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7-02 发布 |
- 37.5 KB |
- 2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北省衡水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二调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1 - 河北省衡水中学 2021 届上学期高三年级二调考试 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Na 23 Mg 24 Cl 35.5 Ca 40 Fe 56 Zn 65 一、选择题 1. 习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赤潮是水体富营养化,藻类大量繁殖,消耗了大量氧气,造成水体缺氧的现象 B. 用撒熟石灰的方法可改良酸性土壤 C. 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因素之一 D. 用明矾可消除水中 Cu2+等重金属离子污染 【答案】D 【解析】 【详解】A. 赤潮是水体富营养化,藻类大量繁殖,消耗了大量氧气,造成水体缺氧的现象, 故 A 正确; B. 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是一种常见的碱,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因此用撒熟石灰的方法可 改良酸性土壤,故 B 正确; C. 大量燃烧化石燃料可产生有害气体和烟尘,故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因素 之一,故 C 正确; D. 明矾溶于水可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氢氧化铝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的不溶性杂质,沉降 下来,达到净水的目的,但不能消除水中 Cu2+等重金属离子污染,故 D 错误; 故选 D。 2. 将铝粉与 Fe3O4 粉末配制成铝热剂,分成三等份。 ①一份直接放入足量的烧碱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放出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V1; ②一份在高温下恰好反应完全,反应后的混合物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后,放出的气体在标准状 况下的体积为 V2; ③一份直接放入足量的盐酸中,充分反应后放出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V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V1=V3>V2 B. V2>V1=V3 C. V1=V2>V3 D. V1>V3>V2 - 2 - 【答案】A 【解析】 【详解】假设每份含 2mol 铝, ①能和烧碱反应生成氢气的物质只有铝,2Al+2NaOH+2H2O=2NaAlO2+3H2↑,2mol 铝与氢氧化 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气 3mol; ②铝先和四氧化三铁反应生成氧化铝和铁 3 Fe3O4+8Al 4Al2O3+9 Fe,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氢气 Fe+2HCl=FeCl2+H2↑,2mol 铝与四氧化三铁反应生成 9/4mol 铁,9/4mol 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氢 气 9/4mol; ③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只有铝,2Al+6HCl=2AlCl3+3H2↑,2mol 铝与盐酸溶液反应生成氢气 3mol 氢气; 所以 V1=V3>V2,故选 A。 3.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表达正确的是( ) A. 向 FeBr2 溶液中通入过量 2 3 2Cl : 2Fe Cl 2Fe 2Cl B. 向碳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 2 2 3 2 2 3CO : CO CO H O 2HCO C. 向碘化钾溶液中加入少量硫酸酸化的 H2O2 溶液: 2 2 3 23H O I IO 3H O D. 将 3Fe OH 固体溶于 HI 溶液: 3 23Fe OH 3H Fe 3H O 【答案】B 【解析】 【详解】A.向 FeBr2 溶液中通入过量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溴单质,离子方程式为 2 -- 3 2 22Fe + +4Br +3Cl 2Fe +2Br +6Cl ,故 A 错误; B.向碳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 CO2,反应生成 NaHCO3,其离子方程式为 2- - 3 2 2 3CO +CO + H O=2HCO ,故 B 正确; C.向 KI 溶液中加入少量硫酸酸化的 2 2H O 溶液, I 被氧化为 2I ,其离子方程式为 2 2 2 22H + H O +2I Ι + 2H O ,故 C 错误; - 3 - D.将 3Fe(OH) ,溶于 HI 溶液中, 3Fe(OH) 和 HI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 + 2+ 3 2 22Fe(OH) +6H +2I 2Fe +I +6H O ,故 D 错误。 4. 下图是实验室制备氯气并进行一系列相关实验的装置(夹持设备已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装置 A 烧瓶内的试剂可以是 KMnO4 B. 装置 B 具有除杂和贮存气体的作用 C. 实验结束后,振荡 D 会观察到液体分层且下层呈紫红色 D. 利用该装置能证明氯、溴、碘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答案】C 【解析】 【分析】 实验室制备氯气,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气、氯化锰和水;也可以高锰 酸钾与浓盐酸在常温下反应生成氯气、氯化锰、氯化钾和水;制备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气体 杂质和水蒸气,可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化氢气体,用浓硫酸干燥,用氢氧化钠尾气处理。 