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河南省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河南省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14 B:11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60分)
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pH=4的硫酸溶液中c(H+):c(SO42-)等于2:1,稀释10000倍后二者的比值几乎不变
B. 由水电离的c(H+)=10-12mol/L的溶液中K+、Ba2+、Cl-、Br-、HCO3-一定能大量共存
C. 1.0×10-3mol/L盐酸溶液的pH=3,则1.0×10-8mol/L盐酸溶液的pH=8
D. 某温度下水的离子积为1.0×10-12,等体积的pH=1的H2SO4溶液与pH=11的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pH=2的硫酸溶液中c(H+):c(OH-)等于10-2:10-12=1010:1,稀释100倍比值基本不变,故A错误;B.由水电离的c(H+)=10-12mol/L的溶液,溶液为酸或碱溶液,酸、碱溶液中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故B正确;C.温度未知,Kw不变,不能判断中性溶液的pH,则1.0×10-8mol/L盐酸溶液的pH不能确定,若常温下pH≈7,故C错误;D.溶液呈中性,V酸×0.1mol/L=V碱×,两者的体积比为10:1,故D错误;故选B。
2.有等体积等pH的Ba(OH)2、NaOH和NH3·H2O三种碱溶液,滴加等浓度的盐酸将它们恰好中和,用去酸的体积分别为V1、V2、V3,则三者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 V3>V2>V1 B. V3=V2=V1
C. V3>V2=V1 D. V1=V2>V3
【答案】C
【解析】
分析】有等体积、等pH的Ba(OH)2、NaOH和NH3·H2O三种碱溶液中,c(OH-)相同,但NH3·H2O为弱碱,等pH时,其浓度大于NaOH,然后结合酸碱中和时c(OH-)越大,消耗酸越多分析解答。
【详解】等体积、等pH的Ba(OH)2、NaOH和NH3·H2O三种碱溶液中,Ba(OH)2、NaOH中c(OH-)相同,滴加等浓度的盐酸将它们恰好中和,用去酸的体积V1=V2,但NH3·H2
O为弱碱,等pH时,其浓度大于NaOH,滴加等浓度的盐酸将它们恰好中和,弱碱继续电离产生氢氧根离子,则消耗酸多,即V2<V3,所以消耗酸的体积关系为V3>V2=V1,答案选C。
3.分别向下列各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最小的是( )
A. 水 B. 盐酸 C. 醋酸溶液 D. NaCl溶液
【答案】B
【解析】
【分析】溶液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成正比,加入NaOH固体后溶液导电能力变化最小,说明该溶液中离子浓度变化最小,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水是弱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很小,NaOH是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加入NaOH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大较明显,所以导电能力变化较明显;
B.HCl是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加入强电解质NaOH固体后,二者反应生成强电解质氯化钠,离子浓度几乎没有变化,导电能力变化不大;
C.醋酸是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加入强电解质NaOH固体后生成醋酸钠强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大较明显,导电能力变化较明显;
D.NaCl是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加入氢氧化钠固体后,二者不反应,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大较明显,导电能力变化较明显;
通过以上分析知,溶液导电能力变化最小的是盐酸溶液,
答案选B。
4.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 破坏反应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能量大于破坏生成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能量
B. CH3COOH+KOHCH3COOK+H2O
C. 高温条件下才能进行的反应
D. C6H12O6(葡萄糖aq)+6O26CO2+6H2O
【答案】A
【解析】A.断键吸收能量,成键放出能量,故A正确;B.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故B错误;C.放热与吸热反应与反应条件没有必然联系,故C错误;D.葡萄糖的氧化是放热反应,故D错误;答案为A。
5.为达到预期的实验目的,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润湿的pH试纸上,测得其pH为12
B. 向Fe(OH)3胶体中逐滴滴加盐酸溶液至过量,现象是先有沉淀生成后沉淀溶解
C. 中和热测定的实验中使用的玻璃仪器只有2种
D. 在滴定时,左手操作锥形瓶,右手操作滴定管开关
【答案】B
【解析】
【详解】A. pH试纸不能湿润,应选干燥的pH试纸,A项错误;
B. 向Fe(OH)3胶体中逐滴滴加盐酸溶液至过量,胶体先发生聚沉现象,后与盐酸会发生酸碱中和生成可溶性的氯化铁,B项正确;
C. 中和热测定的实验中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温度计、环形玻璃搅拌棒、量筒,C项错误;
