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7-08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高二化学期中试卷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24题,共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第I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面是四位同学在学习“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化学平衡”一章后,联系工业生产实际所发表的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使用催化剂,可加快反应速率,目的是提高生产效率 B.使用冰箱保存食物,是利用了化学反应速率理论 C.化学反应速率理论是研究怎样提高原料转化率 D.化学平衡理论是研究怎样使用有限原料多出产品 2、反应C(s)+H2O(g)CO(g)+H2(g)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 ) ①增加C的量 ②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2使体系压强增大 ③ 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 ④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2使容器体积变大.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3、把 0.6molX气体和0.4molY气体混合于2L的密闭容器中,使它们发生如下反应 3X(g)+Y(g)nZ(g)+2W(g),5min末已生成 0.2molW,若测知以 Z 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01mol·L﹣1·min﹣1,则 n是( ) A.1 B.4 C.2 D.3 4、一定温度下在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A(s)+B(g)2C(g),当下列物理量不发生变化时,能表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①混合气体的密度 ②容器内气体的压强 ③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④B物质的量浓度. A.①②④ B.②③ C.全部 D.②③④ 5 、配制下列溶液时常需加入少量括号内的物质,其中不是为了抑制离子水解的是( ) A.NaAlO2(NaOH) B.SnCl2(HCl) C.FeCl3(HCl) D.FeSO4(Fe) 6. 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干并灼烧(<400℃)下列物质的溶液,可以得到该物质的固体的是( ) A. AlCl3 B. MgSO4 C. Na2SO3 D.Ca(HCO3)2 7.在0.1mol/L的CH3COOH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H+,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加水,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滴加少量0.1mol/L HCl溶液,溶液中c(H+ )减少 C.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8.能影响水的电离平衡,并使溶液中的c(H+)>c(OH-)的操作是( ) A.向水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 B.向水中通入二氧化硫气 C.将水加热煮沸 D.向水中加硫酸钠晶体 9. 下列根据反应原理设计的应用,不正确的是( ) A.CO32-+H2O HCO3-+OH-:用热的纯碱溶液清洗油污 B.A13++3H2OAI(OH)3(胶体)+3H+:明矾净水 C.SnCl2+H2OSn( OH)Cl↓+HCl配制氯化亚锡溶液时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D.TiCl4+(x+2)H2O(过量) TiO2·xH2O↓+3H+:制备TiO2纳米粉 10.对于反应CO(g)+H2O(g) CO2(g)+H2(g) ΔH<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 A.改变压强,平衡不发生移动,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 B.加入催化剂,改变了反应的途径,反应的ΔH也随之改变 C.若在原电池中进行,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 D.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 11.COCl2(g) CO(g)+Cl2(g) ΔH>0,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①升温 ②恒容通入惰性气体 ③增加CO浓度 ④减压 ⑤加催化剂 ⑥恒压通入惰性气体,能提高COCl2转化率的是( )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③⑤⑥ D.①④⑥ 12.下列各项与化学平衡移动原理无关的是( )。 A.加催化剂,使N2和H2在一定的条件下转化为NH3 B.收集氯气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 C.加压条件下有利于SO2和O2反应生成SO3 D.可用浓氨水和氢氧化钠固体快速制取氨气 13.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c(Fe3+)=0.1 mol·L-1的溶液中:K+、ClO-、SO、SCN- B.c(H+)/c(OH-)=1012的溶液中:NH、Al3+、NO、Cl- C.由水电离产生的c(OH-)=1×10-13mol/L的溶液中:Ca2+、K+、Cl-、HCO D.pH=1的溶液中:Fe2+、NO、SO、Na+ 14. 与纯水的电离相似,液氨中也存在着微弱的电离:2NH3 NH4++NH2-.据此判断,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一定温度下液氨中c(NH4+)·c(NH2-)是一个常数 B.液氨中含有NH3、NH4+、NH2-等粒子 C.只要不加入其他物质,液氨中c(NH4+)=c(NH2-) D.液氨达到电离平衡时c(NH3)=c(NH4+)=c(NH2-)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离平衡常数可以表示弱电解质的相对强弱 B.电离平衡常数受溶液浓度的影响 C.H2CO3的电离常数表达式:K= D.电离常数大的酸溶液中c(H+)一定比电离常数小的酸中大 16.对于反应:4CO(g)+2NO2(g)= 4CO2(g)+N2(g) △H=-1200 kJ· mol-1,温度不同 (T2>T1)其他条件相同时,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 17. 某温度下,相同pH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pH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 A.