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7-09 发布 |
- 37.5 KB |
- 2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化学卷·2018届福建省福州市八县一中联考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解析版)
2016-2017学年福建省福州市八县一中联考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反应的能量变化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是( ) A.甲烷燃烧 B.碳酸钙高温分解 C.锌片与稀硫酸反应 D.钠与冷水反应 2.下列属于正在研究和开发的新能源有( ) ①生物质能 ②柴草 ③煤炭 ④太阳能 ⑤氢能 ⑥液化石油气 ⑦水煤气 ⑧天然气. A.①④⑤ B.②③⑥⑦ C.③⑥⑦⑧ D.①②④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增大体系压强,活化分子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B.加入反应物,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C.活化分子间所发生的分子间的碰撞均为有效碰撞 D.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4.在一定温度下,向aL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 X气体和2mol Y气体,发生如下反应:X(s)+2Y(g)⇌2Z(g),能判断该反应达平衡状态的是( ) A.容器内气体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B.容器内气体密度不随时间变化 C.容器内X、Y、Z的浓度之比为1:2:2 D.X的消耗速率和Z的生成速率之比为1:2 5.用石墨作电极,电解1mol•L﹣1下列物质的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升高的是( ) A.H2 SO4 B.CuSO4 C.Na2 SO4 D.NaCl 6.将等质量的两份锌粉a和b,分别加入两个盛过量的稀硫酸的烧杯中,并向加入a的烧杯中再加入少量CuO粉末.下列各图表示氢气体积V(H2)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7.高温下,炽热的铁与水蒸气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进行反应:3Fe(s)+4H2O(g)⇌Fe3O4(s)+4H2(g),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 ) A.把铁块换成铁粉 B.将容器的体积压缩至原体积的一半 C.若保持压强不变,充入氮气使容器的体积增大 D.若保持体积不变,充入氮气使容器内的压强增大 8.下列关于如图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银电极是负极 B.铜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Cu﹣2e﹣=Cu2+ C.外电路中的电子是从银电极流向铜电极 D.该装置能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9.镍镉电池在通讯、交通及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工作原理可以表示为:Cd+2NiO(OH)+2H2O⇌2Ni(OH)2+Cd(OH)2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以上反应是可逆反应 B.放电时,镉为正极 C.充电时电池上标有“+”号的电极连接电源正极 D.以镍镉电池为电源,电解Na2CO3溶液,当收集到气体的总体积为33.6L电池中转移了2mol电子 10.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反应开始到10 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79mol•(L•s)﹣1 B.反应开始到10 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mol•L﹣1 C.该反应不是可逆反应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Z(g) 11.①②③④四种金属片两两相连浸入稀硫酸中都可组成原电池,①②相连时,外电路电流从②流向①;①③相连时,③为正极;②④相连时,②上有气泡逸出;③④相连时,③的质量减少.据此判断这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①③②④ B.①③④② C.③④②① D.③①②④ 12.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溶液,一段时间后,再加入一定质量的另一物质(中括号内),溶液能与原来溶液完全一样的是( ) A.CuCl2[CuCl2溶液] B.AgNO3[Ag2O] C.NaCl[HCl溶液] D.CuSO4[CuSO4] 13.如图各容器中盛有海水,铁在其中被腐蚀时由快到慢的顺序是( ) A.③>②>④>① B.②>①>③>④ C.④>②>③>① D.④>②>①>③ 14.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4NH3(g)+5O2(g)⇌4NO(g)+6H2O(g),以下是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其中最快的是( ) A.v(O2)=0.01 mol•L﹣1•s﹣1 B.v(NH3)=0.02mol•L﹣1•s﹣1 C.v(H2O)=0.06 mol•L﹣1•min﹣1 D.v(NO)=0.03mol•L﹣1•s﹣1 15.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用来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 A.氢氧燃料电池在酸性介质中的正极反应式:O2+4H++4e﹣═2H2O B.用铁棒作阳极、碳棒作阴极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2C1﹣+2H2OH2↑+Cl2↑+2OH﹣ C.粗铜精炼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纯铜,电极反应式为:Cu一2e﹣=Cu2+ D.反应HCl(aq)+NaOH(aq)═NaCl(aq)+H2O(l)△H<0,在理论上能用于设计原电池 16.金属镍有广泛的用途.粗镍中含有少量Fe、Zn、Ag、Pt等杂质,可用电解法制备高纯度的镍,(氧化性Fe2+<Ni2+<A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阴极发生氧化反应,其电极反应式:Ni2++2e﹣═Ni B.电解后,溶液中存在的金属阳离子只有Ni2+和Zn2+ C.电解后溶液中Ni2+数目减少 D.电解后,电解槽底部的阳极泥中有Pt和Fe 17.在1LK2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C(SO42﹣)=2mol•L﹣1,用石墨作电极电解该溶液,当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22.4L(标况)气体,则原溶液中k+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2mol•L﹣1 B.3 mol•L﹣1 C.1mol•L﹣1 D.0.5 mol•L﹣1 18.已知1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242kJ,且氧气中1mol O=O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6kJ,水蒸气中1mol H﹣O键形成时放出热量463kJ,则氢气中1mol H﹣H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 ) A.920 kJ B.557 kJ C.436 kJ D.188 kJ 19.