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7-06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化学】山西省运城市景胜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摸底考试(解析版)
山西省运城市景胜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摸底考试 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19 小题 ,每题 4 分 ,共计76分 ) 1. 下列关于容量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是准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仪器 ②不宜贮存溶液 ③不能用做反应容器④使用之前要检查是否漏水.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 下列有关仪器的使用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用稀盐酸洗涤H2还原CuO后试管内壁的铜 B.蒸发时,蒸发皿中溶液的量不能超过总容量的23 C.分离苯萃取溴水后的分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口先放出水层,再放出有机层 D.用KMnO4溶液测定Na2C2O4的浓度时,KMnO4溶液盛放在碱式滴定管中 3. 某同学在实验报告中有以下实验数据:①用托盘天平称取11.7g食盐;②用量筒量取5.26mL盐酸;③用广泛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值是3.5,其中数据合理的是( ) A.① B.②③ C.①③ D.② 4. 下列化学药品与其危险化学品图形标志不一致的一组是( ) A.氯酸钾-1 B.天燃气-2 C.铀-3 D.烧碱-4 5. 实验室下列物质的保存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铝片放在不密封的容器里 B.金属钠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 C.氢氧化钠溶液盛装在用玻璃塞的试剂瓶中 D.浓硝酸用带玻璃塞的棕色细口瓶保存在阴暗处 6. 实验室保存少量药品:①白磷;②金属钠;③红磷;④液溴;⑤苯.其中需用水封的是( ) A.只有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⑤ 7. 下列各组混合物中,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 ) A.酒精和水 B.植物油和水 C.汽油和柴油 D.碘和四氯化碳 8. 下列药品能存放在同一橱柜中的是( ) ①NaOH ②浓硫酸 ③浓盐酸 ④KMnO4 ⑤活性炭 ⑥甲苯 ⑦苯酚 ⑧KClO. A.⑤和⑧、④和⑧ B.②和③、①和② C.②和③、⑥和⑦ D.④和⑤、④和⑥ 9. 实验室里可按图所示的装置来干燥、收集气体R,多余的气体R可用水吸收,则R是( ) A.HCl B.Cl2 C.CO D.NH3 10. 下列行为中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A.进入煤矿井时,用火把照明 B.节日期间,在开阔的广场燃放烟花爆竹 C.用点燃的火柴在液化气钢瓶口检验是否漏气 D.实验时,将水倒入浓硫酸配制稀硫酸 11. “石油是今日世界各国的经济与军事等的命脉”;石油催化裂化的目的是( ) A.提高汽油等轻质油的产量 B.除去石油中的杂质 C.使直链烃分子转化为芳香烃 D.对石油进行分离的一种方法 12. 炒菜时,又加料酒又加醋,可使菜变得香美可口,原因是( ) A.有酯类物质生成 B.有酸类物质生成 C.有油脂类物质生成 D.有盐类物质生成 13. “水也是重要的反应物质”,下列物质中,不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 ) A.纤维素 B.葡萄糖 C.油脂 D.酶 14. 下列物质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 A.油脂 B.聚乙烯 C.聚苯乙烯 D.淀粉 15. 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过程不是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用新制氢氧化铜检验尿糖 B.用糯米、酒曲和水制甜酒 C.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D. CCl4使溴水褪色 16. 主链含5个碳原子,有甲基、乙基2个支链的烷烃有( )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17. 下列混合物,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 ) A.酒精和水 B.乙酸乙酯和水 C.乙醇和乙酸 D.汽油和油脂 18. (理科生做)如图是锌和铜形成的原电池,某实验兴趣小组做完实验后,在读书卡片上写下了一些实验后的记录:①Zn为阳极,Cu为阴极; ②H+向负极移动; ③电子流动方向Zn→Cu; ④Cu极有H2产生;⑤若有1mol电子流过导线,则产生H2为0.5mol;⑥正极电子反应式:Zn-2e-=Zn2+.其中描述合理的是( )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④⑤⑥ D.②③④ 19. 据报道,科学家开发出了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的新型催化剂。