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湖南省益阳市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化学】湖南省益阳市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湖南省益阳市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 O32‎ 一、单选题(共18题;共54分)‎ ‎1.下列危险化学品标志对应正确的是( )‎ A. 红磷 B. 高锰酸钾 C. 氢氧化钠 D. 氧气 ‎【答案】B ‎【解析】‎ ‎【详解】A.白磷易自燃,而红磷不能自燃,不应贴自燃物品标志,故A错误;‎ B.高锰酸钾具有强的氧化性,应贴氧化剂标志,故B正确;‎ C.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应贴腐蚀品标志,不是剧毒品,故C错误;‎ D.氧气是助燃气体,不能燃烧,不应贴易燃气体标志,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2.下列物质中含氢原子数最多的是( )‎ A. 1molH2 B. 0.3molNH3 ‎ C. 6.02×1024个CH4分子 D. 18g的H2O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N=nNA可知,物质分子中含有氢原子的物质的量越大,则含有氢原子的数目越多;‎ A.1 mol H2分子中含有2molH原子;‎ B.0.3 mol NH3分子中含有H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3mol×3=0.9mol;‎ C.6.02×1024个的CH4分子的物质的量为mol=10mol,10mol甲烷分子中含有40molH原子;‎ D.18g的H2O的物质的量为=1mol,含有H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2=2mol; 根据分析可知,含有H原子物质的量最大的为选项C,则选项C中含有H原子数最多,故答案为C。‎ ‎3.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 )‎ A. 电子转移 B. 元素化合价变化 ‎ C. 氧元素参加反应 D. 原子重新组合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电子的转移为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故A正确; B.元素化合价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故B错误; C.氧化还原反应中不一定有氧元素参加,如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故C错误; D.原子重新组合时发生化学反应,但不一定为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4.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蒸发时,残留的少量水让余热蒸干 B. 分液时,下层液体从下端放出,上层液体从上端倒出 C. 蒸馏时,冷水从冷凝管上口进下口出 D. 过滤时,漏斗下端紧贴烧杯内壁 ‎【答案】C ‎【解析】‎ ‎【详解】A. 蒸发时,当有大量固体析出时,残留的少量水让余热蒸干,故正确;‎ B. 分液时,为了使上下层液体完全分离,下层液体从下端放出,上层液体从上端倒出,故正确;‎ C. 蒸馏时,为了提高热交换的效率,让冷水从冷凝管下口进上口出,故错误;‎ D. 过滤时,漏斗下端紧贴烧杯内壁可以使液体能顺利流下,故正确。‎ 故选C ‎5.下列物质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Al2(SO4)3 = 2Al3+ + 3SO42- B. NaHCO3 = Na+ + H++ CO32-‎ C. NaHSO4= Na+ + HSO4- D. KClO3 = K+ + Cl-+ 3O2-‎ ‎【答案】A ‎【解析】‎ ‎【详解】A. Al2(SO4)3能够完全电离成Al3+和SO42-,故A选;‎ B.碳酸是弱酸,HCO3-不能拆开写,故B不选;‎ C.硫酸是强酸,HSO4-要拆成H+和SO42-,故C不选;‎ D.ClO3-是一个原子团,不能拆开写,故D不选。‎ 故选A ‎6.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SO3+ H2O= H2SO4 B. NH4Cl NH3+HCl C. Fe+CuSO4= FeSO4+Cu D. NaOH+HNO3=NaNO3+H2O ‎【答案】C ‎【解析】‎ ‎【详解】A.SO3+ H2O= H2SO4反应中各元素化合价不变,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不选;‎ B.NH4Cl NH3↑+HCl↑反应中各元素化合价不变,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不选;‎ C.Fe+CuSO4= FeSO4+Cu反应中Fe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Cu元素化合价由+2价变为0价,所以有电子转移,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选;‎ D.NaOH+HNO3=NaNO3+H2O反应中各元素化合价不变,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不选;‎ 故选C。