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七O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七O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

化学试题 试卷说明:考试范围选修四第三章,试卷为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试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强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强 B. 氨气是弱电解质,铜是强电解质 C. 氧化钠是强电解质,醋酸是弱电解质 D. 硫酸钠是强电解质,硫酸钡是弱电解质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主要看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数目的多少,与强弱无关,A错误;B.氨气溶于水生成一水合氨电离出离子导电,氨气是非电解质,铜是单质,既不是强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C.氢氧化钠是强电解质,醋酸是弱电解质,C正确;D.硫酸钠、硫酸钡都是盐,都为强电解质;‎ D错误;‎ 考点:强弱电解质的判定及溶液导电能力的考察。‎ ‎2.用食用白醋(醋酸浓度约1 mol/L)进行下列实验,能证明醋酸为弱电解质的是( )‎ A. 白醋中滴入石蕊试液呈红色 B. 白醋加入豆浆中有沉淀产生 C. 蛋壳浸泡在白醋中有气体放出 D. pH试纸显示白醋pH为2~3‎ ‎【答案】D ‎【解析】‎ ‎【分析】‎ 要证明某物质是强电解质还是弱电解质,关键是看该物质在溶液中是完全电离,还是部分电离。如完全电离,则为强电解质,如部分电离,则为弱电解质。‎ ‎【详解】A、白醋中滴入石蕊试液呈红色,只能说明溶液显酸性,A错误;‎ B、白醋加入豆浆中有沉淀产生,属于胶体的聚沉,B错误;‎ C、蛋壳浸泡在白醋中有气体放出,只能说明醋酸的酸性强于碳酸,C错误;‎ D、浓度约1 mol/L 醋酸其pH为2~3,说明醋酸在溶液中是部分电离的,故为弱电解质,D正确;‎ 答案选D。‎ ‎3.相同温度下,已知下面三个数据:①7.2×10﹣4、②2.6×10﹣4、③4.9×10﹣10分别是三种酸的电离平衡常数,若已知这三种酸可发生如下反应:NaCN+HNO2═HCN+NaNO2 NaNO2+HF═HCN+NaF NaNO2+HF═HNO2+NaF由此可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HF的电离常数是① B. HNO2的电离常数是①‎ C. HCN的电离常数是② D. HNO2的电离常数是③‎ ‎【答案】A ‎【解析】‎ ‎【分析】‎ 相同温度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越大,其电离程度越大,则酸性越强,较强酸能和弱酸盐反应生成弱酸,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相同温度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越大,其电离程度越大,则酸性越强,较强酸能和弱酸盐反应生成弱酸,这三种酸可发生如下反应:NaCN+HNO2═HCN+NaNO2 、NaNO2+HF═HCN+NaF、NaNO2+HF═HNO2+NaF,由此得出酸的强弱顺序是HF>HNO2>HCN,所以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大小顺序是HF>HNO2>HCN,则HF的电离常数是①、HNO2的电离常数是②、HCN的电离平衡常数是③,‎ 答案选A。‎ ‎4. 将纯水加热到较高温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水的离子积变小,pH变大,呈碱性 B. 水的离子积变大,pH变小,呈中性 C. 水的离子积变大,pH变小,呈碱性 D. 水的离子积不变,pH不变,呈中性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将纯水加热至较高温度,促进了水的电离,生成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pH减小,水的离子积增大,水的离子积只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但电离出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相等,所以水仍是中性.综上所述,给纯水加热时水的离子积增大、pH减小、呈中性。答案选B.