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辽宁省葫芦岛协作校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化学 Word版
辽宁省葫芦岛协作校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
第二次月考化 学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K∶39 Fe∶56 Mn∶55 Ba∶137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能量较高、有可能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称为活化分子
B.活化分子的平均能量与所有分子的平均能量之差称为活化能
C.催化剂能参与反应,可降低原反应所需活化能
D.非活化分子也有可能发生有效碰撞
2.下列实验方法中,不能证明醋酸是弱电解质的是
A.常温下,测定0.1mol·L−1 CH3COOH的pH
B.常温下,测一定浓度的CH3COONa溶液的pH
C.等体积的0.1mol·L−1 HCl和0.1mol·L−1醋酸溶液,比较中和这两种酸所需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的体积
D.等体积的0.1mol·L−1 HCl和0.1mol·L−1醋酸溶液,分别与等量的颗粒大小相同的Zn反应,观察产生气泡的速率
3.对可逆反应4NH3(g)+5O2(g)4NO(g)+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达到化学平衡时,2V正(NH3)=3V逆(H2O)
B.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NO的同时,消耗x mol NH3,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减小
D.达到平衡时,若减小容器体积,则NH3的转化率会增大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是极弱的电解质,它能微弱电离生成H+,所以严格地说纯水呈微酸性
B.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降低
C.℃纯水中c(OH−)×c(H+)=Kw,稀酸和稀碱中Kw=c(OH)×c(H)≠10−14
D.H2OH++OH−是吸热过程,所以温度升高,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Kw随之增大
5.下列实验事实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A.pH=11的氨水稀释10倍后溶液pH>10
B.将氯化铝溶液加热蒸干并灼烧,最终得氧化铝固体
C.对2HI(g)H2(g)+I2(g),减小容器体积,气体颜色变深
D.水垢中含有CaSO4,可先用Na2CO3溶液浸泡处理,而后用盐酸去除
6.下列事实一定能说明HF是弱酸的是
①常温下NaF溶液的pH大于7;②用HF溶液做导电性实验,灯泡很暗;③HF与NaCl不能发生反应;④常温下0.1mol·L−1的HF溶液的pH为2.3;⑤HF能与Na2CO3溶液反应,产生CO2气体⑥HF与水能以任意比混溶;⑦1mol·L−1的HF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A.①④⑦ B.②③⑤ C.③④⑥ D.①④
7.下列过程或现象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A.纯碱溶液去油污 B.加热氯化铁溶液颜色变深
C.铁在潮湿的环境中生锈 D.浓硫化钠溶液有臭味
8.一定温度下,将一定质量的冰醋酸加水稀释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c三点溶液的pH:c<a<b
B.用湿润的pH试纸测量a处溶液的pH,测量结果偏小
C.a、b、c三点CH3COOH的电离程度:c<a<b
D.a、b、c三点溶液用1mol·L−1 NaOH溶液中和,消耗NaOH溶液体积:c<a<b
9.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X2(g)+Y2(g)2XY(g),已知X2、Y2、XY三者起始浓度分别为0.1mol·L−1、0.3mol·L−1、0.2mol·L−1,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处于平衡,此时容器中不可能的情况是
A.X2为0.2mol·L−1 B.Y2为0.35 mol·L−1
C.XY为0.3mol·L−1 D.X2、Y2、XY总浓度为0.6mol·L−1
10.通过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不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向滴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红色褪去
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B
将金属钠在燃烧匙中点燃,迅速伸入集满CO2的集气瓶,瓶中产生大量白烟,瓶内有黑色颗粒产生
CO2具有氧化性
C