‎ ‎7.下列溶液中的氯离子浓度与50 mL 1 mol·L-1的AlCl3溶液中氯离子浓度相等的是( )‎ A. 150 mL 3 mol·L-1的KCl B. 75 mL 2 mol·L-1的NH4Cl C. 150 mL 1 mol·L-1的NaCl D. 75 mL 2 mol·L-1的CaCl2‎ ‎【答案】A ‎【解析】‎ ‎【分析】50 mL 1 mol·L-1的AlCl3溶液中氯离子浓度为3 mol·L-1;‎ ‎【详解】A、150 mL 3 mol·L-1的KCl溶液中氯离子浓度为3 mol·L-1,故A选;‎ B、75 mL 2 mol·L-1的NH4Cl溶液中氯离子浓度为2 mol·L-1,故B不选;‎ C、150 mL 1 mol·L-1的NaCl溶液中氯离子浓度为1 mol·L-1,故C不选;‎ D、75 mL 2 mol·L-1的CaCl2溶液中氯离子浓度为4 mol·L-1,故D不选;‎ 答案选A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氯化氢水溶液能导电,所以氯化氢是电解质 B. 固体氯化钠不导电,所以氯化钠是非电解质 C. SO3溶于水能导电,所以SO3是电解质 D. 铜丝能导电,所以铜是电解质 ‎【答案】A ‎【解析】水溶液或熔融液能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电解质电离是其水溶液或熔融液能够导电的基础。可以说电离是化合物属于电解质的条件。A. 氯化氢水溶液能导电,所以氯化氢是电解质,故A正确;B. 氯化钠的水溶液、熔融液可以导电,所以氯化钠是电解质,故B错误;C. SO3溶于水能导电,是因为SO3与水反应产生硫酸溶液,硫酸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阳阴离子,所以硫酸是电解质,SO3不是电解质,故C错误;D. 铜是单质,不能电离,所以铜不是电解质,故D错误。故选A。‎ ‎9.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稀盐酸滴在石灰石上:CO32- + 2H+ = CO2↑ + H2O B. 稀H2SO4和Ba(OH)2溶液混合:OH- + H+ = H2O C. CuSO4溶液和BaCl2溶液混合:SO42- + Ba2+ = BaSO4↓‎ D. FeCl3溶液腐蚀铜印刷电路板:Fe3++Cu = Fe2++Cu2+‎ ‎【答案】C ‎【解析】‎ ‎【详解】A.石灰石是碳酸钙,不能拆成离子形式,故错误;‎ B. 稀H2SO4和Ba(OH)2溶液混合,离子方程式为:SO42- + Ba2+ +2OH- + 2H+ =BaSO4↓+ 2 H2O,故错误;‎ C. CuSO4溶液和BaCl2溶液混合的离子方程式为SO42- + Ba2+ = BaSO4↓,故正确;‎ D. FeCl3溶液腐蚀铜印刷电路板:2Fe3++Cu = 2Fe2++Cu2+,故错误。‎ 故选C。‎ ‎10.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标准状况下,22.4LH2O含有NA个H2O分子 B. 常温常压下,22.4LCO2中碳原子数大于NA个 C. 46克NO2和N2O4混合气体中含氧原子数为2NA个 D. 0.1mol/L Na2SO4溶液含Na+ 离子数为0.2NA个 ‎【答案】C ‎【解析】‎ ‎【详解】A. 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体,所以22.4LH2O不是1mol,故错误;‎ B. 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L/mol,所以22.4LCO2的物质的量小于1mol,故碳原子数小于NA个,故错误;‎ C. 46克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 “NO2”原子团的物质的量为46/46=1mol,则含有2mol氧原子,故正确;‎ D. 0.1mol/L Na2SO4溶液没有说明溶液的体积,不能计算其物质的量,故错误。‎ 故选C ‎11.下列各组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 酸 碱 盐 氧化物 A 硫 酸 纯 碱 熟石灰 铁 红 B 氢硫酸 烧 碱 纯 碱 生石灰 C 碳 酸 苏打 小苏打 二氧化硫 D 二氧化碳 苛性钠 食 盐 石灰石 ‎【答案】B ‎【解析】‎ ‎【详解】A.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不是碱,故A错误;‎ B.氢硫酸是酸,烧碱是碱,纯碱是盐,生石灰是氧化物,故B正确;‎ C.苏打是碳酸钠属于盐,故C错误;‎ D.石灰石是盐,不是氧化物,故D错误;‎ 所以本题答案为B。‎ ‎12.