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通用版第24讲化学平衡常数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作业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通用版第24讲化学平衡常数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作业

一、选择题 ‎1.只改变一个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平衡常数K与化学平衡移动的关系叙述不正确的是(  )‎ A.K不变,平衡可能移动 B.平衡向右移动时,K不一定变化 C.K有变化,平衡一定移动 D.相同条件下,同一个反应的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增大2倍,K也增大2倍 解析:选D。因改变压强或浓度引起化学平衡移动时,K不变,A项和B项均正确;K只与温度有关,K发生了变化,说明体系的温度改变,则平衡一定移动,C项正确;相同条件下,同一个反应的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增大2倍,化学平衡常数应为K2,D项错误。‎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焓变是一个与反应能否自发进行有关的因素,多数能自发进行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B.在同一条件下不同物质有不同的熵值,其体系的混乱程度越大,熵值越大 C.一个反应能否自发进行取决于该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 D.一个反应能否自发进行,与焓变和熵变的共同影响有关 解析:选C。一个反应能否自发进行应由该反应的熵变和焓变共同判断,C项错误。‎ ‎3.向密闭容器中充入物质A和B,发生反应aA(g)+bB(g)cC(g)。反应过程中,物质A的体积分数和C的体积分数随温度(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在T1、T3温度时达到化学平衡 B.该反应在T2温度时达到化学平衡 C.该反应的逆反应是放热反应 D.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解析:选B。T2之前A的体积分数减小,C的体积分数增大,是因为反应未达到平衡,T2之后A的体积分数增大,C的体积分数减小,是因为反应在T2时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B项正确,C、D项错误。在T1和T3时,A的体积分数均与C的体积分数相等,但T1时反应没有达到平衡状态,故A项错误。‎ ‎4.(2019·辽宁六校联考)t ℃时,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3Y(g)2Z(g),各组分在不同时刻的浓度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X Y Z 初始浓度/(mol·L-1)‎ ‎0.1‎ ‎0.2‎ ‎0‎ ‎2 min时浓度/(mol·L-1)‎ ‎0.08‎ a b 平衡浓度/(mol·L-1)‎ ‎0.05‎ ‎0.05‎ ‎0.1‎ A. 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20%‎ B.t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40‎ C.平衡后,增大体系压强,v正增大,v逆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前2 min内,用Y的变化量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Y)=0.03 mol·L-1·min-1‎ 解析:选D。平衡时,X的转化率=×100%=50%,A项错误;t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1 600,B项错误;该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平衡后,增大体系压强,v正、v逆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项错误;前2 min内,用Y的变化量表示的平均反应率v(Y)=3v(X)=3×=0.03 mol·‎ L-1·min-1,D项正确。‎ ‎5.(2019·天津和平区期末)对反应:aA(g)+bB(g)cC(g)+dD(g) ΔH,反应特点与对应的图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图①中,若p1>p2,则该反应在较低温度下有利于自发进行 B.图②中,若T2>T1,则ΔH<0 且a+b=c+d C.图③中t1时刻改变的条件一定是使用了催化剂 D.图④中,若ΔH<0,则纵坐标不可能表示的是反应物的转化率 解析:选C。A.分析图①可知,温度升高,A%增大,说明平衡逆向移动,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若p1>p2,同温下p1时A%低于p2,压强增大,平衡正向移动,则反应前气体分子数大于反应后气体分子数,ΔS<0,则该反应在较低温度下有利于自发进行,A正确;B.图②中,压强增大,A的转化率不变,平衡不移动,则a+b=c+d;若T2>T1,升高温度,A的转化率降低,平衡逆向移动,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ΔH<0,B正确;C.图③中,t1‎ 时刻改变的条件可能是使用了催化剂,也可能是增大压强(当a+b=c+d时),C错误;D.图④中,T1>T2,若ΔH<0,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反应物的转化率减小,则纵坐标不可能表示的是反应物的转化率,D正确。