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7-03 发布 |
- 37.5 KB |
- 21页
![](https://data.61taotao.com/file-convert/2020/10/19/15/59/6014e8937c65cb124b64b7c5c1b3b5e6/img/1.jpg)
![](https://data.61taotao.com/file-convert/2020/10/19/15/59/6014e8937c65cb124b64b7c5c1b3b5e6/img/2.jpg)
![](https://data.61taotao.com/file-convert/2020/10/19/15/59/6014e8937c65cb124b64b7c5c1b3b5e6/img/3.jpg)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海南省海口第四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
海南省海口市(海口市第四中学)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等)化学学科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卷面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你把正确的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并保持答题卷的整洁,勿折叠答题卷;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Br—80 Cu—64 第I卷 选择题(共48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的一组液体混合物是( ) A. 乙醇和水 B. 苯和溴苯 C. 水和溴乙烷 D. 硝基苯和汽油 【答案】C 【解析】 【分析】 密度不同,且互不相溶的液体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 【详解】A、乙醇和水互溶,不分层,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故A错误; B. 苯和溴苯互溶,不分层,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故B错误; C. 水和溴乙烷互不相溶,密度不同,能用分液漏斗分离,故C正确; D. 硝基苯和汽油都是有机物,互溶,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故D错误。 2.下列物质的类别与所含官能团都正确的是( ) A. 酚类 —OH B. 羧酸 —COOH C. CH3—O—CH3 醇 D. 醛类 —CHO 【答案】B 【解析】 【详解】A. 羟基不与苯环直接相连,属于醇类,故A错误; B. 含有羧基—COOH,属于羧酸,故B正确; C. CH3—O—CH3 含有醚键 ,属于醚,故C错误; D. 含有酯基—COO—,属于酯类,故D错误。 3. 下列化学用语表述正确的是 A. 羟基的电子式: B. 醛基的结构简式-COH C. 乙烯分子的最简式:CH2 D. 1,2-二溴乙烷的结构简式:C2H4Br2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氧原子与氢原子通过一对共用电子对连接,羟基是电中性基团,羟基正确的电子式为,故A错误;B.醛基为醛类的官能团,其结构简式为:-CHO,故B错误;C.乙烯分子式为C2H4,最简式为CH2,故C正确;D.1,2-二溴乙烷的结构简式为,故D错误;答案为C。 考点:考查有机物的结构表达方式 4.下列物质中和苯互为同系物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苯的同系物分子里含有一个苯环并且组成符合CnH2n-6,侧链所连基团必须是烷烃基。 【详解】A、由苯环和异丙基相连,和苯互为同系物,故A正确; B. 是卤代烃,不符合CnH2n-6,不是苯的同系物,故B错误; C. 含有2个苯环,不是苯的同系物,故C错误; D. 侧链所连基团不是烷烃基,通式不符合CnH2n-6, 不是苯的同系物,故D错误。 5.下列物质:①丁烷 ②2-甲基丙烷 ③戊烷 ④2-甲基丁烷 ⑤2,2-二甲基丙烷沸点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④>⑤ B. ⑤>④>③>②>① C. ③>④>⑤>①>② D. ②>①>⑤>④>③ 【答案】C 【解析】 【详解】对于烷烃而言,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则其分子间作用力越大、沸点越高,即:③、④、⑤大于①、②,对于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烷烃,支链越多,其沸点越低,即①>②,③>④>⑤,综合排序可得③>④>⑤>①>②。故选C。 6.