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7-08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化学】上海市嘉定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合格考)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上海市嘉定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合格考)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相对原子质量:O:16 A1:27 Zn:65 Na:23 Mg:24 K:39 Cl:35.5 Fe:56 Cu:64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元素在自然界分布不均匀,如非洲多金矿,澳大利亚多铁矿,中国产钨,从整个地球的地壳中元素含量的多少分析,最丰富的金属元素是( ) A. 铝 B. 硅 C. 铁 D. 钙 【答案】A 【解析】 【分析】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前五种元素是:O、Si、Al、Fe、Ca。 【详解】A. 铝是地壳中含量丰富的金属元素,故A正确; B. 硅是非金属元素,故B错误; C. 铁在金属元素中是第二位,故C错误; D. 钙在金属元素中是第三位,故D错误; 故答案选A。 2.用于飞机制造业的重要金属材料是( ) A. Mg-Al合金 B. Cu-Sn合金 C. A1-Si合金 D. 不锈钢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镁铝合金的强度、硬度和密度分析解答. 【详解】A. 镁铝合金(如硬铝,成分为0.5% Mg、0.5% Mn、0.7% Si、4% Cu其余为Al)由于强度和硬度大,几乎相当于钢材,且密度小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船舶、飞机等制造业,故A正确; B. 铜锡合金密度较大,不适宜于飞机制造业,故B错误; C. 铝硅合金(含Si 13.5%)由于熔点低,且凝固时收缩率很小,适合于铸造,故C错误 D. 不锈钢耐腐蚀,但不锈钢由于密度较大,不适宜于飞机制造业,故D错误. 故答案选A. 3. 19世纪中叶,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 ( ) A. 提出原子学说 B. 提出分子学说 C. 发现元素周期律 D. 发现氧气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19世纪中叶,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发现元素周期律。提出原子学说的是道尔顿,提出分子学说的是阿伏加德罗,答案选C。 4.随着人们生活质量提高,废电池必须进行集中处理的问题又被提到议事日程上,其首要原因是( ) A. 利用电池外壳的金属材料 B. 回收其中石墨电极 C. 防止电池中汞、镉和铅等重金属离子对水和土壤的污染 D. 不使电池中泄漏的电解液腐蚀其他物品 【答案】C 【解析】 【详解】汞、镉和铅等重金属离子属于有毒物质,会污染环境,回收废电池的首要原因是防止废电池中渗漏出的汞、镉和铅等重金属离子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而对废电池的综合利用是次要的,故选C。 5.可以作为补血剂主要成分的物质是( ) A. 小苏打 B. 绿矾 C. 食盐水 D. 葡萄糖 【答案】B 【解析】 【详解】A.小苏打是一种食品添加剂,故A错误; B.绿矾是FeSO4·H2O铁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人体缺铁会造成缺铁性贫血,铁元素在人体内以亚铁离子的形式存在,故B正确; C.食盐是食品添加剂,故C错误; D.葡萄糖是生物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故D错误; 故答案选B。 6.下列气态氢化物最不稳定的是( ) A. NH3 B. H2O C. HF D. PH3 【答案】D 【解析】 【分析】N、P位于同主族,N、O、F位于同周期,非金属性F>O>N>P,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氢化物越稳定。 【详解】A.NH3是N的氢化物,N的非金属性比P强,故A错误; B.H2O是O的氢化物,O的非金属性比N、P强,故B错误; C.HF是F的氢化物,F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故C错误; D.PH3是P的氢化物,四种元素中P的非金属性最弱,故D正确; 故答案选D。 7. 19世纪末,被认为是稀罕的贵金属铝,价格大大下降,这是因为发现了 ( ) A. 大量铝土矿 B. 电解氧化铝制取铝的方法 C. 用金属钠还原氧化铝的方法 D. 无水氯化铝与钾制取铝的方法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金属铝比较活泼,不易还原,从矿石中很难到。金属铝的冶炼方法先进主要为点解氧化铝的方法。 8.