【详解】A. 根据装置图,装置 A 没有加热,故烧瓶内的试剂可以是 KMnO4,高锰酸钾与浓盐 酸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KMnO4+16HCl(浓)=2KCl+5Cl2↑+2MnCl2+8H2O,A 正确; B. 制备的氯气中含有少量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可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故根据装置图,装 置 B 具有除杂和贮存气体的作用,B 正确; C. 根据萃取原理,苯的密度比水小,故振荡 D 会观察到液体分层且上层呈紫红色,C 错误; D. 根据装置 C、D 中的颜色变化可知,装置 A 制备出来的氯气,与装置 C 中的溴化钠反应生 成溴单质,将生成的液溴滴加到 D 装置,可生成碘单质,证明氯、溴、碘的非金属性逐渐减 弱,D 正确;故答案为:C。 5.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Na2O 与 Na2O2 都是碱性氧化物 - 4 - B. 向饱和烧碱溶液中加入 2 g Na2O2,充分反应完后,溶液中 c(Na+)不变 C. Na2O2 用于呼吸面具,活性炭用于防毒面具,两者原理相同 D. 62 g Na2O 和 78 g Na2O2,分别溶于等量且足量的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氧化钠与水反应生辰氢氧化钠,属于碱性氧化物,而 Na2O2 与水反应产生 NaOH 和 O2,因此不属于碱性氧化物,A 错误; B.Na2O2 与水反应产生 NaOH 和 O2,NaOH 电离产生 Na+,反应放出热量,使溶液温度升高, 导致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解度增大,溶液中 c(Na+)增大,B 错误; C.Na2O2 用于呼吸面具是由于与 CO2 反应产生 O2;而活性炭用于防毒面具,是由于其具有较 强的吸附作用,因此两者原理不相同,C 错误; D.62 g Na2O 的物质的量是 1 mol,与足量水反应产生 2 mol NaOH,消耗 1 mol H2O;78 g Na2O2 的物质的量是 1 mol,与足量水反应产生 2 mol NaOH,同时消耗 1 mol H2O,溶液中溶质的质 量、溶剂的质量相等,则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 正确; 故答案为 D。 6. A、B、C、D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已知 C、D 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是 A、 B 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的 3 倍,且 C、D 元素是同主族元素。甲、乙、丙、丁、戊五种二元化 合物的组成如下表: 物质间存在反应:甲+乙→单质 B+丙;丁+戊→单质 D(淡黄色固体)+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乙、丙、丁、戊均为只含极性键的极性分子 B. 原子半径:D>B>C;电负性:B>C>D C. 可用酒精洗涤粘在容器内壁上的单质 D D. 若 2mol 甲与 3mol 乙恰好反应生成 2.5mol 单质 B,则乙为双原子分子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单质 D 为淡黄色固体,则 D 为 S 元素;A、B、C、D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 素,C、D 元素是同主族元素,在 C 为 O 元素;C、D 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是 A、B 元素的原子 - 5 - 序数之和的 3 倍,A、B 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 8,戊为 O、S 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且丁+ 戊→单质 D(淡黄色固体)+丙,其反应方程式为:2H2S + SO2=3S↓+2H2O、3H2S+SO3=3H2O+4S↓, 则 A 为 H 元素,B 为 N 元素;甲+乙→单质 B+丙,其反应方程式为:8NH3+6NO2=7N2+12H2O、 4NH3+6NO=5N2+6H2O,则甲为 NH3,乙为 NO2 或 NO,丙为 H2O,丁为 H2S,戊为 SO2 或 SO3。 【详解】A. 若戊为 SO3,则 SO3 是平面正三角形,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A 错误; B. 同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减小,电负性增大;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增大,电 负性减小,故原子半径:S>N>O;电负性:O>N>S,B 错误; C. D 为 S 单质,硫微溶于酒精,不能达到洗涤目的,应用二硫化碳洗涤,C 错误; D. 根据 4NH3+6NO=5N2+6H2O,若 2mol 甲与 3mol 乙恰好反应生成 2.5mol 单质 B,则乙为 NO, 是双原子分子,D 正确;故答案为:D。 【点睛】极性键:不同种非金属原子之间的共价键;非极性键:同种非金属原子之间的共价 键;极性分子:分子中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从整个分子来看,电荷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不 对称的分子;非极性分子:分子中正负电荷中心重合,从整个分子来看,电荷分布均匀,对 称的分子。 7. Na2O2、HCl、Al2O3 三种物质在水中完全反应后,溶液中只含有 Na+、H+、Cl-、OH-,且溶液 呈中性,则 Na2O2、HCl、Al2O3 的物质的量之比可能为 A. 2:4:1 B. 3:2:1 C. 2:3:1 D. 4:2:1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题意可知,所得溶液中只含有 Na+、H+、Cl-、OH-,且溶液呈中性,溶液中只含有 NaCl 一种溶质,铝元素以沉淀形式存在,由电荷守恒可知溶液 n(Na+)=n(Cl—),由钠元素、 氯元素守恒可得 n(Na2O2):n(HCl)=1:2,则只要符合 n(Na2O2):n(HCl):n(Al2O3)=1: 2:x,x 为任意值均符合题意,故选 A。 