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陕西省咸阳市西藏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化学】陕西省咸阳市西藏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陕西省咸阳市西藏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N—14, S—32, C—12‎ I、选择题 (共计48分)‎ 一、选择题(本小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已知反应X+Y=M+N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 A. X的能量一定高于M B. Y的能量一定高于N C. 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 D. 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反应 ‎【答案】C ‎【解析】‎ ‎【分析】放热反应的本质是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所以反应放热,以此解答。‎ ‎【详解】A. 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X的能量与M的能量关系无法确定,A项错误;‎ B. 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Y的能量与N的能量关系无法确定,B项错误;‎ C.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即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C项正确;‎ D. 反应的放热、吸热与反应条件(如加热)无关,某些放热反应也需要加热才能反应,如氢气和氧气的反应,D项错误;‎ 答案选C。‎ ‎2.在密闭容器里,A与B反应生成C,其反应速率分别用vA、vB、vC表示,已知2vB=3vA、3vC=2vB,则此反应可表示为( )‎ A. A+3B=‎2C B. ‎2A+3B=‎2C ‎ C. ‎3A+B=‎2C D. A+B=C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确定各物质的系数,据此书写反应的方程式。‎ ‎【详解】由于2vB=3vA、3vC=2vB,所以vA∶vB∶vC=2∶3∶‎ ‎2,即A、B、C对应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2、3、2,故反应方程式为‎2A+3B=‎2C,故选B。‎ ‎3.下列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但放入水中所得溶液可导电的是 ( )‎ A. C2H5OH B. Cu C. H2SO4 D. CO2‎ ‎【答案】D ‎【解析】‎ ‎【详解】A. 乙醇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乙醇为非电解质,乙醇溶于水不可导电,A项错误;‎ B. 铜为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B项错误;‎ C. 硫酸是在水溶液中能够导电的化合物,所以硫酸为电解质,C项错误;‎ D. CO2的水溶液可以导电,但是溶液中的离子是由碳酸电离产生的,并非CO2自身电离产生的,因此CO2属于非电解质,D项正确;‎ 答案选D。‎ ‎4.对于可逆反应:2SO2(g)+O2(g)2SO3(g),下列措施能使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百分数、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常数都变化的是( )‎ A. 增大压强 B. 升高温度 C. 使用催化剂 D. 多充入O2‎ ‎【答案】B ‎【解析】‎ ‎【分析】气体压强和反应物浓度只能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催化剂增大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百分数,自然能增大化学反应速率,但催化剂不能改变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增大压强,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化学平衡常数也不变,故A错误;‎ B.升高温度,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百分数、化学反应速率都增大,且化学平衡常数发生变化,故B正确;‎ C.使用催化剂,平衡常数不变,故C错误;‎ D.多充O2,活化分子百分数、平衡常数不变,故D错误。‎ 答案选B。‎ ‎5.据报道,科学家开发出了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的新型催化剂。下列有关水分解过程的能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 C. D. ‎ ‎【答案】B ‎【解析】‎ ‎【详解】水分解是吸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但反应热不变,图像B符合,答案选B。