向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Na2CrO4混合溶液中加入2滴AgNO3溶液,只生成白色沉淀
Ksp(AgCl)
c(CO)>c(HCO)>c(OH-)>c(H+)
D.加热蒸干所得混合溶液,最终得到Na2CO3固体
13.在一定温度下,将气体X和气体Y各0.16mol充入10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Y(g)2Z(g) △H<0,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t/min
2
4
7
9
n(Y)/mol
0.12
0.11
0.10
0.10
A.反应前2min的平均速率υ(Z) =2.0×10-3mol·(L·min)-1
B.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反应达到新平衡前υ(逆)<υ(正)
C.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120
D.其他条件不变,再充入0.2mol Z,平衡时X的体积分数增大
14.取未知浓度的硫酸、盐酸和醋酸各25.00mL,分别用0.10mol·L−1的NaOH溶液或0.10mol·L−1的稀氨水滴定得到下图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图可知曲线c为NaOH滴定硫酸
B.由图可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大于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C.曲线b、c的滴定实验可用酚酞做指示剂
D.由图可知滴定前醋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60mol·L-1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图甲可知,升高温度醋酸钠的水解程度增大
B.由图乙可知,a点Kw的数值比b点Kw的数值大
C.由图丙可知,反应A(g)+B(g) ===2C(g)是吸热反应
D.由图丁可知,反应C(金刚石,s)=C(石墨,s)的焓变ΔH=ΔH1-ΔH2
16.已知某温度下,MnCO3、MnS的溶度积分别为2.0×10−11、5.0×10−14。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A.碳酸锰的溶解度大于硫化锰的溶解度
B.碳酸锰转化成硫化锰的离子方程式为MnCO3(s)+S2−(aq)MnS(s)+CO(aq)
C.碳酸锰转化成硫化锰的平衡常数K=2.5×10−3
D.在含相同浓度的CO,S2−的溶液中滴加氯化锰溶液,先产生沉淀是MnS
第Ⅱ卷(共52分)
二、非选择题
17.(1)甲醇(CH3OH)是重要的溶剂和替代燃料,工业上用CO和H2在一定条件下制备CH3OH的反应为:CO(g)+2H2(g)CH3OH(g),在体积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CO和4mol H2,一定条件下发生上述反应,测得CO(g)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一所示。
①从反应开始到5min,用CO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CO)=________。
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达到平衡时,H2的转化率为65%
B.5min后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C.达到平衡后,再充入氩气,反应速率减小
D.2min前v(正)>v(逆),2min后v(正)”或“=”)c点对应的Ksp;
(3)现将足量的Ag2SO4分别放入:
a.40mL 0.01mol·L−1K2SO4溶液
b.10mL蒸馏水
c.10mL 0.02mol·L−1H2SO4溶液
则Ag2SO4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________(填字母)。
(4)下列有关Ag2SO4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含有大量SO的溶液中肯定不存在Ag+
B.Ag2SO4的溶度积常数(Ksp)=1.6×10−5(mol·L−1)3
C.0.02mol·L−1的AgNO3溶液与0.2mol·L−1的Na2SO4溶液等体积混合不会生成沉淀
(5)往Ag2SO4固体中加入足量的Na2CrO4溶液,可观察到砖红色沉淀(Ag2CrO4为砖红色),写出沉淀转化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回答下列问题:
(1)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醋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溶液呈______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下同),溶液中c(Na+)____________c(CH3COO-)(填“<”“>”或“=”)。