8. 氮是动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元素,含氮化合物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自然界中存在如图所 示的氮元素的循环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6 - A. 过程①“雷电作用”中发生的反应是 N2+O2 放电 2NO B. 过程③“固氮作用”中,氮气被还原 C. 过程⑤中涉及的反应可能有 2NO 2 +O2=2NO 3 D. 过程⑥中涉及的反应可能有 2NO 3 +12H+=N2↑+6H2O 【答案】D 【解析】 【详解】A.过程①“雷电作用”中氮气与氧气化合生成 NO,即发生的反应是 N2+O2 放电 2NO, A 说法正确; B.过程③“固氮作用”中氮元素化合价降低,氮气被还原,B 说法正确; C.过程⑤中 NO 2 ,被氧化为 NO 3 ,涉及的反应可能为 2NO 2 +O2=2NO 3 ,C 说法正确; D.过程⑥中氮元素化合价降低,NO 3 被还原,涉及的反应不可能为 2NO 3 +12H+=N2↑+6H2O, D 说法错误; 答案为 D。 9. 某海水浓缩液中含有大量的 Clˉ、Brˉ、Iˉ,取 1L 该浓缩液,向其中通入一定量的 Cl2,溶液 中三种离子的物质的量与通入 Cl2 的体积(标准状况)的关系如下表。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Cl2 的体积(标准状况) 2.8L 5.6L 11.2L n(Clˉ) 1.25mol 1.5mol 2mol n(Brˉ) 1.5mol 1.4mol 0.9mol n(Iˉ) amol 0 0 A. 当通入 Cl2的体积为 2.8L 时,只有 Iˉ与 Cl2 发生反应 B. 当通入 Cl2 的体积为 2.8L~5.6L 时,只有 Brˉ与 Cl2 发生反应 C. a=0.15 D. 原溶液中 c(Clˉ)∶c(Brˉ)∶c(Iˉ)=10∶15∶4 - 7 - 【答案】B 【解析】 【分析】 向含有大量的Clˉ、Brˉ、Iˉ的浓缩液中通入 Cl2,因还原性 I->Br->Cl-,故先有 Cl2+2I-=2Cl-+I2, 反应完后再有 2Br-+Cl2=2Cl-+Br2; 【详解】A.当通入 Cl2 的体积为 2.8L~5.6L 时,溴离子的物质的量只减少 0.1mol,说明当通入 Cl2 的体积为 2.8L 时,溶液中还含有 I-;所以当通入 Cl2 的体积为 2.8L 时,只有 Iˉ与 Cl2 发生反 应,故 A 正确; B. 当通入 Cl2 的体积为 2.8L~5.6L 时,参加反应的氯气是 0.125mol,被氧化的 Br-是 0.1mol, 2Br-+Cl2=2Cl-+Br2 反应消耗氯气 0.05mol,所以一定还有 Iˉ与 Cl2 发生反应,故 B 错误; C. 当通入 Cl2 的体积为 2.8L~5.6L 时,参加反应的氯气是 0.125mol,被氧化的 Br-是 0.1mol, 2Br-+Cl2=2Cl-+Br2 反应消耗氯气 0.05mol,参加 Cl2+2I-=2Cl-+I2 反应的 Cl2 是 0.075mol,参加反应 的 I-的物质的量是 0.15mol,a=0.15,故 C 正确; D. 当通入 Cl2 的体积为 2.8L 时,只有 Iˉ与 Cl2 发生反应,消耗 0.25molIˉ,所以原溶液含有 I-的 物质的量是 0.15mol+0.25mol=0.4mol;原溶液含有 Cl-的物质的量是 1.25mol-0.125×2=1mol,原 溶液含有 Br-的物质的量是 1.5mol,原溶液中 c(Clˉ)∶c(Brˉ)∶c(Iˉ)=10∶15∶4,故 D 正确; 选 B。 【点睛】本题考查混合物的计算,离子的还原性 I->Br->Cl-,氯气先与还原性强的物质反应, 注意氧化还原反应先后规律的应用,明确元素守恒在解题中的应用。 10. 向 FeCl3 和 CuCl2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若充分反应后溶液的质量没有变化,则原 混合溶液中 Fe3+和 Cu2+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A. 2:7 B. 1:7 C. 7:1 D. 5:4 【答案】A 【解析】 【详解】设混合物中含有 x mol FeCl3,y mol CuCl2,在 FeCl3 和 CuCl2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 铁粉,分别发生反应: 3 2+2Fe Fe 3Fe , 2 2Fe Cu =Fe Cu ,x mol FeCl3 消耗 0.5mol Fe,y mol CuCl2 消耗 y mol Fe,产生 y mol Cu,由于充分反应后溶液的质量没有变化,说明消耗的铁 的质量等于生成铜的质量,则 (05x+y)×56=64y ,解得 x:y=2:7。同一溶液中溶液的体积相同, 则物质的量之比等于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故原混合溶液中 Fe3+与 Cu2+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2: 7,合理选项是 A。 - 8 - 二、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若 a、b、c 分别为 Si、SiO2、H2SiO3,则可以通过一步反应实现所示的转化关系 B. 2HCl+Na2SiO3=H2SiO3↓+2NaCl 说明 Cl 的非金属性强于 Si C. 硅胶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D. 青花瓷胎体的原料为高岭土[Al2Si2O5(OH)4],若以氧化物形式可表示为 Al2O3·SiO2·H2O 【答案】C 【解析】 【详解】A.二氧化硅不溶于水,与水也不反应,不能一步生成 H2SiO3,A 说法错误; B.HCl 不是 Cl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故不能通过反应 2HCl+Na2SiO3=H2SiO3↓+2NaCl 说明 Cl 的非金属性强于 Si,B 说法错误; C.硅胶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过程中只是吸收水蒸气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没有 发生化学变化,C 说法正确; D.硅酸盐以氧化物形式,根据活泼金属氧化物·较活泼金属氧化物·SiO2·H2O 的顺序可知, [Al2Si2O5(OH)4]可改成 Al2O3·2SiO2·2H2O,D 说法错误; 答案为 C。 12. 