‎ ‎6.下面均是正丁烷与氧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5℃‎,101 kPa):‎ ‎①C4H10(g)+O2(g)=4CO(g)+5H2O(l) ΔH=-1 746 kJ·mol-1‎ ‎②C4H10(g)+O2(g)=4CO2(g)+5H2O(g) ΔH=-2 658 kJ·mol-1‎ ‎③C4H10(g)+O2(g)=4CO2(g)+5H2O(l) ΔH=-2 878 kJ·mol-1‎ ‎④C4H10(g)+O2(g)=4CO(g)+5H2O(g) ΔH=-1 526 kJ·mol-1‎ 由此判断,正丁烷的燃烧热是 ( )‎ A. ΔH=-1 746kJ·mol-1 B. ΔH=-2 658 kJ·mol-1‎ C. ΔH=-2 878 kJ·mol-1 D. ΔH=-1 526 kJ·mol-1‎ ‎【答案】C ‎【解析】‎ ‎【分析】燃烧热指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反应物中C→CO2(g),S→SO2(g),H→H2O(l)等。‎ ‎【详解】正丁烷的燃烧热是1mol正丁烷完全燃烧生成CO2(g)、H2O(l)放出的热量,故热化学方程式C4H10(g)+O2(g)═4CO2(g)+5H2O(l) △H=−2878kJ/mol,符合燃烧热的概念,所以正丁烷的燃烧热△H为−2878kJ/mol,C项正确;‎ 答案选C。‎ ‎7.酸碱滴定实验时,必须要按以下要求操作的是(   )‎ A. 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要烘干 B. 酸式或碱式滴定管用水洗净后用相应溶液润洗 C. 待测液一定要放在锥形瓶中 D. 滴定前读数时,凹液面最低处必须与“‎0”‎刻度线齐平 ‎【答案】B ‎【解析】‎ ‎【详解】A. 锥形瓶中带有水对实验没有影响,无需烘干,A项错误;‎ B. 滴定实验时,酸式或碱式滴定管用水洗净后一定要用相应待装溶液润洗,否则会使溶液稀释,造成滴定误差,B项正确;‎ C. 至于待测液和标准液谁放在滴定管里,谁在锥形瓶中,主要是看指示剂颜色的变化过程,一般是以锥形瓶中的颜色由淡变为深色或由无色变为有色为最佳,C项错误;‎ D. 滴定前读数时,凹液面最低处在“‎0”‎刻度或“‎0”‎刻度以下的某一刻度处即可,因为最终要的是读数差,从而确定溶液体积,不用必须与“‎0”‎刻度线齐平,D项错误;‎ 答案选B。‎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同一物质的固、液、气三种状态的熵值相同 B. NH4HCO3(s)=NH3(g)+H2O(g)+CO2(g) ;ΔH=+185.57 kJ/mol能自发进行,原因是体系有自发地向混乱度增加的方向转变的倾向 C. 焓变或熵变均可以单独作为反应自发性的判据 D. 在其他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答案】B ‎【解析】‎ ‎【详解】A. 混乱度越大,熵值越大,则同一物质的固、液、气三种状态的熵值由s→l→g增大,A项错误;‎ B. 该反应△H>0、△S>0,而最终该反应能自发进行,则主要原因是体系有自发地向混乱度增加的方向转变的倾向,B项正确;‎ C. 依据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断依据△H-T△S<0分析,反应自发进行需要焓变、熵变和温度共同决定,不能单独使用焓变、熵变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C项错误;‎ D.‎ ‎ 使用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与反应的方向无关,不能改变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D项错误;‎ 答案选B。‎ ‎9. 已知红磷通常要比白磷稳定,下列两个反应:‎ ‎①P4(白磷,s)+5O2(g)=2P2O5(s) △H1‎ ‎②4P(红磷,s)+5O2(g)=2P2O5(s) △H2‎ 则△H1和△H2的关系是( )‎ A. △H1=△H2 B. △H1>△H‎2 ‎ C. △H1<△H2 D. 无法确定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已知红磷通常要比白磷稳定,说明等质量的白磷含有的能量高,当二者反应产生相同状态的生成物时,放出的能量白磷比红磷多,所以△H1<△H2,选项C正确。‎ ‎10. 足量的Zn与一定量的盐酸反应,由于反应速率太快,为减慢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盐酸中加入适量的物质是 ( )‎ A. NaOH固体 B. CH3COONa固体 ‎ C. NaCl晶体 D. Na2CO3固体 ‎【答案】B ‎【解析】A 不可以,加NaOH固体,会消耗盐酸,使生成氢气的总量减小 B 可以,加CH3COONa固体,会得到CH3COOH,溶液中C(H+)减小,反应速率,氢气的总量不变 C 不可以,加NaCl晶体,对反应无影响 D 不可以,加Na2CO3固体,会消耗盐酸,生成二氧化碳,使生成氢气的总量减小。‎ ‎11.燃煤脱硫可减少SO2的排放,燃煤脱硫技术受到各界科研人员的关注。某种燃煤脱硫技术的原理为CaO(s)+3CO(g)+SO2(g) ⇌CaS(s)+3CO2(g) ΔH=-394.0 kJ·mol-1。