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7-07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安徽省师范大学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www.ks5u.com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2019-2020第一学期期中考查高一化学试题 可能用的到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14 O16 Na23 Cl35.5 K39 Ba137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个小题,每题3分,共5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或实验注意事项)中,主要出于实验安全考虑的是() A. 可燃性气体的验纯 B. 滴管不能交叉使用 C. 气体实验装置在实验前进行气密性检查 D. 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试 【答案】A 【解析】 【详解】A.可燃性气体不纯时,点燃易爆炸,出于实验安全考虑,故A正确; B.为防止药品变质,滴管不能交叉使用,但不是出于实验安全考虑,故B错误; C.为防止装置漏气而导致实验失败,气体实验装置在实验前进行气密性检查,但不是出于实验安全考虑,故C错误; D.实验剩余药品一般不放回原试剂瓶,目的是为了防止污染原药品,但不是出于安全考虑,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2.明代《本草纲目》中与“烧酒”有关的条目: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烧酒”为纯净物 B. “酒露”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 “烧酒”的制作过程中没有物理变化 D. 这里制作“烧酒”的方法是指蒸馏 【答案】D 【解析】 【详解】A.烧酒是乙醇的水溶液,为混合物,故A错误; B.“酒露”味极浓烈,为醇香气味的气体,不是刺激性气味,故B错误; C.“烧酒”的制作过程中,乙醇易挥发,乙醇蒸馏过程为物理变化,故C错误; D.蒸令气上,则利用互溶混合物的沸点差异分离,则该法为蒸馏,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3.下列仪器中①漏斗;②容量瓶;③蒸馏烧瓶;④天平;⑤分液漏斗;⑥燃烧匙,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 ) A. ①③④ B. ①②⑥ C. ①③⑤ D. ③④⑥ 【答案】C 【解析】 ①漏斗可用于过滤,过滤是一种分离混合物的方法,故①正确;②容量瓶是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仪器,故②错误;③蒸馏烧瓶是用于蒸馏实验的容器,蒸馏是一种分离物质的方法,故③正确;④天平是称量药品质量的仪器,故④错误;⑤分液漏斗是分离互不相溶的密度不同的液体的仪器,故⑤正确;⑥燃烧匙是做物质燃烧实验用的仪器,故⑥错误;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有①③⑤,故选C。 4.下列实验操作均要用玻璃棒,其中玻璃棒作用相同的是( ) ①过滤 ②蒸发 ③溶解 ④向容量瓶转移液体 A. ①和② B. ①和③ C. ③和④ D. ①和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过滤时用玻璃棒引流;②蒸发时用玻璃棒搅拌,防止局部过热;③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可加速固体的溶解;④向容量瓶中转移液体,可用玻璃棒引流,则玻璃棒作用相同的是①和④,答案选D。 【点睛】玻璃棒在很多操作中被用到,不同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也不相同,如引流、搅拌加速溶解、防止液体飞溅、转移固体等作用,可总结如下: 在过滤操作中的作用是引流;在蒸发操作和配制溶液中是搅拌;蒸发完毕可以用玻璃棒转移固体;玻璃棒还能起的作用是蘸取少许溶液测pH;红磷燃烧试验中引燃红磷;在溶解固体时是用玻璃棒来加速溶解,在过滤中用玻璃棒是引导液体的流向,防止外流。 5.气体的体积主要由以下什么因素决定的:①气体分子的直径 ②气体物质的量的多少 ③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④气体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决定物质体积的因素由物质所含分子数的多少、分子大小和分子间距。气体分子间距远大于气体分子直径,故决定气体体积的因素为气体物质的量多少和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选C。 6.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 A. 胶体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 B. 光束通过胶体时有丁达尔效应 C. 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 mm之间 D. 