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清远市方圆培训学校2020届高三化学模拟试题精练(十一)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广东省清远市方圆培训学校2020届高三化学模拟试题精练(十一)

广东省清远市方圆培训学校2020届 化学模拟试题精练(十一)‎ ‎(考试用时:5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对以下古诗文中的现象,分析错误的是(   )‎ A. “以硫黄、雄黄合硝石并蜜烧之,焰起烧手、面及屋舍”,指的是黑火药爆炸,其主要反应的方程式为S+2KNO3+3C===K2S+N2↑+3CO2↑‎ B.“司南之杓(勺),投之于地,其杓指南”,司南中“杓”的主要成分为Fe3O4‎ C.“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才须待七年期”,此文中“玉”的主要成分为硅酸盐,该诗句表明玉的硬度很大 D.“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丝织品)谓之为纸”,文中“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7.解析:选C。A.“以硫黄、雄黄合硝石并蜜烧之,焰起烧手、面及屋舍”, 描述的是黑火药,黑火药是由木炭粉(C)、硫黄(S)和硝石(KNO3)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其主要反应的方程式为S+2KNO3+3C===K2S+N2↑+3CO2↑,故A正确;B.司南中“杓”能指示方向,说明具有磁性,主要成分为Fe3O4,故B正确;C.玉的成分是硅酸盐,“试玉要烧三日满” 说明“玉”的熔点较高,故C错误;D.“缣帛者谓之为纸”,文中“纸”是丝织品,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故D正确。‎ ‎8.乙酸乙酯是无色透明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制备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先在试管a中加入乙醇,然后边振荡试管边缓慢加入浓硫酸和乙酸 B.浓硫酸的作用主要是催化和吸水 C.b中的饱和Na2CO3溶液可用浓NaOH溶液代替 D.实验原理为 CCH3OOH+H18OC2H5CCH3O18OC2H5+H2O ‎8.解析:选C。A.制备乙酸乙酯,加入试剂的顺序是乙醇→浓硫酸→乙酸,故A说法正确;B.乙酸与乙醇反应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浓硫酸为催化剂,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利用浓硫酸的吸水性,促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故B说法正确;C.乙酸乙酯在NaOH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因此不能用NaOH代替饱和Na2CO3溶液,故C说法错误;D.生成酯的原理是酸去—OH,醇去羟基上的氢,因此实验原理为 ‎9.三轴烯()(m)、四轴烯()(n)、五轴烯()(p)的最简式均与苯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n、p互为同系物              B.n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n和p的二氯代物均有2种 D.m生成1 mol C6H14需要3 mol H2‎ ‎9.解析:选B。A.同系物必须满足两个条件:①结构相似;②分子组成相差若干个CH2,故A错误;B.n含有碳碳双键,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B正确;C.n的二氯代物有3种,p的二氯代物也有3种,故C错误;D.应该是m(C6H6)生成1 mol C6H12需要3 mol H2,故D错误。‎ ‎10.我国科学家研制了一种纳米反应器,用于催化草酸二甲酯(DMO)和氢气反应获得EG。反应过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关于上述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u纳米颗粒将氢气解离成氢原子 B.MG是中间产物 C.DMO分子断裂的化学键有C—O和C—H D.该反应生成物中有一种与乙醇是同系物 ‎10.解析:选C。A.由图可知,Cu纳米颗粒作催化剂将氢气转化成为H原子,故A说法正确;B.由图可知,DMO为草酸二甲酯,EG为乙二醇,反应过程为DMO→MG→EG,MG为中间产物,故B说法正确;C.根据选项B分析,断裂的键是C—O和C===O中的一个键,故C说法错误;D.生成物为乙二醇和甲醇,乙二醇与乙醇不是同系物,甲醇和乙醇互为同系物,故D说法正确。‎ ‎11.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只有Y、Z处于同一周期且相邻,Z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W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Y、Z三种元素可形成离子化合物      ‎ B.Y单质的氧化性比Z的强 C.