‎ 考点:水的电离 ‎5.25 ℃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OH++ OH-;ΔH > 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向水中加人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降低 B. 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c(H+)增大,Kw不变 C. 向水中加人少量固体CH3COONa ,平衡逆向移动,c(H+)降低 D. 将水加热,Kw增大,pH不变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氨水能抑制水的电离,但碱性是增强的,A不正确;‎ B.硫酸氢钠是强酸的酸式盐,溶于水显酸性,水的离子积常数只和温度有关,所以B是正确的;‎ C.醋酸钠是强碱弱酸盐,水解显碱性。水解是促进水的电离的,所以C不正确;‎ D.电离是吸热的,因此加热促进水的电离,水的离子积常数增大,pH降低,D不正确。‎ 答案选B。‎ ‎6.在由水电离产生的H+浓度为1×10-13mol·L-1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① K+、Cl-、NO3-、S2-② K+、Fe2+、I-、SO42-③ Na+、Cl-、NO3-、SO42-‎ ‎④Na+、Ca2+、Cl-、HCO3-⑤ K+、Ba2+、Cl-、NO3-‎ A. ①③ B. ③⑤ C. ③④ D. ②⑤‎ ‎【答案】B ‎【解析】‎ ‎【分析】‎ 水电离产生H+浓度为1×10-13mol·L-1的溶液,说明该溶液中水的电离是被抑制的。根据水的电离方程式可知,酸或碱均可以抑制水的电离,即该溶液既可能显酸性,也可能显碱性。‎ ‎【详解】①在酸性溶液中NO3-和S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 ‎②在碱性溶液中Fe2+不能大量共存;‎ ‎④中HCO3-和酸或碱均发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 ‎③⑤中的离子在酸性和碱性溶液中均能大量共存,且离子间也不反应,故B选项符合题意。‎ 答案选B。‎ ‎7.常温下,将pH=3的H2SO4和pH=12的NaOH溶液混合,当混合溶液的pH=10时,强酸和强碱的体积之比为 A. 1∶9 B. 9∶1 C. 10∶1 D. 1∶10‎ ‎【答案】B ‎【解析】‎ ‎【分析】‎ 将pH=3的H2SO4和pH=12的NaOH溶液混合,当混合溶液的pH=10时,溶液呈碱性,根据c(OH-)= 计算。‎ ‎【详解】根据c(OH-)=, , ,故选B。‎ ‎8.用酚酞作指示剂,以0.100 mol·L-1的NaOH溶液测定装在锥形瓶中的一定体积的盐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下列操作将导致测定值高于实际值的是( )‎ A. 标准液在“0”刻度线以上,未予调整就开始滴定 B. 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未用标准NaOH溶液润洗 C. 观察记录滴定管内液面刻度时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 D. 酚酞指示剂由无色变为红色时立即停止滴定 ‎【答案】B ‎【解析】‎ ‎【详解】A、标准液在“0”刻度线以上,未予调整就开始滴定,造成V(标准)偏小,根据c(待测)=c(标准)×V(标准)V(待测)可知c(标准)偏小,故A错误;‎ B、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未用标准NaOH溶液润洗,标准液的浓度偏小,消耗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偏大,测定结偏高,故B正确;‎ C、滴定管仰视读数,读数偏大,俯视读数则偏小,所以选项C中测定结果偏低,故C错误;‎ D、没有等到半分钟,说明反应还没有完全,测定结果偏低,故D错误;‎ 答案选B。‎ ‎9.下列过程或现象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 A. 纯碱溶液去油污 B. 加热氯化铁溶液颜色变深 C. 铁在潮湿的环境中生锈 D. 浓硫化钠溶液有臭味 ‎【答案】C ‎【解析】‎ 分析:A、纯碱即Na2CO3,是强碱弱酸盐,能水解出NaOH;‎ B、铁离子水解生成能生成氢氧化铁,水解吸热;‎ C、铁的生锈根据水膜的酸性强弱可以分为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 D、硫化钠Na2S是强碱弱酸盐,能水解出H2S,有臭鸡蛋气味。‎ 详解:A、纯碱即Na2CO3,是强碱弱酸盐,能水解出NaOH:Na2CO3+H2ONaHCO3+NaOH,而NaOH能使油脂水解达到去油污的目的,与水解有关,A不选;‎ B、铁离子水解生成能生成氢氧化铁,水解吸热,因此加热促进氯化铁水解,氢氧化铁浓度增大,溶液颜色变深,与水解有关,B不选;‎ C、铁的生锈根据水膜的酸性强弱可以分为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但均与盐类水解无关,C选;‎ D、硫化钠Na2S是强碱弱酸盐,能水解出H2S:S2-+H2OHS-+OH-,HS-+H2OOH-+H2S,H2S有臭鸡蛋气味,与盐类水解有关,D不选。