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化学】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说明:1.本试卷分卷I和卷Ⅱ两部分,共30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卷I为选择题,请将答案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卷Ⅱ用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不要超出答题区域否则不计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l-35.5 Cu-64 Zn-65 Ag-108‎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8分)‎ ‎1.对于反应A2+3B2===2AB3来说,下列表示该反应进行得最慢的是( )‎ A. v(A2) ==0.6 mol·L-1·s-1 B. v(B2) ==2.7 mol·L-1·min-1‎ C. v(AB3) ==12 mol·L-1·min-1 D. v(A2) ==6 mol·L-1·min-1‎ ‎【答案】B ‎【解析】‎ ‎【分析】将B2、AB3两种物质的速率转化为A物质的速率后进一步比较。‎ ‎【详解】A. v(A2)=0.6mol•L﹣1•s﹣1;‎ B. v(B2)=2.7mol•L﹣1• min﹣1,则v(A2)=0.015mol•L﹣1•s﹣1;‎ C. v(AB3)=12mol•L﹣1•min﹣1,则v(A2)=0.1mol•L﹣1•s﹣1;‎ D. v(A2)=6mol•L﹣1•min﹣1=0.1mol•L﹣1•s﹣1;‎ 由以上计算可知反应速率最慢的是B;‎ 答案选B。‎ ‎2.一定条件下,某容器中各微粒在反应前后变化的示意图如下,其中和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关于此反应说法错误的是( )‎ A. 一定属于吸热反应 B. 一定属于可逆反应 C. 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D. 一定属于分解反应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图示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两种。‎ ‎【详解】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一般的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但也有的分解反应如2H2O2=2H2O+O2↑是放热反应,A错误;‎ B.根据图示可知有一部分反应物未参加反应,该反应是可逆反应,B正确;‎ C.据图可知,该反应有单质生成,所以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正确;‎ D.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两种,因此属于分解反应,D正确;‎ 答案选A。‎ ‎3.在‎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A(g)+B(g) ‎2C(g)+D(g)。若最初加入的A和 B都是4 mol,在前10 s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2 mol·L-1·s-1,则10 s时,容器中 B的物质的量变化了( )‎ A. 1.6‎‎ mol B. 2.8 mol C. 2.4 mol D. 1.2 mol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v=计算出A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量,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得出B的物质的量的变化量。‎ ‎【详解】Δc(A)=vΔt=0.12 mol·L-1·s-1×10 s=1.2mol/L,Δc(B)=0.6mol/L,Δn(B)= 0.6mol/L×‎2L=1.2mol;‎ 答案选D。‎ ‎4.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各组物质的水溶液时,发生的电极反应完全相同的是( )‎ A. NaOH、H2SO4 B. CuCl2、Cu(NO3)‎‎2 ‎ C. Na2SO4、NaCl D. KNO3、AgNO3‎ ‎【答案】A ‎【解析】‎ ‎【分析】A.惰性电极电解氢氧化钠溶液、硫酸溶液,依据离子放电顺序分析实质是电解水;‎ B.依据溶液中阴阳离子放电顺序分析,惰性电极电解氯化铜溶液实质电解溶质氯化铜,电解Cu(NO3)2是电解硝酸铜和水;‎ C.依据溶液中阴阳离子放电顺序分析,惰性电极电解Na2SO4实质是电解水,惰性电极电解NaCl溶液是电解氯化钠和水;‎ D.依据溶液中阴阳离子放电顺序分析,惰性电极电解KNO3实质是电解水,惰性电极电解AgNO3溶液是电解AgNO3和水。