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7-08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化学】山东省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线上考试试题(解析版)
山东省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线上考试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Zn-65 Cu-64 一、单选题(共13题,每题3分,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 1.和两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a等于( ) A. b-m-n B. b+m+n C. b-m+n D. m-n+b 【答案】B 【解析】 【分析】bXn-和aYm+两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说明二者核外电子数相同,阴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的电荷数,阳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电荷数,据此计算判断。 【详解】阳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电荷数,所以bXn-的核外电子数为b+n;阴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的电荷数,所以aYm+的核外电子数为a-m;bXn+和aYm-两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说明二者核外电子数相同,所以b+n=a-m,即a=b+m+n,答案选B。 2.A、B、C、D四种非金属元素(除H外),A、B在反应中各结合1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与氢气化合产物的稳定性,B>A;原子序数C>D,C、D的稳定结构的核外电子数与A的稳定结构的核外电子数相等,则四种元素的非金属性由强到弱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 A、B、D、C B. B、A、D、C C. A、B、C、D D. B、A、C、D 【答案】D 【解析】 【详解】A、B在反应中各得1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说明它们是卤素;与氢气化合产物的稳定性,B>A,说明B的非金属性强于A;C、D稳定结构的核外电子数相等,说明二者处于同一周期,原子序数C>D,则非金属性C>D,再对照四个选项,答案选D。 3.可以说明硫元素的非金属性比氯元素的非金属性弱的是( ) ①HCl的溶解度比H2S的大 ②HClO的氧化性比H2SO4的强 ③HClO4的酸性比H2SO4的强 ④HCl比H2S稳定 ⑤硫化氢水溶液呈弱酸性而氯化氢水溶液呈强酸性 ⑥Cl2能与铁反应生成FeCl3,硫与铁反应生成FeS ⑦Cl2可以从H2S溶液中置换出S ⑧HCl水溶液酸性比H2S强 ⑨HCl或Cl-还原性比H2S或S2-弱 A. ③④⑤⑥⑦⑨ B. ③④⑥⑦⑧ C. ①②⑤⑥⑦⑨ D. ③④⑥⑦⑨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气态氢化物的溶解度与元素的非金属性无关,无法判断氯元素与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故①不符合题意; ②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来判断:酸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由元素原子的氧化性判断:一般情况下,氧化性越强,对应非金属性越强。非金属性与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氧化性无联系,故②不符合题意; ③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来判断:酸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氯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高氯酸HClO4,硫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H2SO4,HClO4的酸性比H2SO4的强,可以说明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强,故③符合题意; ④由对应氢化物的稳定性判断: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越强。HCl比H2S稳定,可以说明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强,故④符合题意; ⑤硫化氢水溶液呈弱酸性而氯化氢水溶液呈强酸性,只能表示出各种酸电离出氢离子的难易,不能比较出非金属性的强弱,最外层电子数多非金属性不一定强,如Br最外层7个电子,O最外层6个电子,但是非金属性O大于Br,故⑤不符合题意; ⑥非金属单质和相同的金属化合时,金属元素的化合价越高,即非金属单质氧化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FeCl3中铁元素为+3价,FeS中铁元素为+2价,可以说明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强,故⑥符合题意; ⑦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单质的氧化性越强,氯气与H2S能发生置换反应,说明氯气的氧化性大于S,元素的非金属性Cl大于S,故⑦符合题意; ⑧不能根据氢化物的水溶液的酸性强弱比较非金属性,例如HI的酸性比HCl强,但非金属性Cl>I,硫化氢的酸性比盐酸弱,但非金属性Cl>S,故⑧不符合题意; ⑨非金属性越强,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形成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对应离子的还原性越弱,HCl或(Cl-)还原性比H2S或(S2-)弱,可以说明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强,故⑨符合题意; 答案选D。 