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7-08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1届一轮复习人教版氧化还原反应作业(1)
氧化还原反应 时间:45分钟 1.下列过程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B ) A.浸有酸性高锰酸钾的硅藻土作水果保鲜剂 B.将SO2通入盛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溶液红色褪去 C.用含有橙色的酸性重铬酸钾的仪器检验酒后驾车 D.汽车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将氮氧化物(NOx)转化为N2 解析:将SO2通入盛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使溶液碱性减弱直至溶液变为中性或酸性,溶液红色褪去,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B项符合题意。 2.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本草纲目》中有如下记载:“(火药)乃焰消(KNO3)、硫黄、杉木炭所合,以为烽燧铳机诸药者”,其中利用的KNO3的性质是( D ) A.自燃性 B.稳定性 C.还原性 D.氧化性 解析:火药爆炸的反应原理为2KNO3+S+3CK2S+N2↑+3CO2↑,反应中N元素化合价降低,KNO3为氧化剂,故反应中利用了KNO3的氧化性,D项正确。 3.NaNO2是一种食品添加剂,能致癌。酸性KMnO4溶液与NaN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MnO+NO+________―→Mn2++NO+H2O(未配平),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B ) A.该反应中NO被还原 B.生成1 mol NaNO3需消耗0.4 mol KMnO4 C.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减小 D.空格中应填充的粒子是OH- 解析:反应中Mn元素的化合价由+7―→+2,所以MnO是氧化剂,NO作还原剂,亚硝酸根离子中N元素失电子化合价升高,在酸性条件下,生成硝酸根离子,根据转移电子数相等和质量守恒配平方程式为2MnO+5NO+6H+===2Mn2++5NO+3H2 O。亚硝酸根离子中N元素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A项错误;根据方程式知,生成1 mol NaNO3需消耗0.4 mol KMnO4,B项正确;该反应中氢离子参加反应,所以反应过程中氢离子浓度减小,溶液的pH增大,C项错误;通过以上分析知,空格中粒子为H+,D项错误。 4.已知Fe2+或I2能与H2O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Fe2+:①H2O2+2Fe2++2H+===2Fe3++2H2O;②H2O2+2Fe3+===2Fe2++2H++O2↑。I2:③H2O2+I2===2HIO;④……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C ) A.通过反应①②可知Fe2+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B.根据反应①可知,在该条件下,氧化性:H2O2>Fe3+ C.1 mol H2O2分解,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D.反应④为2HIO+H2O2===I2+2H2O+O2↑ 解析:反应①②相加的总反应恰好为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应:2H2O2===2H2O+O2↑,并且反应前后Fe2+无变化,A项正确;反应①中,过氧化氢为氧化剂,Fe3+为氧化产物,所以氧化性:H2O2>Fe3+,B项正确;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由反应方程式可知,1 mol H2O2分解,转移的电子数为NA,C项错误;由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减去反应③得到反应④为:2HIO+H2O2===I2+2H2O+O2↑,D项正确。 5.LiAlH4是重要的储氢材料,其组成类似于Na3AlF6。常见的供氢原理如下面两个方程式所示:①2LiAlH42LiH+2Al+3H2↑,②LiAlH4+2H2O===LiAlO2+4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若反应①中生成3.36 L氢气,则一定有2.7 g铝生成 B.氢化锂也是一种储氢材料,供氢原理为LiH+H2O===LiOH+H2↑ C.生成等质量的氢气,反应①、②转移电子数之比为4∶3 D.LiAlH4是共价化合物,LiH是离子化合物 解析: 气体所处温度和压强未知,无法由体积求物质的量,A项错误;氢化锂中的氢是-1价,与水发生归中反应,方程式为LiH+H2O===LiOH+H2↑,所以氢化锂也是一种储氢材料,B项正确;LiAlH4中的Li、Al都是主族金属元素,H是非金属元素,故Li为+1价、Al为+3价、H为-1价,受热分解时,根据A1元素的价态变化即可得出1 mol LiAlH4完全分解,转移3 mol电子,生成1.5 mol的氢气,由LiAlH4+2H2O===LiAlO2+4H2↑可知,生成4 mol的氢气转移4 mol的电子,所以生成1 mol的氢气转移电子分别为2 mol和1 mol,所以反应①、②生成等质量的H2转移电子数之比为2∶1,C项错误;LiAlH4、LiH是离子化合物,D项错误。 6.