西汉刘安晋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已知“曾青”指硫酸铜溶液,那么“曾青得铁则化为铜”中的“铜”是指( ) A. 铜元素 B. 铜单质 C. 氧化铜 D. 铜原子 【答案】B 【解析】 【分析】“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是指铁和可溶性的铜盐溶液反应生成铜和相应的亚铁盐。 【详解】A.铜元素既有铜单质又有铜的化合物,故A错误; B.铜是铜单质,故B确; C. 氧化铜是铜的氧化物,故C错误; D.铜原子是微观粒子,故D错误; 故答案选B 9.元素的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 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量变引起质变 B. 元素的原子半径周期性变化 C. 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呈周期性变化 D. 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A. 因结构决定性质,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与元素性质的变化没有必然的联系,故A错误; B. 元素的原子半径的变化属于元素的性质,不能解释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故B错误; C. 因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都是元素的性质,则不能解释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故C错误; D. 由原子的电子排布可知,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结构中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呈现周期性变化,则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的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故D正确; 故答案选D. 10.下列性质与金属键无关的是( ) A. 导电性 B. 导热性 C. 延展性 D. 还原性 【答案】D 【解析】 【分析】金属键是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通过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化学键,所以与自由电子有关的也就是与金属键有关的。 【详解】A. 金属容易导电是因为晶体中存在许多自由电子,电场的作用下自由电子发生定向移动,故A错误; B. 导热是因为自由电子在运动时经常与金属离子碰撞而引起能量的交换,故B错误; C.延展性是金属受到外力时,晶体中的各离子层就会发生相对滑动,但由于金属键没有方向性,受到外力后相互作用没有被破坏,故虽发生形变,但不会导致断裂,故C错误; D. 还原性是金属易失电子的性质,和金属晶体结构无关,故D正确; 故答案选D 11.元素R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H2R,则它的最高正价( ) A. +2 B. +4 C. +6 D. +8 【答案】C 【解析】 【分析】元素R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H2R,所以R最低负价为−2价,所以元素R的最高正价为+6价。 【详解】A. 第IIA族的最高正价是+2价,故A错误; B. 第IVA族的最高正价是+4价,故B错误; C. 第VIA族的最高正价是+6价,故C正确; D. 化合价没有+8价,故D错误; 故答案选C。 12. 世博园地区改造规划的实施提升了上海环境质量。位于规划区的一座大型钢铁厂搬迁后,附近居民不再受到该厂产生的棕红色烟雾的困扰。估计这一空气污染物可能含有( ) A. Fe2O3粉尘 B. FeO粉尘 C. 含溴粉尘 D. 含NO2粉尘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Fe2O3为棕红色,俗称铁红,所以能形成棕红色的烟,故A正确。FeO为黑色,不能形成棕红色烟雾,B错误。含有溴及NO2都有毒,不允许向外排出。 13.现行元素周期表中已列出112种元素,应该有的原子种类数是( ) A. 大于112 B. 等于112 C. 小于112 D. 不一定 【答案】A 【解析】 【分析】考查元素与核素的关系,许多元素例如氢、碳、氧等都有同位素,所原子种类多于元素种类。 【详解】A. 112种元素,原子种类大于112,故A正确; B. 112种元素,原子种类大于112,故B错误; C. 112种元素,原子种类大于112,故C错误; D. 112种元素,原子种类大于112,故D错误; 故答案选A。 14.铁丝与氧气或水蒸气反应的共同产物是( ) A. FeO B. Fe2O3 C. Fe3O4 D. FeO和Fe3O4 【答案】C 【解析】 【详解】铁在氧气中点燃生成Fe3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铁与水反应:3Fe+4H2O(g) Fe3O4+4H2,所以共同的产物是四氧化三铁。 故答案选C。 15.