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7-07 发布 |
- 37.5 KB |
- 2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吉林省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吉林省实验中学 2019---2020 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年级 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第 I 卷(选择题,共 53 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A. 碳酸钙受热分解 B. 乙醇燃烧 C. 酸碱中和反应 D. 氧化钙溶 于水 【答案】A 【解析】 A.碳酸钙受热分解属于吸热反应,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故 A 正确;B.乙醇燃 烧属于放热反应,生成物的总能量小于反应物的总能量,故 B 错误;C.盐酸与氢氧化钠中和 反应属于放热反应,生成物的总能量小于反应物的总能量,故 C 错误;D.氧化钙溶于水与水 发生化合反应,属于放热反应,生成物的总能量小于反应物的总能量,故 D 错误;故选 A。 点睛: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 反应属于吸热反应,根据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 应进行判断.若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则为放热反应;常见的放热反应有:所 有的物质燃烧、所有金属与酸、所有中和反应、绝大多数化合反应,铝热反应;常见的吸热 反应有:个别的化合反应(如 C 和 CO2)、绝大数分解反应、少数分解置换以及某些复分解(如 铵盐和强碱)。 2.反应 C(s)+H2O(g) CO(g)+H2(g)在密封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 影响的是 ①增加 C 的量 ②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 ③保持体积不变,充入 N2 使体系压强增大 ④保持压强不变,充入 N2 能使容器体积变大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因 C 为纯固体,改变用量对反应速率无影响,故选; ②体积减小,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故不选; 的 ③体积不变充入 N2,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故选; ④压强不变,充入 N2,反应体系的压强减小,反应速率减小,故不选,所以①③正确; 答案选 C。 3.已知常温时红磷比白磷稳定,在下列反应中: P4(白磷,s)+5O2(g)=2P2O5(s) △H=-a kJ/mol 4P(红磷,s)+5O2(g)=2P2O5(s) △H=-b kJ/mol 若 a、b 均大于零,则 a 和 b 的关系为 A. a<b B. a>b C. a=b D. 无法确定 【答案】B 【解析】 分析】 先根据盖斯定律来确定化学反应的焓变,然后根据物质具有的能量越低越稳定,反应物的能 量大于生成物的能量,则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反之是吸热反应。 【详解】已知: ①P4(白磷,s)+5O2(g)=2P2O5(s) △H=-a kJ/mol ②4P(红磷,s)+5O2(g)=2P2O5(s) △H=-b kJ/mol ②-①得到反应:4P(红磷,s)=P4(白磷,s)△H=(a-b)kJ•mol-1,红磷比白磷稳定, 说明红磷的能量低于白磷,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即 a-b>0,则 a>b。 答案选 B 4.对于反应 3A(g)+B(g) 2C(g)+3D(g),下列各数据表示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其中反 应进行得最快的是( ) A. v(A)=0.6mol/(L·min) B. v(B)=0.8 mol/(L·min) C. v(C)=0.7mol/(L·min) D. v(D)=1.0mol/(L·min) 【答案】B 【解析】 将各个选项中的物质用 A 物质的浓度变化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然后在进行比较。A、v(A)= 0.6mol/(L·min),B、v(A)= 2.4mol/(L·min),C、v(A)= 1.4mol/(L·min), D、v(C)= 【 。 1.0mol/(L·min),所以化学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B。答案选 B。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比较的知识。将各个选项中的物质用同一种物质来表示化学 反应速率,才能进行比较,从而得解。 5.一定量混合气体在密封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A(g)+yB(g) nC(g)。达到平衡后测得 A 气体的浓度为 0.5mol/L;保持恒温下将密闭容器的容积扩大 1 倍,再达到平衡时,测得 A 的 浓度为 0.3 mol/L。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x+y<n B. 