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7-07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集宁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集宁一中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 高一年级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O:16 C:12 S:32 Ba:137 Na:23 第Ⅰ卷 一、选择题 1.国际计量大会第26次会议修订了阿伏加德罗常数并于2019年5月20日正式生效(NA=6.02214076×1023mol-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标准状况下,22.4LH2O含有的分子数为1 NA B. 常温常压下,16g O2含有的原子数为1 NA C. 通常状况下,1NA 个SO2分子占有的体积约为22.4L D. 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的K2SO4溶液中,含有SO42-个数为0.5 NA 【答案】B 【解析】 【详解】A.标准状况下水为液体,不能根据气体的摩尔体积计算22.4LH2O的物质的量,故A错误; B.16gO2的物质的量为=0.5mol,则含有的原子数为0.5mol×2×NAmol-1=1 NA,故B正确; C.通常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大于22.4L/mol,则1NA 个SO2分子占有的体积大于22.4L,故C错误; D.由n=cV可知,溶液的体积未知,无法计算溶液中含有的SO42-物质的量,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2.化学试剂不变质和实验方法科学是化学实验成功的保障。下列试剂保存方法或实验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实验室中金属钠通常保存在煤油里 B. 液溴易挥发,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 C. 保存FeCl3溶液时,通常在溶液中加少量的单质铁 D. 浓硝酸通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置于阴凉处 【答案】C 【解析】 A.实验室中金属钠通常保存在煤油里,可以隔绝空气,故A正确;B.由于液溴溶于挥发,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所以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故B正确;C.保存FeCl3溶液时,若在溶液中加少量的单质铁,则铁与三价铁离子反应生成二价铁离子,溶液变质,故C错误;D.浓硝酸见光分解,所以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置于阴凉处,故D正确;故选C。 3.从海带中提取碘,可经过以下实验步骤完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灼烧过程中使用的玻璃仪器有酒精灯、烧杯、玻璃棒 B. 氧化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I-+H2O2 =I2+2OH- C. 检验碘单质时,可选用淀粉碘化钾试纸,若试纸变蓝说明海带中含有碘单质 D. 分液时,先打开活塞放出下层液体,再关闭活塞从上口倒出上层液体 【答案】D 【解析】 【详解】A.灼烧实验使用的仪器有:坩埚,酒精灯,玻璃棒,三脚架,用到的玻璃仪器为:酒精灯、玻璃棒,故A错误; B.氧化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2I-+H2O2=I2+2H2O,故B错误; C.碘单质遇到淀粉变蓝,用淀粉检验碘存在,通常用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氧化性强于碘的气体,故C错误; D.分液时,先打开活塞放出下层液体,再关闭活塞倒出上层液体,防止液体重新混合而污染,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4.化学与生产、生活及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血液透析”和“静电除尘”利用了胶体的不同性质 B. 把石灰浆喷涂在树干上可消灭树皮上的过冬虫卵 C. 酸性重铬酸钾用于检查酒驾是利用其强还原性 D. 在食品袋中放入盛有硅胶和铁粉的透气小袋,可防止食物受潮、氧化 【答案】C 【解析】 血液属于胶体,血液不能透过半透膜,“血液透析”利用渗析原理,“静电除尘”利用了胶体的电泳,A项正确;石灰浆为Ca(OH)2悬浊液,虫卵含蛋白质,强碱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把石灰浆喷涂在树干上可消灭树皮上的过冬虫卵,B项正确;酸性重铬酸钾具有强氧化性,故酸性重铬酸钾用于检查酒驾是利用其强氧化性,C项错误;硅胶具有吸水性,可以防止食物受潮,铁粉具有还原性,可以防止食物氧化,D项正确。 5.下列关于物质的分类中,正确的是 ( ) 酸性氧化物 酸 盐 混合物 电解质 A SiO2 HClO 烧碱 CuSO4·5H2O CO2 B Na2O2 HNO3 NaHSO4 碱石灰 Mg C SO3 H2SiO3 纯碱 汽油 NaCl D NO Al(OH)3 BaCO3 水泥 NH3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烧碱为氢氧化钠属于碱,CuSO4·5H2O为纯净物,CO2为非电解质,故A错误; B.Na2O2 为过氧化物不是酸性氧化物,Mg是金属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B错误; C.SO3属于酸性氧化物,H2SiO3属于酸,纯碱是碳酸钠为盐,汽油为混合物,氯化钠溶于水导电属于电解质,故C正确; D.NO和碱不反应属于不成盐氧化物,氢氧化铝为碱,氨气为非电解质,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6.