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7-08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云南省红河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云南省红河县一中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 化学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共26小题,每小题2.0分,共52分) 1.下列物质中不能与乙酸反应的是( ) A. Na B. Cu(OH)2 C. CH3CHO D. Na2CO3 2.居民所用石油液化气的主要成分是丁烷,在使用过程中,常有一些杂质以液态沉积于钢瓶中,这些杂质可能是( ) A. 甲烷和丙烷 B. 丁烷和甲醛 C. 乙烷和丁烷 D. 戊烷和己烷 3.分子式为C9H18O2的有机物A,在硫酸存在下与水反应生成【B】C两种物质,C经一系列氧化最终可转化为B的同类物质,又知等质量的【B】C的蒸气在同温同压下所占体积相同,则A的酯类同分异构体共有( ) A. 8种 B. 12种 C. 16种 D. 18种 4.下列有机物,属于酚类的是( ) A. B. C. D. 5.白蚁分泌的蚁酸的化学性质与盐酸相似,能腐蚀很多建筑材料,下列材料中最不容易被白蚁蛀蚀的是( ) A. 钢 B. 铜 C. 大理石 D. 生铁 6.下列关于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苯的分子式为C6H6,它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属于饱和烃 B. 从苯的凯库勒式()看,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应属于烯烃 C. 在催化剂作用下,苯与液溴反应生成溴苯,发生了加成反应 D. 苯分子为平面正六边形结构,6个碳原子之间的价键完全相同 7.化学反应经常伴随着颜色变化,下列关于颜色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鸡蛋白溶液遇浓硝酸——黄色 ②淀粉溶液遇碘离子——蓝色 ③溴化银见光分解——白色 ④热的氧化铜遇乙醇——红色 ⑤新制氯水久置后——无色 ⑥过氧化钠在空气中久置——淡黄色 ⑦Fe3+离子遇苯酚——紫色 ⑧石蕊试液中通二氧化硫气体——无色. A. ①②③⑧ B. ②③④⑥ C. ①④⑤⑦ D. ②④⑤⑦ 8.某烃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若分子中共线碳原子数为a,可能共面的碳原子最多为b,含四面体结构碳原子数为c,则a、b、c分别是( ) A. 3,4,5 B. 4,l0,4 C. 3,l0,4 D. 3、14,4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芳香烃的分子通式是CnH2n-6(n≥6) B. 苯的同系物是分子中仅含有一个苯环的所有烃类物质 C. 苯和甲苯都不能使KMnO4酸性溶液退色 D. 苯和甲苯都能与卤素单质、硝酸等发生取代反应 10.下列关于苯酚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苯酚呈弱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显浅红色 B. 苯酚能与FeCl3溶液反应生成紫色沉淀 C. 苯酚有强腐蚀性,沾在皮肤上可用水洗涤 D. 向苯酚溶液中滴加少量浓溴水,可观察到白色沉淀 11.现在许多汽车的保险杠是用塑料制造的,取代以前的钢制保险杠,下列不同的人士站在不同的角度对这种改变的看法,不正确的是( ) A. 汽车制造商:车的外形变得美观,能够提高销量;易于加工,降低成本 B. 车主:车的重量减轻,油耗降低;汽车价格便宜 C. 意外被保险杠撞到的行人:具有缓冲作用,减轻伤害 D. 旁观者:用塑料作保险杠没有一点安全感 1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有机化合物中每个碳原子最多形成4个共价键 B. 油脂、淀粉、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C. 用溴水既可以鉴别甲烷和乙烯,也可以除去甲烷中的乙烯 D. 乙烯和苯均能发生氧化反应,说明乙烯和苯分子中均有碳碳双键 13.分子式为C8H8O3的有机物,含苯环且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其中一个取代基为-OH与苯环直接相连,另一个取代基含结构基团,同时符合上述要求的所有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 A. 6 B. 9 C. 12 D. 15 14.绿原酸是咖啡的热水提取液成分之一,结构简式如下图,关于绿原酸判断正确的是( ) A. 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均可能在同一平面内 B. 1 mol绿原酸与足量溴水反应,最多消耗2.5 mol Br2 C. 1 mol绿原酸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4 mol NaOH D. 绿原酸水解产物均可以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15.最简式相同,但既不是同系物,又不是同分异构体的是( ) ①辛烯和3-甲基-1-丁烯 ②苯和乙炔 ③1-氯丙烷和2氯丙烷 ④甲基环己烷和乙烯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16.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用途、性质或变化对应正确的是( ) A. 利用粮食酿酒的化学过程包含:淀粉→葡萄糖→己醇 B. 在月饼包装袋中放人生石灰:防止食物氧化变质 C. 焰火的绚丽:说明只有金属单质能发生焰色反应 D. 氢氧化铝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氢氧化铝碱性强 17.下列有关甲醛的化学用语表达错误的是( ) A. 结构简式:HCHO B. 最简式:CH2O C. 比例模型: D. 电子式: 18.