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7-08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西省宜春市靖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
www.ks5u.com 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高一年级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相对原子量:Na 23;O 16;H 1;C 12;Al 27;Mg 24;Cl 35.5;N 14 一、选择题 1.下列常用实验仪器中,不能直接用于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的是( ) A. 分液漏斗 B. 漏斗 C. 蒸馏烧瓶 D. 容量瓶 【答案】D 【解析】 【详解】A.分液漏斗可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故A不选; B.漏斗用于难溶固体和液态混合物的分离,故B不选; C.蒸馏烧瓶用于沸点相差较大的互相混溶的液体的分离,故C不选; D.容量瓶只能用于配制一定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不能用于分离,故D选; 答案选D。 2.现有三组液体:①碘水;②30%的乙醇溶液;③水和汽油,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 ) A. 分液、萃取、蒸馏 B. 萃取、蒸馏、分液 C. 分液、蒸馏、萃取 D. 蒸馏、萃取、分液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碘不易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则选择萃取法分离; ②30%乙醇溶液,互溶,但沸点不同,则选择蒸馏法分离; ③水和汽油混合液体,分层,则选择分液法分离; 故选B。 3. 下列现象与胶体的性质无关的是 A. 将盐卤或石膏加入豆浆,制成豆腐 B. 一枝钢笔使用两种不同型号的蓝黑墨水,易出现堵塞 C. 向Fe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会出现红褐色沉淀 D. 清晨,人们经常看到阳光穿过茂密的树木枝叶所产生的美丽景象 【答案】C 【解析】 A.豆浆是胶体,遇电解质发生聚沉,与胶体的性质有关,A错误;B.带相反电荷的胶体混合发生聚沉,与胶体的性质有关,B错误;C.Fe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与胶体无关,C正确;D.从枝叶间透过的道道光柱就是胶体具有的丁达尔效应,涉及胶体性质,与胶体的性质有关,D错误,答案选C。 4.下列物质能导电且属于电解质的是( ) A. 铜线 B. 稀硫酸 C. 硫酸钠固体 D. 熔融的NaCl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酸、碱、盐、金属氧化物等都是电解质; 能导电的物质中含有自由电子或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 【详解】A. 铜线有能自由移动的自由电子,能导电,属于单质,故A错误; B. 稀硫酸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但由于其是混合物,故不是电解质,故B错误; C. 硫酸钠固体固体中无自由移动的离子,故不能导电,故C错误; D. 熔融NaCl在熔融状态下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氯离子,能导电;氯化钾是溶于水或者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故D正确; 故选D。 5.下列物质中既能跟稀H2SO4反应,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 ) ①NaHCO3②Al2O3③Al (OH )3④Al. A. 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全部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NaHCO3属于弱酸弱碱盐,既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CO2气体,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盐,故①正确; ②Al2O3属于两性氧化物,既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Al3+离子,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AlO2-离子,故②正确; ③Al(OH)3属于两性氢氧化物,既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Al3+离子,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AlO2-离子,故③正确; ④金属铝与稀硫酸反应生成Al3+和氢气,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AlO2-和氢气,故④正确。 选D。 6. 常温下,将0.1 mol的金属钠、镁、铝分别投入到100 mL 0.5 mol/L的盐酸中,完全反应后产生的氢气是( ). A. 钠、镁、铝一样多 B. 钠放出的多 C. 镁放出的多 D. 铝放出的多 【答案】B 【解析】 由题可知盐酸的物质的量为0.05 mol,由反应比例可知镁和铝和酸反应,盐酸反应完全,生成的气体均为0.025 mol,而钠与盐酸反应是和水发生反应,放出气体为0.05 mol.应选B。 7..某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 ) A. Ag+、H+、NO3-、Cl- B. K+、H+、SO42-、HCO3- C. Na+、K+、Cu2+ SO42- D. Na+、Cl-、CO32-、OH- 【答案】D 【解析】 【详解】A. Ag+和Cl-生成氯化银沉淀,故A错误; B. H+和HCO3-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故B错误; C. Cu2+ 溶液呈蓝色,故C错误; D. Na+、Cl-、CO32-、OH-之间不产生沉淀气体和水,故D正确; 故选D。 8. 某物质灼烧时,焰色反应呈黄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该物质一定含钠元素 B. 该物质一定是钠的化合物 C. 该物质一定是金属钠 D. 能确定该物质中不含钾元素 【答案】A 【解析】 略 9.