胶体的分散质能通过滤纸空隙,而悬浊液的分散系不能 【答案】C 【解析】 【详解】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nm(10-7~10-9m)之间,溶液的粒子直径小于1nm,浊液的粒子直径大于100nm,胶体的稳定性、丁达尔效应、是否透过滤纸是胶体的性质,故答案为C。 7.对于某些离子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则原溶液中一定有CO32- B. 向某溶液中先加入盐酸酸化,没有明显现象,再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则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 C. 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则原溶液中一定有Ag+ D. 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沉淀消失,原溶液一定有Ca2+ 【答案】B 【解析】 【分析】 A.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有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 B.先加稀盐酸,无现象,再加氯化钡溶液,白色沉淀一定为硫酸钡; C.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可能为硫酸钡沉淀,可能为氯化银沉淀; D.与碳酸钠产生沉淀的离子很多,如钡离子、钙离子、镁离子等; 【详解】A.无色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也可能是二氧化硫,原溶液不一定有碳酸根存在,故错误; B.向某溶液中先加入盐酸酸化,没有明显现象,排除了银离子干扰,再加入BaCl2 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该沉淀一定是硫酸钡,则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故正确; C.产生沉淀可能是硫酸钡,还可能是氯化银,原溶液不一定有Ag+存在,故错误; D.白色沉淀可能是碳酸钡、碳酸钙等,原溶液不一定有Ca2+存在,故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选B。 8.下列各组物质按照单质、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 A. 石墨 Fe(0H)3胶体 澄清石灰水 B. 氮气 干冰 冰水混合物 C. 液态氧 CuSO4·5H2O 浓硫酸 D. 硫粉 碘酒 含氧40%的氧化镁 【答案】C 【解析】 A Fe(0H)3胶体是混合物,A错误。B冰水混合物是纯净物,B错误。C正确。D碘酒是碘的酒精溶液,为混合物,D错误。 9.下列溶液n (Cl-)与50 mL 1mol·L-1 AlCl3溶液中n(Cl)相等的是() A. 75 mL 1.5mol·L-1的MgCl2溶液 B. 75 mL 4 mol·L-1的NH4Cl溶液 C. 150 mL 2 mol·L-1的KCl溶液 D. 150 mL 1 mol·L-1的NaCl溶液 【答案】D 【解析】 【详解】50mL1mol/L的AlCl3溶液中的Cl-浓度为3mol/L,溶液中n(Cl)=3mol/L×0.05L=0.15mol; A.75 mL 1.5 mol•L-1的MgCl2溶液中氯离子浓度为1.5mol/L×2=3mol/L,则溶液中n(Cl)=3mol/L×0.075L=0.225mol,故A错误; B.75 mL 4 mol•L-1的NH4Cl溶液中氯离子浓度为4mol/L×1=4mol/L,则溶液中n(Cl)=4mol/L×0.075L=0.3mol,故B错误; C.150 mL 2 mol•L-1的KCl溶液中氯离子浓度为2mol/L×1=2mol/L,则溶液中n(Cl)=2mol/L×0.15L=0.3mol,故C错误; D.150 mL 1 mol•L-1的NaCl溶液中氯离子浓度为1mol/L×1=1mol/L,则溶液中n(Cl)=1mol/L×0.15L=0.15mol,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0.两个体积相同的容器,一个盛NO,另一个盛N2和O2,在同温同压下,两容器内的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 ) A. 原子总数 B. 质子总数 C. 密度 D. 质量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在温度、压强和体积都相等的条件下,气体的分子数和物质的量均是相等的。由于三种气体都是由2个原子构成的,所以在同温同压下,两容器内的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原子总数,但质子数、质量和密度则是不一定的,答案选A。 11.在强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离子组是() A. K+、MnO4-、Cl-、Ba2+ B. Na+、Ba2+、HCO3-、NO3- C. K+、NO3-、CO32-、Cl- D. Na+、H+、Cl-、S2- 【答案】C 【解析】 【分析】 强碱性溶液中,含大量的OH-,根据离子之间不能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水等,则离子大量共存,并结合离子的颜色来解答。 