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7-08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化学】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线上考试试题(解析版)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线上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为了配合防疫,我们尽量做到每天测量体温,普通体温计中含有金属汞(Hg)。关于 Hg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质子数为200 B. 核外电子数为80 C. 核电荷数为120 D. 中子数为80 【答案】B 【解析】 【详解】A. 原子符号中左下角数字为质子数,所以Hg的质子数为80,故A错误; B. 原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80,故B正确; C. 原子核电荷数等于质子数=80,故C错误; D. 原子符号中左上角数字为质量数,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所以该原子中子数为200-80=120,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2.ETH天文研究报道称组成太阳的气体中存在20Ne和22Ne,下列关于20Ne和22Ne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20Ne和22Ne互为同位素 B. 20Ne和22Ne互为同素异形体 C. 20Ne和22Ne的质量数相同 D. 20Ne和22Ne的中子数相同 【答案】A 【解析】 【分析】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或不同质量数)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为同素异形体.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 【详解】A.由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或不同质量数)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 20Ne和22Ne互为同位素,故A正确; B.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为同素异形体, 20Ne和22Ne不是同素异形体,故B错误; C.20Ne和22Ne的质量数分别为20、22,故C错误; D.20Ne和22Ne的中子数分别为20−10=10、22−10=12,故D错误; 答案选A。 3.2016年IUPAC命名117号元素为Ts(中文名“钿”,tián),Ts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Ts是第七周期第ⅦA族元素 B. Ts的同位素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数 C. Ts在同族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弱 D. 中子数为176的Ts核素符号是Ts 【答案】D 【解析】 【详解】A. 第七周期的0族元素是118号元素,所以 Ts是第七周期第ⅦA族元素,A正确; B. 同位素原子具有相同质子数和电子数,所以Ts的同位素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数,B正确; C. 同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Ts在同族元素中处在最下方,所以Ts非金属性最弱,C正确; D. 中子数为176的Ts核素的质量数是176+117=293,该核素符号是,D错误; 故选D。 4.下列与有关非金属元素叙述以及推理结果不正确的是( ) ①非金属性F>Cl,故将F2通入NaCl溶液中,发生反应为F2+2Cl-=Cl2+2F- ②非金属性F>Br,故酸性:HF>HBr ③非金属性S>As,故前者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更强 ④非金属性O>N,故O2与H2化合比N2更容易 A. ②③ B. ③④ C. ①④ D. ①②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将F2通入NaCl溶液中,F2先与水反应生成HF和O2,不与NaCl发生置换反应,①不正确; ②非金属性F>Br,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不能判断氢化物水溶液酸性的强弱,②不正确; ③非金属性S>As,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故前者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更强,③正确; ④非金属性O>N,元素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与H2更易化合,故O2与H2化合比N2更容易,④正确; 不正确的是①②,答案选D。 5.一个氯原子的质量是ag,12C原子的质量是bg,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B. mg该氯原子的物质的量一定是mol C. 该氯元素的摩尔质量是aNA D. ng该氯原子所含的电子数为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氯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是氯元素各种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的平均值,根据题目信息无法确定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故A错误; B.该氯原子摩尔质量为aNAg/mol,则m g该氯原子的物质的量为:,故B正确; C.该氯原子摩尔质量为aNAg/mol,故C错误; D.一个氯原子的电子数为17,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aNA,n g该氯原子所含的电子数为17×,故D错误; 故选:B。 6.化学实验设计和操作中必须十分重视安全问题和环保问题。