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山东省济南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济南一中高三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说明:本试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第I卷为第1页至第4页,第Ⅱ卷为第5页至第7页,请将答案按要求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K-39Mn-55Ni-59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氯气与烧碱溶液或石灰乳反应都能得到含氯消毒剂B.“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C.将“84”消毒液与75%酒精1:1混合,消毒效果更好D.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内胆腐蚀,采用的是牺牲阳极保护法【答案】C【解析】【详解】A.氯气与烧碱溶液反应生成次氯酸钠,与石灰乳反应得到次氯酸钙,都能得到含氯消毒剂,故A正确;B.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属于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故B正确;C.“84“消毒液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有强氧化性,乙醇有还原性,二者混合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会增加效果反而会降低消毒效果,故C错误;D.Mg比Fe活泼,当发生电化学腐蚀时,Mg作负极而被氧化,保护Fe不被腐蚀,该防护方法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故D正确;故选C。2.实验是化学科学的基础。下列关于化学实验的表述正确的是()\nA.为除去KI固体中少量I2单质,溶解后采取如图所示操作B.“凡渍药酒,皆须细切,……,便可漉出”,“漉出”指的是浸取C.除去H2中混有的少量HCl,可通过盛有饱和NaHCO3溶液的洗气瓶D.检验Fe2(SO4)3溶液中否有FeSO4,可选用氯水和KSCN溶液【答案】B【解析】【详解】A.I2单质可溶于KI溶液,无法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故A错误;B.该操作为用酒精萃取出药物中的有机成分,分离除杂方法为萃取,“漉出”指的是浸取,故B正确;C.H2中混有HCl,通过饱和NaHCO3溶液时产生新的杂质CO2,故C错误;D.原溶液中含有Fe3+,无论是否将亚铁离子氧化成铁离子,滴加KSCN溶液就会变为血红色,无法检验Fe2+,故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B。3.已知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20g20Ne含有的中子数为10NAB.100mL1mol·L-1亚硫酸钠溶液中含有的阴离子数目大于0.1NAC.4.6g乙醇和甲醚(CH3OCH3)的混合物中碳氢键数目为0.6NAD.0.1molS2O被氧化为S4O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答案】C【解析】【详解】A.20g20Ne的物质的量为1mol,一个20Ne所含中子数为20-10=10个,所以20g20Ne含有的中子数为10NA,故A正确;B.100mL1mol·L-1亚硫酸钠溶液中含有0.1molNa2SO3,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Na+)+c(H+)=c(OH-)+c(HSO)+c(SO),溶液中n(Na+)=0.2mol,所以c(OH-)+c(HSO)+c(SO)大于\n0.1NA,故B正确;C.1mol乙醇中含5molC-H键,1mol甲醚(CH3OCH3)含6molC-H键,所以4.6g乙醇和甲醚(CH3OCH3)的混合物中碳氢键数目无法确定,故C错误;D.S2O被氧化为S4O时S元素由+2价变为+2.5价,每个S2O失去1个电子,则0.1molS2O被氧化为S4O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故D正确;答案为C。4.缺电子化合物是指电子数不符合路易斯结构(一个原子通过共用电子使其价层电子数达到8,H原子达到2所形成的稳定分子结构)要求的一类化合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NH3、BF3、CCl4中只有BF3是缺电子化合物B.BF3、CCl4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分别为sp2、sp3C.BF3与NH3反应时有配位键生成D.CCl4的键角小于NH3【答案】D【解析】【详解】A.NH3电子式为,符合路易斯结构,BF3电子式为,B原子价层电子数为6,不符合路易斯结构,CCl4电子式为、,符合路易斯结构,只有BF3是缺电子化合物,故A正确;B.BF3中心原子B价层电子对数为3+×(3-3×1)=3,则杂化方式为sp2杂化;CCl4中心原子C价层电子对数为4+×(4-4×1)=4,则杂化方式为sp3杂化,故B正确;C.BF3与NH3反应时,NH3中N原子有孤电子对,BF3中B有空轨道,可生成配位键,故C正确;D.CCl4和NH3均为sp3杂化,CCl4中心原子无孤电子对,NH3有一对孤电子对,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孤电子对与成键电子对之间的斥力大于成键电子对之间的斥力,键角减小,则CCl4的键角大于NH3,故D错误;故答案选:D。\n5.对某溶液中部分离子的定性检测流程如图。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步骤①所加试剂可以是浓KOH溶液B.步骤①发生反应Al3++4NH3•H2O=Al(OH)+4NHC.可以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生成的无色气体D.