在一定条件下,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SO2 (g)+O2(g)⇌2SO3(g),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测得SO2、O2、SO3的浓度分别为0.2mol•L﹣1、0.1mol•L﹣1、0.2mol•L﹣1,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可能出现的数据是( ) A.C(SO3)=0.4mol•L﹣1 B.C(SO3)+C(SO2)=0.3 mol•L﹣1 C.C(O2)=0.3mol•L﹣1 D.C(SO3)=0.35 mol•L﹣1 20.已知;(NH4)2CO3(s)═NH4HCO3(s)+NH3(g)△H=+74.9kJ•mol﹣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熵变、焓变皆大于0 B.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因此一定不能自发进行 C.碳酸盐分解反应中熵增加,因此任何条件下所有碳酸盐分解一定自发进行 D.能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不能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21.下列有关钢铁腐蚀与防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铁遇冷浓硝酸表面钝化,可保护内部不被腐蚀 B.钢管与电源正极连接,钢管可被保护 C.钢管与铜管露天堆放在一起时,钢管不易被腐蚀 D.钢铁发生析氢腐蚀时,负极反应式:2H+﹣2e﹣=H2↑ 22.用石墨作电极电解CuSO4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加入0.3mol的氢氧化铜恰好使电解后溶液复原,则在电解过程中阴极生成H2的物质的量为( ) A.0.15 mol B.0.3 mol C.0.45 mol D.0.6mol 23.已知448℃时反应HI(g)⇌H2(g)+I2(g)的平衡常数是,则H2(g)+I2(g)⇌2HI(g)在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是( ) A. B.14 C. D.49 24.已知: CH3CH2CH2CH3(g)+O2(g)═4CO2(g)+5H2O(l)△H=﹣2 878kJ/mol (CH3)2CHCH3(g)+O2(g)═4CO2(g)+5H2O(l)△H=﹣2 869kJ/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正丁烷与异丁烷的能量大小关系如图 B.正丁烷的稳定性大于异丁烷 C.异丁烷转化为正丁烷的过程是一个放热过程 D.异丁烷分子中的碳氢键比正丁烷的多 25.在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H2>△H1的是( ) A.H2 (g)+Cl2(g)═2HCl(g);△H1H2(g)+Cl2(g)═HCl(g);△H2 B.2H2(g)+O2 (g)═2H2O(g);△H1 2H2 (g)+O2 (g)═2H2O(l);△H2 C.CO(g)+ O2(g)═CO2(g);△H1 2CO(g)+O2(g)═2CO2(g);△H2 D.S(s)+O2(g)═SO2 (g);△H1 S(g)+O2(g)═SO2 (g);△H2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请回答下列问题: (1)高炉冶铁过程中,甲烷在催化反应室中产生水煤气(CO和H2)还原氧化铁,有关反应为: CH4(g)+CO2(g)═2CO(g)+2H2(g)△H=+260kJ•mol﹣1 已知:2CO(g)+O2(g)═2CO2(g)△H=﹣566kJ•mol﹣1 则CH4与O2反应生成CO和H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钢铁很容易生锈而被腐蚀,每年因腐蚀而损失的钢材占世界钢铁年产量的1/4. 钢铁腐蚀主要是吸氧腐蚀,该腐蚀过程中的电极反应式. 正极: ;负极: . 27.用50mL 0.50mol•L﹣1盐酸与50mL 0.55mol•L﹣1 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测定强酸与强碱反应的反应热. 起始温度t1/℃ 终止温度t2/℃ 温度差 (t2﹣t1)/℃ HCl NaOH 平均值 1 25.5 25.0 25.25 28.5 3.25 2 24.5 24.2 24.45 27.6 3.15 3 25.0 24.5 24.75 26.5 1.75 (1)在该实验中,量取50mL盐酸或NaOH溶液,需要用到的玻璃仪是 ; (2)装置中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目的是 ; (3)某同学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上表所示,其中记录的终止温度是指 温度; (4)计算该实验发生中和反应时放出的热量为 kJ[中和后生成的溶液的比热容c=4.18J•(g•℃)﹣1,稀溶液的密度都为1g•cm﹣3]; (5)如果用50mL 0.55mol/L的氨水(NH3•H2O)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通过测得的反应热计算中和热,其中和热△H会偏大,其原因是 . 28.工业上一般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可以采用下列反应合成甲醇:CO(g)+2H2(g)⇌CH3OH(g) (1)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是(填字母序号,下同) . A、生成CH3OH的速率与消耗CO的速率相等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D、CH3OH、CO、H2的浓度都不再发生变化 E、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 (2)表所列数据是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K). 温度 250℃ 300℃ 350℃ K 2.041 0.270 0.012 ①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 ②由表中数据判断该反应的△H 0(填“>”、“=”或“<”); ③某温度下,将2mol CO和6mol H2充入2L的密闭容器中,5min时达到平衡,测得c(CO)=0.2mol/L,则CO的转化率为 ,此时的温度为 ,在0~5min内,以H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mol•L﹣1•min﹣1,平衡时CH3OH的浓度为 mol•L﹣1• 29.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装置电解CuSO4溶液,测定铜的相对原子质量. (1)若实验中测定在标准状况下放出的氧气的体积VL,B连接直流电源的 (填“正极”或“负极”),并写出B极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 . (2)电解开始一段时间后,在U形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 . 并写出该电解反应总的离子方程式 . (3)实验中还需测定的数据是 (填写序号). ①A极的质量增重mg ②B极的质量增重mg (4)铜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用含有m、V的计算式表示). (5)如果用碱性(KOH为电解质)甲烷燃料电池作为电源进行实验,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2016-2017学年福建省福州市八县一中联考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反应的能量变化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是( ) A.