‎ ‎6.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4NO2(g)+O2(g)2N2O5(g) ΔH<0,T1时,向体积为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NO2和O2,部分实验数据如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时间/s ‎0‎ ‎5‎ ‎10‎ ‎15‎ c(NO2)/(mol·L-1)‎ ‎4.00‎ ‎2.52‎ ‎2.00‎ c3‎ c(O2)/(mol·L-1)‎ ‎1.00‎ c1‎ c2‎ ‎0.50‎ A. 0~5 s内N2O5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48 mol·L-1·s-1‎ B.其他条件不变,将容器体积压缩一半,则重新达到平衡时c(N2O5)<2.00 mol·L-1‎ C.设T1时平衡常数为K1,T2时平衡常数为K2,若T1K2‎ D.T1时平衡常数为0.125,平衡时NO2和O2的转化率均为50%‎ 解析:选B。0~5 s内,v(N2O5)=v(NO2)=×=0.148 mol·‎ L-1·s-1,A项正确;根据反应物转化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得c1=0.63,c2=0.50,c3=2.00,由此可知10 s时达到平衡,平衡时c(N2O5)=1.00 mol·L-1,将容器体积压缩一半,此时c(N2O5)=2.00 mol·L-1,随后平衡正向移动,c(N2O5)>2.00 mol·L-1,B项错误;对于放热反应,温度越高,平衡常数越小,C项正确;达到平衡时c(NO2)=2.00 mol·‎ L-1,c(O2)=0.50 mol·L-1,c(N2O5)=1.00 mol·L-1,K==0.125,平衡时NO2的转化率为×100%=50%,O2的转化率为×100%=50%,D项正确。‎ ‎7.(2019·烟台自主练习)已知NO和O2经反应①和反应②转化为NO2,其能量变化随反应过程如图所示。‎ ‎①2NO(g)N2O2(g) ΔH1,平衡常数K1‎ ‎②N2O2(g)+O2(g)2NO2(g) ΔH2,平衡常数K2‎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ΔH1<0,ΔH2<0‎ B.2NO(g)+O2(g)2NO2(g)的平衡常数K=K1/K2‎ C.2NO(g)+O2(g)2NO2(g)的ΔH=ΔH1+ΔH2‎ D.反应②的速率大小决定2NO(g)+O2(g)2NO2(g)的反应速率 解析:选B。由题图可知,反应①和反应②的反应物总能量均高于生成物总能量,所以ΔH1<0,ΔH2<0,A项正确;反应①+反应②得2NO(g)+O2(g)2NO2(g),所以K=K1×K2,B项错误;反应①+反应②得2NO(g)+O2(g)2NO2(g),所以ΔH=ΔH1+ΔH2,C项正确;反应速率主要取决于慢反应的反应速率,反应②的活化能大于反应①,所以反应②的反应速率小于反应①,故反应②的速率大小决定2NO(g)+O2(g)2NO2(g)的反应速率,D项正确。‎ ‎8.(2019·衡水中学高三期末)在容积均为1 L的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放入镍粉并充入1 mol CO,控制在不同温度下发生反应:Ni(s)+4CO(g)Ni(CO)4(g),当反应进行到5 min时,测得Ni(CO)4的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平衡常数:K(T1)>K(T2)‎ B.反应进行到5 min时,b容器中v正(CO)=v逆(CO)‎ C.达到平衡时,a、b、c中CO的转化率为b>a>c D.减压或升温可将b中的平衡状态转变成c中的平衡状态 解析:选D。温度越低,反应速率越慢,再结合a、b、c三容器中Ni(CO)4的体积分数可知,a容器中反应未达到平衡,b→c的变化则说明随温度升高,化学平衡逆向移动,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A错误;反应进行到5 min时,b容器未必达到平衡状态,则b容器中v正(CO)不一定等于v逆(CO),B错误;其他条件相同时,随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K减小,CO转化率减小,故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a>b>c,C错误;结合A项分析知,升温可使b中的平衡状态转变为c中的平衡状态,减压平衡逆向移动,导致Ni(CO)4浓度变小,即可使b中的平衡状态转变为c中的平衡状态,D正确。‎ ‎9.(热点题)在一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1 mol·L-1 CO2、0.1 mol·L-1CH4,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H4(g)+CO2(g)2CO(g)+2H2(g),测得CH4平衡时转化率与温度、压强关系如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上述反应的ΔH>0‎ B.压强:p4>p3>p2>p1‎ C.1 100 ℃时该反应平衡常数为1.64‎ D.压强为p4时,在Y点:v正0,A项正确;该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增加的反应,压强越大,CH4的平衡转化率越小,故p4>p3>p2>p1,B项正确;1 100 ℃时,甲烷的平衡转化率为80.00%,故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分别为c(CH4)=0.02 mol·L-1,c(CO2)=0.02 mol·L-1,c(CO)=0.16 mol·L-1,c(H2)=0.16 mol·L-1,即平衡常数K=≈1.64,C项正确;压强为p4时,Y点反应未达到平衡,需增大CH4的转化率才能达到平衡,此时v正>v逆,D项错误。