯气的存在;阴极上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利用氢气的燃烧实验检验阴极产物;溶液中有氢氧化钠产生,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红色,所以可用无色酚酞检验氢氧化钠的生成,故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原理、电解原理、电镀等知识点,难度不大,注意:①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导电的非金属作正极;②电镀时,镀层作阳极,镀件作阴极。电流流入的电极为阳极,另一电极为阴极,阳极上发生氧化反应,阴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12. 分子式为C5H10O2并能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的有机物有 ( )‎ A. 3种 B. 4种 C. 5种 D. 6种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能与Na2CO3反应放出气体,气体为二氧化碳,则化学式为C5H10O2的物质为羧酸,分子中含有官能团-COOH,该有机物可以书写为:C4H9COOH,丁烷分子中含有的位置不同的氢原子数目,即为该羧酸的同分异构体数目;丁烷存在的同分异构体为:①CH3CH2CH2CH3和②CH(CH3)3,其中①CH3CH2CH2CH3中存在2种位置不同的H原子;②CH(CH3)3中也存在2种CH(CH3)3,所以满足条件的该有机物同分异构体总共有:2+2=4种,故选B。‎ 考点:考查了同分异构体的相关知识。‎ 视频 ‎13. 我国科学家报道了如图所示的水溶液锂离子电池体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a为电池的正极 B. 电池充电反应为 C. 放电时,a极锂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D. 放电时,溶液中Li+从b向a迁移 ‎【答案】C ‎【解析】‎ ‎【分析】‎ 原电池放电时,b电极Li失电子,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Li-e-=Li+;a电极为正极,LiMn2O4得电子,电极反应式为Li1-xMn2O4+xe-+xLi+= LiMn2O4,总反应式为:Li1-xMn2O4+ xLi= LiMn2O4。‎ ‎【详解】A、b电极Li失电子,作负极,所以a电极为正极,故A项正确;B、充电反应是放电反应的逆反应,充电反应为:LiMn2O4= Li1-xMn2O4+ xLi ,故B正确;C、放电时,a电极锂为正极,Mn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锂的化合价不变,故C错误;D、b电极Li失电子产生Li+,a电极结合Li+,所以溶液中Li+从b向a迁移,故D正确;故选C。‎ ‎14. 如图所示,a、b、c均为非金属单质,d、e均为含有10个电子的共价化合物,且分子中所含原子个数:d>e,f为离子化合物。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常温下,单质a呈气态 B. 单质c具有强氧化性 C. 稳定性:d>e D. f受热易分解为d和e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b、c均为非金属单质,d、e均为含有10个电子的共价化合物,则b一定为氢气,分子中所含原子个数:d>e,f为离子化合物,因此f一定为铵盐,则a是氮气,c为氟气,d是氨气,e为HF,f为NH4F,A.a是氮气,常温下为气态,A正确;B.F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因此氟气具有强氧化性,B正确;C.非金属性F>N,故氢化物稳定性HF>NH3,C错误;D.铵盐受热易分解,NH4F分解得到氨气与HF,D正确,答案选C。‎ 考点:考查无机物推断、元素周期律应用等 ‎15. 可逆反应mA(g)+nB(g) = pC(g)+qD(g)的v-t图像如图甲所示,若其他条件都不变,只是在反应前加入合适的催化剂,则其v-t图像如图乙所示。①a1=a2 ②a1<a2 ③b1=b2 ④b1<b2 ⑤t1>t2⑥t1=t2 ⑦两图中阴影部分面积相等 ⑧图乙中阴影部分面积更大。以上所述正确的为( )‎ A. ②④⑤⑦ B. ②④⑥⑧ C. ②③⑤⑦ D. ②③⑥⑧‎ ‎【答案】A ‎【解析】‎ ‎【详解】催化剂降低反应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故a1<a2,b1<b2;减少达到平衡的时间,故t1>t2;催化剂不影响平衡常数,不会使平衡移动,故两图中阴影部分面积相等,故选A。‎ ‎16. 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微生物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正极反应中有CO2生成 B. 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 C. 质子通过交换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 D. 电池总反应为C6H12O6+6O2===6CO2+6H2O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首先根据原电池反应判断出厌氧反应为负极侧,有氧反应为正极侧。