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7-06 发布 |
- 37.5 KB |
- 2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甘肃省天水一中2021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一次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
天水市一中高三一轮复习第一次检测考试 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分子质量:H-1 N-14 O-16 Na-23 S-32 Cl-35.5 Fe-56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下列各文献中所记载的古代化学研究过程或成果不涉及分离提纯操作的的是 A. 《本草纲目》“(烧酒)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精入甑,燕令气上……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 B. (齐民要术》“凡酿酒失所味者,或初好后动未压者,皆宜翅(同“回”)作醋。” C. 《开宝本草》“(消石)所在山泽,冬月地上有霜扫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炼而成。” D. 《本草行义》“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尖长者为胜,平短者次之。”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由“浓酒和精入甑,燕令气上”可知,该过程中所采用的是蒸馏法提高酒精浓度,涉及分离提纯操作; B.由“酿酒”、“皆宜翅(同“回”)作醋”可知,其所描述的是酒精转化为醋酸,未涉及分离提纯操作; C.由“有霜扫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炼而成”可知,该过程中所涉及溶解、蒸发结晶分离提纯操作; D.该过程所描述的是将生砒加热升华,然后砒烟在容器上凝华,涉及升华、凝华分离提纯操作; 综上所述,涉及分离提纯操作的是B项,故答案为:B。 2. 化学知识在新冠肺炎的疫情防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用于消毒的酒精、84消毒液、双氧水、过氧乙酸(CH3COOH)等均属于有机物 B. 修建“火神山”医院所用的HDPE(高密度聚乙烯)膜是一种无毒、无味的高分子材料 C. ClO2泡腾片和酒精均可杀灭新型冠状病毒,二者消毒原理均是利用了其强氧化性 D. 医用外科口罩和防护服所用的熔喷布是一种聚丙烯材料,聚丙烯可以使溴水褪色 【答案】B 【解析】 【详解】A.84消毒液为次氯酸钠水溶液,其中次氯酸钠为无机物,双氧水为无机物,故A错误; B.聚乙烯无臭,无毒,手感似蜡,具有优良的耐低温性能,故B正确; C.ClO2泡腾片消毒是利用ClO2的强氧化性使蛋白质失活,而酒精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乙醇能够使蛋白质变性,失去活性,从而杀死细菌,并非是利用乙醇的氧化性,故C错误; D.聚丙烯中不含有碳碳双键等不饱和或还原性官能团,因此不能使溴水褪色,故D错误; 综上所述,说法正确的是B项,故答案为:B。 【点睛】乙醇要使蛋白质变性,就要让蜷曲、螺旋的蛋白质分子长链舒展、松弛,其中关键是破坏形成蜷曲和螺旋的各种力。酒精分子有两个末端,一端是憎水的(-C2H5),可以破坏蛋白质内部憎水基团之间的吸引力;一端是亲水的(-OH),但它难以破坏蛋白质外部的亲水基团之间的吸引力。另一方面,水分子虽然可以松弛蛋白质亲水基团之间的吸引力,但它即使钻进细菌内部,也无法破坏其蛋白质中憎水基团之间的吸引力,所以,纯酒精或水都不足以使细菌内的蛋白质变性,只有酒精和水共同存在,同时使保持蛋白质几何形状的各种吸引力松弛,蛋白质才会失去生理活性。因此,只有一定浓度的酒精溶液,才能达到良好的消毒杀菌目的。 3. 以下12种实验操作方法以及结论错误的有 ①比较水和乙醇羟基的活泼性强弱,用金属钠分别与水和乙醇反应。 ②欲证明CH2=CHCHO中含有碳碳双键,滴入酸性KMnO4溶液,看紫红色是否褪去。 ③将0.1mol/L的NaOH溶液与0.5mol/L的CuSO4溶液等体积混合制得氢氧化铜悬浊液,用于检验麦芽糖是否为还原性糖。 ④检验溴乙烷中的溴元素,将少量溴乙烷与NaOH溶液混合共热,充分反应并冷却后,向溶液中加稀HNO3酸化,再滴加AgNO3溶液。 ⑤用燃烧的方法鉴别乙醇、四氯化碳、苯。 ⑥用足量的NaOH溶液与矿物油和地沟油加热,可鉴别出地沟油。 ⑦油脂皂化后可用渗析的方法使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分离。 ⑧将铜丝在酒精灯外焰上加热变黑后移至内焰,铜丝恢复原来的红色。 ⑨检验淀粉是否水解完全的方法是:在水解液中先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然后滴加碘水,未变蓝,说明已水解完全。 ⑩在紫外线、饱和Na2SO4、CuSO4溶液、福尔马林等作用下,蛋白质均会发生变性。 ⑪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后的混合气体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则生成的氯甲烷具有酸性。 ⑫将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溶液最终变为无色透明,则生成的1,2-二溴乙烷无色、可溶于四氯化碳。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金属钠能与羟基发生反应生成氢气,可根据金属钠与水和乙醇分别反应,根据二者反应的剧烈程度判断水和乙醇羟基的活泼性强弱,实验操作方法正确; ②CH2=CHCHO中含有碳碳双键、醛基,二者均能使KMnO4溶液紫红色褪去,因此实验方法错误; ③制备新制氢氧化铜溶液需碱稍过量,而等体积0.1mol/L的NaOH溶液与0.5mol/L的CuSO4溶液混合后,硫酸铜过量,因此该混合溶液无法用于鉴别还原性糖,因此实验方法错误; ④溴乙烷与NaOH溶液混合共热发生取代反应生成NaBr,反应结束后向溶液中加稀HNO3酸化,再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淡黄色AgBr沉淀,则说可证明溴乙烷中含有溴原子,实验操作方法以及结论正确; ⑤乙醇燃烧火焰为淡蓝色,苯燃烧时有浓烈的黑烟,而四氯化碳不燃烧,因此可利用燃烧法鉴别,实验操作方法正确; ⑥矿物油是由石油所得精炼液态烃的混合物,主要为饱和的环烷烃与链烷烃混合物,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且二者混合后溶液会分层,而地沟油主要成分为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在氢氧化钠溶液作用下会发生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钠盐和丙三醇,溶液不会分层,因此该实验方法正确; ⑦油脂发生皂化反应后生成的高级脂肪酸钠盐和丙三醇,溶液中微粒直径均小于1nm,因此无法利用渗析法分离,可利用盐析方法分离,因此实验方法错误; ⑧将铜丝在酒精灯外焰上加热变黑后,生成氧化铜,再移至内焰时,氧化铜与内焰中的乙醇反应生成铜,铜丝又恢复到原来的红色,实验操作方法以及结论正确; ⑨利用碘水检验淀粉时溶液不能呈碱性,应向水解液中加入过量酸溶液,然后滴加碘水,从而确定溶液中是否含有淀粉,实验操作错误; ⑩在饱和Na2SO4溶液作用下,蛋白质溶液会发生盐析,而非变性,故结论错误; ⑪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后的混合气体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其原因是生成了HCl气体,并非是生成的氯甲烷具有酸性,故结论错误; ⑫将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溶液最终变为无色透明,其原因是乙烯与溴单质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而1,2-二溴乙烷为无色且易溶于四氯化碳中,故结论正确; 综上所述,实验操作方法以及结论错误的有②③⑦⑨⑩⑪,共6个,故答案为:D。 【点睛】蛋白质变性作用是蛋白质受物理或化学因素的影响,改变其分子内部结构和性质的作用,一般认为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有了改变或遭到破坏,都是变性的结果,能使蛋白质变性的化学方法有加强酸、强碱、重金属盐、尿素、丙酮等;能使蛋白质变性的物理方法有加热(高温)、紫外线及X射线照射、超声波、剧烈振荡或搅拌等。 4. 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所用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 A. B. C. D. 含杂物质 乙酸丁酯(乙酸) 酒精(水) 乙烯(二氧化硫) 溴苯(溴) 除杂试剂 Na2CO3溶液 生石灰 酸性KMnO4溶液 四氯化碳 分离方法 过滤 蒸馏 洗气 分液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乙酸丁酯不溶于水,也不与碳酸钠溶液反应,乙酸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溶于水的乙酸钠,出现分层现象,应用分液法分离,故A错误; B.加入生石灰,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氢氧化钙,加热蒸馏收集得到乙醇,故B正确; C.乙烯和二氧化硫均能与酸性KMnO4溶液,应将混合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除去二氧化硫,故C错误; D.溴苯和溴均能溶于四氯化碳,应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洗涤,分液除去溴,故D错误; 答案选B。 5.