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7-08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化学第二轮专题突破复习专题四化学实验基础综合测试
【红对勾】 高考化学第二轮专题突破复习 专题四 化学实验基 础综合测试 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 第Ⅰ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 1.下列关于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SO2 能使品红溶液、酸性 KMnO4 溶液褪色,加热后都能复原 B.用铂丝蘸取某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火焰颜色为紫色, 说明原溶液中不含 Na+ C.用滴加 BaCl2 溶液,观察有无白色沉淀的方法来鉴别 K2CO3 和 NaHCO3 D.少量 CO2 通过 CaCl2 的溶液能生成白色沉淀,CO2 过量时白色沉淀溶解 解析: A 项,因二者漂白原理不同,SO2 使品红溶液褪色后加热能复原,使酸性 KMnO4 溶液褪色后不复原;B 项,也可能含有 Na+,因为即使有钠离子也可能被蓝色钴玻璃滤去了; D 项,无论少量还是过量,都无白色沉淀生成。 答案:C 2.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操作正确的是( ) A.镀层未破损的镀锌铁和镀层破损后的镀锌铁分别与盐酸反应时产生 H2 的速率相同 B.用 50 mL 酸式滴定管可准确量取 25.00 mL 的 Na2CO3 溶液 C.往新配制的淀粉溶液中滴加碘水,溶液显蓝色,加入足量 NaOH 后溶液褪色 D.配制稀 H2SO4 溶液时,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不断搅拌下慢慢加入浓 H2SO4 解析:A 项,镀层破损后的镀锌铁在盐酸中更易形成原电池,产生 H2 的速率更快,A 错; B 项,酸式滴定管不能用来盛 Na2CO3 溶液;D 项,配制稀 H2SO4 溶液时,不能在量筒内进行。 答案:C 3.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测定 Na2CO3 和 NaHCO3 混合物中 Na2CO3 质量分数的是( ) A.取 a 克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 b 克 B.取 a 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 b 克固体 C.取 a 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 b 克 D.取 a 克混合物与足量 Ba(OH)2 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 b 克固体 解析:在 Na2CO3 和 NaHCO3 中,加热能分解的只有 NaHCO3,A 项成立;B 项得到的固体产 物是 NaCl,Na2CO3 和 NaHCO3 转化为 NaCl 时的固体质量变化不同,B 项成立;同理,Na2CO3 和 NaHCO3 转化为 BaCO3 时的固体质量变化也不同,D 项成立;C 项中碱石灰可以同时吸收 CO2 和水蒸气,C 项明显错误;选 C。 答案:C 4.下列化学实验事实及其解释都正确的是( ) ①向碘水中滴加 CCl4,振荡静置后分层,CCl4 层呈紫红色,说明可用 CCl4 从碘水中萃取 碘 ②向 SO2 水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的 BaCl2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 BaSO3 难溶于盐酸 ③向 0.1 mol/L FeSO4 溶液中滴加少量酸性 KMnO4 溶液,KMnO4 溶液褪色,说明 Fe2+具有 氧化性 ④向 2.0 mL 浓度均为 0.1 mol/L 的 KCl、KI 混合溶液中滴加 1~2 滴 0.01 mol/L AgNO3 溶液,振荡,沉淀呈黄色,说明 AgCl 的 Ksp 比 AgI 的 Ksp 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向 SO2 水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 BaCl2 溶液,没 有白色沉淀生成,因为 BaSO3 易 溶于盐酸,②错误;FeSO4 溶液遇酸性 KMnO4 溶液使其褪色,说明 Fe2+具有还原性,③错误; ①、④正确。 答案:B 5.