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7-03 发布 |
- 37.5 KB |
- 2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北京市海淀区2020年第一次合格性考试模拟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
2020年北京市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 化学试卷 考 生 须 知 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本试卷共8页,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25个小题(共50分);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9个小题(共50分)。 3.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4.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l-35.5 Fe-56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 在下列各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 1. 对抗疫情离不开化学。下列抗疫物资中,主要成分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 A.医用酒精 B.塑料护目镜 C.84消毒液 D.医用橡胶手套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医用酒精的主要成分为CH3CH2OH,属于有机物,A不符合题意; B.塑料护目镜中含有有机合成材料,含有有机物,B不符合题意; C.84消毒液为NaClO的水溶液,成分均为无机物,C符合题意; D.医用橡胶手套含有有机合成材料,含有有机物,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C。 2. 下列分子中,含碳碳双键的是( ) - 20 - A. CH4 B. C2H4 C. CH3Cl D. C2H5OH 【答案】B 【解析】 【详解】A.CH4分子中含有4个C-H键,不含有碳碳双键,A错误; B.C2H4分子结构简式是CH2=CH2,分子中含有4个C-H键和一个碳碳双键,B正确; C.CH3Cl分子中含有3个C-H键和1个C-Cl键,不含有碳碳双键,C错误; D.C2H5OH分子结构简式是CH3CH2OH,分子中含有5个C-H键,一个C-C键,一个C-O键,一个H-O键,无碳碳双键,D错误; 故答案为B。 3. 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 A. Fe B. NaCl C. 稀盐酸 D. Na2SO4溶液 【答案】B 【解析】 【详解】A.Fe为单质,不是化合物,因此不属于电解质,A错误; B.氯化钠是化合物,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发生电离而导电,因此属于电解质,B正确; C.稀盐酸是HCl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因此不属于电解质,C错误; D.Na2SO4溶液属于混合物,因此不属于电解质,D错误; 故答案为B。 4. 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 A. KCl溶液 B. Fe(OH)3胶体 C. KOH溶液 D. Na2SO4溶液 【答案】B 【解析】 【详解】KCl溶液、KOH溶液、Na2SO4溶液都属于溶液,不具有胶体的性质,而Fe(OH)3胶体是胶体,胶体中的胶粒可以使光线发生散射作用而产生一条光亮的通路,即发生丁达尔效应,故选项B符合题意;合理选项是B。 5. 下列化合物中,含离子键的是( ) A. H2O B. KCl C. Cl2 D. CH4 【答案】B - 20 - 【解析】 【详解】A.H2O含有共价键,故A不符合题意; B.KCl含有离子键,故B符合题意; C.Cl2含有极性共价键,故C不符合题意; D.CH4含有非极性共价键,故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B。 6. 下列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 A. Na B. Al C. Si D. Cl 【答案】A 【解析】 【详解】Na、Al、Si、Cl均为第三周期元素,同一周期元素,从左至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因此原子半径最大的为Na,故答案选A。 7. 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H2SO4属于酸 B. Ba(OH)2属于碱 C. SO2属于氧化物 D. 氨水属于纯净物 【答案】D 【解析】 【详解】A.H2SO4电离生成的阳离子只有H+,属于酸,A正确; B.Ba(OH)2电离生成的阴离子只有OH-,属于碱,B正确; C.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为O元素的化合物为氧化物,SO2由S和O两种元素组成,属于氧化物,C正确; D.氨水为NH3溶于水形成的混合物,D错误; 答案选D。 8.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Al与盐酸的反应属于放热反应 B. 化学反应总是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C. 当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反应向环境放出能量 D. 