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及解释或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操作 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稀硫酸滴加到纯碱中,产生的气体通入溶液中 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 非金属性: B 某钠盐晶体完全溶解于稀盐酸,所得澄清溶液中滴加试剂 澄清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 该盐为 C 溴的苯溶液滴加到铁粉中,产生的气体通入硝酸酸化的溶液中 产生浅黄色沉淀 溴与苯发生取代反应生成HBr D 蔗糖中滴加稀硫酸,加热一段时间后,滴加银氨溶液,再加热 未出现银镜现象 蔗糖没有发生水解生成葡萄糖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稀H2SO4与Na2CO3溶液反应后产生二氧化碳,酸性硫酸大于碳酸,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通入Na2SiO3溶液中产生白色浑浊,说明生成硅酸,则酸性:H2CO3>H2SiO3,因此酸性:,因此非金属性:,故A正确; B.某钠盐晶体完全溶解于稀盐酸,所得澄清溶液中滴加试剂,澄清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白色沉淀为硫酸钡,说明溶液中存在离子,则X可能是或NaHSO4,故B错误; C.溴易挥发,挥发出的溴蒸气通入到硝酸酸化的溶液中也能产生浅黄色沉淀,不能根据实验现象判断溴与苯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了HBr,故C错误; D .蔗糖在稀硫酸作用下水解,此时溶液显酸性,而银镜反应必须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所以在滴加银氨溶液之前,应该加入NaOH溶液而中和未反应的稀硫酸,否则实验不成功,故D错误; 故选A。 6. 压缩天然气汽车以天然气代替汽车用油,具有价格低、污染少、安全等优点。未经处理的天然气含有H2S,直接使用会造成大气污染,T.F菌在酸性溶液中可实现天然气的催化脱硫,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Fe2(SO4)3可以视为该脱硫过程中的催化剂 B. 该脱硫过程的总反应为:2H2S+O2=2S+2H2O C. 该脱硫过程不能在高温下进行 D. 该脱硫过程是将H2S转化为FeSO4 【答案】D 【解析】 【分析】 天然气中的脱硫原理是:Fe2(SO4)3氧化硫化氢,自身被还原成硫酸亚铁,硫酸亚铁被氧气氧化成硫酸铁,由此分析; 【详解】A.T.F菌在酸性溶液中可实现天然气的催化脱硫,Fe2(SO4)3氧化硫化氢,自身被还原成硫酸亚铁,硫酸亚铁被氧气氧化成硫酸铁,Fe2(SO4)3在整个过程中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可以视为催化剂,故A正确; B.脱硫过程:Fe2(SO4)3氧化硫化氢,自身被还原成硫酸亚铁,硫酸亚铁被氧气氧化成硫酸铁,Fe2(SO4)3视为催化剂,因此脱硫过程O2间接氧化H2S,总反应为:2H2S+O2=2S+2H2O,故B正确; C.T.F菌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高温下蛋白质会发生变性,因此该脱硫过程不能在高温下进行,故C正确; D.T.F菌在酸性溶液中可实现天然气的催化脱硫,根据图示,Fe2(SO4)3氧化硫化氢生成硫,自身被还原成硫酸亚铁,硫酸亚铁被氧气氧化成硫酸铁,故D错误; 答案选D。 7. 分子式为C11H16的苯的同系物X,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则符合条件的X有 A. 6种 B. 7种 C. 8种 D. 9种 【答案】C 【解析】 【详解】C11H16为苯的同系物,且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则取代基为-C5H11,取代基上有多少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则有多少种与苯环的连接方式,其连接方式有:、、,一共有3+4+1=8种,故答案为:C。 8.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标准状况下,11.2L以任意比例混合的氮气和氧气所含的原子数为NA ②同温同压下,体积相同的氢气和氩气所含的分子数相等 ③1L 2mol/L的AlCl3溶液中含氯离子为6 NA ④标准状况下,22.4LHF中分子数为NA ⑤32gO2和O3混合气体中含有原子数为2 NA A. ①②③⑤ B. ①②③④ C. ①③④⑤ D. ②③④⑤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标准状况下,11.2L的任意气体分子的物质的量均为,因此无论氮气和氧气的比例如何变化,气体分子数均为0.5 NA,而氮气和氧气分子所含原子数均为2,因此总原子数为0.5NA×2=NA,故正确; ②同温同压下,气体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其气体分子数之比,因此同温同压下,体积相同的氢气和氩气所含的分子数相等,故正确; ③1L 2mol/L的AlCl3溶液中n(AlCl3)=1L×2mol/L=mol,1个AlCl3中含有3个氯离子,且AlCl3为易溶强电解质,在水中能够发生完全电离,因此该溶液中含氯离子数目为2mol×3×NA mol-1=6NA,故正确; ④标准状况下,HF不是气体,因此无法利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其物质的量,不能确定其分子数,故错误; ⑤O2和O3混合气体中只含有氧原子,因此该混合气体中氧原子的物质的量 ,氧原子数为2NA,故正确; 综上所述,说法正确的是①②③⑤,故答案为:A。 