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一种弱碱 ‎ D.原子半径:r(X)r(N)>r(O)>r(H),故D错误。‎ ‎12.氨硼烷(NH3·BH3)电池可在常温下工作,装置如图所示。该电池工作时的总反应为NH3·BH3+3H2O2===NH4BO2+4H2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装置左侧电极为负极,电子由该极出发,依次通过正极、电解质溶液,回到负极 B.正极的反应式为H2O2+2H++2e-===2H2O C.电池工作时,H+通过质子交换膜向正极移动 D.消耗3.1 g氨硼烷,理论上转移0.6 mol电子 ‎12.解析:选A。A.电子不能通过溶液,故A错误;B.H2O2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H2O2+2H++2e-===2H2O,故B正确;C.放电时,阳离子向正极移动,H+通过质子交换膜向正极移动,故C正确;D.负极反应式为NH3·BH3+2H2O-6e-===NH4BO2+6H+,消耗3.1 g氨硼烷为0.1 mol,转移0.6 mol电子,故D正确。‎ ‎13.20 ℃时,用NaOH调节0.10 mol/LH2C2O4溶液的pH,假设不同pH下均有c(H2C2O4)+c(HC2O)+c(C2O)=0.10 mol/L。使用数字传感器测得溶液中各含碳粒子的物质的量浓度随pH的变化曲线如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曲线a代表H2C2O4浓度随pH的变化 B.pH从4到6时主要发生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OH-+H2C2O4===2H2O+C2O C.在曲线a、c交界点有:c(H+)+c(H2C2O4)=c(OH-)+c(C2O)‎ D.当溶液pH=7时:c(Na+)>c(C2O)>c(HC2O)>c(H2C2O4)‎ ‎13.解析:选D。A.曲线a代表HC2O浓度随pH的变化,浓度先变大,再变小,故A错误;B.pH从4到6时主要发生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OH-+HC2O===H2O+C2O,故B错误;C.由图中信息可知,在曲线a、c交界点,c(H2C2O4)非常小,c(C2O)=c(HC2O),溶液呈酸性,但氢离子浓度很小,c(H+)+c(H2C2O4)c(C2O)>c(HC2O)>c(H2C2O4),故D正确。‎ 选 择 题 答 题 栏 题号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二、非选择题(共58分。第26~28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5~3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43分。‎ ‎26.(15分)重铬酸钠是一种用途极广的强氧化剂,工业上可以用铬铁矿[主要成分为Fe(CrO2)2或FeO·Cr2O3,还含有Al2O3、Fe2O3、SiO2等杂质]制备,其主要工艺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 ‎ ‎(1)煅烧铬铁矿生成Na2CrO4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调节溶液的pH所选的试剂为___________(填名称),写出生成Al(OH)3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Na2CrO4溶液酸化时发生反应2CrO(黄色)+2H+Cr2O(橙红色)+H2O。‎ ‎①该反应___________氧化还原反应(填“是”或“不是”),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___。‎ ‎②若向Na2Cr2O7溶液(橙红色)中加入足量的NaOH固体,溶液___________(填标号)‎ A.变黄色     B.颜色不变     C.变红色溶液 ‎③已知:25 ℃时,Ag2CrO4的Ksp=1.12×10-12,Ag2Cr2O7的Ksp=2×10-7。25 ℃时,向Na2Cr2O7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生成砖红色沉淀,且溶液酸性增强,该沉淀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 ‎(4)用重铬酸钠(Na2Cr2O7)结晶后的母液生产重铬酸钾的反应为Na2Cr2O7+2KCl===K2Cr2O7+2NaCl,结合溶解度图回答,冷却结晶析出大量K2Cr2O7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解析:(1)根据反应原理判断,产物中还有氧化铁和二氧化碳,则煅烧铬铁矿生成Na2CrO4的化学方程式为4Fe(CrO2)2+7O2+8Na2CO38CO2+8Na2CrO4+2Fe2O3‎ ‎;(2)根据流程图中信息知调节溶液的pH所选的试剂为稀硫酸;生成Al(OH)3的化学方程式为AlO+H++H2O===Al(OH)3↓;(3)①反应中Cr元素化合价没有变化,所以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根据平衡特点,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②加入足量的NaOH固体,平衡向逆方向移动,溶液变黄色,③Ksp越小越容易沉淀,所以沉淀为Ag2CrO4;(4)根据溶解度图知,冷却结晶析出大量K2Cr2O7的原因是低温时K2Cr2O7溶解度远小于其他组分。