有八种物质: ①甲烷、②苯、③聚乙烯、④2-丁炔、⑤环己烷、⑥顺-2-丁烯、⑦环己烯、⑧邻二甲苯,既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又能使溴水因化学反应而褪色的是( ) A. ①③⑤ B. ②③④ C. ④⑥⑦ D. ②④⑦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甲烷既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又不能使溴水褪色;②苯既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又不能使溴水因反应而褪色;③聚乙烯不含碳碳双键,既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又不能使溴水褪色;④2-丁炔含碳碳三键,既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又能使溴水因反应而褪色;⑤环己烷不含碳碳双键,既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又不能使溴水因反应而褪色;⑥顺-2-丁烯含有碳碳双键,既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又能使溴水因反应而褪色;⑦环己烯含有碳碳双键,既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又能使溴水因反应而褪色。⑧邻二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是不能使溴水因反应而褪色;故符合题意的是④⑤⑦,选C。 7.某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如下:,此有机化合物属于 ①烯烃②多官能团有机化合物③芳香烃④烃的衍生物⑤高分子化合物 A. ①②③④ B. ②④ C. ②④⑤ D. ①③⑤ 【答案】B 【解析】 由题给的结构简式可以知道,有机物中含有碳碳双键,还含有O元素,所以(1)错误;含酯基、羟基、羧基、碳碳双键,所以(2)正确;含苯环,但还含O元素,则不属于芳香烃,则(3)错误;含C、H、O三种元素,为烃的含氧衍生物,则(4)正确;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则⑤错误; 所以正确的是(2)(4),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A C D 错误。 点睛:由题给的结构简式可以看出,有机物中含有酯基、苯环、羟基、羧基、碳碳双键,结合官能团的性质进行分析。 8.已知:(1)Zn(s)+1/2O2(g)==ZnO(s),ΔH= -348.3kJ/mol (2) 2Ag(s)+1/2 O2(g)== Ag2O(s),ΔH= -31.0kJ/mol 则ZnO(s)+ 2Ag(s)== Zn(s)+ Ag2O(s)的ΔH等于( ) A. -317.3kJ/mol B. -379.3kJ/mol C. -332.8 kJ/mol D. 317.3 kJ/mol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盖斯定律,(2)-(1)得ZnO(s)+ 2Ag(s)== Zn(s)+ Ag2O(s)ΔH=+ 317.3 kJ/mol。故选D。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9.如图是电解CuCl2溶液的装置,其中c、d为石墨电极。则下列有关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a为负极、b为正极 B. a为阳极、b为阴极 C. 电解过程中,氯离子浓度不变 D. 电解过程中,d电极质量增加 【答案】D 【解析】 由电流方向: a为电源正极,c发生氧化反应,为阳极:2Cl--2e-=Cl2↑,导致溶液中氯离子浓度减小 b为电源负极,d发生还原反应,为阴极:Cu2++2e-=Cu,析出铜,电极质量增加 10.某烃经催化加氢后得到2-甲基丁烷,该烃可能是( ) A. 3-甲基-1-丁烯 B. 2-甲基丙烷 C. 2-甲基-1-丁烯 D. 3,3-二甲基-1-丁烯 【答案】AC 【解析】 【分析】 根据加成原理,不饱和键断开,结合H原子,生成2-甲基丁烷,采取倒推法相邻碳原子之间各去掉氢原子形成不饱和键,即得到不饱和烃。 【详解】2-甲基丁烷的碳链结构为; A、若在3、4号碳原子之间为双键,则烃为3-甲基-1-丁烯,故A可以; B、2-甲基丙烷饱和烃,不能发生加成反应,不可能加氢得到,故B不可以; C、若双键在1、2号碳原子之间,则烃为2-甲基-1-丁烯,故C可以; D、2-甲基丁烷只有1个取代基,不可能由3,3-二甲基-1-丁烯加氢而得,故D不可以; 故选AC。 11.下列有机物可以形成顺反异构的是:( ) A. 1-氯-1-丙烯 B. 2,3-二甲基-2-丁烯 C. 2-甲基-2-丁烯 D. 丙烯 【答案】A 【解析】 【分析】 存在顺反异构体的条件①分子中至少有一个键不能自由旋转;②双键上同一碳上不能有相同的基团。 【详解】A.1-氯-1-丙烯为CH3CH=CHCl,双键上同一碳连不相同的基团:氯原子和氢原子或氢原子和甲基,存在顺反异构,故A正确; B.2,3-二甲基-2-丁烯为(CH3)2C=CCH3CH3同一碳上连相同的基团:甲基,不能形成顺反异构,故B错误; C.2-甲基-2-丁烯为CH3C(CH3)=CHCH3,双键同一碳上连相同的基团,:甲基,不能形成顺反异构,故C错误; D.丙烯为CH3CH=CH2,双键同一碳上连有相同的基团:氢原子,不能形成顺反异构,故D错误; 12. 下列化合物中,核磁共振氢谱只出现两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3∶2的是( ) 【答案】D 【解析】 A 三种氢分别为2:2:3,B 2种氢6:4 C 2种氢6:2 D 4种氢3:2:6:2 13.1999年,在欧洲一些国家发现饲料被污染,导致畜禽类制品及乳制品不能食用,经测定饲料中含有剧毒物质二恶英,其结构为,已知它的二氯代物有10种,则其六氯代物有( ) A. 15种 B. 11种 C. 10种 D. 5种 【答案】C 【解析】 【详解】分子中有8个H原子,其二氯代物有10种,其六氯代物相当于八氯代物中2个Cl原子被2个H原子取代,故六氯代物与二氯代物有相同的同分异构体数目,即10种,故选C。 14.