【点睛】使用Vm=22.4 L·mol-1时,一定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一个条件:标准状况下; ②一个对象:只限于气体,可以是单一气体,也可以是混合气体; ③两个数据:“1 mol”、约“22.4 L”; ④当1 mol气体的体积是22.4 L时,不一定是标准状况下;非标准状况下,1 mol气体的体积也可能是22.4 L; ⑤在做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题时,一定要注意单位:摩尔体积的单位为L·mol-1,不要写成L;气体体积的单位为L,不要写成L·mol-1。 9. 下列制取CO2、通过CO2和NaAlO2溶液制取Al(OH)3、分离并加热Al(OH)3制Al2O3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制取CO2 B. C. 分离氢氧化铝 D. 制氧化铝 【答案】D 【解析】 【详解】A.浓硫酸与CaCO3反应生成CaSO4,CaSO4微溶于水,覆盖在CaCO3表面阻止反应进行,应选用稀盐酸,故A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该装置中通CO2的导管没有长进短出,这样操作二氧化碳不易与偏铝酸钠溶液发生反应,且易把偏铝酸钠溶液排出,故B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过滤时漏斗下端应贴着烧杯内壁,故C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 Al(OH)3受热分解生成Al2O3,故D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D。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油脂的硬化属于酯化反应 B. 羊、蚕丝、塑料、合成橡胶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C. 淀粉溶液中加入硫酸,加热4~5min,再加入少量银氨溶液,加热,有光亮银镜生成 D. 蔗糖和麦芽糖水解产物都是葡萄糖和果糖 【答案】B 【解析】 【详解】A.油脂的硬化为不饱和高级脂肪酸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饱和高级脂肪酸酯,故A错误; B.羊毛、蚕丝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塑料、合成橡胶属于有机合成高分子有机材料,故B正确; C.利用银氨溶液检验还原性糖需要在碱性条件下,否则银氨会与硫酸发生反应,导致实验失败,因此淀粉水解后需先碱化,然后再利用银氨溶液在加热条件下检验葡萄糖,故C错误; D.蔗糖水解产物为葡萄糖和果糖,麦芽糖水解产物为葡萄糖,故D错误; 综上所述,说法正确的是B项,故答案为:B。 11. 茶是我国的传统饮品,茶叶中含有茶多酚可以替代食品添加剂中对人体有害的合成抗氧化剂,用于多种食品保鲜等,如图所示是茶多酚中含量最高的一种儿茶素A的结构简式,关于这种儿茶素A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分子式为C15H12O7;②1mol儿茶素A在一定条件下最多能与7mol H2加成;③等质量的儿茶素A分别与足量的金属钠和氢氧化钠反应消耗金属钠和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④1mol儿茶素A与足量的浓溴水反应,最多消耗Br2 4mol。 A. ①④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②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由有机物结构简式可知分子式为C15H12O7,故①正确; ②分子中含有2个苯环和1个碳碳双键,则1mol儿茶素A在一定条件下最多能与7mol H2加成,故②正确; ③分子中含有5个酚羟基,可与氢氧化钠反应,含有5个酚羟基和1个醇羟基,都可与钠反应,则反应消耗金属钠和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5,故③错误; ④分子中酚羟基共有4个邻位后对位H原子可被取代,且双键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则1mol儿茶素A与足量的浓溴水反应,最多消耗Br2 5mol,故④错误; 故选D。 12. 现有①MgSO4 ②Ba(NO3)2 ③NaOH ④CuCl2四种溶液,不加其他试剂就可鉴别出来,鉴别的先后顺序是( ) A. ④③①② B. ③④①② C. ②①③④ D. ③④②① 【答案】A 【解析】 首先观察溶液颜色,蓝色的是CuCl2;再用CuCl2取滴定其他3个溶液,有蓝色沉淀产生的是NaOH;用NaOH去滴定其他2个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MgSO4;最后余下Ba(NO3)2。