下列实验方法或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有( ) ①用浓硫酸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时,浓硫酸溶于水后,应冷却至室温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 ②进行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 ③水和碘的四氯化碳溶液分液时,水从分液漏斗下口流出,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从漏斗上口倒出; ④进行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 ⑤酒精着火时可用湿抹布或沙土扑火; ⑥进行SO2性质实验时要在通风橱内进行,多余的SO2一律排到室外; ⑦做实验时可用手直接拿取金属钠; ⑧夜间发生厨房煤气泄漏,应立即开灯检查煤气泄漏的原因,并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⑨不慎将浓H2SO4沾在皮肤上,立即用NaOH溶液冲洗。 A. 5个 B. 6个 C. 7个 D. 8个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浓硫酸溶于水后,放出大量的热,应冷却至室温再转移到容量瓶中定容,操作合理,故正确; ②进行萃取实验时,有机萃取剂密度不一定比水大,如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故错误; ③分液时,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水和碘的四氯化碳溶液分液时,水在上层、四氯化碳在下层,则水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从漏斗下口放出,否则引进杂质,故错误; ④进行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大部分蒸干后,利用余热将溶液蒸干,故错误; ⑤酒精着火时可用湿抹布或沙子扑火,不能用水扑火,用湿抹布或沙子扑火目的是隔绝空气,故正确; ⑥二氧化硫有毒,不能排放在室外,故错误; ⑦Na活泼性很强,不能用手拿试剂,应选镊子,故错误; ⑧煤气泄漏,不能立即开灯,易发生爆炸,应开门窗通风,故错误; ⑨浓 H2SO4沾在皮肤,先用布擦拭,再用水冲洗,NaOH为强碱,用氢氧化钠溶液冲洗会造成二次伤害,故错误; 综上所述不正确的有7个,故答案为C。 7.图中的数字代表的是原子序数,图中数字所表示的元素与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实际位置相符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可以知道,相邻两个周期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相差2、8、18、32,以此判断同族中位置关系。同周期元素根据原子序数判断位置关系,注意第三列镧系、锕系,长周期第ⅡA族、第ⅢA族之间有10个空列为7个副族和1个Ⅷ族,以此来解答。 【详解】A.7、8、9为第二周期相邻的N、O、F元素,8、16、34为第ⅥA族相邻的元素O、S、Se,符合位置关系,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 B.4为Be、5为B,中间有10个空列为7个副族和1个Ⅷ族,故B错误; C.1为H,2为He,分别为第1列与第18列,且H与Na(原子序数为11)不相邻,不符合位置关系,故C错误; D.10 为Ne,位于第18列,而17为Cl,35为Br,Cl、Br同主族,不符合位置关系,故D错误。 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 8.下列各组属于同位素的是 ( ) A. 金刚石和石墨 B. 苏打和小苏打 C. 614C和612C D. O2和O3 【答案】C 【解析】 【详解】A、金刚石和石墨均是碳元素的不同单质,属于同素异形体,选项A不选; B、苏打是碳酸钠,小苏打是碳酸氢钠,属于盐类,选项B不选; C、614C和612C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相同,属于碳元素中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选项C选; D、氧气和臭氧均是氧元素的不同单质,属于同素异形体,选项D不选, 答案选C。 9.下列事实不能作为实验判断依据的是( ) A. 钠和镁分别与冷水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 B. 铁投入CuSO4溶液中,能置换出铜,钠投入CuSO4溶液中不能置换出铜,判断钠与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C. 酸性H2CO3>H2SiO3,判断碳与硅的非金属活动性强弱 D. Br2与I2分别与足量的H2反应的难易,判断溴与碘的非金属活动性强弱 【答案】B 【解析】 【详解】A. 可以用金属与水或酸反应的剧烈程度,来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A正确; B. 钠投入CuSO4溶液中不能置换出铜,是因为钠太活泼,与水反应生成碱和氢气,反应产生的碱再和盐发生复分解反应,因此不能从CuSO4溶液中不能置换出铜,B错误; C.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就越强,所以可根据酸性H2CO3>H2SiO3,判断碳与硅的非金属活动性强弱,C正确; D.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与氢气化合越容易,故Br2与I2分别与足量的H2反应的难易,判断溴与碘的非金属活动性强弱,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B。 10.应用元素周期律的有关知识,可以预测我们不熟悉的一些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下列预测中正确的是( ) ①第2周期非金属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溶于水后,水溶液均为酸性 ②砹(At)单质为有色固体,AgAt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 ③Li在氧气中剧烈燃烧,产物是Li2O2,其溶液是一种强碱 ④硫酸锶(SrSO4)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⑤硒化氢(H2Se)是无色、有毒、比H2S稳定的气体 A. ②④ B. ①②③④ C ①③⑤ D. ②④⑤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N元素为第二周期非金属元素,其气态氢化物溶于水显碱性,故错误; ②卤族元素单质从上到下,单质由气体过渡为固体,颜色逐渐加深,AgAt具有AgCl的相似的性质,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故正确; ③Li燃烧只能生成Li2O,故错误; ④同主族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具有相似性和递变性,Ba与Sr同主族,且Sr在Ba下方,硫酸钡(BaSO4)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则硫酸锶(SrSO4)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故正确; ⑤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S>Se,则氢化物稳定性为:H2S>H2Se,故错误; 综上所述正确的有②④,故答案为A。