以下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 纯碱NaOH B. 石膏CaSO4·H2O C. 明矾的化学式KAl(SO4)2·12H2O D. 氯化钠的电子式 【答案】C 【解析】 【详解】A.纯碱是Na2CO3,NaOH是烧碱,故A错误; B.CaSO4•2H2O是生石膏,生石膏加热可以转化成熟石膏:2CaSO4•H2O,故B错误; C.明矾的化学式为:KAl( SO4)2•12H2O,故C正确; D.氯化钠为离子化合物,钠离子直接用离子符号表示,氯离子需要标出最外层电子及所带电荷,正确的电子式为:,故D错误; 故答案选C。 16.将表面已完全钝化的铝条,插入下列溶液中,不会发生反应的是( ) A. 稀硝酸 B. 稀盐酸 C. 硝酸铜 D. 氢氧化钠 【答案】C 【解析】 【分析】表面已完全钝化的铝条,表面生成的是氧化铝,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既能和酸反应又能和强碱反应。 【详解】A. 氧化铝能与酸反应,,插入HNO3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6HNO3+Al2O3═2Al(NO3)3+3H2O,,故A错误; B. 插入HCl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6HCl+Al2O3═2AlCl3+3H2O,故B错误; C. 插入Cu(NO3)2溶液中,Cu(NO3)2和Al2O3不反应,故C正确; D. 插入NaOH溶液中,能发生如下反应:2NaOH+Al2O3═2NaAlO2+H2O,故D错误; 故答案选C. 17.A、B、C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B、C两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A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B、C两元素的核电荷数之和是A元素原子序数的4倍。则A、B、C分别是( ) A. C、Al、P B. N、Si、S C. O、P、Cl D. F、S、Ar 【答案】C 【解析】 【详解】A、B、C均为短周期元素,设A的原子序数为x,由图可知,A为第二周期,B、C在第三周期,B的原子序数为x+7,C的原子序数为x+9,由B、C两元素的核电荷数之和是A元素原子序数的4倍,则x+7+x+9=4x,解得x=8,则A为O,B为P,C为Cl,答案选C。 18.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是( ) A. 铁单质 B. 亚铁离子 C. 铁离子 D. 铝离子 【答案】B 【解析】 【分析】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应是元素化合价既能升高又能降低的物质。 【详解】A. 铁单质化合价只能升高不能降低,所以只有还原性,故A错误; B. 亚铁离子化合价既能升高又能降低,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故B正确; C. 铁离子化合价只能降低不能升高,只有氧化性,故C错误; D. 铝离子化合价只能降低不能升高,只有氧化性,故D错误; 故答案选B。 19.A1溶于NaOH溶液中,2mo1A1参加反应,则生成的H2的物质的量为( ) A. 1mol B. 3mol C. 4mol D. 6mol 【答案】B 【解析】 【详解】铝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根据方程式可得铝和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所以2molAl参加反应,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为3mol。 故答案选B。 20.钛金属常被称为未来钢铁。钛元素的同位素Ti、Ti、Ti、Ti中,中子数不可能为( ) A. 30 B. 28 C. 26 D. 24 【答案】AD 【解析】 【详解】根据原子符号左下角的数字为质子数,左上角的数字为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Ti 的中子数为47-22=25,Ti的中子数为为48-22=26,Ti的中子数为为29-22=27,T i的中子数为50-22=28。故答案选AD。 21.将100mL 3mol·L-1的NaOH溶液与100mL 3mol·L-1的AlCl3溶液按下列两种方法混合:(1)将NaOH溶液逐滴滴入AlCl3溶液中,(2)将AlCl3溶液逐滴滴入NaOH溶液中,对上述实验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 A. 现象相同,沉淀量相等 B. 现象相同,沉淀量不等 C. 现象不同,沉淀量相等 D. 现象不同,沉淀量不等 【答案】C 【解析】 【详解】(1)将NaOH溶液逐滴滴入AlCl3溶液中,溶液中的Al3+过量,发生Al3++3OH-=Al(OH)3↓,观察到的现象为生成白色沉淀,沉淀为0.1mol; (2)将AlCl3溶液逐滴滴入NaOH溶液中,溶液中的OH-过量,发生反应Al3++4OH-=AlO2-+2H2O,生成0.075mol的偏铝酸根离子,继续滴加氯化铝发生3AlO2-+Al3++6H2O=Al(OH)3↓,生成0.1mol沉淀,现象不同,最终生成的沉淀相同,答案为C; 22.