将过量H2O2溶液加入到含(NH4)2CrO4的氨水中,加热后冷却,生成暗棕红色晶体M[化学式为Cr(NH3)3O4],其离子方程式为CrO+3NH3+3H2O2===M+2H2O+2OH-+O2↑,测得M中有2个过氧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A.M中Cr的化合价为+3 B.参与反应的H2O2全部被氧化 C.向FeSO4溶液中滴加几滴M的溶液,没有明显现象 D.转移0.2 mol电子时,生成M的质量为16.7 g 解析:因M[化学式为Cr(NH3)3O4]中有2个过氧键,则M中Cr的化合价为+4价,A错误;由离子方程式可知,若有3 mol H2O2参与反应,则有1 mol H2O2被氧化,B错误;向FeSO4溶液中滴加几滴M的溶液,亚铁离子被M中的O氧化为Fe3+,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棕黄色,C错误;由离子方程式可知,每生成1 mol O2,转移2 mol电子,同时生成1 mol Cr(NH3)3O4,则转移0.2 mol电子时,生成的M的质量为16.7 g,D正确。 7.向200 mL FeCl3溶液中通入4.48 L标准状况下的H2S气体后(气体完全反应),再加入过量的Fe粉,反应停止后,测得溶液中含有1.2 mol金属阳离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通入H2S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H2S===Fe2++S↓+2H+ B.若将加入Fe粉后溶液中的1.2 mol金属阳离子完全氧化,需要通入13.44 L Cl2 C.若将上述4.48 L标准状况下的H2S换成0.2 mol Na2S,加入过量的Fe粉后溶液中也能得到1.2 mol金属阳离子 D.将原FeCl3溶液加热蒸干并灼烧,得到固体的质量为64 g 解析:向200 mL FeCl3溶液中通入4.48 L标准状况下的H2S气体,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H2S===2Fe2++S↓+2H+。标准状况下,4.48 L H2S的物质的量为0.2 mol,由离子方程式可知,反应后可生成0.4 mol Fe2+和0.4 mol H+,再加入过量的Fe粉,0.4 mol H+可以溶解0.2 mol Fe,并生成0.2 mol Fe2+,最终溶液中金属阳离子的物质的量为1.2 mol,故与H2S反应时Fe3+过量,剩余的0.4 mol Fe3+与Fe反应生成0.6 mol Fe2+,所以原溶液中有0.8 mol Fe3+,最终得到的溶液为FeCl2溶液。通入H2S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H2S===2Fe2++S↓+2H+,A不正确;若将1.2 mol Fe2+完全氧化,需要通入0.6 mol Cl2,0.6 mol Cl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3.44 L,题中并未告知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测定,B不正确;0.2 mol Na2S中含有0.4 mol Na+和0.2 mol S2-,与Fe3+反应后生成0.4 mol Fe2+,加入过量的Fe粉后,Fe与剩余的0.4 mol Fe3+反应生成0.6 mol Fe2+,故溶液中共有0.4 mol+0.4 mol+0.6 mol=1.4 mol金属阳离子,C不正确;将原FeCl3溶液加热蒸干并灼烧,得到的固体是0.4 mol Fe2O3,0.4 mol Fe2O3的质量为64 g,D正确。 8.已知: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K2Cr2O7+14HCl===2KCl+2CrCl3+3Cl2↑+7H2O;MnO2+4HClMnCl2+Cl2↑+2H2O;其中,KMnO4和一般浓度的盐酸即可反应,K2Cr2O7需和较浓的盐酸(>6 mol·L-1)反应,MnO2需和浓盐酸(>8 mol·L-1)在加热条件下反应。根据以上信息,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C ) A.上述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离子反应 B.生成1 mol Cl2转移电子数均为2NA(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C.氧化性:KMnO4>K2Cr2O7>Cl2>MnO2 D.盐酸的浓度越大,Cl-的还原性越强 解析:三个反应中均有盐酸参与,且都有Cl2生成,再结合题给信息可得氧化性强弱顺序为KMnO4>K2Cr2O7>MnO2>Cl2,盐酸浓度越大,Cl-还原性越强,C项错误,D项正确;以上三个反应均为溶液中的离子反应,A项正确;均为Cl-被氧化生成Cl2,B项正确。 9.用“银-Ferrozine”法检测室内甲醛含量的原理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标准状况下,11.2 L CO2中含碳氧双键的数目为6.02×1023 B.30 g HCHO被氧化时转移电子数目为4×6.02×1023 C.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2Ag2O+HCHO===4Ag+CO2+H2O D.