4.有X、Y两种元素,原子序数小于等于20,X的原子半径小于Y,且X、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m、n均为正整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X(OH)n为强碱,则Y(OH)n也一定为强碱 B. 若HnXOm为强酸,则X的氢化物溶于水一定显酸性 C. 若X元素形成的单质是X2,则Y元素形成的单质一定是Y2 D. 若Y的最高正价为m,则X的最高正价一定为m 【答案】A 【解析】 【分析】X、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说明X、Y两种元素位于同一主族,由于X的原子半径小于Y,则原子序数Y大于X,根据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判断。 【详解】A.如X、Y为金属元素,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增强,则碱性:X(OH)n>Y(OH)n,A正确; B.若HnXOm为硝酸,则X的氢化物为氨气,NH3为碱性气体,溶于水呈碱性,B错误; C.若X形成的单质是N2,则Y元素形成的单质可以是红磷或者白磷,白磷的分子式为P4,C错误; D.若Y的最高正价为+m,X不一定有正价,如Cl的最高正价为+7价,而F的最高价为0价,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A。 5.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神舟七号”顺利升空,并实施我国首次空间出舱活动。飞船的太阳能电池板有“飞船血液”之称,我国在砷化镓太阳能电池研究方面国际领先,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砷元素符号为As,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4周期、ⅤA族 B. 酸性:砷酸<磷酸 C. 镓元素符号为Ga,单质可能与水反应 D. 碱性: Ga(OH)3<Al(OH)3 【答案】D 【解析】 【详解】A.砷元素符号为As,与N、P同主族,处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ⅤA族,故A正确; B.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非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故酸性:磷酸>砷酸,故B正确; C.镓元素符号为Ga,处于第ⅢA族,金属性比Al强,应能与水反应,故C正确; D.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金属性Ga>Al,故碱性Ga(OH)3>Al(OH)3,故D错误; 答案选D。 6.A、B、C、D、E均为短周期元素。A、B、C位于同一周期相邻位置,它们分别与D形成的分子中都有10个电子,且A和C的原子序数之比为3:4。E原子从内到外各电子层的电子数之比为1:4:1。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由A和C形成的一种化合物中,既可以形成共价键也可以形成离子键 B. 由A、C原子和B、D原子分别构成的分子电子数相等 C. B的单质与D的单质在常温常压下即可反应 D. 由A、B、C、D四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 【答案】D 【解析】 【分析】A、B、C、D、E均为短周期元素,A、B、C位于同一周期相邻位置,且A和C的原子序数之比为3∶4,则A为碳元素、C为氧元素,可知B为氮元素,它们分别与D形成的分子中都有10个电子,则D为氢元素,E原子从内到外各电子层的电子数之比为1∶4∶1,则各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为2、8、2,E为镁元素,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A为碳元素、B为氮元素、C为氧元素、D为氢元素、E为镁元素; A.A为碳元素、C为氧元素,由A和C形成的一种化合物为CO或CO2,只能形成共价键,故A错误; B.A为碳元素、B为氮元素、C为氧元素、D为氢元素,由A,C原子和B、D原子分别构成的分子电子数不一定相等,如CO和NH3,故B错误; C.B、D两种单质(氮气和氢气)相互化合的反应是工业合成氨的反应,在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下进行的可逆反应,故C错误; D.由A、B、C、D四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为碳酸铵、碳酸氢铵等,是离子化合物,故D正确; 答案选D。 7.下列电子式或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形成过程正确的是( ) A. Na2O2 B. CCl4 C. MgCl2 D. H2O 【答案】A 【解析】 【详解】A. Na2O2是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故A正确; B.CCl4共价化合物,所有原子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电子式为: ,故B错误; C.MgCl2是离子化合物,镁原子失去两个电子,氯原子得到电子,形成过程为:,故C错误; D.H2O是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故D错误; 答案选A。 