下列关于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只能形成共价化合物 B. 只有在原子中,质子数才与核外电子数相等 C. 目前使用的元素周期表中,最长的周期含有32种元素 D. 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共价化合物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只能是8 【答案】C 【解析】 【详解】A、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能形成离子化合物,如NaCl,也能形成共价化合物,如AlCl3,故A错误; B、在分子中,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也相等,故B错误; C、目前使用元素周期表中,最长的周期第六周期含有32种元素,故C正确; D、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共价化合物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2或8,故D错误. 故答案选C。 23.收藏的清末铝制艺术品至今保存完好,该艺术品未被锈蚀的主要原因是( ) A. 铝不易被氧化 B. 铝的氧化物在空气中易变成铝 C. 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 D. 铝易氧化,形成的氧化膜有保护作用 【答案】D 【解析】 分析】金属的化学性质有:金属与氧气反应、金属与酸反应、金属与盐溶液反应,以及铝的性质,铝容易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 【详解】A、铝易被氧化,生成的氧化铝性质稳定,具有保护作用,故A错误; B、铝易被氧化,生成的氧化铝性质稳定,故B错误; C、铝性质比较活泼,不稳定,故C错误; D、铝易被氧化,生成的氧化铝性质稳定,具有保护作用,故D正确; 故答案选D。 24.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铝溶解在NaOH溶液中:2Al+2OH-+2H2O=2AlO2-+3H2↑ B. 氨水滴入AlCl3溶液中:Al3++3OH-=Al(OH)3↓ C. MgO溶于稀HCl中:O2-+2H+=H2O D. Al(OH)3溶于稀H2SO4中:OH-+H+=H2O 【答案】A 【解析】 【详解】A. 铝溶解在NaOH溶液中,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2-+3H2↑,故A正确; B. 氨水与氯化铝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氯化铵,一水合氨不能拆开,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H2O=Al(OH)3↓+3NH4+,故B错误; C. MgO溶于稀HCl中生成氯化镁和水,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MgO+2H+═H2O+Mg2+,故C错误; D. Al(OH)3溶于稀H2SO4中,氢氧化铝需要保留化学式,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3H+═Al3++3H2O,故D错误; 故答案选A. 25.下列各组中,前面的元素单质不可以把后面的元素单质从其化合物的溶液中置换出来的是( ) A. Fe、Cu、Ag B. Cl、Br、I C. Al、Fe、Cu D. Na、Cu、Ag. 【答案】D 【解析】 【详解】A. Fe可以从铜盐溶液中置换出Cu,Cu可以从银盐溶液中置换出Ag,活泼性顺序为:Fe>Cu>Ag,故A错误。 B. 氯气与NaBr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溴,溴与NaI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碘,则前面的元素可以把后面的元素从其化合物的溶液中置换出来,故B错误; C. 活泼性顺序为Al>Fe>Cu,所以Al能置换出Fe,Fe能置换出Cu,故C错误; D. Na不能置换出Cu,因Na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氢气,故D正确; 故答案选D. 26.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下列的( ) A. 最外层电子数 B. 质子数 C. 中子数 D. 质量数 【答案】A 【解析】 【详解】A.元素发生化学变化时主要是最外层电子数发生变化,所以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故A正确; B.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为元素,所以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故B错误; C.质子数和中子数共同决定原子种类,故C错误; D.质量数决定原子的质量,故D错误; 故答案选A. 27.在新研制的超导材料中,铊(T1)是主要组成元素之一。