答案选C。‎ ‎10.25℃时,将稀氨水逐滴加入到稀硫酸中,当溶液的pH=7时,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c(NH4+)=c(SO42﹣) B. c(NH4+)=2c(SO42﹣)‎ C. 2c(NH4+)=c(SO42﹣) D. c(OH﹣)+c(SO42﹣)=c(H+)+c(NH4+)‎ ‎【答案】B ‎【解析】‎ ‎25℃时,溶液pH=7,则有c(OH-)=c(H+),溶液呈电中性,则有c(OH-)+2c(SO42-)=c(NH4+)+c(H+),所以有:2c(SO42-)=c(NH4+),故选B。‎ ‎11.100℃的纯水KW=10-12,在该温度下pH均为11的NaOH和NaCN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之比为( )‎ A. 1:1 B. 10-10:1 C. 11:3 D. 10-8:1‎ ‎【答案】B ‎【解析】‎ ‎【分析】‎ 酸或碱抑制水电离,含有弱根离子的盐促进水电离,根据溶液的pH结合水的离子积常数计算水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浓度.‎ ‎【详解】氢氧化钠抑制水电离,氢氧化钠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浓度等于氢离子浓度,则氢氧化钠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OH-)=c(H+)=10-11mol·L-1,氰化钠是强碱弱酸盐,促进水电离,溶液中氢氧根离子就是水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所以由水电离出的c(OH-)= mol·L-1=0.1mol·L-1,则由水电离出的c(OH-)之比=10-11mol·L-1:0.1mol·L-1=10-10:1,‎ 故选B。‎ ‎12.将pH=3的盐酸溶液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 c(NH4+)>c(Clˉ)>c(H+)>c(OHˉ)‎ B. c(Clˉ)>c(NH4+)>c(OHˉ)>c(H+)‎ C. c(Clˉ)>c(NH4+)>c(H+)>c(OHˉ)‎ D. c(NH4+)>c(Clˉ)>c(OHˉ)>c(H+)‎ ‎【答案】D ‎【解析】‎ pH=3的盐酸的浓度为10-3mol•L-1,而pH=11的氨水中氢氧根离子浓度为c(OH-)=10-3mol•L-1,由于氨水为弱碱,则氨水浓度远远大于10-3mol•L-1,即:氨水浓度远大于盐酸的浓度,则两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氨水过量,溶液显示碱性,c(OH-)>c(H+),根据电荷守恒c(OH-)+c(Cl-)=c(NH4+)+c(H+)可得,c(NH4+)>c(Cl-),而氨水为弱电解质,部分电离,故反应后氨水电离的c(OH-)一定小于c(Cl-),所以混合液中离子浓度大小为:c(NH4+)>c(Cl-)>c(OH-)>c(H+),故选D。‎ ‎13.在Na2S(aq)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2c(Na+)+c(H+)=c(S2-)+c(HS-)+c(OH-)‎ B. c(Na+)+c(H+)=2c(S2-)+c(HS-)+c(OH-)‎ C. c(H+)+c(HS-)+2(H2S)=c(OH-)‎ D. c(Na+)=2c(S2-)+2(HS-)+2c(H2S)‎ ‎【答案】A ‎【解析】‎ ‎【详解】A. 溶液中电荷守恒:c(Na+)+c(H+)=2c(S2-)+c(HS-)+c(OH-),故A错误;‎ B. 符合电荷守恒:c(Na+)+c(H+)=2c(S2-)+c(HS-)+c(OH-),故B正确;‎ C. 符合质子守恒:c(H+)+c(HS-)+2(H2S)=c(OH-),故C正确;‎ D. 符合物料守恒:c(Na+)=2c(S2-)+2(HS-)+2c(H2S),故D正确;‎ 故选A。‎ ‎14.下列有关Ks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Ksp越大说明电解质的溶解度越大 B. Ksp只与电解质的本性有关,而与外界条件无关 C. Ksp表示难溶强电解质在水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幂之积 D. Ksp的数值只与温度有关 ‎【答案】C ‎【解析】‎ ‎【分析】‎ Ksp越大,但电解质的溶解度不一定越大,溶度积常数与温度有关系,与溶液类型以及浓度无关。‎ ‎【详解】A.Ksp越大,但电解质的溶解度不一定越大,溶解度还取决于溶液的类型和浓度关系,以及物质的摩尔质量等因素,例如AgCl在水中和盐酸中的溶解度不同,但溶度积相同,故A错误;‎ B.溶度积为温度的函数,与温度有关,故B错误;‎ C.