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化学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化学试题

田家炳高中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月考考试 高 二 化 学 试 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有一支50mL酸式滴定管中盛盐酸,液面恰好在amL刻度处,把管内液体全部放出,盛入量筒内,所得液体体积一定是( )‎ A. a mL B. (50―a)mL C. 大于(50―a)mL D. 大于amL ‎【答案】C ‎【解析】‎ ‎【详解】滴定管的“0”刻度在上端,满刻度在下端,滴定管刻度值从上到下刻度逐渐增大,滴定管满刻度以下还有一段空间没有刻度,50mL滴定管中实际盛放液体的体积大于50mL,因此,一支50mL酸式滴定管中盛盐酸,液面恰好在a mL刻度处,把管内液体全部放出,还有满刻度以下的溶液一并放出,总量超过(50–a)mL,故选C。‎ ‎2.用水稀释 0.1mol/L 氨水时,溶液中随着水量的增加而减小的是( )‎ A. c(OH﹣)/ c(NH3.H2O) B. c(NH3.H2O)/ c(OH﹣)‎ C. c(H+)和 c(OH﹣)的乘积 D. OH﹣的物质的量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由NH3.H2OOH-+NH4+可知,加水促进电离,则n(NH3.H2O)减少,n(OH-)增大,c(OH﹣)/ c(NH3.H2O),上下同时乘以体积,c(OH﹣)/ c(NH3.H2O)= n(OH-)/ n(NH3.H2O),二者的比值增大,A项不符合题意;‎ B. 由NH3.H2OOH-+NH4+可知,加水促进电离,则n(NH3.H2O)减少,n(OH-)增大,c(OH﹣)/ c(NH3.H2O),上下同时乘以体积, c(NH3.H2O)/ c(OH﹣) = n(NH3.H2O)/ n(OH-),二者的比值减小,B项符合题意;‎ C.因加水稀释时,温度不变,则c(H+)和c(OH-)的乘积不变,C项不符合题意;‎ D.由NH3·H2OOH-+NH4+可知,加水促进电离,OH-的物质的量增大,D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某学生的实验报告所列出的下列数据中合理的是 A. 用量筒量取稀盐酸 B. 用托盘天平称量 ‎ C. 用广泛试纸测得某溶液的为2.3‎ D. 用滴定管做中和滴定时,用去某浓度的碱溶液 ‎【答案】D ‎【解析】‎ ‎【详解】A项,10mL量筒的精确度只能精确到0.1mL,故A项错误;‎ B项,托盘天平精确度为0.1g,故B项错误;‎ C项,广泛pH试纸的测量精度为1,故C项错误;‎ D项,滴定管的精确度可以达到0.01mL,故D项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选D。‎ ‎4.下列溶液加热蒸干后,能析出溶质固体的是 A. AlCl3 B. KHCO3 C. Fe2(SO4)3 D. NH4HCO3‎ ‎【答案】C ‎【解析】‎ ‎【详解】A.AlCl3加热后水解生成Al(OH)3和HCl,Al(OH)3易分解生成Al2O3,HCl易挥发,最后得到Al2O3固体;‎ B.KHCO3加热易分解生成K2CO3,最后得到K2CO3固体;‎ C.Fe2(SO4)3加热后水解生成Fe(OH)3和硫酸,但硫酸难以挥发,最后又能得到Fe2(SO4)3;‎ D.NH4HCO3加热易分解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最后没有固体剩余。‎ 本题选C。‎ ‎5.在pH均为9的NaOH和CH3COONa两种溶液中,假设由水电离产生的OH- 离子浓度分别为Amol/L与Bmol/L,则A和B关系为:‎ A. A>B B. A=10-4B C. B=10-4 A D. A=B ‎【答案】B ‎【解析】‎ ‎【详解】酸或碱抑制水电离,含有弱根离子的盐促进水电离,pH=9的氢氧化钠和醋酸钠,醋酸钠促进水电离,氢氧化钠抑制水电离,NaOH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OH-)=c(H+)=10-9 mol·L-1,醋酸钠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OH-)= = =10-5 mol·L-1‎ ‎,所以A=10-4B;‎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水的电离,明确哪些物质促进水电离、哪些物质抑制水电离是解本题关键,注意酸溶液中水电离出氢离子浓度、碱溶液中水电离出氢氧根离子浓度的方法,为易错点.‎ ‎6.