‎ 答案:(1)4Fe(CrO2)2+7O2+8Na2CO38CO2+8Na2CrO4+2Fe2O3 (2)稀硫酸 AlO+H++H2O===Al(OH)3↓ (3)①不是  ②A ③Ag2CrO4 (4)低温时K2Cr2O7溶解度远小于其他组分 ‎27.(14分)实验能力和创新意识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验证反应“Fe+2Ag+===Fe2++2Ag”的实验中检测到Fe3+。发现和探究过程如下:向硝酸酸化的0.05 mol·L-1硝酸银溶液(pH≈2)中加入过量铁粉,搅拌后静置,烧杯底部有黑色固体,溶液呈黄色。 ‎ ‎(1)检验产物: ‎ ‎①检验上层清液中所含离子的方法:取上层清液,滴加_________,产生蓝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Fe2+。 ‎ ‎②经检验黑色固体为Ag,检验方法:取出少量黑色固体,洗涤后,加入适量稀硝酸使固体溶解,再滴加__________(填试剂),产生_________(填现象)。‎ ‎(2)针对“溶液呈黄色”,甲认为溶液中有Fe3+,乙认为铁粉过量时不可能有Fe3+,乙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针对这两种观点继续实验:取上层清液,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证实了甲的猜测。同时发现有白色沉淀产生,且溶液颜色深浅、沉淀量多少与取样时间有关,对比实验记录如下:‎ 序号 取样时间/min ‎ 现象 Ⅰ ‎3‎ 产生大量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 Ⅱ ‎30‎ 产生白色沉淀,较3 min时量少;溶液红色较3 min时加深 Ⅲ ‎120‎ 产生白色沉淀,较30 min时量少;溶液红色较30 min时变浅 ‎(资料:Ag+与SCN-生成白色沉淀AgSCN) ‎ ‎(3)实验中溶液变为红色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存在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 ‎(4)对Fe3+产生的原因作如下假设: ‎ 假设a:可能是铁粉表面有氧化层,能产生Fe3+‎ 假设b:空气中存在O2发生反应4Fe2++O2+4H+===4Fe3++2H2O产生Fe3+‎ 假设c:酸性溶液中的NO将Fe2+氧化为Fe3+‎ 假设d:溶液存在Ag+将Fe2+氧化为Fe3+‎ 下述实验可证实假设a、b,c不是产生Fe3+的主要原因,并可证实假设d成立。 ‎ ‎①实验:向硝酸酸化的__________溶液(pH≈2)中加入过量铁粉,搅拌后静置,不同时间取上层清液滴加KSCN溶液。3 min时溶液呈浅红色,30 min后溶液几乎无色。 ‎ ‎②实验Ⅱ的现象说明发生了反应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5)实验Ⅱ中发生的反应可以用如图装置来验证。其中甲溶液是___________,分别取电池工作前与工作一段时间后左侧烧杯中溶液,同时滴加KSCN溶液_________红色更深(填“前者”或“后者”)。 ‎ ‎27.解析:(1)①检验Fe2+,滴加K3[Fe(CN)6],产生蓝色沉淀; ②Ag与稀硝酸反应能生成硝酸银,检验Ag+,可以滴加稀盐酸,出现白色沉淀;(2)铁离子有较强的氧化性,可以与铁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Fe3++Fe===3Fe2+;(3)溶液变为红色的离子方程式为Fe3++3SCN-Fe(SCN)3,根据题干信息,白色沉淀是AgSCN,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存在Ag+ ;(4)①为了验证Ag+将Fe2+氧化为Fe3+,可将硝酸银溶液换成0.05 mol/L的NaNO3溶液;②实验Ⅱ的现象说明Ag+的量减少、Fe2+向Fe3+转化,发生反应为Ag++Fe2+Ag+Fe3+;(5)若要验证银离子可以氧化亚铁离子,可以利用原电池原理,需要甲溶液中含有亚铁离子,所以甲溶液为FeSO4溶液;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会生成Fe3+,所以后者颜色深。‎ 答案:(1)①K3[Fe(CN)6] ②稀盐酸 白色沉淀 (2)2Fe3++Fe===3Fe2+ (3)Fe3++3SCN-Fe(SCN)3 Ag+ (4)①0.05 mol/L的NaNO3‎ ‎②Ag++Fe2+Ag+Fe3+ (5) FeSO4溶液 后者 ‎28.(14分)随着科技的进步,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甲胺铅碘(CH3NH3PbI3)引用作新敏化太阳能电池的敏化剂,可由CH3NH2、PbI2及HI为原料合成。