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若Y原子的最内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Y、Z元素的最高正价均为+6价 B. X、Y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均为酸性氧化物 C.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W>Z D. W单质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一种具有漂白性的物质 【答案】CD 【解析】 【分析】Y原子的最内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1/3,则Y为O,则X为N,Z为S,W为Cl。 【详解】A. O元素没有正价,故A错误; B. X、Y元素可以形成化合物NO,为不成盐氧化物,故B错误; C. 非金属性Cl>S,所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W>Z,故C正确; D. 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次氯酸钠,次氯酸钠具有漂白性,故D正确; 故答案为CD。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CaCl2晶体中存在共价键 B. H2SO4溶于水能电离出H+和SO42-,所以硫酸是离子化合物 C. SiO2属于原子晶体,熔化破坏共价键和分子间作用力 D. I2是分子晶体,加热升华过程中只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 【答案】D 【解析】 【详解】A.CaCl2晶体中存在离子键,没有共价键,故A错误; B.H2SO4溶于水能电离出H+和SO42-,而硫酸是共价化合物,二者无因果关系,故B错误; C.SiO2属于原子晶体,熔化只破坏共价键,晶体中没有分子间作用力,故C错误; D.I2是分子晶体,加热升华过程中,状态发生变化,分子不变,只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故D正确; 答案选D。 13.A元素原子L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2倍,B元素原子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关于A、B元素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 ) A. A元素一定是第2周期元素 B. A、B元素一定是同一周期元素 C. A、B元素可能属于同一主族 D. A、B元素一定分别位于第2、3周期 【答案】AC 【解析】 【分析】A元素原子L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2倍,则A为C;B元素原子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则B为Li或Si。 【详解】A. A元素为C,为第二周期元素,故A正确; B. 若B为Si,则二者不是同一周期,故B错误; C. 若B为Si,则二者为同一主族,故C正确; D. 若B为Li,则二者同属第二周期,故D错误; 故答案为AC。 14.X、Y、Z、M、W为五种短周期元素。X、Y、Z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同周期元素,且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X与Z可形成XZ2分子;Y与M形成的气态化合物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0.76 g·L-1;W的质子数是X、Y、Z、M四种元素质子数之和的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子半径:W>Z>Y>X>M B. XZ2、W2Z2均为共价化合物 C. 由X元素形成的单质硬度一定很大 D. 由X、Y、Z、M四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能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 【答案】D 【解析】 【分析】X、Y、Z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同周期元素,且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则X、Y、Z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4、5、6;Y与M形成的气态化合物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0.76 g·L-1,则其摩尔质量为0.76g•L -1×22.4L/mol=17g/mol,可先假设为NH3,则X为C,Y为N,Z为O,M为H,C和O可以形成CO2,符合题意,W的质子数是X、Y、Z、M四种元素质子数之和的1/2,则W为Na。 【详解】A.同一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则原子半径W>X>Y>Z>M,故A错误; B. CO2为共价化合物,Na2O2为离子化合物,故B错误; C. 石墨为C元素形成的单质,硬度较小,故C错误; D. C、N、O、H可以形成化合物碳酸铵,既含有共价键,又有离子键,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5.下列实验操作规范且能达到目的是( ) 目的 操作 A 比较Cl和Br的非金属性强弱 测pH,比较同浓度的HCl和HBr的酸性强弱 B 清洗碘升华实验所用试管 先用酒精清洗,再用水清洗 C 海带提碘中的氧化工序 可以用硝酸代替氯水 D 将四氯化碳中的碘单质提取出来 可通过反萃取法 【答案】BD 【解析】 【详解】A. 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大小与非金属性强弱无关,故A错误; B. 碘易溶于酒精,可用酒精清洗,再用水洗去酒精,故B正确; C. 硝酸还原产物为NO或NO2,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故C错误; D. 