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7-07 发布 |
- 37.5 KB |
- 2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一轮复习江苏专版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及配制学案
第二单元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及配制 [教材基础—自热身] 1.物质的量浓度 (1)概念:表示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的物理量,符号为cB。 (2)表达式:cB=。 (3)单位:mol·L-1或 mol/L。 (4)注意事项:①cB=中的V是溶液的体积,不是溶剂的体积,也不是溶质和溶剂的体积之和; ②从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中取出任意体积的溶液,其浓度相同,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同。 2.溶质的质量分数 (1)概念:用溶质的质量与溶液质量的比值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一般用百分数表示。 (2)表达式:w=×100%。 [知能深化—扫盲点] 提能点(一) 有关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4个易错点 (1)溶液中溶质是否判断准确 ①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新的物质,如Na、Na2O、Na2O2NaOH;SO3H2SO4;NO2HNO3。 ②特殊物质:如NH3溶于水后溶质为NH3·H2O,但计算浓度时仍以NH3作为溶质。 ③含结晶水的物质:CuSO4·5H2O―→CuSO4; Na2CO3·10H2O―→Na2CO3。 (2)混淆溶液的体积和溶剂的体积 ①不能用水的体积代替溶液的体积,尤其是固体、气体溶于水,一般根据溶液的密度进行计算: V=。 ② 两溶液混合,溶液的体积并不是两液体体积的加和,应依据混合溶液的密度进行计算。 (3)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稀释与混合 ①溶液稀释定律(守恒观点) a.溶质的质量在稀释前后保持不变,即m1w1=m2w2。 b.溶质的物质的量在稀释前后保持不变,即c1V1=c2V2。 c.溶液质量守恒,m(稀)=m(浓)+m(水)(体积一般不守恒)。 ②同溶质不同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混合计算 a.混合后溶液体积保持不变时,c1V1+c2V2=c混×(V1+V2)。 b.混合后溶液体积发生改变时,c1V1+c2V2=c混V混,其中V混=。 (4)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溶质的浓度和离子的浓度不同,要注意根据化学式具体分析计算,如1 mol·L-1的Al2(SO4)3溶液中SO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3_mol·L-1。 [对点练]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欲配制1.00 L 1.00 mol·L-1的NaCl溶液,可将 58.5 g NaCl溶于1.00 L水中( ) (2)标准状况下22.4 L HCl溶于1 L水,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 ) (3)32.2 g Na2SO4·10H2O溶于67.8 g水中,w(Na2SO4)=32.2%( ) (4)31 g Na2O溶于水,配成1 L溶液,c(Na2O)=0.5 mol·L-1( ) (5)将10 mL 1 mol·L-1的H2SO4溶液稀释成0.1 mol·L-1的H2SO4溶液,可向该溶液中加入90 mL水( ) (6)将1 mol·L-1的NaCl溶液和0.5 mol·L-1的BaCl2溶液等体积混合后,不考虑体积变化c(Cl-)=0.75 mol·L-1( ) (7)1 L 0.5 mol·L-1CaCl2溶液中,Ca2+与Cl-的物质的量浓度都是0.5 mol·L-1( ) 解析:(1)加入水的体积是1 L,形成NaCl溶液的体积不是1 L。(2)HCl溶于水后,没指出溶液的密度,无法计算溶液的体积,无法求 c(HCl)。(3)溶质为Na2SO4,m(Na2SO4)=×32.2 g=14.2 g,w(Na2SO4)=×100%=×100%=14.2%。(4)Na2O溶于水生成NaOH,溶质为NaOH而不是Na2O。(5)应该加入水形成100 mL溶液。(6)二者 c(Cl-)是相等的,混合后不考虑体积变化,c(Cl-) 不变,仍为 1 mol·L-1。(7)Cl-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1.0 mol·L-1。 答案:(1)× (2)× (3)× (4)× (5)× (6)× (7)× (1)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 已知条件 体积 密度 溶质摩尔质量 溶质质量 质量分数 物理量 V L ρ g·cm-3 M g·mol-1 m g w 已知溶液的各物理量如上表所示,则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c====,即w=。 如:密度1.84 g·mL-1、质量分数98%的浓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8.4 mol·L-1。 (2)物质的量浓度、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换算 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关系:w=×100%。 溶解度与物质的量浓度的关系:c===;S=。 [对点练] 2.某温度时,有500 mL饱和的硫酸镁溶液,它的密度是1.20 g·cm-3,其中镁离子的质量分数是4.8%,计算回答下列问题: (1)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溶质和溶剂的物质的量之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硫酸根离子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温度下硫酸镁的溶解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 所以w(MgSO4)=×4.8%=24.0%。 (2)c===2.4 mol·L-1。 (3)===9∶190。 (4)w(SO)=w(MgSO4)-w(Mg2+)=24%-4.8%=19.2%。 (5)×100%=24%,解得S(MgSO4)≈31.6 g。 答案:(1)24.0% (2)2.4 mol·L-1 (3)9∶190 (4)19.2% (5)31.6 g [题点全练—过高考] 题点一 气体溶于水所得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1.在标准状况下,将V L A气体(摩尔质量为M g·mol-1)溶于0.1 L水中,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 g·cm-3,则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1)为( ) A. B. C. D. 解析:选B 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mol,所得溶液的质量为(×M+100)g,则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 [规律方法] 气体溶于水,计算物质的量浓度的一般思路 气体溶于水,溶液的体积不是溶剂的体积,也不是气体体积与溶剂体积之和,应根据V=进行计算。 题点二 溶液稀释、混合的计算 2.V mL Al2(SO4)3溶液中含有Al3+m g,取 mL该溶液用水稀释至4V mL,则SO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mol·L-1 B. mol·L-1 C. mol·L-1 D. mol·L-1 解析:选A mL溶液中Al3+的物质的量为= mol,稀释后溶液中Al3+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Al3+)== mol·L-1,c(SO)=c(Al3+)=× mol·L-1= mol·L-1。 3.100 mL 0.3 mol·L-1 Na2SO4溶液和50 mL 0.2 mol·L-1 Al2(SO4)3 溶液混合后(溶液体积保持不变),溶液中SO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0.20 mol·L-1 B.0.25 mol·L-1 C.0.40 mol·L-1 D.0.50 mol·L-1 解析:选C 由c1·V1+c2·V2=c混·(V1+V2)可知,100 mL×0.3 mol·L-1+50 mL×0.2 mol·L-1×3=c混(SO)×(100 mL+50 mL),解得c混(SO)=0.40 mol·L-1。 题点三 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溶解度的换算 4.某结晶水合物的化学式为R·nH2O,其相对分子质量为M。25 ℃时,a g该晶体能够溶于b g水中形成V mL饱和溶液。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A.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w=% B.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1 C.该溶液中溶剂与溶质的质量比为m(水)∶m(溶质)=∶ D.该溶液的密度为ρ= g·cm-3 解析:选A A项,结晶水合物的化学式为R·nH2O,该晶体中含有R的质量为a g×,所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w=×100%,错误。 5.已知某饱和NaCl溶液的体积为V mL,密度为 ρ g·cm-3,质量分数为w,物质的量浓度为 c mol·L-1,溶液中含NaCl的质量为m g。 (1)用m、V表示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w、ρ表示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c、ρ表示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w表示该温度下NaCl的溶解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c== mol·L-1。 (2)c== mol·L-1。 (3)w=×100%= ×100%。 (4)=,S= g。 答案:(1) mol·L-1 (2) mol·L-1 (3)×100% (4) g [教材基础—自热身] 一、容量瓶 1.容量瓶的构造 2.容量瓶的使用 (1)在使用前首先要检查是否漏水。具体操作如下: (2)检查合格后,用蒸馏水洗涤干净。 3.注意事项 (1)选择容量瓶时遵循“大而近”的原则,所需溶质的量按所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进行计算。 (2)不能配制任意体积的溶液。 (3)不能将固体或浓溶液直接在容量瓶中溶解或稀释。 (4)不能作为反应器或用来长期贮存溶液。 (5)不能将过冷或过热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因为容量瓶的容积是在瓶身所标温度下确定。 (6)向容量瓶中注入液体时,要用玻璃棒引流;且玻璃棒下端要靠在容量瓶的刻度线以下的瓶颈壁上。 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流程 1.主要仪器 托盘天平、药匙、量筒、烧杯、容量瓶、玻璃棒、胶头滴管。 2.配制过程 以配制500 mL 1.0 mol·L-1 NaOH溶液为例 [知能深化—扫盲点] 提能点 溶液配制过程中的易错操作及误差分析 1.分析方法 2.常见不当操作及造成的误差 引起误差的一些操作 因变量 c/(mol·L-1) m V 砝码与药品颠倒(使用游码) 减小 — 偏低 称量时间过长(称量NaOH) 减小 — 偏低 用滤纸称NaOH 减小 — 偏低 向容量瓶移液时少量溅出 减小 — 偏低 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减小 — 偏低 定容时,水多用滴管吸出 减小 — 偏低 定容摇匀后液面下降再加水 不变 增大 偏低 砝码沾有其他物质或已生锈 增大 — 偏高 未冷却至室温就注入容量瓶定容 — 减小 偏高 称量前小烧杯内有水 — — 不变 定容后经振荡、摇匀、静置,液面下降 — — 3.容量瓶读数所造成的误差图示 图1使所配溶液体积偏大(填“大”或“小”,下同),浓度偏小;图2使所配溶液体积偏小,浓度偏大。 [题点全练—过高考] 题点一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洗净的锥形瓶和容量瓶需要放进烘箱中烘干( ) (2)用固体NaCl配制0.5 mol·L-1的溶液,所用的仪器只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容量瓶( ) (3)用配制100 mL 0.100 0 mol·L-1的K2Cr2O7溶液( ) (4)用100 m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和pH=1的盐酸配制100 mL pH=2的盐酸( ) (5)配制0.100 0 mol·L-1氯化钠溶液时,将液体转移到容量瓶中需用玻璃棒引流( ) (6)用容量瓶配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立即用滴管吸出多余液体( ) (7)用图A装置配制0.1 mol·L-1的NaOH溶液( ) (8)用图B装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溶液( ) (9)用图C装置配制溶液( ) (10)将10.6 g Na2CO3·10H2O溶于水配成1 L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1( ) 答案:(1)× (2)× (3)× (4)× (5)√ (6)× (7)× (8)× (9)× (10)× 2.实验室里需要配制480 mL 0.10 mol·L-1的硫酸铜溶液,下列实验用品及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选项 容量瓶容积 溶质质量 实验操作 A 480 mL 硫酸铜:7.68 g 加入500 mL水 B 480 mL 胆矾:12.0 g 配成500 mL溶液 C 500 mL 硫酸铜:8.0 g 加入500 mL水 D 500 mL 胆矾:12.5 g 配成500 mL溶液 解析:选D 实验室里需要配制480 mL 0.1 mol·L-1 CuSO4溶液,由于没有480 mL规格的容量瓶,根据“大而近”的原则需选择500 mL 容量瓶,若用CuSO4配制,则需要8.0 g。若用胆矾配制,则需要12.5 g。应配成500 mL溶液而不是加入500 mL水。 题点二 溶液配制中的误差分析 3.实验室需要480 mL 1.0 mol·L-1的NaOH溶液,假如其他操作均是准确无误的,下列情况会引起配制溶液的浓度偏高的是( ) A.称取氢氧化钠20.0 g B.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C.移液时,对用于溶解氢氧化钠的烧杯没有进行冲洗 D.移液用玻璃棒引流时,玻璃棒下端靠在容量瓶刻度线上方 解析:选B A项,配制480 mL溶液需要选用500 mL容量瓶,需要NaOH固体的质量为1.0 mol·L-1×0.5 L×40 g·mol-1=20.0 g;B项,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导致配制溶液的体积偏小,使溶液的浓度偏高;C项,移液时未洗涤烧杯,导致配制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偏小,溶液浓度偏低;D项,玻璃棒下端靠在容量瓶刻度线上方会导致配制的溶液体积偏大,溶液浓度偏低。 4.用“偏大”“偏小”或“无影响”填空。 (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氢氧化钠溶液时,所用氢氧化钠已经潮解________。 (2)配制500 mL 0.1 mol·L-1的硫酸铜溶液,用托盘天平称取胆矾8.0 g________。 (3)配制NaOH溶液时,天平的两个托盘上放两张质量相等的纸片,其他操作均正确________。 (4)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需称量溶质4.4 g,称量时物码放置颠倒________。 (5)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仰视读数________。 (6)配制NaOH溶液时,将称量好的NaOH固体放入小烧杯中溶解,未经冷却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并定容________。 (7)定容时,加水超过刻度线,用胶头滴管吸取多余的液体至刻度线________。 (8)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下降,继续加水至刻度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定容时仰视刻度线________。 (10)定容摇匀后少量溶液外流________。 答案:(1)偏小 (2)偏小 (3)偏小 (4)偏小 (5)偏大 (6)偏大 (7)偏小 (8)偏小 (9)偏小 (10)无影响 [知能深化—扫盲点] (一)固体溶解度 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_g溶剂(通常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该溶剂里的溶解度,其单位为“g”。 2.公式:固体物质溶解度(饱和溶液)S=×100 g。 3.影响溶解度大小的因素 (1)内因:物质本身的性质(由结构决定)。 (2)外因: ①溶剂的影响(如NaCl易溶于水不易溶于汽油)。 ②温度的影响:升温,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增大,少数物质却相反,如Ca(OH)2;温度对NaCl的溶解度影响不大。 (二)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1.溶解度曲线 2.利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同进行除杂的方法 (1)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物质(如NaCl)采取蒸发结晶的方法;若NaCl溶液中含有KNO3,应采取蒸发结晶、趁热过滤的方法。 (2)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或带有结晶水)采取蒸发浓缩、冷却结晶的方法;若KNO3溶液中含有NaCl,应采取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的方法。 [题点全练—过高考] 题点一 溶解度的概念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 ℃时,100 g NaCl饱和溶液中含有26.5 g NaCl,因此NaCl在20 ℃时的溶解度为26.5 g B.在20 ℃时,100 g水中溶解36 g NaCl达到饱和状态,因此NaCl在20 ℃时的溶解度为36 g C.向饱和Na2CO3溶液中加入Na2CO3固体后冷却至室温,其物质的量浓度变大 D.因为KNO3的溶解度大,故可以用重结晶法除去KNO3中混有的NaCl 解析:选B A项,溶解度应是达到饱和时100 g溶剂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错误;C项,饱和溶液的浓度不发生变化,Na2CO3固体加入后会析出Na2CO3·10H2O晶体,但溶液仍为饱和溶液,错误;D项,用重结晶法除去KNO3中的NaCl利用了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大、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小的性质,这与KNO3的溶解度大没有必然联系,错误。 2.下表是四种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g/100 g水): (假设:盐类共存时不影响各自的溶解度,分离晶体时,溶剂的损耗忽略不计) NaNO3 KNO3 NaCl KCl 10 ℃ 80.5 21.2 35.7 31.0 100 ℃ 175 246 39.1 56.6 用物质的量之比为1∶1的硝酸钠和氯化钾为原料,制取硝酸钾晶体,其流程如图所示: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①和②的实验过程中,都需要控制温度 B.①实验操作依次为加水溶解、蒸发浓缩结晶、趁热过滤 C.②实验操作依次为加水溶解、蒸发浓缩结晶、趁热过滤 D.用95%的酒精洗涤所得的硝酸钾晶体比较好 解析:选C A项,①为蒸发结晶、趁热过滤,② 为冷却结晶,均需要控制温度,正确;B项,①实验分离出NaCl,操作依次为加水溶解、蒸发结晶、趁热过滤,正确;C项,②实验操作为冷却结晶,错误;D项,用95%的酒精洗涤所得的硝酸钾晶体比较好,可减少硝酸钾的溶解,正确。 题点二 溶解度曲线 3.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g/100 g水)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t1℃时,在100 g水中放入60 g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7.5% B.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 C.t2℃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D.t2℃时,分别在100 g水中各溶解20 g甲、乙,同时降低温度,甲先达到饱和 解析:选D t1℃时,在100 g水中放入60 g甲,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溶解的固体为30 g,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应是×100%≈23.08%,A错误;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故它们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但溶质的摩尔质量和溶液密度不一定相等,所以物质的量浓度不一定相等,B错误;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故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C错误;降温使溶液达到饱和,由溶解度曲线可看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程度比乙大,故同时降低温度,甲先达到饱和,D正确。 