下列有关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有的胶体是纯净物,有的胶体是混合物 B. 有的胶体带电,有的胶体不带电 C. 工厂中常用的静电除尘装置是根据胶体的某些性质设计的 D. 胶体、溶液和浊液的本质区别是能否产生丁达尔效应 ‎【答案】C ‎【解析】‎ ‎【详解】A.胶体是混合物,故错误;‎ B.胶体不带电,但有些胶体粒子带电,故错误;‎ C. 工厂中常用的静电除尘装置是根据胶体的电泳性质设计的,故正确;‎ D. 胶体、溶液和浊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不是丁达尔效应,故错误。‎ 故选C。‎ ‎13.为了除去粗盐中的 Ca2+、Mg2+、SO42﹣及泥沙得到NaCl晶体,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①过滤;②加过量NaOH溶液; 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 Na2CO3溶液; ⑤加过量BaCl2溶液;⑥蒸发 A. ⑤④②①③⑥ B. ④⑤①②③⑥ ‎ C. ②④⑤①③⑥ D. ①④②⑥⑤③‎ ‎【答案】A ‎【解析】‎ ‎【分析】粗盐提纯过程中注意除杂试剂通常过量,按照一定的顺序加入可以除去多余的试剂。‎ ‎【详解】氯化钡除去硫酸根离子,氢氧化钠除去镁离子,碳酸钠除去钙离子,除杂试剂通常过量,所以为了能最后除去钡离子,所以氯化钡在碳酸钠之前加入,用碳酸钠除去多余的氯化钡。当三种除杂试剂加入后,过滤,最后加入盐酸除去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得到氯化钠,最后蒸发得氯化钠。故顺序为⑤④②①③⑥。‎ 故选A。‎ ‎14.某无色透明溶液遇无色酚酞试剂变红色,在该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 K+、Fe3+、MnO4-、SO B. Na+、Cu2+、SO、NO3-‎ C. Ba2+、Na+、K+、Cl- D. Ca2+、H+、NH4+、NO ‎【答案】C ‎【解析】A、MnO4-有颜色,不符合题目无色要求,故A错误;B、Cu2+有颜色,不符合题目无色要求,故B错误;C、溶液无色,且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与氢氧根离子离子不反应,可大量共存,故C正确;D、H+、NH4+在碱性条件下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故选D。‎ ‎15.常温常压下,取四支完全一样的针筒,分别充入等质量的CH4、O2、CO2、SO2四种气体,其中充装SO2的是 ( )‎ A. B. ‎ C. D. ‎ ‎【答案】A ‎【解析】‎ ‎【详解】在质量相等的情况下,用n=分别计算四种气体的物质的量,因为M(摩尔质量)各不相同,‎ ‎(SO2)(CO2) (O2) (CH4),所以,当质量相同时有:n(CH4) >n(O2)n(CO2)n(SO2),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最小,体积最小,故选A。‎ 所以本题答案为A。‎ ‎16.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MgSO4溶液时,下列情况可能导致实际浓度偏高的是( )‎ A. 称量时部分MgSO4吸收了水蒸气 B. 定容时俯视容量瓶上的刻度线 C. 洗涤后的容量瓶中有少量水珠 D. 溶解过程中有少量的溶液溅出烧杯外 ‎【答案】B ‎【解析】‎ ‎【详解】A.称量时部分MgSO4吸收了水蒸气,则溶质的质量减小,导致配制溶液浓度偏低,故A错误;‎ B.定容时俯视液面,会导致溶液体积骗小,则所配溶液浓度的影响偏高,故B正确;‎ C.洗涤后的容量瓶中有少量水珠,不影响溶液的体积和溶质的质量,对配制溶液的浓度无影响,故C错误;‎ D.溶解过程中有少量的溶液溅出烧杯外,则溶质的质量减小,导致配制溶液浓度偏低,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17.某地有甲、乙两工厂排放污水(含不同离子),污水中各含有下列6种离子中的3种:Ag+、Ba2+、Na+、Cl-、CO32-、NO3-。若两厂单独排放都会造成水污染,如将两厂的污水按一定比例混合,沉淀后污水便会变成无色澄清只含硝酸钠而排放,污染程度会大大降低。关于污染源的分析,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Cl-和NO3-一定不在同一工厂 B. CO32-和NO3-可能来自同一工厂 C. Ag+和Na+可能在同一工厂 D. Na+和NO3-来自同一工厂 ‎【答案】A ‎【解析】‎ ‎【详解】假设甲厂有银离子,那么甲厂就一定不能有Cl-,不然就会产生沉淀,失去其中一种离子了,同样的,碳酸银不溶于水,所以甲厂中也不能有CO32-。因此乙厂中就有了Cl-和CO32-,乙厂中就一定不能有Ag+、Ba2+了,结合溶液是不显电性的,所以甲厂中有Ag+、Ba2+和NO3-。乙厂中有Cl-、CO32-和Na+;则选项A正确,故答案为A。