两种气态烃以任意比例混合,105℃时,1 L该混合烃与9 L O2混合,充分燃烧后恢复到原状况,所得气体体积仍为10 L。下列各组混合烃中不符合此条件的是( ) A. CH4、C2H4 B. CH4、C3H6 C. C2H4、C3H4 D. CH4、C3H6 【答案】BD 【解析】 【详解】CxHy+(x+)O2→xCO2+H2O,混合烃充分燃烧后恢复到原状态,所得气体的体积不变,得x++1=x+,则混合烃中的氢原子平均数一定等于4,而混合的两种烃是以“任意比例”混合的,则混合烃中各烃的氢原子数必须都为4才能符合题设条件,B、D不符合条件,故选B、D。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同分异构体之间分子式相同,其式量也一定相等;式量相等的物质一定是同分异构体 B. 某有机物燃烧后产物只有CO2和H2O,可推出的结论是有机物属于烃 C. 等质量的CH4、C2H4、C2H6三种有机物完全燃烧时耗去O2的量最多的是CH4 D. 分子式为C8H10的芳香烃有4种同分异构体 【答案】CD 【解析】 【详解】A、式量相等物质不一定是同分异构体,如甲酸、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都是46,但不是同分异构体,故A错误; B. 烃和烃的含氧衍生物燃烧后产物都只有CO2和H2O,故B错误; C. 氢元素质量分数越大,等质量的烃燃烧耗氧量越多,所以等质量的CH4、C2H4、C2H6三种有机物完全燃烧时耗去O2的量最多的是CH4,故C正确; D. 分子式为C8H10的芳香烃有乙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共4种同分异构体,故D正确。 16.某烃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1mol该烃完全燃烧消耗11mol O2 B. 与氢气完全加成后的产物中含2个甲基 C. 1mol该烃完全加成消耗3mol Br2 D. 分子中一定共平面的碳原子有6个 【答案】B 【解析】 【详解】A、该烃的分子式是C8H12,根据烃燃烧通式,1mol该烃完全燃烧消耗11mol O2,故A正确; B. 与氢气完全加成后的产物是,含3个甲基,故B错误; C. 该烃的分子中含有1个碳碳双键、1个碳碳叁键, 1mol该烃完全加成消耗3mol Br2 ,故C正确; D. 结构简式中划红横线的6个碳原子一定共平面,故D正确;选B。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52分) 二、填空题 17.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物质或者依据有机物的名称写出其结构简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各组物质中,①属于同位素的是(填字母,下同)________,②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__ ,③互为同系物的是__________ ,④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____ ,⑤属于同种物质的是____________ 。 A、O2和O3 B、和 C、CH3CH2C≡CH 和 CH3CH(CH3)2 D、和 E. 和 F. 和CH2=CH-CH3 G. 【答案】 (1). 2-甲基-2,4-己二烯 (2). 4-甲基-1-戊炔 (3). 2,4,4-三甲基己烷 (4). B (5). A (6). F (7). G (8). E 【解析】 【分析】 (1)①烯烃命名时,要选含有碳碳双键的最长碳链为主链,从离双键近的一端给主链上的碳原子进行编号,将支链写在“某烯”的前面; ②炔烃命名时,要选含有碳碳三键的最长碳链为主链,从离三键近的一端给主链上的碳原子进行编号,将支链写在“某炔”的前面; ③烷烃命名时,要选最长的碳链为主链,从离支链近的一端给主链上的碳原子进行编号,将支链写在“某烷”的前面; (2)同位素是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同位素;同素异形体是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同分异构体是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分子结构相似,相差若干个CH2原子团,互为同系物;分子式、结构都相同的物质是同种物质,根据定义判断。 【详解】(1)①烯烃命名时,要选含有碳碳双键的最长碳链为主链,从离双键近的一端给主链上的碳原子进行编号,两端一样近时从离支链近的一端开始编号,故在2号碳原子上有1个甲基,系统命名是:2-甲基-2,4-己二烯; ②炔烃命名时,要选含有碳碳三键的最长碳链为主链,从离三键近的一端给主链上的碳原子进行编号,故在4号碳原子上有1个甲基,系统命名是:4-甲基-1-戊炔; ③烷烃命名时,要选最长的碳链为主链,从离支链近的一端给主链上的碳原子进行编号,在2,4,4号碳原子上各有1个甲基,系统命名是:2,4,4-三甲基己烷; (2)A、O2和O3 是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属于同素异形体; B、 是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属于同位素; C、 CH3CH2C≡CH 和 CH3CH(CH3)2 分子式不同,结构不相似,既不是同系物,也不是同分异构体;D、分子式不同,结构不相似,既不是同系物,也不是同分异构体;E. 分子式、结构都相同,属于同种物质;F. 和CH2=CH-CH3 分子结构相似,相差2个CH2原子团,互为同系物;G. 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属于同分异构体。 