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06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作业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1、常温下,某溶液X由Fe3+、SO42-、Cu2+、Na+、CO32-、A13+中的几种离子组成。取少量待测液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另取少量待测滴加NaOH溶液至pH=4后过滤,向滤液中继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时又得到沉淀W和溶液Y。可能用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沉淀物 Fe(OH)3 Cu(OH)2 Al(OH)3 开始沉淀的pH 1.9 4.7 3.4 沉淀完全的pH 3.2 6.7 4.7 A.该温度下Ksp[Fe(OH)3]=l×10-14.6 B.W主要含有Cu(OH)2和A1(OH)3 C.溶液X中一定含有Cu2+、Fe3+和SO42- D.取溶液Y进行焰色反应,可判断溶液X中是否含有Na+ 【答案】C 【解析】解:常温下,某溶液X由Fe3+、SO42-、Cu2+、Na+、CO32-、Al3+中的几种离子组成。 取少量待测液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可知含有Fe3+,则不存在CO32-;另取少量待测滴加NaOH溶液至pH=4时Fe3+完全沉淀为,后过滤,向滤液中继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时又得到沉淀W溶液Y,因Al(OH)3能溶解于过量的NaOH,沉淀W是Cu(OH)2;溶液是电中性的,必须含有的阴离子为SO42-;A.Fe(OH)3完全沉淀的pH=3.2,则Ksp[Fe(OH)3]=c(Fe3+)×c3(OH-)=1×10-5×(1×10-3.2)3=1×10-37,故A错误;B.Al(OH)3能溶解于过量的NaOH,沉淀W是不可能有Al(OH)3,故B错误;C.据分析可知,溶液X中一定含有Cu2+、Fe3+和SO42-,故C正确;D.取溶液Y进行焰色反应,无法判断溶液X中是否含有Na+,因沉淀Cu2+时滴加了过量的NaOH溶液,引入了Na+,故D错误;答案为C。 2、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对下列实验操作、现象、结论或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或解释 A 向Na2S溶液中滴加盐酸 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产生 氯的非金属性比硫的强 B 向Ba(NO3)2溶液中通入SO2气体 产生白色沉淀 沉淀是BaSO3 C 将0.1mol/LZnSO4溶液加入1mol/LNa2S溶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加0.1mol/LCuSO4溶液 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变为黑色沉淀 Ksp(CuS)>Ksp(ZnS) D 向某溶液中滴加K3[Fe(CN)6](铁氰化钾)溶液 有蓝色沉淀产生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A.A B. B C.C D.D 【答案】D 【解析】 【分析】 A、Na2S溶液与盐酸的反应是强酸制弱酸的反应; B、向Ba(NO3)2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气体,溶液中硝酸根在酸性条件下与二氧化硫反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 C、Na2S溶液过量,均为沉淀的生成,不发生沉淀的转化,不能比较Ksp大小; D、亚铁离子和铁氰化钾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 【详解】 A项、比较非金属性强弱时,应根据非金属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进行比较,不能利用HCl、H2S的酸性强弱比较,故A错误; B项、二氧化硫溶于水,使溶液显酸性,向Ba(NO3)2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气体,溶液中硝酸根在酸性条件下与二氧化硫反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故B错误; C项、Na2S溶液过量,与ZnSO4溶液和CuSO4溶液的反应均为沉淀的生成,没有发生沉淀的转化反应,不能比较CuS和ZnS的Ksp大小,故C错误; D项、铁氰化钾溶液和亚铁离子反应生成蓝色铁氰化亚铁沉淀,这是检验亚铁离子的一种方法,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涉及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元素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溶度积大小比较等知识,把握物质的性质、反应原理,明确常见阴阳离子的检验方法是解答关键。 