理论上,吸收的HCHO与消耗的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 解析:标准状况下,11.2 L CO2的物质的量是0.5 mol,其中含碳氧双键的数目为6.02×1023,A正确;甲醛中C元素化合价为0价,被氧化为CO2,碳元素的化合价从0价升高到+4价,30 g HCHO的物质的量是1 mol,被氧化时转移电子的数目为4×6.02×1023,B正确;由流程图可知Ag2O与HCHO反应生成Ag、CO2和水,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g2O+HCHO===4Ag+CO2+H2O,C正确;甲醛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从0价升高到+4价,Fe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降低到+2价,可得关系式:HCHO~4Ag~4Fe3+,故理论上消耗的甲醛与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D错误。 10.向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KI溶液至过量,观察到有沉淀(CuI)生成,且溶液变为棕色。再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不断通入SO2 气体,溶液逐渐变成无色。下列有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D ) A.上述实验条件下,物质的氧化性:Cu2+>SO2>I2 B.在SO2与I2反应中得到的还原产物为H2SO4 C.通入SO2后溶液逐渐变成无色,体现了SO2的漂白性 D.滴加KI溶液时,每转移2 mol e-会生成2 mol CuI沉淀 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向CuSO4溶液中加入KI溶液时发生反应: ===2K2SO4+2CuI↓+I2①,当转移2 mol e-时生成2 mol CuI沉淀,D项正确;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再通入SO2气体,又发生反应:I2+SO2+2H2O===H2SO4+2HI②,该反应中SO2作还原剂,体现了SO2的还原性,得到的还原产物是HI,故B、C均不正确;根据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可知,反应①中氧化性Cu2+>I2,反应②中I2将SO2氧化,说明氧化性I2>SO2,故A项错误。 11.(SCN)2被称为拟卤素,将几滴KSCN溶液加入到含有Fe3+的酸性溶液中,溶液变为红色,将该红色溶液分为两份: ①向其中一份溶液中加入适量KMnO4溶液,红色褪去; ②向另一份溶液中通入SO2,红色也褪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 ) A.Fe3+与SCN-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Fe3++3SCN-===Fe(SCN)3 B.②中红色褪去的原因是SO2将SCN-还原 C.①中现象说明SCN-与Cl-相似,有还原性 D.SCN-在适当条件下可失去电子,被氧化剂氧化为(SCN)2 解析:Fe3+与SCN-发生络合反应,离子方程式为Fe3++3SCN-===Fe(SCN)3,A正确;SO2具有强还原性,SCN-中S元素为-2价,C元素为+4价,N元素为-3价,S、N均处于最低价,+4价C氧化性较弱,所以SO2不能还原SCN-,而Fe3+ 具有强氧化性,能被SO2还原,离子方程式为2Fe3++SO2+2H2O===2Fe2++4H++SO,导致溶液褪色,B错误;KMnO4具有强氧化性,Fe3+中Fe元素处于最高价态,KMnO4不能与Fe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①中溶液褪色的原因是KMnO4与SCN-反应,体现了SCN-的还原性,C正确;SCN-与Cl-相似,具有还原性,能失去电子,被氧化为(SCN)2,D正确。 12.已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以将FeSO4氧化,反应方程式为2KMnO4+10FeSO4+8H2SO4===K2SO4+2MnSO4+5Fe2(SO4)3+8H2O,现将一定量的硫酸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与硫酸亚铁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KI溶液,混合溶液中铁离子的物质的量随加入的KI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C ) A.图中AB段主要是高锰酸钾和碘化钾溶液反应 B.图中BC段发生的反应为2Fe3++2I-===2Fe2++I2 C.根据OC段的数据可知开始加入的硫酸亚铁的物质的量为1.25 mol D.根据OC段的数据可知开始加入的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为0.25 mol 解析:在AB段,开始时Fe3+的浓度不变,则说明Fe3+没有与I-反应,所以只能是与FeSO4反应时剩余的KMnO4与I-发生了反应,所以A正确;BC段,Fe3+的浓度逐渐减小直到为0,说明是Fe3+与I-发生了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Fe3++2I-===2Fe2++I2 ,故B正确;C项,根据A项分析可知,高锰酸钾溶液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时,高锰酸钾剩余,则硫酸亚铁完全反应,Fe2+全部变为Fe3+,再根据B项分析可知,BC段发生的是Fe3+与I-反应,此时消耗n(I-)=(1.25-0.5)mol=0.75 mol,则由关系式:1 Fe2+~1 Fe3+~1 I-得n(Fe2+)=0.75 mol,即硫酸亚铁的物质的量应为0.75 mol,所以C错误;根据C项得出的数据n(FeSO4)=0.75 mol,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得关系式:1KMnO4~5FeSO4,所以与FeSO4反应的n(KMnO4)==0.15 mol;根据得失电子守恒AB段存在关系式:1 MnO~5 I-,AB段消耗n(I-)=0.5 mol,所以与I-反应的KMnO4是0.1 mol,因此KMnO4共有0.15 mol+0.1 mol=0.25 mol,故D正确。 