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精做03 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试题君之大题精做君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人教版(选修4)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推荐】精做03 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试题君之大题精做君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人教版(选修4)

‎ ‎ ‎1.某学生为了探究锌与盐酸反应过程中的速率变化,他在50 mL稀盐酸中加入足量的锌粉,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反应放出的氢气(标态下),实验记录如下(累计值):‎ 时间(min)‎ ‎1‎ ‎2‎ ‎3‎ ‎4‎ ‎5‎ 氢气体积(mL)‎ ‎50‎ ‎120‎ ‎232‎ ‎290‎ ‎310‎ ‎(1)哪一时间段(指0~1、1~2、2~3、3~4、4~5 min)反应速率最小____,原因是____。‎ ‎(2)哪一时间段的反应速率最大____。‎ ‎(3)求2~3分钟时间段以盐酸的浓度变化来表示的该反应速率(设溶液体积不变)____。‎ ‎(4)如果反应太激烈,为了减缓反应速率而又不减少产生氢气的量,他在盐酸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下列溶液:A.蒸馏水、B.NaCl溶液、C.NaNO3溶液、D.CuSO4溶液、E.Na2CO3溶液 你认为可行的是____。‎ ‎【答案】(1)4~5 min 此时H+浓度小 ‎(2)2~3 min ‎ ‎(3)0.2 mol/(L·min)‎ ‎(4)AB 增大,D错误;E.加入Na2CO3溶液,生成CO2气体,影响生成氢气的量,E错误;答案选AB。‎ ‎2.为了研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反应速率,某同学通过实验测定了反应过程中生成的CO2气体的体积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情况,绘制出如图所示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碳酸钙与稀盐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这是由于反应物的总能量         (填“大于”或“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2)在0~t1、t1~t2、t2~t3、t3~t4各相等的时间段内, 收集到气体最多的是       时间段,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时间段,反应速率最小的是       时间段。‎ ‎(3)t1~t2时间段内影响反应速率的主要外界因素是      (填“温度”、“浓度”、“压强”或“催化剂”,下同),t2~t3时间段内影响反应速率的主要外界因素是       。‎ ‎【答案】(1)大于 ‎(2)t1~t2 t1~t2 t3~t4‎ ‎(3)温度 浓度 ‎ 3.在某化学反应中,气体混合物A、B、C的物质的量浓度(mol • L−1)与时间t(s)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t/s ‎200‎ ‎400‎ ‎800‎ c(A)/(mol • L−1)‎ ‎1.45‎ ‎1.28‎ ‎1.00‎ c(B)/(mol • L−1)‎ ‎0.38‎ ‎0.72‎ ‎1.28‎ c(C)/(mol • L−1)‎ ‎0.095‎ ‎0.18‎ ‎0.32‎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用A的浓度变化表示200~800 s内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mol • L−1 • min−1。‎ ‎(3)用C的浓度变化表示400〜800 s内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mol • L−1 • s−1。‎ ‎【答案】(1)2A===4B+C (2)0.045 (3)3.5×10−4‎ ‎4.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研究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A+BC+D的反应速率,他们将A、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并测定反应中生成物C的浓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情况,绘制出如图所示的曲线。据此,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0~t1、t1~t2、t2~t3各相同的时间段里,反应速率最大的时间段是__________,生成C的量最多的时间段是__________。‎ ‎(2)从反应速率的变化,可看出该反应可能是__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3)在t4后,C的浓度不再变化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你的分析,定性地画出该反应的速率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曲线(有几种情况画几种坐标图)。‎ ‎【答案】(1)t1〜t2 t1〜t2‎ ‎(2)放热 ‎ ‎(3)至少有一种反应物消耗完或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5.