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属于放热反应 【答案】D 【解析】 - 20 - 【详解】A.Al与盐酸反应放出热量,因此反应属于放热反应,A正确; B.化学反应过程中有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断键吸热,成键放热,因此化学反应过程中总是伴随着能量的变化,B正确; C.当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反应时,多余的能量就会释放给周围环境,即发生反应放出能量,C正确; D.氢氧化钡晶体和氯化铵晶体反应吸收热量,该反应属于吸热反应,D错误; 故答案为D。 9. 下列关于氨气性质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黄绿色气体 B. 有刺激性气味 C. 相同条件下密度比空气的小 D. 极易溶于水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氨气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A错误; B.氨气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正确; C.NH3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7,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29,根据密度ρ=可知:在相同条件下,气体的密度比等于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故NH3的密度比空气的小,C正确; D.氨气分子是极性分子,H2O分子是极性分子,氨分子与水分子之间会形成氢键,增加了氨分子与水分子之间的作用,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原理可知:NH3气极易溶于水, D正确; 故答案为A。 10. 2020年5月1日起,《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施行。下列可回收物中,主要成分属于合金的是( ) A.塑料瓶 B.废报纸 C.罐头盒 D.旧衣服 - 20 -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塑料瓶主要成分是有机合成材料,不是合金,A错误; B.废报纸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不是合金,B错误; C.罐头盒主要成分是合金,C正确; D.旧衣服的主要成分是高分子材料,不是合金,D错误; 故答案为C。 11. 下列物质中,既含有氯分子,又含有氯离子的是( ) A. 氯气 B. 氯水 C. 氯化钠 D. 氯化氢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氯气中只含有氯分子,A不符合题意; B.氯气溶于水形成氯水,溶质有氯气、盐酸和次氯酸,因此氯水中含有氯分子和氯离子,B符合题意; C.氯化钠中只含有氯离子,C不符合题意; D.氯化氢中不含有氯分子,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B。 12. 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NO2(g)N2O4(g)。当NO2、N2O4的浓度不再变化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NO2全部转化为N2O4 B. 该反应已达化学平衡状态 C. 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等于零 D. 容器中气体颜色不再发生变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A.反应可逆,故 NO2不可能全部转化为N2O4,A错误; B. 浓度不再变化,则该反应已达化学平衡状态,B正确; C. 浓度不再变化,则该反应已达化学平衡状态,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等于零,C正确; - 20 - D. 二氧化氮浓度不再变化,即容器中气体颜色不再发生变化,D正确; 答案选A。 13. 稀土被称为“工业黄金”和“新材料之母”,稀土资源在我国有丰富的储量。其中钇(Y)是重稀土元素的代表。下列关于Y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质子数为39 B. 中子数为50 C. 质量数为128 D. 核外电子数为39 【答案】C 【解析】 【详解】A.左下角为质子数,故Y的质子数为39,A正确; B.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89-39=50,B正确; C.左上角为质量数,故Y的质量数为89,C错误; D.核外电子数=质子数=39,D正确; 答案选C。 14. 控制变量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相同质量的镁条与足量稀盐酸分别在下列条件下发生反应,开始阶段化学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 A B C D c(HCl)/(mol·L-1) 0.5 2 0.5 2 t/℃ 20 20 30 30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温度越高,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故开始阶段化学反应速率最大的是30℃,HCl的浓度为2mol/L的组合,故答案选D。 15. 下列试剂或方法中,不能用来鉴别乙酸溶液与乙醇溶液的是( ) A. 扇闻气味 B. 观察颜色 - 20 - C. 