‎ ‎18.300 mL Al2(SO4)3溶液中,含Al3+为1.62 g,将溶液取出1/3后又稀释到300mL,此时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 A. 0.1 mol/L B. 0.4 mol/L C. 0.067 mol/L D. 0.3 mol/L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300 mL Al2(SO4)3溶液中含有n(Al3+)==0.06mol, n(SO42-)=0.06×=0.09mol,将溶液取出1/3,该溶液含n(SO42-)=0.09×1/3=0.03mol,故C(SO42-) =0.03÷(300×10-3)=0.1 mol/L,正确。‎ 二、填空题 ‎19.选择下列实验方法分离物质,将分离方法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A.萃取法 B.结晶法 C.分液法 D.蒸馏法 E.过滤法 ‎①分离NaCl溶液与沙子的混合物__;‎ ‎②分离水和汽油的混合物__;‎ ‎③分离互溶的四氯化碳(沸点为76.75℃)和甲苯(沸点为110.6℃)的混合物__;‎ ‎④从碘的水溶液中提取碘__;‎ ‎⑤从硫酸钾溶液中得到硫酸钾固体__。‎ ‎【答案】(1). E (2). C (3). D (4). A (5). B ‎【解析】‎ ‎【详解】①沙子不溶于水,选过滤法分离,故答案为:E; ②水和汽油分层,选分液法分离,故答案为:C; ③二者互溶,但沸点不同,选蒸馏法分离,故答案为:D; ④碘不易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选萃取法分离,故答案为:A; ⑤硫酸钾为可溶性固体,选蒸发法分离,故答案为:B。‎ ‎20.用NaOH固体配制500mL1.0mol/L的NaOH溶液,操作步骤如下:‎ ‎①把称好的NaOH固体放入小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冷却至室温;‎ ‎②把①所得溶液小心转入容量瓶中;‎ ‎③继续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液面距刻度线1cm~2cm处,改用胶头滴管小心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④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每次洗涤的液体都小心转入容量瓶;‎ ‎⑤将容量瓶瓶塞塞紧,充分摇匀;‎ ‎⑥计算、称量NaOH固体的质量。‎ 请填写下列空白:‎ ‎(1)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为(填序号)⑥→①→②→___→___→⑤;‎ ‎(2)所需仪器除托盘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外,还需用到的仪器有___;实验所需称量的NaOH固体为___g。‎ ‎(3)试分析下列操作对所配溶液的浓度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①为加速固体溶解,可稍微加热并不断搅拌,在未降至室温时,立即将溶液转移至容量瓶定容。对所配溶液浓度的影响:___;‎ ‎②定容后,加盖倒转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滴加蒸馏水至刻度。对所配溶液浓度的影响:___;‎ ‎③定容时俯视液面。对所配溶液浓度的影响:___。‎ ‎【答案】(1). ④ (2). ③ (3). 500mL容量瓶 (4). 20.0 (5). 偏高 (6). 偏低 ‎ ‎ (7). 偏高 ‎【解析】‎ ‎【分析】(1)根据操作过程是计算、称量、溶解、移液、洗涤、定容、摇匀、装瓶等步骤来排序; (2)根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移液、洗涤、定容、摇匀来选择使用的仪器;根据n=CV和m=nM来计算;‎ ‎(3)根据c=,通过判断不当操作对溶质的物质的量n和溶液体积V的影响来分析误差。‎ ‎【详解】(1)根据操作过程是计算、称量、溶解、移液、洗涤、定容、摇匀、装瓶等步骤来排序,可知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⑥①②④③⑤; (2)根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移液、洗涤、定容、摇匀可知需要的仪器有: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500mL容量瓶和胶头滴管,故所需的仪器还有500mL容量瓶;根据n=CV可知所需的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n=1mol/L×0.5L=0.5mol,质量m=nM=0.5mol×40g/mol=20.0g;‎ ‎(3)①为加速固体溶解,可稍微加热并不断搅拌.在未降至室温时,立即将溶液转移至容量瓶定容.则冷却后溶液体积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高;‎ ‎②定容后,加盖倒转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是正常,又滴加蒸馏水至刻度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低;‎ ‎③定容时俯视液面,会导致溶液体积骗小,则所配溶液浓度的影响偏高。‎ ‎21.