‎ ‎10.(2019·遂宁诊断)固定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A(g)+yB(g)zC(g),图1表示T ℃时容器中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2表示平衡常数K随温度变化的关系。结合图像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可表示为2A(g)+B(g)C(g) ΔH<0‎ B.T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6.25‎ C.当容器中气体密度不再变化时,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D.T ℃,在第6 min时再向体系中充入0.4 mol C,再次达到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大于0.25‎ 解析:选D。A项,由图2知,升高温度,平衡常数逐渐增大,该反应为吸热反应,ΔH>0,错误;B项,根据图1知0~5 min内,A、B、C变化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4 mol、0.2 mol、0.2 mol,该反应可表示为2A(g)+B(g)C(g),反应达到平衡时A、B、C的平衡浓度分别为0.2 mol·L-1、0.1 mol·L-1、0.1 mol·L-1,故T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5,错误;C项,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容器内气体的质量保持不变,容器的容积保持不变,故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为恒量,不能作为平衡标志,错误;D项,根据图1知T ℃时反应达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为0.25,在第6 min时再向体系中充入0.4 mol C,相当于加压,平衡正向移动,再次达到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大于0.25,正确。‎ 二、非选择题 ‎11.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置于特制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假设容器体积不变,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NH2COONH4(s)2NH3(g)+CO2(g)。实验测得不同温度下的平衡数据列于下表:‎ 温度/℃‎ ‎15.0‎ ‎20.0‎ ‎25.0‎ ‎30.0‎ ‎35.0‎ 平衡总压强/kPa ‎5.7‎ ‎8.3‎ ‎12.0‎ ‎17.1‎ ‎24.0‎ 平衡气体总浓度/ ‎ ‎(×10-3 mol·L-1)‎ ‎2.4‎ ‎3.4‎ ‎4.8‎ ‎6.8‎ ‎9.4‎ ‎(1)该反应的焓变ΔH________0,熵变ΔS________0(填“>”“<”或“=”)。‎ ‎(2)可以判断该分解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2v正(NH3)=v逆(CO2)‎ B.密闭容器中总压强不变 C.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D.密闭容器中NH3的体积分数不变 ‎(3)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在25.0 ℃时,反应2NH3(g)+CO2(g)NH2COONH4(s)的平衡常数K=________。‎ ‎(4)取一定量的氨基甲酸铵固体放在一个带活塞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在25 ℃下达到平衡状态。若在恒温下压缩容器体积,氨基甲酸铵固体的质量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解析:(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升高温度,平衡气体总浓度增大,说明平衡正向移动,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则有ΔH>0;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则有ΔS>0。‎ ‎(2)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则有v正(NH3)=2v逆(CO2),A项不符合题意;因为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相等,未达到平衡前压强一直在变,所以总压强不变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B项符合题意;反应未达到平衡前,气体质量一直在变,而容器容积不变,根据ρ=可知,混合气体的密度也在变,所以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C项符合题意;反应产物中NH3和CO2的物质的量之比始终为2∶1,密闭容器中NH3的体积分数始终不变,D项不符合题意。‎ ‎(3)由表中数据可知,在25.0 ℃时,平衡气体的总浓度为4.8×10-3 mol·L-1,则有c(NH3)=3.2×10-3 mol·L-1,c(CO2)=1.6×10-3 mol·L-1,反应2NH3(g)+CO2(g)NH2COONH4(s)的平衡常数K=≈6.1×107。‎ ‎(4)在恒温条件下压缩容器体积,平衡逆向移动,氨基甲酸铵固体的质量增大。‎ 答案:(1)> > (2)BC (3)6.1×107 (4)增大 ‎12.