【详解】A.MnO4-为紫色,与无色不符,故A错误; B.Ba2+、HCO3-、OH-发生离子反应生成BaCO3沉淀和水,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 C.K+、NO3-、CO32-、Cl-离子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且离子均无色,故C正确; D.H+、OH-结合生成水,H+、S2-结合生成硫化氢,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故选:C。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将 AgCl 放入水中不能导电,故 AgCl 不是电解质 B. CO2溶于水得到的溶液能导电,但 CO2属于非电解质 C. 金属能导电,所以金属是电解质 D. 液态 HCl 不导电, HCl 属于非电解质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氯化银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属于电解质,故A错误; B.二氧化碳本身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均不能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不属于电解质,是非电解质,故B正确; C.金属为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C错误; D.液态 HCl 不导电, 但HCl的水溶液导电,则HCl 属于电解质,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睛】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例如酸、碱、盐、活泼金属氧化物等,凡在上述情况下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例如非金属氧化物、一些氢化物和一些有机物如蔗糖和酒精等;特别注意能导电的不一定是电解质,且非电解质的水溶液也可能导电,如CO2的水溶液导电,是因为生成碳酸的缘故;另外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既要排除单质又要排除混合物。 13.生产生活中的许多现象或应用都与化学知识有关。下列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 A. 在饱和氯化铁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B. 冶金厂常用高压电除去烟尘,是因为烟尘微粒带电荷 C. 将盐卤或石膏加入豆浆中,制成豆腐 D. 清晨,人们经常能看到阳光穿过茂密的树木枝叶所产生的美丽景象 【答案】A 【解析】 【详解】A.在Fe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反应生成的是氢氧化铁沉淀,和胶体的性质无关,故A正确; B.烟是胶体,胶体微粒带有电荷,通高压电,使胶体聚沉,烟尘形成沉淀,从而净化空气,与胶体有关,故B错误; C.卤水点豆腐,是胶体遇电解质溶液发生聚沉,和胶体的性质无关,故C错误; D.清晨的雾属于胶体,人们经常看到阳光穿过茂密的森林时产生美丽的景象是胶体的丁达尔现象,和胶体性质有关,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14.向25mL 2mol·L-1稀硫酸中加入25mL 1mol·L-1的B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中H+物质的量浓度为(设稀溶液相混后总体积为原分体积之和) A. 2mol·L-1 B. 1mol·L-1 C. 0.5mol·L-1 D. 0.25mol·L-1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反应过程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不变,结合c=n/V解答。 【详解】向25mL 2mol·L-1稀硫酸中加入25mL 1mol·L-1的BaCl2 溶液,充分反应后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氢,氢离子不参与离子反应,则溶液中H+物质的量浓度为(设稀溶液相混后总体积为原分体积之和)。答案选A。 15.下列各组中物质间的反应,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A. BaCl2溶液与Na2SO4溶液;Ba(OH)2溶液与CuSO4溶液 B. 氢氧化钠与稀硝酸;氢氧化钡与稀盐酸 C. 碳酸镁与稀盐酸;碳酸钠与稀盐酸 D. Na2CO3溶液与稀硝酸;NaHCO3溶液与稀盐酸 【答案】B 【解析】 A、BaCl2溶液与Na2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SO42-=BaSO4↓,Ba(OH)2溶液与Cu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2OH-+Cu2++SO42-=BaSO4↓+Cu(OH)2↓,前后离子方程式不同,A错误。B、氢氧化钠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氢氧化钡与稀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前后离子方程式相同,B正确。C、碳酸镁不溶于水,写离子方程式时必须写分子形式,碳酸钠易溶于水写离子方程式时必须拆写成离子形式,所以前后的离子方程式肯定不同,C错误。D、Na2CO3拆成CO32-,NaHCO3拆写成HCO3-,前后不一致,D错误。正确答案为B 16.