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7-08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高中化学专题4烃的衍生物第一单元卤代烃课时作业含解析苏教版选修5
卤代烃 [A组 基础篇] 题组一 卤代烃的分类、结构与物理性质 1.下列关于氟氯代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氟氯代烃是一类含氟和氯的卤代烃 B.氟氯代烃化学性质稳定,有剧毒 C.氟氯代烃大多数无色,无臭,无毒 D.在平流层,氟氯烃在紫外线照射下,分解产生氯原子可引发损耗O3的循环反应 答案 B 解析 氟氯代烃的化学性质稳定,对人体无伤害,可作为制冷剂,它是无臭味的、无毒的,当其进入臭氧层后,可以破坏O3。 2.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卤代烃的是( ) 答案 C 解析 二氯甲烷可以看作甲烷中2个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生成的,属于卤代烃,A项不符合题意;二氟二氯甲烷可以看作甲烷中2个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另外2个氢原子被氟原子取代生成的,属于卤代烃,B项不符合题意;硝基苯中没有卤素原子,不是卤代烃,C项符合题意;溴苯可看作苯中的氢原子被溴原子取代,属于卤代烃,D项不符合题意。 3.下列卤代烃中沸点最低、密度最小的是( ) A.CH3CH2CHCl2 B.CH3CH(Cl)CH3 C.CH3CH2CH2Br D.CH3CH(Br)CH3 答案 B 解析 碳原子数相同、结构相似的卤代烃的沸点随卤素原子个数及相对原子质量的增大而升高,根据此规律判断,B项正确。 题组二 卤代烃的化学性质 4.下列卤代烃,能发生消去反应且只能得到一种单烯烃的是( ) - 10 - 答案 A 解析 D项在相邻的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不能发生消去反应;B项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后可得到两种单烯烃;C项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可得到三种单烯烃: ;只有A项卤代烃消去反应后只能得到一种烯烃:。 5.由CH3CH2CH2Br制备CH3CHOHCH2OH,发生反应的类型和反应条件(从左至右)都正确的是( ) 选项 反应类型 反应条件 - 10 - A 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消去反应 KOH的醇溶液/加热、KOH的水溶液/加热、常温 B 消去反应、加成反应、取代反应 NaOH的醇溶液/加热、常温、NaOH的水溶液/加热 C 氧化反应、取代反应、消去反应 加热、KOH的醇溶液/加热、KOH的水溶液/加热 D 消去反应、加成反应、水解反应 NaOH的水溶液/加热、常温、NaOH的醇溶液/加热 答案 B 解析 制备流程为CH3CH2CH2Br―→CH3CH===CH2―→CH3CHBrCH2Br―→CH3CHOHCH2OH。依次发生消去反应、加成反应、水解反应(取代反应)。 6.能发生消去反应,且生成物中存在同分异构体的是( ) 答案 B 解析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丙烯,故A不符合题意; - 10 - 发生消去反应,可以生成CH3CH===C(CH3)2、CH3CH2C(CH3)===CH2,故B符合题意;发生消去反应生成苯乙烯,故C不符合题意;发生消去反应生成CH3CH2CH===CHCH3,故D不符合题意。 7.下列卤代烃在KOH醇溶液中加热不反应的是( ) ① ②(CH3)2CHCH2Cl ③(CH3)3CCH2Cl ④CHCl2—CHBr2 ⑤B ⑥CH2Cl2 A.①③⑥ B.②③⑤ C.全部 D.②④ 答案 A 解析 卤代烃在KOH醇溶液中加热发生的反应一般为消去反应。卤代烃β碳原子上有H时才能发生消去反应,③中β碳原子上无H,⑥无β碳原子,氯苯分子中含有稳定的大π键结构,假设氯苯与KOH醇溶液共热发生消去反应,将破坏苯环的稳定性,因此不能发生消去反应,答案选A。 题组三 卤素原子的检验 8.为了检验溴乙烷中含有溴元素,有以下操作,顺序合理的是( ) ①加AgNO3溶液 ②加NaOH溶液 ③加热 ④加蒸馏水 ⑤加稀硝酸至溶液显酸性 A.②①③⑤ B.②④⑤③ C.②③⑤① D.②①⑤③ 答案 C 解析 通过溴乙烷在碱性水溶液中水解得到溴离子,但反应后溶液显碱性,不能直接加入AgNO3溶液检验,否则Ag+与OH- - 10 - 反应,影响溴的检验,故需加入足量稀硝酸使溶液变为酸性,再加AgNO3溶液检验。 9.为探究一溴环己烷()与NaOH的醇溶液共热发生的是水解反应还是消去反应,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如下三个实验方案: 甲 向反应混合液中滴入稀硝酸中和过量的NaOH溶液,然后滴入AgNO3溶液,若有淡黄色沉淀生成则可证明发生了消去反应。 乙 向反应混合液中滴入溴水,若溶液颜色很快褪去,则可证明发生了消去反应。 丙 向反应混合液中滴入酸性KMnO4溶液,若溶液颜色变浅,则可证明发生了消去反应。 