金属加工后的废切削液中含有2%~5%的NaNO2,它是一种环境污染物。人们用NH4Cl溶液来处理此废切削液,使亚硝酸钠转化为无毒物质。该反应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NaNO2+NH4Cl=NaCl+NH4NO2 第二步:NH4NO2N2↑+2H2O 下列对第二步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NH4NO2仅是氧化剂 ②NH4NO2仅是还原剂 ③NH4NO2发生了分解反应 ④只有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⑤NH4N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④ D. ③④⑤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该反应中N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变为0价,由+3价变为0价,得电子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是氧化剂,失电子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是还原剂,结合分解反应的概念降低. 【详解】第二步反应中NH4NO2发生了自身的氧化还原反应,其中氮元素发生了归中反应,NH4NO2中的两个N原子的化合价分别由-3价变为0价、由+3价变为0价,该反应中只有N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所以NH4N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看,NH4NO2发生的是分解反应,所以③④⑤是正确的。故选D。 7.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A. CuO B. Al2O3 C. Fe2O3 D. SiO2 【答案】B 【解析】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O,化合价分别是+3、-2,所以它们组成的化合物是Al2O3,故选B。 8.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钠投入到CuSO4溶液中:2Na+Cu2+===2Na++Cu B. AlCl3溶液中加入足量氨水:Al3++3OH-===Al(OH)3↓ C. 三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Fe3++Fe===2Fe2+ D. FeCl2溶液与Cl2反应:2Fe2++Cl2===2Fe3++2Cl- 【答案】D 【解析】 A、将钠投入CuSO4溶液,Na先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OH-与Cu2+反应,生成Cu(OH)2,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Cu2+=H2↑+2Na++Cu(OH)2↓,故A错误;B、NH3·H2O为弱碱,离子方程式中不可拆开,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H2O=Al(OH)3↓+3NH4+,故B错误;C、电荷不守恒,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Fe=3Fe2+,故C错误;D、产物正确,拆分正确,电荷守恒,D正确。故选D。 点睛:将Na投入盐溶液,Na先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若盐溶液中的离子与NaOH反应,则再发生后续反应。Na不能从盐溶液中置换出其他金属,此为易错点。注意,Al(OH)3只溶于强碱,向Al3+溶液中加过量的氨水只能生成Al(OH)3,实验室一般用氨水制备氢氧化铝。 9.以下各组离子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 含有大量SO42-的溶液: Mg2+、Cu2+、Cl-、NO3- B. 滴加酚酞变红的溶液: SO42-、Al3+、K+、Cl- C. 所含溶质为NaHSO4的溶液: K+、AlO2-、NO3-、Na+ D. 常温下,加入铝粉能生成H2的溶液: Na+、Ba2+、Cl-、HCO3- 【答案】A 【解析】 【详解】A. SO42-、Mg2+、Cu2+、Cl-、NO3-相互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选项A正确; B. 滴加酚酞变红的溶液呈碱性,Al3+与OH-反应而不能大量存在,选项B错误; C. 所含溶质为NaHSO4的溶液中含有大量H+,与AlO2-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选项C错误; D. 常温下,加入铝粉能生成H2的溶液可能为强酸性或强碱性,HCO3-均不能大量存在,选项D错误。 答案选A。 10.将钠、镁、铝各0.4mol分别放入100 mL 2 mol·L-1盐酸中,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体积比是( ) A. 6∶3∶2 B. 2∶1∶1 C. 3∶1∶1 D. 1∶1∶1 【答案】B 【解析】 钠、镁、铝各0.4mol分别放入100 mL 2 mol·L-1的盐酸中,钠完全反应,产生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2mol;镁、铝与盐酸反应时,盐酸不足,盐酸完全反应,产生氢气的物质的量相等即0.1mol,则气体体积比是2∶1∶1 ,答案选B。 11.