已知铊为ⅢA族原子序数最大的金属元素,则下列关于铊元素性质的推测,不正确的是( ) A. 是银白色较软的金属 B. 可以形成氧化物Tl2O3 C. Tl(OH)3与Al(OH)3相似,也是两性氢氧化物 D. 与酸反应比铝剧烈 【答案】C 【解析】 分析】铊为ⅢA族原子序数最大的金属元素,Al为ⅢA族元素,利用第ⅢA族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来解答. 【详解】A.Al为银白色金属,则Tl是银白色较软的金属,故A正确; B.ⅢA族元素的最高价为+3价,则可以形成氧化物Tl2O3,故B正确; C.同主族从上到下金属性在增强,Al(OH) 3为两性氢氧化物,则Tl(OH)3为碱性氢氧化物,故C不正确; D.同主族从上到下金属性在增强,则Tl与酸反应比铝剧烈,故D正确; 故答案选C. 28.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没有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是( ) A. 原子半径 B. 核电荷数 C. 最外层电子数 D. 最高正价 【答案】B 【解析】 【分析】随着原子序数递增,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变化,原子半径、元素的化合价、金属性及非金属性均呈现周期性变化,以此来解答 【详解】A. 同周期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则随着原子序数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故A错误; B.周期表中从氢元素开始核电荷数一直增大,没有周期性变化,故B正确; C. 同周期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大,同主族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随着原子序数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故C错误; D. 化合价同周期最高正价逐渐增大,同主族最高价相同(O、F除外),则随着原子序数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故D错误。 故答案选B. 29.下列溶液呈酸性的是( ) A. 硫酸铝 B. 碳酸钠 C. 硝酸银 D. 氯化钠 【答案】AC 【解析】 【分析】强酸强碱盐溶液显中性,强酸弱碱盐溶液显酸性,弱酸强碱盐溶液显碱性。 【详解】A. 硫酸铝是强酸弱碱盐,水溶液水解显酸性,故A正确; B. 碳酸钠是弱酸强碱盐,水溶液水解显碱性,故B错误; C. 硝酸银是强酸弱碱盐,水溶液水解显酸性,故C正确; D. 氯化钠是强酸强碱盐,水溶液显中性,故D错误; 故答案选AC。 30.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生铁 B. 铝热剂 C. 漂粉精 D. 胆矾 【答案】D 【解析】 【详解】A. 生铁中含有少量C元素,为Fe、C的混合物,故A错误; B. 铝热剂为金属铝和其它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故B错误; C. 漂粉精为氯化钙、次氯酸钙的混合物,故C错误; D. 胆矾为五水合硫酸铜,属于纯净物,故D正确; 故答案选D 3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我们可以在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附近寻找半导体材料 B. 我们可以在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附近寻找催化剂材料 C. 我们可以在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附近寻找农药材料 D. 我们可以在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附近寻找高温材料 【答案】A 【解析】 【详解】A. 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具有金属性、非金属性,则为制备半导体材料的元素,故A正确; B. 制备催化剂的元素为过渡元素,过渡元素含副族元素及第VIII族元素,均为金属元素,故B错误; C. 制备新型农药材料的元素为非金属元素,如Cl、S、P等,在主族元素中寻找,故C错误; D. 耐高温和耐腐蚀材料为金属材料,一般具有较强的金属性,大多属于过渡金属元素,故D错误; 故答案选A。 32.已知元素铝(A1)的原子序数为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3 B. 元素是第四周期的主族元素 C. 原子的第3电子层含有18个电子 D. 铝的氧化物的水溶液呈强碱性 【答案】A 【解析】 【分析】铝位于第三周期第ⅢA族 【详解】A.主族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与其族序数相同(但O、F除外),所以铝的最高化合价是+3价,故A正确; B.铝位于第三周期,故B错误; C.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知,铝的第三电子层上有3个电子,故C错误; D.