‎ ‎【详解】A.惰性电极电解氢氧化钠溶液、硫酸溶液,依据离子放电顺序分析实质是电解水,阳极电极反应为4OH--4e-=2H2O+O2↑,阴极电极反应为2H++2e-=H2↑,A正确;‎ B.依据溶液中阴阳离子放电顺序分析,惰性电极电解氯化铜溶液实质电解氯化铜,电极反应为阳极为:2Cl--2e-=Cl2↑,阴极为Cu2++2e-=Cu,电解Cu(NO3)2是电解硝酸铜和水,阳极电极反应为4OH--4e-=2H2O+O2↑,阴极电极反应为Cu2++2e-=Cu,电极反应不同,B错误;‎ C.依据溶液中阴阳离子放电顺序分析,惰性电极电解Na2SO4实质是电解水,阳极电极反应为4OH--4e-=2H2O+O2↑,阴极电极反应为2H++2e-=H2↑,惰性电极电解NaCl溶液是电解氯化钠和水,阳极电极反应2Cl--2e-=Cl2↑,阴极电极反应为2H++2e-=H2↑,电极反应不同,C错误;‎ D.依据溶液中阴阳离子放电顺序分析,惰性电极电解KNO3实质是电解水,阳极电极反应为4OH--4e-=2H2O+O2↑,阴极电极反应为2H++2e-=H2↑,惰性电极电解AgNO3 溶液是电解AgNO3和水,阳极电极反应为4OH--4e-=2H2O+O2↑,阴极电极反应为Cu2++2e-=Cu,电极反应不同,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A。‎ ‎5.如下图,各烧杯中盛有海水,铁在其中被腐蚀的速度由快到慢的顺序为(  ) ‎ A. ①②③④⑤ B. ④③②①⑤ C. ④③①②⑤ D. ④②③①⑤‎ ‎【答案】C ‎【解析】‎ ‎【详解】金属腐蚀快慢比较规律:电解池的阳极>原电池的负极>化学腐蚀>原电池的正极>电解池的阴极,结合题给装置选C ‎6.下列关于如图所示各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装置①是原电池,总反应式是Cu+2Fe3+= Cu2++2Fe2+‎ B. 装置①中,铁作正极,正极反应式为Fe3++e-= Fe2+‎ C. 装置②可以减缓铁棒的腐蚀,此保护方法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D. 若用装置③精炼铜,则c极为粗铜,d极为纯铜,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 ‎【答案】D ‎【解析】‎ ‎【分析】A.根据装置①的图片可知该装置为原电池,铁的活泼性强于铜,因此铜为正极,电极反应为:Fe3++e-=Fe2+,铁为负极,电极反应为:Fe-2e-=Fe2+;‎ B.由选项A可知,铁为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 C. 根据装置②的图片可知该装置为电解池,Zn与电源的正极相连,为阳极,Fe与电源的负极相连,为阴极;‎ D. 根据装置③的图片可知该装置为电解池,用该装置精炼铜时,粗铜作阳极,纯铜为阴极,电解质溶液为硫酸铜。‎ ‎【详解】A.根据装置①的图片可知该装置为原电池,铜为正极,电极反应为:Fe3++e-=Fe2+,铁为负极,电极反应为:Fe-2e-=Fe2+,总反应式是Fe+2Fe3+=3Fe2+,A项错误;‎ B.该装置中铁为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B项错误;‎ C. 根据装置②的图片可知该装置为电解池,Zn与电源的正极相连,为阳极,Fe与电源的负极相连,为阴极,该装置可以减缓铁棒的腐蚀,称为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C项错误;‎ D. 根据装置③的图片可知该装置为电解池,由电流方向可知,a为正极、b为负极,c为阳极、d为阴极,用该装置精炼铜时,粗铜作阳极,纯铜为阴极,电解质溶液为硫酸铜,D项正确;‎ 答案选D。‎ ‎7.一定条件下,某可逆反应aA(g) bB(s)+cC(g)自发进行并达到平衡状态后,A的转化率α(A)与温度(T)、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a>b+c B.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 T1﹤T2‎ D. 该反应自发进行的温度是低温 ‎【答案】D ‎【解析】‎ ‎【详解】A. 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则有a>c,A项错误;‎ B. 该反应能自发进行,则ΔG=ΔH-TΔS<0,因a>c,ΔS<0,那么当ΔH<0时,反应能自发进行,即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常数K减小,B项错误;‎ C.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A的转化率减小,因此T1>T2,C项错误; ‎ D. 该反应能自发进行,则ΔG=ΔH-TΔS<0,当温度较低时,才能自发进行,D项正确;‎ 答案选D。‎ ‎8.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电解池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B. 原电池跟电解池连接后,电子从原电池负极流向电解池阴极,经过电解质溶液到达电解池的阳极,然后再回流到原电池的正极,形成闭合回路 C. 