下列变化必须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 A. Fe → Fe3O4 B. KMnO4→O2 C. CO2→CO D. CuO →CuSO4 【答案】A 【解析】 分析】 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必须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反应,说明反应中某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详解】A. Fe → Fe3O4中Fe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故A正确; B. KMnO4→O2中O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但高锰酸钾自身分解就可以得到,故B错误; C. CO2→CO中C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需要加入还原剂实现,故C错误; D. CuO →CuSO4中不存在元素化合价变化,不需要加入氧化剂,故D错误; 故选A。 10.甲、乙两烧杯中各有100mol,3mol/L的盐酸和NaOH溶液,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铝粉,反应结束后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比为甲:乙=1:2,则加入铝粉的质量为( ) A. 5.4g B. 3.6 g C. 2.7 g D. 1.8 g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铝的质量相同,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相同,应结束后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比为甲:乙=1:2,由化学反应方程式可知,酸与金属反应时酸不量,碱与金属反应时碱过量来计算解答. 【详解】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均为0.1L×3mol·L-1=0.3mol, 又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铝粉,反应结束后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比为甲:乙=1:2, 设铝与酸反应时酸完全反应,生成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为x, 则 2Al+6HCl═2AlCl3+3H2↑ 6 3 0.3mol x 解得x=0.15mol, 一定条件下,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体积之比, 则碱与金属铝反应生成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15mol×2=0.3mol, 碱与金属铝反应时铝完全反应,设与碱反应的铝的物质的量为y, 则 2Al+2NaOH+2H2O═2NaAlO2+3H2↑ 2 3 y 0.3mol 解得y=0.2mol, 则铝的质量为0.2mol×27g·mol-1=5.4g。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利用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明确铝与酸、碱反应水的化学反应方程式,酸碱足量、酸碱均不足量时得到的氢气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根据方程式列式计算。 11.向滴有酚酞的水中加入过量Na2O2粉末并振荡,下列实验现象中正确的是①溶液始终呈现无色 ②溶液由无色变红又变无色 ③溶液中有气泡产生 ④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 A. ③④ B. ①②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过氧化钠固体与水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溶液变红,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使溶液褪色。 考点:过氧化钠的性质 点评:过氧化钠可作供氧剂、漂白剂。 12.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 A. Cu与AgNO3溶液反应:Cu + Ag+ == Cu2+ + Ag B. HNO3溶液与澄清石灰水反应:H+ + OH- == H2O C. 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O32-+ 2H+== H2O + CO2↑ D. 铁与稀硫酸反应:2Fe + 6H+== 2Fe3+ + 3H2↑ 【答案】B 【解析】 【详解】A. 方程式要符合电荷守恒,Cu与AgNO3溶液反应:Cu + 2Ag+ == Cu2+ + 2Ag,故A错误; B. 澄清石灰水中氢氧化钙全电离,HNO3溶液与澄清石灰水反应:H+ + OH- == H2O,故B正确; C. 大理石要保留化学式,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 2H+== H2O + CO2↑+Ca2+,故C错误; D. 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Fe + 2H+== Fe2+ + H2↑,故D错误; 故选B 13.将4.34克Na、Na2O、Na2O2 混合物与足量的水反应,在标准情况下得到672ml气体,将该混合气体通过电火花点燃,恰好完全反应,则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1:1:1 B. 1:1:2 C. 1:2:1 D. 4:3:2 【答案】D 【解析】 涉及反应为 2Na+H2O=2NaOH+H2↑ 2Na2O2+2H2O=4NaOH+O2↑ 2H2+O2=2H2O 由题意可看出,混合物中Na与Na2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可看出选项中只有D符合 14.将0..4gNaOH和1.06g Na2CO3混合并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0.1mol·L-1稀盐酸。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加入盐酸的体积和生成CO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的是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将NaOH和Na2CO3混合配成的溶液,当滴加盐酸时,先发生氢氧化钠与盐酸的中和反应,再发生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钠,最后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才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利用物质的量的关系并结合图象即可解答。 