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06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二轮复习常见气体的制备与物质的分离、提纯和检验学案(全国通用)
专题二 常见气体的制备与物质的分离、提纯和检验 【备考目标】 ◆常见气体的制备、净化、收集、检验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 ◆掌握常见的物质(包括离子、有机物等)分离、提纯方法,并能综合运用。 ◆掌握常见离子、常见有机物的检验方法和物质的鉴别方法。 【要点精讲】 一.常见气体的制备 中学化学中需要掌握的主要有H2、O2、CO2、Cl2、NH3, 此外了解C2H2、C2H4、SO2、NO、NO2等几种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其中包括药品选择、反应原理、仪器装置、操作要点、净化干燥、收集、检验、尾气处理等一系列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 1.制备气体的发生装置 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的不同选择发生装置,实验室制备气体的装置一般有如下几种 装置 类型 固体反应物(加热) 固、液反应物(不加热) 固、液反应物(加热) 装置 示意图 主要 仪器 酒精灯、试管 大试管、长颈漏斗或分液漏斗 酒精灯、烧瓶、分液漏斗 典型 气体 O2 NH3 H2、CO2(左图) O2、NH3、C2H2(右图) Cl2 操作 要点 ⑴试管口应稍向下倾斜 ⑵铁夹应夹在距试管口 l/3处。 ⑶胶塞上的导管伸入试管里面不能太长,否则会妨碍气体的导出。 ⑴在左图装置中,长颈漏斗的下口应伸入液面以下,否则起不到液封的作用;特点: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⑵右图中分液漏斗可以随时添加液体 ⑶ ⑴先把固体药品加入烧瓶,然后加入液体药品。 ⑵要正确使用分液漏斗。 ⑶注意先滴加液体再加热,否则可能引起烧瓶炸裂 右图中圆底烧瓶也可用锥形瓶、大试管代替 2.几种气体制备的反应原理(完成下列方程式) 1.O2: H2O2 KClO3 2KMnO4 K2MnO4+ MnO2 +O2 ↑ 2.NH3: NH3·H2O+ CaO 3.H2: 4.CO2: 5.Cl2: 6.NO2: Cu + HNO3(浓) 7.NO: Cu + HNO3(稀) 8.C2H2: 9.SO2: Na2SO3 + H2SO4 3.收集装置: (1).设计原则:根据气体的溶解性或密度 (2).装置基本类型: 装置 类型 排水(液)集气法 向上排空气集气法 向下排空气集气法 装 置 示意图 适用 范围 不溶于水(液)的气体 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 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 典型 气体 H2、O2、NO、CO、CH4、 CH2=CH2、CH≡CH Cl2、HCl、CO2、 SO2、 H2、NH3、CH4 4.净化与干燥装置 (1).设计原则:根据净化药品的状态及条件 (2).装置基本类型: 装置类型 液体除杂剂(不加热) 固体除杂剂(不加热) 固体除杂剂(加热) 装 置 示意图 (3).气体干燥剂的类型及选择 常用的气体干燥剂按酸碱性可分为三类: ① 酸性干燥剂,如浓硫酸。 酸性干燥剂能干燥显酸性或中性气体,如CO2、SO2、NO2、HCl、Cl2 、H2、O2、CH4等气体。 ② 碱性干燥剂,如生石灰、碱石灰、固体NaOH。 碱性干燥剂可以用来干燥显碱性或中性的气体,如NH3、H2、O2、CH4等气体。 ③ 中性干燥剂,如无水氯化钙等,可以干燥中性、酸性、碱性气体,如O2、H2、CH4等。 在选用干燥剂时,显碱性的气体不能选用酸性干燥剂,显酸性的气体不能选用碱性干燥剂。有还原性的气体不能选用有氧化性的干燥剂。能与气体反应的物质不能选作干燥剂,如不能用CaCl2来干燥NH3(因生成 CaCl2·8NH3),不能用浓 H2SO4干燥 NH3、H2S等。 (4).气体净化与干燥注意事项 一般情况下,若采用溶液作除杂试剂,则是先除杂后干燥;若采用加热除去杂质,则是先干燥 后加热。