8.同主族元素形成的同一类型化合物,其结构和性质往往相似。PH4I是一种白色晶体,下列对PH4I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它是一种离子化合物 B. 它只含共价键 C. 它不可能与NaOH溶液反应 D. 它受热时不会分解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题目信息,PH4I的性质可用NH4Cl的性质来解答。 【详解】A.因NH4Cl是离子化合物,所以PH4I也是离子化合物,故A正确; B.因NH4Cl中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所以PH4I中也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故B错误; C.因NH4Cl能与NaOH溶液反应,所以PH4I也能与NaOH溶液反应,故C错误; D.因NH4Cl能分NH4ClNH3+HCl,所以PH4IPH3+HI,但HI不稳定,还可以继续分2HI(g)⇌H2(g)+I2(g),故D错误; 答案选A。 9.下列物质的变化过程中,都没有化学键被破坏的是( ) A. 氢氧化钠溶于水中;Na2O2溶于水 B. 氯化氢溶于水得到盐酸;NH4Cl受热分解 C. 冰融化为液态水;O2溶于水 D. 氯化钠受热熔化 ;I2升华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氢氧化钠溶于水中发生电离形成离子,Na2O2溶于水且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化学键均被破坏,故A不符合题意; B.氯化氢为共价化合物,溶于水得到盐酸电离出氯离子和氢离子,化学键被破坏;NH4Cl是离子化合物,受热分解生成氯化氢和氨气,均为共价化合物,化学键被破坏,故B不符合题意; C.冰融化为液态水仅为物态变化,破坏分子间作用力,化学键没有破坏;O2溶于水属于物理变化,化学键没有破坏,故C符合题意; D.氯化钠是离子化合物受热熔化时形成钠离子和氯离子,化学键破坏 ;I2升华变为碘蒸气,是物态变化,破坏分子间作用力,化学键未被破坏,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C。 10.下列有关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燃料电池属于二次电池 B. 铜锌原电池工作时,电流沿外电路从铜电极流向锌电极 C. 甲醇燃料电池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 锌锰干电池中,锌电极是负极 【答案】A 【解析】 【详解】A.燃料电池不能反复充电使用,不属于二次电池,故A错误; B.铜锌原电池中铜为正极,故电流为铜极流向锌极,而电子是由锌电极流向铜电极,故B正确; C.原电池的实质即是化学能转化成电能,故C正确; D.Zn失去电子生成Zn2+,锌锰干电池中,锌电极是负极,故D正确; 答案选A。 11.人造地球卫星用到的一种高能电池——银锌蓄电池,其电池的电极反应式为Zn+2OH--2e-→ZnO+H2O,Ag2O+H2O+2e-→2Ag+2OH-。据此判断锌是( ) A. 负极,并被氧化 B. 正极,并被还原 C. 负极,并被还原 D. 正极,并被氧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人造地球卫星用到的一种高能电池——银锌蓄电池,其电池的电极反应式为Zn+2OH--2e-=ZnO+H2O,Ag2O+H2O+2e-=2Ag+2OH-,由电极反应方程式可知,Zn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被氧化,作负极;氧化银得电子,被还原,为正极,答案选A。 12.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仅用试管、胶头滴管、溴水、KI淀粉溶液就可比较Br2与I2的氧化性的强弱 ②利用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分液漏斗及溴水和CCl4能除去NaBr溶液中的少量NaI ③海水提溴与海带提碘均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④制备粗硅的反应为C+SiO2Si+CO2↑ ⑤SiO2与Al2O3均能与强碱溶液反应,所以均为酸性氧化物 ⑥光导纤维的成分主要是Si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④⑥ D. ①③⑤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可用胶头滴管将溶液滴在试管中,根据反应现象判断氧化性强弱,故①正确; ②用溴水和CCl4除去NaBr溶液中的少量NaI,需要先滴加溴水,除去碘化钠,然后通过萃取、分液操作,用到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分液漏斗,故②正确; ③海水提溴与海带提碘,都是将碘元素和溴元素从化合物中置换出来,在进行提纯,均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故③正确; ④制备粗硅的反应为2C+SiO2Si+2CO↑,故④错误 ⑤SiO2与Al2O3均能与强碱溶液反应,Al2O3为两性氧化物,故⑤错误; ⑥光导纤维的成分主要是SiO2,故⑥错误; 答案选A。 13.如图在盛有水的烧杯中,铁圈和铜圈的连接处吊着一根绝缘的细丝,使之平衡。小心地从烧杯中央滴入硫酸铜溶液。片刻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指悬吊的金属圈)( ) A 铁圈和铜圈左右摇摆不定 B. 保持平衡状态不变 C. 铁圈向下倾斜 D. 铜圈向下倾斜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金属活动顺序可知铁的活泼性强于铜,铁圈和铜圈的连接处吊着一根绝缘的细丝,使之平衡。