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06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化学卷·2018届四川省遂宁市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水平监测(2017
遂宁市高中2018级第四学期教学水平监测 化 学 试 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O-16 C-12 Fe-56 Au-197 Cu-64 第Ⅰ卷(选择题,满分46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要求,1-14题每题2分,15-20题每题3分,共46分) 1.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甘油加水作护肤剂 B.明矾[KAl(SO4)2·l2H2O]常用于自来水的消毒杀菌 C.目前研究的石墨烯聚合材料电池解决了新能源汽车电池容量不足以及充电时间长的问题 D.用汽油去除衣物上的油污和用热的纯碱溶液洗涤炊具上的油污,两者的原理不相同 2.下列事实不能用电化学理论解释的是 A.纯铁制品比钢铁制品更耐腐蚀 B.同种金属作为原电池的正极比作为电解池的阳极腐蚀得更慢 C.钢管镀锌时,锌棒做阳极,钢管做阴极,锌盐溶液做电解质溶液 D.铝片不用特殊方法保存 3.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烷烃在任何情况下均不与强酸、强碱、氧化剂反应 B. 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反应类型相同 C.等质量的乙烯和丁烯完全燃烧,丁烯耗氧多 D. 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醇比烷烃沸点高是因为醇分子间存在氢键 4.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22.4 L CO和C2H4混合气体的总分子数为2NA,质量为28 g B.常温常压下,1 mol甲基(-CH3)所含电子数为9NA C.1 L 0.1 mol/L (NH4)2SO4溶液中含NH4+离子数为0.2NA D.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当两极共收集到气体4.48L时,外电路中转移电子数为0.2 NA 5.下列操作能达成实验目的是 A.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混在甲烷中的乙烯 B.用电石和饱和食盐水在启普发生器中制备乙炔 C.在HCl气流中加热蒸干FeCl3溶液可得到FeCl3固体 D.用PH试纸测次氯酸溶液的PH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氨水能将分别含有 Fe3+、Al3+、Mg2+、Cu2+等阳离子的四种溶液区分开 B.NaCl、NH3、蔗糖分别属于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 C.盛放过苯酚的试剂瓶中残留的苯酚,用酒精洗涤 D.石油、煤、天然气、可燃冰、植物油都属于化石燃料 7.常温下,下列各组微粒在指定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A.水电离产生的c(OH-)=10-13mol/L的溶液:Al3+、Na+、Cl- B.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Fe2+、Al3+、NO3-、SO42- C.0.1 mol/L AlCl3的溶液:NH4+、AlO2-、ClO- D.0.1 mol/L FeCl3溶液:K+、Br-、SCN- 8.体育竞技中服用兴奋剂既有失公平,也败坏了体育道德。某种兴奋剂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有关该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物质与苯酚互为同系物,遇FeCl3溶液呈紫色 B.1mol该物质分别与浓溴水和H2反应时最多消耗 Br2和H2分别为4mol和7mol C.该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 D.滴入酸性KMnO4溶液振荡,紫色褪去,能证明其结构中存在碳碳双键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将等体积pH =3的H2SO4和pH =11的碱BOH溶液混合,所得溶液不可能为酸性 B.两种醋酸溶液的pH分别为a和(a+l),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c1和c2,则c1=10c2 C.常温下将0.1mol/L的HI溶液加水稀释100倍,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随之减小 D. NH4+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①(NH4)2Fe(SO4)2 ②(NH4)2CO3 ③(NH4)2SO4,各溶液浓度大小顺序:③>②>① 10. 下列解释事实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 Na2S2O3溶液中滴入稀硫酸有淡黄色沉淀产生:S2O32-+2H+=H2O+SO2↑+S↓ B.用石墨作电极电解AgNO3溶液:4Ag++2H2O 4Ag+O2↑+4H+ C.