回答下列问题:‎ ‎(1)制取甲胺的反应为CH3OH(g)+NH3(g)CH3NH2(g)+H2O(g) ΔH1。‎ ‎①NH3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已知该反应中相关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下:‎ 共价键 C—O H—O N—H C—N 键能/kJ·mol-1‎ ‎351‎ ‎463‎ ‎393‎ ‎293‎ 则该反应的ΔH1=_______kJ·mol-1。‎ ‎(2)上述反应中所需的甲醇可以利用甲烷为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直接氧化来合成。煤炭中加氢气可发生反应:C(s)+2H2(g)CH4(g)  ΔH2。在密闭容器中投入碳和H2,控制条件使其发生该反应,测得碳的平衡转化率随压强及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 ‎①该反应的ΔH2_______0(填“>”“<”或“=”),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4 MPa、1 100 K时,图中X点v正(H2)________ v逆(H2)(填“>”“<”或“=”)。该条件下,将1 mol C和2 mol H2通入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平衡时测得的转化率为80%,CH4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若维持容器体积不变,向其中再加入0.5 mol C和1 mol H2,再次达到平衡后,平衡常数K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③某化学兴趣小组提供下列四个条件进行上述反应,比较分析后,你选择的反应条件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5 MPa 800 K   ‎ B.6 MPa 1 000 K   ‎ C.10 MPa 1 000 K   ‎ D.10 MPa 1 100 K ‎(3)已知常温下PbI2饱和溶液(呈黄色)中c(Pb2+)=1.0×10-3 mol·L-1,Pb(NO3)2溶液与KI溶液混合可形成PbI2沉淀。现将浓度为2×10-3 mol·L-1的Pb(NO3)2溶液与一定浓度的KI溶液等体积混合,则生成沉淀所需KI溶液的最小浓度为______。‎ ‎28.解析:(1)①NH3为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HH;②由反应热=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可得ΔH1=[3E(C—H)+E(C—O)+E(H—O)+3E(N—H)]-[3E(C—H)+E(C—N)+2E(N—H)+2E(H—O)]=E(C—O)-E(H—O)+E(N—H)-E(C—N)=(351-463+393-293)kJ·mol-1=-12 kJ·mol-1;(2)①由图可知,随着反应温度升高,碳的平衡转化率增大,说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该反应为吸热反应;②在4 MPa、1 100 K时,图中X点没有达到平衡,碳的转化率有增大趋势,说明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则v正(H2) >v逆(H2);由题给数据建立如下三段式:‎ ‎    C(s)+2H2(g)CH4(g)‎ 起始(mol) 1 2 0‎ 转化(mol) 0.8 1.6 0.8‎ 平衡(mol) 0.4 0.8‎ 由三段式可得CH4的体积分数为×100%=×100%=66.7%;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 ‎③由图可知条件为6 MPa 1 000 K时,碳的转化率高于5 MPa 800 K,与10 MPa 1 000 K和10 MPa 1 100 K相差不大,从节约能源的角度考虑6 MPa 1 000 K是较好的选择;(3)由常温下PbI2饱和溶液中c(Pb2+)=1.0×10-3 mol·L-1可知,Ksp(PbI2)=c(Pb2+)·c2(I-)=1.0×10-3×(2.0×10-3)2=4×10-9,则现将浓度为2×10-3 mol·L-1的Pb(NO3)2溶液与一定浓度的KI溶液等体积混合后c(Pb2+)为1×10-3 mol·L-1,溶液中c(I-)= = mol/L=2×10-3 mol·L-1,则所需KI溶液的最小浓度为2×10-3 mol·L-1×2=4×10-3 mol·L-1。‎ 答案:(1)①HH  ②-12 (2)①> 随着温度升高,碳的平衡转化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②> 66.7% 不变 ③B (3)4×10-3 mol·L-1‎ ‎(二)选考题:共15分。请考生从2道化学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5.