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7-08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 化学试题 1.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 铝片和稀盐酸反应 B. 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 C. 灼热的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D. 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吸热反应可知,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常见吸热反应,运用有化合价变化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和常见吸热反应分析。 【详解】A. 铝片和稀盐酸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放热反应,A项错误; B. Ba(OH)2·8H2O与NH4Cl反应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吸热反应,B项错误; C. 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吸热反应,C项正确; D. 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放热反应,D项错误; 答案选C。 【点睛】常见吸热反应:大多数的分解反应;以C 、CO、H2为还原剂的反应;八水合氢氧化钡与氯化铵反应。 2.我国燃煤锅炉采用沸腾炉(注:通过空气流吹沸使煤粉在炉膛内呈“沸腾状”燃烧)的逐渐增多,采用沸腾炉的好处是 A. 增大煤燃烧时的燃烧热并形成清洁能源 B. 减少煤中杂质气体(如SO2)的形成 C. 提高煤炭的热值,从而放出更多的热量 D. 使燃料燃烧充分,提高燃料的利用率 【答案】D 【解析】 【详解】A.能增大煤炭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不会改变生成产物,燃烧热不变,不能使煤变成清洁能源,故A错误; B.反应物不变,燃烧过程不变,不能减少杂质气体(如SO2等)的形成,故B错误; C.燃烧产物不变,不能提高煤炭的热值,故C错误; D.通过空气流吹沸使煤粉在炉膛内呈“沸腾状”燃烧,这样能使煤燃烧充分,从而提高燃料的利用率,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3.根据图的能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2(g)+B2(g)=2AB(g)是一个放热反应 B. 2molAB(g)的总能量大于1mol A2(g)和1mol B2(g)的能量之和 C. 1mol A2(g)和1 mol B2(g)的能量之和为a kJ•mol﹣1 D. 2AB(g)═A2(g)+B2(g)△H=( a﹣b)kJ•mol﹣1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则A2(g)+B2(g)=2AB(g)是吸热反应,故A错误; B.由图可知,2 mol AB(g)的总能量大于1 mol A2(g)和 1 mol B2(g)的能量之和,故B正确; C.由图不能确定反应物的总能量,a为正反应的活化能,故C错误; D.由图可知A2(g)+B2(g)=2AB(g)△H=(a﹣b)kJ/mol,则2AB(g)═A2(g)+B2(g)△H=(b﹣a)kJ•mol﹣1,故D错误。 故选B。 4.已知:2H2(g) + O2(g) ===2H2O(g),1mol H2完全反应放出热量241.8 kJ,有关键能数据如下表: 化学键 H-O O=O 键能/ (kJ·mol-1) 463.4 498 则H-H的键能为(拆开1mol化学键所需吸收的能量叫做键能) A. 413 kJ·mol-1 B. 557 kJ·mol-1 C. 221.6 kJ·mol-1 D. 436 kJ·mol-1 【答案】D 【解析】 【分析】 热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的焓变=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241.8×2kJ/mol=-483.6kJ/mol,据此结合表中数据列式计算出H-H键键能即可。 【详解】1molH2完全燃烧放出热量241.8kJ,则2molH2完全燃烧放出热量241.8kJ×2=483.6kJ, 即2H2(g)+O2(g)=2H2O(g)△H=-483.6kJ/mol, 设H-H键能为x kJ/mol, 由焓变等于反应物中键能之和减去生成物中键能之和可知 2x+498-2×2×463.4=-483.6, 解得x=436 答案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反应热与焓变的计算,明确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与键能的关系为解答关键,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化学计算能力。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化学计量数既可表示微粒数,又可表示物质的量 B.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不仅要写明反应热的符号和数值,还要注明各物质的聚集状态 C. 热化学方程式中,如果没有注明温度和压强,则表示在标准状况下测得的数据 D. 凡是化合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分解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答案】B 【解析】 【详解】A.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不表示微粒的个数,A错误; B.