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平衡时CO2的体积分数随起始CO物质的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是(   )‎ A. T1>T2‎ B. T1时,b点对应状态的SO2转化率最高 C. T1时,b点后曲线下降是因为CO质量分数升高 D. 减小压强可提高CO、SO2转化率 ‎【答案】C ‎【解析】‎ ‎【详解】A. CaO(s)+3CO(g)+SO2(g) ⇌CaS(s)+3CO2(g) ΔH=-394.0 kJ·mol-1,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二氧化碳的含量减少,所以由图可知T1”、“<” 或“=”)。‎ ‎(6)已知2H2(g)+O2(g) ⇌2H2O (g) ΔH=-484 kJ/mol。结合上图写出CO完全燃烧生成CO2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800 (2). = (3). AD (4). 增大 (5). (6). > (7). 2CO(g)+O2(g)⇌2CO2(g)△H=−566kJ/mol ‎【解析】‎ ‎【分析】(I)(1)反应达平衡后,体系总压强为0.10MPa,由图可知,SO2的平衡转化率α=0.80,利用三段式表示出平衡时反应混合物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再计算平衡时反应混合物各组分的平衡浓度,代入平衡常数表达式计算; (2)平衡状态由A变到B时,改变的是压强,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 (3)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同种物质)或正逆反应速率之比等于系数之比(不同物质),平衡时各种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等不再发生变化,由此衍生的一些物理量不变,据此判断;‎ ‎(II)(4)增大反应物H2O(g)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CO的转化率增大; (5)化学平衡常数是用生成物浓度的幂次方除以反应物浓度的幂次方,从图上可见反应放热,降温平衡正向移动,K增大;‎ ‎(6)利用盖斯定律,从待求反应出发,分析待求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在已知反应中的位置,通过相互加减可得。‎ ‎【详解】(I)(1)反应达平衡后,体系总压强为0.10MPa,由图可知,此时SO2的平衡转化率α=0.80,则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硫为2mol×80%=1.6mol,可列三段式:‎ ‎ 所以平衡时浓度:c(SO2)=0.04mol/L,c(O2)=0.02mol/L,c(SO3)=0.16mol/L,故平衡常数;‎ 故答案为:800; (2)平衡状态由A变到B时,改变的是压强,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故平衡常数K(A)=K(B);‎ 故答案为:=; (3)A. 气体的总质量不变,随反应进行,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小,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说明到达平衡状态,故A正确; B. 平衡时接触室中SO2、O2的浓度一定不相同,开始物质的量为2:1,按2:1反应,平衡时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浓度之比为2:1,故B错误; C. 平衡时接触室中SO2、O2、SO3物质的量之比可能为2:1:2,可能不是2:1:2,与二氧化硫的转化率有关,故C错误; D. 随反应进行,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小,接触室中压强减小,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说明到达平衡状态,故D正确. 故答案为:AD;‎ ‎(II)(4)增大反应物H2O(g)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CO的转化率增大;‎ 故答案为:增大;‎ ‎(5)化学平衡常数是用生成物浓度的幂次方除以反应物浓度的幂次方,则;从图上可见反应放热,降温平衡正向移动,K增大;‎ 故答案为:;>;‎ ‎(6)已知:①CO(g)+H2O(g)⇌CO2(g)+H2(g) △H=−41kJ/mol;‎ ‎②2H2(g)+O2(g)⇌2H2O(g) △H= −484kJ/mol;‎ 根据盖斯定律①×2+②得:2CO(g)+O2(g)⇌2CO2(g) △H=−566kJ/mol;‎ 故答案为:2CO(g)+O2(g)⇌2CO2(g) △H=−566kJ/mol。‎ ‎21.某同学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来测定某氢氧化钠样品的纯度(杂志不参与反应),试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准确称量‎5.0 g含有少量易溶杂质的样品,配成‎1L待测溶液。