故鉴别先后顺序为④③①②,故选A。 13. 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类中,正确的是 ①混合物:盐酸、漂白粉、氯水、冰水混合物 ②化合物:CaCl2、NaOH、HCl、HD ③电解质:明矾、石膏、冰醋酸、氯化银 ④同素异形体:C60、C70、金刚石、石墨 A. 只有①③ B. 只有②③ C. 只有③④ D. 只有①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冰水混合物为水的不同存在形式的混合,并不是化合物,而是纯净物,分类错误; ②HD为氢元素的不同氢原子组成的物质,其组成只含有一种元素,因此属于单质,分类错误; ③明矾、石膏、氯化银均属于盐类,冰醋酸属于酸类,均属于电解质,分类正确; ④C60、C70、金刚石、石墨均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种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说法正确; 综上所述,正确的只有③④,故答案为:C。 14. 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①无色溶液中:K+、Na+、、 ②使pH=11的溶液中:、Na+、、 ③加入Al能放出H2的溶液中:Cl-、、、K+ ④常温下,在由水电离出的c(OH-)=10-13mol/L的溶液中:Na+、Ba2+、Cl-、 ⑤能使pH试纸变为蓝色的溶液:Na+、Cl-、S2-、 ⑥酸性溶液中:Fe2+、Al3+、、I-、Cl- A. ①②⑥ B. ③④⑥ C. ②④⑤ D. ②④⑥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含的溶液呈橙黄色,不能在无色溶液中,故大量存在; ②、在水中均会发生水解使溶液呈碱性,且其它微粒之间不会发生反应,因此该组微粒能使溶液pH=11; ③加入Al能放出H2的溶液可能为酸性,也可能为强碱性,而强碱性溶液中含有大量OH-,OH-能与反应生成弱电解质NH3·H2O,因此不能在该溶液中大量共存; ④常温下,由水电离出的c(OH-)=10-13mol/L的溶液中,水的电离受到抑制,说明溶液可能为酸溶液,也可能为碱溶液,该组微粒之间不会反应,且与H+、OH-均不会发生反应,因此能够大量共存; ⑤能使pH试纸变为蓝色的溶液,说明溶液中存在大量OH-,碱性环境下,该组微粒之间不会发生反应,因此能够大量共存; ⑥酸性溶液中具有强氧化性,Fe2+、I-具有强还原性,相互之间能够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因此不能大量共存; 综上所述,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②④⑤,故答案为:C。 【点睛】需注意:酸性溶液中H2SO3能氧化S2-,而在碱性溶液中,几乎不会体现出氧化性,因此不能氧化S2-,且酸性溶液中、S2-会与H+反应生成SO2、H2S,SO2与H2S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亦或是H2SO3直接氧化H2S。 15. 光刻胶是大规模集成电路印刷电路板技术中的关键材料,某一光刻胶的主要成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物质可经过缩聚反应制得 B. 1 mol该物质可消耗4 mol H2 C. 该物质可稳定存在于碱性溶液中 D. 合成此高聚物的单体的化学式为C11H10O2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有机物结构简式可知属于加聚产物,单体的结构简式为C6H5CH=CHCOOCH=CH2,据此解答。 详解:A. 该物质可经过加聚反应制得,A错误; B. 1 mol该物质可消耗4n mol H2,B错误; C. 分子中含有酯基,该物质不能稳定存在于碱性溶液中,C错误; D. 合成此高聚物的单体是C6H5CH=CHCOOCH=CH2,化学式为C11H10O2,D正确。答案选D。 16. 对于下列实验,能正确描述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 用Na2SO3溶液吸收少量Cl2: B. 向CaCl2溶液中通入CO2: C. 向H2O2溶液中滴加少量FeCl3: D. 同浓度同体积NH4HSO4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用Na2SO3溶液吸收少量的Cl2,Cl2具有强氧化性,可将部分氧化为,同时产生的氢离子与剩余部分结合生成,Cl2被还原为Cl-,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3+Cl2+H2O=2+2Cl-+,A选项正确; B.向CaCl2溶液中通入CO2,H2CO3是弱酸,HCl是强酸,弱酸不能制强酸,故不发生反应, B选项错误; C.向H2O2中滴加少量的FeCl3,Fe3+的氧化性弱于H2O2,不能氧化H2O2,但Fe3+能催化H2O2的分解,正确的离子方程式应为2H2O22H2O+O2↑,C选项错误; D.NH4HSO4电离出的H+优先和NaOH溶液反应,同浓度同体积的NH4HSO4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氢离子和氢氧根恰好完全反应,正确的离子反应方程式应为:H++OHˉ=H2O,D选项错误; 答案选A。 