碳酸氢钠溶液 D.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答案】B 【解析】 【详解】A.乙醇有酒香味,而乙酸具有刺激性气味,可以通过扇闻气味来鉴别乙酸溶液和乙醇溶液,A不符合题意; B.乙酸和乙醇均为无色溶液,不能通过观察颜色来鉴别二者,B符合题意; C.乙酸可以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气体,而乙醇不可以,故可以用碳酸氢钠溶液来鉴别二者,C不符合题意; D.乙醇具有还原性,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乙酸不可以,故可以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来鉴别二者,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B。 16. 下列关于有机物结构特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CH4具有正四面体结构 B. 碳原子之间只能形成C-C单键 C. 含碳元素的物质都是有机物 D. 碳原子之间只能形成碳链 【答案】A 【解析】 【详解】A.CH4具有正四面体结构,故A正确; B.碳原子之间能形成碳碳单键,碳碳双键,碳碳三键,故B错误; C.含碳元素的物质不一定都是有机物,比如CO,故C错误; D.碳原子之间能形成碳链,也可以形成碳环,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A。 17. 下列反应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A. 乙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B. 乙烯与溴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 C. 甲烷与氯气反应生成一氯甲烷和氯化氢 D. 乙酸与锌反应生成乙酸锌和氢气 【答案】B 【解析】 【详解】A.乙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氧化反应,A不符合题意; B.乙烯与溴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碳碳双键发生加成反应,B符合题意; - 20 - C.甲烷与氯气反应生成一氯甲烷和氯化氢属于取代反应,C不符合题意; D.乙酸与锌反应生成乙酸锌和氢气属于置换反应,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B。 18. 下列物质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N2正确的电子式为,A错误; B.HCl为共价化合物,其正确的电子式为,B错误; C.二氧化碳分子中C原子和O原子形成两对共用电子对,正确的电子式为,C错误; D.NaCl为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为,D正确; 答案选D。 19. 某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关于该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元素符号是Na B. 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C. 该元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1个电子 D. 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3周期、第ⅠA族 【答案】B 【解析】 【详解】A. 核电荷数为11,故该元素是钠,元素符号是Na,A正确; B. 钠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不正确; C. 钠原子核外电子分3层排布,最外层1个电子,故在化学反应中易失1个电子,C正确; D. - 20 - 钠原子核外电子分3层排布,最外层1个电子,故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3周期、第ⅠA族,D正确; 答案选B。 20. 实验室中,下列行为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A. 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 B. 将实验剩余钠直接丢弃在废液缸中 C. 熄灭少量燃着的金属钠,用干燥沙土覆盖 D. 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器壁缓慢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答案】B 【解析】 【详解】A.熄灭酒精灯时,应用灯帽盖灭,不能吹灭,A正确; B.钠与水发生较剧烈的反应,不可将实验剩余的钠直接丢弃在废液缸中,B错误; C.熄灭少量燃着的金属钠,用干燥沙土覆盖,隔绝其与空气接触,C正确; D.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因此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器壁缓慢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浓硫酸溅出,D正确; 答案选B。 21. 下列传统豆腐制作工艺的主要步骤中,包含过滤操作的是( ) A.磨浆 B.煮浆 C.滤渣 D.点卤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磨浆是将大豆研磨成碎料的操作,不包含过滤操作,A不符合题意; - 20 - B.煮浆是将豆浆加热煮沸的过程,不包含过滤操作,B不符合题意; C.