该化学平衡向右移动 C. B 的转化率增大 D. A 的物质的量增加 【答案】D 【解析】 【分析】 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扩大 1 倍,如平衡不移动,A 的浓度为 0.25mol/L,实际 A 的浓度 变为 0.3mol/L,说明平衡向生成 A 的方向移动,即向逆反应移动。 【详解】A. 增大体积,压强减小,平衡向逆反应移动,压强减小平衡向气体物质的量增大的 方向移动,即 x+y<n,A 项错误; B. 由上述分析可知,平衡向逆(向左)反应移动,B 项错误; C. 由上述分析可知,平衡向逆反应移动,B 的转化率减小,C 项错误; D. 平衡向逆反应移动,A 的物质的量增加,D 项正确; 答案选 D。 6.已知 H+(aq)+OH-(aq)= H2O(l)ΔH=-57.3 kJ·mol-1。下列物质反应时,产生 57.3kJ 热量的是 ( ) A. 500mL 2.0mol·L-1HCl 和 500mL 2.0mol·L-1NaOH B. 1.0mol·L-1HCl 和 1.0mol·L-1NaOH C. 稀 HCl 和稀 NaOH D. 500mL 2.0mol·L-1H2SO4 和 500mL 2.0mol·L-1Ba(OH)2 【答案】A 【解析】 【详解】A.500mL 2.0mol/L 的 HCl(aq)和 500mL 2.0mol/L 的 NaOH(aq),反应生成的水的物质 的量是 1mol,放出的热量是为 57.3kJ,故 A 正确; B.未给出体积,稀 HCl 和稀 NaOH 反应生成的水的物质的量不一定是 1mol,放出的热量不一 定为 57.3kJ,故 B 错误; C.稀 HCl 和稀 NaOH 反应生成的水的物质的量不一定是 1mol,放出的热量不一定为 57.3kJ, 故 C 错误; D.生成的水的物质的量为 2mol,且有硫酸钡沉淀生成,放出的热量比 114.6kJ 还要多,故 D 错误; 故答案为 A。 【点睛】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 1mol 水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必须是酸和 碱的稀溶液,因为浓酸溶液和浓碱溶液在相互稀释时会放热;强酸和强碱的稀溶液反应才能 保证 H+(aq)+OH-(aq)=H2O(l)中和热均为 57.3 kJ•mol-1,而弱酸或弱碱在中和反应中由于电离 吸收热量,反应不能生成沉淀,生成沉淀会放出热量。 7.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同一物质的固、液、气三种状态的熵值相同 B. 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的方向,应由焓判据和熵判据的复合判据来判断 C. 反应 NH3(g)+HCl(g)=NH4Cl(s)在室温下可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 ΔH<0 D. 常温下,反应 C(s)+CO2(g)=2CO(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 ΔH>0 【答案】A 【解析】 【详解】A.熵值指的是物质的混乱程度,同一物质的固、液、气三种状态混乱程度不同,所 以熵值不同,A 项错误; B.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的方向,由焓判据和熵判据的复合判据来判断,B 项正确; C. 根据反应 NH3(g)+HCl(g)=NH4Cl(s)可知,熵值减小,所以在室温下若该反应的 ΔH<0, 可以使 ΔG<0,反应可以自发进行,C 项正确; D. 反应 C(s)+CO2(g)=2CO(g)的熵值增加,当 ΔH>0 时,ΔG>0,所以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D 项正确; A 项错误。 8.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 在溴水中存在如下平衡:Br2+H2O HBr+HBrO,当加入 NaOH 溶液后颜色变浅 B. 对于反应:2HI(g) H2(g)+I2(g),使平衡体系缩小体积增加压强,颜色变深 C. Fe(SCN)3 溶液中加入固体 KSCN 后颜色变深 D. 棕红色气体 NO2(2NO2 N2O4)缩小体积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答案】B 【解析】 【分析】 勒夏特列原理为: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平衡将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使用勒夏特列原理时,该反应必须是可逆反应,否则勒夏特列原理不适用; 【详解】A. 加入 NaOH 溶液后,NaOH 和 HBr、HBrO 发生中和反应导致平衡正向移动,则溶液 颜色变浅,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A 项正确; B. 对于左右两端气体系数之和相等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所以与勒夏特列原理无关, B 项错误; C.因为 ,加入 KSCN 后,SCN-增多,使平衡向逆向移动,C 项正 确; D. 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气体颜色先变深后变浅,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D 项正确; 答案选 B。 9.氯原子对 O3 的分解有催化作用: O3+Cl === ClO+O2 ΔH1 ClO+O === Cl+O2 ΔH2 大气臭氧层的分解反应是 O3+O===2O2 ΔH,该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反应 O3+O===2O2 的 ΔH=E1-E3 B. O3+O===2O2 是吸热反应 3Fe SCN( ) 3+ -Fe +3SCN C. ΔH=ΔH1+ΔH2 D. 2O2===O3+O 是放热反应 【答案】C 【解析】 【详解】A.