一定量的盐酸跟过量的铁粉反应时,为了减缓反应速度,且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盐酸中加入适量的:‎ ‎①NaOH固体 ②H2O ③NH4Cl固体 ④CH3COONa固体 ⑤NaNO3固体 A. ②④ B. ①② C. ②③⑤ D. ②④⑤‎ ‎【答案】A ‎【解析】‎ ‎【分析】‎ Fe与盐酸反应的实质为Fe+2H+═Fe2++H2↑,为了减缓反应速度,且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则可减小氢离子的浓度,但不改变氢离子的物质的量。‎ ‎【详解】①NaOH固体,氢离子的物质的量及浓度均减小,故①错误;‎ ‎②H2O,减小氢离子的浓度,但不改变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故②正确;‎ ‎③NH4Cl能够水解,溶液显酸性,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氢离子的物质的量稍增大,速率稍加快,故③错误;‎ ‎④CH3COONa固体,CH3COONa固体与盐酸反应生成弱酸,减小氢离子的浓度,但不改变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故④正确;‎ ‎⑤NaNO3固体,氢离子的浓度、氢离子的物质的量都没有变化,但HNO3具有强氧化性,得不到氢气,故⑤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明确反应的实质及氢离子的浓度减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难点⑤Fe+4H++NO3-=Fe3++NO↑+2H2O,得不到氢气。‎ ‎7.将4 mol A气体和2 mol B气体在2 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气)+B(气)2C(气)。若经2 s(秒)后测得C的浓度为0.6 mol·L-1,现有下列几种说法:‎ ‎①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平均速率为0.3 mol·L-1·s-1‎ ‎②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 mol·L-1·s-1‎ ‎③2 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 ‎④2 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 mol·L-1‎ 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 ‎2A(气)+B(气)2C(气),若经 2s(秒)后测得 C 的浓度为 0.6mol·L-1,v(C)=0.3mol·L-1·s-1,结合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分析A、B;生成C的物质的量为1.2mol,则转化的A为1.2mol、B为0.6mol,以此分析C、D。‎ ‎【详解】①经 2s(秒)后测得 C 的浓度为 0.6mol·L-1,v(C)=0.3mol·L-1·s-1,由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0.3 mol·L-1·s-1,故正确;‎ ‎②由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0.15mol·L-1·s-1,故错误;‎ ‎③生成C的物质的量为1.2mol,则转化的A为1.2mol,所以A的转化率为×100%=30%,故错误;‎ ‎④生成C的物质的量为1.2mol,则转化的B为0.6mol,2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mol·L-1,故正确;‎ ‎①④正确,‎ 故选B。‎ ‎8.在CH3COOHH++CH3COO-的电离平衡中,要使电离平衡右移且氢离子浓度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 A. 加入NaOH B. 加入盐酸 C. 加水 D. 升高温度 ‎【答案】D ‎【解析】‎ ‎【详解】A选项,加入NaOH,消耗氢离子,氢离子浓度降低,平衡正向移动,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 B选项,加入盐酸,氢离子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故B错误,不符合题意;‎ C选项,加水,平衡逆向移动,由于溶液体积增大占主要影响因素,因此氢离子浓度减小,故C错误,不符合题意;‎ D选项,升高温度,电离是吸热反应,因此平衡正向移动,氢离子浓度增大,故D正确,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D。‎ ‎【点睛】弱电解质电离加水稀释“看得见的浓度减小,看不见的浓度增大”即电离方程式中看见的微粒的浓度减小,隐含的离子浓度增大。‎ ‎9.