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7-08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化学】湖南省怀化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
湖南省怀化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l-35.5 Cu-64 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页符合题意) 1.下列自然现象与化学变化无关的是( ) A.雷雨肥庄稼 B.植物光合作用 C.形成臭氧层空洞 D.冰雪消融 2.下列物质既属于铵盐,又属于碳酸盐的是 ( ) A. NH3 B. (NH4)2CO3 C. NH4NO3 D. K2SO4 3.分离苯和水的混合物可利用 ( ) A.萃取 B.蒸发 C.分液 D.蒸馏 4.鉴别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下列方法中最简单有效的是( ) A.观察能否产生丁达尔现象 B.加热煮沸 C.加入足量的盐酸 D.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 5.“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科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其核心是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你认为“绿色化学”是指化学工业生产中( ) A.将化工厂建在远离城市的郊区 B.在化工厂种草、种树,使其成为花园工厂 C.不使用任何化学物质 D.少用或不用有害物质以及少排或不排放有害物质 6. Fe2O3+ 3CO2Fe+3CO2是高炉炼铁的主要反应,该反应的还原剂是 ( ) A. Fe2O3 B.CO C. Fe D. CO2 7.能正确表示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A.碳酸钙与盐酸反应:CO32―+2H+=CO2↑+H2O B.硫酸溶液加入氢氧化钡溶液中: Ba2++SO42-=BaSO4↓ C.碳酸氢钠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 HCO3―+OH―= CO32-+H2O D.氯气通入氯化亚铁(FeCl2)溶液中:Fe2++Cl2=Fe3++2Cl― 8.下列各组离子能同时在溶液中大量存在的是( ) A. CO32-、H+ B.CO32-、OH- C. Ba2+、SO42- D. H+、OH- 9.最近“伊核协议”再次成为国际热点。国际上不提倡伊朗浓缩铀,是 因为铀- 235()是制造原子弹的燃料, 原子核内含有的中子数 为 ( ) A.92 B.235 C. 327 D.143 10.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系物的一组是( ) A.麦芽糖和蔗糖 B.乙烷和丙烷 C.12C和14C D.氧气和臭氧 11.下列化学电池不易造成环境污染的是( ) A. 镍镉电池 B.锌锰电池 C.氢氧燃料电池 D.铅蓄电池 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高纯度石英可用来制造光导纤维 B.棉花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C.原电池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D.不锈钢是一种铁合金 13.下列各组物质发生反应,有红棕色气体产生的是 ( ) A. Na和H2O B. Na2O2和H2O C. Ca(OH)2和NH4Cl D. Cu和浓HNO3 14.已知苯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反应,此反应属于 ( ) A.取代反应 B.加成反应 C.聚合反应 D.氧化反应 15.下列物质中,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 ( ) A. CuCl2 B. Fe C. Al2O3 D. Na2CO3 16.在元素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处,可以找到( ) A. 合金 B. 农药 C. 催化剂 D. 半导体材料 17.下列物质中,物质的量最多的是(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 ) A.标准状况下8g H2 B.标准状况下11.2 LCl2 C.常温常压下88gCO2 D.3NA个H2O 18.下列实验方法或实验结论不正确的是( ) A.用KSCN溶液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Fe3+ B.用盐酸除去NaOH溶液中的杂质Na2CO3 C.某无色溶液加入盐酸酸化无明显现象,再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此溶液中含有SO42- D.不能用排水法收集NH3 19.离子化合物是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成的化合物。下列物质不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 ) A.MgF2 B.NaOH C.H2O D.NaCl 20.下列物质中,不能发生酯化反应的是 ( ) A.乙醇(CH3CH2OH) B.乙酸(CH3COOH) C.甘氨酸(H2N-CH2COOH) D.甲烷(CH4) 21.下列各组材料中,不能组成原电池的是 ( ) 选项 A B C D 两极材料 锌片、铜片 铜片、银片 锌片、石墨 铁片、铜片 插入溶液 蔗糖溶液 硝酸银溶液 稀硫酸 稀盐酸 22.下列高分子物质中,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 A.淀粉 B.葡萄糖 C.蛋白质 D.纤维素 23.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NH3+HCl=NH4Cl B. CaCO3CaO+CO2↑ C. 2Na2O2+2H2O=4NaOH+O2↑ D. CuO+H2SO4=CuSO4+H2O 24.