碘单质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可以用浓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反萃取四氯化碳中的碘单质,分液后水相酸化得到碘单质,故D正确; 故答案为BD。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6.下面所列的是一组你熟悉的物质: A HClO4 B. CO2 C. H2O D. CaO E. KOH F. MgBr2 G. H2 (1)上述物质中只存在离子键的有_____(填“序号”,下同);只存在共价键的有__________;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共价键的有__________。 (2)上述物质中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有_________;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有___________。 (3)上述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A和E的水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 【答案】(1). DF (2). ABCG (3). E (4). DEF (5). ABC (6). B (7). H++OH⁻=H2O 【解析】 【分析】A. HClO4为共价化合物,只含共价键,为电解质; B. CO2为共价化合物,只含共价键,为非电解质; C. H2O为共价化合物,只含共价键,为弱电解质; D. CaO为离子化合物,只含离子键,为电解质; E. KOH为离子化合物,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为电解质; F. MgBr2为离子化合物,只含离子键,为电解质; G. H2为单质,只含共价键。 【详解】(1)上述物质中只存在离子键的有DF;只存在共价键的有ABCG;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共价键的有E; (2)上述物质中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有DEF;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有ABC; (3)上述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B;A和E的水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H++OH⁻=H2O。 17.观察下列A、B、C、D、E五种粒子(原子或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1)与离子相对应的元素的符号是_________,与原子相对应的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 (2)电子层结构相同的是(填写代号,在本小题中下同)_______,性质最稳定的是______,最容易失去电子的是_______,最容易得到电子的是_______。 (3)可直接相互结合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可经过得失电子后再相互结合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4)在核电荷数1~10的元素内,列举两个与B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写出离子的符号_______________ 【答案】(1). O、Mg (2). 、 (3). A和D、B和C及E (4). BCE (5). D (6). A (7). BE (8). AD (9). N3-、F-、Na+、Mg2+、Al3+ 【解析】 【详解】(1)原子或离子结构示意图中,如果核内质子数不等于核外电子数,则该结构示意图为离子结构示意图,如果核外电子数等于核内质子数,则为原子结构示意图,A、B、C、D、E分别是Cl、O2-、Ne、Na、Mg2+,则B和E表示的是离子,对应的元素是O、Mg;Ne为稀有气体原子,不形成离子,Cl、Na原子对应的离子结构示意图分别为、; (2)电子层结构相同的是A和D、B和C及E,最外层电子达到稳定结构时该微粒性质最稳定,所以性质最稳定的是BCE;最外层电子数越少,越容易失电子,最易失电子的是D;最外层电子数越多(但小于8)越容易得电子,最易电子的是A,故答案为:A和D、B和C及E;BCE;D;A; (3)阴阳离子可以相互化合得到离子化合物,所以B、E可以相互化合得到化合物;活泼金属原子和活泼非金属原子可以通过得到电子得到离子化合物,A、D可以通过得失电子形成化合物,故答案为:BE;AD; (4)在核电荷数为1-10元素内,与B的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有F-、Na+、Mg2+、Al3+等,故答案为:N3-、F-、Na+、Mg2+、Al3+。 18.“位置”、“结构”和“性质”是我们学习元素周期律的重要思路。 (1)我们可以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来推测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以下为X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未画全): 请写出X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也可以根据物质性质推测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Y元素最高价氧化物既可以溶于浓盐酸,也可以溶于NaOH溶液;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既可以与酸反应,也可以与碱反应;1mol该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在与盐酸反应时,最多能消耗4molHCl。请写出Y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过来,知道了元素的位置关系,我们可以推测元素性质或者元素对应的单质及化合物的性质。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图所示,其中只有M为金属元素。则Y和Z原子半径更大的是____(填元素符号或化学式,下同),Y和X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更弱的是______。 【答案】(1). 第六周期0族 (2). 