将 4.6g 铜镁合金完全溶解于 100mL 密度为 1.40g·mL-1、质量分数为 63%的浓硝酸中,得到 4480mL NO2 和 336mL N2O4 的混合气体(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 1.0mol·L-1 NaOH 溶 液至离子恰好完全沉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浓硝酸中 HNO3 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14.0mol·L-1 B. 产生沉淀 8.51g C. 该合金铜与镁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3:2 D. 离子恰好完全沉淀时,加入 NaOH 溶液的体积是 230mL 【答案】CD 【解析】 【详解】A.密度为 11.40g mL 、质量分数为 63%的浓硝酸中 HNO3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9 - 1 1 1 1 1000mL L 1.40g mL 63% 14.0mol L63g mL ,故 A 正确; B.4480mL NO2 的物质的量为 1 4.48L 0.2mol22.4mol L ,336mL N2O4 的物质的量为 1 0.336L 0.015mol22.4mol L ,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铜镁失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0.2mol 1+0.015mol 2=0.23mol ,将铜镁合金完全溶解于浓硝酸中,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 入 NaOH 溶液至离子恰好完全沉淀,生成的沉淀为 2 2Cu(OH) Mg(OH)、 ,根据电荷守恒,Mg2+、 Al3+结合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是 0.23mol,沉淀质量为 1Cu Mg OH 4.6 g 0.23 mol 17 g mol 8.51gm m m ,故 B 正确; C.4480mL NO2 的物质的量为 1 4.48L 0.2mol22.4mol L ,336mL N2O4 的物质的量为 1 0.336L 0.015mol22.4mol L ,令 Cu、Mg 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x mol,y mol,根据二者质量与电 子转移守恒,可得① 64 24 46x y ,② 2 2 0.2 0.015 2x y ,解得 0.046 0.069x y 、 , 该合金中铜与镁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0046mol:0.069mol=2:3,故 C 错误; D.离子恰好完全沉淀时,溶液中溶质为 NaNO3,根据 N 元素守恒可知 3 3 2 2 4HNO NaNO NO 2 N On n n n 原 ,则 1 3(NaNO ) 0.1L 14mol L 0.2mol 2 0.015mol 1.17moln ,根据钠离子守恒可知, 3(NaOH) (NaNO ) 1.17moln n ,则需要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 1 1.17 mol 1.17L 1170mL1mol L ,故 D 错误; 选 CD。 13. 碳酸镧[La2(CO3)3]可用于治疗高磷酸盐血症。某化学小组用如图装置模拟制备碳酸镧,反 应为 2LaCl3+6NH4HCO3=La2(CO3)3↓+6NH4Cl+3CO2↑+3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从左向右接口的连接顺序:F→B,A→D,E←C - 10 - B. 装置 X 中盛放的试剂为饱和 Na2CO3 溶液 C. 装置 Z 中用干燥管的主要目的是增大接触面积,加快气体溶解 D. 实验开始时应先打开 Y 中分液漏斗的旋转活塞 【答案】AD 【解析】 【分析】 【详解】A.氨气极易溶于水,则采用防倒吸装置,E←C;制取的二氧化碳需除去 HCl 杂质,则 F→B,A→D ,故 A 正确; B. 装置 X 为除去 HCl 杂质,盛放的试剂为饱和 NaHCO3 溶液,故 B 错误; C. 装置 Z 中用干燥管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氨气溶于水时发生倒吸,故 C 错误; D. 实验开始时应先打开 Y 中分液漏斗的旋转活塞,使溶液呈碱性以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故 D 正确; 故选 AD。 14. 工业上除去电石渣浆(含 CaO)上清液中的 S2-,并制取石膏(CaSO4·2H2O)的常用流程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过程Ⅰ、Ⅱ中起催化剂作用的物质是 Mn(OH)2 B. 常温下,56gCaO 溶于水配成 1L 溶液,溶液中 Ca2+的数目为 6.02×1023 个 C. 将 10L 上清液中的 S2-转化为 SO 2- 4 (S2-浓度为 320mg·L-1),理论上共需要 0.2mol 的 O2 D. 过程Ⅱ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MnO 2- 3 +2S2-+9H2O=S2O 2- 3 +4Mn(OH)2↓+10OH-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 催化剂在反应中参加又生成,由图可知,过程Ⅰ、Ⅱ中,起催化剂作用的物质是 Mn(OH) 2,故 A 正确; - 11 - B. 56g CaO(1mol)溶于水,与水反应产生 1mol 氢氧化钙,但氢氧化钙微溶于水,部分会形成沉 淀,因此溶液中的钙离子数目小于 6.02×1023 个,故 B 错误; C. 由电子守恒及原子守恒可知,存在 2S2-~ 2- 2 3S O ~4Mn(OH)2~8e -~2O2,且两个过程消耗氧 气,将 10L 上清液中的 S2-转化为 2- 4SO (S2-浓度为 320mg/L),理论上共需要标准状况下的 O2 的 体积为 -310L 320mg/L 10 g×2=0.2mol32g/mol ,故 C 正确; D. 过程Ⅱ中 S2-与 2- 3MnO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为 4MnO 2- 3 +2S2-+9H2O=S2O 2- 3 +4Mn(OH)2↓+10OH-,故 D 正确; 故选:B。 15. 