下列物质中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 ) A. 乙烯 B. 乙烷 C. 苯 D. 乙酸 19.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酿酒过程中,葡萄糖可通过水解反应生成酒精 B. 利用催化转化装置可以将汽车尾气中的NO和CO转化为无害气体 C.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加入植物油充分振荡后,溶液紫色不会褪去 D. 制作航天服的聚酯纤维和用于光缆通信的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20.已知有机物A与NaOH的醇溶液混合加热得产物C和溶液D。C与乙烯混合在催化剂作用下可反应生成的高聚物。而在溶液D中先加入硝酸酸化,后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A的结构简式可能为( ) 2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凡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一定是醛 B. 酸和醇发生的反应一定是酯化反应 C. 乙醇易溶于水是因为分子间形成了一种叫氢键的化学键 D. 在酯化反应中,羧酸脱去羧基中的羟基,醇脱去羟基中的氢而生成水和酯 22.高分子材料的合成与应用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下列关于高分子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聚乙烯结构中存在碳碳双键 B. 聚乙烯可由乙烯通过取代反应制得 C. 聚乙烯与聚氯乙烯都是合成高分子材料 D. 聚氯乙烯可由氯气与乙烯通过加聚反应制得 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丙烷是直链烃,所以分子中3个碳原子也在一条直线上 B. 丙烯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上 C.所有碳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 D.至少有16个原子共平面 24.下列物质以任意比混合,只要混合物的质量不变,完全燃烧后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也不变的是( ) A. 乙醛和乙酸乙酯 B. 甲酸和乙酸 C. 甲醛和乙醛 D. 甲酸乙酯和乙酸乙酯 25.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苯与氢气反应属于加成反应 B. 苯与硝酸的反应是加成反应 C. 苯与液溴生成溴苯 D. 苯能够萃取溴水中的溴 26.化学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国家有关部门提出超市、商场等场所限制使用塑料制品可以减少“白色污染” B. 可以用Si3N4、Al2O3制作高温结构陶瓷制品 C. 在入海口的钢铁闸门上装一定数量的铜块可防止闸门被腐蚀 D. 禁止使用四乙基铅作汽油抗爆震剂,可减少汽车尾气污染 二、非选择题(共6小题,共48分) 2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1)下列生活用品中,其主要材料属于天然纤维的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塑料保鲜薄 B.橡胶手套 C.棉布围裙 (2)我们常用的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_________的功能; (3)食用水果、蔬菜主要补充人体所需的_________; (4)国家禁止在面粉中添加增白剂过氧化钙CaO2,过氧化钙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 (5)农业上降低土壤酸性的是_________(填化学式); (6)生活中要用到大量的钢铁,写出赤铁矿(主要成分Fe2O3)冶炼成铁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 (5)Ca(OH)2()(6)3CO+Fe2O32Fe+3CO2 28.按要求填空: (1)有机物命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名称写出物质:3,4-二甲基-4-乙基庚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4-三甲基-1-戊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有机物降冰片二烯的分子结构可表示为: ①降冰片二烯的分子式为 ______________; ②降冰片二烯属于 _________________; a.环烃 b.不饱和烃 c.烷烃 d.烯烃 29.实验室用燃烧法测定某种氨基酸(CxHyOzNm)的分子组成,取W g该种氨基酸放在纯氧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氮气,按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开始时,首先通入一段时间的氧气,其理由是_________; (2)以上装置中需要加热的仪器有_________(填写字母),操作时应先点燃_________处的酒精灯; (3)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4)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 (5)读取氮气的体积时,应注意:①_________;②_________; (6)实验中测得氮气的体积为V mL(标准状况),为确定此氨基酸的分子式,还需要的有关数据有_________(填编号) A.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 B.生成水的质量 C.通入氧气的体积 D.氨基酸的相对分子质量 30.