铝的氧化物是氧化铝不溶于水,且其水化物氢氧化铝不溶于水,而且是两性氢氧化物,故D错误; 故答案选A。 33.下列元素中,一定属于主族元素的是( ) A. 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为+7 B.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 C. 原子核外各电子层的电子数均达到饱和 D. 其最高价氧化物溶于水是强酸,且有气态氢化物 【答案】D 【解析】 【详解】A. 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为+7的元素不一定为主族元素,如高锰酸钾(KMnO4)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7,锰元素不属于主族元素,故A错误; B.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元素不一定为主族元素,如He和有些过渡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2,故B错误; C. 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核外各电子层的电子数均达到饱和,为0族元素,不属于主族元素,故C错误; D. 其最高价氧化物溶于水是强酸,且有气态氢化物,该元素一定为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不能形成气态氢化物和氧化物,过渡元素都是金属元素,也不能形成气态氢化物,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也不是酸性的,故D正确; 故答案选D. 34.在下列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 ) A. 钠 B. 氯 C. 氟 D. 硫 【答案】C 【解析】 【分析】先判断电子层数,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再根据元素周期律,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氟核外有两层电子,钠、硫、氯核外有三层电子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四种元素原子半径由大到小顺序为;钠、硫、氯、氟。 【详解】A.钠在四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故A错误; B.氯的原子半径大于氟,故B错误; C.氟的原子半径最小,故C正确; D.硫的原子半径大于氯和氟,故D错误; 故答案选C。 35.下列物质中,常温下能用铁制容器储存的是( ) A. 稀硝酸 B. 浓硫酸 C. 盐酸 D. 硫酸铜溶液 【答案】B 【解析】 【分析】常温下用铁制容器盛装的药品是不能与铁反应,或常温下发生钝化现象阻止反应进行。 【详解】A. 常温下稀硝酸和铁反应,不能用铁制容器盛装,故A错误; B. 常温下,铁在浓硫酸、浓硝酸中发生钝化现象,表面生成一层致密氧化物薄膜阻止反应进行,可以用铁制容器盛装,故B正确; C. 常温下盐酸和铁反应,不能用铁制容器盛装,故C错误; D. 常温下硫酸铜和铁反应,不能用铁制容器盛装,故D错误; 故答案选B。 36.下列关于铝热剂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利用铝热剂的反应,常用于冶炼某些高熔点的金属 B. 铝热剂就是指铁和氧化铝混合后的物质 C. 铝热反应需用镁带和氯酸钾引燃,所以铝热反应是一个吸热反应 D. 工业上常用铝热反应来大量冶炼金属铝 【答案】A 【解析】 【详解】A. 铝的还原性强,且铝热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则可以通过铝热反应冶炼某些高熔点金属,故A正确; B. 氧化铝与铁不反应,不是铝热剂,铝热剂中金属单质为铝,如:氧化铁和铝,故B错误; C. 铝热反应中放出大量的热,所以铝热反应为放热反应,故C错误; D. 铝热反应可以用来冶炼出高熔点金属,如金属铁,但工业上是通过CO还原法冶炼大量的铁,故D错误; 故答案选A。 37.下列化合物不是黑色的是( ) A. 氧化铁 B. 硫化亚铁 C. 四氧化三铁 D. 氧化亚铁 【答案】A 【解析】 【详解】A. 氧化铁是红棕色粉末,故A正确; B. 硫化亚铁是黑色固体,故B错误; C. 四氧化三铁是黑色晶体,故C错误; D. 氧化亚铁是黑色粉末,故D错误; 故答案选A。 38.有人认为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ⅠA族的氢元素,也可以放在ⅦA族,下列物质能支持这种观点的是( ) A. HF B. H3O+ C. NaH D. H2O2 【答案】C 【解析】 【分析】ⅦA族元素原子在反应中易获得一个电子,化合价为﹣1价,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因ⅦA族元素原子在反应中易获得一个电子,显﹣1价,NaH中氢元素显﹣1价,能支持这种观点,HF、H3O+、H2O2中氢元素均显+1价,不能支持这种观点,故选C。 39.下列物质中不能由铁跟非金属单质直接结合而成的是( ) A 四氧化三铁 B. 硫化亚铁 C. 氯化铁 D. 氯化亚铁 【答案】D 【解析】 【详解】A. 