硫代硫酸钠(Na2S2O3)可作为脱氯剂,已知25 mL 0.1 mol/L Na2S2O3溶液恰好把224 mL (标准状况下)Cl2完全转化为Cl-,则S2O32-将转化为( ) A. SO42- B. SO32- C. S D. S2- 【答案】A 【解析】 【详解】设完全反应后S2O32-转化成的物质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n,则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守恒可得:2×0.224 L/22.4 L·mol-1=2(n-2)×0.025 L×0.1 mol/L,解得n=6,即完全反应后S2O32-转化为SO42-,答案选A。 【点睛】电子守恒法解题的步骤是:首先找出氧化剂、还原剂及其物质的量以及每摩尔氧化剂、还原剂得失电子的量,然后根据电子守恒列出等式。计算公式如下:n(氧化剂)×得电子原子数×原子降价数=n(还原剂)×失电子原子数×原子升价数。利用这一等式,解氧化还原反应计算题,可化难为易,化繁为简。 12.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探究Ti、Mg、Cu的活泼性顺序。他们在相同温度下,取大小相同的三种金属薄片,分别投入等体积等浓度的足量稀盐酸中,现象如下: 金属 Ti Mg Cu 金属表面现象 放出气泡速度缓慢 放出气泡速度快 无变化 下列有关三种金属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三种金属的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Ti、Mg、Cu B. 若钛粉中混有Mg,提纯Ti时可用稀盐酸除去Mg C. 用Ti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Cu是工业制取Cu的很好途径 D. Cu和MgCl2溶液不发生化学反应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现象可以看出反应最快的是镁,其次是钛,无明显现象时铜;根据反应快慢、能否与酸反应与活动性之间的对应可以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为:镁、钛、铜,故A错误; B.Ti和Mg都与盐酸反应,在除去Mg的同时,Ti也除掉了,故B错误; C.钛(Ti)是一种比较昂贵的金属,用Ti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Cu制取铜,成本太高,在工业上是不可取的,故C错误; D.活泼性强的金属能把活泼性弱的金属从溶液中置换出来,Mg比Cu活泼,所以Cu不能置换Mg,故D正确。 故答案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会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设计实验,去验证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选项C是易错点。 13.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是 A. Na2O2是淡黄色固体, Na2O 是白色固体, 二者都能与水反应生成 NaOH B. Na和O2在加热时反应生成 Na2O2,在常温下反应生成 Na2O C. Na2O与CO2发生化合反应生成Na2CO3,Na2O2与CO2发生置换反应生成 O2 D. 2 g H2充分燃烧后产物被Na2O2完全吸收,Na2O2固体增重2g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Na2O2是淡黄色固体,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Na2O 是白色固体,与水反应生成 NaOH,故A正确;B.Na和O2在加热时反应生成 Na2O2,在常温下反应生成 Na2O,故B正确;C.Na2O2与CO2反应生成 O2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故C错误;D.2 g H2充分燃烧生成18g水,18g水被Na2O2完全吸收放出氧气,Na2O2固体增重2g,故D正确;故选C。 【考点定位】考查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名师点晴】本题考查考查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属于高频考点。注意把握过氧化钠和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特征分析,总结规律,分析物质组成是解题关键。本题的难点是D,过氧化钠与水或二氧化碳反应后固体的增重相当于增加CO和H2的质量,这个规律可以当做特殊知识点加以记忆。 14.下列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比较苏打和小苏打的热稳定性 B.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 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 D. 用苯从碘水中提取碘 【答案】A 【解析】 A、加热时外层试管温度更高,所以加热过程中与NaHCO3相连的烧杯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不能说明NaHCO3稳定性比Na2CO3差,A错误符合要求。B、长颈漏斗下端在水中形成液封,推动活塞时长颈漏斗下端玻璃管中会形成一段液柱、拉动活塞时长颈漏斗下端玻璃管水中部分会形成一段气柱且能够保持一段时间则说明气密性良好,B这正确不符合题意。C、使用玻璃棒引流可以防止液体流到容量瓶外,C正确不符合题意。D、碘单质易溶于苯而难溶于水,而且苯与水互不相容、密度小于水,D正确不符合题意。正确答案A。 第Ⅱ卷 二、填空题 15.