A、根据厌氧反应中碳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葡萄糖分子中碳元素平均为0价,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所以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为氧化反应,所以在负极生成,A正确;B、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该装置为原电池装置。原电池能加快氧化还原反应速率,故可以说微生物促进了电子的转移,B正确;C、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即质子通过交换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C正确;D、正极是氧气得到电子结合氢离子生成水,即O2+4e-+4H+=2H2O,D错误,答案选D。‎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原电池原理 ‎【名师点晴】该题是高频考点,侧重于电化学原理的应用。电化学包括原电池和电解池。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组成有正负极、电解质溶液、形成闭合回路,活动性强的电极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活动性弱的电极为正极,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电解池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与外加电源正极连接的为阳极,与电源负极连接的为阴极。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若阳极是活性电极,则是电极本身失去电子,若电极是惰性电极,则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状态)阴离子发生还原反应。掌握好阴离子、阳离子的放电顺序、清楚在闭合回路中电子转移数目相等是本题的关键。特别是要注意溶液的酸碱性,有无质子交换膜等。‎ 视频 ‎17. 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小;B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与其氢化物能生成盐;D与A同主族,且与E同周期;E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次外层电子数的,A、B、D、E这四种元素,每一种与C元素都能形成原子个数比不相同的若干种化合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B单质的电子式是________。‎ ‎(2)A、B、C、E可形成两种酸式盐(均由四种元素组成),两种酸式盐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3)A、C、E间可形成甲、乙两种微粒,它们均为负一价双原子阴离子,且甲有18个电子,乙有10个电子,则甲与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2). HSO3-+H+=SO2↑+H2O (3). HS-+OH-=S2-+H2O ‎【解析】‎ ‎【分析】‎ A、 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小,则A为H元素;B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与其氢化物能生成盐,则B为N元素;D与A同主族,D原子序数大于氮,故D为Na;D与E同周期,则E处于第三周期,E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次外层电子数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故E为S元素;结合原子序数可知,C为O、F元素中的一种,A、B、D、E这四种元素,每一种与C元素都能形成原子个数比不相同的若干种化合物,可推知C为O元素。‎ ‎【详解】(1)B为N元素,电子式为;;‎ ‎(2)A、C、D、E可形成两种酸式盐为NaHSO3和NaHSO4,离子反应为HSO3-+H+=SO2↑+H2O;‎ ‎(3)H、O、S形成的负一价双原子阴离子,且甲有18个电子,乙有10个电子,则甲为HS-,乙为OH-,离子反应为HS-+OH-=S2-+H2O。‎ ‎18. 氯碱工业以电解精制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取氯气、氢气、烧碱和氯的含氧酸盐等系列化工产品。下图是离子交换膜法电解食盐水的示意图,图中的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完成下列填空:‎ ‎(1)写出电解饱和食盐水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2)离子交换膜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精制饱和食盐水从图中________位置补充,氢氧化钠溶液从图中________位置流出。(选填“a”、“b”、“c”或“d”)‎ ‎【答案】 (1). 2Cl-+H2O2OH-+H2↑ +Cl2↑ (2). 