小心地从烧杯中央滴入CuSO4溶液后,该装置构成了原电池,铁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亚铁离子,质量减小;铜较不活泼的金属作正极,铜离子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铜,在铜圈上析出,所以铁圈向上倾斜,铜圈向下倾斜, 答案选D; 二、多选题(共7题,每题3分,每题有1-2个正确答案,选对1个得1分,多选或选错不得分) 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同周期相邻的第ⅡA族和第ⅢA族的元素,原子序数相差1、11或25 B. 除短周期外,其它周期均为18种元素 C. 副族元素含有非金属元素 D. 碱金属元素是指ⅠA族的所有的元素 【答案】A 【解析】 【详解】A.同周期相邻的第ⅡA族和第ⅢA族的元素,二、三周期原子序数相差1,四、五周期原子序数相差11,第六、七周期原子序数相差25,故A正确; B.六、七周期含有镧系元素、锕系元素,含有32种元素,故B错误; C.副族元素为过渡金属元素,都为金属元素,故C错误; D.碱金属元素是指ⅠA族氢以外的元素,故D错误; 答案选A。 15.Mg-H2O2电池可用于驱动无人驾驶的潜航器。该电池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示意图如图。该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Mg电极是该电池的正极 B. H2O2在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C. 石墨电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增强 D. 溶液中Cl-向正极移动 【答案】C 【解析】 【分析】镁、过氧化氢和海水形成原电池,镁做负极发生氧化反应,过氧化氢在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过氧化氢做氧化剂被还原为OH-,溶液pH增大,原电池中阴离子移向负极。 【详解】A.组成的原电池的负极被氧化,镁为负极,不是正极,故A错误; B.双氧水作为氧化剂,在石墨上被还原变为氢氧根离子,发生还原反应,故B错误; C.双氧水作为氧化剂,在石墨上被还原变为氢氧根离子,电极反应为,H2O2+2e-=2OH-,故溶液pH值增大,故C正确; D.溶液中Cl-移动方向与同外电路电子移动方向一致,应向负极方向移动,故D错误; 答案选C。 16.X、Y、Z是3种短周期元素,其中X、Y位于同一主族,Y、Z处于同一周期。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比Y原子少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元素非金属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为Z<Y<X B. Y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H3YO4 C. 3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中,Z的气态氢化物最稳定 D. 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Z>Y>X 【答案】BC 【解析】 【分析】X、Y、Z是3种短周期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则X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故X为O元素;X、Y位于同一族,故Y为S元素;Y、Z处于同一周期,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比Y少1,则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5,故Z为P元素,结合元素周期律解答。 【详解】A.同周期自左而右非金属性增强,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所以非金属性P<S<O,即Z<Y<X,故A正确; B.Y为硫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H2SO4,故B错误; C.非金属性P<S<O,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所以氢化物稳定性Z<Y<X,X的气态氢化物最稳定,故C错误; D.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所以原子半径P>S>O,即Z>Y>X,故D正确; 答案选BC。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SiH4比CH4稳定 B. 铜的电子层数多于镁的电子层数,故铜的金属性强于镁 C. Na和Cs属于第ⅠA族元素,Cs失电子能力比Na的强 D. P和As属于第ⅤA族元素,H3PO4酸性比H3AsO4的强 【答案】CD 【解析】 【详解】A.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而非金属性:Si<C,所以SiH4比CH4稳定差,故A错误; B.铜的电子层数多于镁的电子层数,不能说明铜的金属性强于镁,故B错误; C.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金属性增强,原子失电子能力增强,所以Cs失电子能力比Na的强,故C正确; D.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因非金属性:P>As,所以H3PO4酸性比H3AsO4的强,故D正确; 答案选CD。 18.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证明铁的金属性比铜强,他们设计了如下几种方案,其中合理的是( ) A. 铁片置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 B. 铁、铜与氯气反应分别生成FeCl3、CuCl2 C. 铜片置于FeCl3溶液中,铜片逐渐溶解 D. 