【详解】0.4gNaOH和1.06gNa2CO3的物质的量均为0.01mol,二者混合并配成溶液,盐酸首先和NaOH反应生成水和氯化钠,当滴入0.01molHCl(即滴入0.1L稀盐酸),NaOH恰好反应完全;继续滴加时,盐酸和Na2CO3开始反应,发生HCl+Na2CO3=NaHCO3+NaCl,不放出气体,当Na2CO3刚好转化为NaHCO3时又滴入0.1L稀盐酸;继续滴加时,发生反应NaHCO3+HCl=NaCl+H2O+CO2↑,此时开始放出气体,又滴入0.1L稀盐酸时产生0.01molCO2,正好与图象D相符,故答案选C。 【点睛】此题考查了元素化合物、图象数据的处理知识,解答此题的易错点是不能准确理解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盐酸的反应是分步进行的。 15.已知反应①2BrO3-+ Cl2=Br2+2ClO3- ②5Cl2+ I2+6H2O=2HIO3+10HCl ③ClO3-+5Cl-+6H+=3Cl2+3H2O, 下列有关氧化(还原)能力强弱顺序正确的是 ( ) A. 还原性:Cl->I2>Br2>Cl2 B. 还原性:Cl->I2>Cl2>Br2 C. 氧化性:BrO3->ClO3->Cl2>IO3- D. 氧化性:Cl2>BrO3->C1O3->IO3-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所以根据反应①可知氧化性是BrO3->ClO3-,还原性是Cl2>Br2;根据反应②可知氧化性是Cl2>IO3-,还原性是I2>Cl-;根据反应③可知氧化性是ClO3->Cl2,还原性是Cl->Cl2。综上所述,氧化性是BrO3->ClO3->Cl2>IO3-,还原性是I2>Cl->Cl2>Br2,所以答案选C。 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题的关键是准确判断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以及还原产物等,然后灵活分析即可。 16.近年来我国的一些沿江城市多次出现大雾天气,致使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停飞,雾(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0-9 ~10-7m)属于下列哪种分散系( ) A. 悬浊液 B. 溶液 C. 胶体 D. 乳浊液 【答案】C 【解析】 【详解】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属于胶体,胶体具有丁达尔现象,大雾时,用灯照射时会出现一条光亮的通路,则雾属于胶体分散系, 故选C。 17.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mol钠与足量氧气反应生成Na2O或Na2O2时,失电子数目均为NA B. 1mol Na2O2与足量CO2反应时,转移2NA个电子 C. 1mol·L-1的NaOH溶液中含Na+数目为NA D. 1mol Na2O2晶体中含有的阴离子数目为2NA 【答案】A 【解析】 【详解】A、钠原子核外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在反应中每个钠都是失去1个电子,所以1mol钠与足量的氧气反应,无论产物是什么,失去电子的数目都为NA,A正确; B、1mol Na2O2与足量CO2反应时,转移NA个电子,B错误; C、只知道溶液的浓度,无溶液的体积,不能求算溶质的物质的量或微粒数, C错误; D、Na2O2中含有的阴离子是过氧根离子(O22-),故1mol Na2O2的阴离子数目为NA,D错误; 故选A。 18. 将一定质量的镁和铝混合物投入200 mL稀硫酸中,固体全部溶解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的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镁和铝的总质量为9 g B. 最初20 mL NaOH溶液用于中和过量的稀硫酸 C. 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5 mol·L-1 D. 生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 L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图像可知,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并没有立即生成沉淀,这说明稀硫酸是过量的,所以应该有关的方程式是H++OH-=H2O、Al3++3OH-=Al(OH)3↓、Mg2++2OH-=Mg(OH)2↓、Al(OH)3+OH-=AlO2-+2H2O。根据图像可知,和氢氧化铝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是240ml-200ml=40ml,则氢氧化铝的物质的量是0.35mol-0.15mol=0.20mol,氢氧化镁是0.15mol,所以根据原子守恒可知,镁和铝的总的质量是0.15mol×24g/mol+0.2mol×27g/mol=9g;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0.2mol÷0.04L=5mol/L。生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0.15mol+0.3mol)×22.4L/mol=10.08L,所以选项D是错误的,答案选D。 考点:考查镁、铝和酸碱反应的有关计算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和考点,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综合性强,在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巩固和训练的同时,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解题方法的指导与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灵活应变能力。该题的关键是明确反应原理,然后依据方程式和图像灵活运用即可。 二.填空题 19.某混合物A,含有KAl(SO4)2、Al2O3和Fe2O3,在一定条件下可实现下图所示的物质之间的变化: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I、II、III、IV四步中对于溶液和沉淀的分离采取的方法是 。 (2)写出①、②、③离子方程式④化学反应方程式 ① ;② ; ③ ;④ 。 