根据溶度积定义可知,Ksp表示难溶强电解质在水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幂之积,如AgCl的Ksp=c(Cl-)·c(Ag+),故C正确;‎ D.Ksp的数值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以及温度有关,故D错误。‎ 故选:C。‎ ‎15.对于难溶盐MX,其饱和溶液中M+和X-浓度之间的关系为Ksp=c(M+)•c(X-),现将足量的AgCl分别放入下列物质中,AgCl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①20mL0.01mol•L-1KCl溶液;②30mL0.02mol•L-1CaCl2溶液;③40mL0.03mol•L-1HCl溶液;④10mL蒸馏水;⑤50mL0.05mol•L-1AgNO3溶液 A. ①>②>③>④>⑤ B. ④>①>③>②>⑤‎ C. ⑤>④>②>①>③ D. ④>③>⑤>②>①‎ ‎【答案】B ‎【解析】‎ 根据氯化银的溶解平衡可知,溶液中氯离子浓度或银离子浓度越大,氯化银的溶解度就越小。所以根据溶液中氯离子或银离子浓度大小可知,选项B正确,答案选B。‎ ‎16.某温度时,Ba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提示BaSO4(s) ⇌Ba2+(aq)+SO42-(aq)的平衡常数Ksp=c(Ba2+)·c(SO42-),Ksp称为溶度积常数。)‎ A. 加人Na2SO4可以使溶液由a 点变到b 点 B. 通过蒸发可以使溶液由d 点变到c 点 C. d 点无BaSO4沉淀生成 D. a点对应的Ksp大于c点对应的Ksp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沉淀溶解平衡。该图中的是平衡曲线,线上的任意点都是平衡状态。‎ ‎【详解】A. 在该溶液中始终存在溶解平衡,加入Na2SO4,c(SO42-)增大,平衡左移,c(Ba2+)减小,所以溶液不能有a点变到b点,A错误;‎ B. 通过蒸发,溶液浓度增大,若d点变到c点,即仅c(Ba2+)增大,与实际相悖,B错误;‎ C. d点在曲线以下,说明该点不存在沉淀溶解平衡,即该点没有沉淀生成,C正确;‎ D. 任何平衡的平衡常数K只和温度有关,温度不变,K也不变,D错误;‎ 故合理选项为C。‎ 第Ⅱ卷 二、填空题(52分)‎ ‎17.(一)(1)下列实验操作或结果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编号)‎ A 滴定时,左手控制滴定管活塞右手握持锥形瓶,边滴边振荡,眼睛注视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 B 用酸式滴定管量取0.10 mol·L-1的Na2CO3溶液25.10 mL;‎ C 滴定管洗净后经蒸馏水润洗后,即可注入标准液进行中和滴定实验 D 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直接加入一定体积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 E 将滴管垂直伸进试管内滴加液体。‎ F 将pH试纸用蒸馏水湿润后,测量某溶液的pH ‎(二)某学生为测定未知浓度的硫酸溶液,实验如下:用1.00mL待测硫酸配制100 mL稀H2SO4溶液;以0.01mol/L的NaOH溶液滴定上述稀H2SO425.00mL,滴定终止时消耗NaOH溶液15.00mL。该学生用标准0.01 mol/L NaOH溶液滴定硫酸的实验操作如下:‎ A 用酸式滴定管取稀H2SO4 25.00 mL,注入锥形瓶中,加入指示剂。‎ B 用待测定的溶液润洗酸式滴定管。‎ C 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 D 取下碱式滴定管用标准的NaOH溶液润洗后,将标准液注入碱式滴定管刻度“0”以上2~3 cm处,再把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液面至刻度“0”或“0”刻度以下。‎ E 用蒸馏水洗干净滴定管。‎ F 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下面,瓶下垫一张白纸,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直至滴定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所在刻度。‎ G 另取锥形瓶,再重复操作一次。‎ ‎①滴定操作的正确顺序是(用序号填写):____→ ___→ D → ____→ ____→ ___→ G 。‎ ‎②该滴定操作中应选用的指示剂是:_________。‎ ‎③在G操作中如何确定终点 ______。‎ ‎【答案】 (1). AD (2). C (3). E (4). B (5). A (6). F (7). 酚酞或甲基橙 (8). 