【探究课题】浓度、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探究准备】‎ 仪器:酒精灯、具支试管、量气装置、胶头滴管等,装置如图所示。药品:20% H2O2溶液、MnO2粉末、10%H2O2溶液。‎ ‎【探究过程】‎ ‎(1)用胶头滴管吸取20%的H2O2溶液,塞紧橡胶塞,将H2O2溶液挤入具支试管中,观察常温变化情况。‎ ‎(2)取下橡胶塞,迅速加入少量MnO2粉末,立即塞紧塞子,可观察到 ,右侧量气装置的两玻璃管中液面迅速升降。‎ ‎(3)待上述反应停止后,取下橡胶塞,倒出原溶液后用胶头滴管吸取10%的H2O2溶液,塞好塞子,将H2O2溶液迅速挤入具支试管中,可观察到 ,右侧量气装置的两玻璃管中液面 。‎ ‎(4)加热具支试管,可观察到 ,右侧量气装置的两玻璃管中液面 。‎ ‎【注意事项】‎ ‎(1)实验前必须检验装置的 ,以保证实验成功。‎ ‎(2)H2O2溶液、MnO2粉末应迅速加入,迅速塞紧橡胶塞,以保证实验效果。‎ ‎(3)量气装置的玻璃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为了便于观察两玻璃管中液面升降变化的快慢,可在水中 。‎ ‎【探究结论】‎ 用同一个实验装置演示说明了浓度、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等多个实验问题。‎ ‎(1)对比加入MnO2粉末前后的反应情况,说明MnO2是该反应的 ,催化剂可 。‎ ‎(2)对比20%的H2O2溶液和10%的H2O2溶液在MnO2催化下的反应可知: ‎ ‎ 。‎ ‎(3)升高温度可 ,降低温度可 。‎ ‎【答案】‎ ‎【探究过程】‎ ‎(2)有大量气体逸出 ‎(3)气体逸出速率明显减小 升降变缓 ‎(4)气体逸出的速率增大 升降变快 ‎【注意事项】‎ ‎(1)气密性 (3)滴入两滴红墨水 ‎【探究结论】‎ ‎(1)催化剂 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2)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可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减小反应物的浓度可使化学反应速率减小 ‎ ‎(3)增大化学反应速率 减小化学反应速率 ‎【探究过程】(2)加入少量MnO2粉末,H2O2溶液分解速率加快,可观察到有大量气体逸出。(3)改为加入10%的H2O2溶液,浓度减小,气体逸出速率明显减小,右侧量气装置的两玻璃管中液面升降变缓。(4)加热具支试管,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则气体逸出的速率增大,右侧量气装置的两玻璃管中液面升降变快。‎ ‎【注意事项】(1)该实验有气体生成,实验前必须检验装置的气密性,以保证实验成功。‎ ‎(3)将水滴入红墨水,可以更好的观察水面升降。‎ ‎【探究结论】(1)对比加入MnO2粉末前后的反应情况,加入MnO2后,可明显观察到反应速率加快,说明MnO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催化剂可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2)对比20%的H2O2溶液和10%的H2O2溶液在MnO2催化下的反应可知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可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减小反应物的浓度可使化学反应速率减小。‎ ‎(3)加热具支试管前后现象的不同,可以说明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升高温度可增大化学反应速率,降低温度可减小化学反应速率。‎ ‎6.甲、乙两个实验小组利用KMnO4酸性溶液与H2C2O4溶液反应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设计实验方案如下(实验中所用KMnO4溶液均已加入H2SO4) :‎ 甲组:通过测定单位时间内生成CO2气体体积的大小来比较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某同学进行实验,实验装置如图。其中A、B的成分见表:‎ 序号 A溶液 B溶液 ‎①‎ ‎2 mL 0.2mol/LH2C2O4溶液 ‎4 mL0.01mol/LKMnO4溶液 ‎②‎ ‎2 mL 0.1mol/LH2C2O4溶液 ‎4 mL0.01mol/LKMnO4溶液 ‎③‎ ‎2 mL 0.2mol/LH2C2O4溶液 ‎4 mL0.01mol/LKMnO4溶液和少量MnSO4‎ ‎(1)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束后读数前需要移动量气管,使两个量气管的液面相平。‎ 乙组:通过测定KMnO4溶液褪色所需时间的多少来比较化学反应速率。为了探究KMnO4与H2C2O4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某同学在室温下完成以下实验 实验编号 ‎1‎ ‎2‎ ‎3‎ ‎4‎ 水/mL ‎10‎ ‎5‎ ‎0‎ X ‎0.5mol/LH2C2O4/mL ‎5‎ ‎10‎ ‎10‎ ‎5‎ ‎0.2mol/L KMnO4/mL ‎5‎ ‎5‎ ‎10‎ ‎10‎ 时间/S ‎40‎ ‎20‎ ‎10‎ ‎______‎ ‎(2) X=______,4号实验中始终没有观察到溶液褪色,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2号反应中,H2C2O4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 ‎(4)在实验中发现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和草酸溶液反应时,开始一段时间反应速率较慢,溶液褪色不明显;但不久突然褪色,反应速率明显加快。