相同体积的pH=3的强酸溶液和弱酸溶液分别跟足量的镁完全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强酸溶液产生较多的氢气 B. 弱酸溶液产生较多的氢气 C. 两者产生等量的氢气 D. 无法比较两者产生氢气的量 ‎【答案】B ‎【解析】‎ pH=3的强酸溶液和弱酸溶液,由于弱酸的电离程度通常非常小,所以弱酸的物质的量浓度远远大于强酸。相同体积的pH=3的强酸溶液和弱酸溶液中,弱酸的物质的量远远大于强酸,分别跟足量的镁完全反应后,弱酸生成的氢气远远多于强酸,所以B正确,本题选B。‎ ‎10.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A. c(H+)=1×10-7mol/L的溶液 B. pH=pOH 的溶液 C. 使石蕊试液呈紫色的溶液 D. 由等体积、等物质量浓度的一元酸跟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所形成的溶液 ‎【答案】B ‎【解析】‎ ‎【分析】‎ 溶液一定呈中性,说明溶液中c(H+)=c(OH-),不能根据pH、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浓度大小判断溶液酸碱性。‎ ‎【详解】A.c(H+)=1×10-7mol·L-1的溶液可能呈酸性、碱性或中性,如果c(H+)=c(OH-),则溶液呈中性,如果c(H+)>c(OH-),则溶液呈酸性,如果c(H+)<c(OH-),则溶液呈碱性,故A错误;‎ B.pH=pOH的溶液(pOH是OH-浓度的负对数),说明溶液中存在c(H+)=c(OH-),则溶液呈中性,故B正确;‎ C.使石蕊试液呈紫色的溶液一种常用的酸碱指示剂,变色范围是pH=5.0-8.0之间,不能确定是酸性、中性、碱性,故C错误。‎ D.由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一元酸跟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所形成的溶液,如果酸是强酸,则溶液呈中性,如果酸是弱酸,则溶液呈碱性,故D错误;‎ 故选:B。‎ ‎11.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中,含微粒种类最多的是( )‎ A. CaCl2 B. CH3COONa C. NH3 D. K2S ‎【答案】D ‎【解析】‎ ‎【详解】A、CaCl2不水解,溶液中存在的粒子有Ca2+、Cl-、OH-、H+、H2O,共5种;‎ B、CH3COONa发生水解,溶液中存在Na+、CH3COO-、CH3COOH、H+、OH-、H2O,共6种粒子;‎ C、氨水中存在NH3、NH3·H2O、NH4+、OH-、H+、H2O,共6种粒子;‎ D、K2S中S2-发生两步水解,溶液中存在K+、S2-、HS-、H2S、OH-、H+、H2O,共7种粒子;‎ 答案选D。‎ ‎12.下列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HCO3-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HCO3-+H2OH3O++CO32-‎ B. H2SO3的电离方程式H2SO32H++SO32-‎ C. CO32-的水解方程式:CO32-+2H2OH2CO3+2OH-‎ D. CaCO3的电离方程式:CaCO3 Ca2++CO32-‎ ‎【答案】A ‎【解析】‎ A.HCO3-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生成碳酸根离子和水合氢离子,电离方程式为HCO3-+H2OH3O++CO32-,故A正确;B.亚硫酸是二元弱酸,分步电离,第一步电离生成氢离子和亚硫酸氢根离子,第二步电离生成亚硫酸根离子和氢离子,且第一步电离程度远远大于第二步电离,其第一步电离方程式为H2SO3H++HSO3-,故B错误; C、碳酸根的水解分两步进行,先水解为碳酸氢根,最后水解为碳酸,故C错误;D.碳酸钙是难溶物,但是为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CaCO3=Ca2++CO32-,故D错误;故选A。‎ 点睛:明确电解质强弱及电离方程式书写特点是解本题关键。注意多元弱酸、多元弱碱电离方程式书写区别,易错选项是D,电离方程式中“=”或“ ”的书写与其电离程度有关,与电解质溶解性无关。‎ ‎13.氢氰酸(HCN)的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它是弱电解质的是 A. 1mol/L甲酸溶液的pH约为3‎ B. HCN易溶于水 C. 10 mL1mol/LHCN恰好与10 mL 1mol/L NaOH溶液完全反应 D 用HCN溶液做导电性实验,灯泡很暗 ‎【答案】A ‎【解析】‎ ‎【详解】A. 1mol/L甲酸溶液的pH约为3,说明甲酸没有全部电离,故A正确;‎ B. HCN易溶于水,与酸碱性无必然联系,故B错误;‎ C. 10 mL1mol/LHCN恰好与10 mL 1mol/L NaOH溶液完全反应,只能说明HCN一元酸,不能说明它是弱酸,故C错误;‎ D. 