(2019·江西名校学术联盟质量检测)为了缓解温室效应,科学家提出了回收和利用CO2的方案:利用CO2制备CH4。300 ℃时,向2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CO2和8 mol H2,发生反应CO2(g)+4H2(g)CH4(g)+2H2O(g) ΔH4,混合气体中CH4的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1)①从反应开始到恰好达到平衡时,H2的平均反应速率v(H2)=________。‎ ‎②300 ℃时,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 ‎③保持温度不变,向平衡后的容器中再充入2 mol CO2和8 mol H2,重新达到平衡时CH4的浓度________(填字母)。‎ A.等于0.8 mol·L-1‎ B.等于1.6 mol·L-1‎ C.0.8 mol·L-1”“<”或“=”)。‎ ‎(3)已知:200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61.8。则ΔH________0(填“>”“<”或“=”)。‎ 解析:(1)①从反应开始到恰好达到平衡时,H2的平均反应速率v(H2)=4v(CH4)=×4=0.32 mol·L-1·min-1。‎ ‎②     CO2(g)+4H2(g)CH4(g)+2H2O(g)‎ 1 4 0 0‎ 0.8 3.2 0.8 1.6‎ 0.2 0.8 0.8 1.6‎ ‎300 ℃时,反应的平衡常数K==25。‎ ‎③保持温度不变,向平衡后的容器中再充入2 mol CO2和8 mol H2,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则重新达到平衡时CH4的浓度大于1.6 mol·L-1。‎ ‎(2)Qc==14v逆。‎ ‎(3)200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61.8,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减小,平衡逆向移动,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则ΔH<0。‎ 答案:(1)①0.32 mol·L-1·min-1 ②25 ③D ‎(2)> (3)<‎ ‎13.工业生产硫酸接触室发生如下化学反应:2SO2(g)+O2(g)2SO3(g) ΔH=‎ ‎-196.6 kJ·mol-1,解答下列问题:‎ ‎(1)开始时,在容积为1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4 mol SO2和5 mol O2的混合气体,当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196.6 kJ,则该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K=________。如果该温度下,某时刻混合体系中各气体的浓度为c(SO2)=0.4 mol·L-1、c(O2)=0.6 mol·L-1、c(SO3)=0.8 mol·L-1,请判定该体系中反应进行的方向:________(填“正向进行”“逆向进行”或“达到平衡”)。‎ ‎(2)下列关于可逆反应2SO2(g)+O2(g)2SO3(g)的图像,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3)一定温度下,向甲、乙、丙三个容积均为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SO2(g)和O2(g),其起始物质的量及SO2的平衡转化率如表所示,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甲 乙 丙 起始物质的量 n(SO2)/mol ‎0.6‎ ‎1.2‎ ‎1.2‎ n(O2)/mol ‎0.36‎ ‎0.36‎ ‎0.72‎ SO2的平衡转化率 ‎80%‎ α1‎ α2‎ A. 甲→乙,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α(SO2)增大 B.平衡时,丙中c(SO3)是甲中的2倍 C.该温度下,平衡常数K=400‎ D.平衡时,SO2的转化率:α1<80%<α2‎ 解析:(1)由放出热量196.6 kJ,根据三段式法分析:‎ ‎2SO2(g)+O2(g)2SO3(g)‎ 起始浓度/(mol·L-1) 4 5 0‎ 变化浓度/(mol·L-1) 2 1 2‎ 平衡浓度/(mol·L-1) 2 4 2‎ K==0.25。 因为Qc=≈6.67>0.25,故反应逆向进行。‎ ‎(2)这是一个正向放热、气体体积减小的可逆反应。加压时,v正、v逆都增大,且Δv正>‎ Δv逆、v正>v逆;故平衡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项错误。(3)A项,甲→乙,增大了c(SO2),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α(O2)增大,但α(SO2)减小,错误;B项,甲→丙,可以看作体系压强增大至原来的2倍,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达到新平衡时,丙中c(SO3)大于甲中的2倍,错误;C项,根据三段式法分析:‎ ‎2SO2(g)+O2(g)2SO3(g)‎ 起始浓度/(mol·L-1) 0.3 0.18 0‎ 变化浓度/(mol·L-1) 0.24 0.12 0.24‎ 平衡浓度/(mol·L-1) 0.06 0.06 0.24‎ K=≈266.7,错误;D项,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平衡时,SO2的转化率:‎ α1<80%<α2,正确。‎ 答案:(1)0.25 逆向进行 (2)C (3)D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