向氢氧化镁浊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红: Mg(OH)2 (s)Mg2+(aq)+2OH-(aq) D.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CaCO3):2H++CaCO3=Ca2++CO2↑+H2O 11.分子式为C8H10的芳香烃,其一氯代物的种类数是 A.9 B. 12 C.14 D.16 12.常温下将0.02 mol/L的HCN溶液与0.02 mol/L NaCN溶液等体积混合,测得混合溶液的pH>7,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A.c(Na+)>c(CN-)>c(H+)>c(OH-) B.c(Na+)+c(H+)=c(CN-)+c(OH-) C.c(HCN)+c(CN-)=0.04 mol·L-1 D.c(CN-)>c(HCN) 13.已知:PbI2的Ksp=7.0×10-9,将7.5×10-3mol/L的KI溶液与一定浓度的Pb(NO3)2溶液按2∶1体积混合(忽略体积变化),则生成PbI2沉淀所需Pb(NO3)2溶液的最小浓度为 A. 2.8×10-4 B.5.6×10-4 C.4.2×10-4 D.8.4×10-4 14.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证明Mg(OH)2沉淀可以转化为Fe(OH)3 向2mL 1 mol/L NaOH溶液中先加入3滴1 mol/L MgCl2溶液,再加入3滴1 mol/L FeCl3溶液 B 比较氯和碳的非金属性强弱 将盐酸滴入碳酸氢钠溶液中 C 验证电解解和食盐水阳极有氯气生成 以铁为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并将阳极生成的气体通入淀粉-KI溶液 D 用石墨作电极电解Mg(NO3)2、Cu(NO3)2 比较铜和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的混合溶液 15.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某有机物化学式为C3H6O2,其核磁共振氢谱有三个峰,其峰的面积比为3:2:1,则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一定是CH3CH2COOH B.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和乙醇杂质,可加入足量的饱和纯碱溶液,通过分液即得乙酸乙酯 C.除去乙醇中的少量水,加入新制生石灰,经蒸馏即得乙醇 D.有机物 的系统名称为3-甲基-1-戊烯 16.取0.2mol/LHX溶液与0.2mol/L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测得混合溶液的pH=8(25℃),则下列说法(或关系式)正确的是 A.c(Na+)﹣c(X-)=9.9×10-7mol/L B.c(Na+)= c(X-)+c(HX)= 0.2mol/L C.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 1×10-8mol/L D.c(OH-)﹣c(HX)= c(H+)=1×lO-6mol/L 17.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将苯、液溴和铁粉混合产生的气体直接通入AgNO3溶液中产生淡黄色沉淀说明苯和液溴发生了取代反应 B.将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溶液最终变为无色透明,说明生成的1,2—二溴乙烷无色且可溶于四氯化碳 C.用CH3COOH 溶液做导电性实验,灯泡很暗,能证明 CH3COOH 是弱电解质 D.将铝热剂溶于足量稀盐酸后再滴入几滴K3[Fe(CN)6]溶液出现蓝色沉淀,铝热剂中一定含有氧化亚铁 18.室温下,用0.10mol/L的盐酸分别滴定20.00mL浓度均为0.10mol/L氢氧化钠溶液和氨水,滴定过程中溶液pH随加入盐酸体积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当滴定氨水消耗V(HCl)=10 mL时,有: 2[c(OH-)-c(H+)]=c(NH4+)-c(NH3·H2O) B.当pH=7时,滴定氨水消耗的V(HCl)<20 mL, 且溶液中c(NH4+)=c(Cl-) C.当滴定氨水消耗V(HCl)=20 mL时, 有:c(Cl-)>c(NH4+)>c(H+)>c(OH-) D.滴定氢氧化钠溶液,V(HCl)>20 mL时一定有:c(Cl-)>c(Na+)>c(H+)>c(OH-) 19.下表是3种物质的溶解度(2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物 质 MgCl2 Mg(OH)2 MgCO3 溶解度(g/100g) 74 0.00084 0.01 A. 将表中三种物质与水混合,加热、灼烧,最终的固体产物相同 B. 除去粗盐中含有的MgCl2杂质,最佳除杂试剂为NaOH溶液 C. 已知MgCO3的Ksp=6.82×10-6mol2/L2,则所有含有固体MgCO3的溶液中,都有c(Mg2+)=c(CO32-),且c(Mg2+)×c(CO32-)=6.82×10-6mol2/L2 D. 用石灰水处理含有Mg2+和HCO3-的硬水,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Mg2++2HCO3-+2Ca2++4OH-===2CaCO3↓+Mg(OH)2↓+2H2O 20.一种将燃料电池与电解池组合制备KMnO4的装置如图所示(电极甲、乙、丙、丁均为惰性电极)。该装置工作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电极附近溶液的pH减小 B.