下列有关水分解过程的能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二、 解答题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10分 ) 20.(10分) 某实验小组欲制取乙酸乙酯,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请回答有关问题: (1)试管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试管b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 (3)实验时混合乙醇和浓硫酸的方法是________. (4)甲装置试管b中导管未伸入液面下的原因是________;乙装置中球形干燥管的作用是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5)试管b中溶液的主要用途是:________. 三、 实验探究题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14分 ) 21.(14分) 某待测液中可能含有Ag+、Fe3+、K+、Ba2+、NH4+等离子,进行如下实验: (1)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 (2)过滤,在滤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又有白色沉淀生成 (3)过滤,取少量滤液,滴入2滴KSCN溶液,没有明显的现象出现. (4)另取少量步骤(3)中的滤液,加入NaOH溶液至使溶液呈碱性,加热,可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 根据实验现象回答:待测液中一定含有________离子,一定不含有离子________,还有一种离子不能确定是否存在,要检验这种离子的实验方法是(填写实验名称和观察到的现象,不要求写实验操作过程)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19 小题 ,每题 4 分 ,共计76分 ) 1.【答案】A 【考点】 计量仪器及使用方法 【解析】 容量瓶用来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使用前要先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液,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容量瓶贮存配制好的溶液,不能够作为反应容器,据此完成本题. 【解答】 解:①:①容量瓶是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专用仪器,故①正确; ②容量瓶只能用于配制溶液,不宜贮存溶液,故②正确; ③容量瓶是定量仪器,只能用于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不能用做反应容器,故③正确; ④容量瓶有瓶塞,配制过程需要摇匀,所以使用之前要检查是否漏水故④正确; 所以以上说法都是正确的, 故选A. 2.【答案】B 【考点】 化学实验操作与目的 常见的化学仪器及使用方法 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分液和萃取 蒸发和结晶、重结晶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稀盐酸与铜不反应,故A错误; B.蒸发时,蒸发皿中的溶液的量不超过总容量的23,故B正确; C.分液时,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下层液体从下层流出,故C错误; D.KMnO4溶液应盛放在酸式滴定管中,故D错误; 故选B。 3.【答案】A 【考点】 计量仪器及使用方法 试纸的使用 【解析】 ①托盘天平的准确度是0.1g; ②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最多到0.1ml; ③广泛pH试纸测得溶液PH为整数. 【解答】 解:①用托盘天平称取11.7g食盐符合天平的使用要求,故①正确; ②用量筒不能量取5.26mL的盐酸,因为量筒是一粗略量取液体体积的量具,最多量取到0.1ml,故②错误; ③广泛pH试纸是粗略测定溶液PH的一种实验用品,测得溶液的pH值是整数,故③错误; 故选A. 4.【答案】B 【考点】 化学试剂的分类 【解析】 A.氯酸钾易爆炸; B.天燃气无强氧化性; C.铀有放射性; D.氢氧化钠有腐蚀性. 【解答】 解:A.氯酸钾易爆炸,属于爆炸品,故A错误; B.天燃气无强氧化性,不是氧化剂,故B正确; C.铀有放射性,为放射品,故C错误; D.氢氧化钠有腐蚀性,是腐蚀品,故D错误. 故选B. 5.【答案】C 【考点】 化学试剂的存放 【解析】 A.铝表面能够与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阻止的铝与氧气的继续反应; B.钠化学性质活泼,需要隔绝空气、水,采用密封保存; C.氢氧化钠能够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发生反应; D.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见光容易分解,需要避光保存. 【解答】 解:A.铝能够与氧气形成一层保护膜,阻止了铝的氧化,可以金属铝不需要密封保存,故A正确; B.钠需要隔绝空气密封保存,钠的密度大于煤油和石蜡,可以不存在煤油或者石蜡中,故B正确; C.氢氧化钠能够与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酸钠,硅酸钠能够将玻璃瓶与玻璃塞粘在一起,所以氢氧化钠溶液不能使用玻璃塞,应该使用橡胶塞,故C错误; D.