滤渣是将豆渣与豆浆分离的操作,其实就是过滤操作,C符合题意; D.点卤是加入电解质使蛋白质胶体发生聚沉的过程,不包含过滤操作,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2. 下列说法中,正确是( ) A. 56gFe的物质的量为2mol B. 常温常压下,1molO2的体积是22.4L C. 0.5mol•L-1MgCl2溶液中含有0.5molMg2+ D. 1molCO2中含有的分子数约为6.02×1023 【答案】D 【解析】 【详解】A.根据n=可知,56gFe的物质的量为,A错误; B.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不是22.4L/mol,故1molO2的体积不是22.4L,B错误; C.未指明MgCl2溶液体积,不能计算物质的量,C错误; D.1mol CO2中含有1molCO2分子,分子数约为6.02×1023,D正确; 答案选D。 23.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CO+2H+=CO2↑+H2O B. 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Ba2++SO=BaSO4↓ C. 铁与氯化铁溶液反应:Fe+2Fe3+=3Fe2+ D. 铜与稀硝酸反应:Cu+4H++2NO=Cu2++2NO2↑+2H2O 【答案】C 【解析】 【详解】A. 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a2++CO2↑+H2O,A不正确; B. 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H++SO+2OH-+Ba2+=BaSO4↓+2H2O,B不正确; C. 铁与氯化铁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离子方程式为:Fe+2Fe3+=3Fe2+,C正确; D. 铜与稀硝酸反应还原产物为一氧化氮,离子方程式为:3Cu+8H++2NO=3Cu2++2NO↑+ - 20 - 4H2O,D不正确。 答案选C。 24. 太阳能是理想的能源,通过Zn和ZnO的热化学循环可以利用太阳能,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Zn与H2O或者CO2反应时作还原剂 B. 利用该过程可以降低环境中CO2的含量 C. 利用该过程可以生产氢能源,实现太阳能向化学能的转化 D. 该过程需要不断补充Zn才能持续进行 【答案】D 【解析】 【详解】A.Zn与H2O或者CO2反应时Zn反应生成ZnO,化合价升高,作还原剂,故A正确; B.Zn与CO2反应消耗CO2,因此利用该过程可以降低环境中CO2的含量,故B正确; C.根据图中信息,反应生成氢气,因此利用该过程可以生产氢能源,实现太阳能向化学能的转化,故C正确; D.根据图中信息,该过程不需要断补充Zn就能持续进行,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D。 25. 下列“实验结论”与“实验操作及现象”不相符的一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含有淀粉的碘化钾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变成蓝色 氧化性:Cl2>I2 B 向某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l- C 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Fe3+ - 20 - D 向红色纸条上滴加氯水,纸条褪色 氯水中含有漂白性物质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向含有淀粉的碘化钾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变成蓝色,是因为氯气可氧化碘化钾生成碘单质,碘单质使淀粉溶液变蓝,可证明氧化性:Cl2>I2,A不符合题意; B.向某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溶液中不一定是含有Cl-也可能是、等,结论错误,B符合题意; C.Fe3+可使KSCN溶液变红,因此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该溶液中一定含有Fe3+,C不符合题意; D.氯水中含有漂白性物质次氯酸,因此向红色纸条上滴加氯水,纸条褪色,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B。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0分) 26. 补齐物质及其用途的连线___。 【答案】 - 20 - 【解析】 【详解】液氮气化时吸收大量的热,可作制冷剂,碳酸钠俗称苏打,可作食用碱,次氯酸钠遇水生成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可作漂白剂,故答案为:。 27. 选择装置,完成实验。 (1)用乙酸与乙醇制备乙酸乙酯,选用___(填序号,下同)。, (2)分离食盐水和难溶物,选用___。 (3)配制100mL0.4mol/L的NaCl溶液,选用___。 【答案】 (1). ② (2). ③ (3). ① 【解析】 【详解】(1)用乙酸与乙醇制备乙酸乙酯,利用试管再酒精灯上加热反应,因此选用②;故答案为②。 (2)分离食盐水和难溶物,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因此选用③;故答案为:③。 (3)配制100mL 0.4mol/L的NaCl溶液,用容量瓶配制,因此选用①;故答案为:①。 28. 化学能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电能。 (1)图A所示装置中,锌片是___(填“正极”或“负极”)。 - 20 - (2)图A所示装置可将__(写化学方程式)释放的能量直接转化为电能,证明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实验现象是:铜片上有气泡产生、___。 (3)燃料电池已经开始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某氢氧燃料电池的原理如图B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填序号)。 ①氧气是正极反应物 ②总反应为2H2+O2=2H2O ③电池工作时,其中H+定向移动 【答案】 (1). 负极 (2). Zn+H2SO4=ZnSO4+H2↑ (3). 电流表指针偏转 (4). ①②③ 【解析】 【详解】(1)图A所示装置中,Zn失去电子作负极,Cu电极H+得到电子作正极,故锌片是负极; (2)图A所示装置为原电池,可将反应Zn+H2SO4=ZnSO4+H2↑释放的能量直接转化为电能,装置中Zn失去电子作负极,锌片溶解,Cu电极H+得到电子作正极,铜片上有气泡产生,产生电流,电流表指针偏转; (3)图B为氢氧燃料电池,氧气作正极得到电子,氢气作负极失去电子,总反应为2H2+O2=2H2O,电池在工作时,阳离子(H+)向正极定向移动,①②③均正确,故答案选①②③。 29. 煤和石油在燃烧时会产生NO2,为保护环境需要脱硝处理。某种脱硝方法中利用了如下反应。 8NH3+6NO27N2+12H2O (1)作为还原剂的物质是____,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___(填“升高”或“降低”)。 (2)若反应中消耗了8molNH3,则可脱除NO2的物质的量为___mol,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mol。 【答案】 (1). NH3 (2). 降低 (3). 6 (4). 24 【解析】 【详解】(1)反应中,NH3中N元素的化合价由-3升高为2,NH3被氧化,做还原剂;NO2中N元素的化合价由+4降低为0,NO2被还原,做氧化剂,故本题答案为:NH3;降低; (2)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中每消耗8mol NH3,则可脱除6mol NO2,生成7mol N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4 mol,故本题答案为:6;24。 30.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 20 - 佩戴口罩是我国重要的抗疫经验。口罩的需求量很大,生产口罩需要完整的产业链配合,熔喷布是其中的重要一环。熔喷布的原料是石化产品聚丙烯,其易加工、空隙率高、比表面积大、过滤效率好。一吨熔喷布约能生产一次性口罩105万个,或者医用N95口罩40万个。 熔喷布是口罩的“核心”,直接影响口罩的质量。生产出的熔喷布需要满足横向断裂强力、纵向断裂强力、静水压、透气性等内在质量指标。同时,细菌菌落总数不得超过200CFU/g、真菌菌落总数不得超过100CFU/g。布面外观需均匀、平整、清洁、无异物、无异味等。熔喷布质量是否达标关系着生产出口罩的安全性与防护能力。 请依据以上短文,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对”或“错”)。 (1)快速生产合格的熔喷布体现着社会责任。___ (2)丙烯(CH3CH=CH2)是生产聚丙烯原料,丙烯中的官能团是碳碳双键。__ (3)聚丙烯()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__ (4)熔喷布的真菌菌落总数需控制在200CFU/g以下。__ 【答案】 (1). 对 (2). 对 (3). 对 (4). 错 【解析】 【详解】(1)快速生产合格的熔喷布体现着社会责任,故答案是“对”; (2)丙烯属于烯烃,烯烃的官能团是碳碳双键,因此答案是“对”; (3)丙烯发生加聚反应得到聚丙烯,故聚丙烯为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因此答案是“对”; (4)由信息知:细菌菌落总数不得超过200CFU/g、真菌菌落总数不得超过100CFU/g,因此答案是“错”。 31. 某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二氧化硫,并探究其性质。 - 20 - (1)铜与浓硫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 (2)证明SO2具有漂白性的现象是___。 (3)该实验装置还需连入装有___溶液的尾气吸收装置,防止污染空气。 (4)B中检测到SO,说明SO2具有的性质是___。 【答案】 (1). Cu+2H2SO4(浓)CuSO4+SO2↑+2H2O (2). A中品红溶液褪色 (3). NaOH(或其它碱性溶液) (4). 还原性 【解析】 【分析】 本实验利用铜和浓硫酸混合加热制取二氧化硫,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u+2H2SO4(浓)CuSO4+SO2↑+2H2O,结合二氧化硫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1)根据分析可知,铜和浓硫酸混合加热生成二氧化硫,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u+2H2SO4(浓)CuSO4+SO2↑+2H2O; (2)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可使A中的品红溶液褪色; (3)二氧化硫直接排放至空气中会污染空气,可用NaOH溶液吸收SO2,因此该实验装置还需要连入装有NaOH溶液的尾气吸收装置,防止污染空气; (4)B中检测到SO,说明SO2被H2O2氧化,SO2自身具有还原性。 32. 