4.已知四种盐的溶解度(S)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将NaCl溶液蒸干可得NaCl固体 B.将MgCl2溶液蒸干可得MgCl2固体 C.Mg(ClO3)2中混有少量NaCl杂质,可用重结晶法提纯 D.可用MgCl2和NaClO3制备Mg(ClO3)2 解析:选B 因为MgCl2能够水解,水解产生Mg(OH)2和HCl,加热水解平衡正向移动,HCl易挥发,所以将MgCl2溶液蒸干可得固体 Mg(OH)2,故B错误;因为 Mg(ClO3)2 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所以 Mg(ClO3)2中混有少量NaCl杂质,可用重结晶法提纯,故C正确;反应MgCl2+2NaClO3===Mg(ClO3)2+2NaCl类似于侯德榜制碱法生成 NaHCO3 的原理,因为NaCl溶解度小而从溶液中析出,使反应向生成Mg(ClO3)2 的方向进行,故D正确。 [课堂真题集训—明考向] (对应学生用书P11)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2017·全国卷Ⅲ)称取KMnO4固体0.158 g,放入100 mL 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就能配得浓度为0.010 mol·L-1的KMnO4溶液( ) (2)(2017·海南高考)容量瓶和滴定管使用前均需要检漏( ) (3)(2016·浙江高考)为准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定容过程中向容量瓶内加蒸馏水至接近刻度线时,改用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 (4)(2016·海南高考)向容量瓶转移液体时,导流用玻璃棒可以接触容量瓶内壁( ) (5)(2014·广东高考)因为Ca(OH)2能制成澄清石灰水,所以可配制2.0 mol·L-1的Ca(OH)2溶液( ) (6)(2013·天津高考)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 ) 答案:(1)× (2)√ (3)√ (4)√ (5)× (6)× 2.(2014·全国卷Ⅱ)下列反应中,反应后固体物质增重的是( ) A.氢气通过灼热的CuO粉末 B.二氧化碳通过Na2O2粉末 C.铝与Fe2O3发生铝热反应 D.将锌粒投入Cu(NO3)2溶液 解析:选B 四个选项的反应方程式及固体物质质量变化如下: A项,H2+CuOCu+H2O,固体质量减小; 80 64 B项,2CO2+2Na2O2===2Na2CO3+O2,固体质量增大; 156 212 C项,2Al+Fe2O3Al2O3+2Fe,固体质量不变; D项,Zn+Cu(NO3)2===Cu+Zn(NO3)2,固体质量减小。 65 64 3.(2013·江苏高考)用固体样品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经过称量、溶解、转移溶液、定容等操作。下列图示对应的操作规范的是( ) 解析:选B 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时,应“左物右码”,A错误;转移溶液时应使用玻璃棒引流,C错误;定容时胶头滴管不能插入容量瓶内部,D错误。 4.(2015·全国卷Ⅱ节选)用如图装置可以测定混合气中ClO2的含量: Ⅰ.在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的碘化钾,用50 mL水溶解后,再加入3 mL稀硫酸; Ⅱ.在玻璃液封装置中加入水,使液面没过玻璃液封管的管口; Ⅲ.将一定量的混合气体通入锥形瓶中吸收; Ⅳ.将玻璃液封装置中的水倒入锥形瓶中; Ⅴ.用0.100 0 mol·L-1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锥形瓶中的溶液(I2+2S2O===2I-+S4O),指示剂显示终点时共用去20.00 mL硫代硫酸钠溶液。在此过程中: (1)锥形瓶内ClO2与碘化钾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测得混合气中ClO2的质量为________g。 解析:(1)ClO2具有氧化性,I-具有还原性,二者在酸性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ClO2+10I-+8H+===5I2+4H2O+2Cl-。(2)ClO2、I2和Na2S2O3间存在关系式:2ClO2~5I2~10Na2S2O3,则有n(ClO2)=n (Na2S2O3)=×0.100 0 mol·L-1×20.00×10-3 L=4×10-4 mol,m(ClO2)=4×10-4 mol ×67.5 g·mol-1=0.027 00 g。 答案:(1)2ClO2+10I-+8H+===5I2+4H2O+2Cl- (2)0.027 00 [课下能力测评—查缺漏] 1.下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不是1 mol·L-1的是( ) A.10 g NaOH固体溶解在水中配成250 mL溶液 B.将80 g SO3溶于水并配成1 L的溶液 C.将0.5 mol·L-1的NaNO3溶液100 mL加热蒸发掉 50 g 水的溶液 D.