对于有毒、有害的气体尾气必须用适当的溶液加以吸收(或点燃),使它们变为无毒、无害、无污染的物质。如尾气Cl2、SO2等可用NaOH溶液吸收;尾气NH3可用水吸收(注意防倒吸);尾气CO可用点燃法,将它转化为CO2气体。此外还可以用塑料袋盛装尾气。 5.气体实验装置的设计 ⑴ 装置顺序:制气装置→净化装置→反应或收集装置→除尾气装置 ⑵ 安装顺序:由下向上,由左向右 ⑶ 操作顺序:装配仪器→检验气密性→加入药品 二.常见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与装置 方法 适用范围 注意事项 实例 装置 过滤 分离不溶性固体与液体的混合物 “一贴二低三靠” 必要时洗涤沉淀物 除去NaCl溶 液中的BaCO3。 蒸发 加热使溶质从溶液中结晶分离出来 加热过程不断搅拌 ,以免局部过热造成液体飞溅 ; 较多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把剩余水蒸干。 溶质受热不易分解、不易水解、不易氧化。 如从NaCl溶液中分离出NaCl 结晶 结晶原理是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某种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通过蒸发溶剂或降低温度使溶解度变小,从而使晶体析出。 分离NaCl和KNO3的混合物 蒸馏分馏 根据沸点不同分离互溶的两种或多种液体 (1)需加沸石防止暴沸; (2)温度计的水银球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3)冷凝水从冷凝管下口进上口出。 如石油的分馏 分液 分离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 分液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由上口倒出。 水和四氯化碳的分离 萃取 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中溶解度差别很大,进行分离, 萃取剂选择:①与原溶剂互不相溶、互不反应;②溶质在萃取剂中溶解度比原溶剂大得多且不反应。 萃取操作后通常进行分液,分液后得到的溶液一般要通过蒸馏的方法进一步分离 如用苯或CCl4从碘水中提取碘。 渗析 除去胶体中的小分子或离子 渗析时要不断更换烧杯中的水或者改用流水,以提高渗析效果 如除去淀粉胶体中的食盐。 盐析 利用某些物质在加某些无机盐时,其溶解度降低而凝聚的性质来分离物质。 皂化液中分离出肥皂,蛋白质的提纯 升华 混合物某一成分在一定温度下可直接变为气体,再冷却成固体 分离碘和砂子的混合物 三.常见物质的检验方法 1.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离子 检验试剂 实验现象 离子方程式 Fe2+ ①NaOH溶液 ②KSCN溶液、氯水 ①先生成白色沉淀,很快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 ②加KSCN溶液不变色,加氯水后变红色 ①Fe2++2OH-=Fe(OH)2↓ 4Fe(OH)2+2H2O+O2=4Fe(OH)3 ②2Fe2++Cl2=2Fe3++2Cl- Fe3++3SCN-= Fe(SCN)3 Fe3+ ① KSCN溶液(最常用) ② NaOH溶液 ①溶液呈血红色 ②出现红褐色沉淀 ① Fe3++3SCN-=Fe(SCN)3 ② Fe3++3OH-=Fe(OH)3↓ NH4+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试纸变蓝 NH4++OH- NH3↑+H2O 与NaOH溶液混合加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Al3+ NaOH溶液,氨水 生成的白色沉淀,继续加NaOH溶液,沉淀溶解;继续加氨水沉淀不溶解 Al3++3OH-=Al(OH)3↓ Al(OH)3+OH-=AlO2-+2H2O Cl- AgNO3,稀HNO3 白色沉淀 Ag++Cl-=AgCl↓ SO42- HCl,BaCl2溶液 加HCl无沉淀,再加BaCl2有白色沉淀 Ba2++SO42-=BaSO4↓ SO32- 稀硫酸,品红溶液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使品红溶液退色 SO32-+2H+=SO2↑+H2O CO32- CaCl2或BaCl2溶液 稀盐酸,澄清石灰水 能与CaCl2(或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该沉淀溶于盐酸),生成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CO2气体。 