下列有关指定实验装置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装置①可用于除去水等液体中混有的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质 B.装置②中的 Cu 一定作正极 C.当装置②电路中通过 2 mol 电子时,Cu 电极可能增重 64 g,也可能减重 64 g D.当装置③广口瓶中充满了 CO2,b 口进气可收集 NO 气体 解析:B 项中若 X 为银,Y 溶液为 AgNO3 溶液,此时铜为负极,银为正极,若 X 为 Zn,Y 溶液为 ZnSO4 溶液,此时 Zn 为负极,铜为正极,B 不正确。 答案:B 6.(2012·浙江,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镀锌铁皮锌镀层厚度的测定”实验中,将镀锌铁皮放入稀硫酸,当产生氢气的 速率突然减小时,可以判断锌镀层已反应完全 B.在“火柴头中氯元素的检验”实验中,摘下几根未燃过的火柴头,将其浸于水中, 稍后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后,即可判断氯元素的存在 C.在“硫酸亚铁铵的制备”实验中,为了得到硫酸亚铁铵晶体,应小火加热蒸发皿, 直到有大量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 D.受强酸或强碱腐蚀致伤时,应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 2%醋酸溶液或饱和硼酸溶液洗, 最后用水冲洗,并视情况作进一步处理 解析:本题考查实验化学中相关实验操作的知识。镀锌铁片浸入稀硫酸时,会形成锌- 铁-硫酸原电池,其反应速率较大,锌先反应,当产生氢气的速率突然变慢时,说明锌镀层 已经反应完,A 项正确;火柴头中的氯元素是存在于 KClO3 中,不存在 Cl-,加硝酸银也不 会有白色沉淀产生,B 项错误;硫酸亚铁铵是通过降温结晶的方法来提纯得到,所以是先制 成高温饱和溶液,然后冷却,而不是用蒸发结晶的方式来获得,C 项错误;受强酸腐蚀致伤 时,后续应该用碳酸氢钠溶液处理,D 项错误。 答案:A 7.下列实验或操作正确的是( ) A.制氨气 B.蒸发、浓缩、结晶 C.配制稀硫酸 D.用 KMnO4 溶液滴定 解析:B 项,结晶应在蒸发皿中进行;C 项,稀释浓硫酸应在烧杯中进行;D 项,酸性 高锰酸钾溶液应盛在酸式滴定管中。 答案:A 8.用下列装置能达到有关实验目的的是( ) A.用甲图装置电解精炼铝 B.用乙图装置制备 Fe(OH)2 C.丙图装置只可制得金属钾 D.丁图验证 NaHCO3 和 Na2CO3 热稳定性 解析:甲图电解质溶液中 H+先于 Al3+在阴极得电子,不能完成铝的精炼,A 选项错误; 乙图用煤油阻止溶液与空气的接触,能防止 Fe(OH)2 被氧化,可用于 Fe(OH)2 的制取,B 选项 正确;C 中铝热反应得到锰,C 选项错误;丁装置 NaHCO3 可能被误认为是其受热温度高,先 分解,D 选项错误。 答案:B 9.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操作或现象不正确的是( ) A.下图锥形瓶中滴入浓盐酸后充满黄绿色气体,试管中出现浅黄色浑浊 B.下图放置一段时间后,饱和 CuSO4 溶液中出现白色晶体 C.用玻璃棒蘸取某溶液做焰色反应实验,火焰呈黄色不能说明该溶液中含有钠元素 D.蒸馏时,将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处 解析:做焰色反应实验,火焰呈黄色能说明该溶液中含有钠元素。 答案:C 10.下列实验操作与预期实验目的或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预期实验目的或结论 A 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后,关闭活塞, 然后再将上层液体从上端倒入另一容器 取出分液漏斗中的上层液体 B 将 CH3CH2Br 与 NaOH 溶液混合加热,再滴加 AgNO3 溶 液,无浅黄色沉淀 CH3CH2Br 未发生水解 C 把混有少量乙烯的乙烷气体通过盛有酸性 KMnO4 溶 液的洗气瓶 除去乙烷中的少量乙烯 D 将某气体通入淀粉和 KI 的混合溶液,溶液变蓝色 该气体一定是 Cl2 解析:B 项,因未加入稀硝酸中和多余的碱液,故加入 AgNO3 溶液,无浅黄色沉淀,但 不能说明 CH3CH2Br 未发生水解;C 项,因酸性 KMnO4 溶液氧化乙烯生成 CO2,故不能用于除去 乙烷中少量的乙烯;D 项,NO2 也能氧化 KI 生成 I2,故该气体不一定是 Cl2。 答案:A 11.下列实验设计和结论相符的是( ) A.将碘水倒入分液漏斗,加适量乙醇,振荡后静置,可将碘萃取到乙醇中 B.某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水溶液一定显碱性 C.