向某 NaAlO2、Na2CO3 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 1mol·L-1 的盐酸,测得溶液中的 2 3CO 、 3HCO 、 2AlO 、 3Al 的物质的量与加入盐酸溶液的体积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H2CO3 的电离平衡 常数 7 1K 4.3 10 , 11 2K 5.6 10 ;Al(OH)3 的酸式电离平衡常数 136.3 10K ; 则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V1:V2=1:4 B. M 点时生成 CO2 为0.05mol C. 原混合溶液中的 2 3CO 与 2AlO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3 D. a 曲线表示的离子方程式为 3 2 2AlO 4H Al 2H O 【答案】A 【解析】 【分析】 - 12 - 因为 Al(OH)3 的电离平衡常数最小,故 Na2CO3、NaAlO2 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 -11mol L 的盐酸 后,首先发生反应 - + 2 2 3AlO +H +H O=Al(OH) ,曲线 a 表示 - 2AlO ,由图可知 - 2AlO 反应完 毕时,加入盐酸 50mL,根据方程式可知, - + -1 2n(AlO )=n(H )=0.05L 1mol L =0.05mol ; 2AlO 反 应完毕时,发生反应 2- + - 3 3CO +H =HCO ,曲线 b 表示 2- 3CO ,曲线 c 表示 - 3HCO ;由图可知, 与 2- 3CO 反 应 的 盐 酸 的 体 积 为 100mL-50mL=50mL , 根 据 方 程 式 可 知 , 2- + -1 3n(CO )=n(H )=0.05L 1mol L =0.05mol ; 2- 3CO 反 应 完 毕 后 , 发 生 反 应 - + 3 2 2HCO +H =CO +H O ,曲线 d 表示 - 3HCO ,由图可知,与 - 3HCO 反应的盐酸的体积为 150mL-100mL=50mL ,根据方程式可知 - + 3n(HCO )=n(H ) ; - 3HCO 被消耗完之后,发生反应 + 3+ 3 2Al(OH) +3H =Al +3H O ,则曲线 e 表示 Al3+,由图可知, 3Al(OH) 反应完毕,根据方程 式 可 知 + 3n(H )=3n[Al(OH) ]=3×0.05mol=0.15mol , 该 阶 段 加 人 盐 酸 体 积 为 -1 0.15mol =0.15L=150mL1mol L 。 【详解】A.由上述分析可知,原溶液中 2- 3n(CO )=0.05mol ,V1 时溶液中碳酸氢根离子等于碳 酸根离子为 0.025mol,由反应 2- + - 3 3CO +H =HCO 可知,需要盐酸为 0.025mol,盐酸的体积为 25mL , 故 1V =50mL+25mL=75mL , 由 上 述 分 析 可 知 , 2V =150mL+150mL=300mL , 故 1 2V :V =75mL:1300mL=1:4 ,A 正确; B.由上述分析可知,M 点时溶液中 2- 3CO 完全转化为 - 3HCO ,没有 CO2 生成,B 错误; C.由上述分析可知,原混合溶液中的 2- 3CO 与 - 2AlO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0.05mol:0.05mol=1:1, C 错误; D.由上述分析可知,a 曲线表示的离子方程式为 - + 2 2 3AlO +H +H O=Al(OH) ,D 错误; 故选 A。 三、非选择题 16. 利用元素的化合价推测物质的性质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手段,氮元素的常见化合价与部分物 质类别的对应关系如图所示。 - 13 - (1)从氮元素化合价的角度分析,X、Y、Z、W 中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的有______(填化 学式)。 (2) N2O 是硝酸生产中氨催化氧化的副产物,用特种催化剂能使 N2O 分解。NH3 与 O2 在加热和 催化剂作用下生成 N2O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尾气中的 NO 用酸性 NaClO 溶液吸 收,其原理是 HClO 氧化 NO 生成 Cl−和 NO3-,其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集满红棕色气体 Z 的试管倒置于盛有水的水槽中,观察到的现象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W 的稀溶液与铜单质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 NaNO2 能被酸性 KMnO4 溶液氧化为 NaNO3,则 50mL0.01 mol·L-1 NaNO2 溶液与 10mL0.02 mol·L-1 KMnO4 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还原产物中 Mn 元素的化合价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NO、NO2 (2). 2NH3+2O2 催化剂 Δ N2O+3H2O (3). 3HClO+2NO+H2O=3Cl−+2 NO3-+5H+ (4). 试管内液面逐渐上升至试管容积的 2/3 左右,红棕色气体逐渐变为无色气体 (5). 3Cu + 2NO3- + 8H+ = 3Cu2+ + 2NO↑+4H2O (6). +2 【解析】 【分析】 由化合价可知 X 为 NH3,Y 为 NO,Z 为 NO2,W 为 HNO3, (1)从氮元素化合价变化的角度分析,如既有氧化性,也有还原性,则 N 元素化合价为中间价 态; (2)NH3 与 O2 在加热和催化剂作用下生成 N2O,类似于生成 NO 的反应,同时生成水;在酸性 NaClO 溶液中,HClO 氧化 NO 生成 Cl-和 NO3-,反应后溶液呈酸性; - 14 - (3)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 NO 和 HNO3; (4)稀硝酸与铜反应生成硝酸铜和 NO; (5)结合氧化还原反应得失电子守恒计算。 