浓硝酸不稳定,见光容易分解,需要不存在棕色试剂瓶中,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不能使用橡胶塞,应该使用玻璃塞,故D正确; 故选C. 6.【答案】C 【考点】 化学试剂的存放 【解析】 化学试剂的存放与化学试剂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有关,易挥发的物质要密封保存,见光易分解的物质要避光保存,易与氧气、水、二氧化碳反应的物质要隔绝空气保存,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 解:①因少量白磷易自燃,须存放在水中,故①正确; ②钠易与水和氧气反应,所以要隔绝空气保存,钠的密度大于煤油的,且和煤油不反应,所以可用煤油保存,故②错误; ③红磷无毒,常温下不燃烧,直接存放在试剂瓶中,故③错误; ④因液溴易挥发,须保存在水中,故④正确; ⑤苯易挥发,有毒,应密封保存,故⑤错误; 故选:C. 7.【答案】B 【考点】 分液和萃取 【解析】 只有当两种物质互不相溶时,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结合有机物的溶解性进行判断. 【解答】 解:A.酒精和水互溶,不能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故A错误; B.植物油和水不相溶,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故B正确; C.汽油和柴油互溶,不能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故C错误; D.碘和四氯化碳互溶,不能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故D错误. 故选B. 8.【答案】C 【考点】 化学试剂的存放 【解析】 在化学药品的保存中,一般根据物质的类别来保存,便于取用,根据酸碱不能混放,易燃物质不与氧化剂、易爆剂混放的存放原则. 【解答】 根据酸碱不能混放,易燃物质不与氧化剂、易爆剂混放的存放原则,氢氧化钠不能与浓硫酸、浓盐酸和苯酚混放,活性炭不能与高锰酸钾、甲苯、氯酸钾等混放, 9.【答案】D 【考点】 气体的净化和干燥 氨的实验室制法 气体的收集 尾气处理装置 【解析】 根据气体的密度是否比空气的大,气体是否极易溶于水等性质来分析,并注意酸性气体不能碱石灰、氨气不能用无水氯化钙来干燥. 【解答】 解:A. 氯化氢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采用多用瓶收集时应长进短出,故A错误; B. Cl2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采用多用瓶收集时应长进短出,同时氯气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不能用水来对Cl2进行尾气处理,故B错误; C. CO和水不反应且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所以不能用水吸收多余的CO,故C错误; D. 碱石灰能干燥氨气,氨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且氨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所以能用水吸收多余的氨气,故D正确; 故选:D。 10.【答案】B 【考点】 化学实验安全及事故处理 【解析】 A.煤矿井下经常有可燃性气体; B.在开阔的广场燃放烟花爆竹可减少事故的发生; C.可燃性气体遇到明火会产生爆炸; D.浓硫酸的稀释是放热的,将水倒入浓硫酸配制稀硫酸会引起液体飞溅. 【解答】 解:A.煤矿井下经常有可燃性气体,用火把照明可能使气体产生爆炸,故A错误; B.节日期间,在开阔的广场燃放烟花爆竹,可减少事故的发生,故B正确; C.若有漏气,用点燃的火柴在液化气钢瓶口检验是否漏气会引起爆炸,故C错误; D.配制稀硫酸时,先在烧杯内倒入蒸馏水,再沿烧杯内壁缓慢注入浓硫酸,并不断搅拌,防止液体飞溅,故D错误; 故选B。 11.【答案】A 【考点】 石油的裂化和裂解 【解析】 石油裂化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轻质液体燃料(汽油,煤油,柴油等)的产量,特别是提高汽油的产量. 【解答】 解:A.石油裂化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轻质液体燃料(汽油,煤油,柴油等)的产量,特别是提高汽油的产量,故A正确; B.除去石油中的杂质属于石油加工前的预处理,故B错误; C.石油催化重整能获得芳香烃,故C错误; D.分馏属于石油分离的一种方法,石油催化裂化就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将相对分子质量较大、沸点较高的烃断裂为相对分子质量较小、沸点较低的烃的过程,石油裂化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轻质液体燃料(汽油,煤油,柴油等)的产量,特别是提高汽油的产量,是对石油产品的深加工,不属于石油的分离,故D错误; 故选A. 12.【答案】A 【考点】 生活中的有机化合物 乙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 料酒中含有乙醇,食醋中含有乙酸,乙醇和乙酸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反应生成酯,根据酯的性质分析; 【解答】 解:料酒中含有乙醇,食醋中含有乙酸,乙醇和乙酸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反应生成乙酸乙酯,乙酸乙酯具有香味,所以炒菜时,加入一些料酒和食醋可使菜变得味香可口,所以A正确. 故选:A. 13.【答案】B 【考点】 葡萄糖的性质和用途 消去反应与水解反应 【解析】 A.纤维素水解生成葡萄糖; B.果糖和葡萄糖是单糖,所以不能水解; C.