用HCN溶液做导电性实验,灯泡很暗,只能说明溶液中离子溶液低,不能说明它是否完全电离,故D错误;‎ 故选A。‎ ‎14.为了配制NH4+浓度与Cl-的浓度比为1:1的溶液,可在NH4Cl溶液中加入:①适量HCl②适量NaCl③适量的氨水④适量的NaOH,正确的是 A ①② B. ④ C. ③④ D. ③‎ ‎【答案】D ‎【解析】‎ 氯化铵是弱碱强酸盐,由于水解,导致溶液中,溶液呈酸性,为了配制与的浓度比为1:1的溶液,可以增加铵根离子浓度,或减少溶液中氯离子的浓度;①加入后氯离子浓度增加,不能配制与的浓度比为1:1的溶液,①错误;②加入后氯离子浓度增加,不能配制与的浓度比为1:1的溶液,②错误;③加入适当氨水增加了铵根离子浓度,可以配制与的浓度比为1:1的溶液,③正确;④加入后,中和了氢离子,平衡右移,铵根离子浓度降低,不能配制与的浓度比为1:1的溶液,④错误;只有③符合题意,正确选项D。‎ 点睛:为了配制NH4+浓度与Cl-的浓度比为1:1的溶液,可在NH4‎ Cl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硫酸铵、硝酸铵、氨水等,或加入适量的硝酸银等,总体的思路为增加铵根离子浓度,或减少溶液中氯离子的浓度,即可达到目的。‎ ‎15.在一定温度不同压强(P1c(OH-),总之:c(Na+)=c(Cl-)>c(CH3COO-)>c(OH-),故A正确;‎ B. 0.1mol•L-1 NH4Cl溶液与0.1mol•L-1氨水等体积混合(pH>7):NH3•H2O的电离大于NH4+水解,c(NH4+)>c(Cl-)>c(NH3•H2O)>c(OH-),故B错误;‎ C. 0.1mol•L-1 Na2CO3溶液与0.1mol•L-1 NaHCO3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钠与碳酸各存在形态之和的比为3:2,2c(Na+)=3[c(CO32-)+c(HCO3-)+c(H2CO3)],故C错误;‎ D. 0.1mol•L-1 Na2C2O4溶液与0.1mol•L-1 HCl溶液等体积混合(H2C2O4为二元弱酸),相当于0.1mol•L-1 NaHC2O4溶液与0.1mol•L-1 NaCl溶液混合,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l—不能丢失: c(Cl -)+2c(C2O42-)+c(HC2O4-)+c(OH-)=c(Na+)+c(H+),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两溶液混合后离子浓度大小比较,难点C,物料守恒,明确溶液中要比较的两种粒子总量的比是解题关键,钠与碳酸各存在形态之和的比为3:2,易错点D,写电荷守恒要将离子分析全,不能漏写。‎ ‎20.室温下,pH相同体积相同的醋酸和盐酸两种溶液分别采取下列措施,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加水稀释2倍后,两溶液的pH均减小 B. 使温度都升高20℃后,两溶液的pH均不变 C. 加适量的醋酸钠晶体后,两溶液的pH均减小 D. 加足量的锌充分反应后,醋酸产生的氢气比盐酸多 ‎【答案】D ‎【解析】‎ ‎【详解】A.醋酸中存在电离平衡,盐酸中不存在氯化氢的电离平衡,加水稀释后,促进醋酸的电离,所以盐酸的pH变化程度大,且pH均增大,故A错误; ‎ B.盐酸是强酸,不存在电离平衡,升高温度不影响盐酸的pH,醋酸是弱酸,其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升高温度,促进醋酸电离,导致醋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所以醋酸的pH减小,故B错误; ‎ C.向盐酸中加入醋酸钠晶体,醋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醋酸,导致溶液的pH增大,向醋酸中加入醋酸钠,能抑制醋酸电离,导致其溶液的pH增大,故C错误; ‎ D.pH相同、体积相同的醋酸和盐酸,醋酸的物质的量大于盐酸,且二者都是一元酸,所以分别与足量的锌反应,醋酸产生的氢气比盐酸多,故D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40分)‎ ‎21.(1)AgNO3的水溶液呈________________(填“酸”、“中”、“碱”)性,常温时的pH_____7(填“>”、“=”、“<”),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室在配制AgNO3的溶液时,常将AgNO3固体先溶于较浓的硝酸中,然后再用蒸馏水稀释到所需的浓度,以____________(填“促进”、“抑制”)其水解。‎ ‎(2)氯化铝水溶液呈_______性 ,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把AlCl3溶液蒸干,灼烧,最后得到的主要固体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配制硫化钠溶液时,为了防止发生水解,可以加入少量的______________。