13.某容器中发生一个化学反应,反应过程涉及H2O、ClO-、CN-、HCO、N2、Cl-六种微粒。在反应过程中测得ClO-和N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B ) A.还原剂是含CN-的物质,氧化产物不只有N2 B.氧化剂是ClO-,还原产物是HCO C.参与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 D.若生成2.24 L(标准状况)N2,则转移电子1 mol 解析:由曲线变化图可知,随着反应进行,ClO-的物质的量减小,N2的物质的量增大,故ClO-为反应物,N2是生成物,根据氮元素守恒可知,CN-是反应物,由氯元素守恒可知Cl-是生成物,由碳元素守恒可知HCO是生成物,由氢元素守恒可知H2 O是反应物。反应中Cl元素化合价由+1价降低为-1价,C元素化合价由+2价升高为+4价,N元素化合价由-3价升高为0价,由得失电子守恒配平可得离子方程式为2CN-+5ClO-+H2O===2HCO+N2↑+5Cl-,可知氧化产物有HCO、N2,故A正确;ClO-是氧化剂,还原产物是Cl-,故B错误;由上述分析可知,CN-是还原剂,ClO-是氧化剂,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5∶2,故C正确;2.24 L N2(标准状况)的物质的量为0.1 mol,所以参加反应的ClO-的物质的量为0.5 mol,反应中只有氯元素化合价降低,所以转移电子为0.5 mol×2=1 mol,故D正确。 14.向相同体积的分别含a mol KI和b mol FeBr2的溶液中,分别通入V L Cl2(体积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当反应恰好完成时,消耗Cl2的体积相同(同温、同压条件下),则KI、FeBr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3∶1 B.当反应恰好完成时,停止通入Cl2,若原溶液中a=b,则通入Cl2的体积Va∶Vb=3∶1 C.若将KI和FeBr2溶液混合,通入Cl2后再滴加KSCN溶液,发现溶液变红,则V>11.2a D.若将KI和FeBr2溶液混合,通入Cl2的体积V>11.2a,则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能为4I-+2Fe2++3Cl2===2I2+2Fe3++6Cl- 解析:当反应恰好完成时,消耗Cl2的体积相同(同温、同压条件下),则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a mol×1=b mol×3,因此KI、FeBr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3∶1,A正确;当反应恰好完成时,停止通入Cl2,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消耗氯气的物质的量分别是0.5a mol、1.5b mol,若原溶液中a=b,则通入Cl2的体积比Va∶Vb=1∶3,B错误;还原性:I->Fe2+>Br-,若将KI和FeBr2溶液混合,通入Cl2后,氯气首先氧化碘离子,然后是亚铁离子,最后氧化溴离子,如果再滴加KSCN,发现溶液变红,这说明碘离子已经全部被氧化,则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V>11.2a,C正确;向上述混合溶液中通入Cl2的体积V>11.2a ,说明碘离子已经全部被氧化,亚铁离子已开始被氧化,则可能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I-+2Fe2++3Cl2===2I2+2Fe3++6Cl-,D正确。 15.高锰酸钾是一种典型的强氧化剂,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 Ⅰ.在用酸性KMnO4溶液处理Cu2S和CuS的混合物时,发生的反应如下: ①MnO+Cu2S+H+―→Cu2++SO2↑+Mn2++H2O(未配平) ②MnO+CuS+H+―→Cu2++SO2↑+Mn2++H2O(未配平) (1)下列关于反应①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被氧化的元素是Cu和S B.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8∶5 C.生成2.24 L(标准状况下)SO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0.8 mol D.还原性的强弱关系是Mn2+>Cu2S (2)标出反应②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Ⅱ.在稀硫酸中,MnO和H2O2也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H2O2-2e-===2H++O2↑ 还原反应:MnO+5e-+8H+===Mn2++4H2O (3)若有0.2 mol H2O2参加此反应,转移的电子为________mol。由上述反应得出物质氧化性强弱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已知:KMnO4+H2O2+H2SO4―→K2SO4+MnSO4+O2↑+H2O(未配平),则被1 mol KMnO4氧化的H2O2是________mol。 