【详解】由化合价可知 X为NH3,Y 为 NO,Z 为 NO2,W 为 HNO3, (1)从氮元素化合价变化的角度分析,如既有氧化性,也有还原性,则 N 元素化合价为中间价 态,可为 NO、NO2; (2)NH3 与 O2 在加热和催化剂作用下生成 N2O 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H3+2O2 N2O+3H2O;在酸性 NaClO 溶液中,HClO 氧化 NO 生成 Cl-和 NO3-,反应后溶 液呈酸性,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HClO+2NO+H2O=3Cl-+2NO3-+5H+; (3)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3NO2+H2O=2HNO3+NO,一氧化氮是无色气体,二 氧化氮是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和水反应后气体压强减小,外界大气压不变,所以外界大气 压对水作用而使水进入试管中,3 体积 NO2 转化为 1 体积 NO,所以现象为试管内液面逐渐上 升至试管容积的 2/3 左右,红棕色气体逐渐变为无色气体; (4)稀硝酸与铜反应生成硝酸铜和 N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Cu+8H++2NO3 ﹣= 3Cu2++2NO↑+4H2O; (5)50mL0.01mol•L﹣1 NaNO2 溶液中 n(NaNO2)=0.05L×0.01mol/L=5×10﹣4mol,10mL0.02mol•L﹣1 KMnO4 溶液中 n(KMnO4)=0.01L×0.02mol/L=2×10﹣4mol,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时,设还原产物中 Mn 元素的化合价为 x,则 5×10﹣4mol×2=2×10﹣4mol×(7﹣x),解得 x=+2。 【点睛】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必定相等,常用于有关 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及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运用守恒规律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方 法:氧化剂物质的量×变价元素的原子个数×化合价的变化值=还原剂物质的量×变价元素的原子 个数×化合价的变化值 。 17.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其单质和化合物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1)可以用电镀法在钢制品上电镀铝,为测定镀层厚度,用 NaOH 溶液溶解钢制品表面的铝镀 层,当反应消耗 2mol NaOH 时,所得气体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mol。 (2)双羟基铝碳酸钠[NaAl(OH)2CO3]是一种常用的抗酸药,它与胃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 (3)如图是从铝土矿(主要成分为 Al2O3,还含有少量 SiO2、Fe2O3 等杂质)中提取 Al2O3 并生产 AlN 的工艺流程: - 15 - ①“溶解”时,SiO2 与 NaOH 溶液反应生成的硅酸钠与溶液中偏铝酸钠发生反应: 2 3 2 2 2 2 2 82Na SiO 2NaAlO 2H O Na Al Si O 4NaOH ,“赤泥”的主要成分为 _______(写出化学式)。 ②“酸化”时,通入过量 CO2 与 NaAlO2 反应,生成滤液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写化学式)。 ③“还原”时,炭黑在高温下被氧化为 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1L 某混合溶液,可能含有的离子如下表: 可能大量含有的阳离子 H+、Mg2+、Al3+、 4NH 可能大量含有的阴离子 Cl-、 2 3CO 往该溶液中逐滴加入 NaOH 溶液,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n)与加入 NaOH 溶液的体积(V)的关系 如图所示。 4 3 2NH OH NH H O ①该溶液中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 ②V1、V2、V3、V4 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 【答案】 (1). 3 (2). 2 3 3 2 2NaAl(OH) CO 4HCl NaCl AlCl 3H O CO (3). Fe2O3、Na2Al2Si2O8 (4). NaHCO3 (5). 2 3 2Al O N 3C 2AlN 3CO 高温 (6). Mg2+、 2 3CO (7). 2 1 4 3V -V =3(V -V ) 【解析】 【详解】(1)根据关系式: 22Al~2NaOH~3H , 2 3n(H )= n(NaOH)=3mol2 ; - 16 - (2) 2 3NaAl(OH) CO 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氯化铝、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3 3 2 2NaAl(OH) CO 4HCl NaCl AlCl 3H O CO 。 (3)①铝土矿(主要成分为 Al2O3,还含有少量 SiO2、Fe2O3 等杂质),铝土矿中加入 NaOH,SiO2、 Al2O3 反应生成 Na2Al2Si2O8 沉淀和 NaAlO2,Fe2O3 不溶,所以 “赤泥”为 Fe2O3、Na2Al2Si2O8; ②向 NaAlO2 溶液中通入过量的 CO2 得 Al(OH)3 沉淀和 NaHCO3,故滤液主要为 NaHCO3; ③Al(OH)3 灼烧得 Al2O3,结合流程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Al2O3 + N2 + C → AlN + CO,配平后方程 式为: 2 3 2Al O N 3C 2AlN 3CO 高温 ; (4)加入 NaOH 至 V1 时,无沉淀生成,则表明溶液中含有 H+,由于 2 3CO 与 H+不能大量共存, 所以溶液中一定不含有 2 3CO 。V3~V4 段,加入 NaOH 能使沉淀完全溶解,则说明沉淀为 3Al(OH) ,不含有 2Mg(OH) ,从而表明原溶液中含有 Al3+,不含有 Mg2+;则 V1~V2 段,Al3+ 与 O H 反应生成 3Al(OH) 沉淀;V2~V3 段,沉淀物质的量不变,则表明此段发生反应 4 3 2NH OH =NH H O 。因为溶液呈电中性,则一定含有 Cl 。 ①由以上分析,可得出该溶液中定不含有的离子为 Mg2+、 2 3CO 。 ②V1~V2 段, 3 3Al 3OH =Al(OH) ;V3~V4 段, 3 2 2Al(OH) OH AlO 2H O ,以 3Al(OH) 为桥梁,可得出 2 1 4 33( )V V V V 。 18. Ⅰ.