其中正确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上述实验方案都不正确 答案 D 解析 一溴环己烷无论发生水解反应还是发生消去反应,都能产生Br-,甲不正确;溴水不仅能与烯烃发生加成反应使其颜色褪去,也能与NaOH溶液反应使其颜色褪去,乙也不正确;一溴环己烷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的烯烃能使酸性KMnO4溶液的紫色变浅或褪去,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的醇会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而使溶液紫色变浅或褪去,丙也不正确。可行的实验方案:先向混合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中和过量的碱,再滴入溴水,如果溴水的颜色很快褪去,说明有烯烃生成,即可证明发生了消去反应。 题组四 卤代烃的制备与有机合成中的作用 10.以溴乙烷为原料制取1,2二溴乙烷,下列转化方案中最好的是( ) - 10 - 答案 D 解析 溴乙烷与溴化氢溶液不能反应,故A错误;有机物在光照条件下与卤素单质发生的取代反应,产物不唯一,故B错误;最后一步反应的产物不唯一,故C错误;先进行卤代烃的消去,引入碳碳双键,然后通过与溴水的加成反应,可以制取纯净的1,2二溴乙烷,该转化方案最好,故D正确。 11.已知卤代烃可与金属钠反应,生成碳链较长的烃: R—X+2Na+R′—X―→R—R′+2NaX 现有碘甲烷和碘丙烷的混合物,使其与金属钠反应,不可能生成的烃是( ) A.乙烷 B.正丁烷 C.正戊烷 D.2,3二甲基丁烷 答案 C 解析 根据已知信息可判断碘甲烷和碘甲烷反应生成乙烷,A正确;碘甲烷和1碘丙烷反应生成正丁烷,B正确;正戊烷含有5个碳原子,不可能生成正戊烷,C错误;2碘丙烷和2碘丙烷反应生成2,3二甲基丁烷,D正确。 12.卤代烃与金属镁在无水乙醚中反应,可得格氏试剂R—MgX,它可与醛、酮等羰基化合物加成: - 10 - ,产物经水解可以得到醇,这是某些复杂醇的合成方法之一,现欲合成(CH3)3C—OH,下列所选用的卤代烃和羰基化合物的组合正确的是( ) A.乙醛和氯乙烷 B.甲醛和1溴丙烷 C.丙酮和一氯甲烷 D.甲醛和2溴丙烷 答案 C 解析 由信息: 可知,此反应原理为断开C===O键,烃基加在碳原子上,—MgX加在O原子上,产物经水解得到醇,发生取代反应,即氢原子(—H)取代—MgX,现要制取(CH3)3C—OH,即要合成2甲基2丙醇,则反应物中碳原子数之和应为4。氯乙烷和乙醛反应,生成的产物经水解,得到CH3CH(OH)CH2CH3,故A错误;甲醛和1溴丙烷反应,生成的产物经水解,得到丁醇(CH3CH2CH2CH2OH),故B错误;丙酮和一氯甲烷反应,生成的产物经水解得到2甲基2丙醇,故C正确;甲醛和2溴丙烷反应,生成的产物经水解得到2甲基1丙醇,故D错误。 [B组 综合篇] 13.有两种有机物与 ,下列有关它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二者的核磁共振氢谱中均只出现两种峰且峰面积之比均为3∶2 B.二者在NaOH醇溶液中均可发生消去反应 C.一定条件下,二者在NaOH溶液中均可发生取代反应 D.Q的一氯代物只有1种、P的一溴代物有2种 答案 C 解析 Q中两个甲基上有6个等效氢原子,苯环上有2个等效氢原子,峰面积之比应为3∶1,A错误;Q中苯环上的卤素原子无法发生消去反应,P中与卤素原子相连的碳原子的邻位碳原子上无氢原子,无法发生消去反应,B错误;在适当条件下,Q、P中的卤素原子均可被—OH取代,C正确;Q中苯环上的氢原子、甲基上的氢原子均可被氯原子取代,故可得到2种一氯代物,P中有2种不同的氢原子,故P的一溴代物有2种,D错误。 14.有机物(CH3)2CHCH2CH3的二氯代物有( ) - 10 - A.9种 B.10种 C.11种 D.12种 答案 B 15.卤代烃在碱性醇溶液中能发生消去反应。例如: 下面是八个有机化合物的转换关系: - 10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系统命名法,化合物A的名称是________。 (2)上述框图中,①是________反应,③是________反应(填反应类别)。 (3)化合物E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写出由D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2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1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1和F2互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上述八个化合物中,属于二烯烃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烯烃的通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2,3二甲基丁烷 (2)取代 加成 (4)(CH3)2C===C(CH3)2 - 10 - 同分异构体 (5)E CnH2n-2(n≥4,n∈N) - 10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