电极丁的反应式为:MnO42―― e- === MnO4- C.KOH溶液的质量分数:c%>a%>b% D.导线中有2 mol电子通过时,理论上有2 mol K+移入阴极区 第Ⅱ卷(填空题,满分54分) 注意事项: 1.请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在第Ⅱ卷答题卡上作答,不能答在此试卷上。 2.试卷中横线及框内注有“▲”的地方,是需要你在第Ⅱ卷答题卡上作答。 二、必做题(注意:19题至23题为每位考生必做题。) 21.(12分) 25℃时,有关物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 化学式 CH3COOH H2CO3 H2SO3 电离平衡常数 K=1.8×10-5 K1=4.3×10-7 K2=5.6×10-11 K1=1.5×10-2 K2=1.02×10-7 (1) CH3COOH溶液中,其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 ▲ ,常温下测得NaHSO3溶液的pH<7,其原因是 ▲ 。 (2) 常温下,将体积为10mLpH=2的醋酸溶液与亚硫酸溶液分别加蒸馏水稀释至1000mL,稀释后溶液的pH,前者 ▲ 后者(填“>”、“<”或“=”)。 (3) 下列离子CH3COO-、CO32-、HSO3-、SO32-在溶液中结合H+的能力由大到小的关系为 ▲ 。 (4) 体积相同、c(H+)相同的①CH3COOH;②HCl;③H2SO4 三种酸溶液分别与同浓度的NaOH溶液完全中和时,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 (填序号)。 (5) 已知,H+(aq) + OH-(aq) == H2O(l) ΔH =-57.3 kJ/mol。实验测得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 mol H2O时放出57 kJ的热,则醋酸溶液中,醋酸电离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 22.(12分)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支柱,化学在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某学习小组按如下图所示装置探究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 (1) 甲池是 ▲ 装置,通入CH4气体的电极上的反应式为 ▲ 。乙池中SO42- 移向 ▲ 电极(填“石墨”或“Ag”) (2) 当甲池消耗标况下33.6LO2时,电解质KOH的物质的量变化 ▲ mol,乙池若要恢复电解前的状态则需要加入 ▲ g ▲ (填物质名称)。 (3) 丙池中发生的电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 23.(15分)草酸铁晶体Fe2(C2O4)3·xH2O通过相关处理后可溶于水,且能做净水剂,在110℃可完全失去结晶水。为测定该晶体中铁的含量和结晶水的含量,某实验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步骤1:称量5.20g草酸铁晶体进行处理后,配制成250 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步骤2:取所配溶液25.00 mL于锥形瓶中,先加足量稀H2SO4酸化,再滴加KMnO4溶液至草酸恰好全部氧化成二氧化碳,同时MnO4-被还原成Mn2+。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锌粉,加热至溶液黄色刚好消失,过滤、洗涤,将过滤及洗涤所得溶液收集到锥形瓶中,此时溶液仍呈酸性。 步骤3:用0.0200 mol/L KMnO4溶液滴定步骤2所得溶液至终点,消耗KMnO4溶液V1 mL,滴定中MnO4-被还原成Mn2+。 重复步骤2、步骤3的操作2次,分别滴定消耗0.0200 mol/L KMnO4溶液为V2、V3 mL。 记录数据如下表: 实验编号 KMnO4溶液的浓(mol/L) KMnO4溶液滴入的体积(mL) 1 0.0200 V1 = 20.02 2 0.0200 V2 = 23.32 3 0.0200 V3 = 19.98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草酸铁溶液能做净水剂的原因 ▲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 该实验步骤1和步骤3中使用的仪器除托盘天平、铁架台、滴定管夹、烧杯、玻璃棒外,需用下列仪器中的 ▲ (填序号)。 A.酸式滴定管 B.碱式滴定管 C.锥形瓶 D.胶头滴管 E.漏斗 F.250 mL容量瓶 (3) 实验步骤2中 KMnO4氧化草酸的化学方程式为 ▲ ;加入锌粉的目的是 ▲ 。【来源:全,品…中&高*考+网】 (4) 步骤3滴定时是否选择指示剂 ▲ (是或否);滴定终点的判断方法是 ▲ 。 (5) 在步骤3中,下列滴定操作使测得的铁含量偏高的有 ▲ 。 A.滴定管用水洗净后直接注入KMnO4溶液 B.滴定管尖嘴内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C.读取KMnO4溶液体积时,滴定前平视,滴定结束后俯视读数 (6) 实验测得该晶体中结晶水的个数x为 ▲ 。 三、选做题(每位考生从所给的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两题都答,选第一题计入总分。) 24. 