【答案】(1)过滤 (2)①Al2O3+2OH-=2AlO2-+H2O ②Al3++3NH3·H2O=Al(OH) 3↓+3NH4+ ③AlO2-+H++H2O=Al(OH) 3↓ ④2Al(OH) 3Al2O3+3H2O 【解析】 考查物质分离、铝的化合物物性质 Al2O3和Fe2O3不溶于水,过滤后得到沉淀C(Al2O3和Fe2O3)与滤液(KAl(SO4)2),在滤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3NH3·H2O=Al(OH) 3↓+3NH4+ 沉淀C中的Al2O3可溶于强碱:Al2O3+2OH-=2AlO2-+H2O,沉淀D的主要成份为Fe2O3,过滤得到滤液的主要成分为NaAlO2,加入适量盐酸:AlO2-+H++H2O=Al(OH) 3↓ Al(OH) 3加热脱水可得到Al2O3:2Al(OH) 3Al2O3+3H2O 20.对反应: (1)配平上述化学方程式并标出该反应中电子转移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反应中的氧化剂是__________ ,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 (3)1 mol Cl2参加反应,被氧化的NH3 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__mol。 (4)若有68g NH3参加反应,电子转移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mol。 【答案】 (1). (单线桥也可以) (2). Cl2 (3). N (4). (5). 3 【解析】 【详解】(1)在该反应中,氯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变为-1价,氮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变为0价,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和质量守恒得:3Cl2+8NH3═6NH4Cl+N2;用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可为:(单线桥也可以); (2)根据化合价变化知,氯气是氧化剂,氨气中氮元素被氧化; (3)根据方程式知,该反应中有 的氨气被氧化,则1mol Cl2参加反应,被氧化的NH3 的物质的量是 ; (4)根据方程式知,该反应中有的氨气被氧化,若有68g NH3参加反应,电子转移的物质的量是68g÷17g·mol-1× ×(3-0)=3mol; 【点睛】本题考查氧化还原的计算,难点(4)本题注意氨气并没有全部被氧化,学习中注意能会用双线桥、单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1.实验室里常用Na2O2与H2O反应快速制取少量的O2,下面装置用来制取O2并演示Na在O2中的燃烧实验。 (1)关闭装置中的止水夹a后,开启活塞b,漏斗中液体不断地往下滴,直至全部流入试管。试判断装置是否漏气________(填“漏气”、“不漏气”或“无法确定”),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A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得失情况:_____________。 (3)B装置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 (4)C装置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漏气 漏斗中的液体能全部流入试管说明试管中压强与外界相同 (2) (3)浓硫酸 除去O2中的水蒸气 (4)剧烈燃烧,发出黄光,有淡黄色物质生成 【解析】 (1) 关闭装置中的止水夹a后,开启活塞b,漏斗中液体不断地往下滴,直至全部流入试管。说明装置漏气,原因是漏斗中的液体能全部流入试管说明试管中压强与外界相同 (2) A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得失情况: (3)B装置中盛放的试剂是浓硫酸,其作用是除去O2中的水蒸气 (4)C装置中观察到的钠燃烧的现象是:剧烈燃烧,发出黄光,有淡黄色物质生成 22.现有FeCl3、AlCl3的混合溶液100mL,逐滴加入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随加入的NaOH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 (1)a点对应沉淀为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计算原混合液中FeCl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Fe(OH)3和Al(OH)3 (2). 4mol/L 【解析】 【分析】 FeCl3、AlCl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先发生的反应(oa段):Fe3++3OH-═Fe(OH)3↓、Al3++3OH-═Al(OH)3↓,当沉淀达到最大量后发生反应(ab):Al(OH)3+OH-═AlO2-+2H2O, 【详解】(1)根据分析可知,a点生成的沉淀为Fe(OH)3和Al(OH)3; (2)ab段氢氧化铝开始溶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AlO2-+2H2O; 设FeCl3、AlCl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 0~a段反应,消耗NaOH溶液3mol Fe3++3OH-═Fe(OH)3↓、Al3++3OH-═Al(OH)3↓, 1mol 3mol 1mol 3mol 1mol x 3x y 3y y 3x+3y=3mol① a~b段反应,消耗NaOH溶液(3.6-3)mol Al(OH)3+OH-═AlO2-+2H2O 1mol 1mol y y y=0.6mol② 由①②解得x=0.4mol, 即FeCl3的物质的量为0.6mol,c=0.4mol÷0.1L=4mol·L-1。 【点睛】本题考查了混合物反应、离子反应的计算,明确图象曲线变化对应反应原理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表达式,难点(2)要根据方程式列程组计算,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及化学计算能力. 23. 用200 mL 1 mol/L 氯化铝溶液与一定量 3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可得到氢氧化铝7.8g,请计算需要此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多少毫升?(写计算步骤) 【答案】(1)100 ml (2)700/3 ml 【解析】 原氯化铝溶液中含有AlCl3共0.2mol,Al(OH)3为0.1mol 当碱不足时: 得V=0.1L,即100ml 当碱过量时,沉淀部分溶解: 即0.6+0.1=3×V,得V=0.7/3升,即700/3 ml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