滴入最后一滴NaOH溶液,溶液突然变成红色,半分钟不褪色 ‎【解析】‎ ‎【详解】(一)(1)A、滴定时,左手控制滴定管活塞右手握持锥形瓶,边滴边振荡,眼睛注视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确保准确判定终点,故A正确;‎ B、酸式滴定管量只能用于酸性溶液和氧化性物质,不能量取碱性物质Na2CO3溶液,故B错误;‎ C、滴定管洗净后经蒸馏水润洗后,必须用标准液进行润洗,才可注入标准液进行中和滴定实验,故C错误;‎ D、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锥形瓶不需要润洗,待测液的物质的量不变,标准液的体积不变,结果不变,故D正确;‎ E、将滴管垂直伸进试管内滴加液体,会导致试剂瓶中的试剂被污染,所以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中,故E错误;‎ F 将pH试纸用蒸馏水湿润后,等测液被冲稀,再测量某溶液的pH可能会产生误差,故F错误;‎ 故选AD。‎ ‎(二)①0.01mol·L-1的NaOH溶液滴定上述稀H2SO4‎ ‎25.00mL,实验操作步骤为: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洗涤滴定管、润洗并盛装标准液、润洗盛装标准液的滴定管、盛装标准液、开始滴定、重复滴定等,所以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C ED B A FG;‎ ‎②由于氢氧化钠与硫酸恰好中和,溶液的pH=7,可以选用酚酞(变色范围为:8-10)作为指示剂,也可以选用甲基橙,该滴定操作中应选用的指示剂是:酚酞(或甲基橙)。‎ ‎③在G操作中如何确定终点:滴入最后一滴NaOH溶液,溶液突然变成红色(或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时,溶液由红色变为橙色),半分钟不褪色。‎ ‎【点睛】本题考查了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操作及实验操作正误判断,要求学生熟记酸碱中和滴定的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难点(1)实验操作正误判断,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的异同以及实验的严密性和可行性,培养学生规范的实验能力。‎ ‎18.(1)FeCl3的水溶液呈________(填“酸”、“中”、“碱”)性,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实验室在配制FeCl3的溶液时,常将固体先溶于较浓的盐酸中,然后再用蒸馏水稀释到所需的浓度,以____________(填“促进”、“抑制”)其水解。‎ ‎(2)明矾可用于净水,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把FeCl3溶液蒸干,灼烧,最后得到的主要固体产物是________‎ ‎(3)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泡沫灭火器灭火原理:________‎ ‎(4)纯碱可代替洗涤剂洗涤餐具,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 ‎(5)氢氧化铝的酸式电离方程式:________,氢氧化铝的碱式电离方程式:________‎ ‎【答案】 (1). 酸 (2). Fe3++ 3H2O Fe(OH)3 +3 H+ (3). 抑制 (4). Al3++3H2O Al(OH)3+3H+ (5). Fe2O3 (6). Al3++3HCO3-= 3CO2 ↑ + Al(OH)3↓ (7). CO32- + H2O HCO3- + OH- (8). Al(OH)3 H++AlO2-+H2O (9). Al(OH)3 Al3++3OH-‎ ‎【解析】‎ ‎【详解】(1)FeCl3为强酸弱碱盐,铁离子水解而使其溶液呈酸性,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Fe3++ 3H2O Fe(OH)3 +3 H+ ;根据方程式知,为防止铁离子水解,在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常将FeCl3固体先溶于稀盐酸中,氢离子浓度增大,从而抑制铁离子水解。‎ ‎(2)铝离子水解产生氢氧化铝胶体,胶体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故明矾可用于净水,原因是Al3++3H2O Al(OH)3+3H+,把FeCl3溶液蒸干过程中水解生成盐酸挥发促进FeCl3水解,灼烧Fe(OH)3分解,最后得到的主要固体产物是 Fe2O3‎ ‎(3)Al3+和HCO3-同时水解,前者呈酸性,后者呈碱性,两者相互促进,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泡沫灭火器灭火原理:Al3++3HCO3-= 3CO2 ↑+ Al(OH)3↓‎ ‎(4)纯碱可代替洗涤剂洗涤餐具,纯碱为碳酸钠,水解呈碱性,离子方程式为CO32-+ H2O HCO3- + OH-;‎ ‎(5)氢氧化铝的酸式电离方程式:Al(OH)3H++AlO2-+H2O,氢氧化铝的碱式电离方程式:Al(OH)3Al3++3OH-。