某同学认为是放热导致溶液温度升高所致,重做3号实验,测定过程中溶液不同时间的温度,结果如表:‎ 时间/S ‎0‎ ‎5‎ ‎10‎ ‎15‎ ‎20‎ ‎25‎ ‎30‎ 温度/℃‎ ‎25‎ ‎26‎ ‎26‎ ‎26‎ ‎26.5‎ ‎27‎ ‎27‎ 结合实验目的与表中数据,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看,你的猜想还可能是______________的影响。若用实验证明你的猜想,除了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草酸溶液外,还需要选择的试剂最合理的是_________。‎ a.硫酸钾 b.水 c.二氧化锰 d.硫酸锰 ‎【答案】(1)5H2C2O4+2MnO4−+6H+===10CO2↑+2Mn2++8H2O ‎(2)5 H2C2O4的量太少,KMnO4过量 ‎(3)0.00625mol·L−1·s−1‎ ‎(4)反应速率加快不是温度的影响 ‎(5)催化剂 d ‎7.某化学小组为了研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原理)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10CO2↑+8H2O ‎(实验内容及记录)‎ 实验编号 实验温度/℃‎ 试管中所加试剂及其用量/mL 溶液褪至无色所需时间/min ‎0.6mol/L H2C2O4溶液 H2O ‎3mol/L 稀H2SO4溶液 ‎0.05mol/L KMnO4溶液 ‎①‎ ‎25‎ ‎3.0‎ V1‎ ‎2.0‎ ‎3.0‎ ‎1.5‎ ‎②‎ ‎25‎ ‎2.0‎ ‎3.0‎ ‎2.0‎ ‎3.0‎ ‎2.7‎ ‎③‎ ‎50‎ ‎2.0‎ V2‎ ‎2.0‎ ‎3.0‎ ‎1.0‎ ‎(1)请完成此实验设计,其中:V1=________,V2=__________。‎ ‎(2)实验①、②探究的是_____________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根据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应选择________________(填实验编号)。‎ ‎(4)利用实验1中的数据,计算用KMnO4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 ‎(5)该小组同学根据经验绘制了n(Mn2+)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1所示,但有同学查阅已有的实验资料发现,该实验过程中n(Mn2+)随时间变化的实际趋势如图2所示。‎ 该小组同学根据图2所示信息提出了新的假设,并设计以下实验方案继续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编号 实验温度/℃‎ 试管中所加试剂及其用量 再向试管中加入某种固体 溶液褪至无色所需时间/min ‎0.6mol/L H2C2O4溶液 H2O ‎3mol/L 稀H2SO4溶液 ‎0.05mol/L KMnO4溶液 ‎④‎ ‎25‎ ‎2.0‎ ‎3.0‎ ‎2.0‎ ‎3.0‎ MnSO4‎ t ‎①该小组同学提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该小组同学提出的假设成立,应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 ‎【答案】(1)2.0 3.0‎ ‎(2)浓度 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减小)反应物浓度,加快(减慢)化学反应速率 ‎(3)②③ ‎ ‎(4)1.0×10−2mol/(L·min)‎ ‎(5)①Mn2+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 ②加入MnSO4固体后,KMnO4溶液比实验②更快褪色 ‎8.(1)在某一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某一反应中A、B、C、D四种气体的物质的量n(mol)随时间t(min)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前2 min用A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__。在2 min时,图像发生改变的原因是________(填字母)。‎ A.增大压强 B.降低温度 C.加入催化剂 D.增加A的物质的量 ‎(2)在100 ℃时,将0.01 mol的四氧化二氮气体充入0.1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隔一定时间对该容器内的物质进行分析,得到如下表格:‎ 时间/s 浓度/mol·L−1‎ ‎0‎ ‎20‎ ‎40‎ ‎60‎ ‎80‎ ‎100‎ c(N2O4)/mol·L−1‎ ‎0.100‎ ‎0.070‎ ‎0.050‎ c3‎ a b c(NO2)/mol·L−1‎ ‎0.000‎ ‎0.060‎ c2‎ ‎0.120‎ ‎0.120‎ ‎0.120‎ 试填空:‎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达到平衡时四氧化二氮的转化率为_______。‎ ‎②在0~20 s内,四氧化二氮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哪一时间段______(指0~20、20~40、40~60、60~80、80~100 s)反应速率最大并解释______。‎ ‎【答案】(1) ①4A+5B6C+4D ②0.1 mol·L−1·min−1 AC ‎ ‎(2)①N2O42NO2 60% ②0.001 5 mol·L−1·s−1 0~20 s;开始时反应物的浓度最大 ‎ 9.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很多,某化学小组用实验的方法进行探究。他们只利用Cu、 Fe、 Mg和不同浓度的硫酸(0. 