D. 在滴定时,左手操作滴定管开关,右手操作锥形瓶,操作不合理,D项错误;
答案选B。
6.可逆反应aA (g) + bB (s) cC (g) + dD (g)在反应过程中,其他条件不变,C的物质的量分数和T或P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温度降低,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 使用催化剂,C的物质的量分数增加
C. 化学方程式系数a <c+d
D. 无法根据图像确定改变温度后化学平衡移动方向
【答案】C
【解析】对于可逆反应,当其他条件一定时,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达到平衡所用的时间越短。由图象(1)可知T2>T1,温度越高,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分数越小,故此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当其他条件一定时,压强越高,反应速率越大,达到平衡所用的时间越短。由图(2)可知p2>p1,压强越大,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分数越小,可知正反应为气体物质的量增大的反应,因B物质是固体,则a
T1,温度越高,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分数越小,故此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温平衡逆向移动,故D错误;
故答案选C。
7. 下列性质中,不能说明乙酸是弱电解质的是( )
①乙酸溶液能导电
②常温时,0.1mol/L乙酸溶液的PH约为3
③乙酸能和碳酸钙反应放出CO2
④10mL 1mol/L乙酸溶液与10mL 1mol/L的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⑤同PH的盐酸和乙酸分别与足量铁片反应,乙酸产生H2多
⑥PH=1的醋酸溶液用水稀释1000倍后,pH<4
A. ①②③ B. ④⑤⑥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①强弱电解质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导电,所以选;②若是强电解质,则完全电离,HP=1,所以能说明,不选;③能反应只能说明酸性比碳酸强,不能说明就是强电解质,选;④不论是否完全电离,都是一比一反应,所以不能说明,选;⑤相同PH时,放出氢气多,说明开始的时候并未完全电离,说明是弱电解质,不选;⑥若是强电解质,稀释后PH=4,能说明是弱电解质,不选。
8.工业上制硫酸的第二步反应:2SO2(g)+O2(g)2SO3(g) ΔH<0,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某一个条件,下列示意图曲线①~⑧中正确的是( )
A. ①⑥⑧ B. ①⑤⑦ C. ②③④ D. ③⑥⑦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由于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且放热的反应,所以当温度升高时,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使用催化剂对平衡移动没有影响,所以反应物转化率不变;平衡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所以增加氧气的物质的量,平衡常数不变;压强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三氧化硫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所以图中①⑤⑦三条曲线是正确的,故选B;
9.将2 molX和3molY在容器中发生2X(?)+3Y(气) 3Z(?)反应已达平衡状态,若增加压强或降低温度,Y的体积分数都减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可能X、Z均是气体,也可能X、Z都不是气体。正反应放热
B. 可能X是气体,Z不是气体,正反应放热
C. 可能X是气体,Z是气体,正反应吸热
D. X、Z一定都是气体,正反应放热
【答案】D
【解析】
【详解】已知2X(?)+3Y(气) 3Z(?)反应已达平衡状态,增加压强后,Y的体积分数减小。由于增大压强后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则正反应方向一定是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若Z不是气体,不论X是否为气体,Y的体积分数不可能改变。由于X和Z的化学计量数相同,故X和Z一定都是气体;降低温度,化学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降低温度,Y的体积分数减小,说明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综上所述,D选项正确,故本题答案:D。
10.将等物质的量的F2和ClF混合,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F2(g)+ClF(g)ClF3(g) Δ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保持恒容,平衡后再降低温度,平衡常数减小
B. 若增加F2的用量,平衡正向移动,则反应物的转化率均增大
C. 达到平衡后,若增大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左移
D. 恒温恒容时,当ClF转化40%时,容器内的压强为初始时的0.8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正方应是放热反应,则保持恒容,平衡后再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因此平衡常数增大,A不正确;B、若增加F2的用量,平衡正向移动,ClF的转化率增大,但单质氟的转化率降低,B不正确;C、正方应是体积减小的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若增大容器体积,越强降低,则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均减小,平衡左移,C不正确;D、恒温恒容时,当ClF转化40%时,则