第四周期ⅣA族 (3). C (4). H2SiO3 【解析】 【详解】(1)该元素有6个电子层,则为第六周期,最外层电子数为8,则为0族元素,所以X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六周期0族; (2)根据题目信息可知该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和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两性物质,根据对角线规则,该元素应该位于Al元素的左上方或者右下方;1mol该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在与盐酸反应时,最多能消耗4molHCl,则该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Y(OH)4,该元素最高正价为+4价,则该元素应该位于第ⅣA族,综合分析可知Y元素位于第四周期ⅣA族; (3)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部分的结构和元素位置可知:Y、Z位于第二周期,M、X位于第三周期,而第三周期中M为金属元素、X为非金属元素,则金属M为Al,X为Si,从而推断出Y为C,Z为N,同周期自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所以C的原子半径更大;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所以非金属性C>Si,所以H2SiO3酸性更弱。 19.工业上常采用硫铁矿焙烧取硫后的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SiO2、Al2O3制取七水合硫酸亚铁(FeSO4·7H2O),设计流程如图: (1)溶解烧渣选用的足量的酸的名称是___。 (2)固体1的主要成分是___。 (3)加入药品X后,溶液1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4)从溶液2得到FeSO4·7H2O产品的过程中,须控制条件防止其氧化和分解,经过、___、___过滤等步骤得到晶体。 (5)有同学认为在溶液1中直接加NaOH至过量,得到的沉淀用硫酸溶解,其溶液经结晶分离也可得到FeSO4·7H2O,你认为这一方案___(填写“可行”或“不可行”)。 【答案】(1). 硫酸 (2). SiO2 (3). Fe+2Fe3+=3Fe2+ (4). 蒸发浓缩 (5). 冷却结晶 (6). 不可行 【解析】 【分析】硫铁矿焙烧取硫后的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SiO2、Al2O3,不考虑其他杂质)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发生的反应有Fe2O3+3H2SO4=Fe2(SO4)3+3H2O、Al2O3+3H2SO4=Al2(SO4)3+3H2O,SiO2不溶于稀硫酸,然后过滤,得到的固体1成分为SiO2,滤液1中含有Fe2(SO4)3、H2SO4、Al2(SO4)3;在滤液1中加入X,然后加入NaOH溶液并调节溶液的pH,得到固体2为Al(OH)3和溶液2,从溶液2中能得到FeSO4•7H2O晶体,说明溶液2中溶质为FeSO4,则X具有还原性,能将Fe3+还原为Fe2+,且不能引进新的杂质,则X为Fe,加入试剂X发生的离子反应有2Fe3++Fe=3Fe2+、Fe+2H+=Fe2++H2↑,将溶液2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得到FeSO4•7H2O晶体,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1)根据最终产物为七水合硫酸亚铁可知溶解烧渣的酸为硫酸; (2)固体1为不溶于硫酸的SiO2; (3)试剂X为Fe,可还原铁离子,离子方程式为Fe+2Fe3+=3Fe2+; (4)从溶液中得到晶体一般需要经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5)在溶液1中含有铁离子和铝离子,加过量的氢氧化钠,铝离子转化为偏铝酸根离子,铁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所以最终得到的是硫酸铁而不是硫酸亚铁,所以不可行。 20.阅读下面的信息,推断元素及有关物质,按要求回答物质: 信息①:X、Y、Z、W是常见的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均不少于2。 (1)根据信息①:X一定不是_________(填序号). A.氢 B.碳 C.氧 D.硫 信息②:上述四种元素的单质均能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生成的四种氧化物中,有两种能溶 于稀硫酸,三种能溶于浓氢氧化钠溶液,氧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都大于26。 (2)这四种元素中是否可能有一种是铝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信息③:向上述四种元素单质组成的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盐酸溶液,固体部分溶解,过滤,向 滤液中加入过量的烧碱溶液,最终溶液中析出白色沉淀。 (3)白色沉淀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信息④:向上述四种元素单质组成的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烧碱溶液,固体部分溶解,过滤,向 滤液中加入过量的盐酸溶液,最终溶液中析出白色沉淀。 (4)生成白色沉淀物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信息⑤:X与W同主族 (5)X与浓硫酸加热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AD (2). 可能 (3). Mg(OH)2 (4). SiO32—+2H+=H2SiO3↓(或SiO32—+2H++H2O=H4SiO4↓) (5). C+2H2SO4(浓)CO2↑+2SO2↑+2H2O 【解析】 【详解】(1)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均不少于2,所以X一定不是氢。又因为X、Y、Z、W是常见的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所以X也不可能是原子序数最大的硫元素。 (2)因为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所以可能含有铝元素。 (3)在短周期元素中能形成氢氧化物的沉淀的应是金属元素,又因为氢氧化钠是过量的,所以最终的沉淀应是氢氧化镁。 (4)在常见的固体单质中能溶解在氢氧化钠的是单质硅和金属铝。因为加入过量的盐酸最终有白色沉淀生成,而氢氧化铝是两性的,所以该白色沉淀是硅酸沉淀。 (5)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一定有Mg,Al和Si。X与W同主族,而W的原子序数最大,所以W应是Si,则X是C。因此反应的方程式为C+2H2SO4(浓)CO2↑+2SO2↑+2H2O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