甲烷燃烧 B.碳酸钙高温分解 C.锌片与稀硫酸反应 D.钠与冷水反应 【考点】反应热和焓变. 【分析】根据常见的放热反应有:所有的物质燃烧、所有金属与酸反应、金属与水反应,所有中和反应;绝大多数化合反应和铝热反应; 常见的吸热反应有:绝大数分解反应,个别的化合反应(如C和CO2),少数分解置换以及某些复分解(如铵盐和强碱),C或氢气做还原剂时的反应,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A.甲烷的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为放热反应; B.碳酸钙分解为吸热反应; C.铁与稀硫酸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D.钠与水反应时放出大量的热,钠可熔化, 则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是B. 故选B. 2.下列属于正在研究和开发的新能源有( ) ①生物质能 ②柴草 ③煤炭 ④太阳能 ⑤氢能 ⑥液化石油气 ⑦水煤气 ⑧天然气. A.①④⑤ B.②③⑥⑦ C.③⑥⑦⑧ D.①②④ 【考点】清洁能源. 【分析】根据新能源的含义判断,所谓新能源是区别传统能源而言,传统能源主要是三大化石燃烧,即煤、石油、天然气,另外还包括它们的再加工能源.新能源是指无污染、可以持续利用的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核能、地热能、潮汐能等,根据新能源的定义进行区分判断. 【解答】解:新能源是正在研究开发和利用的能源,有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氢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的共同特点是可再生和清洁,①生物质能 ④太阳能 ⑤氢能都是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是新能源; ②柴草 ③煤炭 ⑥液化石油气⑦水煤气⑧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是常规能源, 故选A.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增大体系压强,活化分子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B.加入反应物,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C.活化分子间所发生的分子间的碰撞均为有效碰撞 D.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分析】A.增大压强,使浓度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 B.加入反应物,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 C.活化分子间所发生的分子间的碰撞,只有能发生反应的碰撞才是有效碰撞; D.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解答】解:A.增大压强,使浓度增大,活化分子浓度增加,化学反应素速率增大,但活化分子数不变,故A错误; B.加入反应物,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但活化分子总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增大,故B错误; C.活化分子间所发生的分子间的碰撞,只有能发生反应的碰撞才是有效碰撞,故C错误; D.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一定能够增大,故D正确. 故选D. 4.在一定温度下,向aL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 X气体和2mol Y气体,发生如下反应:X(s)+2Y(g)⇌2Z(g),能判断该反应达平衡状态的是( ) A.容器内气体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B.容器内气体密度不随时间变化 C.容器内X、Y、Z的浓度之比为1:2:2 D.X的消耗速率和Z的生成速率之比为1:2 【考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分析】由X(s)+2Y(g)⇌2Z(g)可知,该反应前后的气体化学计量数之和相等,然后根据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等于零,各物质的浓度不再改变来解答. 【解答】解:A.反应前后的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相等,容器内的压强是个定值,始终不变,所以不能确定达到平衡,故A错误; B.依据ρ=,容器的体积不变,即V不变,而混合气体的质量随着反应方向不同始终变化,所以则ρ在未达到平衡前始终变化,当ρ不变时,可以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B正确; C.容器内X、Y、Z的浓度之比为1:2:2,不能确定各物质的浓度不变,不能确定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C错误; D.X的消耗速率和Z的生成速率都代表正方向速率,不能确定V(正)与V(逆)是否相等,所以不能确定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D错误; 故选:B. 5.用石墨作电极,电解1mol•L﹣1下列物质的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升高的是( ) A.H2 SO4 B.CuSO4 C.Na2 SO4 D.NaCl 【考点】电解原理. 【分析】用石墨作电极电解1mol•L﹣1下列物质的溶液,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增大,说明电解后溶液中c(H+)减小或c(OH﹣)增大,溶液中溶质可能是可溶性强碱、活泼金属的无氧酸盐等,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A、用惰性电极电解H2SO4溶液时,阳极上氢氧根离子放电、阴极上氢离子放电,所以相当于电解水,电解过程中硫酸浓度增大,导致溶液的pH减小,故错误; B、用惰性电极电解CuSO4溶液时,阳极上氢氧根离子放电、阴极上铜离子放电,产物是硫酸、铜和氧气,溶液的pH减小,故错误; C、用惰性电极电极Na2SO4溶液时,阳极上氢氧根离子放电、阴极上氢离子放电,相当于电解水,导致硫酸钠浓度增大,但硫酸钠是强酸强碱盐,其溶液呈中性,所以溶液的pH不变,故错误; D、用惰性电极电解NaCl溶液时,阴极上氢离子放电、阳极上氯离子放电,所以电解后溶液中溶质含有NaOH,溶液中c(OH﹣)增大,pH增大,故正确; 故选D. 6.将等质量的两份锌粉a和b,分别加入两个盛过量的稀硫酸的烧杯中,并向加入a的烧杯中再加入少量CuO粉末.下列各图表示氢气体积V(H2)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分析】a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CuO粉末,CuO与H2SO4反应生成CuSO4,Zn与CuSO4反应,析出Cu附着在Zn上,构成原电池,a烧杯内反应速率快;a烧杯内与H2SO4反应的Zn的质量比b烧杯少,a烧杯内生成的氢气体积V(H2)比b烧杯少. 【解答】解:a烧杯中形成原电池,反应速率快,但a中与酸反应的Zn少,则生成的氢气少, A、a烧杯内反应速率快,生成的氢气体积V(H2)少,故A正确; B、a烧杯内生成的氢气体积V(H2)少,不可能一样多,故B错误; C、a烧杯内反应速率快,生成的氢气体积V(H2)少,故C错误; D、a烧杯内生成的氢气体积V(H2)少,故D错误. 故选A. 7.