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六校联盟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广东省六校联盟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1 - 2021 届广东省六校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C-12 O-16 Na- 23 Cl-35.5 Co-59 第 I 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使用 75%的酒精、0.1%的次氯酸钠均可以杀死新冠病毒 B. 免洗手消毒液的成分活性银离子、乙醇均能使蛋白质变性 C. 医用外科口罩的核心功能层聚丙烯熔喷布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D. “蜡炬成灰泪始干”中的蜡的主要成分为高分子聚合物 【答案】D 【解析】 【详解】A.75%的酒精能渗透到病毒内部,使蛋白质变性杀死病毒;0.1%的次氯酸钠溶液中, 次氯酸根离子水解生成次氯酸,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使病毒中的蛋白质变性杀死病毒, 则二者均可以杀死新冠病毒,故 A 正确; B.免洗手消毒液的成分活性银离子,银离子属于重金属离子,能使蛋白质变性,乙醇能渗透 到病毒内部,使蛋白质变性杀死病毒,则二者均能使蛋白质变性,故 B 正确; C.医用外科口罩的核心功能层聚丙烯可由丙烯发生加聚反应制得,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故 C正确; D. “蜡炬成灰泪始干”中的蜡是从石油的含蜡馏分经冷榨或溶剂脱蜡而制得的,是几种高 级烷烃的混合物,主要是正二十二烷(C22H46)和正二十八烷(C28H58),添加的辅料有白油,硬脂 酸,聚乙烯,香精等,其成分的相对分子质量不是很大,不能称为高聚物,故 D 错误; 答案选 D。 2. 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基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可用 KI 溶液除去液溴中少量的 Cl2 B. 可用热的纯碱溶液除去试管内壁的 油污 C. 可用碱式滴定管量取 12.85mL 的 K2Cr2O7溶液 D. 可用耐高温的石英坩埚灼烧氢氧化 钠固体 【答案】B 【解析】 【详解】A. 用 KI 溶液除去液溴中少量的 Cl2会引入单质碘,A 错误; - 2 - B. 纯碱溶液显碱性,油脂在碱性溶液中易水解,可用热的纯碱溶液除去试管内壁的油污,B 正确; C. K2Cr2O7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应该用酸式滴定管量取 12.85mL 的 K2Cr2O7溶液,C 错误; D. 高温下二氧化硅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水,不能用耐高温的石英坩埚灼烧氢氧化钠 固体,D 错误;答案选 B。 3. 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0.1 mol/L HCl 溶液:Cu 2+ 、K + 、SO 2 4  、NO 3  B. 0.1 mol/L H2O2溶液:K + 、NH 4  、SO 2 3  、 NO 3  C. 0.1 mol/L KSCN 溶液:NH 4  、Fe 3+ 、SO 2 4  、Cl - D. 0.1 mol/L Na2CO3溶液:Na + 、Al 3+ 、 SO 2 4  、HCO 3  【答案】A 【解析】 【详解】A.四种离子相互之间不反应,也不与氢离子和氯离子反应,可以大量共存,故 A符 合题意; B.双氧水具有氧化性,会将亚硫酸根氧化,故 B 不符合题意; C.SCNˉ与 Fe3+生成络合物而不能大量共存,故 C 不符合题意; D.Al3+和 CO3 2-以及 HCO3 -都会发生完全双水解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A。 4. 分枝酸可用于生化研究,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关于分枝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该物质的分子式为 C10H12O6 B. 该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C. 1mol 分枝酸最多可与 3mol NaOH 发生反应 D. 能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无色气体 【答案】D 【解析】 - 3 - 【详解】A.该物质的不饱和度为 6,所以分子式应为 C10H10O6,A 不正确; B.该分子中与-OH 相连的碳原子及与-O-相连的环上碳原子都以单键与周围的 4个原子相连, 它们不可能位于同一平面上,B 不正确; C.由于醇羟基与 NaOH 不反应,所以 1mol 分枝酸最多可与 2mol NaOH 发生反应,C不正确; D.分枝酸中含有的-COOH 能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无色气体 CO2,D 正确; 故选 D。 5. 三效催化剂能有效实现汽车尾气中 CO、CxHy、NOx三种成分的净化,其催化剂表面物质转化 的关系如图 1 所示,化合物 X 可借助傅里叶红外光谱图(如图 2 所示)确定。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 在转化过程中,氮元素均被还原 B. 依据图示判断催化剂不参与储存和还原过程 C. 还原过程中生成 0.1 mol N2,转移电子数为 0.5 mol D. X 的化学式为 Ba(NO3)2 【答案】D 【解析】 【详解】A.图示储存过程中,BaO 与 NOx、O2发生反应生成 Ba(NO3)2,氮元素被氧化,A不正确; B.依据图示可知,BaO 为催化剂,BaO 与 NOx、O2发生反应生成 Ba(NO3)2,BaO 参与储存 N 元素, B不正确; C.还原过程中生成 0.1 mol N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0.1 mol×(5-0)×2=1mol,C 不正确; D.由傅里叶红外光谱图可知,X中含有 3NO ,所以 X 的化学式为 Ba(NO3)2,D正确; 故选 D。 6. 元素 X、Y、Z和 Q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元素 Q位于第四周期,X、Y、Z、Q 原 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1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4 - X Y Z Q A. 原子半径(r):r(Q)>r(Z)>r(Y)>r(X) B. 元素 Z有-2、+4、+6 等多种价态 C. X 和 Z 可形成共价化合物 XZ2 D. 可以推测 Q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是 H3QO4 【答案】A 【解析】 【分析】 设 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x,则 Y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x-1,Q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x+1, Z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X+2,x+x+1+x-1+x+2=18,解得 x=4,又因为 Q 位于第四周期,则 X、 Y、Z、Q 分别为 C、Al、S、As,据此解答。 【详解】A.Y和 Z位于同一周期,同周期元素从左往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r(Y)>r(Z),A 错误; B.Z为 S,S 常见的化合价有-2、+4、+6等,B 正确; C.X为 C,Z 为 S,可形成共价化合物 CS2,C 正确; D.Q为第ⅤA族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为+5,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 H3AsO4,D 正 确。 答案选 A。 7. 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KI 淀粉溶液中滴入氯水,溶液变蓝,再通入 SO2,蓝色褪去 SO2具有漂白性 - 5 - B 向苯酚钠溶液中通足量 CO2,溶液变浑浊 酸性:碳酸>苯酚 C 加热乙醇与浓硫酸的混合溶液,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少量酸性 KMnO4溶液 中,溶液紫红色褪去 有乙烯生成 D 向含有 AgCl 和 AgNO3的浊液中滴加 Na2S 溶液,有黑色沉淀生成 Ksp(Ag2S)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