标准状况下,将22.4 L氯化氢气体溶于水配成1 L溶液 解析:选C A项,c(NaOH)==1 mol·L-1;B项,c(H2SO4)==1 mol·L-1;C项,蒸发50 g水后,溶液的体积并不是50 mL,NaNO3的物质的量浓度也不是1 mol·L-1;D项,c(HCl)==1 mol·L-1。 2.下列关于物质的量浓度表述正确的是( ) A.0.3 mol·L-1的Na2SO4溶液中含有Na+和SO的总物质的量为0.9 mol B.当1 L水吸收22.4 L氨气时所得氨水的浓度不是1 mol·L-1,只有当22.4 L氨气溶于水制得1 L氨水时,其浓度才是1 mol·L-1 C.在K2SO4和NaCl的中性混合水溶液中,如果Na+和SO的物质的量相等,则K+和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同 D.10 ℃时,100 mL 0.35 mol·L-1的KCl饱和溶液蒸发掉5 g水,冷却到10 ℃时,其体积小于100 mL,它的物质的量浓度仍为0.35 mol·L-1 解析:选D A项,0.3 mol·L-1的Na2SO4溶液中,含有Na+、SO的总浓度为0.9 mol·L-1,但选项中未给出体积,无法求出离子的总物质的量;B项,22.4 L氨气没有说明是标准状况,故当氨水体积是1 L时,其浓度也不一定是1 mol·L-1;C项,在K2SO4、NaCl混合液中,当n(Na+)=n(SO)时,n(K+)≠n(Cl-),因为在溶液中应满足阴、阳离子的电荷守恒。 3.浓度为2 mol·L-1 的盐酸V L,欲使其浓度变为4 mol·L-1,以下列出的方法中可行的是( ) A.通入标准状况下的HCl气体44.8 L B.将溶液加热蒸发浓缩至0.5V L C.蒸发掉0.5V L水 D.加入10 mol·L-1盐酸0.6V L,再将溶液稀释至2V L 解析:选D 浓度为2 mol·L-1的盐酸V L含溶质HCl 2V mol。A项,加入2 mol HCl,体积会发生改变,错误;B项,加热浓缩时HCl和水都要蒸发出去,错误;C项,蒸发掉0.5V L水后溶液体积无法求出,错误;D项属于混合溶液的有关计算,加入10 mol·L-1盐酸 0.6V L 后,溶质HCl的物质的量为8V mol,再将溶液稀释至2V L,浓度变为4 mol·L-1,正确。 4.若20 g密度为ρ g·mL-1的Ca(NO3)2溶液中含有2 g Ca(NO3)2,则溶液中NO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mol·L-1 B. mol·L-1 C. mol·L-1 D. mol·L-1 解析:选C 溶质的物质的量n== mol,溶液的体积:V=×10-3 L·mL-1= L,Ca(NO3)2的物质的量浓度:c=== mol·L-1,NO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2= mol·L-1。 5.某硫酸铝和硫酸镁的混合液中,c(Mg2+)=2 mol·L-1,c(SO)=6.5 mol·L-1,若将200 mL的此混合液中的Mg2+和Al3+分离,至少应加入1.6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 ) A.0.5 L B.1.625 L C.1.8 L D.2 L 解析:选D 根据电荷守恒得:2c(Mg2+)+3c(Al3+)=2c(SO),c(Al3+)==3 mol·L-1,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使Mg2+、Al3+分离,此时NaOH转化为Na2SO4和NaAlO2,由电荷守恒得: V(NaOH)= ==2 L。 6.将36.5 g HCl溶解在1 L水中(水的密度近似为1 g·mL-1),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 g·mL-1,质量分数为w,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1,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1 mol·L-1 B.所得溶液中含有NA个HCl分子 C.36.5 g HCl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占有的体积约为22.4 L D.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w= 解析:选C n(HCl)=1 mol,在标准状况下体积约为22.4 L,C项正确;盐酸溶液中不含HCl分子,B项错误;n(HCl)=1 mol,盐酸的体积不是1 L,c(HCl)不是1 mol·L-1,A项错误;溶质的质量分数是≈3.5%,D项错误。 7.下列有关溶液配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50 mL量筒中配制0.100 0 mol·L-1碳酸钠溶液 B.仅用烧杯、量筒、玻璃棒就可配制100 mL 0.100 0 mol·L-1 K2Cr2O7溶液 C.用100 m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和pH=1的盐酸配制100 mL pH=2的盐酸 D.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定容时仰视刻度线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 解析: 选C 配制溶液时要在容量瓶中进行,A、B均错误;D项,定容时仰视刻度线,导致溶液的体积偏大,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错误。 8.利用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配制0.5 mol·L-1的碳酸钠溶液1 000 mL,假如其他操作均是准确无误的,下列情况会引起配制溶液的浓度偏高的是( ) A.称取碳酸钠晶体100 g B.定容时俯视观察刻度线 C.移液时,对用于溶解碳酸钠晶体的烧杯没有进行冲洗 D.