(2)常温下,取0.2mol·L−1 HCl溶液与0.2mol·L−1 MOH溶液等体积混合,测得混合后溶液的pH=5。写出MOH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3)99℃时,向pH=6的蒸馏水中加入NaHSO4晶体,保持温度不变,测得溶液的pH=2。此时水的离子积Kw=________,水电离出的c(H+)=________,而此时溶液中的c(Na+)__________c(SO)(填“<”“>”或“=”)。
(4)相同温度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中
A.NH4C1 B.NH4HCO3 C.NH4HSO4 D.(NH4)2SO4
①pH值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用对应的字母填写)。
②NH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用对应的字母填写)。
21.某学生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选择甲基橙作指示剂。请填写下列空白:
(1)下图中___(填“A”或“B”)是碱式滴定管,进行该实验的第一步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
(2)用标准的盐酸滴定待测的NaOH溶液时,左手握酸式滴定管的活塞,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锥形瓶中溶液颜色变化,直到因加入一滴盐酸后,出现________________(填“现象”)说明达到滴定终点。
(3)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所测NaOH溶液的浓度数值偏低的是( )
A.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盐酸润洗就直接注入标准盐酸
B.滴定前盛放NaOH溶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干燥
C.酸式滴定管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D.读取盐酸体积时,开始仰视读数,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
(4)若滴定开始和结束时,酸式滴定管中的液面如图所示,则所用盐酸溶液的体积为________mL。
(5)某学生根据3次实验分别记录有关数据如下表:
滴定次数
待测NaOH溶液的体积/mL
0.1000mol·L−1盐酸的体积/mL
滴定前刻度
滴定后刻度
第一次
25.00
0.00
26.11
第二次
25.00
1.56
30.30
第三次
25.00
0.22
26.31
依据上表数据列式计算该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写出简要过程)。
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
第二次月考
化 学答 案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答案】D
【解析】A.活化分子发生有效碰撞,要求能量高、碰撞方向正确,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是活化分子,故说法正确;B.活化能是活化分子的平均能量与所有分子的平均能量之差,故说法正确;C.催化剂参加反应,能够降低活化分子的活化能,故说法正确;D.有效碰撞是活化分子发生反应时的碰撞,要求具有一定能量和取向,故说法错误。
2.【答案】C
【解析】A.常温下,测定0.1mol·L−1 CH3COOH的pH值,若pH大于1,即可证明为弱电解质,选项A不选;B.常温下,乙酸钠溶液显示碱性,说明乙酸钠为为强碱弱酸盐,从而证明了乙酸为弱电解质,选项B不选;C.等体积的0.1mol·L−1 HCl和0.1mol·L−1醋酸溶液,中和这两种酸所需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的体积相等,不能证明醋酸是弱电解质,选项C选;D.等体积的0.1mol·L−1 HCl和0.1mol·L−1醋酸溶液,分别与等量的颗粒大小相同的Zn反应,盐酸反应产生气泡的速率较快,说明醋酸不完全电离,是弱电解质,选项D不选。答案选C。
3.【答案】C
【解析】A.平衡时,不同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系数之比,则达平衡时,3V正(NH3)=2V逆(H2O),A错误;B.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NO的同时,消耗x mol NH3,都表示反应向正向进行,不能说明反应到达平衡,B错误;C.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各物质浓度均减小,则正逆反应速率均减小,C正确;D.达到平衡时,若减小容器体积,相当于加压,平衡左移,则NH3的转化率会减小,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C。
4.【答案】D