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 A. 稀硫酸滴加在铜片上:Cu +2H+=Cu2++H2↑ B. 氧化铁粉末溶于稀盐酸:Fe2O3+6H+=2Fe3++3H2O C. 硫酸滴加到氢氧化钡溶液中:Ba2++OH- + H++ SO42-=BaSO4↓+ H2O D. 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CO32-+2H+=CO2↑+H2O 【答案】B 【解析】 【详解】A.稀硫酸滴加铜片上,不发生反应,不符合客观事实,故A错误; B.氧化铁是氧化物,应写成化学式,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Fe2O3+6H+=2Fe3++3H2O,故B正确; C.化简错误,相关离子必须符合组成之比,离子方程式为2H++SO42-+Ba2++2OH-═2H2O+BaSO4↓,故C错误; D.HCO3-是多元弱酸根离子,不能拆,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H+=CO2↑+H2O,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17.以NA表示阿伏加徳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标准状况下,11.2L以任意比例混合的氮气和氧气所含的原子数为NA ②同温同压下,体积相同的氢气和氩气所含的分子数相等 ③2mol/L的氯化镁溶液中含氯离子数目为4NA ④标准状况下,22.4L水中分子数为NA ⑤46gNO2和N2O4混合气体中含有原子数为3NA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⑤ C. ①③ D. ①②⑤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标准状况下,11.2L以任意比例混合的氮气和氧气的物质的量为0.5mol,而氮气和氧气均为双原子分子,故0.5mol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个数为NA个,故①正确; ②同温同压下,体积相同的氢气和氩气的物质的量相同,则分子个数N=nNA也相同,故②正确; ③根据n=cV可知,没有提供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2mol/L的氯化镁溶液中含氯离子数目,故③错误; ④标准状况下,水为液体,故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其物质的量,故错误; ⑤NO2和N2O4的最简式均为NO2,46g混合物中含有的NO2的物质的量为1mol,则含3NA个原子,故正确; ①②⑤正确,故答案为D。 【点睛】顺利解答该类题目的关键是:一方面要仔细审题,注意关键字词,熟悉常见的“陷阱”;另一方面是要把各种量转化为物质的量,以此为中心进行计算。特别要注意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定律的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关于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注意:①气体的摩尔体积适用的对象为气体,而标况下水、CCl4、HF等为液体,SO3为固体;②必须明确温度和压强是0℃,101kPa,只指明体积无法求算物质的量;③22.4L/mol是标准状态下或一定温度、一定压强下的气体摩尔体积。 18.一只盛有CO、O2、N2混合气体的气球放在空气(空气平均摩尔质量为29g/mol)中静止不动,则混合气体中O2的体积分数是 A. 75% B. 25% C. 50% D. 无法计算 【答案】B 【解析】 【详解】放在空气中静止不动,说明混合气体的密度和空气的相等,根据阿伏加德罗推论,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因为CO、N2的摩尔质量相等,看成一种物质,利用十字交叉法,则 氧气占总体积的1/4×100%=25%,答案选B。 【点晴】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称为阿伏加德罗定律,又叫四同定律,也叫五同定律(五同指同温、同压、同体积、同分子个数、同物质的量)。其推论有(1)同温同压下,V1/V2=n1/n2(2)同温同体积时,P1/P2=n1/n2=N1/N2(3)同温同压等质量时,V1/V2=M2/M1(4)同温同压时,M1/M2=ρ1/ρ2。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6分) 19.按要求写出下列方程式: (1)制备Fe(OH)3胶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硫酸镁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3)氢氧化铜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 (4)少量硫酸氢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 【答案】 (1). FeCl3+3H2O =Fe(OH)3(胶体)+3HCl (2). Mg2+ + SO42- + Ba2+ + 2OH- = Mg(OH)2↓ + BaSO4↓ (3). 