硅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近日,我国宣布突破了碳基半导体材料制备的瓶颈,有望替代目前的硅材料,支持高端芯片的国产化。 - 20 - (1)Si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 (2)制作芯片需要高纯度的硅,高纯硅中Si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是___(填“离子键”或“共价键”)。 (3)非金属性Si弱于P,用原子结构解释原因:___,得电子能力Si小于P。 (4)下列关于C和Si及其化合物的推断中,正确的是___(填序号)。 ①C的最高正化合价与Si的最高正化合价相同 ②SiO2具有还原性 ③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H2CO3>H2SiO3 【答案】 (1). 第3周期第ⅣA族 (2). 共价键 (3). Si与P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Si小于P,原子半径Si大于P (4). ①③ 【解析】 【详解】(1)Si的原子序数为14,核外电子分3层排布,第3层4个电子,故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3周期第ⅣA族。 (2)制作芯片需要高纯度的硅,硅晶体是由原子通过共价键结合而成的原子晶体,故高纯硅中Si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共价键。 (3)非金属性Si弱于P,用原子结构解释原因:Si与P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Si小于P,原子半径Si大于P,则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力Si小于P,得电子能力Si小于P,。 (4)①主族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主族序数,C和Si均处于第ⅣA族,故C的最高正化合价与Si的最高正化合价相同,①说法正确;②SiO2中硅呈+4价,二氧化硅性质稳定,不具有还原性,②说法错误;③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碳的非金属性大于硅,故酸性:H2CO3>H2SiO3,③说法正确;故正确的是①③。 33. 某氨氮废水资源化利用和处理的流程如图所示(部分物质已略去)。 (1)预处理过程中需要去除硫酸根,可选用的试剂是___。 (2)蒸发结晶过程中不宜温度过高,其原因是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在脱气膜分离过程中,调控膜内pH可以分离出NH3,NH3再与吸收液反应得到铵盐产品。请写出调节pH分离得到NH3的离子方程式___。 - 20 - (4)上述流程中,包含过滤的分离操作是__(填序号)。 【答案】 (1). BaCl2 (2). NH4ClNH3↑+HCl↑ (3). NH+OH-NH3↑+H2O (4). ①② 【解析】 【详解】(1)把硫酸根离子转变为硫酸钡沉淀可以去除硫酸根,故可选用的试剂是BaCl2。 (2)氯化铵溶液蒸发结晶过程中不宜温度过高,其原因是氯化铵不稳定受热会分解,化学方程式为NH4Cl NH3↑+HCl↑。 (3)氯化铵母液要通过调pH分离出NH3,则需加人氢氧根离子,故调节pH分离得到NH3的离子方程式为:NH+OH-NH3↑+H2O。 (4)过滤用于分离固体和液体,上述流程中,包含过滤的分离操作是①②。 34. 铁单质化学性质活泼,来源丰富,价格低廉,被广泛用于修复地下水中硝酸盐氮的污染。某研究小组探究铁单质处理硝酸盐氮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Ⅰ:在硝酸盐氮初始质量浓度为60mg/L,铁粉投加质量浓度为2.5g/L,25℃的条件下进行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 实验II:在硝酸盐氮初始质量浓度为60mg/L,铁粉投加质量浓度为2.5g/L,pH=2的条件下进行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 - 20 - 【分析与解释】 (1)在处理硝酸盐氮污染时,选用铁粉而不是铁块的原因是__。 (2)实验Ⅰ的目的是___。 (3)研究小组同学认为:在35℃,pH=2的条件下铁粉处理硝酸盐氮的效果最好,其证据是__。 (4)Fe与NO反应生成Fe2+和NO的离子方程式为__。 【答案】 (1). 增大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或更充分) (2). 探究在其它条件相同时,pH对硝酸盐氮去除效果的影响 (3). 通过实验Ⅰ知,(温度等其它条件相同时)pH=2时硝酸盐氮去除率最高;通过实验Ⅱ知,(pH等其它条件相同时),温度为35℃时硝酸盐氮去除率最高 (4). 3Fe+8H++2NO=3Fe2++2NO↑+4H2O 【解析】 【分析】 本实验为探究铁单质处理硝酸盐氮效果的影响因素实验,利用控制变量法主要探究温度和pH对探究铁单质处理硝酸盐氮效果的影响,结合图像分析解答问题。 【详解】(1)选用铁粉而不用铁块,可增大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或更充分),使得处理效果更好; (2)根据图1分析可知,其他条件相同,pH不同时,去除率不同,故实验1的目的是探究在其它条件相同时,pH对硝酸盐氮去除效果的影响; (3)通过实验Ⅰ知,(温度等其它条件相同时)pH=2时硝酸盐氮去除率最高;通过实验Ⅱ知,(pH等其它条件相同时),温度为35℃时硝酸盐氮去除率最高,因此在35℃,pH=2的条件下铁粉处理硝酸盐氮的效果最好; - 20 - (4)Fe与NO反应生成Fe2+和NO,根据得失电子守恒配平可得离子方程式为:3Fe+8H++2NO=3Fe2++2NO↑+4H2O。 - 20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