定容后,将容量瓶振荡均匀,静置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于是又加入少量水至刻度线 解析:选B A项,0.5 mol·L-1的碳酸钠溶液1 000 mL需称取143 g Na2CO3·10H2O,称取100 g使浓度偏低,错误;B项,定容时俯视观察刻度线,会造成所配溶液的体积偏小,浓度偏高,正确;C项,未冲洗溶解碳酸钠晶体的烧杯,会造成碳酸钠损失,浓度偏低,错误;D项,会造成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错误。 9.20 ℃时,饱和NaCl溶液的密度为ρ g·cm-3,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1,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温度低于20 ℃时,饱和NaCl溶液的浓度小于c mol·L-1 B.20 ℃时,饱和NaCl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100% C.20 ℃时,密度小于ρ g·cm-3的NaCl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D.20 ℃时,饱和NaCl溶液的溶解度S= g 解析:选D A项,低于20 ℃,会析出少量NaCl,所以饱和NaCl溶液的浓度小于c mol·L-1,正确;C项,NaCl溶液越浓,密度越大,所以密度小于ρ g·cm-3的NaCl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正确;D项,=,S= g,错误。 10.在t ℃,将a g NH3完全溶于水,得到V mL溶液,设该溶液的密度为ρ g·cm-3,质量分数为w,其中含NH的物质的量为b mol。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溶质的质量分数w=×100% B.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 mol·L-1 C.溶液中c(OH-)= mol·L-1+c(H+) D.上述溶液中再加入V mL水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0.5w 解析:选A A项,溶质的质量分数w=×100%=× 100%,错误;B项,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mol·L-1= mol·L-1,正确;C项,根据溶液呈电中性原则可知,溶液中c(OH-)=c(NH)+c(H+)= mol·L-1+c(H+),正确;D项,由于氨水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上述溶液中再加入与该溶液体积相等的水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而溶液的质量大于原来的2倍,所以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0.5w,正确。 11.某同学参阅了“84消毒液”说明中的配方,欲用NaClO固体准确配制480 mL含NaClO 25%、密度为1.19 g·cm-3的消毒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配制过程只需要三种仪器即可完成 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必须烘干后才能用于溶液的配制 C.所配得的NaClO消毒液在空气中光照久置后溶液中NaClO 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 D.需要称量的NaClO固体的质量为140 g 解析:选C A项,配制所需仪器有500 mL容量瓶、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托盘天平等,错误;B项,容量瓶洗净后不必烘干,错误;C项,NaClO溶液暴露在空气中会发生反应NaClO+CO2+H2O===NaHCO3+HClO,2HClO光照,2HCl+O2↑而变质,导致NaClO浓度减小,正确;D项,没有480 mL的容量瓶,根据近、大的原则选择500 mL的容量瓶,需NaClO的质量为500 mL×1.19 g·cm-3×25%≈148.8 g,错误。 12.如图是NaCl、MgSO4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在t1 ℃时,NaCl和 MgSO4的溶解度才相等 B.t1~t2 ℃,MgSO4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C.在t2 ℃时,Mg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D.把MgSO4饱和溶液的温度从t3 ℃降至t2 ℃时,有晶体析出 解析:选C A项,在t1 ℃、t3 ℃时,NaCl、MgSO4的溶解度都相等;B项,t2之前,MgSO4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t2之后,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C项,w=×100%,S越大,w越大;D项,把MgSO4饱和溶液的温度从t3 ℃降至t2 ℃时,由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不会有晶体析出。 13.实验室需要0.1 mol·L-1 NaOH溶液450 mL和0.5 mol·L-1硫酸溶液500 mL。