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06 发布 |
- 37.5 KB |
- 3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二轮复习化学计算的类型和方法课件(36张)(江苏专用)
微专题 1 化学计算的类型和方法 1. 明确一个中心 必须以 “ 物质的量 ” 为中心 —— “ 见量化摩,遇问设摩 ” 。 2. 掌握两种方法 (1) 守恒法:守恒法是中学化学计算中的一种常用方法,它包括质量守恒、电荷守恒、电子守恒。它们都是抓住有关变化的始态和终态,淡化中间过程,利用某种不变量 ( 如 ① 某原子、离子或原子团不变; ② 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电荷数相等; ③ 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数相等 ) 建立关系式,从而达到简化过程,快速解题的目的。 核心知识透析 (2) 关系式法:表示两种或多种物质之间 “ 物质的量 ” 关系的一种简化式子。在多步反应中,它可以把始态的反应物与终态的生成物之间的 “ 物质的量 ” 关系表示出来,把多步计算简化成一步计算。 3. 计算类型及实验方法 (1) 计算类型 ① 确定化学式; ② 确定样品质量分数。 (2) 实验方法 ① 滴定分析法; ② 沉淀分析法; ③ 热重分析法。 1.(2018· 江苏, 18) 碱式硫酸铝溶液可用于烟气脱硫。室温下向一定浓度的硫酸铝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碳酸钙粉末,反应后经过滤得到碱式硫酸铝溶液,反应方程式为 (2 - x )Al 2 (SO 4 ) 3 + 3 x CaCO 3 + 3 x H 2 O===2[(1 - x )Al 2 (SO 4 ) 3 · x Al(OH) 3 ] + 3 x CaSO 4 ↓ + 3 x CO 2 ↑ 生成物 (1 - x )Al 2 (SO 4 ) 3 · x Al(OH) 3 中 x 值的大小影响碱式硫酸铝溶液的脱硫效率。 (1) 制备碱式硫酸铝溶液时,维持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不变,提高 x 值的方法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高考真题研究 适当增加 CaCO 3 的量或加快搅拌速率 答案 解析 解析 要提高 x 值,就需要提高 CaSO 4 的生成速率,因为碳酸钙是粉末,因此不能通过增大表面积的方式提高反应速率,可以通过增加 CaCO 3 的量和搅拌加快 CaSO 4 的生成速率,以提高 x 的值。 (2) 碱式硫酸铝溶液吸收 SO 2 过程中,溶液的 pH______( 填 “ 增大 ”“ 减小 ” 或 “ 不变 ” ) 。 减小 答案 (3) 通过测定碱式硫酸铝溶液中相关离子的浓度确定 x 的值,测定方法如下: ① 取碱式硫酸铝溶液 25.00 mL ,加入盐酸酸化的过量 BaCl 2 溶液充分反应,静置后过滤、洗涤,干燥至恒重,得固体 2.330 0 g 。 ② 取碱式硫酸铝溶液 2.50 mL ,稀释至 25 mL ,加入 0.100 0 mol·L - 1 EDTA 标准溶液 25.00 mL ,调节溶液 pH 约为 4.2 ,煮沸,冷却后用 0.080 00 mol·L - 1 CuSO 4 标准溶液滴定过量的 EDTA 至终点,消耗 CuSO 4 标准溶液 20.00 mL ( 已知 Al 3 + 、 Cu 2 + 与 EDTA 反应的化学计量数比均为 1 ∶ 1) 。 计算 (1 - x )Al 2 (SO 4 ) 3 · x Al(OH) 3 中的 x 值 ( 写出计算过程 ) 。 答案 解析 答案 25.00 mL 溶液中: 2.50 mL 溶液中: n (Al 3 + ) = n (EDTA) - n (Cu 2 + ) = 0.100 0 mol·L - 1 × 25.00 mL × 10 - 3 L·mL - 1 - 0.080 00 mol·L - 1 × 20.00 mL × 10 - 3 L·mL - 1 = 9.000 × 10 - 4 mol 25.00 mL 溶液中: n (Al 3 + ) = 9.000 × 10 - 3 mol 1 mol (1 - x )Al 2 (SO 4 ) 3 · x Al(OH) 3 中: x ≈ 0.41 。 解析 由题意知, Al 3 + 、 Cu 2 + 与 EDTA 反应的化学计量数比均为 1 ∶ 1 ,因此 EDTA 总物质的量应等于 Al 3 + 和 Cu 2 + 的物质的量之和,根据题给数值即可求算出 x 的值。 