解析:(1)铜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到+2价,硫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升高到+4价,均被氧化,A项正确;设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为x,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为y,则5x=(2+6)y,则=,B项正确;当生成5 mol SO2时,转移电子40 mol,当有标准状况下2.24 L(0.1 mol)SO2生成时,转移电子0.8 mol,C项正确;根据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可知还原性:Cu2S>Mn2+,D项错误。(2)由反应② 可得,锰元素化合价由+7价降到+2价,硫元素化合价由-2价升高到+4价,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得6MnO+5CuS30e-。(3)由H2O2-2e-===2H++O2↑可知,0.2 mol H2O2参加反应转移0.4 mol电子。在该反应中MnO是氧化剂,H2O2是还原剂,故氧化性:KMnO4>H2O2(或O2)。(4)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1 mol KMnO4得5 mol电子,而1 mol H2O2参加反应失去2 mol电子,故1 mol KMnO4可氧化2.5 mol H2O2。 答案:(1)D (2)6MnO+5CuS30e- (3)0.4 KMnO4 H2O2(或O2) (4)2.5 16.高锰酸钾常用作消毒杀菌剂、水质净化剂等。某小组用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还含有少量SiO2、Al2O3、Fe2O3等杂质)模拟工业制高锰酸钾的流程如下。试回答下列问题。 (1)配平焙烧时的化学反应:□MnO2+□________+□O2□K2MnO4+□H2O;工业生产中采用对空气加压的方法提高MnO2的利用率,试用碰撞理论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2)滤渣Ⅱ的成分有________(填化学式);第一次通入的CO2不能用稀盐酸代替的原因是________。 (3)第二次通入过量CO2生成MnO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4)将滤液Ⅲ进行一系列操作得到KMnO4。由图可知,从滤液Ⅲ得到KMnO4需经过________、________、洗涤等操作。 (5)工业上按上述流程连续生产KMnO4。含a%MnO2的软锰矿1 t,理论上最多可制得KMnO4________t。 (6)利用电解法可得到更纯的KMnO4。用惰性电极电解滤液Ⅱ。 ①电解槽阳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 ②阳极还可能有气体产生,该气体是________。 解析:(1)MnO2中Mn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K2MnO4中Mn元素的化合价为+6,O2中O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降低为-2价,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得MnO2的化学计量数应为2,O2的化学计量数为1,K2MnO4的化学计量数为2;结合流程中焙烧时有KOH参与,所以未知的反应物应为KOH,根据原子守恒,KOH的化学计量数为4,水的化学计量数为2。根据有效碰撞理论,加压可增大氧气浓度,使单位体积内的活化分子数增加,有效碰撞次数增多,反应速率加快,使MnO2反应更充分。(2)根据流程可知滤液Ⅰ主要是K2MnO4溶液,还含有SiO和AlO等杂质离子,通入CO2发生反应:CO2+H2O+SiO===H2SiO3↓+CO、CO2+3H2O+2AlO===2Al(OH)3↓+CO,所以滤渣Ⅱ的成分为Al(OH)3和H2SiO3;因为第一次通入CO2的目的之一是生成Al(OH)3,而稀盐酸可溶解Al(OH)3,反应中不易控制稀盐酸的用量,所以第一次通入的CO2不能用稀盐酸代替。(3)第二次通入过量CO2生成MnO2,则MnO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生成MnO2和MnO,因为CO2过量,所以还会生成HCO,离子方程式为3MnO+4CO2+2H2O===MnO2↓+2MnO+4HCO。(4)滤液Ⅲ的溶质主要是KMnO4与KHCO3,由图可知,KMnO4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而KHCO3 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比较大,所以从滤液Ⅲ中得到KMnO4需经过蒸发结晶、趁热过滤、洗涤、干燥等操作。(5)根据Mn元素守恒,含a% MnO2的软锰矿1 t,理论上最多可制得KMnO4的质量为1×a%× t≈0.018a t。(6)①滤液Ⅱ主要为K2MnO4溶液,用惰性电极电解得到KMnO4,MnO在阳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MnO,故阳极反应式为MnO-e-===MnO;②溶液中的OH-也可能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气,故阳极还可能有O2产生。 答案:(1)2 4 KOH 1 2 2 加压增大了氧气浓度,使单位体积内的活化分子数增加,有效碰撞次数多,反应速率加快,使MnO2反应更充分 (2)Al(OH)3、H2SiO3 稀盐酸可溶解Al(OH)3,不易控制稀盐酸的用量 (3)3MnO+4CO2+2H2O===MnO2↓+2MnO+4HCO (4)蒸发结晶 趁热过滤 (5)0.018a (6)MnO-e-===MnO O2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