‎ ‎【答案】 (1). 酸 (2). < (3). Ag++ H2OAgOH + H+ (4). 抑制 (5). 酸 (6). Al3++3H2OAl(OH)3+3H+ (7). Al2O3 (8). NaOH ‎【解析】‎ ‎【详解】(1)AgNO3是强酸弱碱盐,阴离子水解,水溶液呈酸性,pH小于7。水解方程式是Ag++ H2OAgOH + H+;硝酸银溶于水,银离子水解,溶液显酸性。所以将AgNO3固体先溶于较浓的硝酸中的目的是抑制银离子的水解;‎ ‎(2)氯化铝溶于水,铝离子水解,溶液显酸性,水解方程式是Al3++3H2OAl(OH)3+3H+‎ ‎。水解吸热,加热促进水解,且生成的氯化氢挥发,进一步促进水解,所以最终得到的是氢氧化铝,灼烧得到氧化铝;‎ ‎(3)硫化钠溶于水,硫离子水解,溶液显碱性。所以在配制硫化钠溶液时,为了防止发生水解,可以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 ‎【点睛】盐电离出来的离子结合水电离出来的 H+或 OH-生成弱电解质的过程。盐类水解的应用主要有:①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和比较盐溶液酸碱性的强弱时,通常需考虑盐的水解。②比较盐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相对大小时,当盐中含有易水解的离子,需考虑盐的水解。③判断溶液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当有弱碱阳离子和弱酸阴离子之间能发生强烈双水解,则不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④配制易水解的盐溶液时,需考虑抑制盐的水解。⑤选择制备盐的途径时,需考虑盐的水解。⑥离子除杂、化肥的使用需考虑盐类的水解。⑦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时需要考虑盐类水解。‎ ‎22.(1)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醋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溶液呈 (填“酸性”,“中性”或“碱性”,下同),溶液中c(Na+) c(CH3COO-)(填“ >” 或“=”或“<” )。‎ ‎(2)pH=3的醋酸和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 ,溶液中c(Na+) c(CH3COO-)(填“ >” 或“=”或“<” )‎ ‎(3)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醋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溶液中醋酸根离子和钠离子浓度相等,则混合后溶液呈 ,醋酸体积 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填“ >” 或“=”或“<” )‎ ‎【答案】(1) 碱性 , > (2) 酸性,< (3) 中性, >‎ ‎【解析】‎ 试题分析:(1)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醋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恰好反应,生成强碱弱酸盐,溶液呈碱性,醋酸根离子因水解略有减少,所以溶液中c(Na+) > c(CH3COO-)。‎ ‎(2)醋酸是弱酸,pH=3的醋酸中[H+]和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中[OH-]相等,但醋酸的浓度大于氢氧化钠的浓度,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酸性,电离大于水解,溶液中c(Na+) < c(CH3COO-) 。‎ ‎(3)根据电荷守恒,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醋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溶液中醋酸根离子和钠离子浓度相等,则混合后溶液呈中性,醋酸体积大于氢氧化钠溶液体积。‎ 考点:考查溶液酸碱性的判断。‎ ‎23.用标准的NaOH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选用酚酞为指示剂,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原因可能是 。‎ A.配制标准溶液的氢氧化钠中混有Na2CO3杂质 B.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滴定管的刻度,其它操作均正确 C.