5 mol·L−1 、2 mol·L−1、18.4 mol·L−1)设计实验方案来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甲同学研究的实验报告如下表:‎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①分别取等体积的2 mol·L−1的硫酸于三支试管中;‎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速率Mg>Fe,Cu不反应 金属的性质越活泼,反应速率越快 ‎(1)甲同学表中实验步骤②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同学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要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还需控制的实验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同学为了更精确地研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定量实验。‎ ‎(3)乙同学在实验中应该测定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_。‎ ‎(4)乙同学完成该实验应选用的实验药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实验中不选用某浓度的硫酸,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向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大小、形状相同的Cu、Fe、Mg ‎(2)研究金属(或反应物)本身的性质与反应速率的关系  温度相同 ‎(3)一定时间内产生气体的体积(或产生一定体积的气体所需时间) ‎ ‎(4)Mg(或Fe)、0.5 mol • L−1硫酸和2 mol • L−1硫酸  常温下,Mg与18. 4 mol • L−1硫酸反应生成SO2,Fe在18. 4 mol • L−1硫酸中钝化 ‎ 10.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探究反应速率的测定和比较。‎ ‎【实验目的】测定锌与稀硫酸反应的速率 ‎【实验用品】锥形瓶、双孔塞、胶皮管、分液漏斗、直角导管、50mL注射器、铁架台、秒表、锌粒、1mol/L硫酸、4mol/L硫酸。‎ ‎【实验步骤】‎ ‎(1)取一套装置(如图所示),加入40 mL 1 mol/L的硫酸和锌粒,测量收集10 mL H2所需的时间。‎ ‎(2)取另一套装置,加入40 mL 4 mol/L的硫酸和锌粒,测量收集10 mL H2所需的时间。‎ ‎【实验现象】锌与稀硫酸反应 (填现象),收集10 mL气体,(2)所用时间比(1)所用时间 (填“长”或“短”)。‎ ‎【实验结果】‎ 加入试剂 反应时间 反应速率 ‎40 mL1 mol/L硫酸 长 ‎40 mL4 mol/L硫酸 短 ‎【实验结论】4mol/L硫酸与锌反应比1mol/L硫酸与锌反应的速率 。‎ ‎【注意事项】(1)锌的颗粒(即表面积)大小 ;‎ ‎(2)40mL的硫酸要迅速加入;‎ ‎(3)装置 ,且计时要迅速准确;‎ ‎(4)气体收集可以用排水量气装置(如图所示)代替。‎ ‎【实验讨论】除本实验测定反应速率的方法外,可行的方案还有(至少填两种):‎ ‎(1) 。‎ ‎(2) 。‎ ‎【答案】【实验现象】产生气泡 短 ‎ ‎【实验结果】小 大 ‎ ‎【实验结论】大 ‎【注意事项】(1)基本相同 (3)气密性良好 ‎ ‎【实验讨论】(1)测定单位时间内产生的H2的体积 ‎ ‎(2)测定一段时间内H+的浓度变化 ‎(3)测定一段时间内锌粒的质量变化(答两条即可)‎ ‎ 11.某化学小组为了研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原理)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10CO2↑+8H2O ‎(实验内容及部分记录)‎ 请回答:‎ ‎(1)根据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实验1中数据计算,用KMnO4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v(KMnO4)=________。‎ ‎(3)该小组同学根据经验绘制了n(Mn2+)随时间变化趋势的示意图,如图甲所示。但有同学查阅已有的实验资料发现,该实验过程中n(Mn2+)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应如图乙所示。该小组同学根据图乙所示信息提出了新的假设,并继续进行实验探究。‎ ‎①该小组同学提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你帮助该小组同学完成实验方案,并填写表所加固体的化学式_______。‎ ‎③若该小组同学提出的假设成立,t的大小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大KMnO4浓度(或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增大 ‎(2)1.5×10−2 mol·L−1·min−1‎ ‎(3)①生成物中的MnSO4为该反应的催化剂[或Mn2+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 ②MnSO4 ③<4 min ‎ 12.Ⅰ.(1)在四个同样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g)+3B(g) 2C(g),在同一时间内测得容器内的反应速率:甲为:v(A)=3mol/(L•min);乙为v(B)=4.5mol/(L•min);丙为v(C)=4mol/(L•min);丁为v(A)=0.75mol/(L•s)。则反应速率由低到高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Ⅱ.热力学标准态(298 K、101 kPa)下,由稳定单质发生反应生成1 mol化合物的反应热叫该化合物的生成热(ΔH)。下图为氧族元素氢化物a、b、c、d的生成热数据示意图(氧族元素包括氧、硫、硒、碲)。