反应热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减去反应物的总能量,则反应 O3+O=2O2 的△H=E3-E2, 故 A 错误; B.由图像可以看出,反应物 O3+O 总能量大于 2O2 的总能量,为放热反应,故 B 错误; C.已知:①O3+Cl=ClO+O2 △H1;②ClO+O=Cl+O2 △H2,利用盖斯定律将①+②可得:O3+O=2O2 △H=△H1+△H2,故 C 正确; D.由图像可以看出,反应物 O3+O 总能量大于 2O2 的总能量,O3+O=2O2 为放热反应,则 2O2= O3 +O 是吸热反应,故 D 错误; 故选 C。 10.恒温恒容条件下发生反应:2NO2(g) N2O4(g),下列叙述能够标志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 状态的有 ①体系的压强不再改变 ②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 ③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改变 ④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⑤各组分的体积分数不再改变 ⑥原子总数不再改变 ⑦混合气体分子总数不再改变 ⑧c(NO2):c(N2O4)=2:1,且比值不再改变 ⑨v(NO2)正=2v(N2O4)逆 A. ①②③⑤⑦⑧⑨ B. ②③⑤⑦⑨ C. ④⑤⑥⑦ D. 全部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体系的压强不再改变,由于是恒容的容器,可以判断反应达到平衡,①正确; ②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说明二氧化氮浓度不再变化,可以判断反应达到平衡,②正确; ③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改变,根据 得,n 减小,m 不变,所以 M 始终在变化,当变化 的量不变时,可以判断反应达到平衡,③正确; ④混合气体 密度不再改变,根据 得,V 不变,m 不变,所以密度始终不变,④错误; ⑤各组分的体积分数不再改变,可以判断反应达到平衡,⑤正确; 的 mM=n mρ= V ⑥原子总数始终不再改变,不可以判断反应达到平衡,⑥错误; ⑦分子总数一直在变化,所以当混合气体分子总数不再改变时,可以判断反应达到平衡,⑦ 正确; ⑧浓度一直在改变,所以当 c(NO2):c(N2O4)=2:1,且比值不再改变时,可以判断反应达到平衡, ⑧正确; ⑨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所以当 v(NO2)正=2v(N2O4)逆时,可以 判断反应达到平衡,⑨正确; 答案选 A。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33 分) 11.在一定条件下,将 3 mol A 和 1 mol B 两种气体混合于固定容积为 2 L 的密闭容器中,发 生如下反应:3A(g)+B(g)=xC(g)+2D(g)。2 min 时测得生成 0.8 mol D, 0.4 mol C。下列 判断不正确的是 A. x =1 B. 2 min 内 A 的反应速率为 0.3 mol·L-1·min-1 C. 2 min 时,A 的浓度为 0.9mol·L-1 D. B 的转化率为 60%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题给数据建立如下三段式: 3A(g)+B(g)=xC(g)+2D(g) 起(mol) 3 1 0 0 变(mol) 1.2 0.4 0.4 0.8 末(mol) 1.8 0.6 0.4 0.8 【详解】A 项、根据浓度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 x=1,故 A 正确; B 项、2 min 内 A 的反应速率为 =0.3 mol·L-1·min-1,故 B 正确; C 项、2 min 时,A 的浓度为 =0.9mol·L-1,故 C 正确; D 项、B 的转化率为 ×100%=40%,故 D 错误; 故选 D。 1. 2 2 2 mi n mol L 1. 8 2 mol L 0. 4 1 mol mol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有关计算,注意三段式的建立和化学反应速率、转化率相 关公式的应用是解答关键。 12.如图所示的各图中,表示 2A(g)+B(g)⇌2C(g)(△H<0)这个可逆反应的正确图像为 (注:Φ(C)表示 C 的体积分数,P 表示气体压强,C 表示浓度)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 温度高,反应速率加快,先到达平衡;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即向逆 反应方向移动,C 的体积分数降低,A 项正确; B. 压强增大,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B 项错误; C. 使用催化剂,加快反应,到达平衡的时间短,但不影响平衡的移动,平衡时 C 的浓度不变, C 项错误; D. 增大压强反应向体积减小方向移动,即向正反应方向移动,A 的转化率增大;升高温度, 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即向逆反应方向移动,A 的转化率降低,D 项错误; 答案选 A。 13.一定条件下,在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通入 2.0 mol SO2、1.2molO2,发生反应 2SO2(g) + O2(g) 2SO3(g) ΔH= -198 kJ·mol - 1,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2SO2(g) + O2(g) 2SO3(s) ΔH< -198kJ·mol-1 B. 