2.(2017· 江苏, 18) 碱式氯化铜是重要的无机杀菌剂。 (1) 碱式氯化铜有多种制备方法 ① 方法 1 : 45 ~ 50 ℃ 时,向 CuCl 悬浊液中持续通入空气得到 Cu 2 (OH) 2 Cl 2 ·3H 2 O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解析 4CuCl + O 2 + 8H 2 O 解析 反应物为 CuCl 、 O 2 和 H 2 O ,生成物为 Cu 2 (OH) 2 Cl 2 ·3H 2 O ,根据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配平。 ② 方法 2 :先制得 CuCl 2 ,再与石灰乳反应生成碱式氯化铜。 Cu 与稀盐酸在持续通入空气的条件下反应生成 CuCl 2 , Fe 3 + 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其催化原理如图所示。 M ′ 的化学式为 _____ 。 答案 解析 Fe 2 + 解析 由图示 Cu + M → Cu 2 + + M ′ ,说明 Cu 被 M 氧化; M ′ + O 2 + H + → M + H 2 O ,说明 M ′ 被氧化为 M ,说明 M 价态高,由题给信息 “ Fe 3 + 对该反应起催化作用 ” , M 为 Fe 3 + , M ′ 为 Fe 2 + 。 (2) 碱式氯化铜有多种组成,可表示为 Cu a (OH) b Cl c · x H 2 O 。为测定某碱式氯化铜的组成,进行下列实验: ① 称取样品 1.116 0 g ,用少量稀 HNO 3 溶解后配成 100.00 mL 溶液 A ; ② 取 25.00 mL 溶液 A ,加入足量 AgNO 3 溶液,得 AgCl 0.172 2 g ; ③ 另取 25.00 mL 溶液 A ,调节 pH 4 ~ 5 ,用浓度为 0.080 00 mol·L - 1 的 EDTA(Na 2 H 2 Y·2H 2 O) 标准溶液滴定 Cu 2 + ( 离子方程式为 Cu 2 + + H 2 Y 2 - == =CuY 2 - + 2H + ) ,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溶液 30.00 mL 。通过计算确定该样品的化学式 ( 写出计算过程 ) 。 答案 n (OH - ) = 2 n (Cu 2 + ) - n (Cl - ) = 2 × 9.600 × 10 - 3 mol - 4.800 × 10 - 3 mol = 1.440 × 10 - 2 mol m (Cl - ) = 4.800 × 10 - 3 mol × 35.5 g·mol - 1 = 0.170 4 g m (Cu 2 + ) = 9.600 × 10 - 3 mol × 64 g·mol - 1 = 0.614 4 g m (OH - ) = 1.440 × 10 - 2 mol × 17 g·mol - 1 = 0.244 8 g a ∶ b ∶ c ∶ x = n (Cu 2 + ) ∶ n (OH - ) ∶ n (Cl - ) ∶ n (H 2 O) = 2 ∶ 3 ∶ 1 ∶ 1 化学式为 Cu 2 (OH) 3 Cl·H 2 O 。 1. 利用守恒法计算物质含量,其关键是建立关系式,一般途径有两种 (1) 利用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间的关系建立关系式。 (2) 利用微粒守恒建立关系式。 2. 多步滴定常分为两类 (1) 连续滴定:第一步滴定反应生成的产物,还可以继续参加第二步的滴定。根据第二步滴定的消耗量,可计算出第一步滴定的反应物的量。 (2) 返滴定:第一步用的滴定剂是过量的,然后第二步再用另一物质返滴定计算出过量的物质。根据第一步加入的量减去第二步中过量的量,即可得出第一步所求物质的物质的量。 反思归纳 题组一 “ 滴定法 ” 分析物质组成及含量 1.(2018· 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 ) 氯化苄 (C 6 H 5 CH 2 Cl) 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工业上采用甲苯与干燥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合成氯化苄。 (1) 写出甲苯与干燥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合成氯化苄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考向题组集训 答案 解析 解析 甲苯与干燥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合成氯化苄的化学方程式为 C 6 H 5 CH 3 + Cl 2 C 6 H 5 CH 2 Cl + HCl 。 1 2 3 4 5 (2) 用下列方法分析氯化苄粗产品的纯度: 步骤 Ⅰ :称取 2.555 g 样品于烧瓶中,加入 100.00 mL 4 mol·L - 1 氢氧化钠溶液共热,冷却至室温。加入 100.00 mL 4 mol·L - 1 硝酸,一段时间后,将烧瓶中的溶液全部转移至 250.00 mL 的容量瓶中,加水定容。 步骤 Ⅱ :从容量瓶中各取 50.00 mL 溶液于三只锥形瓶中,各加入 25.00 mL 0.200 0 mol·L - 1 硝酸银溶液。 步骤 Ⅲ :用硫酸铁铵作指示剂,用 0.200 0 mol·L - 1 NH 4 SCN 溶液分别滴定剩余的硝酸银,所得滴定数据如下表。 1 2 3 4 5 答案 解析 实验数据 实验序号 NH 4 SCN 溶液体积读数 /mL 滴定前 滴定后 第一次 0.40 10.38 第二次 0.30 10.32 第三次 0.20 10.41 已知: NH 4 SCN + AgNO 3 == =AgSCN ↓ + NH 4 NO 3 ① 加入硝酸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中和 NaOH 使溶液呈酸性,防止 OH — 对下一步的干扰 解析 溶液显碱性,则加入硝酸的目的是中和 NaOH 使溶液呈酸性,防止 OH — 对下一步的干扰。 1 2 3 4 5 解析 铁离子能与 SCN - 反应使溶液显红色,则在步骤 Ⅲ 操作中,判断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当滴入最后一滴,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实验数据 实验序号 NH 4 SCN 溶液体积读数 /mL 滴定前 滴定后 第一次 0.40 10.38 第二次 0.30 10.32 第三次 0.20 10.41 ② 在步骤 Ⅲ 操作中,判断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当滴入最后一滴,溶液由 无色变为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③ 该样品中氯化苄的质量分数 ( 写出计算过程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 100% ≈ 74.27%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解析 三次实验中消耗标准液体积分别是 9.98 mL 、 10.02 mL 、 10.21 mL ,第三次实验数据误差大,舍去,则消耗标准液体积的平均值是 10.00 mL , 根据方程式可知剩余硝酸银是 0.002 mol ,所以与氯离子反应的硝酸银是 0.005 mol - 0.002 mol = 0.003 mol ,则水解生成的氯离子是 0.003 mol × 250 mL÷50 mL = 0.015 mol ,因此该样品中氯化苄的质量分数为 × 100% ≈ 74.27% 。 1 2 3 4 5 ④ 上述测定结果通常高于氯化苄中氯元素的理论含量,原因是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甲苯与氯 答案 气在光照条件下可能生成多氯代物, Cl 2 或生成的 HCl 也会造成测定结果偏高 1 2 3 4 5 2.(2018· 南京市高三第三次模拟 ) 为测定某三价铁配合物 ( 化学式表示为 K a [Fe b (C 2 O 4 ) c ]· x H 2 O) 的组成,做了如下实验: 步骤 1 :称取 1.964 0 g K a [Fe b (C 2 O 4 ) c ]· x H 2 O 晶体,配制成 250.00 mL 溶液。 步骤 2 :取所配溶液 25.00 mL 于锥形瓶中,加入 1 mol·L - 1 H 2 SO 4 5.00 mL ,加热到 70 ~ 85 ℃ ,用 0.010 00 mol·L - 1 KMnO 4 溶液滴定至终点 ( + + 16H + ===10CO 2 ↑ + 2Mn 2 + + 8H 2 O) ,消耗 KMnO 4 溶液 48.00 mL 。 