【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超分子化学已逐渐扩展到化学的各个分支,还扩展到生命科学和物理学等领域。由Mo将2个C60分子、2个p甲酸丁酯吡啶及2个CO分子利用配位键自组装的超分子结构如图所示。‎ ‎(1)Mo处于第五周期第VIB族,核外电子排布与Cr相似,它的基态价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___;核外未成对电子数是___________个。‎ ‎(2)该超分子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有___________。‎ A.σ键    ‎ B.π键    ‎ C.离子键   ‎ D.氢键 ‎(3)该超分子中配体CO提供孤电子对的原子是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p甲酸丁酯吡啶配体中C原子的杂化方式有___________。‎ ‎(4)从电负性角度解释CF3COOH的酸性强于CH3COOH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C60与金刚石互为同素异形体,‎ 从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解释C60的熔点远低于金刚石的原因是___________。‎ ‎(6)已知:某晶胞中各原子的相对位置可用如图所示的原子坐标表示,其中所有顶点原子坐标均为(0,0,0)。钼(Mo)的一种立方晶系的晶体结构中,每个晶胞有2个Mo原子,其中Mo原子坐标是(0,0,0)及(1/2,1/2,1/2)。根据以上信息,推断该晶体的原子堆积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已知该晶体的密度是ρ g·cm-3,Mo的摩尔质量是M g·mol-1,阿伏加德罗常数是NA,晶体中距离最近的Mo原子核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___pm。‎ ‎35.解析:(1)Cr的基态价电子分布为3d54s1,而Mo与Cr同主族,但比Cr多了一周期,因而基态价电子分布为4d55s1,核外未成对的电子为6个。(2)观察该超分子结构有双键,说明有σ键和π键,分子中不存在离子键,根据信息Mo形成配位键,故选AB。(3)CO做配体时是C作配位原子,氧把孤电子对给了碳,碳变成负电子中心,有提供电子对形成配位键的能力,p甲酸丁酯吡啶中碳原子能形成双键,说明其杂化方式为sp2,在丁基中C原子形成四个单键为sp3杂化。(4)F的电负性强于H,对电子的吸引能力强,使共用电子对偏向F,使氧氢键较易断裂,因此CF3COOH酸性强于CH3COOH。(5)根据不同晶体类型的性质不同来解释:C60是分子晶体,金刚石是原子晶体,原子晶体熔化时破坏的共价键所需的能量远高于分子晶体熔化时破坏的分子间作用力。(6)Mo的一种立方晶系的晶体结构中,Mo原子以(0,0,0)为中心,那么与之最近的Mo原子有8个,因而为体心立方堆积,先计算出立方的边长,因每个晶胞中含有2个Mo原子,晶胞体积V= m3,所以立方边长a== m,最近的两个原子坐标为(0,0,0)和(1/2,1/2,1/2),可知该立方边长为1,用距离公式算出两原子相距,根据比例关系,原子最近距离等于 ××1010 pm。‎ 答案:(1)4d55s1 6 (2)AB (3)C sp2和sp3 (4)F的电负性强于H,对电子的吸引能力强,使共用电子对偏向F,使氧氢键较易断裂,因此CF3COOH酸性强于CH3COOH (5)C60是分子晶体,金刚石是原子晶体,原子晶体熔化时破坏的共价键所需的能量远高于分子晶体熔化时破坏的分子间作用力 (6)体心立方堆积 ××1010‎ ‎36.【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 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相继发现些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表现的感染性疾病病例。氯吡格雷(clopidogrel)是一种用于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药物,根据原料的不同,该药物的合成路线通常有两条,其中以2氯苯甲醛为原料的合成路线如下:‎ ‎(1)有机物A中所含有官能团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X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2)分子C可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种产物,该产物分子中含有3个六元环,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D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 ‎(4)写出A属于芳香族化合物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由乙烯、甲醇为有机原料制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选),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