【点睛】B选项为易错点,在解答时容易忽略H2CO3是弱酸,HCl是强酸,弱酸不能制强酸这一知识点。 17. 某白色固体混合物由NaCl、KCl、MgSO4、CaCO3中的两种组成,进行如下实验:① 混合物溶于水,得到澄清透明溶液;② 做焰色反应,通过钴玻璃可观察到紫色;③ 向溶液中加碱,产生白色沉淀。根据实验现象可判断其组成为 A. KCl、NaCl B. KCl、MgSO4 C. KCl、CaCO3 D. MgSO4、NaCl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混合物溶于水,得到澄清透明溶液,则不含CaCO3,排除C选项;②做焰色反应,通过钴玻璃可观察到紫色,可确定含有钾元素,即含有KCl;③向溶液中加碱,产生白色沉淀,则应含有MgSO4,综合以上分析,混合物由KCl和MgSO4两种物质组成,故选B。 18.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把7.2g纯铁粉加入40mL浓度未知的HNO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1.6g,产生NO2和NO的混合气体0.08mol,若不考虑N2O4的存在,则原HNO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7.0mol/L B. 将质量分数为a%,物质的量浓度为c1mol/L的稀H2SO4溶液蒸发掉一定量的水,使之质量分数为2a%,此时物质的量浓度为c2mol/L,则c1和c2的数值关系是c2>2c1 C. 将标准状况下的aLHCl气体溶于1000mL水中,得到的盐酸溶液密度为bg/mL,则该盐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 D. VLFe2(SO4)3溶液中含Fe3+mg,则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 【答案】C 【解析】 【详解】A.把7.2g纯铁粉投入到40mL某HNO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1.6g,说明生成硝酸亚铁,硝酸完全反应,参加反应的Fe的质量为:m(Fe)=7.2g−1.6g=5.6g,其物质的量为:n(Fe)==0.1mol,则生成硝酸亚铁的物质的量为:n[Fe(NO3)2]=n(Fe)=0.1mol, 反应中硝酸起氧化剂、酸性作用,起酸性作用的硝酸生成硝酸亚铁,起氧化剂作用的硝酸生成NO和NO2,根据N元素守恒可知该硝酸溶液中含有硝酸的总物质的量为:n(HNO3)=2n[Fe(NO3)2]+n(NO+NO2)=0.1mol×2+0.08mol=0.28mol,所以原HNO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HNO3)= =7.0mol/L,故A正确; B.设将溶质质量分数为a%的硫酸溶液密度为ρ1,则mol/L=mol/L,设将溶质质量分数为2a%的硫酸溶液密度为ρ2,则mol/L=mol/L,所以c1:c2=mol/L:mol/L =ρ1:2ρ2,即,硫酸溶液的浓度越大密度也越大,所以ρ2>ρ1,所以>2,即c2>2c1,故B正确; C.标况下,aLHCl溶于1000mL水中,所得溶液中n(HCl)=mol,溶液体积为V=L,因此则该盐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故C错误; D.VL Fe2(SO4)3溶液中含Fe3+mg,则溶液中mol/L,由Fe2(SO4)3化学式以及其在水中会发生完全电离可知,浓度为Fe3+浓度1.5倍,则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1/L =mo1/L,故D正确; 答案选C。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6分) 19. 某实验需要100mL、0.1mol/L的Na2CO3溶液,现通过如下操作配制: ①把称量好的固体Na2CO3放入小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为加快溶解可以使用________(填仪器名称)搅拌;②把①所得溶液冷却到室温后,小心转入________(填仪器名称);③继续加蒸馏水至液面至刻度线1~2cm处,改用________(填仪器名称)小心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切;④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玻璃棒和烧杯2~3次,每次洗涤的溶液都小心转入容量瓶,并轻轻摇匀;⑤将容量瓶塞紧,充分摇匀。 (1)操作步骤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填序号)。 (2)若没有操作④,则所配溶液的浓度会_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 (3)若所配溶液的密度为1.06g/mL,则该溶液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4)若取出20mL配好的Na2CO3溶液,加蒸馏水稀释成c(Na+)=0.01mol/L的溶液,则稀释后溶液的体积为________mL。 (5)在配制100mL、0.1mol/L的Na2CO3溶液时,下列操作中的________会导致结果偏低(请用序号填写)。 a.将烧杯中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时不慎洒到容量瓶外 b.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c.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d.干净的容量瓶未经干燥就用于配制溶液 【答案】 (1). 玻璃棒 (2). 100mL容量瓶 (3). 胶头滴管 (4). ①②④③⑤ (5). 偏低 (6). 1% (7). 400mL (8). ac 【解析】 【详解】加快溶解的正确操作是用玻璃棒搅拌;配制100mL溶液时就需要用100mL容量瓶;定容时需要用胶头滴管。 (1)根据配制的原理及实验要求可知,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①②④③⑤; (2)若没有操作④,部分溶质损失,则所配溶液的浓度会偏低; (3)根据c=可知,该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4)稀释前钠离子的浓度是0.2mol/L,而稀释后钠离子的浓度是0.01mol/L,所以稀释后溶液的体积是=400mL; (5)根据c=可知,将烧杯中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时不慎洒到容量瓶外,则溶质减少,浓度偏小;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则溶液的体积减小,所以浓度偏高;反之定容时仰视刻度线,浓度偏低;干净的容量瓶未经干燥就用于配制溶液,不会影响实验结果,答案选ac。 【点睛】本题考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是中学化学中一个重要的定量实验,既可以考查判断误差导致的结果,也可以考查引起误差的可能原因。实验过程中引起溶液浓度存在误差的因素有很多。具体可从两方面关注:一是由实验过程中的不规范操作引起的;二是由仪器或药品等系统原因引起的。 20. 硫酸铁铵[NH4Fe(SO4)2·xH2O]是一种重要铁盐。为充分利用资源,变废为宝,在实验室中探究采用废铁屑来制备硫酸铁铵,具体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的目的是去除废铁屑表面的油污,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②需要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温度保持80~95 ℃,采用的合适加热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铁屑中含有少量硫化物,反应产生的气体需要净化处理,合适的装置为_________________(填标号)。 (3)步骤③中选用足量的H2O2,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分批加入H2O2,同时为了_________________,溶液要保持pH小于0.5。 (4)步骤⑤的具体实验操作有______________,经干燥得到硫酸铁铵晶体样品。 (5)采用热重分析法测定硫酸铁铵晶体样品所含结晶水数,将样品加热到150 ℃时,失掉1.5个结晶水,失重5.6%。硫酸铁铵晶体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碱煮水洗 (2). 加快反应 (3). 热水浴 (4). C (5). 将Fe2+全部氧化为Fe3+;不引入杂质 (6). 防止Fe3+水解 (7). 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 (8). NH4Fe(SO4)2∙12H2O 【解析】 【详解】(1)步骤①的目的是去除废铁屑表面的油污,油污在碱性条件下容易水解,所以工业上常常用热的碳酸钠溶液清洗,即碱煮水洗; (2)步骤②需要加热的目的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温度保持80~95 ℃,由于保持温度比较恒定且低于水的沸点,故采用的合适加热方式是水浴加热(热水浴);铁屑中含有少量硫化物,硫化物与硫酸反应生成硫化氢气体,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为了防止倒吸可以加装倒置的漏斗,故选择C装置; (3)步骤③中选用足量H2O2,H2O2可以将Fe2+氧化为Fe3+,且H2O2的还原产物为H2O,不会引入新的杂质,故理由是:将Fe2+全部氧化为Fe3+,不引入新的杂质。因为H2O2本身易分解,所以在加入时需分量加入,同时为了防止Fe3+水解,溶液要保持pH小于0.5; (4)为了除去可溶性的硫酸铵、铁离子等,需要经过的步骤为: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 (5)设硫酸铁铵的化学式为NH4Fe(SO4)2∙xH2O,其相对分子质量为266+18x,1.5个水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18=27,则27/(266+18x)=5.6%,解得x=12,则硫酸铁铵的化学式为NH4Fe(SO4)2∙12H2O。 