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不仅要写明反应热符号、数值和单位,还要注明各物质的聚集状态,B正确; C.热化学方程式中,要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如果没有注明温度和压强,则表示在25℃、101kPa下测得的数据,C错误; D.大多数化合反应都是放热反应,有的不是,如化合反应C+CO22CO是吸热反应,大多数分解反应为吸热反应,但2H2O22H2O+O2↑是放热反应,D错误; 故合理选项B。 6.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H的绝对值均正确)( ) A. 2NO2 = O2 + 2NO △H=+116.2kJ/mol(反应热) B. NaOH(aq)+HCl(aq)= NaCl(aq)+H2O(l) △H=+57.3 kJ/mol(中和热) C. C2H5OH(l)+3O2(g)= 2CO2(g)+3H2O(g) △H=﹣1367.0 kJ/mol(燃烧热) D. S(s)+O2(g)= SO2(g) △H=﹣296.8 kJ/mol(反应热) 【答案】D 【解析】 【详解】A.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要注明物质在反应时的状态,故A错误; B.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H应小于0,故B错误; C.燃烧热要求可燃物的物质的量必须为1mol,得到的氧化物必须是稳定的氧化物,H2O的状态必须为液态,故C错误; D.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注明了物质的聚集状态、△H的正负号、数值、单位均正确,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C,要注意燃烧热的生成为稳定的氧化物,水须为液态的水。 7.纽约一家公司设计出Soccket足球,每被踢一下,足球的内置机制就会把能量储存起来;被储存的能量可以通过USB接口给手机或其他小家电充电。在Soccket足球充放电的过程中,能量转化的主要形式是 A. 电能→ 化学能→电能 B. 化学能→电能→化学能 C. 机械能→电能→化学能 D. 机械能→化学能→电能 【答案】C 【解析】 【详解】足球被踢后把能量储存起来,通过USB接口给手机或其他小家电充电,说明先是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储存起来,充电时又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答案选C。 8.在下列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ΔH>0表示放热反应 B. 1mol H2与0.5mol O2反应放出的热就是H2的燃烧热 C. 1mol H2SO4与1mol Ba(OH)2完全反应放出的热叫做中和热 D. 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可以用整数或分数表示 【答案】D 【解析】 【详解】A.吸热反应的焓变为正,放热反应的焓变为负,ΔH>0表示吸热反应,A错误; B.燃烧热是指在101kPa时,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此时生成的水必须为液态,1mol H2与0.5mol O2反应生成的水的状态未知,此时放出的热量不一定是H2的燃烧热,B错误; C.中和热是指稀酸和稀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所放出的热量,而1mol硫酸和1mol氢氧化钡反应时生成了2mol水,同时生成了硫酸钡沉淀,所以此时放出的热量不是中和热,C错误; D.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可以用整数或分数表示,D正确; 答案选D。 9.对于燃烧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在25 ℃、101 kPa时,1mol纯物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叫作该物质的燃烧热 B. 反应热有正、负之分,燃烧热ΔH全部是正值 C. 在25 ℃、101 kPa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即为该物质的燃烧热 D. 化学方程式前的化学计量数扩大,燃烧热亦扩大 【答案】C 【解析】 分析】 燃烧热是指在25℃、101kPa时,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据此解答。 【详解】A.燃烧热是指在25℃、101kPa时,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A错误; B.物质燃烧时放出热量,燃烧热ΔH为负值,B错误; C.燃烧热是指在25℃、101kPa时,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C正确; D.燃烧热是指在25℃、101kPa时,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其数值不随化学计量数改变而改变,D错误; 答案选C。 10.在298K、100kPa时,已知: 2H2O(g)=2H2(g)+O2(g) △H1 H2(g)+Cl2(g)=2HCl(g) △H2 2Cl2(g)+2H2O(g)=4HCl(g)+O2(g) △H3 则△H3与△H1和△H2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 △H3=△H1+2△H2 B. △H3=△H1+△H2 C. △H3=△H1-2△H2 D. △H3=△H1-△H2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2H2O(g)=2H2(g)+O2(g)△H1 ②H2(g)+Cl2(g)=2HCl(g)△H2 ③2Cl2(g)+2H2O(g)=4HCl(g)+O2(g)△H3 则由盖斯定律可知,反应③=①+2×②,△H3=△H1+2△H2,故选A。 