F2(g)+ClF(g)ClF3(g)
起始量(mol) n n 0
转化量(mol) 0.4n 0.4n 0.4n
平衡量(mol) 0.6n 0.6n 0.4n
所以容器内的压强为初始时的=0.8倍,D正确,答案选D。
11.在某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A(s) +3B(g)3C(g)。下列叙述中能表明该可逆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的有( )
①C的生成与分解速率相等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amolA和3amolB
③B的浓度不再变化 ④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⑤A、B、C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3 ⑥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⑦A的浓度不再变化 ⑧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
⑨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A. 6个 B. 5个 C. 4个 D. 3个
【答案】C
【解析】
【分析】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是指用同一种物质来表示的反应速率,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成正比。
【详解】①C的生成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故正确;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amolA代表逆反应速率,生成3amolB也代表逆反应速率,不能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不能表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故错误;
③当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各物质的浓度不变,B的浓度不再变化表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故正确;
④气体反应物与气体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之和相等,无论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混合气体总的物质的量都不变,不能表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故错误;
⑤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取决于起始配料比以及转化的程度,不能作为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故错误;
⑥A为固体,该反应是一个气体质量增大的反应,气体的总质量不变能表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故正确;
⑦A为固体,浓度为定值,A的浓度不再变化,不能表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故错误;
⑧
不明确B、C是否为有色气体,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不一定能表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故错误;
⑨A为固体,该反应是一个气体质量增大、气体反应物与气体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之和相等的反应,反应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能表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故正确;
①③⑥⑨正确,故选C。
12.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①升温,②恒容通入惰性气体,③增大CO的浓度,④扩大容积,⑤加催化剂,⑥恒压通入惰性气体,能提高转化率的是( )
A. ①②④ B. ①④⑥ C. ②③⑥ D. ③⑤⑥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升温平衡向右移动,转化率升高,①正确;
②恒容通入惰性气体,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均不变,平衡不移动,转化率不变,②错误;
③增大CO的浓度,平衡向左移动,转化率降低,③错误;
④扩大容积,压强减小,平衡向右移动,转化率升高,④正确;
⑤催化剂只影响反应速率,不影响平衡,故加催化剂,转化率不变,⑤错误;
⑥恒压通入惰性气体,等效于扩大容积,压强减小,平衡向右移动,转化率升高,故⑥正确。
综上可知:能提高转化率的是①④⑥。答案选B。
13.在恒温条件下,向盛有食盐的2L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0.2molNO2、0.2molNO和0.1molCl2,发生如下两个反应:
①2NO2(g)+NaCl(s)NaNO3(s)+ClNO(g) △H1<0平衡常数K1
②2NO(g)+Cl2(g)2ClNO(g) △H2<0 平衡常数K2