阳离子交换膜只能阳离子通过,阴离子和气体不能通过,用石墨作电极电解饱和氯化钠时,阳极上氯离子放电生成氯气,氯气不能通过阳离子交换膜而进入阴极,如果氯气进入阴极易和氢气混合产生爆炸,且易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而导致制取的氢氧化钠不纯 (3). a (4). d ‎【解析】‎ ‎【详解】(1)电解精制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取氯气、氢气、烧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l-+H2O2OH-+H2 +Cl2 ;‎ ‎(2)阳离子交换膜只能阳离子通过,阴离子和气体不能通过,用石墨作电极电解饱和氯化钠时,阳极上氯离子放电生成氯气,氯气不能通过阳离子交换膜而进入阴极,如果氯气进入阴极易和氢气混合产生爆炸,且易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而导致制取的氢氧化钠不纯;‎ ‎(3)电解槽中阴极是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水电离平衡正向进行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生成氢氧化钠溶液,NaOH溶液的出口为d;Cl2在阳极,根据装置图分析可以知道精制饱和食盐水从阳极进入,即进口为a。‎ ‎【点睛】本题重点考查电解饱和食盐水。电解精制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取氯气、氢气、烧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l-+H2O2OH-+H2 +Cl2,阳极发生的方程式为: 2Cl—2e-= Cl2,阴极:2H++2e-= H2。‎ ‎19. 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2+3H2 = 2NH3,达到平衡后,只改变某一个条件时,反应速率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处于平衡状态的时间段是________(填选项)。‎ A.t0~t1 B.t1~t2 C.t2~t3‎ D.t3~t4 E.t4~t5 F.t5~t6‎ ‎(2)判断t1、t3、t4时刻分别改变的一个条件。‎ A.增大压强 B.减小压强 C.升高温度D.降低温度 E.加催化剂 F.充入氮气 t1时刻________;t3时刻________;t4时刻________。‎ ‎(3)依据(2)中的结论,下列时间段中,氨的百分含量最高的是 ‎__________。‎ A.t0~t1 B.t2~t3 C.t3~t4 D.t5~t6‎ ‎(4)如果在t6时刻,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出部分氨,t7时刻反应达到平衡状态,请在图中画出反应速率的变化曲线_______。‎ ‎(5)一定条件下,合成氨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混合气体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为 20%,则反应后与反应前的混合气体体积之比为__________。‎ ‎【答案】 (1). ACDF (2). C (3). E (4). B (5). A (6). (7). 5:6‎ ‎【解析】‎ ‎(1)根据图示可知,t0~t1、t2~t3、t3~t4、t5~t6时间段内,v(正) =v(逆),反应处于平衡状态,选A、C、D、F;(2)t1时,v(正)、v(逆)同时增大,且v(逆)增大得更快,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t1时改变的条件是升温。t3时,v(正)、v(逆)同时增大且增大量相同,平衡不移动,所以t3时改变的条件是加催化剂。t4时,v(正)、v(逆)同时减小,但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t4时改变的条件是减小压强;(3)根据图示知,t1~t2、t4~t5时间段内平衡均向逆反应方向移动,NH3的含量均比t0~t1时间段的低,所以t0~t1时间段内NH3的百分含量最大;(4)t6时刻分离出NH3,v(逆)马上减小,而v(正)逐渐减小,在t7时刻二者相等,反应重新达平衡,据此可画出反应速率的变化曲线;(5)设反应前加入a mol N2,b mol H2,达平衡时生成2x mol NH3,则反应后气体总的物质的量=(a+b-2x)mol,=0.2,解得:a+b=12x,故反应后与反应前的混合气体体积之比===5:6。‎ ‎20. 锂锰电池的体积小、性能优良,是常用的一次电池。该电池反应原理如图所示,其中电解质LiClO4溶于混合有机溶剂中,Li+ 通过电解质迁移入MnO2 晶格中,生成LiMnO2。‎ 回答下列问题:‎ ‎(1)外电路的电流方向是由________极流向________极。(填字母)‎ ‎(2)电池正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是否可用水代替电池中的混合有机溶剂?______(填“是”或“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MnO2可与 KOH 和 KClO3在高温下反应,生成 K2Mn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K2MnO4在酸性溶液中歧化,生成KMnO4和M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答案】 (1). b (2). a (3). 略 (4). 否 (5). 略 (6). 