现有下列十种物质:①铝 ②SiO2 ③熔融NaCl ④稀硫酸 ⑤KOH固体 ⑥FeSO4溶液 ⑦NH3 ⑧新制备的氢氧化铁胶体分散系 ⑨HCl ⑩Na2O2 (1)上述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上述物质能导电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3)往装有⑧的试管中逐滴加入④至过量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写出①与⑤的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写出⑩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②⑦ (2). ①③④⑥⑧ (3). 先生成红褐色沉淀,然后逐渐溶解变成棕黄色溶液。 (4). 2Al+2OH-+2H2O=2AlO2-+3H2↑ (5). 2Na2O2+2CO2 =2Na2CO3+O2 【解析】 【详解】①铝是金属单质,能导电,不是非电解质; ②SiO2是化合物,不能导电,属于非电解质; ③熔融NaCl是电解质,能够导电; ④稀硫酸是混合物,能够导电,不是非电解质; ⑤KOH固体是电解质,由于离子不能自由移动,所以不能导电; ⑥FeSO4溶液是混合物,能够导电,不是非电解质; ⑦NH3是化合物,不能导电,属于非电解质; ⑧新制备的氢氧化铁胶体分散系是混合物,不是非电解质,能够导电; ⑨HCl是电解质,由于HCl是由电解质分子构成,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导电; ⑩Na2O2固体是电解质,由于离子不能自由移动,所以不能导电。 (1)综上所述可知,上述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有②⑦; (2)能导电的有①③④⑥⑧; (3)向新制备的氢氧化铁胶体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过量,首先是胶体上的电荷被中和,发生聚沉,形成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然后发生酸碱中和反应,产生可溶性的硫酸铁和水,使溶液变为棕黄色; (4)Al与强碱KOH溶液发生反应,产生偏铝酸钾和氢气,反应方程式是2Al+2KOH+2H2O=2KAlO2+3H2↑,改写为离子方程式:2Al+2OH-+2H2O=2AlO2-+3H2↑; (5) Na2O2能够与CO2反应产生氧气,反应方程式为2Na2O2+2CO2 =2Na2CO3+O2。 16.已知:①Fe+H2SO4(稀)=FeSO4+H2↑ ②Cu+2H2SO4(浓) CuSO4+2H2O+SO2↑ ③KClO3+6HCl(浓)=KCl+3Cl2↑+3H2O。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反应①转移3摩尔电子时,消耗H2SO4的质量是______g,产生氢气的体积(标准状况)_________L。 (2)反应②中_________作氧化剂,___________是氧化产物。 (3)当反应②中生成11.2LSO2气体(标准状况下)时,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_。 (4)用单线桥法表示反应③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KClO3+6HCl(浓)=KCl+3Cl2↑+3H2O。 ______________ (5)反应③中盐酸表现_________________性。 【答案】 (1). 147 (2). 336 (3). H2SO4 (4). CuSO4 (5). 0.5mol (6). (7). 酸性和还原 【解析】 【详解】(1)反应①Fe+H2SO4(稀)=FeSO4+H2↑中,Fe元素化合价从0价升高为+2价,即溶解1molFe转移2mol电子,则当反应①转移3摩尔电子时,消耗H2SO4和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均为1.5mol,硫酸质量是1.5mol×98g/mol=147g,产生氢气的体积(标准状况)为1.5mol×22.4L/mol=33.6L; (2)反应②Cu+2H2SO4(浓) CuSO4+2H2O+SO2↑中S元素从+6价降为+4价,则硫酸被还原,作氧化剂,Cu是还原剂,CuSO4是氧化产物; (3)11.2LSO2气体(标准状况下)的物质的量为=0.5mol,则反应②Cu+2H2SO4(浓) CuSO4+2H2O+SO2↑中生成0.5molSO2气体时,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是0.5mol; (4)反应中KClO3为氧化剂,得电子,HCl为还原剂,失电子,由化合价的变化可知转移电子方向和数目可表示为; (5)反应③KClO3+6HCl(浓)=KCl+3Cl2↑+3H2O中Cl元素部分从-1价升高为0价,则盐酸表现酸性和还原性; 【点睛】 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注意从化合价的角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根据化合价的变化,氧化剂得电子被还原,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得到的产物为还原产物;还原剂失电子被氧化,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得到的产物为氧化产物。可以用口诀:失高氧,低得还: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氧化反应),还原剂;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还原反应),氧化剂。 17.钠和铝是两种重要的金属。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一小块金属钠长时间放置在空气中,可能有下列现象,这些现象出现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变成白色粉末 ②变暗 ③变成白色固体 ④变成液体 若金属钠长时间在潮湿的空气中放置,最后生成的物质是_________(填名称)。 (2)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水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填序号),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A.钠沉到水底 B.钠熔成小球 C.小球四处游动 (3)铝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4HNO3=Al(NO3)3+NO↑+2H2O,该反应的氧化剂是_______(填化学式),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当有5.4gAl发生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_。 【答案】 (1). ②③④① (2). 碳酸钠 (3). BC (4). 2Na+2H2O=2Na++2OH-+H2↑ (5). HNO3 (6). 1:1 (7). 0.6NA 【解析】 【分析】 (1)切开金属钠置于空气中,切口开始呈银白色(钠的真面目)→变暗(生成Na2O)→变白色固体(生成NaOH)→成液(NaOH潮解)→结块(吸收CO2成Na2CO3•10H2O)→最后变成Na2CO3粉(风化); (2)依据钠的物理性质及钠与水反应产物解答; (3)反应中铝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硝酸中的氮元素化合价从+5价降为+2价,据此分析氧化剂和还原剂,依据化合价变化结合方程式进行电子转移数目计算。 【详解】(1)钠在空气中发生如下变化:Na→Na2O→NaOH→Na2CO3•10H2O→Na2CO3,发生的变化:金属钠在空气中易被氧气氧化形成氧化钠,出现变暗现象,然后是氧化钠与空气中的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NaOH具有吸水性,氢氧化钠再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最终变成白色粉末为碳酸钠,即现象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②③④①,且最后生成的物质是碳酸钠; (2)钠密度小于水,熔点低,浮在水面,故答案为BC;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方程式:2Na+2H2O=2Na++2OH-+H2↑;反应放热,使钠熔化成小球,产生的 氢气推动钠四处游动; (3)Al+4HNO3═Al(NO3)3+NO↑+2H2O,反应中1mol铝失去3mol电子,做还原剂,4mol硝酸中有1mol硝酸中+5价的氮元素化合价降为一氧化氮中+2价,有1mol硝酸做氧化剂,消耗1mol铝转移3mol电子,则有5.4gAl(物质的量为0.2mol)发生反应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6mol,电子数为0.6NA。 18.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测定某Na2CO3和NaCl的固体混合物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进行了以下实验。请你参与并完成对有关问题的解答: (1)甲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CO2的质量。实验时稀硫酸是与样品中的__________(填“Na2CO3”或“NaCl”)发生反应,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洗气瓶c中盛装的是浓硫酸,此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 (2)乙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取一定质量的样品(m g)和足量稀硫酸反应进行实验,完成样品中Na2CO3质量分数的测定。 ①实验前,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先打开活塞a,由b注入水至其下端玻璃管中形成一段水柱,再将针筒活塞向内推压,若b下端玻璃管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②在实验完成时,能直接测得数据是CO2的______(填“体积”或“质量”)。 (3)丙同学用下图所示方法和步骤进行实验: ①操作Ⅰ涉及的实验名称有:__________、洗涤;操作Ⅱ涉及的实验名称有干燥、__________。 ②丙同学测得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答案】 (1). Na2CO3 (2). 分液漏斗 (3). 除去CO2中的水蒸气 (4). 液面上升 (5). 体积 (6). 过滤 (7). 称量 (8). 106y/197x 【解析】 【详解】(1)依据装置和试剂分析,硫酸和样品中的碳酸钠反应,仪器b是加入液体的仪器可以控制加入的量,是分液漏斗;反应过程中含有水蒸气,可以利用浓硫酸干燥二氧化碳气体; (2)①使用注射器改变瓶内气体的多少而改变瓶内压强;当将针筒活塞向内推压时,瓶内气体被压缩,压强增大,瓶内液体则会被压入长颈漏斗内,b下端玻璃管中液面上升,可以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②在实验完成时,反应后可以利用注射器读取生成气体的体积,能直接测得的数据是CO2的体积; (3)①流程分析可知,加入氢氧化钡溶液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通过过滤得到沉淀,洗涤后称重得到沉淀碳酸钡质量;②由流程分析判断:碳酸钡沉淀质量为yg,根据原子守恒可知样品中Na2CO3质量为,因此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