高温下,炽热的铁与水蒸气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进行反应:3Fe(s)+4H2O(g)⇌Fe3O4(s)+4H2(g),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 ) A.把铁块换成铁粉 B.将容器的体积压缩至原体积的一半 C.若保持压强不变,充入氮气使容器的体积增大 D.若保持体积不变,充入氮气使容器内的压强增大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分析】对于3Fe(s)+4H2O(g)Fe3O4(s)+4H2(g)来说,增大压强、浓度、升高温度以及增大固体的表面积,都可增大反应速率,以此解答. 【解答】解:A.把铁块变成铁粉,固体表面积增大,反应速率增大,故A不选; B.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气体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增大,故B不选; C.压强不变,充入氮气使容器体积增大,则容器体积应增大,气体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故C不选; D.体积不变,充入氮气使容器压强增大,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不变,则反应速率不变,故D选. 故选D. 8.下列关于如图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银电极是负极 B.铜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Cu﹣2e﹣=Cu2+ C.外电路中的电子是从银电极流向铜电极 D.该装置能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分析】该装置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属于原电池,铜易失去电子而作负极,银作正极,铜电极上铜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外电路中,电子从负极铜沿导线流向正极银. 【解答】解:A.该原电池中,铜是负极,银是正极,故A错误; B.铜电极上铜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Cu﹣2e﹣=Cu2+,故B正确; C.外电路中的电子从铜电极沿导线流向银电极,故C错误; D.该装置没有外接电源,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而不是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装置,故D错误. 故选B. 9.镍镉电池在通讯、交通及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工作原理可以表示为:Cd+2NiO(OH)+2H2O⇌2Ni(OH)2+Cd(OH)2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以上反应是可逆反应 B.放电时,镉为正极 C.充电时电池上标有“+”号的电极连接电源正极 D.以镍镉电池为电源,电解Na2CO3溶液,当收集到气体的总体积为33.6L电池中转移了2mol电子 【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分析】A、二次电池充电时和放电时的条件不同; B、放电时,正极上发生得电子得还原反应; C、充电时电池上标有“+”号的电极连接电源正极; D、气体的总体积为33.6L未标明状态,无法计算. 【解答】解:A、二次电池充电时是电解原理和放电时是原电池原理,条件不同,不能是可逆反应,故A错误; B、放电时,Cd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是负极,故B错误; C、充电时电池上标有“+”号的电极上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其逆过程是得电子的还原反应,应该是连接电源正极,故C正确; D、电解Na2CO3溶液的实质是电解水,会生成氢气和氧气,体积比是2:1,当收集到气体的总体积为33.6L时,未标明状态,无法计算,故D错误. 故选C. 10.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反应开始到10 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79mol•(L•s)﹣1 B.反应开始到10 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mol•L﹣1 C.该反应不是可逆反应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Z(g) 【考点】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 【分析】A、根据v=计算化学反应速率; B、根据平衡图象计算10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 C、根据平衡图象可以看出,反应达平衡时x、Y、z都存在判断; D、根据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量与化学计量数之比呈正比书写化学方程式. 【解答】解:A.反应开始到10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0.079mol/(L•s),故A正确; B.反应开始到10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395mol/L,故B错误; C.由平衡图象可以看出,反应达平衡时x、Y、z都存在,所以该反应是可逆反应,故C错误; D.由图象可以看出,反应中x、Y的物质的量减少,应为反应物,z的物质的量增多,应为生成物,当反应进行到10s时,△n(X)=0.79mol,△n(Y)=0.79mol,△n(Z)=1.58mol,则△n(X):△n(Y):△n(Z)=1:1:2,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反应的方程式为X(g)+Y(g)⇌2Z(g),故D错误; 故选A. 11.①②③④四种金属片两两相连浸入稀硫酸中都可组成原电池,①②相连时,外电路电流从②流向①;①③相连时,③为正极;②④相连时,②上有气泡逸出;③④相连时,③的质量减少.据此判断这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①③②④ B.①③④② C.③④②① D.③①②④ 【考点】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分析】在原电池反应中,负极金属较为活泼,电子从负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一般来说,气体、金属在正极上析出,负极质量减小,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①②相连时,外电路电流从②流向①,说明①为负极,应为较活泼金属,金属活动性①>②; ①③相连时,③为正极,说明①较活泼,金属活动性①>③; ②④相连时,②上有气泡逸出,说明④为负极,②为正极,金属活动性:④>②; ③④相连时,③的质量减少,说明③为负极,较活泼,金属活动性:③>④, 则金属活动性顺序为①>③>④>②, 故选B. 12.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溶液,一段时间后,再加入一定质量的另一物质(中括号内),溶液能与原来溶液完全一样的是( ) A.CuCl2[CuCl2溶液] B.AgNO3[Ag2O] C.NaCl[HCl溶液] D.CuSO4[CuSO4] 【考点】电解原理. 【分析】用惰性电极电解电解质溶液时,一段时间后,要使电解后溶液恢复原状,应该遵循“析出什么加入什么”原则,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A.电解氯化铜溶液时,阴极上析出Cu、阳极上析出氯气,所以相当于析出CuCl2,所以要使溶液恢复原状应该加入CuCl2,但CuCl2溶液中含有CuCl2和水,所以不符合题干,故A错误; B.