铁片、铜片分别置于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铁片上有气泡产生,而铜片无气泡 【答案】AD 【解析】 【详解】A.活泼性强金属置换活泼性弱的金属,铁片置于硫酸铜溶液中有铜析出,证明金属铁比金属铜活泼,故A正确; B.铁、铜和氯气反应分别生成FeCl3和CuCl2,不能比较铁、铜的活泼性,故B错误; C.铜片置于FeCl3溶液中铜片逐渐溶解,说明三价铁离子氧化性大于二价铜离子,不能比较铁、铜的活泼性,故C错误; D.把铁片和铜片置于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并用导线连接,铁片上无气泡产生,而铜片上有气泡产生,在原电池中铁作负极,所以铁的活泼性大于铜,故D正确; 答案选AD。 19.某学生用如图装置研究原电池原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3)中Zn片增重质量与Cu片减轻质量的比为65∶64 B. 图(2)中,电子经溶液由铜片流向锌片 C. 图(1)中铜片上没有气体产生 D. 图(2)与图(3)中正极生成物的质量比为1∶32时,Zn片减轻的质量相等 【答案】AB 【解析】 【详解】A.图(3)是原电池装置,锌做负极失电子生成锌离子,铜做正极,溶液中铜离子得到电子生成铜,锌电极减轻,铜电极增重,故A错误; B.图(2)是原电池装置,锌做负极,铜做正极,电子只能在金属导体中传递移动,不能再溶液中移动,故B错误; C.图(1) 是化学腐蚀,锌和稀硫酸发生反应生成氢气,铜和稀硫酸不反应,图1中铜棒上没有气体产生,故C正确; D.图(2)与图(3)中电极反应负极Zn-2e- = Zn2+,图2中正极上电极反应2H+ +2e- = H2↑,图3中正极电极反应为Cu2++2e- =Cu,正极生成物质质量比为1:32时,则正极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依据电子守恒计算两个原电池中电子转移相同,所以反应的锌的质量相同,故D正确; 答案选AB。 20.如图装置,电流表G发生偏转,a极逐渐变粗,同时b极逐渐变细,c为电解质溶液,则a、b、c可能是下列各组中的( ) A. a是Ag、b是Fe、c为AgNO3溶液 B. a是Ag、b是Cu、c为Cu(NO3)2溶液 C. a是Zn、b是Cu、c为稀H2SO4 D. a是Cu、b是Zn、c为稀H2SO4 【答案】A 【解析】 【详解】该原电池中,a极逐渐变粗,同时b极逐渐变细,所以b作负极,a作正极,b的活泼性大于a的活泼性, A.a是Ag、b是Fe、c为AgNO3溶液,Fe比Ag活泼,b作负极,铁被腐蚀逐渐变细,Ag作正极,溶液中Ag+得电子,在a表面生成Ag单质,a极逐渐变粗,故A正确; B.a是Ag、b是Cu、c为Cu(NO3)2溶液,不能构成原电池,故B错误; C.a是Zn、b是Cu、c为稀H2SO4,Zn作负极,被腐蚀逐渐变细,Cu作正极,与分析不符,故C错误, D.a是Cu、b是Zn、c为稀H2SO4,Zn比Cu活泼,Zn作负极被腐蚀逐渐变细,Cu作正极,但析出氢气不是金属,a极不会逐渐变粗,故D错误; 答案选A。 三、填空题(共40分) 21.判断对错(请填写“对”或“错”) (1)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微粒是同一种元素________ (2)不同元素组成的多原子分子里的化学键一定是极性键________ (3)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元素不一定属于主族元素________ (4)可由 2CH3OH+3O2=2CO2+4H2O 反应 ,设计成原电池________ (5)氢氧燃料电池,如图所示,a、b均为惰性电极。其中,b极为正极,电极反应是O2+4OH-+4e-=2H2O________ 【答案】(1). 错 (2). 错 (3). 对 (4). 对 (5). 错 【解析】 【详解】(1)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属于同种元素,而不是指微粒,例如水分子和氨分子具有相同核电荷数,但不属于同种元素,故(1)错误; (2)H2O2为不同元素组成的多原子分子,存在非极性键,故(2)错误; (3)最外层电子数为2元素不一定属于主族元素,也可以处于过渡元素,也可以是稀有气体氦气,故(3)正确; (4)反应2CH3OH+3O2=2CO2+4H2O为甲醇的燃烧,可由该反应设计成燃料电池,故(4)正确; (5)氢氧燃料电池工作时,通入氢气的一极(a极)为电池的负极,通入氧气的一极(b极)为电池的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正极电极反应为:O2+4e-+H2O=4OH-,故(5)错误。 22.有以下9种物质: a.Ne b.HCl c.P4 d.H2O2 e.Na2S f.NaOH g.Na2O2 h.NH4Cl i.AlCl3 请用上述物质的字母填空:(填字母,中间不要有空格) (1)不存在化学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若多项答案,按顺序填写,否则不得分) (2)只存在共价键的是_______________。(若多项答案,按顺序填写,否则不得分) (3)只存在离子键的是_____________。(若多项答案,按顺序填写,否则不得分) (4)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共价键的是__________。(若多项答案,按顺序填写,否则不得分) 【答案】(1). a (2). b、c、i (3). e (4). d、f、g、h 【解析】 【详解】a.Ne是单原子分子,不存在化学键; b.HCl属于共价化合物,结构式为H-Cl,只存在极性共价键; c.P4属于非金属单质,只存在非极性共价键; d.H2O2属于共价化合物,结构简式为H-O-O-H,既有极性共价键键,又有非极性共价键; e.Na2S属于离子化合物,只存在离子键; f.NaOH属于离子化合物,但含有原子团,因此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共价键; g.Na2O2属于离子化合物,但含有原子团,因此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共价键; h.NH4Cl属于离子化合物,但含有原子团,因此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共价键; i.AlCl3属于共价化合物,只存在极性共价键; (1)不存在化学键的是a; (2)只存在共价键的是b、c、i; (3)只存在离子键的是e (4)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共价键的是d、f、g、h。 