增加反应物的量不能改变上述反应的 ΔH C. 充分反应后,放出的热量小于 198 kJ D. 若从反应开始到建立平衡放出热量 158.4 kJ,则 SO2 的平衡转化率为 60% 【答案】D 【解析】 【详解】A 项、SO 3 由气态到固态释放能量,由盖斯定律可知,生成 SO3 固体时 ΔH< -198kJ·mol-1,故 A 正确; B 项、增加反应物的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消耗量增大,放出的热量增大,但 ΔH 不变, 故 B 正确; C 项、该反应为可逆反应,2.0 mol SO2 和 1.2molO2 不可能完全反应,则放出的热量小于 198 kJ,故 C 正确; D 项、若从反应开始到建立平衡放出热量 158.4 kJ,由方程式可知消耗 SO2 的物质的量为 ,则 SO2 的转化率为 ×100%=80%,故 D 错误; 故选 D。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数目为 ①物质的键能越大,能量越高 ②物质的键能越大,熔沸点一定越高 ③吸热反应一定要在加热条件下进行 ④催化剂能够降低反应的活化能,进而降低反应的焓变 ⑤催化剂能改变反应的路径,但不参与反应 ⑥化学反应速率改变,平衡一定发生移动 ⑦若平衡发生移动,化学反应速率一定改变 ⑧平衡正向移动,原料转化率一定提高 ⑨平衡发生移动,平衡常数一定改变 ⑩平衡常数改变,平衡一定发生移动 A. 2 个 B. 4 个 C. 6 个 D. 8 个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物质的键能越大,稳定性越强,能量越低,错误; ②分子晶体的键能越大,分子越稳定,分子晶体的熔沸点高低与分子间作用力有关系,错误; ③吸热反应不一定要在加热条件下进行,例如氢氧化钡晶体和氯化铵反应,并不需要加热, 错误; 158. 4 198 2 kJ J mol k × 15 19 2 8. 4 8 2 kJ kJ mol mol × ④催化剂能够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但不能降低反应得焓变,错误; ⑤催化剂能改变反应的路径,可以参与反应,错误; ⑥加入催化剂,化学反应速率改变,但平衡没有发生移动,错误; ⑦达到化学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若平衡发生移动,化学反应速率一定改变,正确; ⑧若加入原料,平衡正向移动,原料转化率可能会降低,错误; ⑨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系,平衡发生移动,但化学反应平衡常数不一定会发生改变,错误; ⑩平衡常数改变,温度会发生改变,平衡一定发生移动,正确; 答案选 A。 15.已知:2NO(g) N2(g)+O2(g) △H=-181.5 kJ/mol。某科研小组尝试利用固体表面催化 工艺进行 NO 的分解。若用 、 、 和 分别表示 N2、NO、O2 和固体催化剂,在 固体催化剂表面分解 NO 的过程如图所示。从吸附到解吸的过程中,能量状态最低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无法确定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机理图可以看出,首先状态①中,NO 被吸附到催化剂表面,状态②为 NO 变成 N 原 子和 O 原子,这个过程需要吸收能量,③状态为 N 原子和 N 原子结合变成 N2,O 原子和 O 原子 结合变成 O2,这个过程为成键过程,需要放出能量,则从整个反应过程来看,反应是 2NO N2+O2,此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焓变△H<0,可见生成物状态时,体系能量最低,能 量状态最低的是③;答案选 C。 16.在一个 1L 的密闭容器中,加入 2molA 和 1molB,发生下述反应:2A(g)+B(g) 3C(g)+D(g) 达到平衡时,C 的浓度为 1.2mol/L,C 的体积分数为 a%。维持容器的压强和温度不变,按下 列配比作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 的浓度不再是 1.2mol/L 的是 A. 3mol C+1mol D B. 1mol A+0.5mol B+1.5mol C+0.5mol D C. 1mol A+0.5mol B+1.5mol C D. 4molA+2mol B 催化剂 【答案】CD 【解析】 【详解】A. 3molC+1molD,相当于 2molA、1molB,所以该反应与原反应是等效平衡,达到平 衡时 C 的浓度为 1.2mol/L,A 项错误; B. 1molA+0.5molB+1.5molC+0.5molD,相当于加入 2molA 和 1molB,所以该反应与原反应是等 效平衡,达到平衡时 C 的浓度为 1.2mol/L,B 项错误; C. 1molA+0.5molB+1.5molC,该反应与原反应不是等效平衡,达到平衡时 C 的浓度不再为 1.2mol/L,C 项正确; D.4molA+2molB,等效为在原平衡的基础上压强增大一倍到达的平衡状态,与原平衡相比平衡 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达到平衡时 C 的浓度不再为 1.2mol/L,D 项正确; 答案选 CD。 17.溶液中的反应 X+3Y 2Z 分别在①、②、③三种不同实验条件下进行,它们的起始浓度 为 c(X)=c(Y)=0.100mol•L-1、c(Z)=0mol•L-1,反应物 X 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②、③ 与①比较只有一个实验条件不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反应 0~5.0min 实验③的反应速率最快 B. 