工业上制硫酸的一步重要反应是2SO2(g)+O2(g)2SO3(g), 此反应在某条件下的某密闭反应容器中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此时,SO2的转化率达到最大程度 B.此时,SO2的消耗速率等于SO2的生成速率 C.此时,SO3的浓度保持不变 D.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后反应停止 二、填空題(毎空2分,共,42分) 25. 现有下列4种物质:① SO2、② NO2、③ HCl、④ HClO。请回答: (1)有颜色的气体是 (填序号,下同); (2)遇氨气产生白烟的气体是 ; (3)因见光而分解的是 ; (4)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且加热后又恢复红色的是 。 26. 往FeCl3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溶液呈現_______色、再往其中加入鉄粉,发生的离子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 27.乙醇和乙酸是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乙醇的结构简式为CH3CH2OH,乙醇的官能团名称为 ; 乙酸的结构简式为CH3COOH,乙酸的官能团名称为 ; 生活中常用食醋除去暖瓶内的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COOH+CaCO3=(CH3COO)2Ca+CO2↑+H2O。通过这个事实,你得出醋酸与碳酸的酸性强弱关系是:醋酸 碳酸(填“>”或“<”); (2) 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加热乙酸和乙醇的混合溶液,可发生酯化反应。请完成化学方程式:CH3COOH + CH3CH2OH CH3COOCH2CH3+ 。 28.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针对表中所列标号为①~⑩的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族 周期 I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二 ① ② ③ ④ 三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1)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______(填元素符号,下同),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三周期元素除⑩外原子半径最小的是______(填元素符号), (3)这些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具有两性的是____________。 (4)⑤、⑧两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8. 现有含有少量NaCl、Na2SO4、Na2CO3等杂质的NaNO3溶液,选择适当的试剂除去杂质,得到纯净的NaNO3固体,实验流程如下图所示。 (1)沉淀A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填化学式)。 (2)② 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 (3)③ 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 (4)溶液3中肯定含有的杂质是_______,为除去杂质可向溶液3中加入过量的_______。 三、实验題(毎空2分、共10分) 30. 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以下装置制取并探究氨气的性质。在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1)B装置中的干燥剂是_____ (填“碱石灰”或“浓硫酸”)。 (2)C、D 装置中试纸颜色会发生变化的是_____(填”C”或“D”)。 (3)当实验进行段时间后,挤压E装置中的胶头滴管,滴入1- 2滴浓盐酸,可观察到 E装置中的现象是产生____(填“白烟”或“白雾”)。 (4)为防止过量氨气造成空气污染,需要在上述装置的末端增加一个尾气处理装置,合适的装置是_____ (填“F”或“G”)。 (5)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Ca(OH)2并放出热量。实验室利用此原理,向生石灰中滴加浓氨水,可以快速制取氨气。用此方法制取氨气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____ (填“a”“b”或“c”)。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D B C A D B C B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D B C C D B C D 题号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A B C D A B C D 25、(1)___②___;(2) ___③___;(3)___④___;(4)__①____。 26、 __血红___、__ Fe+2Fe3+==3Fe2+___。 27、(1)_羟基 _, 羧基 , > 。 (2) H2O 。 28、(1) F , C 。 (2) Cl 。 (3) NaOH , Al(OH)3 。 (4) H++OH-=H2O 。 29、(1) BaSO4、BaCO3 。 (2) Cl-+Ag+=AgCl↓ 。 (3) 除去过量的Ba2+和Ag+ 。 (4) Na2CO3或CO32- , 稀硝酸 。 30、(1) 碱石灰 。 (2) D 。 (3) 白烟 。 (4) F 。 (5) C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