某学习小组对人教版教材实验“在200mL烧杯中放入20g蔗糖(C12H22O11),加入适量水,搅拌均匀,然后再加入15mL质量分数为98%浓硫酸,迅速搅拌”进行如下探究; (1)观察现象:蔗糖先变黄,再逐渐变黑,体积膨胀,形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状黑色物质,同时闻到刺激性气味,按压此黑色物质时,感觉较硬,放在水中呈漂浮状态,同学们由上述现象推测出下列结论: ①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 ②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③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④浓硫酸具有酸性 ⑤黑色物质具有强吸附性 其中依据不充分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2)为了验证蔗糖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的气态产物,同学们设计了如下装置: 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1的A中最好选用下列装置_________(填编号); ②图1的 B装置所装试剂是_________;D装置中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__;E装置中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 ③图1的A装置中使蔗糖先变黑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后体积膨胀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④某学生按图2进行实验时,发现D瓶品红不褪色,E装置中有气体逸出,F装置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颜色变浅,推测F装置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颜色变浅的原因_________,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 31.研究小组设计用含氯的有机物A合成棉织物免烫抗皱整理剂M的路线如下(部分反应试剂和条件未注明): 已知:①E的分子式为C5H8O4,能发生水解反应,核磁共振氢谱显示E分子内有2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其个数比为3∶1; (R、R′、R″代表相同或不相同的烃基)。 (1)A分子中的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2)D→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3)A→B反应所需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 (4)G→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5)已知1 mol E与2 mol J反应生成1 mol M,则M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 (6)E的同分异构体有下列性质:①能与NaHCO3反应生成CO2;②能发生水解反应,且水解产物之一能发生银镜反应,则该同分异构体共有________种,其中任意1种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 (7)J可合成高分子化合物,该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 32.呋喃酚是合成农药的重要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 C D E(呋喃酚) (1)A在空气中久置会由无色转变为棕褐色,其原因是____________,A在核磁共振氢谱中有___________组峰。 (2)B→C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X的分子式为C4H7Cl。写出A→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4)要鉴别化合物C和D,适宜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B的同分异构体很多,符合下列条件的有______种,写出其中能发生银镜反应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任写一种)。 ①苯的衍生物 ②有两个互为对位的取代基 ③含有酯基 答案 1.C 2.D 3.C 4.A 5.B 6.D 7.C 8.D 9.D 10.D 11.D 12.D 13.C 14.C 15.D 16.A 17.D 18.A 19.B 20.C 21.D 22.C 23.D 24.A 25.B 26.C 27.(1)C (2)乳化 (3)维生素 (4)﹣1 28.(1)2,4-二甲基-2-己烯 苯乙烯 (2)CH3CH2CH(CH3)(CH3)C(C2H5)CH2CH2CH3;CH≡CCH(CH3)CH(CH3)3(3)①C7H10②ab 29.(1)将装置中的N2排净 (2)AD;D (3)CxHyOzNm+(x+﹣)O2xCO2+H2O+N2 (4):吸收未反应的氧气,保证最终收集的气体为N2; (5)①量筒内液面与广口瓶中的液面相持平 ②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切 (6)ABD 30.(1)②④ (2)①Ⅱ ② 品红溶液;检验SO2是否被除尽;溶液出现白色浑浊 ③C12H11O11(蔗糖)12C+11H2O; 2H2SO4(浓)+CCO2↑+2SO2↑+2H2O ④CO气体能还原热的酸性高锰酸钾;5CO+6H++2MnO45CO2↑+2Mn2++3H2O 31. (1)羟基 (2)HOOCCH2COOH+2CH3OH CH3OOCCH2COOCH3+2H2O (3)NaOH水溶液 (4)ClCH2CH2COOH+2NaOHCH2===CHCOONa+NaCl+2H2O 32.(1)A被空气中的O2氧化 3 (2)取代反应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