2H++Cu(OH)2=Cu2+ +2H2O (4). H+ +SO42- + OH- +Ca2+= H2O +CaSO4↓ 【解析】 【详解】(1)利用沸水中滴加饱和的FeCl3溶液制备Fe(OH)3胶体的化学方程式为FeCl3+3H2O =Fe(OH)3(胶体)+3HCl; (2)硫酸镁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BaSO4和Mg(OH)2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Mg2+ + SO42- + Ba2+ + 2OH- = Mg(OH)2↓ + BaSO4↓; (3)氢氧化铜与盐酸反应生成CuCl2和水的离子方程式为2H++Cu(OH)2=Cu2+ +2H2O; (4)少量硫酸氢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 +SO42- + OH- +Ca2+= H2O +CaSO4↓。 【点睛】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明确发生的反应并熟悉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离子方程式是指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一般为:①“写”: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拆”:可溶性的电解质用离子符号表示,其它难溶的物质、气体、水等仍用化学式表示;③“删”:删去方程式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 ④“查”:检查式子两边的各种原子的个数及电荷数是否相等。 20. 化学计量在化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请回答下列问题。 (1) 0.3molNH3分子中所含原子数与 个H2O分子中所含原子数相等。 (2)含0.4mol Al3+的Al2(SO4)3中所含的SO42-的物质的量是 。 (3)已知16gA和20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04molC和31.76gD,则C的摩尔质量为 。 (4)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1体积气体X2跟3体积气体Y2化合生成2体积化合物,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5)某盐混合溶液中含有离子:Na+、Mg2+、Cl-、SO42-,测得Na+、Mg2+和CI-的物质的量浓度依次为:0.2moI·L-l、0.25mol·L-l、0.4mol·L-l,则c (S O42-)= 。 【答案】(1)0.4NA或2.408×1023;(2)0.6 mol; (3)106 mol·L-1;(4)XY3或Y3X;(5)0.15 mol·L-1。 【解析】 试题分析:(1)0.3molNH3中含有原子物质的量为0.3×4mol=1.2mol,因此水的物质的量为1.2/3mol=0.4mol,即水分子的个数为0.4NA或2.408×1023;(2)n(Al3+):n(SO42-)=2:3,则n(SO42-)=0.4×3/2mol=0.6mol;(3)根据质量守恒,C的质量为(16+20-31.76)g=4.24g,因此C的摩尔质量为4.241/0.04g·mol-1=106g·mol-1;(4)反应方程式为X2+3Y2=2Z,根据原子守恒和元素守恒,因此Z的化学式为XY3或Y3X;(5)根据电荷守恒,c(Na+)+2c(Mg2+)=c(Cl-)+2c(SO42-),c(SO42-)=[c(Na+)+2c(Mg2+)-c(Cl-)]/2=(0.2+2×0.25-0.4)/2mol·L-1=0.15mol·L-1。 考点:考查物质的量的计算、化学计量数意义、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等知识。 21.氯化钾样品中含有少量碳酸钾、硫酸钾和不溶于水的杂质。为了提纯氯化钾,先将样品溶于适量水中,充分搅拌后过滤,再将滤液按下图所示步骤进行操作。提示:图中A代表沉淀或者溶液 (1)检验提纯后的KCl中是否还含有SO42-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提纯后的KCl配制980 mL 1.00 mol/L的氯化钾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①根据计算,所需称量的KCl的质量为__________。 ②容量瓶上标有:①温度、②浓度、③容量、④压强、⑤刻度线这五项中的______。(填数字符号) ③下列操作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是__________(填选项代号)。 A.配制前容量瓶内壁刻度线以下存有水珠 B.没有洗涤烧杯内壁 C.转移溶液时部分溶液溅出容量瓶外 D.定容时俯视 (3)试剂Ⅰ的名称为______,试剂Ⅱ的化学式为______,试剂Ⅲ的化学式为_____。 【答案】 (1). 取少量KCl晶体溶于水中,再加入适量稀HCl后,加入适量BaCl2,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含有SO42-,反之则没有 (2). 74.5g (3). ①、③、⑤ (4). BC (5). 氯化钡 (6). K2CO3 (7). HCl 【解析】 【分析】 据氯化钾样品中含有少量碳酸钾、硫酸钾和不溶于水的杂质,除去碳酸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需要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然后过滤后得到氯化钡、氯化钾的混合溶液A,然后加入过量的碳酸钾溶液,除去氯化钡,过滤得到氯化钾和碳酸钾的混合溶液,再加入过量的盐酸,除去碳酸钾,最后经过加热浓缩,蒸发结晶,除去多余的稀盐酸,得到氯化钾晶体,据此进行分析回答有关的问题。 