23.(1)在25 ℃、101 kPa的条件下,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①由H+H→H2,当生成1 mol H2时,要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下同)436 kJ的能量;由Cl2→Cl+Cl,当断裂1 mol Cl2中的共价键时,要________243 kJ的能量。 ②对于反应H2(g)+Cl2(g)=2HCl(g),测得生成2 molHCl(g)时,反应过程中放出183 kJ的热量,则断开 1 mol H—Cl 键所需的能量是________kJ。 ③有两个反应:a.H2(g)+Cl2(g)2HCl(g),b.H2(g)+Cl2(g)2HCl(g)。这两个反应中,相同物质的量的H2(g)、Cl2(g)反应生成相同质量的HCl(g)时,放出的能量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2)根据图示的能量转化关系判断,生成16 g CH3OH(l)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________kJ能量。 【答案】(1). 放出 (2). 吸收 (3). 431 (4). 相等 (5). 放出 (6). 45.5 【解析】 【分析】(1)①断开建吸收能量,成键需要释放能量; ②根据焓变=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 ③根据盖斯定律,反应热与反应条件无关,只与始态和终态有关; (2)根据图示,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反应放出或吸收的能量与参与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 【详解】(1)①断开建吸收能量,成键需要释放能量,由H+H→H2,是成键过程,释放能量,当生成1 mol H2时,要放出436 kJ的能量;由Cl2→Cl+Cl,是断键过程,断键吸收能量,当断裂1 mol Cl2中的共价键时,要吸收243 kJ的能量; ②根据焓变=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断裂1molH-H键与1molCl-Cl键吸收的能量之和,即436kJ+243kJ=679kJ,设断开1molH-Cl键吸收的总能量为E(H-Cl),则有( 436kJ+243kJ) -2×E(H-Cl) =-183kJ,则E(H-Cl)=431kJ; ③两个反应的能量转化形式主要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一个具体的反应释放能量的多少与反应条件无关,而与断开旧化学键和形成新化学键的能量变化有关,所以生成等量的产物所释放的能量相等; (2)根据图示变化可知,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该反应属于释放能量的反应,生成1mol CH3OH(l)放出的能量为510kJ-419kJ=91kJ,16gCH3OH的物质的量为0.5mol,故生成16g CH3OH(l)放出的热量为45.5kJ。 24.X、Y、Z三种主族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都是常见的无色气体,在适当条件下,三者之间可以两两发生反应生成分别是双核、三核和四核的甲、乙、丙三种分子,且乙、丙分子中含有X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X的名称是_______。 (2)若甲与Y单质在常温下混合就有明显现象,则甲的化学式为________。 (3)化合物丁含X、Y、Z三种元素,丁是一种常见的强酸,将丁与丙按物质的量之比1∶1混合后所得物质戊中含有的化学键为________(选填序号)。 a.只含共价键 b.只含离子键 c.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 【答案】(1). 氢 (2). 4NH3+5O24NO+6H2O (3). c 【解析】 【分析】X、Y、Z三种主族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都是常见的无色气体,三种气体单质为氢气、氮气、氧气,且两两结合生成双核、三核、四核的甲、乙、丙三种分子,则甲、乙、丙分别为NO、H2O、NH3,且乙、丙分子中含有X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3,则X为H.甲与Y单质在常温下混合就有明显现象,则Y为O,故Z为N,化合物丁含X、Y、Z三种元素,则丁为HNO3,与丙按物质的量之比1:1混合后所得物质戊为NH4NO3,晶体中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且NH4+水解显酸性,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1)由上述分析,元素X的名称是氢元素; (2)由上述分析可知,甲为NO,丙为NH3,丙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甲和乙反应方程式为4NH3+5O24NO+6H2O; (3)化合物丁含X、Y、Z三种元素,丁是一种常见的强酸,则丁为HNO3,丙为NH3,将丁与丙按物质的量之比1:1混合后所得物质戊为NH4NO3,NH4NO3晶体中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答案选c。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