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贵州省思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5月月考试题
贵州省思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5月月考试题
1. 提出元素周期律并绘制了第一个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
A. 戴维 B. 阿伏加德罗 C. 门捷列夫 D. 道尔顿
2. 化学与能源开发、环境保护、生产生活等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光催化水制氢比电解水制氢更节能环保
B. 用聚乙烯塑料代替聚乳酸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
C. 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可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D. 改进汽车尾气净化技术,可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3. 已知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试推测其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为( )
A. 第二周期ⅡA族 B. 第二周期ⅥA族
C. 第三周期ⅡA族 D. 第三周期VA族
4.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13C和14C属于同一种元素,它们互为同位素
B. 1H和2H是不同的核素,它们的化学性质基本相同
C. 14C和14N的质量数相等,它们的中子数不等
D. 6Li和7Li的电子数相等,中子数也相等
5.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氧化性强弱:F2
Q2 B. Q1=Q2 C. Q1Cl->Na+>Al3+
16. 下列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情况符合如图的是( )
A. 酸与碱的中和反应 B. 镁和盐酸的反应
C. 氧化钙和水反应 D. 水发生分解反应
17. 把a、b、c、d四块金属片浸入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组成原电池。若a、b相连时,a为负极;c、d相连时,电流由d到c;a、c相连时c极上产生大量气泡。b、d相连时,b上有大量气泡产生,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A. a>b>c>d B. a>c>d>b
C. c>a>b>d D. b>d>c>a
18. 除第一周期外,关于同周期主族元素的下列变化规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B. 从左到右,元素原子的氧化性减弱,还原性增强
C. 从左到右,元素最高正价数从+1递增到+7,负价由-4递变到-1
D. 从左到右,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减弱,酸性增强
19. 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
A. 铝片与稀H2SO4反应 B. Ba(OH)2·8H2O与NH4Cl反应
C. 灼热的炭与CO2反应 D. 甲烷在O2中的燃烧反应
20. 已知阳离子R2+的原子核内有n个中子,R原子的质量数为m,则w g R2+所含有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
A. mol B. mol
C. mol D. mol
21.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电子式:
(1)CO2___________________;
(2)Na2O2____________________;
(3)NaOH___________________。
22. 用电子式表示下列物质的形成过程。
(1)N2:___________________;
(2)MgCl2:___________________。
23. 下表中的数据是破坏1mol物质中的化学键所消耗的最小能量:
物质
Cl2
Br2
I2
HCl
HBr
HI
H2
键能(kJ/mol)
243
193
151
432
366
298
436
根据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物质本身具有的能量最低的是(_____)
A.H2 B.Cl2 C.Br2 D.I2
(2)下列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_____)
A.HCl B.HBr C.HI
(3)X2+H2===2HX(X代表Cl、Br、I)的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
(4)相同条件下,X2(X代表Cl、Br、I)分别与氢气反应,当消耗等物质的量的氢气时,放出或吸收的热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化学式)。
24. 下表是周期表中的一部分,根据A~J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回答下列问题: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1
A
2
D
E
G
3
B
C
J
F
H
I
(1)表中元素,只有负价而无正价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可用于制半导体材料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2)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呈两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5. 为了探究化学能与热能的转化,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下三套实验装置:
(1)上述3个装置中,不能证明“铜与浓硝酸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选用装置Ⅰ进行实验(实验前U形管里液面左右相平),在甲试管里加入适量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U形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为探究固体M溶于水的热效应,选择装置Ⅱ进行实验(反应在甲中进行)。
①若M为钠,则实验过程中烧杯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观察到烧杯里产生气泡,则说明M溶于水___________________ (填“一定是放热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或“可能是放热反应”),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26. A、B、C、D、E是核电荷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A元素的原子核内只有1个质子;B元素的原子半径是其所在主族中最小的,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BO3;C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多4;C的阴离子与D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排布,两元素可形成化合物D2C;C、E同主族。
(1)E元素形成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元素C、D、E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3)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D2C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C、D还可形成化合物D2C2,D2C2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A、B、C三种元素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它与强碱溶液共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一反应体系中含有D2E、D2EC3、D2EC4三种物质,若此反应为分解反应,则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式用具体的元素符号表示)。
【参考答案】
1——20 CBDDC CDCDC CBCBD DB"BC"CC 注:18题B,C均对。
21. (1). (2). (3).
22.(1). +
(2).
23. (1). A (2). A (3). 放热反应 (4). Cl2
24. (1). F (2). Si (3). NaOH (4). HClO4 (5). Al(OH)3
25. (1). III (2). 左端液柱降低,右端液柱升高 (3). 放热 (4). 产生气泡,反应完毕后,冷却至室温,烧杯里的导管内形成一段液柱 (5). 可能是放热反应 (6). 有热量放出不一定为化学变化,所以不一定属于放热反应
26. (1). H2SO3、H2SO4 (2). S2->O2->Na+ (3). (4). 离子键、非极性共价键(或离子键、共价键) (5). NH4NO3 (6). NH4++OH-=NH3•H2O (7). 4Na2SO3=Na2S+3Na2S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