CO32-+2H+=CO2↑+H2O CO2+Ca(OH)2=CaCO3↓+2H2O 2.常见气体的检验: ⑴ H2:灼热的CuO和CuSO4,黑色的CuO变红,白色CuSO4粉末变蓝色。 ⑵ O2: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 ⑶ CO:灼热的CuO和澄清石灰水,黑色的CuO变红,石灰水变浑浊。 ⑷ CO2:气体通入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⑸ Cl2: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 ⑹ HCl:通入硝酸银和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 ⑺ SO2:品红溶液,品红溶液红色褪去,再加热。又出现红色。 ⑻ NH3: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⑼ NO:打开瓶口与空气接触,立即变为红棕色气体。 3. 有机物的检验 ⑴ 碳碳双键或三键:加少量溴水或酸性KMnO4溶液,褪色。 ⑵ 甲苯:取两份甲苯,一份滴入溴水,振荡后上层呈橙色;另一份滴入酸性KMnO4溶液,振荡,紫色褪去。 ⑶ 卤代烃:与NaOH溶液(或NaOH的醇溶液)共热后,先用硝酸酸化,再滴加AgNO3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为氯代烷,淡黄色沉淀的为溴代烷,黄色沉淀的为碘代烷。 ⑷ 乙醇:将螺旋状铜丝加热至表面有黑色CuO生成,迅速插入待测溶液,反复多次,可见铜丝被还原成光亮的红色,并由刺激性气味产生。。 ⑸ 苯酚:滴加过量的浓溴水,有白色沉淀;或滴加少量FeCl3溶液,溶液呈紫色。 ⑹ 乙醛或葡萄糖: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产生银镜;或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至沸腾,有红色沉淀生成。 ⑺ 乙酸:使石蕊试液变红;或加入Na2CO3或NaHCO3溶液有气泡;或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溶解得蓝色溶液。 ⑻ 乙酸乙酯:加入滴加酚酞的NaOH溶液加热,红色变浅或消失。 ⑼ 淀粉:滴加碘水,呈蓝色。 ⑽ 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气味;或加入浓硝酸微热,出现黄色。 4. 常见物质除杂方法 原物 所含杂质 除杂质试剂 主要操作方法 N2 O2 灼热的铜丝网 CO CO2 NaOH溶液 洗气 CO2 CO 灼热CuO CO2 HCl 饱和NaHCO3溶液 洗气 SO2 HCl 饱和NaHSO3溶液 洗气 Cl2 HCl 饱和食盐水 洗气 CO2 SO2 饱和的NaHCO3或者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洗气 Al2O3 Fe2O3 NaOH(过量),CO2 过滤, 加热 Fe2O3 Al2O3 NaOH溶液 过滤 Al2O3 SiO2 盐酸、氨水 过滤, 加热 SiO2 ZnO HCl溶液 过滤 NaHCO3溶液 Na2CO3 CO2 加酸转化法 Na2CO3 NaHCO3 加热灼烧 FeCl3溶液 FeCl2 Cl2 加氧化剂转化法 FeCl2溶液 FeCl3 Fe 加还原剂转化法 Fe(OH)3胶体 FeCl3 蒸馏水 渗析 I2晶体 NaCl 加热升华 NaCl晶体 NH4Cl 加热分解 KNO3晶体 NaCl 蒸馏水 结晶. 