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7-02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1版浙江高考选考化学一轮复习课后达标检测:专题8 2 第二单元 溶液的酸碱性
课后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 1.(2017·浙江11月选考,T9)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不能使酚酞变红的是( ) A.NaOH B.Na2CO3 C.NaCl D.NH3 答案:C 2.(2020·绍兴一中选考模拟)常温下0.1 mol·L-1醋酸溶液的pH=a,下列能使溶液pH=(a+1)的措施是( ) A.将溶液稀释到原体积的10倍 B.加入适量的醋酸钠固体 C.加入等体积0.2 mol·L-1盐酸 D.提高溶液的温度 答案:B 3.(2017·浙江11月选考,T1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pH<7的溶液不一定呈酸性 B.在相同温度下,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氨水、NaOH溶液,c(OH-)相等 C.在相同温度下,pH相等的盐酸、CH3COOH溶液,c(Cl-)=c(CH3COO-) D.氨水和盐酸反应后的溶液,若c(Cl-)=c(NH),则溶液呈中性 答案:B 4.(2020·浙江“超级全能生”选考科目联考)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Kw是常数,它不受溶液浓度和温度的影响 B.1 mL 0.1 mol/L氨水与10 mL 0.1 mol/L的氨水中,所含OH-的数目相等 C.滴入甲基橙显红色的溶液一定是酸溶液 D.稀释过程中,如果c(H+)减小,则c(OH-)必然增大 答案:D 5.(2020·浙江1月选考,T1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pH >7的溶液不一定呈碱性 B.中和pH和体积均相等的氨水、NaOH溶液,所需HCl的物质的量相同 C.相同温度下,pH相等的盐酸、CH3COOH溶液中,c(OH-)相等 D.氨水和盐酸反应后的溶液,若溶液呈中性,则c(Cl-)=c(NH) 答案:B 6.已知室温时,0.1 mol·L-1某一元酸HA在水中有0.1%发生电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该溶液的pH=4 B.升高温度,溶液的pH增大 C.此酸的电离平衡常数约为1×10-7 D.由HA电离出的c(H+)约为水电离出的c(H+)的106倍 解析:选B。根据HA在水中的电离度可算出c(H+)=0.1%×0.1 mol·L-1=10-4 mol·L-1,所以pH=4,A正确;因HA在水中存在电离平衡,升高温度促进平衡向电离的方向移动,所以c(H+)将增大,pH会减小,B错误;可由平衡常数表达式算出Ka=≈=1×10-7,C正确;溶液中c(H+)≈c酸(H+)=10-4 mol·L-1,所以c水(H+)=c(OH-)=10-10 mol·L-1,c酸(H+)约是c水(H+)的106倍,D正确。 7.(2020·台州高二月考)准确移取20.00 mL某待测HCl溶液于锥形瓶中,用0.100 0 mol·L-1 NaOH溶液滴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装入NaOH溶液进行滴定 B.随着NaOH溶液滴入,锥形瓶中溶液pH由小变大 C.用酚酞作指示剂,当锥形瓶中溶液由红色变无色时停止滴定 D.滴定达终点时,发现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悬滴,则测定结果偏小 解析:选B。A.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需用待装液润洗才能装入NaOH溶液进行滴定。B.随着NaOH溶液的滴入,锥形瓶内溶液中c(H+)越来越小,故pH由小变大。C.用酚酞作指示剂,当锥形瓶内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去,说明达到滴定终点,应停止滴定。D.滴定达终点时,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悬滴,则所加标准NaOH溶液量偏多,使测定结果偏大。 8.下列变化使所得溶液的pH=7的是( ) A.将25 ℃ pH=7的NaCl溶液加热至80 ℃ B.常温下,pH=2的NaHSO4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 C.常温下,pH=2的CH3COOH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 D.常温下,0.1 mol·L-1的NaAlO2溶液和0.1 mol·L-1的HCl溶液按体积比1∶4混合 解析:选B。A项中加热促进水的电离,NaCl溶液中c(H+)=c(OH-)>10-7 mol·L-1,pH<7。C项中pH=2的CH3COOH溶液中,CH3COOH的浓度大于10-2 mol·L-1,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酸过量,溶液呈酸性,pH<7。D项中发生反应:NaAlO2+4HCl===AlCl3+NaCl+2H2O,AlCl3为强酸弱碱盐,水解呈酸性,pH<7。 9.下图表示水溶液中c(H+)和c(OH-)的关系,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两条曲线间任意点均有c(H+)·c(OH-)=Kw B.M区域内任意点均有c(H+)<c(OH-) C.图中T1<T2 D.XZ线上任意点均有pH=7 解析:选D。根据水的电离、水的离子积的影响因素以及pH的计算逐一分析各选项。