18.溴苯是一种化工原料,实验室合成溴苯的装置示意图及有关数据如下: 苯 溴 溴苯 密度/g·cm-3 0.88 3.10 1.50 沸点/℃ 80 59 156 水中溶解度 微溶 微溶 微溶 按下列合成步骤回答问题: (1)在a中加入15mL无水苯和少量铁屑。在b中小心加入4.0mL液态溴。向a中滴入几滴溴,有白色烟雾产生,是因为生成了________气体。继续滴加至液溴滴完。装置d中漏斗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2)写出a中发生的两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液溴滴完后,经过下列步骤分离提纯: ①向a中加入10 mL水,然后过滤除去未反应的铁屑; ②滤液依次用10mL水、8mL10%的NaOH溶液、10mL水洗涤。NaOH溶液洗涤的作用是__________; ③向分出的粗溴苯中加入少量的无水氯化钙干燥,静置、过滤。 (4)经以上分离操作后,粗溴苯中还含有的主要杂质为_____________,要进一步提纯,下列操作中必需的是________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重结晶 B 过滤 C 蒸馏 D 萃取 (5)反应完毕后,向锥形瓶d中滴加AgNO3溶液有__________现象生成,此现象说明这种获得溴苯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答案】 (1). HBr (2). 防止倒吸 (3). 2Fe+3Br2===2FeBr3 (4). (5). 除去HBr和未反应的Br2 (6). 苯 (7). C (8). 淡黄色沉淀生成(AgBr) 【解析】 【分析】 (1)苯与液溴反应生成HBr,HBr遇水蒸气形成白雾; HBr易溶于水产生倒吸现象; (2)装置a中铁与溴反应生成溴化铁,苯与液溴在溴化铁的作用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和溴化氢; (3)溴苯中含有溴单质,单质溴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Br和NaBrO溶于水中,而溴苯不与NaOH溶液反应,也不溶于水,分液后,然后加干燥剂,据此解答; (4)根据分离出的粗溴苯中含有未反应的苯,分离互溶的液体,利用沸点不同,可采用蒸馏的方法进行分离; (5)反应完毕后,锥形瓶d中含有溴化钠,滴加AgNO3溶液生成溴化银。 【详解】(1)苯与液溴反应生成HBr,HBr遇水蒸气形成白雾; HBr易溶于水产生倒吸,倒置的漏斗d的作用是防止倒吸; (2)装置a中铁与溴反应生成溴化铁,方程式是2Fe+3Br2===2FeBr3,苯与液溴在溴化铁的作用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和溴化氢,方程式是; (3)溴苯提纯的方法是:先水洗,把可溶物溶解在水中,然后过滤除去未反应的铁屑,再加NaOH溶液,把未反应的Br2 变成NaBr和NaBrO洗到水中,然后加干燥剂无水氯化钙干燥溴苯,NaOH溶液洗涤的作用是除去HBr和未反应的Br2; (4)反应后得到的溴苯中溶有少量未反应的苯,苯和溴苯互溶,但苯的沸点低,所以采用蒸馏的方法进行分离; (5)反应完毕后,锥形瓶d吸收了溴化氢生成溴化钠,滴加AgNO3溶液生成淡黄色AgBr沉淀。 【点睛】本题考查制备实验方案设计,为高频考点,明确实验原理及实验操作规则是解本题关键,知道物质检验方法、物质分离提纯方法,易错点是(4),题目难度中等。 19.(1)写出方程式:实验室制乙炔__________________; (2) 该有机物共面的原子最多有_____个,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的产物最多有_______种 (3)有甲、乙两种物质: 由甲转化为乙需经下列过程(已省略去各步反应的无关产物) ①反应I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反应II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反应III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CaC2+2H2O Ca(OH)2 + C2H2↑ (2). 11个 (3). 4种 (4). 取代反应 (5). 氢氧化钠水溶液,加热 (6). 【解析】 【分析】 (1)实验室用碳化钙与水反应制乙炔; (2)根据甲烷、乙烯的结构分析原子共面问题;与溴可以发生1,2-加成反应,还可以发生1,4-加成,还可以发生双键全部加成。 (3)①反应I是中甲基上的氢原子被氯原子代替生成; ②反应II是水解生成; ③反应III是与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生成。 【详解】(1)实验室用碳化钙与水反应制乙炔,碳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乙炔,反应方程式是CaC2+2H2O Ca(OH)2 + C2H2↑; (2)分子式为C5H8,1号碳上至少2个H原子不在乙烯决定的共面上,该有机物共面的原子最多有11个;与溴可以发生1,2-加成反应产物是和,发生1,4-加成产物是,发生双键全部加成产物是,所以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的产物最多有4种。 (3)①中甲基上的氢原子被氯原子代替生成,反应I的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 ②反应II是水解生成,反应条件是氢氧化钠水溶液、加热; ③反应III是与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反应方程式是。 