【详解】氯化钾样品中含有少量碳酸钾、硫酸钾和不溶于水的杂质,除去碳酸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需要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然后过滤后得到氯化钡、氯化钾的混合溶液A,然后加入过量的碳酸钾溶液,除去氯化钡,过滤得到氯化钾和碳酸钾的混合溶液,再加入过量的盐酸,除去碳酸钾,最后经过加热浓缩,蒸发结晶,除去多余的稀盐酸,得到氯化钾晶体; (1)检验提纯后的KCl中是否还含有SO42-的方法是取少量KCl晶体溶于水中,再加入适量稀HCl后,加入适量BaCl2,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含有SO42-,反之则没有; (2)用提纯后的KCl配制980 mL 1.00 mol/L的氯化钾溶液,则 ①实验室无980mL容量瓶,则选择1000mL容量瓶,即配制1000 mL 1.00 mol/L的氯化钾溶液,所需称量的KCl的质量为1L×1.00 mol/L×74.5g/mol=74.5g; ②容量瓶是定容容器,标有温度、容量及刻度线,不标浓度和压强,即选①、③、⑤; ③A.配制前容量瓶内壁刻度线以下存有水珠,不影响溶质和溶液的体积,即对所配溶液浓度无影响,故A错误; B.没有洗涤烧杯内壁,容量瓶内溶质减少,则所配溶液浓度偏低,故B正确; C.转移溶液时部分溶液溅出容量瓶外,容量瓶内溶质减少,则所配溶液浓度偏低,故C正确; D.定容时俯视,溶液的体积偏小,则所配溶液浓度偏高,故D错误; 故答案为BC; (3)据以上分析可知:试剂Ⅰ的名称为氯化钡,试剂Ⅱ的化学式为K2CO3,试剂Ⅲ的化学式为HCl。 【点睛】要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常见误差分析的基本方法:紧抓c=分析,如:用量筒量取浓硫酸倒入小烧杯后,用蒸馏水洗涤量筒并将洗涤液转移至小烧杯中,用量筒量取液体药品,量筒不必洗涤,因为量筒中的残留液是量筒的自然残留液,在制造仪器时已经将该部分的体积扣除,若洗涤并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导致n偏大,所配溶液浓度偏高;再如:配制氢氧化钠溶液时,将称量好的氢氧化钠固体放入小烧杯中溶解,未冷却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并定容,容量瓶上所标示的使用温度一般为室温,绝大多数物质在溶解或稀释过程中常伴有热效应,使溶液温度升高或降低,从而影响溶液体积的准确度,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定容后冷却至室温,溶液体积缩小,低于刻度线,导致V偏小,浓度偏大,若是溶解过程中吸热的物质,则溶液浓度偏小等。 22.Ba(OH)2是一种强碱,可用于测定天然气中CO2的含量。 (1)请写出足量氢氧化钡溶液吸收CO2气体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2)某课外小组通过以下实验操作测定Ba(OH)2·nH2O中n的值。 ①称取5.25g试样(含有杂质)配成100mL溶液。配置溶液中用到的仪器有天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胶头滴管。若配制过程中定容后经振荡、摇匀、静置,发现液面下降,再加适量蒸馏水,则所得溶液的浓度将__________(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②用30.00mL 1mol·L-1盐酸与上述Ba(OH)2溶液反应,消耗该Ba(OH)2溶液100.00mL(杂质不与酸反应),则该Ba(OH)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 ③另取5.25g试样加热至失去全部结晶水(杂质不分解),称得剩余固体质量3.09g,则Ba(OH)2·nH2O中n=__________。 【答案】 (1). CO2+Ba2++2OH-===BaCO3↓+H2O (2). 100mL容量瓶 (3). 玻璃棒 (4). 烧杯 (5). 偏小 (6). 0.15mol/L (7). 8 【解析】 【详解】(1)足量氢氧化钡溶液吸收CO2气体生成BaCO3,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2+Ba2++2OH-===BaCO3↓+H2O; (2)①称取5.25g试样(含有杂质)配成100mL溶液,需要经过溶解、转移并定容,其中溶解时需要玻璃棒和烧杯,转移时需要玻璃棒引流,定容时需要容量瓶和胶头滴管,则配置溶液中用到的仪器有天平、100mL容量瓶、玻璃棒、烧杯和胶头滴管;若配制过程中定容后经振荡、摇匀、静置,发现液面下降,再加适量蒸馏水,导致所配溶液的体积偏大,则所得溶液的浓度将偏小; ②设Ba(OH)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则1mol·L-1×0.03L=cmol/L×0.1L×2,解得:c=0.15,该Ba(OH)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5mol/L; ③5.25g试样中含有Ba(OH)2的物质的量为0.15mol/L×0.1L=0.015mol,含有水的物质的量为=0.12mol,所以1:n=0.015mol:0.12mol,解得n=8。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