电解时,阳极发生氧化反应 D. 电解时,阳离子移向阴极 ‎【答案】B ‎【解析】‎ ‎【详解】A. 电解池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A项正确;‎ B. 电子不进入电解质溶液,原电池跟电解池连接后,电子从负极流向阴极,从阳极经导线流向正极,B项错误;‎ C. 电解时,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C项正确;‎ D. 电解时,阳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阳离子移动到阴极,阴离子移动到阳极,D项正确;‎ 答案选B。‎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决定化学反应速率快慢的根本因素是温度、浓度和催化剂 B. 锌与稀硫酸反应时,硫酸的浓度越大,产生氢气的速率越快 C. 恒压时,增加惰性气体的量,原化学反应速率减慢 D. 增大反应物浓度,能够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含量,所以反应速率增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A. 决定化学反应速率快慢的根本因素是物质自身的性质,是内因,A项错误;‎ B. 锌与稀硫酸反应时,硫酸的浓度越大,产生氢气的速率越快,但硫酸的浓度过大时,不再产生氢气,B项错误;‎ C. 恒压时,增加惰性气体的量,物质的浓度降低,原化学反应速率减慢,C项正确;‎ D. 增大反应物浓度,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加,所以反应速率增大,D项错误;‎ 答案选C。‎ ‎10.一种分解海水制氢气的方法为2H2O(l) 2H2(g)+O2(g)。下图为此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反应正反应的活化能小于逆反应的活化能 B. TiO2可以提高H2O的分解速率 C. 催化剂对该反应的反应热无影响 D. 使用氢气作燃料有利于控制温室效应 ‎【答案】A ‎【解析】‎ ‎【详解】A. 该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吸热反应,ΔH=正反应的活化能-逆反应的活化能>0,因此有正反应的活化能大于逆反应的活化能,A项错误;‎ B. TiO2为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率,即可以提高H2O的分解速率,B项正确;‎ C. 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但对该反应的反应热无影响,C项正确;‎ D. 使用氢气作燃料,燃烧后的产物为水,不释放CO2,有利于控制温室效应,D项正确;‎ 答案选A。‎ ‎11.现有下列四个图象:‎ abcd 下列反应中符合上述全部图象的是( )‎ A. N2(g)+3H2(g) 2NH3(g) ΔH<0‎ B. 2SO3(g) 2SO2(g)+O2(g) ΔH>0‎ C. 4NH3(g)+5O2(g) 4NO(g)+6H2O(g) ΔH<0‎ D. H2(g)+CO(g) C(s)+H2O(g) ΔH<0‎ ‎【答案】B ‎【解析】‎ ‎【分析】由以上四幅图可知,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 ‎【详解】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该反应为体积增大的反应,升高温度,生成物浓度增大,该反应为吸热反应,符合条件的反应为B;‎ 答案选B。‎ ‎12.在一定条件下将TiO2和焦炭放入密闭真空容器中,反应TiO2 (s)+C(s) Ti(s)+CO2 (g)达到平衡,保持温度不变,缩小容器容积,体系重新达到平衡,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有( )‎ ‎①平衡常数减小  ②TiO2的质量不变 ③CO2的浓度不变  ④Ti的质量减少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答案】B ‎【解析】‎ ‎【分析】利用勒夏特列原理进行分析判断,平衡常数的影响因素只有温度,温度不变,K不变。‎ ‎【详解】缩小容器容积,平衡逆向移动,TiO2的质量增加,Ti的质量减小,平衡常数的影响因素只有温度,温度不变,K不变,K=c(CO2),因此CO2的浓度不变,因此正确的是③④,共2个;‎ 答案选B。‎ ‎13.