根据这两种溶液的配制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的仪器中配制溶液肯定不需要的是________(填字母),配制上述溶液还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 (2)在配制NaOH溶液时: ①根据计算用托盘天平称取NaOH的质量为________g; ②若NaOH溶液在转移至容量瓶时,洒落了少许,则所得溶液浓度________(填“>”“<”或“=”)0.1 mol·L-1; ③若NaOH固体溶解后立即移入容量瓶→洗烧杯→洗涤液移入容量瓶→定容,则所得溶液浓度________(填“>”“<”或“=”)0.1 mol·L-1。 (3)在配制硫酸溶液时: ①所需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 g·cm-3的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mL; ②如果实验室有15 mL、20 mL、50 mL量筒,应选用______mL量筒最好; ③配制过程中需先在烧杯中将浓硫酸进行稀释,稀释时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配制溶液需要五种玻璃仪器: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500 mL的容量瓶。 (2)①因无450 mL的容量瓶,配制NaOH溶液要用500 mL的容量瓶,m(NaOH)=c·V·M=0.1 mol·L-1×0.5 L×40 g·mol-1=2.0 g;③NaOH溶于水放出大量热,应把它冷却至室温后再移入容量瓶中,否则定容后,溶液冷却到室温后,体积减小,浓度偏高。 (3)①c(浓)·V(浓)=c(稀)·V(稀),即×V(浓)=0.5×0.5,得V(浓)≈0.013 6 L=13.6 mL;②选用15 mL量筒最好,误差小;③注意三点:酸入水、沿器壁、棒搅拌。 答案:(1)AC 烧杯、玻璃棒 (2)①2.0 ②< ③> (3)①13.6 ②15 ③将浓硫酸沿器壁缓缓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14.(2018·苏州一模)化学工业中会产生大量含铬废水。需进行无害化处理检测达标后才能排放。 (1) 工业常用NaHSO3还原法处理,方法如下:向酸性废水中加入NaHSO3使Cr2O还原成为Cr3+,然后加入熟石灰调节废水的pH,使Cr3+完全沉淀。 ①写出NaHSO3与Cr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已知25 ℃时Ksp[Cr(OH)3]=6.4×10-31。若除去废水中Cr3+,使其浓度小于1×10-5 mol·L-1,此时溶液中的c(H+)<________mol·L-1。 (2) 废水中铬元素总浓度的测定方法如下:向一定量含Cr2O和Cr3+的酸性废水样中加入足量(NH4)2S2O8溶液将Cr3+氧化成Cr2O,煮沸除去过量的(NH4)2S2O8;再加入过量的KI溶液,Cr2O与I-完全反应生成Cr3+和I2后,以淀粉为指示剂,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测定过程中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 Cr3+(NH4)2S2O8,Cr2OI-,I2S4O。 ①上述操作过程中,若无煮沸操作,则测定的铬元素总浓度会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②准确移取含Cr2O和Cr3+的酸性废水样100.00 mL,按上述方法测定废水样中铬元素总浓度,消耗0.010 00 mol·L-1Na2S2O3标准溶液13.50 mL。计算该废水中铬元素总浓度(以mg·L-1表示)(写出计算过程)。 解析:(1) ②c(OH-)=>mol·L-1=4×10-9 mol·L-1,则 c(H+)< mol·L-1=2.5×10-6 mol·L-1。(2) ①若不加热煮沸,则过量的(NH4)2S2O8会氧化I-,使生成的I2偏多,Na2S2O3用量增大,测定的铬元素总浓度偏大。 答案:(1) ①3HSO+Cr2O+5H+===2Cr3++3SO+4H2O ②2.5×10-6 (2) ①偏大 ②I2+2S2O===2I-+S4O n(I2)= = =6.750×10-5 mol Cr2O+6I-+14H+===2Cr3++3I2+7H2O n(Cr2O)=n(I2)=2.250×10-5 mol n(Cr)=2n(Cr2O)=4.500×10-5 mol 废水样中铬元素总浓度 = =23.40 mg·L-1 15.(2018·溧水模拟)CoC2O4是制备钴的氧化物的重要原料。下图为二水合草酸钴(CoC2O4·2H2O)在空气中受热的质量变化曲线,曲线中300 ℃及以上所得固体均为钴氧化物。 (1)通过计算确定C点剩余固体的化学成分为________(填化学式)。写出B点对应的物质与O2在225~300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取一定质量的二水合草酸钴分解后的钴氧化物(其中Co的化合价为+2、+3),用480 mL 5 mol·L-1盐酸恰好完全溶解固体,得到CoCl2溶液和4.48 L(标准状况)黄绿色气体。试确定该钴氧化物中Co、O的物质的量之比(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Co3O4(写成CoO·Co2O3亦可) 3CoC2O4+2O2Co3O4+6CO2 (2)由得失电子守恒有n(Co3+)=2n(Cl2)=2×=0.4 mol 由元素守恒和电荷守恒有n(Co)总=n(Co2+)溶液=0.5n(Cl-)=0.5×0.48 L×5 mol·L-1-×2=1 mol,所以钴氧化物中n(Co2+)=1 mol-0.4 mol=0.6 mol 根据钴氧化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有n(O)==1.2 mol 故n(Co)∶n(O)=1 mol∶1.2 mol=5∶6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