称量时,样品可放在________(填字母)称量。‎ A.小烧杯中     B.洁净纸片上    C.托盘上 ‎(2)滴定时,用0.100 0 mol·L-1的盐酸来滴定待测溶液,可选用________作指示剂。‎ A.甲基橙 B.石蕊 C.酚酞 ‎(3)滴定过程中氢氧化钠溶液放在锥形瓶中,则盐酸应该放在_______(填“甲”或“乙”)中。该同学选用酚酞做指示剂,如何判断达到滴定终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下表数据,计算被测烧碱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____ mol·L-1,烧碱样品的纯度是_______________。‎ 滴定次数 待测溶液 体积(mL)‎ 标准酸体积 滴定前的刻度(mL)‎ 滴定后的刻度(mL)‎ 第一次 ‎10.00‎ ‎0.40‎ ‎10.50‎ 第二次 ‎10.00‎ ‎4.10‎ ‎14.00‎ 第三次 ‎10.00‎ ‎250‎ ‎14.00‎ ‎(5)下列实验操作会对滴定结果产生什么后果?(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①观察酸式滴定管液面时,开始平视,滴定终点俯视,则滴定结果______________。‎ ‎②滴定前酸式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则滴定结果______________。‎ ‎③洗涤后锥形瓶未干燥,则滴定结果______________。‎ ‎【答案】(1). A (2). AC (3). 甲 (4).‎ ‎ 当滴入最后一滴标准盐酸溶液时,溶液恰好由红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即达滴定终点 (5). 0.1000 (6). 80% (7). 偏低 (8). 偏高 (9). 无影响 ‎【解析】‎ ‎【分析】(1)易潮解的药品,必须放在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里称量; (2)强酸与强碱中和滴定时,可用酚酞或甲基橙做指示剂,石蕊变色范围宽且现象不明显,故一般不用石蕊作指示剂;‎ ‎(3)滴定过程中氢氧化钠溶液放在锥形瓶中,盐酸应该放在酸式滴定管中;选用酚酞做指示剂,酚酞遇碱变红,当滴定终点时溶液变为无色;‎ ‎(4)先由表格中的数据计算滴定10.00mL待测氢氧化钠溶液所消耗盐酸的平均体积,再计算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再计算‎1L待测溶液中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进而计算氢氧化钠的质量,最后计算烧碱样品的纯度;‎ ‎(5)结合氢氧化钠溶液的计算公式,以及c(HCl)=0.1000mol/L,V(NaOH)=10.00ml,二者皆为定值,判断不当操作对于V(HCl)的影响,进而判断误差。‎ ‎【详解】(1)易潮解的药品,必须放在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里称量,防止玷污托盘,因氢氧化钠易潮解,所以应放在小烧杯中称量;故答案为:A;‎ ‎(2)强酸与强碱中和滴定时,可用酚酞或甲基橙做指示剂,石蕊变色范围宽且现象不明显,故一般不用石蕊作指示剂;故答案为:AC;‎ ‎(3)滴定过程中氢氧化钠溶液放在锥形瓶中,则盐酸应该放在酸式滴定管中,甲图为酸式滴定管;该同学选用酚酞做指示剂时,当滴入最后一滴标准盐酸溶液时,溶液恰好由红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即达滴定终点;故答案为:甲;当滴入最后一滴标准盐酸溶液时,溶液恰好由红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即达滴定终点;‎ ‎(4)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滴定10.00mL待测氢氧化钠溶液,第一次消耗标准盐酸的体积为(10.5-0.40)mL=10.1mL,第二次消耗标准盐酸的体积为(14.0-4.10)mL=9.90mL,第三次消耗标准盐酸的体积为(14.0-2.50)mL=11.5mL,第三次体积偏差较大,应该舍弃,则消耗盐酸的平均体积为,则;则‎1L待测溶液中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1mol,则氢氧化钠的质量=0.1mol×‎40g/mol=‎‎4.0g ‎,则烧碱样品的纯度是;故答案为:0.1000;80%;‎ ‎(5),其中c(HCl)=0.1000mol/L,V(NaOH)=10.00ml,二者皆为定值,‎ ‎①观察酸式滴定管液面时,开始平视,滴定终点俯视,导致测得的盐酸体积偏小,则测得的氢氧化钠的浓度偏小,则最终导致氢氧化钠样品的纯度偏低;故答案为:偏低;‎ ‎②滴定前酸式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导致测得的盐酸体积偏大,则测得的氢氧化钠的浓度偏大,则最终导致氢氧化钠样品的纯度偏高;故答案为:偏高;‎ ‎③洗涤后锥形瓶未干燥,不影响锥形瓶中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因此不影响消耗盐酸的体积,则对滴定结果无影响;故答案为:无影响。‎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