盛装未知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过,未用待测液润洗 D.滴定到终点读数时发现滴定管尖嘴处悬挂一滴溶液 E. 未用标准液润洗碱式滴定管 ‎【答案】ADE ‎【解析】‎ ‎24. 设水的电离平衡线如右图所示。‎ ‎(1)若以A点表示25℃时水在电离平衡时的粒子浓度,当温 度升高到100℃时,水的电离平衡状态到B点,则此时水的离子 ‎ 积从___________增加到____________; A ‎(2)将PH=8的Ba(OH)2溶液与PH=5的稀盐酸混合,并保持 在100℃的恒温,欲使混合溶液的PH=7,则Ba(OH)2溶液和盐 酸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 ‎【答案】(1)10-14 10-12(2)2:9‎ ‎【解析】‎ ‎⑴此时水的离子积从10-14增加到10-12‎ ‎⑵根据酸碱中和反应,溶液PH=7计算,可得Ba(OH)2与盐酸的体积比为2:9‎ ‎25.(1)在25℃条件下将pH=11的氨水稀释100倍后溶液的pH为(填序号) 。‎ ‎ A.9 B.13 C.11~13之间 D.9~11之间 ‎(2)25℃时,向0.1mol/L的氨水中加入少量氯化铵固体,当固体溶解后,测得溶液pH减小,主要原因是(填序号) 。‎ A.氨水与氯化铵发生化学反应 B.氯化铵溶液水解显酸性,增加了c(H+)‎ C.氯化铵溶于水,电离出大量铵离子,抑制了氨水的电离,使c(OH―)减小 ‎(3)室温下,如果将0.1mol NH4Cl和0.05mol NaOH全部溶于水,形成混合溶液(假设无损失),‎ ‎① 和 两种粒子的物质的量之和等于0.1mol。‎ ‎② 和 两种粒子的物质的量之和比OH―多0.05mol。‎ ‎(4)已知某溶液中只存在OH-、H+、NH4+、Cl-四种离子,某同学推测该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顺序可能有如下四种关系:‎ A.c(Cl-)>c(NH4+)>c(H+)>c(OH-) B.c(Cl-)>c(NH4+)>c(OH-)>c(H+)‎ C.c(Cl-)>c(H+)>c(NH4+)>c(OH-) D.c(NH4+)>c(Cl-)>c(OH-)>c(H+)‎ ‎①若溶液中只溶解了一种溶质,该溶质的名称是 ,上述离子浓度大小顺序关系中正确的是(选填序号) 。‎ ‎②若上述关系中C是正确的,则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是 。‎ ‎③若该溶液中由体积相等的稀盐酸和氨水混合而成,且恰好呈中性,则混合前c(HCl)(填“>”、“<”、或“=”,下同) c(NH3·H2O),混合后溶液中c(NH4+)与c(Cl-)的关系c(NH4+) c(Cl-)。‎ ‎【答案】(1)D(2分)(2)C(2分)‎ ‎(3)①NH3•H2O和NH4+(共2分,均答对给分)②NH4+和H+(共2分,均答对给分)‎ ‎(4)①氯化铵,A(各2分)② NH4Cl和HCl(2分)③<,=(各2分)‎ ‎【解析】‎ ‎26. 盖斯定律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很重要的意义。有些反应的反应热虽然无法直接测得,但可通过间接的方法测定。现根据下列3个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Fe2O3(s)+3CO(g)="=" 2Fe(s)+3CO2(g) △H= ―24.8kJ/mol ‎3Fe2O3(s)+ CO(g)==2Fe3O4(s)+ CO2(g) △H= ―47.2kJ/mol Fe3O4(s)+CO(g)==3FeO(s)+CO2(g) △H= +640.5kJ/mol 写出CO气体还原FeO固体得到Fe固体和CO2气体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CO(g)+FeO(s)=Fe(s)+CO2(g)△H=-218.0kJ/mol ‎【解析】‎ ‎【详解】CO气体还原FeO固体生成Fe固体和CO2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CO(g)+FeO(s)=Fe(s)+CO2(g);应用盖斯定律,消去Fe2O3(s)、Fe3O4(s),将[①3-②-③2]6=1/2①-1/6②-1/3③得,CO(g)+FeO(s)=Fe(s)+CO2(g) ΔH=(-24.8kJ/mol3+47.2kJ/mol-640.5kJ/mol2)6=-218.0kJ/mol,CO气体还原FeO固体得到Fe固体和CO2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g)+FeO(s)=Fe(s)+CO2(g) ΔH=-218.0kJ/mol。‎ ‎【点睛】运用盖斯定律求焓变的一般方法:找目标→看来源→变方向→调系数→相叠加→得答案。‎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