试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焓变数据可以确定a代表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填汉字名称)。‎ ‎(2)硒化氢(H2Se)在上述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Ⅰ.(1)乙<丙<甲<丁 Ⅱ.(1) 碲 (2)H2Se(g) ===Se(s)+H2(g) ΔH=+81 kJ•mol−1‎ ‎ 13.某学生为了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进行以下实验。‎ ‎(1)向100 mL稀硫酸中加入过量的锌粉,标准状况下测得数据累计值如下:‎ 时间/min ‎1‎ ‎2‎ ‎3‎ ‎4‎ ‎5‎ 氢气体积/mL ‎50‎ ‎120‎ ‎232‎ ‎290‎ ‎310‎ ‎①在0~1、1~2、2~3、3~4、4~5 min各时间段中:‎ 反应速率最大的时间段是________min,主要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速率最小的时间段是________min,主要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了减缓反应速率但不减少产生氢气的量,可以在稀硫酸中加入________(填序号)。‎ a.蒸馏水 b.NaOH溶液 c.NaNO3溶液 d.Na2CO3溶液 ‎(2)进行以下对比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 Ⅰ 实验 Ⅱ :另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5 mL5% H2O2溶液和5 mL10%H2O2溶液,均未观察到有明显的气泡产生。‎ ‎①双氧水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 Ⅰ 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③实验 Ⅱ 未观察到预期现象,为了达到该实验的目的,可采取的改进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2~3 反应放热,温度升高,速率加快 4~5 溶液中 H+浓度很小 ②a ‎(2)①2H2O2===2H2O+O2↑ ②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③滴加2滴1 mol/L 的FeCl3溶液或水浴加热 ‎ (2)①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应方程式为2H2O2===2H2O+O2↑,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2H2O2===2H2O+O2↑;②分别在试管A、B中加入5 mL5% H2O2溶液,各滴入12滴1mol/L 的FeCl3溶液,待试管中均有适量气泡出现,说明过氧化氢分解能发生,试管A、B中均有适量气泡出现时,将试管A放入盛有5℃左右冷水的烧杯中,将试管B放入盛有40℃左右热水的烧杯中,两支试管不同点是试管A的温度比试管B的温度低,说明研究的是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③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有浓度、温度、气体的压强、催化剂、固体的表面积,为加快反应速率,使反应现象明显,可从温度或催化剂的影响角度考虑,如:将两支试管同时放入盛有相同温度热水的烧杯中,或向两支试管中同时滴入2滴1 mol/L 的FeCl3溶液,观察产生气泡的速率,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滴加2滴1 mol/L 的FeCl3溶液或水浴加热。‎ ‎14.过氧化氢酶是能催化H2O2分解的一种生物催化剂,在动植物的器官中都有一定量的存在。某农村中学实验小组为节约开支,选择在绿色植物中寻找良好的生物催化剂,以备学生实验之用。根据当地实际,选择新鲜土豆、辣椒、苦卖菜叶,其实验分为如下几个步骤:(各步均在室温下进行)‎ Ⅰ.(1)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实验目的)‎ 各取3 g新鲜的土豆、辣椒肉、辣椒籽、苦卖菜叶并剪成米粒大小,分别与3 mL 10%的H2O2溶液混合于如图所示的锥形瓶中,测定产生40 mL气体所用时间,实验记录如下表所示:‎ 催化剂 新鲜的土豆 新鲜的辣椒肉 新鲜的辣椒籽 新鲜的苦荬菜叶 时间 ‎140 s ‎160 s ‎175 s ‎25 s 结论:新鲜的苦荬菜叶对H2O2的分解催化效果最好。‎ ‎(2)催化剂用量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分别称量2.0 g、2.5 g、3.0 g、3.5 g、4.0 g的________作催化剂,与3 mL 10%的H2O2溶液混合,仍然测定产生40 mL气体所用时间。‎ 催化剂质量 ‎2.0 g ‎2.5 g ‎3.0g ‎3.5g ‎4.0 g 时间 ‎50 s ‎26 s ‎25 s ‎42 s ‎48 s 结论:催化剂用量在2.5〜3.0 g时催化效果最好。‎ ‎(3)不同浓度的H2O2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该实验步骤及实验记录略)。‎ Ⅱ.(1)量气装置如下图所示。图中装置的三部分均被铁架台固定不动,在读取40 mL气体体积时,几次实验均未调节两管中液面相平,请问这对本实验有没有影响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量气装置 ‎【答案】Ⅰ.(1)不同蔬菜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新鲜的苦荬菜叶 Ⅱ.(1)没有影响 本实验均选择产生相同体积气体时所需时间作对比,图中装置被固定,液面差相同时,气体压强相同,气体体积也相同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