一定温度下,在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A(s)+2B(g) C(g)+D(g),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有( )‎ ‎①混合气体的密度②容器内气体的压强 ③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④B物质的量浓度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答案】B ‎【解析】‎ ‎【分析】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且各物质的浓度、物质的量、体积分数等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详解】该反应为等体积反应,混合气体的压强、总物质的量不再发生变化时,不能证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但有固体参加,混合气体的密度可以作为判断平衡状态的依据,当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时,说明达到平衡状态;B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发生变化时,证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正确的是①④2个;‎ 答案选B。‎ ‎14.在某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A、B,发生反应mA(g) nB(g)ΔH==Q kJ·mol-1。反应达到平衡时,B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温度、容器容积的关系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m>n B. ‎100℃‎时达平衡后,再向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A,再次达到平衡时,B物质的量浓度增大 C. 温度不变,压强增大,B的质量分数减小 D. 容器容积不变,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减小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图表数据可知,升高温度,B的浓度增大,即平衡正向移动;容器的容积扩大到原来的2倍时,B的浓度逐渐减小的倍数小于2,说明减小压强,平衡正向移动。‎ ‎【详解】A. 减小压强,平衡正向移动,则mv(正),因此升高温度,达到新平衡的图是B;平衡逆向移动,平衡中C的体积分数减小;‎ ‎(2)减小压强,平衡逆向移动,v(正)、v(逆)整体减小,且v(逆)>v(正),为图C;平衡逆向移动,A的转化率减小;‎ Ⅱ. 达到平衡状态之前,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NO2的体积分数越来越小,达到平衡状态后,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NO2的体积分数逐渐增大,因此可能与实验结果相符的图为②④;‎ ‎26.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研究有关电化学的问题(甲、乙、丙三池中溶质足量),当闭合该装置的电键K时,观察到电流计的指针发生了偏转。请回答下列问题: ‎ ‎(1)甲池中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 ‎(2)丙池的总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 ‎(3)当乙池中C极质量减轻‎10.8 g时,甲池中B电极理论上消耗标准状况下O2的体积为_____mL。‎ ‎(4)一段时间后,断开电键K,下列物质能使乙池电解质溶液恢复到反应前浓度的是______(填选项字母)。 ‎ A.Cu B.CuO C.Cu(OH)2 D.Cu2(OH)2CO3‎ ‎【答案】(1). CH3OH+8OH--6e- == CO32- +6H2O (2). 2Cu2++2H2O4H++2Cu+O2↑ (3). 560 (4). A ‎【解析】‎ ‎【分析】由图可知,当闭合该装置的电键K时,甲池为甲醇燃料电池,通入甲醇的为负极,电极反应为:2CH3OH+16OH--12e-=CO32-+12H2O,通入氧气的为正极,电极反应为:3O2+12e-+6H2O=12OH-,KOH为电解质溶液;乙池为电解池,C为阳极,电极反应为:Ag-e-=Ag+,D为阴极,电极反应为:Cu2++2e-=Cu;丙池为电解池,E为阳极,电极反应为:4OH--4e-=O2↑+2H2O,F为阴极,电极反应为:Cu2++2e-=Cu,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1)甲池为甲醇燃料电池,A为负极,电极反应为:CH3OH+8OH--6e- == CO32- +6H2O;‎ ‎(2)丙池为电解池,E为阳极,电极反应为:4OH--4e-=O2↑+2H2O,F为阴极,电极反应为:Cu2++2e-=Cu,总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Cu2++2H2O4H++2Cu+O2↑‎ ‎(3)甲池B极为正极,电极反应为:3O2+12e-+6H2O=12OH-,乙池中C为阳极,电极反应为:Ag-e-=Ag+,乙池中C极质量减轻‎10.8 g,n(Ag)==0.1mol,电子转移0.1mol,甲池中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为×0.1mol=0.025mol,消耗标准状况下O2的体积为0.025mol×‎22.4L/mol=‎0.56L=560mL;‎ ‎(4)乙池为电解硝酸铜,用金属银作阳极,阴极上铜离子得电子生成单质铜,溶液中铜离子减少,要让乙池电解质溶液恢复到反应前浓度,需要加入金属铜。