某无色溶液中加 Ba(NO3)2 溶液,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溶解,则原溶液中一定有 SO2- 4 D.在含 FeCl2 杂质的 FeCl3 溶液中通足量 Cl2 后,充分加热,除去过量的 Cl2,即可得到 较纯净的 FeCl3 溶液 解析:A 项,乙醇不可以作为萃取剂,错;B 项,石蕊变蓝,则肯定为碱性,正确;C 项,若原溶液中含有 SO2- 3 ,生成 BaSO3,再加入 HCl,则与溶液的 NO - 3 相遇,相当于 HNO3, 则可以氧化 BaSO3 至 BaSO4,沉淀不溶解,故错;D 项,加热时,FeCl3 会水解,错。 答案:B 12.(2012·安徽,10)仅用下表提供的玻璃仪器(非玻璃仪器任选)就能实现相应实验目 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玻璃仪器 A 分离乙醇和乙酸乙酯的混合物 分液漏斗、烧杯 B 用 pH=1 的盐酸配制 100 mL pH=2 的盐 酸 100 mL 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 管 C 用溴水、淀粉-KI 溶液比较 Br2 与 I2 的氧 化性强弱 试管、胶头滴管 D 用 NH4Cl 固体和 Ca(OH)2 固体制备并收集 NH3 酒精灯、烧杯、导管、集气瓶 解析: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分离、溶液的配制、仪器的选用,同时考查考生对简单实验的 设计能力。乙醇和乙酸乙酯都是有机溶剂,可相互溶解,靠分液漏斗和烧杯不能分离,应加 入饱和碳酸钠溶液振荡后静置分液,得到乙酸乙酯和乙醇的水溶液,而要从乙醇水溶液中再 分离出乙 醇,需进行蒸馏操作,需用到蒸馏烧瓶、冷凝管等玻璃仪器;B 项缺乏取酸的仪 器量筒(或酸式滴定管);C 项利用溴置换出碘,通过碘遇淀粉变蓝色的特性检验出生成的碘, 可证明溴的氧化性强于碘;实验室中制氨气是利用 NH4Cl 和 Ca(OH)2 在大试管中加热来制取, 此项缺乏大试管。 点评:用液体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要用到量筒取液体,用固体配制溶液时用 到托盘天平(带砝码)。 答案:C 1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汽油萃取溴水的实验中,汽油应从分液漏斗的下端放出 B.可用 100 mL 容量瓶量取 50.00 mL KMnO4 溶液 C.将 pH 试纸润湿放在盛有 HCl 气体的集气瓶瓶口,可验证 HCl 为酸性气体 D.配制 100 mL 0.10 mol·L-1 的 Na2CO3 溶液时,应用托盘天平称取 1.06 g Na2CO3 固体 解析:汽油的密度比水的小,故有机层应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容量瓶上只有一个刻 度,只能用来配制固定体积的溶液;检验气体的酸碱性,可将 pH 试纸润湿;托盘天平的精 确度为 0.1 g,故不能称量 1.06 g Na2CO3 固体。 答案:C 14.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且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A.制备氢氧化亚铁并观察其颜色 B.收集氧气 C.制备并检验氢气的可燃性 D.浓硫酸稀释 解析:制备氢氧化亚铁沉淀时,应将滴管伸入溶液中,以防止在液体滴落的过程中带入 氧气氧化氢氧化亚铁,因此 A 选项错误;氧气难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因此 B 选项正 确;C 选项中产生的气体为可燃性氢气,应验纯后再点燃,以防止爆炸,故 C 选项错误;稀 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注入水中,因此 D 选项错误。 答案:B 15.下列与实验操作完全正确的是( ) 编号 实验 操作 A 钠与水反应 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金属钠,切下绿豆 大小的钠,小心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 B 配制一定浓度的氯化钾溶液 1000mL 准确称取氯化钾固体,放入到 1000mL 的 容量瓶中,加水溶解,振荡摇匀,定容 C 排除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的气泡 将胶管弯曲使玻璃尖嘴斜向上,用两指 捏住胶管,轻轻挤压玻璃珠,使溶液从 尖嘴流出 D 取出分液漏斗中所需的上层液体 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关 闭活塞,换一个接收容器,上层液体继 续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 解析:此题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规范性。