步骤②发生反应Al3++3HCO=Al(OH)3↓+3CO2↑【答案】A【解析】【分析】步骤①加入过量的某个试剂后生成无色气体、红褐色沉淀,无色气体应为氨气,红褐色沉淀为Fe(OH)3,试剂应为强碱溶液,X溶液应为偏铝酸盐溶液,偏铝酸根和碳酸氢根离子之间反应可以得到氢氧化铝沉淀。【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该试剂应为强碱溶液,可以是浓KOH溶液,故A正确;B.步骤①中加入的是强碱,铝离子发生的反应为Al3++4OH-=Al(OH),故B错误;C.无色气体为氨气,氨气应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会变蓝,故C错误;D.步骤②为偏铝酸根和碳酸氢根离子之间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H2O+AlO+HCO=Al(OH)3↓+CO,故D错误;答案为A。6.氮及其化合物的转化过程如下图所示,其中如图为反应①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如图中c曲线是加入催化剂a时的能量变化曲线\nB.反应①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 ΔH=-92kJ/molC.在反应②中,若有1.25mol电子发生转移,则参加反应的NH3的体积为5.6LD.催化剂a、b能提高化学反应①、②的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转化率【答案】B【解析】【详解】A.使用催化剂能够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所以曲线d是加入催化剂a时的能量变化曲线,A错误;B.根据图示可知反应物比生成物的能量高出600kJ-508kJ=92kJ,故反应①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 ΔH=-92kJ/mol,B正确;C.未指明气体所处条件,因此不能根据电子转移的物质的量确定气体的体积,C错误;D.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但不能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因此不能改变物质的平衡转化率,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B。7.锂-空气电池是一种可充放电池,电池反应为2Li+O2=Li2O2,某锂-空气电池的构造原理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选用有机电解液或水性电解液B.含催化剂的多孔电极为电池的负极C.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2Li++2e-=Li2O2D.充电时锂电极应连接外接电源的正极【答案】C【解析】【分析】在锂空气电池中,锂失电子作负极,锂不能与该电解液直接反应,负极反应式为:Li-e-=Li+,以空气中的氧气作为正极反应物,氧气得电子生成Li2O2,正极反应为:O2+2Li++2e-=Li2O2,总反应为:2Li+O2=Li2O2,据此解答。【详解】A.应选用有机电解液,水性电解液会与Li直接反应,故A错误;\nB.含催化剂的多孔电极为电池的正极,故B错误;C.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2Li++2e-=Li2O2,故C正确;D.充电时锂电极应连接外接电源的负极发生电极反应:Li++e-=Li,故D错误;故答案选:C。8.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K、L、M均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氧化物,甲、乙分别是元素Y、W的单质,甲是常见的固体,乙是常见的气体。K是红棕色气体,丙的浓溶液具有强氧化性,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Y、Z、W三种元素电负性:W>Z>YB.Y、Z、W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W>Z>YC.Y、Z、W与氢元素均可形成含非极性键的二元化合物D.由X、Y、Z、W构成的化合物中可能含有离子键【答案】B【解析】【分析】K是红棕色气体,K是NO2,丙的浓溶液具有强氧化性,丙是HNO3;NO2、H2O、O2反应生成硝酸,乙是常见的气体,乙是O2、L是H2O,M是氧化物,甲是常见的固体,所以M是CO2、甲是碳。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X、Y、Z、W依次是H、C、N、O。【详解】A.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电负性增大,C、N、O三种元素电负性:O>N>C,故A正确;B.ⅤA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同周期相邻元素,C、N、O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N>O>C,故B错误;C.C、N、O与氢元素均可形成含非极性键的二元化合物C2H6、N2H4、H2O2,故C正确;D.由H、C、N、O构成的化合物NH4HCO3中含有离子键,故D正确;答案选B。9.著名的Vanviel反应为:12H2S+6CO2C6H12O6+6H2O+12S↓,下列说法错误的()A.该反应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B.该反应原理应用于废气处理,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再利用\nC.每生成1molC6H12O6转移24×6.02×1023个电子DH2S、CO2均属于弱电解质【答案】D【解析】【详解】A.反应需要光能,反应过程中,光能转化为化学能,故A正确;B.硫化氢属于有毒气体,反应消耗硫化氢,该反应原理应用于废气处理,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再利用,故B正确;C.反应消耗12mol硫化氢,转移24mol电子生成1molC6H12O6,即每生成1molC6H12O6转移24×6.02×1023个电子,故C正确;D.