【解析】A.水是极弱的电解质,它能微弱电离生成等量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故纯水呈中性,故A错误;B.向水中加入稀氨水,一水合氨电离出氢氧根离子,则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故B错误;C.纯水中c(OH−)×c(H+)=10−14=Kw,Kw是一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Kw不变,故稀酸和稀碱中Kw=c(OH−)×c(H+)=10−14,故C错误;D.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温度升高,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故Kw随之增大,故D正确;故选D。
5.【答案】C
【解析】A.本来稀释10倍碱性变弱10倍,pH应该是10。但是氨水属于弱碱,弱碱部分电离,NH3·H2ONH+OH−加水稀释平衡正向移动,碱性稍大些,所以比10大些,但大不过11,故A
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B.铝离子在水溶液中发生水解,AlCl3+3H2OAl(OH)3+3HCl↑,加热条件下氯化氢逐渐挥发,平衡正向移动,氢氧化铝受热易分解,2Al(OH)3===Al2O3+3H2O,所以把氯化铝溶液蒸干,灼烧,最后得到的主要固体产物是氧化铝,故B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C.对2HI(g)H2(g)+I2(g)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没有变化,改变压强不会使平衡发生移动,而减小容器体积,气体颜色变深,是因为体积变小,碘蒸汽的密度增大,导致颜色加深,故C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D.因为溶解度S(CaCO3)<S(CaSO4),故水垢中的CaSO4时,加入饱和Na2CO3溶液,能将CaSO4转化为CaCO3,后加盐酸,水垢溶解,从而除去水垢,故D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6.【答案】D
【解析】①说明水解显碱性,正确;①只能说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小,但无法确定是否是弱酸,不正确;③不能说明;④说明存在电离平衡,正确;⑤只能说明HF的酸性强于碳酸的,不正确;⑥不正确,和溶解性无关;⑦只能说明溶液显酸性,不正确,所以答案选D。
7.【答案】C
【解析】A.纯碱即Na2CO3,是强碱弱酸盐,能水解出NaOH:Na2CO3+H2ONaHCO3+NaOH,而NaOH能使油脂水解达到去油污的目的,与水解有关,A不选;B.铁离子水解生成能生成氢氧化铁,水解吸热,因此加热促进氯化铁水解,氢氧化铁浓度增大,溶液颜色变深,与水解有关,B不选;C.铁的生锈根据水膜的酸性强弱可以分为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但均与盐类水解无关,C选;D.硫化钠Na2S是强碱弱酸盐,能水解出H2S:S2−+H2OHS−+OH−,HS−+H2OOH−+H2S,H2S有臭鸡蛋气味,与盐类水解有关,D不选。答案选C。
8.【答案】B
【解析】A.导电能力越强,离子浓度越大,氢离子浓度越大,pH越小,则a、b、c三点溶液的pH为b<a<c,A错误;B.用湿润的pH试纸测量酸性的pH,a处溶液稀释,导电能力增大,溶液酸性增强,pH减小,所以测量结果偏小,B正确;C.随水的增多,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所以a、b、c三点醋酸的电离程度:a<b<c,C错误;D.a、b、c三点溶液浓度不同,但溶质的物质的量相同,所以a、b、c三点溶液用1mol·L−1氢氧化钠溶液中和,消耗氢氧化钠溶液体积:a=b=c,D错误;答案选B。
9.【答案】A
【解析】若反应向正反应进行到达平衡,X2、Y2的浓度最小,XY的浓度最大,假定完全反应,则:
X2(g)+Y2(g)2XY(g)
开始(mol·L−1) 0.1 0.3 0.2
变化(mol·L−1) 0.1 0.1 0.2
平衡(mol·L−1) 0 0.2 0.4
若反应逆正反应进行到达平衡,X2、Y2的浓度最大,XY的浓度最小,假定完全反应,则:
X2(g)+Y2(g)2XY(g)
开始(mol·L−1) 0.1 0.3 0.2
变化(mol·L−1) 0.1 0.1
0.2
平衡(mol·L−1) 0.2 0.4 0
因为可逆反应,物质不能完全转化所以平衡时浓度范围为0c(OH-)>c(H+),故C说法错误;D.加热蒸干后得到Na2CO3和NaHCO3,因为NaHCO3不稳定,受热易分解,2NaHCO3Na2CO3+CO2↑+H2O,因此最终得到物质为Na2CO3,故D说法正确。
13.【答案】B
【解析】由题中信息可知,反应在第7分钟处于化学平衡状态,平衡时Y的变化量为0.06mol,则根据方程式可知
X(g) +Y(g)2Z(g)
起始浓度(mol·L−1) 0.016 0.016 0
转化浓度(mol·L−1) 0.006 0.006 0.012
平衡浓度(mol·L−1) 0.01 0.01 0.012
A. 反应前2min内Y减少了0.04mol,则生成Z是0.08mol,浓度是0.008mol·L−1,所以平均速率v(Z)=0.008mol·L−1÷2min=4.0×10−3mol·(L·min)-1,A错误;B.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其他条件不变,降低