电解硝酸银溶液时,阴极上析出Ag,阳极上析出O2,所以相当于析出Ag2O,所以加入Ag2O即可使溶液恢复原状,故B正确; C.电解氯化钠溶液时,阴极上析出氢气、阳极上析出氧气,所以相当于析出HCl,通入适量HCl即可使溶液恢复原状,如果加入盐酸溶液,不仅含有HCl还含有水,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 D.电解硫酸铜溶液时,阳极析出氧气、阴极析出Cu,所以相当于析出CuO,要使溶液恢复原状加入适量CuO即可,故D错误; 故选B. 13.如图各容器中盛有海水,铁在其中被腐蚀时由快到慢的顺序是( ) A.③>②>④>① B.②>①>③>④ C.④>②>③>① D.④>②>①>③ 【考点】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分析】先判断装置是原电池还是电解池,再根据原电池正负极腐蚀的快慢和电解池的阴阳极腐蚀快慢来比较,从而确定腐蚀快慢顺序. 【解答】解:根据图知,②③装置是原电池,在②中,金属铁做负极,③中金属铁作正极,做负极的腐蚀速率快,所以②>③,④装置是电解池,其中金属铁为阳极,被保护腐蚀,有防护腐蚀措施的腐蚀,所以腐蚀速率是:④>②>①>③. 故选D. 14.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4NH3(g)+5O2(g)⇌4NO(g)+6H2O(g),以下是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其中最快的是( ) A.v(O2)=0.01 mol•L﹣1•s﹣1 B.v(NH3)=0.02mol•L﹣1•s﹣1 C.v(H2O)=0.06 mol•L﹣1•min﹣1 D.v(NO)=0.03mol•L﹣1•s﹣1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 【分析】在单位相同的条件下,化学反应速率与其计量数的比值越大,该反应速率越快,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A. = mol•L﹣1•s﹣1=0.002mol•L﹣1•s﹣1=0.12mol•L﹣1•min﹣1, B. = mol•L﹣1•s﹣1=0.005mol•L﹣1•s﹣1=0.3mol•L﹣1•min﹣1; C. = mol•L﹣1•min﹣1=0.01mol•L﹣1•min﹣1; D. =×60mol•L﹣1•min﹣1=0.45mol•L﹣1•min﹣1; 通过以上分析知,反应速率快慢顺序是D>B>A>C,所以最快的是D, 故选D. 15.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用来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 A.氢氧燃料电池在酸性介质中的正极反应式:O2+4H++4e﹣═2H2O B.用铁棒作阳极、碳棒作阴极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2C1﹣+2H2OH2↑+Cl2↑+2OH﹣ C.粗铜精炼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纯铜,电极反应式为:Cu一2e﹣=Cu2+ D.反应HCl(aq)+NaOH(aq)═NaCl(aq)+H2O(l)△H<0,在理论上能用于设计原电池 【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分析】A.氢氧燃料电池中正极放电的一定是氧气,电解质溶液中的氢离子会参加反应; B.阳极铁棒是活性电极会参加反应,溶液中的氯离子不会失电子; C.粗铜精炼时,阴极是纯铜,粗铜作阳极; D.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能设计成原电池. 【解答】解:A.酸性燃料电池中,正极氧气得到电子与氢离子反应生成水,正极的电极反应为O2+4H++4e﹣═2H2O,故A正确; B.用铁棒作阳极、碳棒作阴极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活性电极铁参加反应,阳极反应为Fe﹣2e﹣=Fe2+,阴极反应为2H2O+2e﹣=2OH﹣+H2↑,总反应为Fe+2H2OFe(OH)2+H2,故B错误; C.粗铜精炼时,阴极(和电源的负极相连)是纯铜,粗铜作阳极(和电源的正极相连),故C错误; D.HCl与NaOH的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不能用于设计原电池,故D错误; 故选A. 16.金属镍有广泛的用途.粗镍中含有少量Fe、Zn、Ag、Pt等杂质,可用电解法制备高纯度的镍,(氧化性Fe2+<Ni2+<A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阴极发生氧化反应,其电极反应式:Ni2++2e﹣═Ni B.电解后,溶液中存在的金属阳离子只有Ni2+和Zn2+ C.电解后溶液中Ni2+数目减少 D.电解后,电解槽底部的阳极泥中有Pt和Fe 【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分析】粗镍中含有少量Fe、Zn、Ag、Pt等杂质,粗镍做阳极,含镍离子的溶液做电解液,阳极锌、铁的还原性强于镍,电解时,锌、铁先失电子产生锌离子和亚铁离子,然后镍失电子产生镍离子进入溶液中,金属银、铂不失电子沉降电解池底部形成阳极泥,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中,镍离子氧化性最强,在阴极得到电子被还原为金属镍,据此解答. 【解答】解:粗镍中含有少量Fe、Zn、Ag、Pt等杂质,粗镍做阳极,含镍离子的溶液做电解液,阳极锌、铁的还原性强于镍,电解时,锌、铁先失电子产生锌离子和亚铁离子,然后镍失电子产生镍离子进入溶液中,金属银、铂不失电子沉降电解池底部形成阳极泥,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中,镍离子氧化性最强,在阴极得到电子被还原为金属镍. A.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其电极反应式:Ni﹣2e﹣=Ni2+,Fe﹣2e﹣=Fe2+;Zn﹣2e﹣=Zn2+,故A错误; B.电解后,溶液中存在的金属阳离子有Fe2+、Zn2+、Ni2+,故B错误; C.电解过程中阳极失电子的有Fe、Zn、Ni,阴极析出的是镍,依据得失电子守恒,阳极溶解的镍小于阴极析出的镍,所以电解后溶液中镍离子数目减少,故C正确; D.金属银、铂不失电子沉降电解池底部形成阳极泥,电解后,电解槽底部的阳极泥中有Pt和Ag,故D错误; 故选C. 17.在1LK2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C(SO42﹣)=2mol•L﹣1,用石墨作电极电解该溶液,当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22.4L(标况)气体,则原溶液中k+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2mol•L﹣1 B.3 mol•L﹣1 C.1mol•L﹣1 D.0.5 mol•L﹣1 【考点】电解原理. 【分析】石墨作电极电解此溶液,当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22.4L气体(标准状况),则阴极发生Cu2++2e﹣═Cu、2H++2e﹣═H2↑,阳极发生4OH﹣﹣4e﹣═O2↑+2H2O,n(O2)==1mol,结合电子守恒及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来解答. 【解答】解:石墨作电极电解此溶液,当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22.4L气体(标准状况),n(O2)==1mol,则阴极放出氢气也为1mol, 阳极发生电极反应为:4OH﹣﹣4e﹣═O2↑+2H2O, 4mol 4mol 1mol 阴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Cu2++2e﹣═Cu、2H++2e﹣═H2↑ 1mol 2mol 1mol 2mol 2mol 1mol c(Cu2+)==1mol/L,由电荷守恒可知,原混合溶液中c(K+)为2mol/L×2﹣1mol/L×2=2mol/L,故A正确. 