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 SO2 的制备及性质探究实验,装置如图(a 为活塞,加热及固定装置 已略去)。 (1)连接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检验上述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是_______,然后加药品,打开 a, 然后滴入浓硫酸,加热。 (2)铜与浓硫酸反应制备 SO2 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 17 - Ⅱ.上述实验中 NaOH 溶液用于吸收剩余的 SO2 生成 Na2SO3,Na2SO3 是抗氧剂。向烧碱和 Na2SO3 混合溶液中加入少许溴水,振荡后溶液变为无色。 (3)写出在碱性溶液中 Br2 氧化 Na2SO3 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Ⅲ.取 100mL 18.3mol·L-1 的 H2SO4 与 Zn 反应,当 Zn 完全溶解时,生成气体为 22.4L(标准状况), 将所得溶液稀释成 1L,测得溶液中 pH=1。 (4)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_______。 (5)消耗硫酸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 (6)所得气体中 SO2 和 H2 的体积比为_______。 【答案】 (1). 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向最后支试管中加水至没过导管口微热圆底烧瓶,导管 口 有 气 泡 冒 出 , 停 止 加 热 后 , 回 升 段 水 柱 , 则 装 置 气 密 性 良 好 (2). 2 4 4 2 2Cu 2H SO ( ) CuSO SO 2H O 浓 (3). 2 2 3 2 2 4SO Br 2OH H O SO 2Br (4). 232 6.02 10 (或 A2N ) (5). 1.78mol (6). 39:11 【解析】 【详解】Ⅰ.(1)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总的方法是先形成密闭体系,然后改变压强形成压强差, 改变压强差进行检查,故检验上述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是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向最后支试管中 加水至没过导管口微热圆底烧瓶,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后,回升段水柱,则装置气 密性良好,然后加药品,打开 a,然后滴入浓硫酸,加热,故答案为: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向 最后支试管中加水至没过导管口微热圆底烧瓶,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后,回升段水 柱,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2)铜与浓硫酸加热反应生成 CuSO4、SO2 和 H2O,故该化学方程式为: 2 4 4 2 2Cu 2H SO ( ) CuSO SO 2H O 浓 ,故答案为: 2 4 4 2 2Cu 2H SO ( ) CuSO SO 2H O 浓 ; Ⅱ.(3)上述实验中 NaOH 溶液用于吸收剩余的 SO2 生成 Na2SO3,Na2SO3 是抗氧剂。向烧碱和 Na2SO3 混合溶液中加入少许溴水,振荡后溶液变为无色,溴单质将 Na2SO3 氧化成 Na2SO4,自 身被还原为 Br-,故在碱性溶液中 Br2 氧化 Na2SO3 的离子方程式为: 2 2 3 2 2 4SO Br 2OH H O SO 2Br ,故答案为: 2 2 3 2 2 4SO Br 2OH H O SO 2Br ; Ⅲ.(4)根据反应 2 4 4 2 2Zn 2H SO ( ) ZnSO SO 2H O 浓 和 2 4 4 2Zn H SO ZnSO H 可知, 不管生成 1mol SO2 还是生成 1mol H2 均需转移 2mol 电子,故有 - 18 - 1 22.4L(e ) 2 ( ) 2 2mol22.4L moln n 气体 ,故转移电子数为 232 6.02 10 或 A2N ,故答案为: 232 6.02 10 或 A2N ; (5) 118.3L mol 的 H2SO4 中含有硫酸的物质的量为 1 2 4(H SO ) 0.1L 18.3mol L 1.83moln 液 ; 剩余硫酸的物质的量为 1 2 4 1(H SO ) (H ) 1L 0.1mol L 0.05mol2n n 液 ;消耗硫酸的物质的量 为 2 4(H SO ) 1.83mol 0.05mol 1.78moln 消耗 ,故答案为:1.78mol; (6)锌与浓硫酸发生: 2 4 4 2 2Zn 2H SO ( ) ZnSO SO 2H O 浓 ,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浓度降 低,发生: 2 4 4 2Zn H SO ZnSO H ,生成气体为 SO2 和 H2 的混合物物质的量为 1224L 224L mol 1mol 设混合气体中含有 x mol SO2,y mol H2,则发生反应 2 4 4 2Zn H SO ZnSO H ,消耗硫酸物质的量为 y mol,则有 1 x+y=1mol 2 2x+y=1.78mol ,解得 x=0.78mol y=0.22mol ,由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 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所以 2 2(SO ) (H ) : 0.78: 0.22 39:11V V x y : ,故答案为:39:11。 19. 铁是人类比较早使用的金属之一。完成下列问题: Ⅰ.某氯化铁样品中含有少量 FeCl2 杂质,现要测定其中铁元索的质量分数,实验步骤如下: (1)操作Ⅰ所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外,还必须有_______(填仪器名称)。 (2)写出②加入过量氨水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3)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若沉淀灼烧不充分,对最终测量结果的影响: 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Ⅱ.将氯化铁溶液与硫氰化钾溶液混合,溶液变为红色。将生成的红色溶液分为三等份,进行 如下实验(第三份是对照)。 (4)向第一份中滴加碘化钾溶液至过量,再加入四氯化碳,充分振荡,最终水层接近无色,四 氯化碳层呈_______色,写出该过程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向该溶液中滴加少量溴水,水 溶液又变为红色。 - 19 - (5)向第二份中加入少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红色褪去,完成并配平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已知 硫氰(SCN)2 为拟卤素,其分子及阴离子的性质与卤素性质相似]_______。 【答案】 (1). 250mL 容量瓶、胶头滴管 (2). 3 3 2 3 4Fe 3NH H O Fe(OH) 3NH (3). 7b 100%a (4). 偏 大 (5). 紫 (6). 3 2+ 22Fe 2I 2Fe I (7). 2 4 2 22MnO 10SCN 16H 2Mn 5(SCN) 8H O 【解析】 【详解】(1)操作 I 是将溶液稀释成 250mL,所以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250mL 容量瓶、烧杯、玻 璃棒、胶头滴管。 (2)经氯水氧化后的溶液为氯化铁溶液,加氨水发生的反应为 3 3 2 3 4Fe 3NH H O Fe(OH) 3NH 。 (3)b g Fe2O3 中铁的物质的量为 g 2 mol160g mol 80 b b ,由于只取了 250mL 溶液中的 25mL,根 据铁元素守恒,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250mol 56g mol 780 25 100% 100%g b b a a 。氢氧 化铁固体灼烧的反应为 3 2 3 22Fe(OH) Fe O 3H O ,灼烧过程中固体质量减少,如果灼烧不 充分,会使所测氧化铁的质量偏高,从而使计算出的铁的含量偏大。 (4)三价铁离子能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四氨化碳能萃取碘水中的碘,四氯化碳层呈紫色, 该过程的离子方程式为 3 2+ 22Fe 2I 2Fe I ;溴单质能将二价铁离子氧化为三价铁离子,所 以又变成红色。 (5)向第二份中加入少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红色褪去,说明高锰酸钾将SCN 氧化了,反应 的离子方程式 2 4 2 22MnO 10SCN 16H 2Mn 5(SCN) 8H O 。 20. H2O2 可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活性炭(AC)能促进 H2O2 分解产生羟基自由基(·OH),提高对水 中有机化合物的降解率。实验表明,AC 表面的酸碱性会影响 H2O2 的分解反应。实验室中,将 纯化的 AC 在氮气(60mL·min-1)和氨气(20mL·min-1)气氛中于 650℃下热处理 2h 可制得氨气改性 活性炭(ACN)。回答下列问题: (1)纯化 AC:将 AC 研磨后置于 10%盐酸中浸泡 6h 除去灰分,用蒸馏水洗涤至中性。研磨的目 的是_______。为了防止放置过程中再次吸水,烘干后的 AC 应置于干燥器中备用。 (2)制备 ACN; - 20 - 检查装置气密性并加入药品后,加热前应进行的操作是通入氮气,其目的是_______;一段时 间后,打开电炉并加热反应管,此时活塞 K1、K2、K3 的状态为_______。U 形管 b 内试剂 B 的 作用是_______。 (3)通过氨气改性处理后,得到的 ACN 表面仍有少量羧基和酚羟基,其含量可采用滴定法测定。 测定羧基含量的方法:在锥形瓶中加入 0.5g ACN,加入 a mL 0.05mol·L-1 的 X 溶液。上恒温摇 床,吸附平衡。以甲基橙作指示剂,用 0.1 mol·L-1 的标准盐酸反滴定剩余的 X 溶液,标准盐酸 的平均用量为 b mL。则 X 为_______(填“NaOH”“Na2CO3”或“NaHCO3”),计算所得活性炭表面的 羧基含量为_______mol·kg-1(已知:ACN 中,羧基的 4 aK 1.0 10 、酚羟基的 9 aK 5.0 10 、 碳酸的 7 a1K 4.2 10 、 11 a2K 5.6 10 ;用含 a、b 的代数式表示)。 (4)某课题组以 2500 mg·L-1 苯酚溶液为模型废水,研究 AC 与 ACN 表面的酸碱性对 H2O2 降解苯 酚的影响,得到如下图像: 由图像可知,_______(填“AC”或“ACN”)更有利于 H2O2 降解苯酚,原因是_______。 【答案】 (1). 增大接触面积,提高酸洗涤效率 (2). 将装置内的空气排尽,以免干扰实 验 (3). 关闭K1,打开K2、K3 (4). 防止烧杯中的水蒸气进入管式炉 (5). NaHCO3 (6). 0.1a-0.2b (7). ACN (8). ACN 表面呈碱性,有利于双氧水分解产生羟基 - 21 - 【解析】 【分析】 (1)纯化 AC 时,将 AC 研磨后置于 10%盐酸中,可以增大 AC 与盐酸的接触面积; (2)制备 ACN,为防止 AC 被氧化,检查装置气密性并加入药品后,加热前,打开 K1,关闭 K2、 K3,通入氮气排出装置中的空气,一段时间后,关闭 K1,打开 K2、K3,氨气干燥后通过盛有 AC 的管式炉,打开电炉并加热反应管。 (3)根据电离平衡常数可知,酸性:羧基>碳酸>酚羟基>碳酸氢根,羧基能与碳酸氢根反应、酚 羟基和碳酸氢根不反应。 (4) H2O2 分解产生的羟基自由基(·OH),降解水中有机化合物。 【详解】(1)研磨的目的是增大接触面积,提高洗涤效率; (2) 为防止 AC 被氧化,加热前应通入氮气,将装置内的空气赶走,以免干扰实验;加热前, 打开 K1,关闭 K2、K3,通入氮气排出装置中的空气,一段时间后,关闭 K1,打开 K2、K3,氨 气干燥后通过盛有 AC 的管式炉;为防止 ACN 吸水, U 形管 b 内试剂应该是碱石灰,作用是 防止烧杯中的水蒸气进入管式炉; (3) 酸性:羧基>碳酸>酚羟基>碳酸氢根,能和酚羟基反应的有 Na2CO3、NaOH;能和羧酸反应 的有 Na2CO3、NaOH、NaHCO3,所以测定羧基含量用 NaHCO3 标准溶液;根据 23 2NaHCO NaHCl COCl H O 可知,剩余的 3 3(NaHCO ) (HCl) 0.1 10 moln n b ,根据 3 3 2 2CH COOH NaHCO CO H O CHCOONa , 3 3 3(CH COOH) (0.05 0 0.1 10 )moln a b ,羧基含量为 3 3 1 1 3 0.05 10 0.1 10 mol kg (0.1 0.2 )mol kg0.5 10 a b a b 。 (4)根据图像可知,ACN 苯酚剩余率更少,降解更多,因为 ACN 与 AC 的 pH 相比,ACN 表面显 碱性有利于双氧水分解产生羟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