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瑞安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6)班下学期期初考试化学试题
瑞安市上海新纪元高级中学2019学年第二学期
2019级高一期初考试——化学试题卷
(本试卷满分共7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命题人:何罗庚
说明:本试卷适用于2019级(1-6)班学生。
1.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Li-7 C-12 N-14 O-16 Na-23 Mg-24 Si-28 S-32 Cl-35.5 K-39 Ca-40 Fe-56 Cu-64 I-127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属于氧化物的是
A.O2 B.CO2 C.H2SO4 D.KOH
2.下列仪器中,使用时必须检查是否漏水的是( )
A. B. C. D.
3.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赤铁矿 B. 普通玻璃 C. 液氯 D. 漂白粉
4.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家的贡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舍勒——研究软锰矿时发现了氯气
B. 汤姆生——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原子的葡萄干面包模型
C. 维勒——合成尿素实现了无机物向有机物的转化
D. 玻尔——研究氢原子光谱提出核外电子分层排布模型
5.对于镁和沸水的反应Mg+2H2OMg(OH)2+ H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Mg2+的结构示意图: B. H2的摩尔质量:2
C. H元素存在3种核素1H、2H、3H D. 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变红
6. ClO2是新型消毒剂,可以由过焦硫酸钠(Na2S2O8)与NaClO2反应制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2O8+2NaClO2 = 2ClO2↑+2Na2SO4
B. 每1 mol Na2S2O8参加反应,得到1mol e-
C. ClO2因具有强氧化性而可以杀菌消毒
D. 该实验条件下的氧化性:Na2S2O8>ClO2
7.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
A. 乙炔分子的最简式:CH B. 醋酸的结构式:CH3COOH
C. CCl4的球棍模型: D. H2O的电子式: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石灰石—石膏法可用于燃煤的脱硫
B. 钠和钾的合金在常温下是液体,可用于快中子反应堆作热交换剂
C. 焦炭在炼铁高炉中用于提供热能和产生还原性气体CO
D. 氢氧化铁胶体可用于杀菌消毒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故不能用铁制容器贮存浓硫酸
B. 二氧化硫和氯气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C. 漂白粉暴露在空气中久置会变质
D. 加热条件下,镁能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
10.对下列物质放入水中后出现的现象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碳酸钠:溶于水,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
B. 生石灰:与水反应,显著放热
C. 苯:不与水反应,也难溶于水,液体分层,苯在下层
D. 乙醇:溶于水不分层
1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用药匙取用少量二氧化锰粉末
B. 蒸馏实验中忘记加沸石,应先停止加热,待溶液冷却后加入沸石,继续蒸馏
C. 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84消毒液(主成分NaClO),点滴到干的pH试纸上测pH
D. 油脂制肥皂实验中加乙醇的目的是增大油脂的溶解度,从而增大与氢氧化钠溶液的接触面积,加快油脂皂化反应速率
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4C与14N不是同位素,但它们是两种核素
B. 氧气在放电或紫外线照射下能转化为臭氧(O3),臭氧和氧气是同分异构体
C. CH3—CH2—NO2和H2N—CH2—COOH是同系物
D. 碘晶体、碘蒸气是同素异形体
13.已知:X(g)+2Y(g)3Z(g) ∆H=﹣a kJ·molˉ1(a>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0.1 mol X和0.2 mol Y充分反应生成Z,放出能量一定小于0.1 a kJ
B. Y的起始浓度不能为零,平衡浓度也不能为零
C.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降低反应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减小
D. 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一定存在3v(Y)正=2v(Z)逆
14.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Zn与稀H2SO4反应:2Zn+2H+=2Zn2++H2↑
B. 向Na2SiO3溶液中滴加稀盐酸:Na2SiO3+2H+=H2SiO3↓+2Na+
C. 碳酸氢铵溶液与足量澄清石灰水反应:HCO3ˉ+Ca2++OHˉ=CaCO3↓+H2O
D. 固体碳酸钙中滴加足量盐酸:CaCO3+2H+= Ca2++CO2↑+H2O