11.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化学反应速率是指一定时间内任何一种反应物物质的量的减少或任何一种生成物物质的量的增加 B. 化学反应速率为0.8 mol·(L·s)-1是指1 s 时某物质的浓度为0.8 mol·L-1 C. 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可以知道化学反应进行的相对快慢 D. 对于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快,反应现象就越明显 【答案】C 【解析】 【详解】A. 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任何一种反应物物质的量浓度的减少或任何一种生成物物质的量浓度的增加来表示,A不正确; B. 化学反应速率为0.8 mol·(L·s)-1是指某物质平均每秒的浓度变化量为0.8 mol·L-1,B 不正确; C. 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可以知道化学反应进行的相对快慢,可以比较同一反应在不同时间段内的反应快慢,也可以比较在同一时间段内不同反应的快慢,C正确; D. 对于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快,反应现象不一定越明显,有很多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发生,D不正确。 故选C。 12.某一反应物的浓度是1.0 mol·L-1,经过20 s后,它的浓度变成了0.2 mol·L-1,在这20 s内用该物质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A. 0.04 B. 0.04 mol·L-1·s-1 C. 0.08 mol·L-1·s-1 D. 0.04 mol·L-1 【答案】B 【解析】 【详解】20s内该物质的浓度变化为△c=1.0mol/L-0.2mol/L=0.8mol/L,所以20s内该物质的反应速率为=0.04mol/(L•s)。故选B。 【点晴】本题考查学生运用定义计算反应速率,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注意反应速率为单位时间内浓度的变化量,要熟记计算公式v=。 13.在密闭容器里,A与B反应生成C,其反应速率分别用v(A)、v(B)、v(C)表示,已知3v(B)=2v(A)、2v(C)=3v(B),则此反应可表示为( ) A. 2A+3B=2C B. A+3B=2C C. 3A+2B=3C D. A+B=C 【答案】C 【解析】 【详解】3v(B)=2v(A)、2v(C)=3v(B),由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A、B、C的化学计量数比为3:2:3,则反应为3A+2B═3C, 故选:C。 14.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1 mol C2H5OH(l)完全燃烧生成CO2(g)和H2O(l),放出1 366.8 kJ热量:________。 (2)1 mol C(石墨)与适量H2O (g)反应生成CO(g)和H2(g),吸收131.3 kJ热量:_______。 (3)1.7 g NH3(g)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气态产物,放出22.67 kJ的热量:________。 【答案】 (1). C2H5OH(l)+3O2(g)=2CO2(g)+3H2O(l) ΔH=-1 366.8 kJ·mol-1 (2). C( 石墨,s)+H2O(g)=CO(g)+H2(g) ΔH=+131.3 kJ·mol-1 (3). 4NH3(g)+5O2(g)═4NO(g)+6H2O(g)△H=-906.80kJ/mol 【解析】 【分析】 (1)1molC2H5OH(l)完全燃烧生成CO2(g)和H2O(l),放出1366.8KJ热量; (2)1mol碳(石墨)与适量水蒸气完全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气体和氢气,吸收131.3KJ热量; (3)1.7g NH3(g)的物质的量为0.1mol,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气态产物,放出22.67kJ的热量,所以4molNH3(g)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气态产物,放出22.67kJ×40=906.80kJ的热量。 【详解】(1)1molC2H5OH(l)完全燃烧生成CO2(g)和H2O(l),放出1366.8KJ热量,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2H5OH(l)+3O2(g)=2CO2(g)+3H2O(l)△H=-1366.8KJ/mol,故答案为C2H5OH(l)+3O2(g)=2CO2(g)+3H2O(l)△H=-1366.8KJ/mol; (2)1mol碳(石墨)与适量水蒸气完全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气体和氢气,吸收131.3KJ热量,热化学方程式为C(s)+H2O (g)=CO(g)+H2(g)△H=+131.3kJ/mol,故答案为C(s,石墨)+H2O (g)=CO(g)+H2(g)△H=+131.3kJ/mol; (3)1.7g NH3(g)的物质的量为0.1mol,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气态产物,放出22.67kJ的热量,所以4molNH3(g)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气态产物,放出22.67kJ×40=906.80kJ的热量,则热化学方程式为4NH3(g)+5O2(g)═4NO(g)+6H2O(g)△H=-906.80kJ/mol,故答案为4NH3(g)+5O2(g)═4NO(g)+6H2O(g)△H=-906.80kJ/mol。 