3、 Mg(OH)2固体在水中达到溶解平衡:Mg(OH)2(s)Mg2+(aq)+2OH-(aq),为使Mg(OH)2固体的量减少,可加入少量的 A.NH4ClB.NaOHC.MgSO4D.Na2SO4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勒夏特列原理进行分析; 【详解】 A、加入NH4Cl,NH4+与OH-反应生成NH3·H2O,促使平衡向右进行,Mg(OH)2固体减少,故A符合题意; B、加入NaOH,使c(OH-)增大,平衡向左进行,Mg(OH)2固体质量增多,故B不符合题意; C、加入MgSO4,使c(Mg2+)增多,平衡向左进行,Mg(OH)2固体质量增多,故C不符合题意; D、加入Na2SO4,对平衡无影响,故D不符合题意。 4、 某温度下,向10mL0.1mol/LCuCl2溶液中滴加0.1mol/L的Na2S溶液,滴加过程中溶液中﹣lgc(Cu2+)与Na2S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已知:Ksp(ZnS)=3×10﹣25mol2/L2) A.a、b、c三点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为b点 B.Na2S溶液中:c(S2-)+c(HS-)+c(H2S)=2c(Na+) C.该温度下Ksp(CuS)=10﹣35.4mol2/L2 D.向100mLZn2+、Cu2+浓度均为10-5mol/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10-4mol/L的Na2S溶液,Zn2+先沉淀 【答案】C 【解析】 【分析】 向10mL0.1mol/LCuCl2溶液中滴加0.1mol/L的Na2S溶液,发生反应:Cu2++S2-CuS↓,Cu2+单独存在或S2-单独存在均会水解,水解促进水的电离,结合图象计算溶度积常数和溶液中的守恒思想,据此判断分析。 【详解】 向10mL0.1mol/LCuCl2溶液中滴加0.1mol/L的Na2S溶液,发生反应:Cu2++S2-CuS↓,Cu2+单独存在或S2-单独存在均会水解,水解促进水的电离,b点溶液时滴加Na2S溶液的体积是10mL,此时恰好生成CuS沉淀,CuS存在沉淀溶解平衡:CuS(s)Cu2+(aq)+S2-(aq),已知此时-lgc(Cu2+)=17.7,则平衡时c(Cu2+)=c(S2-)=10-17.7mol/L。 A.Cu2+单独存在或S2-单独存在均会水解,水解促进水的电离,b点时恰好形成CuS沉淀,此时水的电离程度并不是a、b、c三点中最大的,A错误; B.Na2S溶液中,根据物料守恒,2c(S2-)+2c(HS-)+2c(H2S)=c(Na+),B错误; C.该温度下,平衡时c(Cu2+)=c(S2-)=10-17.7mol/L,则Ksp(CuS)=c(Cu2+)?c(S2-)=10-17.7mol/L×10-17.7mol/L=10-35.4mol2/L2,由于已知lg2=0.3,则Ksp(CuS)=10-35.4mol2/L2=(100.3)2×10-36mol2/L2=4×10-36mol2/L2,C正确; D.向100mLZn2+、Cu2+浓度均为10-5mol/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10-4mol/L的Na2S溶液,产生ZnS时需要的S2-浓度为c(S2-)= 3×10-20mol/L;产生CuS时需要的S2-浓度为c(S2-)=×10-31mol/L,则产生CuS沉淀所需S2-浓度更小,优先产生CuS沉淀,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 【点睛】 本题考查沉淀溶解平衡知识,根据图象所提供的信息计算出CuS的Ksp数值是关键,对于同类型的沉淀可直接根据Ksp数值比较溶解性情况,不同类型的沉淀则需要定量计算比较,这是易错点,注意守恒思想的运用。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Kw随温度、浓度的改变而改变 B.Ksp小的难溶电解质其溶解度一定小 C.若某吸热反应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为熵增反应 D.改变条件,使平衡移动,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一定改变 【答案】C 【解析】 【详解】 A.