条件②的反应最先达到平衡 C. ②与①比较,②可能压强更大 D. 该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答案】C 【解析】 【详解】A.根据 知,反应进行到 5min 时实验③浓度变化最大,所以③的反应速率最快, A 项正确; B. 根据图象知,条件②的反应最先达到平衡,B 项正确; C. 因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度率,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化学平衡不移动,所以②为使用 催化剂,C 项错误; D. 与①比较,③反应速率增大,X 的平衡浓度降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为升高温度, cv= t ∆ ∆ 升高温度,X 的浓度减小,则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正反应是吸热反应,D 项正确; 答案选 C。 18.一定温度下,体积为 2 L 的密闭容器中 X、Y、Z 三种气体的初始物质的量和平衡物质的量 如下表: 物质 X Y Z 初始物质的量/mol 0.2 0 2 0 平衡物质的量/mol 0.1 0.05 0.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可表示为 ,其平衡常数为 8 000 B. 增大压强使平衡向生成 Z 的方向移动,则平衡常数增大 C. 若将容器的体积压缩至 1 L,则 X 的体积分数减小,浓度增大 D. 若升高温度,Z 的浓度增大,则温度升高时 正增大, 逆减小 【答案】C 【解析】 【分析】 结 合 表 中 数 据 可 知 , , 故 反 应 可 表 示 为 ,平衡时各物质的量浓度为: 物质 X Y Z 平衡物质的量浓度/mol·L-1 0.05 0.025 0.05 再根据勒夏特列原理来判断即可。 【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该温度下,平衡常数 ,A 项错误; B.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改变压强,平衡常数不变,B 项错误; . 2X 3Y 2Z+ v正 v逆 ( ) ( ) ( )Δn X Δn Y Δn Z 0.10.15 0.1 2 3 2:: = : : = : : 2X 3Y 2Z+ 2 2 3 0.05 64 0000.05 0.025K ×= = C.压缩体积,平衡右移,X 的体积分数减小,浓度增大,C 项正确; D.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D 项错误。 答案选 C。 19.已知:2X(g)+Y(g) 2Z(g),反应中 ω(Z 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 T 的变化如下图所 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T1 时,v 正>v 逆 B. 正反应的 ΔH<0 C. a、b 两点的反应速率 v(a)=v(b) D. 当温度低于 T1 时,ω 增大的原因是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答案】B 【解析】 【分析】 当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反应物的转化率最大,产物的产率也最高,由此可以判断 0-T1 阶段是化学平衡的建立过程,以后是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情况,根据化学平衡的建立 过程以及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知识来解决。 【详解】当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产物 Z 的生成率最大,物质的量分数最大,所以 在 T1 时刻,化学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 A. T1 时,化学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v 正=v 逆,A 项错误; B. 当温度高于 T1 时,Z 的物质的量分数逐渐减小,所以化学平衡逆向移动,即逆反应方向是 吸热的,所以正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即△H<0,B 项正确; C. 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大,b 点温度高于 a 点,所以 b 的速率高于 a 点的速率,即 v(a)< v(b),故 C 错误; D. 0−T1 阶段是化学平衡的建立过程,反应开始向右不断进行,生成的 Z 的量越来越大,所 以 ω 增大,D 项错误; 答案选 B。 20.I2 在 KI 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I2(aq)+I-(aq) I3-(aq)。某 I2、KI 混合溶液中,I3-的 物质的量浓度[c(I3-)]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曲线上任何一点都表示平衡状态)。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 I2(aq)+I-(aq)=I3-(aq)的 ΔH>0 B. 若温度为 T1、T2,反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 K1、K2,则 K1>K2 C. 若反应进行到状态 D 时,一定有 v 正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