A 要吸干表面的煤油再切,B 中容量瓶不能 配制溶液,D 中分液时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答案:C 第Ⅱ卷 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5 小题,共 55 分) 16.(8 分)实验室常见的几种气体发生装置如图 A、B、C 所示: (1)实验室可以用 B 或 C 装置制取氨气,如果用 C 装置,通常使用的药品是________。 检 查 C 装 置 气 密 性 是 否 良 好 的 操 作 方 法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气体的性质是选择气体收集方法的主要依据。下列气体的性质与收集方法无关的是 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 ①密度 ②颜色 ③溶解性 ④热稳定性 ⑤是否与氧气反应 下图是某学生设计的收集气体的几种装置,其中不可行的是________。 (3)若用 A 装置与 D 装置相连制取并收集 X 气体,则 X 可能是下列气体中的________。 ①CO2 ②NO ③Cl2 ④H2 其中在 D 装置中连接小烧杯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采用 B 装置制备氨气时应选用消石灰和氯化铵固体;C 装置适用于固体与液 体不需要加热的反应,故应选用浓氨水和氧化钙(或碱石灰、固体氢氧化钠等)。检查 C 装置 气密性的操作是将导管通入水槽中,用手捂或酒精灯微热圆底烧瓶底部,如果导管口处有气 泡产生,松开手或停止加热后,在导管里形成一段水柱,则说明 C 装置气密 性良好。 (2)选择气体收集方法,无需考虑气体的颜色和热稳定性,根据密度和是否与氧气反应 选择能否采用向上或向下排空气法,根据溶解性判断能否选择排水或排其他液体的方法。收 集气体时不应采取 bc 装置,前者密闭不能排出空气,后者伸入试管内的导管过长。 (3)制取 CO2 时不需加热,也不必处理尾气;NO 常温下与氧气反应,不能用排空气法收 集;制取 H2 时不需加热,应采用向下排空气法,尾气处理时一般用点燃的方法,故 X 可能 是氯气。D 装置中的小烧杯是用来吸收尾气,防止污染空气。 答案:(1)浓氨水和氧化钙(或碱石灰、固体氢氧化钠等) 将导管通入水槽中,用手捂 或酒精灯微热圆底烧瓶底部,如果导管口处有气泡产生,松开手或停止加热后,在导管里形 成一段水柱,说明 C 装置气密性良好 (2)②④ bc (3)③吸收尾气,防止污染空气 17.(14 分)(2012·安徽,27)亚硫酸盐是一种常见食品添加剂。为检测某食品中亚硫 酸盐含量(通常以 1 kg 样品中含 SO2 的质量计),某研究小组设计了如下两种实验流程: (1)气体 A 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为防止煮沸时发生暴沸,必须先向烧瓶中加入 ________;通入 N2 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甲方案第①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甲 方 案 第 ② 步 滴 定 前 , 滴 定 管 需 用 NaOH 标 准 溶 液 润 洗 , 其 操 作 方 法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用盐酸代替稀硫酸处理样品,则按乙方案实验测定的结果________(填“偏高”、 “偏低”或“无影响”)。 (5)若取样品 w g,按乙方案测得消耗 0.010 00 mol·L-1 I2 溶液 V mL,则 1 kg 样品中 含 SO2 的质量是________ g(用含 w、V 的代数式表示)。 解析:本题考查了+4 价硫的还原性、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等,同 时考查考生的能力。(1)亚硫酸盐中加入强酸会生成气体 S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SO2- 3 +2H +===SO2↑+H2O;在加热时为了防止暴沸应加入碎瓷片;通入 N2 的目的是将产生的 SO2 气体 完全吹出后被吸收液吸收,从而提高实验的准确率。 (2)SO2 具有还原性,能被 H2O2 氧化成 H2S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SO2+H2O2===2H++SO2- 4 。 (3)滴定管在洗涤后应用 NaOH 标准液润洗,方法是:向滴定管注入少量标准液,倾斜转 动滴定管润洗全部内壁后从尖嘴处放出液体,重复操作 2~3 次。