15.短周期元素W、X、Y、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表所示,这四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Y>Z,非金属性W
Y>Z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利用粮食酿酒经过了淀粉→葡萄糖→乙醇的化学变化过程
B. 油脂、糖类、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与水发生反应
C. 动物脂肪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工业上用于生产肥皂
D. 含蛋白酶的洗衣粉可以洗涤丝绸、全羊毛等纤维织物,且水温高于50℃洗涤效果好
17.电子表所用的纽扣电池,两极材料为锌和氧化银,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电池反应为 Ag2O + Zn + H2O═2Ag + Zn(OH)2,示意图如右。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锌为负极,被还原
B. 纽扣电池工作时,OHˉ移向Ag2O
C. 每6.5 g 锌发生反应时,转移电子0.1 NA
D. 纽扣电池工作时,电解质溶液的碱性增强
18.常温下,关于pH相同的氨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c(NH3·H2O)>c(NaOH)
B. c(NH4+)= c(Na+)= c(OH-)
C. 两种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D. 等体积的氨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分别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完全中和时,氨水所消耗的盐酸体积多
1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B. Na投入到水中,有共价键的断裂与形成
C. 液态水转变为气态水需要吸热,说明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大于新键形成放出的能量
D. N2和NCl3两种分子中,每个原子的最外层都具有8电子稳定结构
20.在相同的密闭容器中,用高纯度纳米级Cu2O分别进行催化分解水的实验:2 H2O(g)2 H2(g) + O2(g) ∆H>0,实验测得反应体系中水蒸气浓度(mol·L-1)的变化结果如下:
序号
时间/min
0
10
20
30
40
60
①
温度T1 / 1号Cu2O
0.0500
0.0492
0.0486
0.0482
0.0480
0.0480
②
温度T1 / 2号Cu2O
0.0500
0.0490
0.0483
0.0480
0.0480
0.0480
③
温度T2 / 2号Cu2O
0.0500
0.0480
0.0470
0.0470
0.0470
0.047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实验时的温度T2高于T1
B. 2号Cu2O的催化效率比1号Cu2O的催化效率高
C. 实验①前20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O2) = 7×10ˉ5 mol·Lˉ1·minˉ1
D. 等质量纳米级Cu2O比微米级Cu2O催化效率高,这与Cu2O的粒径大小有关
21.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将1 mol钠单质与氧气反应分别生成Na2O和Na2O2,转移电子数均为NA
B. 标准状况下,将1 mol Cl2通入足量的水中,转移电子数小于NA
C. 标准状况下,2.24 L四氯化碳中含共价键数目为0.4 NA
D. 2 L 0.5 mol·Lˉ1 醋酸钠溶液中含有Na+离子的数目为NA
22.已知一定条件下断裂1 mol化学键生成气态原子需要吸收的能量如下:H—H 436 kJ;Cl—Cl 243 kJ;H—Cl 431 kJ。下列所得热化学方程式或结论正确的是
A.氢分子中的化学键比氯气分子中的化学键更稳定
B.2HCl(g) = H2(g) + Cl2(g)的反应热ΔH<0
C.H2(g) + Cl2(g) = 2HCl(g) ΔH=−183 kJ
D.相同条件下,H2(g)+ Cl2(g) =2HCl(g)反应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不相等
23.某同学利用菱镁矿(主要含 MgCO3,FeCO3 杂质)制取碱式氯化镁[Mg(OH)Cl]的流程。已知:MgO 用于调节沉淀池中溶液的 pH 值。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酸浸池中加入的 X 酸可以是硫酸
B.加入 MgO后的沉淀一定含有 Fe(OH)3
C.氧化池中通入氯气的目的是将 Fe2+氧化为 Fe3+
D.制得碱式氯化镁的方程式为:MgCl2·6H2O
Mg(OH)Cl + HCl↑ + 5H2O↑
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分液漏斗分离 CCl4 和水的混合液,从下口依次放出 CCl4 和水
B.除去 KNO3 固体中少量 NaCl 的操作:溶解、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C.从海带浸泡液(含有 Iˉ)中得到 I2 的方法是:氧化、萃取、分液、蒸发结晶
D.除去 Cl2 中的少量 HCl,将混合气依次通过蒸馏水、浓硫酸
25.检验某溶液X中是否含有 Na+、K+、Fe3+、Mg2+、Iˉ、Cl-、CO32ˉ、SO42ˉ,限用的试剂有:盐酸、硫酸、硝酸银溶液、硝酸钡溶液。设计如下实验步骤,并记录相关现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溶液X中一定含有Iˉ、CO32ˉ、SO42ˉ
B. 通过在黄色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可以检验溶液X中是否存在Cl-
C. 试剂①为硝酸钡溶液