故选A. 18.已知1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242kJ,且氧气中1mol O=O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6kJ,水蒸气中1mol H﹣O键形成时放出热量463kJ,则氢气中1mol H﹣H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 ) A.920 kJ B.557 kJ C.436 kJ D.188 kJ 【考点】有关反应热的计算. 【分析】根据化学反应放出的热量=新键生成释放的能量﹣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结合反应方程式进行计算. 【解答】解: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是放热反应,所以化学反应放出的热量=新键生成释放的能量﹣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设氢气中1molH﹣H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Q,根据方程式:H2+O2H2O,则242kJ=2×463kJ﹣(Q+×496kJ),解得Q=436KJ, 故选C. 19.在一定条件下,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SO2 (g)+O2(g)⇌2SO3(g),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测得SO2、O2、SO3的浓度分别为0.2mol•L﹣1、0.1mol•L﹣1、0.2mol•L﹣1,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可能出现的数据是( ) A.C(SO3)=0.4mol•L﹣1 B.C(SO3)+C(SO2)=0.3 mol•L﹣1 C.C(O2)=0.3mol•L﹣1 D.C(SO3)=0.35 mol•L﹣1 【考点】化学反应的可逆性. 【分析】化学平衡的建立,既可以从正反应开始,也可以从逆反应开始,或者从正逆反应开始,不论从哪个方向开始,物质都不能完全反应,利用极限法假设完全反应,计算出相应物质的浓度变化量,实际变化量小于极限值,由于硫元素守恒,c(SO3)+c(SO2)之和不变,据此判断分析. 【解答】解:A、SO3的浓度增大,说明该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建立平衡,若二氧化硫和氧气完全反应,由方程式2SO2 (g)+O2(g)⇌2SO3(g)可知SO3的浓度的浓度变化为0.2mol/L,实际变化小于该值,故c(SO3)小于0.4 mol/L,故A错误; B、由于硫元素守恒,c(SO3)+c(SO2)=0.2mol•L﹣1+0.2mol•L﹣1=0.4mol•L﹣1,故B错误; C、O2的浓度增大,说明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建立平衡,若SO3完全反应,由方程式2SO2 (g)+O2(g)⇌2SO3(g)可知O2的浓度浓度变化为0.1mol/L,实际变化应小于该值,故c(O2)小于0.2 mol/L,故C错误; D、由于硫元素守恒,c(SO3)+c(SO2)=0.2mol•L﹣1+0.2mol•L﹣1=0.4mol•L﹣1,c(SO3)小于0.4 mol/L,故D正确; 故选D. 20.已知;(NH4)2CO3(s)═NH4HCO3(s)+NH3(g)△H=+74.9kJ•mol﹣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熵变、焓变皆大于0 B.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因此一定不能自发进行 C.碳酸盐分解反应中熵增加,因此任何条件下所有碳酸盐分解一定自发进行 D.能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不能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考点】焓变和熵变. 【分析】A、依据反应的特征分析(NH4)2CO3((s)=NH4HCO3(s)+NH3(g)△H=+74.9kJ•mol﹣1,反应是熵变增大的反应,反应是吸热反应焓变大于0; B、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断依据是△H﹣T△S<0,反应自发进行; C、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断依据是△H﹣T△S<0,反应自发进行,据此分析; D、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断依据是△H﹣T△S<0,反应自发进行,据此分析; 【解答】解:A、依据反应的特征分析(NH4)2CO3((s)=NH4HCO3(s)+NH3(g)△H=+74.9kJ•mol﹣1,反应是熵变增大的反应,△S>0;反应是吸热反应焓变大于0,△H>0;故A正确; B、该反应是吸热反应,△H>0,△S>0;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断依据是△H﹣T△S<0,当高温下反应可以自发进行,故B错误; C、碳酸盐分解反应中熵增加,△S>0,反应是吸热反应,△H>0,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断依据是△H﹣T△S<0,反应自发进行,因此低温下碳酸盐分解是非自发进行的,故C错误; D、能自发进行的反应不一定是放热反应,不能自发进行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判断依据是△H﹣T△S<0,故D错误; 故选A. 21.下列有关钢铁腐蚀与防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铁遇冷浓硝酸表面钝化,可保护内部不被腐蚀 B.钢管与电源正极连接,钢管可被保护 C.钢管与铜管露天堆放在一起时,钢管不易被腐蚀 D.钢铁发生析氢腐蚀时,负极反应式:2H+﹣2e﹣=H2↑ 【考点】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分析】A.常温下,铁和浓硝酸发生钝化现象而阻止进一步反应; B.用电解原理保护金属时,金属应作电解池阴极; C.构成原电池负极的金属易被腐蚀; D.钢铁发生析氢腐蚀时,负极上铁失电子生成亚铁离子. 【解答】解:A.常温下,铁和浓硝酸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而阻止了进一步反应,所以可以保护内部金属不被腐蚀,故A正确; B.用电解原理保护金属时,金属应作电解池阴极,应该与原电池负极连接,故B错误; C.钢管、铜管和雨水能构成原电池,铁作原电池负极而容易被腐蚀,故C错误; D.钢铁发生析氢腐蚀时,负极反应是Fe﹣2e﹣═Fe2+,故D错误; 故选A. 22.用石墨作电极电解CuSO4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加入0.3mol的氢氧化铜恰好使电解后溶液复原,则在电解过程中阴极生成H2的物质的量为( ) A.0.15 mol B.0.3 mol C.0.45 mol D.0.6mol 【考点】电解原理. 【分析】根据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要想让电解后的电解质复原,则遵循的原则是:出什么加什么,加入 Cu(OH)2后溶液与电解前相同,Cu(OH)2从组成上可看成CuO•H2O,所以实际上相当于加入的物质是氧化铜和水,阴极上析出氢气和铜,据此分析. 【解答】解:加入0.3 mol Cu(OH)2后恰好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和pH,Cu(OH)2从组成上可看成CuO•H2O,根据“析出什么加入什么”的原则知,析出的物质是氧化铜和水,则阴极上析出氢气和铜,根据原子守恒知,消耗0.3mol水则放出0.3mol氢气,所以阴极生成H2的物质的量为0.3mol;故选B. 23.