10分钟时反应达到平衡,测得容器内体系的压强减少20%,10分钟内用ClNO(g)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ClNO)=7.5×10-3mol/(L·min)。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反应4NO2(g)+2NaCl(s)2NaNO3(s)+2NO(g)+Cl2(g) 的平衡常数为
B. 平衡后c(Cl2)=2.5×10-2mol/L
C. 其它条件保持不变,反应在恒压条件下进行,则平衡常数K2增大
D. 平衡时NO2的转化率为50%
【答案】C
【解析】
【详解】A.①2NO2(g)+NaCl(s)NaNO3(s)+ClNO(g) △H1<0 平衡常数K1=
②2NO(g)+Cl2(g)2ClNO(g) △H2<0 平衡常数K2 =
反应4NO2(g)+2NaCl(s)2NaNO3(s)+2NO(g)+Cl2(g) 的平衡常数K=,则K=,A正确;
B.10min时反应达到平衡,测得容器内体系的压强减少20%,则平衡时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为(0.2+0.2+0.1)mol×(1-20%)=0.4mol,10min内用ClNO(g)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ClNO)=7.5×10-3mol/(L•min),则平衡时n(ClNO)=7.5×10-3 mol/(L•min)×10min×2L=0.15mol,设①中反应的NO2为xmol,②中反应的Cl2为ymol,则:
2NO2(g)+NaCl(s)NaNO3(s)+ClNO(g)
xmol 0.5xmol
2NO(g)+Cl2(g)2ClNO(g)
2ymol ymol 2ymol
则0.5x+2y=0.15,(0.2-x+0.2-2y+0.1-y)+0.5x+2y=0.4,联立方程,解得x=0.1、y=0.05,故平衡后c(Cl2)==2.5×10-2mol/L,B正确;
C.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反应在恒压条件下进行,则平衡常数K2不变,C错误;
D.平衡时NO2的转化率为×100%=50%,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C。
14.对于平衡体系:aA(g)+bB(g)cC(g)+dD(g);正反应放热,有下列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
A. 若温度不变,容器体积扩大一倍,此时A的浓度是原来的0.45倍,则a+b>c+d
B. 若从正反应开始,平衡时A、B的转化率相等,则投入A、B物质的量之比为a:b
C. 若平衡体系中共有气体M mol,再向其中充入bmolB,达到平衡时气体总物质的量为(M+b)mol,则a+b>c+d
D. 若从正反应开始,A、B的初始物质的量之比为1:1,则平衡时A、B的转化率一定相等
【答案】B
【解析】
【详解】A. 温度不变,容器体积扩大一倍,此时A的浓度是原来的0.45倍,说明降低压强,平衡向正反应移动,降低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故a+bP甲
D. 图丁表示反应:4CO(g)+2NO2(g)N2(g)+4CO2(g) ΔH<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起始物CO的物质的量对此反应平衡的影响,则有T1>T2,平衡常数K1>K2
【答案】D
【解析】
【详解】A.因图甲表示等量NO2在容积相同时不同温度下,相同时间后测得的NO2含量的曲线,开始一段时间NO2的含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这是因为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反应正向进行的程度逐渐增大,当NO2含量达到最小值(即曲线的最低点)时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据图像知,继续升高温度NO2含量又逐渐增大,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根据勒夏特列原理,该反应的逆反应是吸热反应,所以该反应(即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即ΔH<0,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A项错误;
B.由图像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因此该反应是吸热反应。根据图像可知,使用催化剂可以降低正反应的活化能(E1)和逆反应的活化能(E2),但反应物总能量与生成物总能量没有改变,即不能改变反应热,恒下的反应热等于焓变,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B项错误;
C.因为图丙表示压强对可逆反应2A(g)+2B(g)3C(g)+D(g)的影响,曲线乙反应达到平衡所用时间比曲线甲达到平衡所用时间短,对于气体反应压强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因此乙反应的压强大于甲反应的压强,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C项错误;
D.一方面,当温度相同时,开始一段时间随着CO的物质的量[n(CO)]的逐渐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平衡时N2%(N2在反应混合气体中的含量)逐渐增大;继续增大CO的物质的量,容器中气体总物质的量的增加超过了因平衡移动时N2
物质的量的增加,故后来N2%随CO的物质的量增加而减小。另一方面,当n(CO)相同温度由T1变为T2时,平衡时N2%减小,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因此T1的平衡常数大于T2的平衡常数,即K1>K2。根据4CO(g)+2NO2(g)N2(g)+4CO2(g); ΔH<0可知,只有升温该反应的平衡常数才减小,所以T1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