A项水溶液中的c(H+)与c(OH-)的乘积为一常数;B项由图看出M区域内c(H+)<c(OH-);C项T2时c(H+)·c(OH-)大于T1时c(H+)·c(OH-),因为水的电离过程是吸热的,温度越高,水的离子积越大,所以T2>T1;D项pH=-lg c(H+),XZ线上任意点的c(H+)=c(OH-),但pH不一定为7。 10.(2020·舟山中学高三检测)常温下,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等浓度等体积的强酸与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7 B.将10 mL pH=a的盐酸与100 mL pH=b的Ba(OH)2溶液混合后恰好中和,则a+b=13 C.pH=10的Ba(OH)2溶液和pH=13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10.7(已知lg 2=0.3) D.pH=2的盐酸与pH=12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显中性 解析:选B。由于不知道是几元酸和几元碱,则等浓度等体积的强酸和强碱溶液混合后,pH的大小不能确定,A项错误;两溶液混合后恰好中和,则10-a mol·L-1×0.01 L=10-14+b mol·L-1×0.1 L,则-a-2=-14+b-1,则a+b=13,B项正确;c(OH-)=≈5×10-2 mol·L-1,c(H+)=Kw/c(OH-)=2×10-13 mol·L-1,pH=12.7,C项错误;pH=2的盐酸与pH=12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显碱性,D项错误。 11.(2020·温州选考适应性测试)如图曲线a和b是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相互滴定的滴定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 B.P点时反应恰好完全,溶液呈中性 C.曲线a是盐酸滴定氢氧化钠溶液的滴定曲线 D.酚酞不能用作本实验的指示剂 解析:选B。根据曲线a知,滴定前盐酸的pH=1,c(HCl)=0.1 mol·L-1,A项错误;P点表示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中和,溶液呈中性,B项正确;曲线a是氢氧化钠溶液滴定盐酸的曲线,曲线b是盐酸滴定氢氧化钠溶液的曲线,C项错误;强酸与强碱滴定,可以用酚酞作指示剂,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2.现有常温条件下甲、乙、丙三种溶液,甲为0.1 mol·L-1的NaOH溶液,乙为0.1 mol·L-1的HCl溶液,丙为0.1 mol·L-1的CH3COOH溶液,试回答下列问题: (1)甲溶液的pH=________; (2)丙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电离平衡方程式表示); (3)甲、乙、丙三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用甲溶液分别滴定20.00 mL乙溶液和20.00 mL 丙溶液,得到如图所示两条滴定曲线,请完成有关问题: ①甲溶液滴定丙溶液的曲线是______(填“图1”或“图2”); ②a=________mL。 解析:(1)c(OH-)=0.1 mol·L-1,则c(H+)=10-13 mol·L-1,pH=13。(2)CH3COOH溶液中存在CH3COOH和水的电离平衡。(3)酸、碱对水的电离具有抑制作用,水溶液中c(H+)或c(OH-)越大,水的电离程度越小,反之越大。(4)0.1 mol·L-1的HCl溶液pH=1,0.1 mol·L-1的CH3COOH溶液pH>1,对照题中图示,可知图2是甲溶液滴定丙溶液的曲线;氢氧化钠溶液滴定盐酸恰好中和时,pH=7,二者浓度相等,体积相等,a=20.00 mL;氢氧化钠溶液滴定醋酸恰好中和时,生成醋酸钠溶液,pH>7。 答案:(1)13 (2)CH3COOHCH3COO-+H+、H2OOH-+H+ (3)丙>甲=乙 (4)①图2 ②20.00 13.现有常温下的六份溶液: ①0.01 mol·L-1 CH3COOH溶液; ②0.01 mol·L-1 HCl溶液; ③pH=12的氨水; ④pH=12的NaOH溶液; ⑤0.01 mol·L-1 CH3COOH溶液与pH=12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 ⑥0.01 mol·L-1 HCl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 (1)其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水的电离程度相同的是________; (2)若将②③混合后所得溶液pH=7,则消耗溶液的体积:②________③(填“>”“<”或“=”); (3)将六份溶液同等稀释10倍后,溶液的pH: ①________②,③________④,⑤________⑥;(填“>”“<”或“=”) (4)将①④混合,若有c(CH3COO-)>c(H+),则混合溶液可能呈________(填字母)。 A.酸性 B.碱性 C.中性 解析:(1)酸和碱都会抑制水的电离,故只有⑥反应后为NaCl溶液,对H2O的电离无抑制作用。⑤反应后,氨水过量,①②③④⑤对水的电离都有抑制作用。其中②③和④对水的电离抑制程度相同。(2)因pH=12的氨水中c(NH3·H2O)>0.01 mol·L-1,欲使②、③混合后的pH=7,需消耗的体积:②>③。(3)稀释同样的倍数后,溶液的pH:①>②;③>④;⑤>⑥。(4)由电荷守恒知:c(Na+)+c(H+)=c(CH3COO-)+c(OH-),仅知道c(CH3COO-)>c(H+),无法比较c(H+)与c(OH-)的相对大小,也就无法判断混合液的酸碱性,故选项A、B、C都有可能。 答案:(1)⑥ ②③④ (2)> (3)> > > (4)ABC 14.