温度,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反应达到新平衡前v(逆)<v(正),B正确;C. 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C错误;D. 该反应前后气体的分子数不变,所以改变压强后,平衡不移动。其他条件不变,再充入0.2mol Z,相当于对原平衡加压,所以平衡时X的体积分数不变,D错误。答案选B。
14.【答案】D
【解析】A.由图像可知加入氢氧化钠或氨水时,a的pH在开始阶段变化较大,应为碱滴定弱酸的变化曲线,则b、c为硫酸盐酸的滴定曲线,由于浓度未知,则不能确定b、c,故错误;B.硫酸、盐酸都为强酸,题中纵坐标为pH,不能确定浓度的大小,故错误;C.如用氨水中和,滴定终点时溶液呈现酸性,应用甲基橙为指示剂,故错误;D.开始时醋酸的pH为3,氢离子浓度为0.001mol·L−1,滴定终点时消耗氢氧化钠的体积为15mL,则有c×0.025=0.10×0.015,解c=0.06mol·L−1,故正确。故选D。
15.【答案】A
【解析】A. 由图甲可知,升高温度醋酸钠溶液的pH增大,故其水解程度增大,A正确;B.Kw只与温度有关,a点Kw的数值与b点Kw的数值相等,B不正确;C.由图丙可知,T2对应的化学反应速率较大,故T2温度较高,C的平衡时的体积分数较小,故反应A(g)+B(g) ===2C(g)是放热反应,C不正确;D.由图丁可知,反应C(金刚石,s)=C(石墨,s)是放热反应,由盖斯定律可知,ΔH=ΔH2-ΔH1,D不正确。本题选A。
16.【答案】C
【解析】A.碳酸锰和硫化锰的组成形式相似,溶度积MnCO3>MnS,则碳酸锰的溶解度大于硫化锰的溶解度,故A正确;B. 碳酸锰中存在碳酸锰的溶解平衡,当加入硫离子时生成硫化锰沉淀,使碳酸锰的溶解平衡右移,反应离子方程式为MnCO3(s)+S2−(aq)MnS(s)+CO(aq),故B正确;C.碳酸锰转化成硫化锰的反应方程式为:MnCO3+S2−MnS+CO32−,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K==·===400,故C错误;D.MnS和MnCO3是同类型沉淀,可直接根据Ksp数值比较溶解性情况,难溶的优先产生沉淀,在含相同浓度的CO、S2−的溶液中滴加氯化锰溶液,由于Ksp(MnS)<Ksp(MnCO3),则MnS比MnCO3更难溶,先产生沉淀是MnS,故D正确;故选C。
17.【答案】(1)①0.3mol·(L·min) −1;②B
(2)①−90.3kJ·mol−1;K1·K2·K3;②A
(3)能
【解析】(1)①v(CO)=△c/△t=(2.0−0.5)mol·L−1/5min=0.3mol·(L·min) −1;②A.达到平衡时,H2的转化率为(2.0−0.5)mol·L−1×1L×2/4mol=75%,A错误;B.5min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B正确;C.达到平衡后,再充入氩气,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C错误;D.在反应达到平衡前,v(正)>v(逆),D错误。答案选B。(2)①由盖斯定律可知,将已知三个方程式相加即得到反应Ⅳ,C(s)+2H2O(g)+CaO(s)CaCO3(s)+2H2(g)的△H=−90.3kJ·mol−1
;方程式相加,平衡常数相乘,反应Ⅳ平衡常数K=K1·K2·K3;②A.正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体系的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可以提高H2产率,A正确;B.压缩容器的体积,平衡不移动,B错误;C.增加CaO的量,平衡不移动,C错误;D.选用适当的催化剂,平衡不移动,
D错误;答案选A。(3)此反应为放热反应,且没有熵变,可以自发进行。
18. 【答案】Ⅰ.(1)4SO2+3CH44H2S+3CO2+2H2O
Ⅱ.(2)1076
(3)①增大 反应ⅰ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CO的平衡体积分数增大;反应ⅱ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CO的平衡体积分数也增大 ②20% 0.044
【解析】(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根据题意,CH4与SO2反应生成H2S、CO2和H2O,反应条件是高温、催化剂。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配平化学方程式。(2)反应热=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对于反应ⅰ,ΔH=(1319+442-678-x)kJ·mol−1=+7kJ·mol−1,解得x=1 076(或利用反应ⅱ进行计算,ΔH=(x+930-1 606-442)kJ·mol-1=-42kJ·mol−1,解得x=1076)。(3)①由题图知,随着温度升高,CO的平衡体积分数增大。反应ⅰ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CO的平衡体积分数增大;反应ⅱ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CO的平衡体积分数增大,综合来讲,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体系中CO的平衡体积分数增大。②T1℃时,测得平衡时体系中COS的物质的量为0.80mol,则反应的n(COS)=0.20mol,故COS的平衡转化率为×100%=20%。反应ⅰ生成0.20mol CO,剩余0.80mol H2,生成的CO与H2O(g)发生反应ⅱ,设达到平衡时,参加反应ⅱ的CO为x mol,利用三段式法进行计算:
CO(g)+ H2O(g)CO2(g)+H2(g)
起始(mol) 0.20 1 0 0.80
转化(mol) x x x x
平衡(mol) 0.20-x 1-x x 0.80+x
开始共投入3mol气体,且反应ⅰ和反应ⅱ都是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故平衡时体系中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根据题图知,T1℃达到平衡时,CO的体积分数为5%,故×100%=5%,解得x=0.05。故平衡时体系中n(COS)=0.80mol,n(H2)=0.80mol+0.05mol=0.85mol,n(H2S)=0.20
mol,n(CO)=0.20mol-0.05mol=0.15mol,反应ⅰ的平衡常数K==≈0.044。
19.【答案】(1)不饱和
(2)=
(3)b>a>c
(4)BC
(5)Ag2SO4+CrO===Ag2CrO4+SO
【解析】(1)曲线上的点都是处于平衡状态,此时纵、横坐标的乘积等于Ksp,a点对应的纵、横坐标的乘积小于Ksp,没有达到饱和。(2)Ksp仅与温度有关。(3)SO对Ag2SO4的溶解起抑制作
用,使溶解度减小,SO浓度越大,溶解度越小。(4)由Ag2SO4(s)2Ag+(aq)+SO(aq)知A错;取图象中b点计算:Ksp=c2(Ag+)·c(SO)=(2×10−2 mol·L−1)2×4×10−2mol·L−1=1.6×10−5(mol·L−1)3,B对;Q=c2(Ag+)·c(SO)=(1×10−2mol·L−1)2×0.1 mol·L−1=1×10-5(mol·L-1)
(2)MOHM++OH-
(3)1.0×10−12;1.0×10−10mol·L−1;=
(4)①B>A>D>C;②D>C>A>B
【解析】(1)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醋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恰好反应生成醋酸钠,醋酸根水解,溶液呈碱性,根据电荷守恒可知溶液中c(Na+)>c(CH3COO-)。(2)常温下,取0.2mol·L−1 HCl溶液与0.2mol·L−1 MOH溶液等体积混合恰好反应生成MCl,测得混合后溶液的pH=5,说明溶液显酸性,因此M+水解,则MOH是弱碱,电离方程式为MOHM++OH−。(3)99℃时,pH=6的蒸馏水中氢离子与氢氧根浓度均是10-6mol·L−1,则此时水的离子积Kw=1.0×10−12。加入NaHSO4晶体,保持温度不变,测得溶液的pH=2,即氢离子浓度是0.01mol·L−1,所以氢氧根浓度是10−10mol·L−1,硫酸氢钠抑制水的电离,则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等于溶液中氢氧根的浓度,为1.0×10−10mol·L-1,硫酸氢钠不水解,则根据硫酸氢钠的化学式可知而此时溶液中的c(Na+)=c(SO)。(4)①A.NH4C1溶液中铵根水解,溶液显酸性;B.NH4HCO3溶液中铵根与碳酸氢根的水解相互促进;C.NH4HSO4是强酸的酸式盐,电离出的氢离子抑制铵根水解;D.(NH4)2SO4溶液中铵根水解,溶液显酸性,铵根浓度大,酸性强于氯化铵;所以pH值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D>C。②根据以上分析可知NH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D>C>A>B。
21.【答案】(1)A;检查仪器是否漏水
(2)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且在半分钟内不变色
(3)D
(4)26.10
(5)==26.10mL,c(NaOH)==0.1044mol·L−1
【解析】(1)A是碱式滴定管,使用滴定管前必须进行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2)选择甲基橙作指示剂,用标准的盐酸滴定待测的NaOH溶液时,当出现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且在半分钟内不变
色时,说明达到滴定终点;(3)A.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盐酸润洗,标准液浓度减小,滴加盐酸体积增大,就所测NaOH溶液的浓度数值偏高,A错误;B.滴定前盛放NaOH溶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干燥,没有影响,B错误;C.酸式滴定管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滴加盐酸体积增大,就所测NaOH溶液的浓度数值偏高,C错误;D.读取盐酸体积时,开始仰视读数,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滴加盐酸体积减小,就所测NaOH溶液的浓度数值偏低,D正确。答案选D。(4)所用盐酸溶液的体积为26.10mL;(5)因为第二组实验中,滴加盐酸的体积偏差太大,舍去,则二次实验盐酸体积的平衡值为:==26.10mL,则c(NaOH)=
=0.1044mol·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