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

绝密★启用前 ‎ 厦门外国语学校2017级高二(下)3月份月考 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5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已知:A(g)+2B(g) 2C(g) ΔH=-Q kJ·mol-1(Q>0),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A和2 mol B,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平衡前,随着反应的进行,容器内气体密度逐渐减小 B.平衡时,该反应放出的热量为Q kJ C.平衡后,再向容器中通入1 mol氦气,A的转化率增大 D.平衡后,缩小容器容积,A的浓度增大 ‎2. 在5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气体A和1 mol气体B,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A(g)+B(g)2C(g)。达到平衡时,在相同温度下测得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压强是反应前的5/6,则A的转化率为(  )‎ A.67% B.50%‎ C.25% D.5%‎ ‎3. 在密闭容器中的一定量的混合气体发生反应:xA(g)+yB(g)zC(g)平衡时测得C的浓度为1 mol·L-1,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扩大到原来的1倍,再达到平衡时,测得C的浓度为0.6 mol·L-1,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x+y>z B.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B的转化率降低 D.A的体积分数减小 ‎4. 在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置入一定量的NO(g)和足量C(s),发生反应C(s)+2NO(g) CO2(g)+N2(g),平衡状态时NO(g)的物质的量浓度[NO]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ΔH>0‎ B.若该反应在T1、T2时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v(逆)‎ D.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2.0molPCl3和2.0molCl2,达到平衡时,PCl3的转化率小于80%‎ ‎11. 关于pH相同的醋酸和盐酸溶液,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取等体积的两种酸溶液分别稀释至原溶液的m倍和n倍,结果两溶液的pH仍然相同,则m>n B.取等体积的两种酸溶液分别与完全一样的足量锌粒反应,开始时反应速率盐酸大于醋酸 C.取等体积的两种酸溶液分别中和NaOH溶液,醋酸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比盐酸消耗的多 D.两种酸溶液中c(CH3COO-)=c(Cl-)‎ ‎12. 某温度下,相同体积、相同pH的氨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时的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点导电能力比b点强 B.b点的KW值大于c点 C.与盐酸完全反应时,消耗盐酸体积Va>Vc D.a、c两点c(H+)相等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Na2CO3溶液中通入CO2,可使水解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溶液的pH增大 B.在0.1 mol·L-1HCl溶液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溶液中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均减小 C .NH3·H2O 溶液加水稀释后,溶液中c(NH3·H2O)和c(NH4+)的比值减小 D .常温下, pH 均为 5 的盐酸与氯化铵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14. 浓度均为0.1mol·L-1、体积均为V0的HX、HY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V,pH随lg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常温下,由水电离出的c(H+)·c(OH -):ab D. lg =3,若同时微热两种溶液(不考虑HX 、HY和H2O的挥发),则减小 ‎15. 25℃时,浓度均为0.2mol•L-1的NaHCO3和Na2CO3溶液中,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均存在水解平衡和电离平衡 B.由水电离出的c(OH-)前者小于后者 C.存在的离子种类相同 D.分别加入NaOH固体,恢复至室温,水解平衡均受到抑制,溶液的pH均减小 ‎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 ‎16.(10分)CO可用于合成甲醇,化学方程式为CO(g)+2H2(g) CH3OH(g)。‎ ‎(1)图1是CO(g)+2H2(g) CH3OH(g)反应在不同温度下CO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①该反应的焓变ΔH________0 (填“>”“<”或“=”)。‎ ‎②T1和T2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大小关系是K1________ K2 (填“>”“<”或“=”)。在T1温度下,往体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和2 mol H2,经测得CO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2所示。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容器容积不变,下列措施可增加CO转化率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升高温度 b.将CH3OH(g)从体系中分离 c.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d.充入He,使体系总压强增大 ‎(2)在容积为1 L的恒容容器中,分别研究在230 ℃、250 ℃和270℃三种温度下合成甲醇的规律。如图3是上述三种温度下H2和CO的起始组成比(起始时CO的物质的量均为1 mol)与CO平衡转化率的关系,则曲线z对应的温度是________℃;该温度下上述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________。曲线上a、b、c点对应的化学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K3,则K1、K2、K3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 ‎17.