在酸、碱或酶等催化剂的作用下,油脂均可以发生水解; D.酶是蛋白质. 【解答】 解:A.纤维素水解生成葡萄糖,能发生水解,故A错误; B.葡萄糖是单糖,不能水解,故B正确; C.油脂在酸、碱等催化作用下水解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故C错误; D.酶是蛋白质,蛋白质在一定情况下会水解成各种氨基酸,故D错误. 故选B. 14.【答案】A 【考点】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解析】 高分子化合物是指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大,从几万到几十万的化合物;可根据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说法达到10000以上进行判断,常见高分子化合物有淀粉、纤维素、蛋白质及聚合反应产物等,注意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解答】 解:A.油脂相对分子量较小,没有达到10000以上,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A正确; B.聚乙烯为乙烯通过加聚反应生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故B错误; C.聚苯乙烯为苯乙烯通过加聚反应生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故C错误; D.淀粉(C6H10O5)n(n的数值从几万到十万),相对分子量达到几万、几十万以上,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故D错误; 故选A. 15.【答案】D 【考点】 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聚合反应与酯化反应 葡萄糖的性质和用途 分液和萃取 【解析】 A、根据尿糖中含有醛基可以和氢氧化铜反应来判断; B、根据酿酒的过程和原理来分析; C、根据食醋能和水垢的成分发生反应来回答; D、根据相似相溶的原理进行分析. 【解答】 解:A、尿糖中含有醛基,可以和氢氧化铜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故A错误; B、用糯米、酒曲和水发酵制甜酒的过程有醇被氧化成醛、醛被氧化成羧酸、羧酸和醇生成酯的化学变化过程,故B错误; C、水垢的主要成分是难溶的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均能和醋酸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物质,故利用的是化学反应知识,故C错误; D、溴在CCl4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利用的是物质的物理性质,故D正确. 故选D. 16.【答案】A 【考点】 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 烷烃及其命名 【解析】 主链5个C,则乙基只能在中间C上,甲基可以在中间C上,也可以在2号C上,所以有2种。 【解答】 解:主链5个C,则乙基只能在中间C上,甲基可以在中间C上,也可以在2号C上,所以有如下2种:、。 故选A。 17.【答案】B 【考点】 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除杂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 【解析】 分液漏斗能够分离互不相溶,密度不同的两种液体. 【解答】 A.酒精和水相互溶解,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故A错误; B.乙酸乙酯和水互不相溶,且密度不同,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故B正确; C.乙醇和乙酸都是有机物相互溶解,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故C错误; D.汽油和油脂都是有机物,相互溶解,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故D错误; 故选B. 18.【答案】B 【考点】 电解池与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解析】 分析装置图可知是原电池反应,依据原电池原理可知,活泼金属做负极,锌做负极,铜做正极;电极名称为正极和负极,锌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溶液中阳离子移向正极,电子流向从负极沿外导线流向正极;溶液中氢离子在铜电极得到电子生成氢气. 【解答】 解:装置图为原电池反应,依据原电池原理可知,活泼金属做负极,锌做负极,铜做正极; ①原电池中电极名称为正负极,Zn为负极,Cu为正极,故①错误; ②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移向正极,H+向正极移动,故②错误; ③电子流动方向从负极沿外导线流向正极,Zn→Cu,故③正确; ④溶液中氢离子在铜电极得到电子生成氢气,Cu极有H2产生,故④正确; ⑤若有1mol电子流过导线,依据电解反应2H++2e-=H2↑,则产生H2为0.5mol,故⑤正确; ⑥负极电极反应式:Zn-2e-=Zn2+,正极电极反应 2H++2e-=H2↑,故⑥错误; 综上所述③④⑤正确; 故选B. 19.【答案】B 【考点】 催化剂的作用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 【解析】 水的分解为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中加入催化剂会降低活化能,改变反应的速率,但反应热不改变。 