D. 通过焰色反应,可确认溶液X中阳离子的种类
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0分)
26.(4分)化学用语是化学的专用术语。
(1)①写出氟化钙的电子式________;②写出溴乙烷的结构简式________;
(2)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7.(4分)石油裂解可得烃D,其产量是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已知D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25 g·Lˉ1。有机物B可利用植物秸秆来生产,E为有香味的油状液体,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请回答:
(1)C中所含官能团名称是____。
(2)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
(3)C与D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具有酸性的物质F。F的结构简式为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编号)
A.有机物E与F互为同分异构体
B.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无法区分有机物B和C
C.有机物A、D均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D.可用饱和NaOH溶液除去有机物E中混有的少量B、C
28.(4分)探究无机盐X(仅含三种短周期元素)的组成和性质,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
请回答:
(1)X的化学式是____。
(2)白色粉末溶于氢氧化钠溶液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
(3)高温条件下白色粉末与焦炭发生置换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29.(4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列实验装置制备并研究 SO2 的性质,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夹持装置和 A 中加热装置已省略)。
操作步骤择要如下:
Ⅰ.打开活塞 K,先通入一段时间 N2,再关闭活塞 K,加热 A 一段时间;
Ⅱ.A 中不再产生气体后,停止加热,打开活塞 K,缓慢通入氮气直至 A 装置冷却。
(1)装有 Cu 粒的仪器名称是 ▲ 。
(2)实验室可用亚硫酸钠与浓硫酸制取 SO2,该化学方程式是 ▲ 。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装置应在加入药品后检验装置气密性
B.操作Ⅱ中继续通入氮气可以避免溶液出现倒吸
C.装置 A 中的浓硫酸体现出了强氧化性、酸性
D. 装置 B 和装置 D 中都出现了褪色,是因为 SO2 有漂白性
(4)装置 C 中出现白色浑浊,请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原因: ▲ 。
30. (4分)常温下,取0.592 g Na2CO3和NaHCO3的固体混合物溶于水配成50.0 mL溶液,往溶液中加入50.0 mL Ba(OH)2溶液恰好使生成的沉淀量最多,测得反应后溶液的pH=13 (混合溶液体积改变忽略不计)。试计算:
(1)反应后溶液中n(OHˉ)=____
(2)原混合物中n(Na2CO3)∶n(NaHCO3)=____。
瑞安市上海新纪元高级中学2019学年第二学期
2019级高一期初考试——化学试题答案解析
(本试卷满分共7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命题人:何罗庚
说明:本试卷适用于2019级(1-6)班学生。
1.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Li-7 C-12 N-14 O-16 Na-23 Mg-24 Si-28 S-32 Cl-35.5 K-39 Ca-40 Fe-56 Cu-64 I-127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B
D
C
B
B
B
A
D
A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A
B
D
D
A
D
B
C
C
21
22
23
24
25
C
A
A
B
B
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0分)
26.【答案】(1)(1分) CH3CH2Br(1分)
(2)2NaCl+2H2OCl2↑+H2↑+2NaOH(2分)
27.(4分)
【答案】 (1). 羧基 (2). 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3). CH3CH2CH2COOH (4). AC
28.(4分)
【答案】 (1). Mg2SiO4或2MgO·SiO2 (2). SiO2+2OH-=SiO32-+H2O (3). SiO2+2CSi+2CO↑
29.(4分)(1)蒸馏烧瓶(1 分,写成烧瓶或圆底烧瓶不给分,有错别字 0 分);吸收多余的 SO2(1 分,写出防止尾气污染空气的意思即可给分,其它描述酌情给分。)
(2) Na2SO3+H2SO4(浓)= Na2SO4+SO2↑+H2O(1分,化学式有错 0 分,不写“浓”与箭头
不扣分。)
(3) BC(1 分)
(4)2Fe3++SO2+2H2O+Ba2+=2Fe2++4H++BaSO4↓(0.5分,化学式有错 0 分,未配平 0.5 分,,箭头不扣分。下同,可分步给分。)或 2Fe3+ + SO2 + 2H2O = 2Fe2+ + 4H+ + SO2-(0.5分)、SO2- + Ba2+ = BaSO4↓(0.5 分)
30. (4分)
【答案】 (1). 0.0100mol (2).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