【化学一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某原料经测定主要含有A、B、C、D、E五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四周期元素,其相关信息如下: 元素 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 A 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 B 原子核外有三种不同的能级且各个能级所填充的电子数相同 C 最外层p轨道半充满 D 位于短周期,其原子的核外成对电子数是未成对电子数的3倍 E 位于ds区且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A的相同 请回答下列问题(用A、B、C、D、E所对应的元素符号作答): (1) B、C、D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 (2) E的二价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 。 (3) A2B2D4常用作除锈剂,该分子中B的杂化方式为 ▲ ;1 mol A2B2D4分子中含有σ键与π键的数目之比为 ▲ 。 (4) 与化合物BD互为等电子体的阴离子的化学式为 ▲ (任写一种)。 (5) B2A6、C2A4分子中均含有18个电子,它们的沸点相差较大,主要原因是 ▲ 。 (6) 一种E和金(Au)形成的合金晶体具有面心立方最密堆积结构,其晶胞中E原子处于面心,Au原子处于顶点,则该合金中E原子与Au原子的个数之比为 ▲ ;若相临两个Au原子的最短距离为a厘米,则该合金的密度为 ▲ g/cm3。又知上述晶体具有储氢功能,氢原子可进入到由E原子与Au原子构成的四面体空隙中。若将E原子与Au原子等同看待,该晶体储氢后的晶胞结构与CaF2(见右图)的结构相似,该晶体储氢后的化学式应为 ▲ 。 25. 【化学一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 (15分) 某高聚物W和树脂X的合成路线如下: (1) A 的结构简式是 ▲ 。 (2) C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 ▲ 。 (3) D 的名称是 ▲ 。 (4) A→B 的第一步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5) 已知 F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10,分子中碳原子、氢原子数都是氧原子数的 3 倍,苯环上的氢原子化学环境都相同,则 F 能发生的反应是(填字母) ▲ 。 a.加成反应 b.加聚反应 c.氧化反应 d.水解反应 (6) E 的分子式为 C10H14O2,含三个甲基,苯环上的一溴代物有两种。生成 E 的化学方程式是 ▲ 。 (7) B 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属于酯且含有碳碳双键的同分异构体共有 ▲ 种(不考虑顺反异构)。 遂宁市高中2018级第四学期教学水平监测 化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第Ⅰ卷(选择题,共46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要求,1-14题每题2分,15-20题每题3分,共46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D B C C A B A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B D D A A B D C C 第 Ⅱ 卷(填空题,共54分) 二、必做题(注意:19、20、21三个题为每位考生必做题。) 21.(12分) (1) HSO3-的电离程度大于其水解程度 (2) < (3)CO32->SO32- >CH3COO->HSO3- (4)①>②=③ (5)CH3COOH(aq) CH3COO-(aq) + H+(aq) ΔH=+0.3 kJ/mol (以上每空各2分) 22、(12分) (1)①原电池(或化学能转化为电能)(1分); CH4 –8e-+ 10OH- ═ CO32-+ 7H2O (2分); 石墨(1分) (2)1.5(2分); 240(2分), 氧化铜 (2分) (或372,碳酸铜) (3)Mg2+ +2Cl-+2H2O Mg(OH)2↓+ H2↑+ Cl2↑ (2分) 23、(15分) (1) Fe3++3H2O Fe(OH)3(胶体)+ 3H+ (2分) (2) A、C、D、F (2分) (3) 2KMnO4+5H2C2O4+3H2SO4═ K2SO4+2MnSO4+10CO2↑+8H2O (2分); 将Fe3+还原为Fe2+ (1分) (4) 否 (1分);加入最后一滴KMnO4溶液时,溶液变为浅紫红色,且30s 内浅紫红色不褪去(2分) (5) AB (2分) (6) 8 (3分) 三、选做题(每位考生从所给的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两题都答,选第一题计入总分。) 24、(15分) (1) N>O>C (2) 1s22s22p63s23p63d9(或[Ar]3d9) (3) sp2 7 :2 (4) CN-(或) (5) N2H4分子间形成氢键 (6) 3∶1 389/(NA.a3) H8AuCu3 (除(1)、(3)小题每空1分外,其余每空各2分) 25、(15分) (1)(2分) (2)酯基,羟基 (2分) (3)2-甲基-1-丙醇(2分) (4) + 2Ag(NH3)2OH COONH4 + H20 +2Ag↓ +3NH3 (2分) (5) ac(2分) (6) (2分) (7)5 (3分) 【来源:全,品…中&高*考+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