已知448℃时反应HI(g)⇌H2(g)+I2(g)的平衡常数是,则H2(g)+I2(g)⇌2HI(g)在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是( ) A. B.14 C. D.49 【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 【分析】平衡常数用化学平衡的生成物平衡浓度的幂次方乘积除以反应物平衡浓度的幂次方乘积. 【解答】解:在448℃时反应HI(g)⇌H2(g)+I2(g)的平衡常数K1==,则H2(g)+I2(g)⇌2HI(g)在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2==()2=49. 故选:D. 24.已知: CH3CH2CH2CH3(g)+O2(g)═4CO2(g)+5H2O(l)△H=﹣2 878kJ/mol (CH3)2CHCH3(g)+O2(g)═4CO2(g)+5H2O(l)△H=﹣2 869kJ/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正丁烷与异丁烷的能量大小关系如图 B.正丁烷的稳定性大于异丁烷 C.异丁烷转化为正丁烷的过程是一个放热过程 D.异丁烷分子中的碳氢键比正丁烷的多 【考点】反应热和焓变. 【分析】①CH3CH2CH2CH3(g)+O2(g)=4CO2(g)+5H2O(l)△H=﹣2878kJ/mol, ②(CH3)2CHCH3(g)+O2(g)=4CO2(g)+5H2O(l)△H=﹣2869kJ/mol, ①﹣②得到CH3CH2CH2CH3(g)=(CH3)2CHCH3(g)△H=﹣9KJ/mol,可见正丁烷分子的能量高于异丁烷能量,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由题给信息可知CH3CH2CH2CH3(g)=(CH3)2CHCH3(g)△H=﹣9KJ/mol, A.正丁烷分子的能量高于异丁烷能量,则正丁烷与异丁烷的能量大小关系如图,故A正确; B.能量越高越不稳定,正丁烷不稳定,故B错误; C.正丁烷分子的能量高于异丁烷能量,则异丁烷转化为正丁烷的过程是一个吸热过程,故C错误; D.正丁烷和异丁烷分子式相同,含有相同的C﹣H键,故D错误. 故选A. 25.在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H2>△H1的是( ) A.H2 (g)+Cl2(g)═2HCl(g);△H1H2(g)+Cl2(g)═HCl(g);△H2 B.2H2(g)+O2 (g)═2H2O(g);△H1 2H2 (g)+O2 (g)═2H2O(l);△H2 C.CO(g)+ O2(g)═CO2(g);△H1 2CO(g)+O2(g)═2CO2(g);△H2 D.S(s)+O2(g)═SO2 (g);△H1 S(g)+O2(g)═SO2 (g);△H2 【考点】反应热的大小比较. 【分析】A、液态水变为气态水的过程是吸热过程; B、固体硫变为气态硫需要吸收热量; C、碳单质完全燃烧放热多于不完全燃烧放的热. D、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系数加倍,焓变数值加倍 【解答】解:A、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系数加倍,焓变数值加倍,该化合反应是放热的,所以焓变值是负值,2△H2=△H1,故△H1<△H2,故正确; B、物质的燃烧反应是放热的,所以焓变是负值,液态水变为气态水的过程是吸热的,故△H1>△H2,故错误; C、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系数加倍,焓变数值加倍,该化合反应是放热的,所以焓变值是负值,2△H1=△H2,△H1>△H2,故错误; D、物质的燃烧反应是放热的,所以焓变是负值,固体硫变为气态硫需要吸收热量,硫蒸气燃烧放热多,所以△H1>△H2,故错误; 故选A.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请回答下列问题: (1)高炉冶铁过程中,甲烷在催化反应室中产生水煤气(CO和H2)还原氧化铁,有关反应为: CH4(g)+CO2(g)═2CO(g)+2H2(g)△H=+260kJ•mol﹣1 已知:2CO(g)+O2(g)═2CO2(g)△H=﹣566kJ•mol﹣1 则CH4与O2反应生成CO和H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CH4(g)+O2(g)=2CO(g)+4H2(g)△H=﹣46kJ•mol﹣1 ; (2)钢铁很容易生锈而被腐蚀,每年因腐蚀而损失的钢材占世界钢铁年产量的1/4. 钢铁腐蚀主要是吸氧腐蚀,该腐蚀过程中的电极反应式. 正极: O2+2H2O+4e﹣=4OH﹣ ;负极: Fe﹣2e﹣=Fe2+ . 【考点】热化学方程式;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分析】(1)已知:①CH4(g)+CO2(g)═2CO(g)+2H2(g)△H=+260kJ•mol﹣1, ②2CO(g)+O2(g)═2CO2(g)△H=﹣566kJ•mol﹣1, 根据盖斯定律①×2+②可得; (2)钢铁发生吸氧腐蚀,负极上Fe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解答】解:(1)已知:①CH4(g)+CO2(g)═2CO(g)+2H2(g)△H=+260kJ•mol﹣1, ②2CO(g)+O2(g)═2CO2(g)△H=﹣566kJ•mol﹣1, 根据盖斯定律①×2+②可得:2CH4(g)+O2(g)=2CO(g)+4H2(g)△H=﹣46kJ•mol﹣1; 故答案为:2CH4(g)+O2(g)=2CO(g)+4H2(g)△H=﹣46kJ•mol﹣1; (2)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正极上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负极上Fe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 故答案为:正极:O2+2H2O+4e﹣=4OH﹣;负极:Fe﹣2e﹣=Fe2+. 27.用50mL 0.50mol•L﹣1盐酸与50mL 0.55mol•L﹣1 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测定强酸与强碱反应的反应热. 起始温度t1/℃ 终止温度t2/℃ 温度差 (t2﹣t1)/℃ HCl NaOH 平均值 1 25.5 25.0 25.25 28.5 3.25 2 24.5 24.2 24.45 27.6 3.15 3 25.0 24.5 24.75 26.5 1.75 (1)在该实验中,量取50mL盐酸或NaOH溶液,需要用到的玻璃仪是 量简和胶头滴管 ; (2)装置中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目的是 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 (3)某同学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上表所示,其中记录的终止温度是指 完全反应后混合溶液的最高 温度; (4)计算该实验发生中和反应时放出的热量为 1.34 kJ kJ[中和后生成的溶液的比热容c=4.18J•(g•℃)﹣1,稀溶液的密度都为1g•cm﹣3]; (5)如果用50mL 0.55mol/L的氨水(NH3•H2O)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通过测得的反应热计算中和热,其中和热△H会偏大,其原因是 NH3•H2O是弱电解质,电离需要吸热(或生成的盐会水解,要吸收热量等) . 【考点】中和热的测定. 【分析】(1)量取50mL盐酸或者氢氧化钠溶液使用玻璃仪器为量筒和胶头滴管; (2)中和热测定实验成败的关键是减少热量的损失; (3)中和热的测定中,完全反应后混合溶液的最高温度为终止温度; (4)先判断数据的有效性,然后计算出平均温度差,再根据Q=m•c•△T计算反应放出的热量; (5)根据NH3•H2O是弱电解质,弱电解质电离吸热进行分析. 