(4)如果用盐酸代替硫酸, 在逸出的 SO2 气体中会含有 HCl 气体,因 SO2 用碱液吸收后需再用盐酸调节溶液至弱酸性, 因此混合气体中含有 HCl,对实验结果无影响。(5)反应为 H2O+SO2- 3 +I2===SO2- 4 +2I-+2H+, n(SO2)=n(SO2- 3 )=n(I2)=0.010 00 mol·L-1×V×10-3 L=V×10-5 mol,因此 1 kg 样品中 含 SO2 的质量为V×10-5 mol×64 g·mol-1 w g ×1 000 g=0.64V w g。 点评:容量瓶和滴定管使用前要检漏。滴定管在使用时要进行洗涤和润洗,若不润洗会 使滴定结果出现误差。 答案:(1)N2 和 SO2 碎瓷片(或沸石) 将产生的 SO2 全部逸出 (2)SO2+H2O2===2H++SO2- 4 (3)向滴定管注入少量标准液,倾斜转动滴定管润洗全部内壁后从尖嘴处放出液体,重 复操作 2~3 次 (4)无影响 (5)0.64V w 18.(9 分)三草酸合铁酸钾晶体(K3[Fe(C2O4)3]·xH2O)是一种光敏材料,在 110℃可完全 失去结晶水。为测定该晶体中铁的含量和结晶水的含量,某实验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1)铁含量的测定 步骤一:称量 5.00g 三草酸合铁酸钾晶体,配制成 250mL 溶液。 步骤二:取所配溶液 25.00mL 于锥形瓶中,加稀 H2SO4 酸化,滴加 KMnO4 溶液至草酸根恰 好全部氧化成二氧化碳,同时,MnO - 4 被还原成 Mn2+。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一小匙锌粉, 加热至黄色刚好消失,过滤,洗涤,将过滤及洗涤所得溶液收集到锥形瓶中,此时,溶液仍 呈酸性。 步骤三:用 0.010mol/L KMnO4 溶液滴定步骤二所得溶液至终点,消耗 KMnO4 溶液 20.02mL, 滴定中 MnO - 4 被还原成 Mn2+。 重复步骤二、步骤三操作,滴定消耗 0.010mol/L KMnO4 溶液 19.98mL。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配制三草酸合铁酸钾溶液的操作步骤依次是:称量、________、转移、洗涤并转移、 ________、摇匀。 ②加入锌粉的目的是________。 ③写出步骤三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 ④实验测得该晶体中铁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在步骤二中,若加入的 KMnO4 溶液的量 不够,则测得的铁含量________。(选填“偏低”“偏高”“不变”) (2)结晶水的测定 将坩埚洗净,烘干至恒重,记录质量;在坩锅中加入研细的三草酸合铁酸钾晶体,称量 并记录质量;加热至 110℃,恒温一段时间,置于空气中冷却,称量并记录质量;计算结晶 水含量。请纠正实验过程中的两处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溶解 定容 ②将 Fe3+还原为 Fe2+ ③5Fe2++MnO- 4 +8H+===5Fe3++Mn2++4H2O ④11.20%或 0.112 偏高 (2)加热后在干燥器中冷却 对盛有样品的坩埚进行多次加热、干燥器中冷却、称量并 记录质量,直至称量质量几乎相等 19.(11 分)(2012·广东,33)苯甲酸广泛应用于制药和化工行业。某同学尝试用甲苯 的氧化反应制备苯甲酸。 实验方法:一定量的甲苯和 KMnO4 溶液在 100 ℃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反应,按如下流程 分离出苯甲酸和回收未反应的甲苯。 已知:苯甲酸分子量是 122,熔点 122.4 ℃,在 25 ℃和 95 ℃时溶解度分别为 0.3 g 和 6.9 g;纯净固体有机物一般都有固定熔点。 (1)操作Ⅰ为________,操作Ⅱ为________。 (2)无色液体 A 是________________,定性检验 A 的试剂是________,现象是________。 (3)测定白色固体 B 的熔点,发现其在 115 ℃开始熔化,达到 130 ℃时仍有少量不熔。 该同学推测白色固体 B 是苯甲酸与 KCl 的混合物,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提纯和检验,实验结 果表明推测正确。请完成表中内容。 序号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结论 ① 将白色固体 B 加入水中,加 热溶解, ________ 得到白色晶 体和无色滤液 ②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 ________ 生成白色沉淀 滤液含 Cl- ③ 干燥白色晶体,________ ________ 白色晶体 是苯甲酸 (4)纯度测定:称取 1.220 g 产品,配成 100 mL 苯甲酸溶液,移取 25.00 mL 溶液,滴 定,消耗 KOH 的物质的量为 2.40×10 - 3 mol。