水的离子积常数只与温度有关系,与浓度无关系,故A错误; B.Ksp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而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无关,故B错误; C.吸热反应可以自发进行,△H>0,若满足△H-T△S<0,必须是熵增的反应,故C正确; D.化学平衡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其它条件改变,平衡移动,而平衡常数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molAgCl和0.1molAgI混合后加入1L水中,所得溶液中c(Cl-)=c(I-) B.常温下,向饱和CaCO3溶液中加入Na2CO3粉末,CaCO3的溶解度不变 C.25℃时,Ksp[Mg(OH)2]=5.61×10-12、Ksp(MgF2)=7.12×10-11,该温度下饱和Mg(OH)2溶液与饱和MgF2溶液相比,前者的c(Mg2+)大 D.常温下Ksp(Ag2SO4)=1.4×10-5,向10mL0.1mol/L的Na2SO4溶液中加入 10mL0.1mol/L的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答案】D 【解析】 【详解】 A.AgCl和AgI的Ksp不同,AgCl和AgI均存在溶解平衡,混合溶液中阳离子都为银离子,则c(Cl-)≠c(I-),故A错误; B.常温时,向CaCO3的饱和溶液中加入Na2CO3固体,因为CaCO3存在溶解平衡,加入Na2CO3后,加大了CO32-的浓度,使CaCO3的溶解平衡逆向移动,从而降低了CaCO3溶解度,故B错误; C.两个物质的阴阳离子比值相同,因氢氧化镁溶度积小,由Mg(OH)2的Ksp计算其Mg2+浓度小,故C错误; D.混合后,c(SO42-)=0.05mol/L,c(Ag+)=0.05mol/L,根据Ksp(Ag2SO4)=1.4×10-5,混合溶液的c2(Ag+)×c(SO42-)=0.0025×0.05=1.25×10-4>1.4×10-5,即有白色沉淀生成,故D正确, 故选D。 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BaCO3是难溶于水的强电解质,在医学上用作钡餐 B.中国古代利用明矾溶液的酸性清除铜镜表面的铜锈 C.施肥时,草木灰不能与铵态氮肥混合使用,否则会降低肥效 D.锅炉水垢中含有的CaSO4,可先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处理,而后用盐酸除去 【答案】A 【解析】 【分析】 A、能用于做钡餐的是难溶于水和盐酸的硫酸钡; B、明矾溶液中Al3+水解使溶液呈酸性,铜锈与酸性物质反应; C、草木灰水溶液显碱性,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反应; D、先用Na2CO3溶液处理,发生沉淀的转化生成碳酸钙,碳酸钙溶于盐酸。 【详解】 A项、BaCO3难溶于水但易溶于酸,故不能做钡餐,能用于做钡餐的是硫酸钡,故A错误; B项、明矾溶液中Al3+水解使溶液呈酸性,铜锈为Cu2(OH)2CO3 ,溶于酸性溶液,故利用明矾溶液的酸性清除铜镜表面的铜锈,故B正确; C项、草木灰水溶液显碱性,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后,放出氨气,降低肥效,故C正确; D项、由平衡CaSO4(s)Ca2+(aq)+SO42-(aq)可知,加入Na2CO3溶液后,CO32-与Ca2+结合生成CaCO3沉淀,Ca2+浓度减少,使CaSO4的沉淀溶解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发生反应:CaSO4(s)+CO32-(aq)=CaCO3(s)+SO42-(aq),然后再加盐酸,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从而除去硫酸钙,故D正确。 故选A。 8、已知25℃时,Ka(HF)=3.6×10-4,Ksp(CaF2)=1.46×10-10。现向1L0.2mol·L-1HF溶液中加入1L0.2mol·L-1CaCl2溶液,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25℃时,0.1mol·L-1HF溶液中pH=1B.该体系中HF与CaCl2反应产生沉淀 C.Ksp(CaF2)随温度和浓度的变化而变化D.加入CaCl2溶液后体系中的c(H+)不变 【答案】B 【解析】 【分析】 HF为弱酸,0.1mol·L-1HF溶液中c(H+)=c(F-)=6×10-3mol·L-1,0.1mol·L-1HF与0.1mol·L-1CaCl2反应产生CaF2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F+Ca2+=CaF2↓+2H+。 