‎ ‎【点睛】本题考查了盐类水解,根据“谁强谁显性、谁弱谁水解”的规律来分析氯化铁溶液酸碱性,再结合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来分析盐水解的应用和及其所用的原理。‎ ‎19.某温度(t℃)时,水的Kw=10-13mol2·L-2,则该温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5℃。将此温度下pH=11的NaOH溶液aL与pH=1的H2SO4的溶液bL混合,则:‎ ‎(1)若所得混合液为中性,则a∶b ;‎ ‎(2)若所得混合液的pH=2,则a∶b ;‎ ‎【答案】大于 10:1 9:2‎ ‎【解析】‎ ‎20.在一定温度下,有a.盐酸 b.硫酸 c.醋酸三种酸:‎ ‎(1)当三种酸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c(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 ‎(2)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三种酸,中和NaOH的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 ‎(3)若三者c(H+)相同时,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4)当三者c(H+)相同且体积也相同时,分别放入足量的锌,相同状况下产生气体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 ‎(5)当c(H+)相同,体积相同时,同时加入形状,密度,质量完全相同的锌,若产生相同体积的H2(相同状况),则开始时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反应所需时间的长短关系是______.‎ ‎(6)将c(H+)相同的三种酸均加水稀释至原来的100倍后,c(H+)由大到小的顺序__________.‎ ‎【答案】(1)b>a>c (2)b>a=c (3)c>a>b(或c>a=2b) (4)c>a=b (5)a=b=c a=b>c (6)c>a=b ‎【解析】‎ 试题分析:(1)氯化氢和硫酸是强电解质,在水中完全电离,盐酸是一元酸,所以盐酸中c(H+)=c(HCl),硫酸是二元酸,硫酸溶液中c(H+)=2c(H2SO4),醋酸是一元弱酸,所以醋酸溶液中c(H+)<c(CH3COOH),则当三种酸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c(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2)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三种酸,三种酸n(HCl)=n(CH3COOH)=n(H2SO4),盐酸和醋酸是一元酸,硫酸是二元酸,盐酸和醋酸需要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相等,硫酸需要的氢氧化钠是盐酸和醋酸的2倍,中和NaOH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3)氯化氢和硫酸是强电解质,盐酸是一元酸,硫酸是二元酸,醋酸是弱电解质且是一元酸,所以盐酸中氢离子浓度与酸的浓度相等,硫酸中氢离子浓度是硫酸的浓度的2倍,醋酸中氢离子浓度小于醋酸的浓度,所以当三者c(H+)相同时,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a>b;(4)当三者c(H+)相同、体积相同时,盐酸、硫酸完全电离,只有醋酸在继续电离,则分别加入足量锌,相同状况产生的气体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a=b;(5)与锌反应时产生氢气的速率与氢离子浓度成正比,氢离子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当c(H+)相同、体积相同时,同时加入形状、质量、密度相同的锌,则开始时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是a=b=c;反应过程中,醋酸不断电离,氢离子浓度较大,反应速率较快。反应所需时间的长短关系是a=b>c;(6)将c(H+)相同的三种酸均稀释相同倍数,盐酸、硫酸的变化相同,但醋酸为弱酸,促进电离,稀释相同的倍数时,其p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b>c。‎ 考点:考查强弱电解质的比较。‎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