(2020·温州中学选考模拟)某学习小组用“间接碘量法”测定含有CuCl2·2H2O晶体试样(不含能与I-发生反应的氧化性杂质)的纯度,过程如下:取0.36 g试样溶于水,加入过量KI固体,充分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用0.100 0 mol·L-1 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到达滴定终点时,消耗Na2S2O3标准溶液20.00 mL。 已知:I2+2S2O===S4O+2I-。 (1)可选用________作滴定指示剂,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uCl2溶液与K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试样中CuCl2·2H2O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间接碘量法”测定含有CuCl2·2H2O晶体试样的纯度的基本原理是CuCl2氧化I-生成I2,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生成的I2,而淀粉溶液遇I2显蓝色,故可用淀粉溶液作指示剂,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滴入最后一滴Na2S2O3标准溶液,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且半分钟内溶液不恢复原来的颜色。(2)CuCl2与K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Cu2++4I-===2CuI↓+I2。(3)由题给信息可得关系式:2Cu2+~I2~2S2O,则有n(CuCl2·2H2O)= n(Cu2+)=n(S2O)=0.100 0 mol·L-1×20.00×10-3 L=2.000×10-3 mol,m(CuCl2·2H2O)=2.000×10-3 mol×171 g·mol-1=0.342 g。试样中CuCl2·2H2O的质量分数为×100%=95%。 答案:(1)淀粉溶液 滴入最后一滴Na2S2O3标准溶液,蓝色褪去,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来的颜色 (2)2Cu2++4I-===2CuI↓+I2 (3)95% 15.(2020·金丽衢十二校联考)过氧碳酸钠(Na2CO3·xH2O2)是一种新型氧系漂白剂,无毒无味,无环境污染。它的使用带来漂染行业的一次“工业革命”。某同学用以下流程合成过氧碳酸钠。 a.称取6.0 g无水碳酸钠于三口烧瓶中,用去离子水配成碳酸钠溶液约25 mL; b.依次加入稳定剂硫酸镁0.12 g、硅酸钠0.21 g,充分溶解; c.量取12 mL 30%H2O2溶液,加入滴液漏斗中; d.控制反应液温度低于15 ℃,滴入H2O2溶液,15 min滴完; e.滴完后量取80 mL异丙醇加入溶液中,抽滤,常温下干燥得产物6.72 g。 (1)本实验中的Na2CO3必须采用分析纯试剂,水必须为去离子水,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氧碳酸钠相对于过氧化氢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入异丙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称取0.200 0 g产物,溶于水中,将溶液小心酸化,用0.05 mol·L-1 KMnO4溶液进行滴定,消耗KMnO4溶液13.60 mL。 ①该滴定操作达到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计算x的值:________。 ③从文献中查得x=1.50,则发生该偏差的原因(不考虑分析误差)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过硼酸钠(Na2H4B2O8)为另一常见漂白剂,其中B为+3价,则当x=1.50时,等物质的量的过硼酸钠与过氧碳酸钠相比,漂白能力是后者的______倍。 解析:(1)采用分析纯试剂Na2CO3和去离子水主要是为了防止Na2CO3和水中的杂质催化H2O2分解。(2)过氧化氢不稳定,受热、光照均易分解,过氧碳酸钠稳定性高,且储存、运输方便。(3)异丙醇的作用是减小过氧碳酸钠的溶解度,促使其析出,提高产品产率。(4)①用高锰酸钾溶液滴定至终点的现象是溶液由无色变为粉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②设0.200 0 g产物中H2O2的物质的量为a mol,则 2MnO+6H++5H2O2===2Mn2++5O2↑+8H2O 2 5 0.05×0.013 6 a =,解得a=0.001 7,则 n (Na2CO3)= mol=0.001 34 mol。1∶x=0.001 34∶0.001 7,解得x=1.27。③与文献中所查得的x=1.50 相比,计算得到的x的值偏小,说明产品中含有杂质,则最可能的原因是加入异丙醇的量过大,使部分Na2CO3与产物共同析出。(5)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之和为0可知,1个Na2H4B2O8的8个O中,4个O的化合价为-2,4个O的化合价为-1,则1 mol 过硼酸钠作漂白剂时,转移4 mol电子。1 mol Na2CO3·1.5H2O2作漂白剂时,转移3 mol 电子。故过硼酸钠与过氧碳酸钠相比,漂白能力是后者的倍。 答案:(1)Na2CO3和水中的杂质可能催化H2O2分解 (2)储存、运输方便,久置不易分解 (3)减小过氧碳酸钠的溶解度,促使其析出 (4)①溶液由无色变为粉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②1.27 ③加入异丙醇的量过大,使部分Na2CO3与产物共同析出 (5)查看更多