步骤 3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加热至黄色恰好消失,过滤,洗涤,将过滤及洗涤所得溶液收集到锥形瓶中,此时溶液仍呈酸性。 步骤 4 :继续用 0.010 00 mol·L - 1 KMnO 4 溶液滴定步骤 3 所得溶液至终点,消耗 KMnO 4 溶液 8.00 mL 。 1 2 3 4 5 (1) 步骤 2 中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 (2) 步骤 3 中加入锌粉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 。 (3) 步骤 4 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答案 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 褪色 将 Fe 3 + 还原为 Fe 2 + Mn 2 + + 4H 2 O 1 2 3 4 5 (4) 通过计算确定该三价铁配合物的化学式 ____________________ _( 写出计算过程 ) 。 答案 1 2 3 4 5 1 2 3 4 5 题组二 热重分析法确定物质组成及含量 3.[2014· 新课标全国卷 Ⅱ , 27(4)]PbO 2 在加热过程发生分解的失重曲线如下图所 示,已知失重曲线上的 a 点为样品失重 4.0%( 即 × 100%) 的残留固体。若 a 点固体组成表示为 PbO x 或 m PbO 2 · n PbO ,列式计算 x 值和 m ∶ n 值。 答案 1 2 3 4 5 1 2 3 4 5 4. 在焙烧 NH 4 VO 3 的过程中,固体质量的减少值 ( 纵坐标 ) 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210 ℃ 时,剩余固体物质的化学式为 _______ 。 答案 HVO 3 解析 NH 4 VO 3 分解的过程中生成氨气和 HVO 3 , HVO 3 进一步分解生成 V 2 O 5, 210 ℃ 时若分解生成酸和氨气,则剩余固体占起始固体百分含量为 × 100% ≈ 85.47% ,所以 210 ℃ 时,剩余固体物质的化学式为 HVO 3 。 解析 1 2 3 4 5 (1)300 ℃ 时残留固体的成分为 _______ , 900 ℃ 时残留固体的成分为 ____ 。 5. 为研究一水草酸钙 (CaC 2 O 4 ·H 2 O) 的热分解性质,进行如下实验:准确 称取 36.50 g 样品加热,样品的固体残留率 ( × 100%) 随温度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答案 CaC 2 O 4 解析 CaO 1 2 3 4 5 1 2 3 4 5 1 2 3 4 5 (2) 通过计算求出 500 ℃ 时固体的成分及质量 ( 写出计算过程 ) 。 答案 1 2 3 4 5 答案 在 600 ℃ 时, × 100% = 68.49% , m ( 剩余 ) = 36.50 g × 68.49% ≈ 25 g ,从 300 ℃ 至 600 ℃ 时,失去的总质量为 32 g - 25 g = 7 g , 失去物质的摩尔质量为 7 g÷0.25 mol = 28 g·mol - 1, 500 ℃ 时残留固体 的成分为 CaC 2 O 4 和 CaCO 3 的混合物,样品中 CaC 2 O 4 ·H 2 O 的物质的量 n (CaC 2 O 4 ·H 2 O) = = 0.25 mol ,设混合物中 CaC 2 O 4 和 CaCO 3 的 物质的量分别为 x mol 和 y mol ,根据 500 ℃ 时固体总质量可得 128 x + 100 y = 36.50 g × 76.16% ,根据钙元素守恒可得 x + y = 0.25 ,解得 x ≈ 0.10 , y ≈ 0.15 , m (CaC 2 O 4 ) = 0.10 mol × 128 g·mol - 1 = 12.80 g , m (CaCO 3 ) = 0.15 mol × 100 g·mol - 1 = 15.0 g , 500 ℃ 时固体的成分为 12.8 g CaC 2 O 4 和 15.0 g CaCO 3 。 1 2 3 4 5 反思归纳 热重分析的方法 (1) 设晶体为 1 mol 。 (2) 失重一般是先失水,再失非金属氧化物。 (4) 晶体中金属质量不减少,仍在 m 余 中。 (5) 失重最后一般为金属氧化物,由质量守恒得 m O ,由 n 金属 ∶ n O ,即可求出失重后物质的化学式。 1 2 3 4 5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