20.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2(g)+H2(g) 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 t℃ 700 800 830 1000 1200 K 0.6 0.9 1.0 17 2.6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_________ (2)该反应为_______反应(选填吸热、放热); (3)下列能使CO2的转化率增加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a)增大压强 (b)增加CO2的含量 (c)分离出产物H2O (d)升高温度 (4)830K时,若起始时:c(CO2)=2mol/L,c(H2)=3mol/L,平衡时CO2的转化率为60%,氢气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___ (5)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____。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 c(CO)不变 (c)v正(H2)=v逆(H2O) (d)混合气体的摩尔质量不变 【答案】 (1). K=[c(CO).c(H2O)] /[c(CO2).c(H2) ] (2). 吸热 (3). c d (4). 40% (5). b c 【解析】 【分析】 (1)根据化学平衡常数的定义书写该反应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 (2)随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增大,说明平衡正向移动; (3)要提高CO2的转化率,应使平衡向正反应,结合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分析选项; (4)氢气的转化率=; (5)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分析; 【详解】(1)化学平衡常数是可逆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生成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幂的乘积除以各反应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幂的乘积所得的比值。该反应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是K=[c(CO).c(H2O)] /[c(CO2).c(H2) ]; (2)随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增大,说明平衡正向移动,正反应吸热; ②A.CO2(g)+H2(g) CO(g)+H2O(g)反应前后气体系数和不变,缩小容器的容积,平衡不移动, CO2的转化率不变,故不选A; B.在原容器中再充入1 mol CO2,平衡正向移动,但是平衡移动消耗量远小于加入量,因此CO2的转化率降低,故不选B; C.将水蒸气从体系中分离出,则减小了生成物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因此可以提高CO2的转化率,故选C; D.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CO2的转化率增大,故选D; (4)根据反应方程式,CO2和H2的变化量比为1:1,CO2的变化量为2mol/L×60%=1.2 mol/L,所以H2的变化量也为2mol/L×60%=1.2mol/L,氢气的转化率为40%; (5)a.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温度一定,容器中压强始终不变,故压强不变,不能说明到达平衡状态,故不选a; b.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物质的浓度不变,混合气体中c(CO)不变说明到达平衡状态,故选b; c.v(H2)正=v(H2O)逆不同物质表示的正逆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说明到达平衡状态,故选c; d. ,气体总质量、总物质的量都不变,所以混合气体的摩尔质量始终不变,摩尔质量不变不能说明到达平衡,故不选d;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平衡常数及影响因素、平衡移动、平衡状态的判断等,注意平衡状态的判断,选择的物理量,随着反应的进行发生变化,当该物理量由变化到定值时,说明可逆反应到达平衡状态。 21.为测定某有机化合物A的结构,进行如下实验: (一)分子式测定: (1)将4.6g有机物A置于氧气流中充分燃烧,实验测得:生成5.4g H2O和8.8g CO2,,则该物质的实验式为_______________; (2)用质谱仪测定该有机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得到如图①所示质谱图,则其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价键理论,预测A的可能结构并写出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结构式的确定: (4)核磁共振氢谱能对有机物分子中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给出不同的峰值(信号),根据峰值(信号)可以确定分子中氢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例如:甲基氯甲基醚(ClCH2OCH3)有两种氢原子如图②.