略 (7). 2:1‎ ‎【解析】‎ 试题分析:(1)外电路的电流方向是由正极b流向负极a。(2)在电池正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MnO2+e-+Li+=LiMnO2; (3)由于负极材料Li是活泼的金属,能够与水发生反应,所以不可用水代替电池中的混合有机溶剂。(4)根据题意结合原子守恒、电子守恒可得方程式:3MnO2+KClO3 +6KOH= 3K2MnO4+KCl+3H2O; K2MnO4在酸性溶液中歧化,生成KMnO4和MnO2.根据化合价升降总数等于电子转移的数目可知:每转移2mol的电子,产生1mol的MnO2、2mol KMnO4。所以生成KMnO4和M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考点:考查原电池电极的判断、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反应条件的选择、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氧化产物与含有产物 的物质的量的关系的计算的知识。‎ 视频 ‎21.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实验过程(a、b为弹簧夹,加热及固定装置已略去)。‎ ‎(1)验证碳、硅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已知酸性:亚硫酸>碳酸)。‎ ‎①连接仪器、________________、加药品后,打开a、关闭b,然后滴入浓硫酸,加热。②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装置A中试剂是_______。③能说明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验证SO2的氧化性、还原性和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①在(1)①操作后打开b,关闭a。‎ ‎②H2S溶液中有浅黄色浑浊出现,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③BaCl2溶液中无明显现象,将其分成两份,分别滴加下列溶液,将产生的沉淀的化学式填入下表相应的位置______。‎ 写出其中SO2显示还原性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检查装置气密性 (2). (3).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4). CO2通入到硅酸钠溶液中,会析出硅酸晶体 (5). 2H2S + SO2 =3S↓+ 2H2O (6). BaSO4;BaSO3 (7). Ba2++SO2+Cl2+2H2O=BaSO4↓+ 4H ++ 2Cl ‎【解析】‎ ‎【分析】‎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在加热的条件下能把铜氧化生成硫酸铜、SO2和水。打开a,关闭b,由于亚硫酸的酸性强于碳酸的,所以生成的SO2通入到碳酸氢钠溶液中,会生成CO2气体。而碳酸的酸性又强于硅酸的,所以CO2通入到硅酸钠溶液中,会析出硅酸晶体。为了防止SO2的存在干扰CO2和硅酸钠的反应,需要在通入硅酸钠溶液之前,先把SO2除去,可以选择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溴水或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等。打开b,关闭a,H2S中的硫元素处于最低价,SO2能把硫化氢氧化生成单质硫,反应式为2H2S + SO2 =3S↓+ 2H2O。氢氧化钠溶液用于吸收尾气。‎ ‎【详解】(1) ①装置图组装好以后,首先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检验气密性的方法为:利用装置内外气压差检查,打开a,关闭b对圆底烧瓶B进行加热,若上面三支试管中长导管产生气泡,则B装置气密性好。②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在加热的条件下能把铜氧化生成硫酸铜、SO2和水,反应方程式为:;由分析可知A试管的目的是除去SO2,可以选择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溴水或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等。③CO2通入到硅酸钠溶液中,会析出硅酸晶体,说明碳酸的酸性强于硅酸的,因此可证明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 ‎(2)② H2S中的硫元素处于最低价,SO2能把硫化氢氧化生成单质硫,反应式为2H2S +‎ ‎ SO2 =3S↓+ 2H2O;6)BaCl2溶液中无明显现象,将其分成两份,一份滴加氯水溶液,氯水中有氯气分子,氯气分子具有氧化性,能把二氧化硫氧化成+6价的硫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离子反应方程式为:Ba2++SO2+Cl2+2H2O=BaSO4+ 4H ++ 2Cl,另一份中滴加氨水,二氧化硫和水生成亚硫酸,亚硫酸和氨水反应生成亚硫酸铵,亚硫酸铵电离出氨根离子和亚硫酸根离子,亚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反应生成亚硫酸钡沉淀。‎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