硫化氢属于弱酸,是弱电解质,二氧化碳属于非电解质,不是弱电解质,故D错误;故选:D。10.下列实验操作、实验现象以及所得出的结论均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A向淀粉碘化钾溶液中通入过量氯气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后蓝色褪去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和漂白性B在Ca(ClO)2溶液中通入SO2气体有沉淀生成酸性:H2SO3>HClOC草酸溶液滴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逐渐褪色草酸溶液具有还原性D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该溶液中含有SOA.AB.BC.CD.D【答案】C【解析】【详解】A.氯气和碘化钾反应生成碘单质,淀粉遇到碘变蓝,氯气可以继续和碘单质反应生成更高价态的碘元素,蓝色褪色,但不能说明氯气具有漂白性,故A错误;B.次氯酸钙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硫酸钙和盐酸,不能说明亚硫酸和次氯酸的酸性强弱,故B\n错误;C.草酸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说明草酸溶液具有还原性,故C正确;D.溶液中可能含有银离子,生成的白色沉淀可能是氯化银,故D错误。故选C。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1.雾霾含有大量的污染物SO2、NO。工业上变“废”为宝,吸收工业尾气SO2和NO,可获得Na2S2O3和NH4NO3产品的流程图如图(Ce为铈元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Na2S2O4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3B.装置Ⅱ消耗36g水生成4NA个H+(NA代表阿伏伽德罗常数)C.装置Ⅲ进行电解,Ce3+在阴极反应,使Ce4+得到再生D.装置Ⅳ获得粗产品NH4NO3的实验操作依次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等【答案】C【解析】【详解】A.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等于0,由于Na是+1价,O为-2价,所以Na2S2O4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3,A正确;B.36g水的物质的量是2mol,在装置II中发生反应:NO+2H2O+3Ce4+=3Ce3++NO+4H+,NO+H2O+Ce4+=Ce3++NO+2H+,可见两个反应都是消耗1molH2O,会产生2molH+,则反应消耗2molH2O,就产生4molH+,生成H+的数目等于4NA个,B正确;C.Ce3+在阳极上发生失电子的反应使Ce4+再生,C错误;D.由于NH4NO3高温易分解,因此从溶液中得到粗产品NH4NO3的实验操作依次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等,D正确;故选C。\n12.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主要制备方法方法如下:湿法:Fe(OH)3+NaClO+NaOH→Na2FeO4+NaCl+H2O(反应未配平),干法:2FeSO4+6Na2O2=2Na2FeO4+2Na2O+2Na2SO4+O2↑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高铁酸钾既有杀菌消毒的作用也有净水的作用B.用湿法制备2molNa2FeO4需消耗3molNaClOC.干法中Na2O2只做氧化剂D.干法中每生成1molNa2FeO4转移4mol电子【答案】AB【解析】【详解】A.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高铁酸钠具有强氧化性,既有杀菌消毒的作用也有净水的作用,A正确;B.根据湿法:2Fe(OH)3+3NaClO+4NaOH=2Na2FeO4+3NaCl+5H2O,2molNa2FeO4需消耗3molNaClO,B正确;C.干法中Na2O2的O元素的化合价既有上升又有下降,故既做氧化剂又做还原剂,C错误;D.根据干法的化学方程式,干法制备2mol高铁酸钠,转移10mol电子,故干法中每生成1molNa2FeO4转移5mol电子,D错误;故选AB。13.过二硫酸钾(K2S2O8)用于制作漂白剂、氧化剂,也可用作聚合引发剂。工业上电解饱和KHSO4的酸性溶液(含K+、H+、HSO等离子)来制备过二硫酸钾。电解装置原理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装置工作时,阳离子向B极移动B.a极为电源正极,阴极室中盛有饱和KHSO4酸性溶液C.A极反应:2HSO-2e-=S2O+2H+\nD.当转移0.2mol电子时,有0.2molH+通过质子交换膜【答案】B【解析】【分析】由B电极放出氢气可知,B电极发生还原反应,则B是电解池阴极,A是阳极,a是电源正极、b是电源负极。【详解】A.根据图示,B是阴极,该装置工作时,阳离子向B极移动,故A正确;B.KHSO4→K2S2O8发生氧化反应,A是阳极,阳极室中盛有饱和KHSO4酸性溶液,故B错误;C.KHSO4→K2S2O8发生氧化反应,A是阳极,阳极反应为2HSO-2e-=S2O+2H+,故C正确;D.该装置有质子交换膜,根据电荷守恒,当转移0.2mol电子时,有0.2molH+通过质子交换膜,故D正确;答案选B。14.科学家合成出了一种新化合物(如图所示),其中W、X、Y、Z为同一短周期元素,Z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X核外电子数的一半,Y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总数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X元素是SiB.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C.元素非金属性的顺序为X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