【点睛】与普通化学方程式相比,书写热化学方程式除了遵循书写普通化学方程式外,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①反应热ΔH与测定的条件(温度、压强)有关,因此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应注明应热ΔH的测定条件。若没有注明,就默认为是在25℃、101KPa条件下测定的。 ②反应热ΔH只能写在标有反应物和生成物状态的化学方程式的右边。ΔH为“-”表示放热反应,ΔH为“+”表示吸热反应。ΔH的单位一般为kJ·mol-1(kJ/mol)。1mol表示1mol反应,不表示1mol物质放出的是kJ热量。 ③四种状态: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不同,反应热ΔH不同。因此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固体用“s”、液体用“l”、气体用“g”、溶液用“aq”等表示,只有这样才能完整地体现出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热化学方程式中不标“↑”或“↓”。 ④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仅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不表示物质的分子数或原子数,因此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⑤热化学方程式是表示反应已完成的数量,注意可逆反应的反应热与反应产物物质的量有关与反应物的量无关。由于ΔH与反应完成物质的量有关,所以方程式中化学前面的化学计量系数必须与ΔH相对应,如果化学计量系数加倍,那么ΔH也加倍。当反应逆向进行时,其反应热与正反应的反应热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15.碳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其单质及其部分化合物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有机物M经过太阳光光照可转化成N,转化过程: ΔH=+88.6kJ·mol-1,则M、N相比,较稳定的是__________。 (2)随着人们对环保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乙醇在某些行业作为燃料被广泛应用。下列有关乙醇作为燃料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①燃烧时只发生氧化反应 ②充分燃烧产物不污染环境 ③乙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 ④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CCS技术是将工业和有关能源产业中所产生的CO2进行捕捉与封存的技术,被认为是拯救地球、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其中一种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燃烧前捕获系统”的简单流程图如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回答下列问题: CH4在催化剂作用下实现第一步,也叫CH4不完全燃烧,1 g CH4不完全燃烧反应放出2.21kJ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M (2). D (3). 2CH4(g)+O2(g)=2CO(g)+4H2(g) ΔH=-70.72kJ/mol 【解析】 【详解】(1)有机物M经过太阳光光照生成N是一个吸热反应,则M具有的能量比N的低,能量越低越稳定,所以M稳定。 答案为:M。 (2)①燃烧时乙醇发生氧化反应,氧气发生还原反应,乙醇作燃料不是因为其燃烧时只发生氧化反应,①错误; ②乙醇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会污染环境,②正确; ③乙醇可由纤维素、淀粉等有机物水解生成葡萄糖,再由葡萄糖发酵生成,属于可再生能源,③正确; ④乙醇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从而可用乙醇作燃料,④正确; 答案选D。 (3)根据流程图可知甲烷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1g CH4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放热2.21kJ,16g甲烷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放出的热量为:16´2.21kJ=35.36kJ,16g甲烷为1mol,则甲烷不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H4(g)+O2(g)=2CO(g)+4H2(g) △H= -70.72kJ•mol-1。 答案为:2CH4(g)+O2(g)=2CO(g)+4H2(g) △H= -70.72kJ•mol-1。 【点睛】判断物质的稳定性常用方法:一是能量越低的物质越稳定,另一个是键能越大的物质越稳定。 16.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①H2(g)+O2(g)=H2O(l) ΔH=-285kJ/mol ②H2(g)+O2(g)=H2O(g) ΔH=-241.8kJ/mol ③C(s)+O2(g)=CO(g) ΔH=-110.4 kJ/mol ④C(s)+ O2(g)=CO2(g) ΔH=-393.5 kJ/mol 回答下列各问: (1)上述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___________。 (2)C的燃烧热为_________________。 (3)燃烧10g H2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________。 (4)CO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①②③④ (2). 393.5 kJ/mol (3). 1425 kJ (4). CO(g)+O2(g)=CO2(g) ΔH=-283.1kJ/mol 【解析】 【详解】(1)热化学方程式中ΔH为负值的反应为放热反应,ΔH 为正值的反应为吸热反应,题中所给4个反应均为放热反应。 答案为:①②③④。 (2)101kPa,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所放出的热量为燃烧热,根据④C(s)+ O2(g)=CO2(g) ΔH=-393.5 kJ/mol可知,C的燃烧热为393.5 kJ/mol。 答案为:393.5 kJ/mol。 (3)依据反应①进行计算燃烧10gH2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 Q=。 答案为:1425kJ。 (4)根据盖斯定律,用题中所给反应④-③得到:CO(g)+O2(g)=CO2(g) ΔH=-283.1kJ/mol。 答案为:CO(g)+O2(g)=CO2(g) ΔH=-283.1kJ/mol。 17.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中和热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量筒量取50mL 0.50mol·L−1盐酸倒入小烧杯中,测出盐酸的温度,然后把温度计上的酸用水冲洗干净;②用另一量筒量取50mL 0.55mol·L−1 NaOH溶液,并用同一温度计测出其温度;③将NaOH溶液倒入小烧杯中,设法使之混合均匀,测得混合液最高温度。回答下列问题: (1)大小烧杯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盐酸与NaOH溶液混合均匀的正确操作是 ______ (填序号)。 A.用温度计小心搅拌 B.揭开硬纸片用玻璃棒搅拌 C.轻轻地振荡烧杯 D.用套在温度计上的环形玻璃搅拌棒轻轻地搅动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将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4)假设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密度都是1g·cm−3,又知中和反应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 c=4.18J·g−1·℃−1。为了计算中和热,某学生实验记录数据如下: 实验序号 起始温度t1/℃ 终止温度t2/℃ 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 混合溶液 1 20.0 20.1 23.2 2 20.2 20.4 23.4 3 20.5 20.6 23.6 依据该学生的实验数据计算,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ΔH= 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5)______(填“能”或“不能”)用Ba(OH)2溶液和硫酸代替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理由是 __ 【答案】 (1). 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2). D (3). 偏小 (4). -51.8kJ·mol−1 (5). 不能 (6). H2SO4与Ba(OH)2反应时生成BaSO4沉淀的生成热会影响反应的中和热 【解析】 【详解】(1)中和热测定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保温工作,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以保证测定准确。 答案: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2)使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均匀的正确操作方法是:用套在温度计上的环形玻璃搅拌棒轻轻地搅动,温度计是测量温度的,不能用来搅拌。不能振荡烧杯,更不能打开硬纸片用玻璃棒搅拌,否则有热量散失,影响测定结果。 答案选D。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会使一部分热量散失,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将会偏小。 答案为:偏小。 (4)第一次实验前混合溶液的平均温度为: ℃=20.05℃,反应后的温度为:23.2℃,反应前后温度差为:23.2℃-20.05℃=3.15℃;同理计算出另外两次的温度差分别为:3.1℃、3.05℃;50mL 0.50mol·L−1盐酸与50mL0.55mol·L−1 NaOH溶液的质量和为m=100mL´1g/cm3=100g,c=4.18J·g−1·℃−1,代入公式Q=cm△T得生成0.025mol的水放出热量Q=4.18J·g−1·℃−1´100g´℃=1.2958kJ,则生成1mol的水放出热量为1.2958kJ´ =51.8kJ,即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ΔH=-51.8kJ/mol。 答案为:-51.8 kJ/mol。 (5)硫酸与Ba(OH)2溶液反应除了生成水外,还生成了BaSO4沉淀,该反应中的生成热会影响反应的反应热,所以不能用Ba(OH)2溶液和硫酸代替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测中和热。 答案为:不能;H2SO4与Ba(OH)2反应时生成BaSO4沉淀的生成热会影响反应的中和热。 【点睛】先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出混合溶液反应前后的平均温度差,再根据Q=cm△T计算出反应放出的热量,最后计算出中和热。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