经测定,有机物A的核磁共振氢谱示意图如图③,则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性质实验 (5)A在一定条件下脱水可生成B,B可合成包装塑料C,请写出B转化为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体育比赛中当运动员肌肉扭伤时,队医随即用氯乙烷(沸点为12.27℃)对受伤部位进行局部冷冻麻醉.请用B选择合适的方法制备氯乙烷,要求原子利用率为100%,请写出制备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C2H6O (2). 46 (3). CH3CH2OH、CH3OCH3 (4). CH3CH2OH (5). nCH2=CH2 (6). CH2=CH2 + HClCH3CH2 Cl 【解析】 【分析】 (1)根据n= 计算水、二氧化碳物质的量,进而确定n(C)、n(H),根据O原子守恒计算有机物中含有O原子物质的量,据此解答; (2)根据质荷比可以确定相对分子质量; (3)碳原子能形成4个共价键,氧原子能形成2个共价键,氢原子能形成1个共价键; (4)有机物A的核磁共振氢谱中有3个吸收峰,说明有3种性质不同的H原子; (5)CH3CH2OH在浓硫酸作用下脱水可生成乙烯,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 (6)乙烯与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氯乙烷; 【详解】(1)5.4gH2O的物质的量==0.3mol,则n(H)=0.6mol,8.8gCO2的物质的量==0.2mol,则n(C)=0.2mol, 0.1mol;所以该物质中C、H、O的原子个数比为2:6:1,故其实验式为C2H6O; (2)根据图①所示质谱图可知,质荷比最大的为46,可以确定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 (3)最简式为C2H6O,有机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则该物质的分子式是C2H6O,根据价键理论, A的可能结构简式有CH3CH2OH、CH3OCH3。 (4)有机物A的核磁共振氢谱中有3个吸收峰,说明有3种性质不同的H原子,故A的结构为CH3CH2OH; (5)CH3CH2OH在浓硫酸作用下脱水可生成乙烯,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乙烯生成聚乙烯的方程式是nCH2=CH2; (6)乙烯与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氯乙烷,反应方程式是CH2=CH2 + HClCH3CH2 Cl。 【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结构确定,题目难度中等,从守恒角度判断有机物最简式为解答该题的关键,注意理解质谱图、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在有机物结构确定中的作用。 22.已知: A、B、C、D、E有如下转化关系: 其中A、B是分子式均为C3H7Br的两种同分异构体。根据图中各物质的转化关系,填写下列空白: (1)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简式:B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 (2)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反应类型 ①A―→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B―→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答案】 (1). (2). CH3CH2CH2OH (3). CH3CH2CH2Br+NaOH CH3—CH==CH2↑+NaBr+H2O; (4). 消去反应 (5). + NaOH +NaBr; (6). 取代反应 (水解反应) 【解析】 【分析】 C3H7Br的两种同分异构体分别为CH3CH2CH2Br 和 ;A不论是二者中的哪一种结构,当在NaOH醇溶液中发生反应时只生成一种结构:CH3CH=CH2,即E为CH2=CHCH3;根据,CH2=CHCH3与HCl加成的产物是,即B是,A是CH3CH2CH2Br;C是CH3CH2CH2OH;D是。 【详解】(1) A不论是H3CH2CH2Br 和 中的哪一种结构,当在NaOH醇溶液中发生反应时只生成一种结构CH3CH=CH2,根据,CH2=CHCH3与HCl加成的产物是,即B是,A是CH3CH2CH2Br;C是CH3CH2CH2OH;D是。 (2)①CH3CH2CH2Br在氢氧化钠的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CH2=CHCH3,反应方程式是CH3CH2CH2Br+NaOH CH3—CH=CH2↑+NaBr+H2O;属于消去反应。 ②在氢氧化钠的水溶液中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反应方程式是+ NaOH +NaBr;属于取代反应。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