Ⅱ为盐酸稀释时pH的变化曲线 B.a点Kw的数值比c点Kw的数值大 C.b点溶液的导电性比c点溶液的导电性强 D.b点酸的总浓度大于a点酸的总浓度 18. 稀氨水中存在着下列平衡:NH3·H2ONH4++OH-,若要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同时使c(OH-)增大,应加入的物质或采取的措施是( ) ①NH4Cl固体,②加热,③硫酸,④水,⑤NaOH固体,⑥加入少量MgSO4固体 A、①②③⑤ B、⑤ C、③⑥ D、③⑤ 19.常温下,在两份相同的 Ba(OH)2溶液中,分别滴入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H2SO4、 NaHSO4溶液,其导电能力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b点,水电离产生的c(H+)< 10-7 mol/L B.①代表滴加H2SO4溶液的变化曲线 C.a、d两点对应的溶液均显中性 D.c点,两溶液中含有相同量的 OH- 20.甲、乙、丙三个容器中最初存在的物质及数量如图所示,三个容器最初的容积相等,温度相同,反应中甲、丙的容积不变,乙中的压强不变,在一定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衡时各容器内c(NO2)的大小顺序为乙>甲>丙 B.平衡时甲中NO2与丙中N2O4的转化率不可能相同 C.平衡时N2O4的百分含量:乙>甲=丙 D.平衡时混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甲>乙>丙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非选择题: 21.(1)下列物质中,属于弱电解质的是(填序号,下同) ,属于非电解质是 。 ①硫酸氢钠固体 ②冰醋酸 ③蔗糖 ④氯化氢气体 ⑤硫酸钡 ⑥氨气 ⑦次氯酸钠 (2)写出下列物质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醋酸: 。次氯酸钠: 。 (3)甲、乙两瓶氨水的浓度分别为1 mol•L-1、0.1 mol•L-1,则c(OH﹣)甲:c(OH﹣)乙 10(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现有常温条件下甲、乙、丙三种溶液,甲为0.1 mol•L-1的NaOH溶液,乙为0.1 mol•L-1的HCl溶液,丙为0.1 mol•L-1的CH3COOH溶液,甲、乙、丙三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的大小关系为 。 22.Ⅰ.反应:aA(g) + bB(g) cC(g)△H<0 在2L恒容容器中进行。改变其他反应条件,在第一、第二和第三阶段体系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n(mol) 回答问题: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 c == 。 (2)由第一次平衡到第二次平衡,平衡移动的方向是 ,采取的措施是 , (3)比较第二阶段反应温度(T2)和第三阶段反应温度(T3)的高低:T2 T3(填“>”“<”或“=”),判断的理由是 。 (4)第三阶段平衡常数K3 的计算式 。 Ⅱ.利用图①中的信息,按图②装置链接的A、B瓶中已充有NO2气体。 (5)B瓶中的气体颜色比A瓶中的 (填“深”或“浅”),其原因是 。 23.甲、乙两同学用一种标准盐酸去测定同一种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的浓度,但操作不同;甲把一定体积的NaOH溶液放入锥形瓶,把标准盐酸放入滴定管进行滴定;乙把一定体积的标准盐酸放入锥形瓶,把未知液NaOH溶液放入滴定管进行滴定。 (1) 甲同学使用的是 滴定管,乙同学使用的是 滴定管。 (2)甲同学的滴定管在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用标准盐酸润洗,乙同学的滴定管在用蒸馏水洗净后也没有用待测NaOH 溶液润洗,其余操作均正确,这样甲同学测定结果 (偏大、偏小、无影响,下同),乙同学测定结果 。 (3)乙同学选择酚酞作指示剂进行试验,如何来判断滴定终点: (4)甲同学根据三次实验分别记录有关数据如下: 滴定次数 待测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mL 0.1000mol/L盐酸的体积(mL) 滴定前刻度 滴定后刻度 溶液体/mL 第一次 25.00 0.00 26.11 26.11 第二次 25.00 1.56 30.30 28.74 第三次 25.00 0.22 26.31 26.09 请选用其中合理的数据计算c(NaOH)= 。 24.已知水在25℃和95℃时,其电离平衡曲线如右图所示: (1)则25℃时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应为 (填“A”或“B”),请说明理由 。 (2)95℃时,若10体积pH1= a的某强酸溶液与1体积pH2= b的某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混合前,该强酸的pH1与强碱的pH2之间应满足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 (3)25℃时,将pH = 11的NaOH溶液与pH = 4的H2SO4溶液混合,若所得混合溶液的pH = 10,则NaOH溶液与H2SO4溶液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________。 (4)曲线B对应温度下,pH = 2的某HA溶液和pH = 10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混合溶液的pH = 5。请分析其原因: 。 高二化学期中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C B A C D B D B C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A B D A B C B D C 二、 非选择题 21.(8分) (1) ② (1分) ③⑥ (1分) (2)CH3COOH CH3COO﹣+ H+ (1分) NaClO═ClO﹣+Na+ (1分) (3) 小于 (2分)(4)丙>甲=乙 (2分) 22. (14分) Ⅰ.(1) 1∶3∶2 (1分) (2) 正反应方向 (2分) 移走生成物C (2分) (3) ﹥ (2分) 此反应为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2分) (4) (2分) Ⅱ. (5) 浅 (1分) 2NO2N2O4 △H<0,A瓶加热,平衡左移颜色加深,B瓶降低温度,平衡右移颜色变浅(2分) 23.(8分) (1) 酸式 (1分) 碱式 (1分) (2) 偏大 (1分) 偏小 (1分) (3) 滴入最后一滴NaOH溶液,锥形瓶中溶液由无色变为粉红色,且30秒内不褪色 (2分) (4) 0.1044mol/L (2分) 24.(10分) (1) A (2分) 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温度低,电离程度小,c(H+)、c(OH-)小 (2分) (2) a+b=13或 pH1 + pH2 = 13 (2分) (3) 2:9 (2分) (4) 曲线B对应95℃,此时水的离子积为10-12,HA为弱酸,HA和NaOH中和后,混合溶液中还剩余较多的HA分子,可继续电离出H+,使溶液pH = 5 (2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