‎ ‎27.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H-O键能为463 kJ·mol-1,O=O键能为498 kJ·mol-1。若1 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1 mol气态水放出241 kJ的热量,计算H-H键能为______kJ·mol-1。‎ ‎(2)已知化学方程式:H2(g)+ O2(g) ==H2O(g),该反应的活化能为167.2 kJ·mol-1,其逆反应的活化能为409.0 kJ·mol-1,写出该反应的逆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 ‎(3)4Al(s)+3O2(g)==2Al2O3(s)ΔH1,4Fe(s)+3O2(g)==2Fe2O3(s)ΔH2,则ΔH1________ΔH2(选填“﹥”、“﹤”或“﹦”)。‎ ‎【答案】(1). 436 (2). H2O(g) == H2(g)+1/2O2(g) ΔH=+241.8 kJ·mol-1 (3). <‎ ‎【解析】‎ ‎【分析】(1)根据ΔH=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进行计算;‎ ‎(2)根据逆反应的反应热=逆反应活化能-正反应活化能进行计算;‎ ‎(3)根据铝热反应的反应热及盖斯定律进行比较;‎ ‎【详解】(1)设H-H键能为x kJ·mol-1,则ΔH=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x+×498 -2×463 =-241,解得x=436 kJ·mol-1;‎ ‎(2)逆反应的反应热=逆反应活化能-正反应活化能=409 kJ·mol-1-167.2 kJ·mol-1=+241.8kJ·mol-1,逆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O(g) == H2(g)+1/2O2(g) ΔH=+241.8 kJ·mol-1;‎ ‎(3)①4Al(s)+3O2(g)==2Al2O3(s) ΔH1,②4Fe(s)+3O2(g)==2Fe2O3(s) ΔH2,由盖斯定律可知,①-②可得4Al(s)+2Fe2O3(s)==2Al2O3(s)+4Fe(s) ΔH=ΔH1-ΔH2,铝热反应为放热反应,则ΔH=ΔH1-ΔH2<0,即ΔH1<ΔH2。‎ ‎28.一种电化学制备NH3的装置如图所示,图中陶瓷在高温时可以传输H+。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此装置将______能转化为______能。‎ ‎(2)Pd电极a为_____极(选填“正”、“负”、“阴”或“阳”),电极反应式为___。‎ ‎(3)当制得6mol氨气时有____mol 质子从____极迁移到____极 (选填“a”或“b”)。‎ ‎【答案】(1). 电 (2). 化学 (3). 阴 (4). N2 + 6H+ +6e- =2NH3 (5). 18 (6). b (7). a ‎【解析】‎ ‎【分析】由图可知该装置为电解池,通入N2的一极为阴极,通入H2的一极为阳极,总反应为合成氨的反应,电解池中阳离子向阴极移动,阴离子向阳极移动。‎ ‎【详解】(1)电解池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2)通入N2的一极为阴极,氮气得电子变为氨气,电极反应为:N2 + 6H+ +6e- =2NH3;‎ ‎(3)电解池中阳离子向阴极移动,因此质子从b极向a极移动;当制得6mol氨气时,电子转移18mol,有18mol质子发生了迁移。‎ 三.实验题(共10分)‎ ‎29.碘在科研与生活中有重要应用。某兴趣小组用0.50 mol·L-1KI溶液、0.2%淀粉溶液、0.20 mol·L-1 K2S2O8溶液、0.10 mol·L-1Na2S2O3溶液等试剂,探究反应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已知:S2O82—+2I-=2SO42—+I2(慢),I2+2S2O32—=2I-+S4O62—(快)。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向KI、Na2S2O3与淀粉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K2S2O8溶液,当溶液中的________耗尽后,溶液颜色将由无色变为蓝色。为确保能观察到蓝色,S2O32—与S2O82—初始的物质的量需满足的关系为:n(S2O32—)∶n(S2O82—)___。‎ ‎(2)为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表:‎ 实验 序号 体积V/mL K2S2O8溶液 水 KI溶液 Na2S2O3溶液 淀粉溶液 ‎①‎ ‎10.0‎ ‎0.0‎ ‎4.0‎ ‎4.0‎ ‎2.0‎ ‎②‎ ‎9.0‎ ‎1.0‎ ‎4.0‎ ‎4.0‎ ‎2.0‎ ‎③‎ ‎8.0‎ Vx ‎4.0‎ ‎4.0‎ ‎2.0‎ 表中Vx=___ mL,理由是__________。