(9分) 已知2A(g)+B(g) 2C(g),△H=- a kJ/mol( a >0),在一个有催化剂的固定容积的容器中加入2molA和1molB,在500℃时充分反应达平衡后C的浓度为 ω mol/L,放出热量为 b kJ。‎ ‎(1)比较a  b(填“>”“=”或“<”)。‎ ‎(2)若将反应温度升高到700℃,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下列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 v(C)=2 v(B)   b. 容器内气体压强保持不变 c. v逆(A)=2v正(B)   d.容器内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e.容器内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4)为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操作是 。‎ a. 及时分离出C气体     b. 适当升高温度 c. 增大B的浓度       d. 选择高效催化剂 (5) 若将上述容器改为恒压容器(反应前体积相同),起始时加入2molA和1molB,500℃时充分反应达平衡后,放出热量为dkJ,则 d b (填“>”“=”或“<”),理由是 。‎ ‎18.(10分)目前工业上可利用CO或CO2来生产燃料甲醇,某研究小组对下列有关甲醇制取的三条化学反应原理进行探究。已知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反应平衡常数(K1、K2、K3)如下表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②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根据反应①与②可推导出K1、K2与K3之间的关系,则K3= (用K1、K2表示);根据反应③判断△S 0(填“>”、“=”或“<”),在 (填“较高”或“较低”)温度下有利于该反应自发进行。‎ ‎(3)要使反应③在一定条件下建立的平衡逆向移动,可采取的措施有 ‎ ‎(填写字母序号)。‎ a.缩小反应容器的容积 b.扩大反应容器的容积 c.升高温度 d.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e.从平衡体系中及时分离出CH3OH ‎(4)500℃时,测得反应③在某时刻,CO2(g)、H2(g)、CH3OH(g)、H2O(g)的浓度分别为0.1mol·L-1、0.8mol·L-1、0.3mol·L-1、0.15mol·L-1,则此时v正 v逆(填“>”、“=”或“<”)。‎ ‎(5)某兴趣小组研究反应②的逆反应速率在下列不同条件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开始时升温,t1时平衡,t2时降压,t3时增加CO浓度,t4时又达到平衡.请画出t2至t4的曲线。‎ ‎19. (14分)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常温下向一定体积的0.1 mol/L醋酸溶液中加水稀释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中导电粒子的数目减少 B.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c(H+)亦增大 C.溶液中不变 D.溶液中减小 ‎(2)①常温下将0.15 mol/L稀硫酸V1 mL与0.1 mol/L NaOH溶液V2 mL混合,所得溶液的pH为1,则V1:V2= (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3)常温下,浓度均为0.lmol/L的下列五种溶液的pH值如表所示:‎ ‎①根据表中数据,将浓度均为0.01 mol/L的下列四种酸的溶液分别稀释100倍,pH变化最小的是 ‎ A.HCN      B.HClO      C.H2CO3        D.CH3COOH ‎②根据以上数据,判断下列反应可以成立的是 。‎ ‎↑‎ ‎(4)几种离子开始沉淀时的pH如下表:‎ 当向含相同浓度离子Cu2+、Fe2+、Mg2+的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时, (填离子符号)先沉淀。 ‎ ‎(5)电解质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水解平衡,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部分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 弱酸 HCOOH HCN H2CO3‎ 电离平衡常数(25 ℃)‎ Ka=1.77×10-4‎ Ka=5.0×10-10‎ Ka1=4.3×10-7‎ Ka2=5.6×10-11‎ ‎①同浓度HCOONa、NaCN、NaHCO3、Na2CO3这4种溶液中碱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 ‎ ‎②体积相同、c(H+)相同的三种酸溶液a.HCOOH;b.HCN;c.H2SO4分别与同浓度的NaOH溶液完全中和,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填字母) ____________。‎ ‎20.(12分)已知H2O2、KMnO4、NaClO、K2Cr2O7均具有强氧化性,将溶液中的Cu2+、Fe2+、Fe3+沉淀为氢氧化物,需溶液的pH的数据如下表所示。现有含FeCl2杂质的氯化铜晶体(CuCl2·2H2O),为制取纯净的CuCl2·2H2O,首先将其制成水溶液,然后按图示步骤进行提纯:‎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最适合的氧化剂X是__________。(选填下面的序号)‎ A.K2Cr2O7 B.NaClO C.H2O2 D.KMnO4‎ ‎(2)物质Y是________。‎ ‎(3)本实验用加碱沉淀的目的是否能达到?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除去Fe3+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5)加氧化剂的目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最后能不能直接蒸发结晶得到CuCl2·2H2O晶体?________________。应如何操作____ __ 。‎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D B D D C C B A D C B D C A D ‎16.(10分)(1)① < ②> , 12(2分) ③b (2)270,4(2分), K1=K2 , (2)减小 (3)bce(2分) (4)c(2分)‎ ‎(5)>,恒压条件下,相当于给原平衡加压,平衡正向移动(2分)‎ ‎18. (10分)(1) 吸热 (2)K1·K2 ,< ,较低 (3)bc(2分) (4)>(2分)‎ ‎(5)‎ ‎19. (14分,每空2分)(1)CD , (2)1:1 (3)①A,②AB (4)Cu2+‎ ‎(5)①Na2CO3溶液,b>a>c ‎20. (12分)(1) C(2分) (2)CuO或Cu(OH)2 (2分)‎ ‎(3)不能,加碱的同时Cu2+也会沉淀下来 ‎ ‎(4)Fe3++3H2O Fe(OH)3+3H+ CuO+2H+= Cu2++H2O(各1分)‎ ‎(5)将Fe2+氧化为Fe3+再除去 ‎(6)不能,应在氯化氢气氛中浓缩后冷却结晶(2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