产品中苯甲酸质量分数的计算表达式为 ________,计算结果为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解析:本题以苯甲酸的制备方法为切入点,考查了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物质检验及数据 处理能力。(1)由操作Ⅰ后的“有机相”和“水相”可知该操作为萃取;结合制备苯甲酸的 方法及流程图可知有机相中含有未反应的甲苯和有机溶剂,故无色液体 A 是通过加热蒸馏的 方法得到的未反应的甲苯。(2)由(1)可知 A 为甲苯,检验甲苯的方法可以使用酸性高锰酸钾。 (3)白色固体为苯甲酸与 KCl 混合物,加水时后者溶解,未溶解的是苯甲酸;通过检验溶液 中的 Cl-可以检验 KCl 的存在,采用的试剂是 AgNO3 溶液;检验苯甲酸可以通过测定其熔点 的方法。 可 知 KOH 与苯甲酸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 1,故产品中苯甲酸质量分数的计算表达式为 100 mL 25 mL ×2.40×10-3 mol×122 g/mol 1.220 g ×100%=96%。 答案:(1)分液 蒸馏 (2)甲苯 酸性 KMnO4 溶液 褪色 (3)①过滤 ②加入 AgNO3 溶液 ③加热 122.4 ℃熔化 (4) 100 mL 25 mL ×2.40×10-3 mol×122 g/mol 1.220 g ×100%=96% 20.(13 分)(2012·浙江,28)实验室制备苯乙酮的化学方程式为 主要实验装置和步骤如下: (Ⅰ)合成:在三颈瓶中加入 20 g 无水三氧化铝和 30 mL 无水苯。为避免反应液升温过 快,边搅拌边慢慢滴加 6 mL 乙酸酐和 10 mL 无水苯的混合液,控制滴加速率,使反应液缓 缓回流。滴加完毕后加热回流 1 小时。 (Ⅱ)分离与提纯: ①边搅拌边慢慢滴加一定量浓盐酸与冰水混合液,分离得到有机层 ②水层用苯萃取,分液 ③将①②所得有机层合并,洗涤、干燥、蒸去苯,得到苯乙酮粗产品 ④蒸馏粗产品得到苯乙酮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 a 的名称:________;装置 b 的作用:________。 (2)合成过程中要求无水操作,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将乙酸酐和苯的混合液一次性倒入三颈瓶,可能导致________。 A.反应太剧烈 B.液体太多搅不动 C.反应变缓慢 D.副产物增多 (4)分离与提纯操作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 操 作 中 是 否 可 改 用 乙 醇 萃 取 ? ________( 填 “ 是 ” 或 “ 否 ”) , 原 因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液漏斗使用前须________并洗净备用。萃取时,先后加入待萃取液和萃取剂,经 振摇并________后,将分液漏斗置于铁架台的铁圈上静置片刻,分层。分离上下层液体时, 应先________,然后打开活塞放出下层液体,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6)粗产品蒸馏提纯时,下列装置中温度计位置正确的是________,可能会导致收集到 的产品中混有低沸点杂质的装置是________。 解析:(1)仪器 a 为干燥管,装置 b 的作用是吸收反应过程中所产生的 HCl 气体;(2) 由于三氯化铝与乙酸酐均极易水解,所以要求合成过程中应该无水操作;(3)若将乙酸酐和 苯的混合液一次性倒入三颈瓶,可能会导致反应太剧烈及产生更多的副产物;(4)水层用苯 萃取并分液的目的是把溶解在水中的苯乙酮提取出来以减少损失,由于乙醇能与水混溶,所 以不能用酒精代替苯进行萃取操作;(5)分液漏斗使用前须进行检漏,振摇后要进行放气操 作,放下层液体时,应该先打开上口玻璃塞(或使塞上的凹槽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然后再 打开下面的活塞;(6)蒸馏装置中温度计位置正确的是 C 项,A、B 项的装置容易导致低沸点 杂质混入收集到的产品中。 答案:(1)干燥管 吸收 HCl 气体 (2)防止三氯化铝与乙酸酐水解(只答三氯化铝水解或乙酸酐水解也可) (3)AD (4)把溶解在水中的苯乙酮提取出来以减少损失 否 乙醇与水混溶 (5)检漏 放气 打开上口玻璃塞(或使塞上的凹槽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 (6)C AB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