‎ ‎(3)已知某条件下,浓度c(S2O82—)~反应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 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请在坐标图中,分别画出降低反应温度和加入催化剂时c(S2O82—)~t的变化曲线示意图(进行相应的标注) ______。‎ ‎【答案】(1). S2O32-(其他合理写法也可) (2). <2 (3). 2.0 (4). 保持溶液总体积相同,仅改变S2O82—的浓度而其他物质浓度不变(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5). ‎ ‎【解析】‎ ‎【分析】(1)慢反应中由I2生成,快反应中消耗I2,慢反应决定反应速率,慢反应中生成I2大于快反应中消耗的I2时,可以观察到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2)实验探究的是其他条件不变时,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保持总体积不变,再进行分析;‎ ‎(3)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加快,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缩短;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减慢,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延长,据此绘图。‎ ‎【详解】(1)慢反应中由I2生成,使溶液变为蓝色,快反应中消耗I2,慢反应决定反应速率,当溶液中的S2O32—耗尽后,I2才能与淀粉结合显蓝色;I2+2S2O32-=2I-+S4O62-,1molI2消耗2mol S2O32-,S2O82-+2I-=2SO42-+I2可知生成1mol I2需S2O82-1mol,为确保能观察到蓝色,碘要有剩余,S2O32-与S2O82-初始的物质的量之比n(S2O32-)∶n(S2O82-)<2:1,即小于2;‎ ‎(2)保持溶液总体积相同,仅改变S2O82-的浓度而其他物质浓度不变,能得到浓度对反应规律的影响规律,因此Vx=2.0mL;‎ ‎(3)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加快,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缩短;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减慢,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延长,因此曲线示意图为:。‎ 四.计算题(共8分)‎ ‎30.830 K时,在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可逆反应: CO(g)+H2O(g) CO2(g)+H2(g) ΔH<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起始时c(CO) =2 mol·L-1,c(H2O) =3 mol·L-1,4 s后达到平衡,此时CO的转化率为60%,则在该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用H2O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 ‎(2)在相同温度下,若起始时c(CO) =1 mol·L-1,c(H2O) =2 mol·L-1,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测得H2的浓度为0.5 mol·L-1,此时v(正)______ v(逆)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若降低温度,该反应的K值可能为______。‎ a.1 b‎.2 c.0.5‎ ‎【答案】(1). 1 (2). 0.3 mol·L-1·s-1 (3). 大于 (4). b ‎【解析】‎ ‎【详解】CO的转化率为60%,则转化了1.2mol/L,‎ ‎(1) CO(g) + H2O(g) CO2(g) + H2(g)‎ 始(mol/L) 2 3 0 0‎ 转(mol/L) 1.2 1.2 1.2 1.2‎ 平(mol/L) 0.8 1.8 1.2 1.2‎ K===1‎ v(H2O)===0.3 mol·L-1·s-1;‎ ‎(2) CO(g) + H2O(g) CO2(g) + H2(g)‎ 始(mol/L) 1 2 0 0‎ 转(mol/L) 0.5 0.5 0.5 0.5‎ 一段时间(mol/L) 0.5 1.5 0.5 0.5‎ Qc===<1,平衡正向移动,因此v(正>v(逆);‎ ‎(3)该反应为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常数K增大,有可能是2。‎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