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A不选; B. 铁在硫蒸汽中燃烧生成硫化亚铁,B不选; C. 铁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铁,C不选; D. 铁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铁,氯化亚铁不能由铁跟非金属单质直接结合而成,D选。 答案选D。 40.有X、Y、Z三种同周期的元素,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分别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则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的大小顺序是( ) A. X>Y>Z B. Z>X >Y C. X>Z>Y D. Y>Z>X 【答案】C 【解析】 【详解】同一周期的三种短周期元素X、Y、Z,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分别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则X为非金属元素、Y为金属元素、Z为显两性的金属元素,而同周期随原子序数增大,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三元素的原子序数大小顺序是X>Z>Y,故答案选C。 二.非选择题 41.下面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的每个字母表示一种短周期元素,请用对应的化学符号回答下列问题: (1)D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 (2)E元素所形成的气态氢化物的电离方程式____。 (3)B、C两元素的单质较活泼的是___。(填元素符号) (4)F是形成化合物最多的一种元素,它有多种单质请写出其中的两种:___、___。 (5)C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物。将少量C单质置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为__。它其中的一个用途是和氧化铁反应制得难熔金属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C表现出的性质是___(氧化性/还原性),反应时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有___(填字母)。 A.产生红棕色烟雾 B.发出耀眼的光芒 C有熔融物生成 (6)C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___,该物质___(填“能”或“不能”)溶于氨水,___(填“能”或“不能”)溶于氢氧化钠溶液,若能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 (7)G元素的非金属性比H元素的非金属性___(选填“强”、“弱”),能说明这一事实的化学方程式是___(任写一个)。 【答案】(1). 第三周期ⅣA族 (2). HCl=H++Cl- (3). Na (4). 金刚石 (5). 石墨 (6). 固体溶解,有气泡冒出 (7). 2Al+Fe2O3=2Fe+Al2O3 (8). 还原性 (9). BC (10). Al(OH)3 (11). 不能 (12). 能 (13). 2Al+2OH−+2H2O═2AlO2-+3H2↑ (14). 强 (15). O2+2H2S=2S↓+2H2O 【解析】 【分析】由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知;A.氟、B.钠、C.铝、D.硅、E.氯、F.碳、G.氧、H.硫。 【详解】(1)D元素在周期表第三行第四列,所以处于第三周期ⅣA族,故答案为:第三周期ⅣA族; (2)E是氯元素,气态氢化物是HCl,是强电解质,电离方程式为HCl=H++Cl- (3)Na、Al同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故单质活泼性Na>Mg,故答案为:Na; (4)碳有多种单质例金刚石、石墨、活性炭、C60等,任写两种; (5)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所以现象为:固体溶解,有气泡冒出,铝和氧化铁反应方程式为2Al+Fe2O3=2Fe+Al2O3,Al化合价升高,所以Al表现出来的性质是还原性,反应时发光放热使生成的金属熔化,所以现象是BC; (6)Al的最高化合价是+3价,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Al(OH)3, Al(OH)3能溶于强酸强碱不溶于弱酸弱碱,所以不能溶于氨水,能溶于氢氧化钠溶液,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2-+3H2↑; (7)O和S处于同一主族,原子序数越大非金属性越弱,所以非金属性O比S强,非金属性强的能置换非金属性弱的,能说明的反应为:O2+2H2S=2S↓+2H2O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