【解答】解:(1)在该实验中,量取50mL盐酸或NaOH溶液,需要用到的玻璃仪是量筒和胶头滴管, 故答案为:量简和胶头滴管; (2)中和热测定实验中,必须尽量减少实验过程中热量的损失, 故答案为: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3)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完全反应后混合溶液的最高温度为终止温度, 故答案为:完全反应后混合溶液的最高; (4)第三次得到温度差误差较大,应该舍弃,所以平均温度差为: =3.2℃,溶液的质量为:100ml×1g/ml=100g,则该反应中放出的热量为:Q=m•c•△T=100g×4.18J/(g•℃)×3.2℃=1340J,即1.34kJ, 故答案为:1.34 kJ; (5)氨水为弱碱,电离过程为吸热过程,所以用氨水代替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57.3kJ, 故答案为:NH3•H2O是弱电解质,电离需要吸热(或生成的盐会水解,要吸收热量等). 28.工业上一般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可以采用下列反应合成甲醇:CO(g)+2H2(g)⇌CH3OH(g) (1)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是(填字母序号,下同) CDE . A、生成CH3OH的速率与消耗CO的速率相等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D、CH3OH、CO、H2的浓度都不再发生变化 E、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 (2)表所列数据是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K). 温度 250℃ 300℃ 350℃ K 2.041 0.270 0.012 ①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 K= ②由表中数据判断该反应的△H < 0(填“>”、“=”或“<”); ③某温度下,将2mol CO和6mol H2充入2L的密闭容器中,5min时达到平衡,测得c(CO)=0.2mol/L,则CO的转化率为 80% ,此时的温度为 250℃ ,在0~5min内,以H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32 mol•L﹣1•min﹣1,平衡时CH3OH的浓度为 0.8 mol•L﹣1• 【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分析】(1)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百分含量以及由此引起的一系列物理量不变; (2)①化学平衡常数等于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 ②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根据温度与化学平衡常数关系确定反应热; ③达到平衡状态时n(CO)=0.2mol/L×2L=0.4mol,CO转化率=×100%;先计算平衡常数,再根据平衡常数与温度关系确定温度;v(H2)=,根据CO和甲醇关系式计算生成的n(CH3OH),再根据c=计算甲醇平衡浓度. 【解答】解:(1)A、无论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都存在生成CH3OH的速率与消耗CO的速率相等,不能据此判断平衡状态,故错误; B、无论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不能据此判断平衡状态,故错误; C、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小,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变,则反应前后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当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正确; D、CH3OH、CO、H2的浓度都不再发生变化,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正确; E、反应前后气体的压强减小,当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正确; 故选CDE; (2)①化学平衡常数等于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即K=, 故答案为:K=; ②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常数减小,平衡逆向移动,则正反应是放热反应,△H<0故答案为:<; ③达到平衡状态时n(CO)=0.2mol/L×2L=0.4mol,CO转化率=×100%=×100%=80%;开始c(CO)==1mol/L、c(H2)==3mol/L, CO(g)+2H2(g)⇌CH3OH(g) 开始(mol/L)1 3 0 反应(mol/L)0.8 1.6 0.8 平衡(mol/L)0.2 1.4 0.8 化学平衡常数K==2.041,则温度是250℃; v(H2)===0.32mol/(L.min); 平衡时(CH3OH)=0.8mol/L, 故答案为:80%;250℃;0.32;0.8. 29.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装置电解CuSO4溶液,测定铜的相对原子质量. (1)若实验中测定在标准状况下放出的氧气的体积VL,B连接直流电源的 正极 (填“正极”或“负极”),并写出B极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 4OH﹣﹣4e﹣=O2↑+2H2O . (2)电解开始一段时间后,在U形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 铜电极上有红色固体析出,石墨电极上有无色气体产生,溶液蓝色变浅 . 并写出该电解反应总的离子方程式 2Cu2++2H2O2Cu+O2↑+4H+ . (3)实验中还需测定的数据是 ① (填写序号). ①A极的质量增重mg ②B极的质量增重mg (4)铜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用含有m、V的计算式表示). (5)如果用碱性(KOH为电解质)甲烷燃料电池作为电源进行实验,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CH4+10OH﹣﹣8e﹣═CO32﹣+7H2O . 【考点】电解原理. 【分析】(1)电解硫酸铜溶液,如果阳极上析出氧气,则阳极是惰性电极,工作时,阳极上氢氧根离子放电,阴极上铜离子放电,则阳极连接电源正极,阴极连接电源负极,根据两极上离子的放电顺序书写电极反应式; (2)电解硫酸铜溶液,根据阴阳极上离子放电顺序书写电池反应式及溶液中出现的现象; (3)要测定铜的相对原子质量还要测定析出铜的质量; (4)根据铜的相对原子质量和氧气的关系式计算; (5)甲烷燃料电池中,负极上甲烷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解答】解:(1)若实验中测定在标准状况下放出的氧气的体积VL,说明阳极上是氢氧根离子放电而不是铜放电,所以铜作阴极,石墨作阳极,则A连接直流电源的负极,B连的是正极,是阳极,发生反应:4OH﹣﹣4e﹣=O2↑+2H2O, 故答案为:正极;4OH﹣﹣4e﹣=O2↑+2H2O; (2)电解硫酸铜时,石墨作阳极,则阴极上铜离子得电子而析出铜,阳极上氢氧根离子放电而生成氧气,溶液中铜离子浓度减小,溶液颜色变浅,电池反应式为:2Cu2++2H2O2Cu+O2↑+4H+, 故答案为:铜电极上有红色固体析出,石墨电极上有无色气体产生,溶液蓝色变浅;2Cu2++2H2O2Cu+O2↑+4H+; (3)要测定铜的相对原子质量还要测定析出铜的质量,A电极上析出铜,故选①; (4)根据2Cu2++2H2O2Cu+O2↑+4H+知,标况下,生成22.4L氧气析出2mol铜,析出mg铜时放出VL氧气,则铜的相对原子质量==,故答案为:; (5)甲烷燃料电池中,负极上甲烷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CH4+10OH﹣﹣8e﹣═CO32﹣+7H2O,故答案为:CH4+10OH﹣﹣8e﹣═CO32﹣+7H2O.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