乙烯 SO2、H2O 碱石灰 加固体转化法 乙烷 C2H4 溴水 洗气 溴苯 Br2 NaOH溶液 分液 苯 苯酚 NaOH溶液 分液 己醛 乙酸 饱和Na2CO3 蒸馏 乙醇 水(少量) 新制CaO 蒸馏 例1:为了区别五种无色溶液HCl、AlCl3、NaCl、Ba(NO3)2、Na2CO3,四位同学做实验,有三位同学另外用了试剂,一位同学没有用任何试剂,其中操作步骤少的是( ) A.甲另用酚酞试液 B.乙另用NaOH溶液 C.丙另用石蕊试液 D.丁不用任何试剂 解析:甲:①用酚酞试液检验出Na2CO3(水解使溶液显碱性,酚酞变红);②将Na2CO3溶液分别滴入另外四种溶液(取少量)中,结果是:CO32― + 2H+=CO2↑ + H2O,2Al3+ + 3CO32― + 3H2O=2Al(OH)3↓ + 3CO2↑,Ba2+ + CO32―=BaCO3↓,无现象的是NaCl。甲只用两步即检验出。乙:①用NaOH只能检验出AlCl3:Al3+ + 3OH―=Al(OH)3↓,Al(OH)3 + OH―=AlO2― + 2H2O;②用AlCl3可检验出Na2CO3,现象是既有沉淀又有气体放出;③再用Na2CO3检验出HCl和Ba(NO3)2,有气体放出的是盐酸,有沉淀生成的是Ba(NO3)2,则无现象的是NaCl。乙用了三步操作。同理,可分析出丙用了两步。丁不用任何试剂,只能用两两混合的方法,显然步骤要多余甲、丙。 答案:AC 例2:下图是实验室常见的气体制取、干燥和收集装置。若用过氧化氢和催化剂二氧化锰制取干燥的氧气,则合理的装置组合为( ) A.①⑤⑧ B.③④⑦ C.②⑤⑥ D.②④⑧ 解析:实验原理为:过氧化氢催化分解2H2O22H2O + O2↑,属于“液 + 固”不需加热型,故气体发生装置应选用②,气体的净化可用装置④或⑤,气体收集只能选用装置⑥,对照答案可知选项C正确。 答案:C 例3利用右图所示装置收集以下8种气体(图中烧瓶的位置不得变化)。 ①H2 ②Cl2 ③CH4 ④HCl ⑤NH3 ⑥NO ⑦H2S ⑧SO2 (1)若烧瓶是干燥的,则由B口进气可收集的气体有______________(写序号); (2)若烧瓶充满水,可收集的气体有____________________,这时气体由_________口进入; (3)若烧瓶是干燥的,则由A口进气,可收集的气体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在烧瓶内装入浓硫酸进行气体干燥,则可用此装置干燥的气体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时气体由___________口进入。 解析 (1)若烧瓶是干燥的,由B口进气收集的气体必然为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这是因为只有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如Cl2,HCl,H2S,SO2等,当由B口进气后,才能在烧瓶底部逐渐积聚,产生的压强将瓶内的空气由A口排出,直至所收集的气体充满整个烧瓶。 (2)若烧瓶充满水,则应为能够采用排水集气法收集的气体,装置应与“排水量气”装置相同,遵循“短进长出”的原则。此时由 A口通入像H2,CH4,NO等极难溶于水的气体,气体产生的压强将烧瓶中的水由B口排出,当烧瓶中的水排尽后,即说明烧瓶内已充满所收集的气体。 (3)若烧瓶是干燥的,由A口进气可收集的气体应为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这是因为只有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如H2,CH4、NH3等,当由A口进气后,才能在烧瓶最上方逐渐积聚,产生的压强将瓶内空气由B口排出,直至所收集的气体充满整个烧瓶。 (4)浓硫酸为强氧化性的酸性干燥剂,其干燥气体的范围为非还原性的中性及酸性气体。进行干燥时,气体的流向应遵循“长进短出”的原则,所以除NH3(为碱性气体)、H2S(为还原性气体,易被浓硫酸氧化)外,其余气体均可由浓硫酸干燥。 答案:(1)②④⑦⑧;(2)①③⑥,A;(3)①③⑤;(4)①② ③④⑥⑧,B。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