21. 有一瓶澄清的溶液,其中可能含有NH4+、K+、Ba2+、Al3+、Fe3+、I-、NO3-、CO32-、SO42-、AlO2-。取该溶液进行以下实验: ①用pH试纸检验,溶液呈强酸性; ②取溶液适量,加入少量CCl4和数滴新制氯水,振荡,CCl4层呈紫红色; ③另取溶液适量,逐滴加入NaOH溶液: a.溶液从酸性变为中性;b.溶液逐渐产生沉淀;c.沉淀完全溶解;d.最后加热溶液,有气体放出,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④取适量③得到的碱性溶液,加入Na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由①可以排除________的存在。 (2)由②可以证明________的存在,同时排除________的存在;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③可以证明________的存在;写出c、d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是离子反应的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④可以排除________的存在,同时证明________的存在。 【答案】 (1). CO32-、AlO2- (2). I- (3). Fe3+、NO3- (4). CCl4层呈现出紫红色,则原溶液中存在I-;Fe3+、NO3-在该环境中与I-不能共存 (5). Al3+、NH4+ (6). Al(OH)3+OH-===AlO2-+2H2O (7). NH4++OH-NH3↑+H2O (8). SO42- (9). Ba2+ 【解析】 (1)由①可得,溶液中存在大量H+,所以溶液中一定不存在CO32-和AlO2-。 (2)因为I2的CCl4溶液呈紫红色,故由②可得,加入氯水后产生了I2,所以溶液中一定有I-;因为Fe3+、NO3-在酸性溶液中不能与I-共存,所以溶液中一定不存在Fe3+和NO3-。 (3)由b和c可得,开始产生的沉淀只有Al(OH)3,因为Al(OH)3能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可溶性的NaAlO2,则溶液中一定含有Al3+;由d可得,最后加热溶液所得气体为NH3,故溶液中一定含有NH4+;综上分析,由③可以证明Al3+和NH4+一定存在,c、d所涉及的方程式为:Al(OH)3+OH-=AlO2-+2H2O、NH3·H2O NH3↑+H2O。 (4)由④可得,白色沉淀为BaCO3,所以溶液中一定存在Ba2+,而Ba2+与SO42-不能大量共存,故不存在SO42-。 点睛:本题考查常见离子推断与检验,注意掌握常见离子的化学性质及检验方法,能够根据离子共存、离子反应现象判断离子存在情况,明确检验离子时必须排除干扰离子。 22. 某研究小组以乙炔为主要原料,采用以下路线合成药物M和高聚物N: 已知:(R或R′可以是烃基或H原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M中含有的官能团有_____(填官能团的名称)。 (2)若反应①的原子利用率为100%,则A的名称为_______。 (3)D的结构简式为____,反应③的条件是____,反应⑤的反应类型是___。 (4)写山D→E的化学方程式:_____。 (5)写出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D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 ①属于酚类化合物,且是苯的对位二元取代物; ②能发生银镜反应和水解反应。 (6)以CH3CHO为原料可合成N,请设计合成路线(无机试剂及落剂任选)____。(合成路线示例:CH3CH2OHH2C=CH2BrH2C-CH2Br) 【答案】 (1). 碳碳双键、酯基 (2). 苯乙烯 (3). (4). NaOH水溶液、加热 (5). 消去反应 (6). +CH3CH2OH+H2O (7). 或; (8). 【解析】 分析】 乙炔与苯发生加成反应生成A苯乙烯,A与溴化氢发生加成反应,栽经过反应③在氢氧化钠的水溶液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醇;B再发生催化氧化生成醛,C根据已知信息发生反应生成D,D在一定条件下雨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酯。 【详解】(1)根据结构简式可知,M中含有的官能团:碳碳双键、酯基; (2)若反应①的原子利用率为100%,则反应①是加成反应,则A的名称为:苯乙烯; (3)根据已知信息推断,D的结构简式为:;反应③是发生卤代烃的取代反应,条件是:NaOH水溶液、加热;反应⑤生成了碳碳双键,故反应类型是:消去反应; (4)D→E是酯化反应,化学方程式:+CH3CH2OH+H2O; (5)符合下列条件的的同分异构体: ①属于酚类化合物,且是苯的对位二元取代物,则羟基与苯环直接相连,苯环上只有两个取代位; ②能发生银镜反应和水解反应,含醛基或甲酯, 符合条件的结构简式有:或; (6)以CH3CHO为原料可合成N,可设计合成路线:。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