【详解】 A、由Ka(HF)=3.6×10-4可知HF为弱酸,0.1mol·L-1HF溶液中pH>1,故A错误; B项、混合后溶液中Ca2+浓度为0.1mol·L-1,F-浓度为=6×10-3mol·L-1,浓度商Q为0.6×10-3>Ksp(CaF2)=1.46×10-10,会与沉淀出现,故B正确; C项、溶度积只受温度的影响,与浓度无关,故C错误; D项、0.1mol·L-1HF与0.1mol·L-1CaCl2反应产生CaF2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F+Ca2+=CaF2↓+2H+,溶液中c(H+)增大,故D错误。 故选B。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增大,非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减小 B.常温下pH=10碳酸钠的溶液,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等于1×10-10mol/L C.可溶性盐在水中完全电离是强电解质,而难溶性盐在水中只能部分电离 D.对于反应2X(g)+Y(g)Z(g)ΔH>0,增加X的量,ΔH不变 【答案】D 【解析】 【详解】 A项、自发反应不一定是熵增大,如△H<0,△S<0低温下反应自发进行,非自发反应不一定是熵减小或不变,也可以增大,如△H>0,△S>0低温下是非自发进行的反应,故A错误; B项、常温下pH=10碳酸钠的溶液,因为盐的水解促进了水的电离,即水电离出的c(H+)等于水电离出的c(OH-)等于溶液中的c(OH-),溶液中的c(OH-)=Kw/1×10-10mol/L=1×10-4mol/L,故B错误; C项、可溶性盐在水中完全电离是强电解质,难溶性盐如碳酸钙难溶于水,但溶解部分完全电离,CaCO3是强电解质,故C错误; D项、对于反应2X(g)+Y(g)Z(g)ΔH>0,增加X的量,平衡正向移动,吸收的热量增大,但ΔH不变,故D正确。 故选D。 10、 AlPO4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T2>T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lPO4在b点对应的溶解度大于c点 B.AlPO4沉淀溶解是放热的过程 C.图中四个点的Ksp:a=c=d<b D.T1温度下,在饱和溶液中加入AlCl3可使溶液由c点变到a点 【答案】B 【解析】 【分析】 AlPO4沉淀溶解是吸热的过程:AlPO4(s)Al3+(aq)+PO43-(aq)△H>0,温度越高,c(Al3+)、c(PO43-)越大,Ksp越大;温度相同,Ksp相同,在饱和溶液中加入AlCl3,溶液中c(Al3+)增大,c(PO43-)减小。 【详解】 A项、T2>T1,温度高时溶解度大,则AlPO4在b点对应的溶解度大于c点,故A正确; B项、沉淀溶解平衡为吸热的过程,故B错误; C项、温度相同,Ksp相同,温度越高,Ksp越大,则图象中四个点的Ksp:a=d=c1×10-33÷1×10-6=1×10-27,所以c(OH-)>1×10-9mol/L,c(H+)<10-14÷1×10-9=10-5mol/L,所以pH≥5,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D。 15、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结论 操作 A CO32-水解是吸热反应 在0.1mol/LNa2CO3溶液中,滴加2滴酚酞显浅红色,微热,红色加深 B Ksp(BaSO4)>Ksp(BaCO3) 常温下,用饱和Na2CO3溶液可将BaSO4全部转化为BaCO3 C 酸性A比B强 等体积、pH=3的两种酸HA和HB分别与足量的Zn反应,酸HA放出的氢气多 D 金属性:M>N 由M、N与稀硫酸构成的原电池中,M上产生大量气泡 A.AB.BC.CD.D 【答案】A 【解析】 【分析】 A.水解反应为吸热反应; B.Qc(BaCO3)>Ksp(BaCO3),则生成碳酸钡沉淀; C.等pH时酸HA放出的氢气多,可知HA的酸性更弱; D.由M、N与稀硫酸构成的原电池中,较活泼金属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较不活泼金属上生成氢气。 【详解】 A.水解反应为吸热反应,则滴加2滴酚酞显浅红色,微热,红色加深,可知CO32-水解是吸热反应,A正确; B.向含有BaSO4的溶液中加入饱和Na2CO3溶液,若Qc(BaCO3)>Ksp(BaCO3),则会生成碳酸钡沉淀,与是否发生沉淀的转化无关,因此不能比较Ksp(BaSO4)、Ksp(BaCO3),B错误; C.等pH时酸HA放出的氢气多,可知溶液中含HA酸物质的量较多,则说明HA的酸性更弱,即酸性:HA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