【解答】 A、水的分解为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与图不符,故A错; B、加入催化剂反应热不变,并且图象符合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B正确; C、化学反应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不相等,故C错; D、加入催化剂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图象不符合,故D错。 二、 解答题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10分 ) 20.【答案】 CH3CH2OH+CH3COOH(2)-image21.png"alt="go题库"width="110"height="36">CH3COOCH2CH3+H2O 饱和碳酸钠溶液 先加入一定量的乙醇,然后边振荡边加入浓硫酸 防止倒吸,导气,冷凝,防止倒吸 除去乙酸乙酯中含有的少量乙酸,有利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考点】 乙酸乙酯的制取 【解析】 (1)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方程式为:CH3CH2OH+CH3COOH CH3COOCH2CH3+H2O; (2)实验室里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冷却乙酸乙酯的原因:一是利用碳酸钠溶液中的水溶解乙醇(乙醇在水里的溶解度大于乙酸乙酯),二是碳酸钠能跟乙酸反应吸收乙酸,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而乙酸乙酯难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这样就可以获得较为纯净的乙酸乙酯液体; (3)混合乙醇和浓硫酸的方法是先加入一定量的乙醇,然后边振荡边加入浓硫酸,防止酸液飞溅; (4 )乙酸和乙醇易溶于水,导管口在饱和碳酸钠溶液液面上,而不插入液面下是为了防止倒吸,球形干燥管导气的同时也起到防倒吸作用; (5)饱和碳酸钠溶液能跟乙酸反应吸收乙酸,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解答】 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方程式为:CH3CH2OH+CH3COOH CH3COOCH2CH3+H2O; 故答案为:CH3CH2OH+CH3COOHCH3COOCH2CH3+H2O; 碳酸钠溶液中的水溶解乙醇,能跟乙酸反应吸收乙酸,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而乙酸乙酯难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 故答案为:饱和碳酸钠溶液; 为防止酸液飞溅,应将密度大的液体加入到密度小的液体中, 故答案为:先加入一定量的乙醇,然后边振荡边加入浓硫酸; 乙酸和乙醇易溶于水,不插入液面下是为了防止倒吸,球形干燥管导气的同时也起到防倒吸作用, 故答案为:防止倒吸;导气、冷凝、防止倒吸; 乙酸乙酯中混有乙酸,乙酸具有刺鼻气味,影响闻乙酸乙酯的香味,饱和碳酸钠溶液能跟乙酸反应吸收乙酸,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故答案为:除去乙酸乙酯中含有的少量乙酸,有利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三、 实验探究题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14分 ) 21.【答案】 Ag+、Ba2+、NH44+;Fe3+;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可以观察到紫色火焰. Ag+、Ba2+、NH44+,,Fe3+,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可以观察到紫色火焰. 【考点】 常见离子的检验 离子共存问题 【解析】 (1)加入过量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一定含有银离子; (2)在滤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又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含有钡离子; (3)滴入2滴KSCN溶液,没有明显的现象出现证明无铁离子; (4)加入NaOH溶液至使溶液呈碱性,加热,可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证明含有铵根离子. 【解答】 解:(1)加入过量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一定含有银离子; (2)在滤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又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含有钡离子; (3)滴入2滴KSCN溶液,没有明显的现象出现证明无铁离子; (4)加入NaOH溶液至使溶液呈碱性,加热,可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证明含有铵根离子; 综上所述:溶液中一定含有Ag+、Ba2+、NH44+;一定不含Fe3+;K+不能确定,需要用焰色反应检验,透过蓝色钴玻璃可以观察到紫色火焰;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