某无色透明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Mg2+、Ag+、Cu2+、Fe3+阳离子中的一种或几种,请填写下列空白:‎ ‎(1)不做任何实验就可以肯定原溶液中不存在的离子是: .‎ ‎(2)取少量原溶液,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不消失.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 ,有关的离子方程式 ;‎ ‎(3)取(2)中的滤液,加入过量的NaOH出现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肯定有 ,有关的离子方程式 ;‎ ‎(4)原溶液还可能大量存在的阴离子是 .‎ A.Cl- ‎ B.NO3-‎ C.CO32-‎ D.OH-‎ ‎【答案】(1)Cu2+、Fe3+(2分)(2)Ag+Ag++Cl-=AgCl↓‎ ‎(3)Mg2+;Mg2++2OH-=Mg(OH)2↓(4)B(2分)‎ ‎【解析】试题分析:(1)无色透明溶液中不可能含有Cu2+、Fe3+等有色离子.(2)加稀盐酸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则肯定存在Ag+,离子方程式为Ag++Cl-=AgCl↓.(3)加稀氨水有白色沉淀出现,肯定含有Mg2+.(4)原溶液中由于含有Ag+,阴离子中不可能含有Cl-、CO32-、OH-,可能含NO3-.‎ ‎22.(1)将30mL0.5mol/L的H2SO4溶液加水稀释到500mL后,从中取出50m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 ‎(2)常温下,将20.0g14%的NaOH溶液跟30.0g24%的NaOH溶液混合,混合后得到1.2g/mL的混合液,试计算:‎ ‎①混合后的溶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___。‎ ‎②混合后的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mol/L。‎ ‎③配制100mL同浓度溶液需要溶解___g的NaOH才能使其浓度与上述混合液浓度相等。‎ ‎(3)在标准状况下,由CO和CO2组成的混合气体13.44L,质量为20g,该混合气体中,CO和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 ‎【答案】(1). 0.03 mol/L (2). 20% (3). 6 (4). 24 (5). 2:1‎ ‎【解析】‎ ‎【分析】(1)根据溶液稀释过程中溶质不变计算;‎ ‎(2)①计算混合后溶液的质量,利用混合后溶质的质量等于原不同浓度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之和计算混合后溶质氢氧化质量分数; ②根据c=计算混合后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 ③根据n=cV计算需要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再根据m=nM计算氢氧化钠的质量.‎ ‎(3)令CO和C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ymol,根据二者质量之和与二者体积之和列方程计算x、y的值,据此解答。‎ ‎【详解】(1)设溶液稀释后浓度为cmol/L,则将30mL0.5mol/L的H2SO4溶液加水稀释到500mL后,可得:cmol/L×0.5L=0.5mol/L×0.03L,解得c=0.03;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则稀释后取出50m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3 mol/L;‎ ‎(2)①将20.0g14%的NaOH溶液跟30.0g24%的NaOH溶液混合,混合后溶液的质量为20g+30g=50g,令混合后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ω,则:50g×ω=20g×14%+30g×24%,解得ω=20%;‎ ‎②混合后溶液的密度为1.2g/mL,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20%,则c(NaOH)=‎ mol/L=6mol/L;‎ ‎③配制100mL 6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1L×6mol/L=0.6mol,故需要氢氧化钠的质量为:0.6mol×40g/mol=24g;‎ ‎(3)令CO和C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ymol,根据二者质量之和与二者体积之和列方程,则:28x+44y=20、x+y=,解得x=0.04,y=0.02,故CO和CO2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04mol:0.02mol=2:1。‎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